一战、二战大事年表

合集下载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战、二战)大事年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战、二战)大事年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战、二战)1879 德奥首先缔结“同盟协约”1882 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德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1892 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1904 英法签订协约1907 英俄签订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1908 “波斯尼亚危机”,奥匈和俄达成秘密协议1912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一次民族解放战争1913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4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1914.8-9 西线德——英法马恩河会战,实施施里芬计划,第一次大规模战役1914底东线俄——德奥东普鲁士战役减轻西线压力东线也转入持久1915 西线德奥——俄1916.2-12 西线德——法凡尔登战役企图消耗法主力,迫使法投降首次使用飞机、毒气战1916.5底德——英日德兰海战企图打破英海上封锁,英仍控制海权1916.6-11 西线英法——德索姆河战役减轻凡尔登压力,英首次使用坦克,规模最大1917.4 美加入协约国,对德国宣战1917 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1918.3 苏俄同协约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1918.10 德基尔港水兵起义1918.11 德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1919.1.18 巴黎和会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1919.6.28《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1921.11 美英日法《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即《四国条约》1922.2 美英日法意《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条约》1922.2 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及其《附约》1922.2 《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

条约规定:“ 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实质上是要挟中国政府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时间国家事件标志/意义1933 德国希特勒被任命为政府总理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935 意大利意大利进攻埃塞俄比亚1936 日本广田组阁,天皇授权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936 意大利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1936 西班牙人民阵线上台1936 德国、日本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后意大利加入结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1938 中日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38 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1938 英、法、德、意慕尼黑阴谋——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1939 西班牙共和国灭亡1939 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1939 德国、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 美国新的《中立法》-现金购买,运输自理实际上方便英国购买军火1940 德国、意大利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1940.4 德国先占领北欧的丹麦、挪威1940.5 德国后占领西欧的荷兰、比利时确保侧翼安全1940.6 德国对法总攻,法国投降1940.7 德国希特勒入侵英国,“海狮计划”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没有得逞1941 埃塞俄比亚获得民族解放1941 德国、英国北非沙漠,展开旷日持久的拉锯战(隆美尔—沙漠之狐)1941 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1941 美、英苏德战争后,美英立即支援苏联1941.6 美国《租借法》向遭到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提供战时援助1941.8 大西洋《大西洋宪章》美苏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的关于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协定书1942.1 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的形势发生转折1942.6 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战役日本开始丧失在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折1930s初德国、日、意初步形成最富侵略性的法西斯国家集团1939.9.3 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12.7 日本—美珍珠港事件1941.9-12 苏德战场莫斯科战役德陆军在二战中的第一次重大失败,闪电战破产1941-1942 太平洋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达到世界规模1942元旦26国《联合国家宣言》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1942.6 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战役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折背景日企图消灭美太平洋舰队1942.10 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1942.7-19 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转折点、二战转折点1942.8 太平洋战场瓜岛战役美军从此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1942.11 北非战场“火炬”1943.5 北非战场北非战事胜利结束1943.7 欧洲战场西西里岛登陆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1943.7 苏德战场库尔斯克战役德军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1943.11 美英中(蒋介石)《开罗宣言》针对台湾问题1944.6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法西斯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中,加速走向灭亡1945.2 雅尔塔会议加快战争进程,对德处理,战后和平、安全1945.4 柏林战役希特勒灭亡(5.8)1945.7 《波斯坦公告》重申雅尔塔会议精神1945.9.2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胜利结束1945.11 纽伦堡审判1946.5 东京审判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

历史大事年表(一战二战超详细)

历史大事年表(一战二战超详细)
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颁行《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区全面展开土地改革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
1947
杜鲁门主义出台;
马歇尔计划;
印巴分治;
关贸总协定签订
11月6日,中国华东、中原野战军发起淮海战役11月29日,中国东北野战军会同
华北军区主力发起平津战役
1948
3月5-13日,在中国西柏坡举行中国共产
党七届二中全会
4月21日,中国解放军强渡长江;23日占领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8.10 战胜国和土耳其素丹政府签订《色佛尔条约》
中共一大,标志中共成立
1921
11.12 美英日法意荷葡比中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英日同盟终止)(太平洋岛屿属地和领地)
1921-1927
新经济政策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2
苏联成立
2月 ①美英日法意签订《五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是美国外交的胜利。)
1836-1848
英国宪章运动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1839
鸦片战争爆发
1840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三元里抗英
1841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2
1845-1846
德国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及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
1848
《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太平天国运动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6.6 “霸王行动”美艾森豪威指挥。诺曼底登陆(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

两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两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川)07界升学总复习(一)----两次世界大战比较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逐渐形成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20世纪初,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国际关系骤然紧张。

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二、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一塞尔维亚青年开枪刺亡。

三、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德、俄、法、英很快卷入战争,战争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展开。

意大利为自身利益,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四、战争进程一战规模空前,战场涉及欧洲、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但主要集中在欧洲。

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重要战役:1916年凡尔登战役,德法投入重兵作战,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五、战争的结束1917――①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了大战②美国对德国宣战,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③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对同盟国宣战1918――①奥匈帝国瓦解②11月,德国宣布投降,大战结束。

六、大战的影响1、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大战涉及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

2、双方把新式武器飞机、坦克和毒气首次使用,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

七、一战的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社会根源: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外矛盾。

面对经济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国内危机,德、意、日等则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从开战前夜到战争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从开战前夜到战争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年表(从战争序幕到战争结束)1914年8月德国、奥匈帝国宣战布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8年11月德国与协约国停战条约的签订,德国战败。

1919年1月巴黎和会。

3月意大利成立“战斗的法西斯”。

6月德国所有的海外殖民被协约国没收。

1920年1月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倡导的国际联盟成立,44国参加。

4月俄波战争。

1921年4月协约国在伦敦会议上确定德国战争赔款为1320亿德马克。

1922年4月约瑟夫.维.斯大林当选为俄共中央总书记。

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树立宣言。

1923年11月巴伐利亚“啤酒馆政变”,希特勒被捕入狱。

1925年7月希特勒《我的奋斗》出版。

1926年9月德国国际联盟加入。

1929年10月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同时德国600万人失业。

1933年1月希特勒内阁成立。

10月德国国际联盟的退脱声明。

1934年1月德国与波兰不可侵犯条约签订。

8月兴登堡总统死亡,希特勒总统继任。

1935年3月德国重整军备,德装甲师成立。

1935年10月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攻。

1936年3月德军进驻莱茵兰非武装区。

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德国义勇军被派遣。

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年6月苏军“大清洗”7月7日“七七”卢沟桥事变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

9月“慕尼黑协定”缔结,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区给德国。

1939年3月捷克斯洛伐克终结。

英法同波兰签订互助条约。

4月意大利吞并阿尔巴尼亚。

4月苏联日本签订《苏日和平协定》5月4日~9月诺门坎战役7月末-8月初张鼓峰事件8月23日签订含有瓜分波兰秘密条款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9月1日-10月6日德国闪击波兰1939年-1945年大西洋争夺战(潜艇战反潜战)1940年4月9日-6月10日挪威战役4月至6月德国掠下荷兰,挪威,卢森堡,瑞典,法国等西欧低地国家5月~6月法国战役5月至6月4日敦刻尔克战役5月至6月1日克里特岛空降战役(巴尔干)12月-1941年2月10日利比亚战役(北非)12月~1942年6月昔兰尼加会战(北非)1941年5月20日~6月1日菲律宾战役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7月-1944年8月9日列宁格勒战役7月-9月10日斯摩棱斯克战役8月敖德萨战役9月基辅会战9月30日-1942年4月20日莫斯科会战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2月-1942年2月15日马来战役12月马来亚海战1942年1月1日华盛顿会议,26个同盟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月20日-5月20日缅甸战役2月14日-3月15日爪哇战役5月7日-8日珊瑚海战役6月中途岛战役7月17日~1943年2月3日斯大林格勒战役10-11月北非登陆战役10月23日-11月4日阿拉曼战役(北非)1943年2月~3月14日哈尔科夫反击战役3月17日-5月13日突尼斯战役(北非)4月库尔斯克会战4月下半月至6月初库班空战7月10日-8月17日西西里岛战役7月意大利投降8-12月第聂伯河战役9月3日-10月6日意大利南部战役11月22~26日开罗会议,签署《开罗宣言》11月28日-12月1日德黑兰会议12月24日-1944年1月14日日托米尔-比尔季切夫战役1944年1月蒙托卡西诺战役6月6日-8月24日诺曼底登陆战役8月24日巴黎解放6月13日塞班岛战役6月23日—8月29日白俄罗斯战役9月华沙起义9月17日-11月10日荷兰战役10月—1945年2月13日布达佩斯战役10月24-25日莱特湾海战12月-1945年1月阿登战役1945年1月-2月3日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1月13日—4月25日东普鲁士战役2月4日-2月11日雅尔塔会议,签署《雅尔塔协定》和《联合国家宣言》2月16日~3月26日硫磺岛战役2月-3月马斯河—莱茵河战役4月25 日美军与苏军在易北河会师4月16日-5月8日柏林战役25日攻入柏林市区5月8日德国签字投降5月6-11日布拉格战役4月1日-7月2日冲绳岛战役4月9日-5月2日意大利北部战役7月7日至8月2日波茨坦会议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9日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9日-9月2日远东战役8月15日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投降9月2日日本签字投降,二战结束。

两次世界大战对比表

两次世界大战对比表
(4)第二战场的开辟:1944.6.6诺曼底登陆
在中国的战役:平型关大捷(1937年)、台儿庄战役(1938年)、百团大战(1940年)
结束
1918年11月德国宣告投降(结束的标志)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结束的标志)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重要
会议
两 次 世 界 大 战 对 比 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时间
1914.7.——1918.11.
1939.9.1——1945.9.2
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导火线
1914.6.28萨拉热窝事件
1938年,慕尼黑阴谋,德国得寸进尺
开始的
1916年索姆河战役(英军首次使用坦克)
(1)初期:1940不列颠之战
(2)扩大:1941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
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12.7日本偷袭珍珠港)
(3)转折(1942年下):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转折点)、
中途岛海战(亚太战场转折点)、
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转折点)。
战后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1942年华盛顿会议
1943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
1945年雅尔塔会议
影响
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产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空前浩劫,二战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战后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对峙局面
国际组织
国际联盟1920年
3、各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一战二战时间轴(超全!)

一战二战时间轴(超全!)
1944.6
诺曼底登陆,“霸王行动”,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德国处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中
1945.2
苏美英雅尔塔会议
1945春
东线苏军兵临柏林城,
西线阿登战役-强渡莱茵河-鲁尔战役(歼灭德军主力)
1945.4
美国先后攻占硫磺岛和冲绳岛,轰炸日本本土;美苏易北河会师;
4.30苏军攻克柏林
1945.5.8
德国法西斯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1919.4.28
国际联盟成立
1920
协约国、土耳其《色佛尔条约》
1921-1922
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1921.11.12英、美、日、法)《五国条约》(1922.2英、美、日、法、意)《九国公约》(1922.2美、英、日、法、意、葡、荷、比、中);会外《中日条约》
1923.7.24
《洛桑条约》
1914.6.28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1914.7.28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1914.8
德军直逼巴黎,法军总司令霞飞率英法联军展开反击
1914.9.5
德国→英法:马恩河战役
(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1914年底
东西两线相持
1915年
进攻重点为东线,但失败
1916.2
苏俄、同盟国《布列斯特和约》,苏俄退出战争
1918.7
协约国在西线发动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
把战线向前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1918.9-10
协约国突破“兴登堡防线”,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
1918.11
德国基尔港水兵哗变,十一月革命
1918.11.11
德国投降,一战结束(福煦车厢)
1919.1-6

1918年----1945年一战后期至二战战争年历

1918年----1945年一战后期至二战战争年历
1944年11月07日 罗斯福赢得第四任总统选举。
1944年11月28日 安特卫普对补给船只开放。
1944年12月03日 希腊内战开始,日军退之缅甸伊洛瓦底江。
1940年10月07日 德军进入罗马尼亚。
1940年10月28日 意大利入侵希腊。
1940年11月05日 罗斯福再次当选总统。
1940年11月11日 英军击溃塔兰托的意大利舰队。
1940年11月14日 德军空袭考文垂。
1940年11月20日 匈牙利加入轴心国联盟;两天后,罗马尼亚也加入了轴心国联盟。
1943年07月25日 墨索里尼被推翻并被逮捕,彼得罗.巴多利奥接任。
1943年08月05日 苏联收复奥列利和别尔哥罗德,挺进德国在苏联的最后防线 第聂伯河。
1943年08月06日 日军在所罗门群岛的委拉湾海战中失败。
1943年08月14日 —08月24日 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魁北克会晤,为同盟国四国会议作准备。
1941年06月14日 在叙利亚的维希法国军队被英军打败。
1941年06月15日 英国反攻利比亚失败。
1941年06月22日 德国、意大利和罗马尼亚对苏宣战;德国入侵苏联。
1941年06月26日 芬兰对苏宣战,第二天匈牙利对苏宣战。
1941年07月12日 英苏签订确保英国对苏援助条约。
1942年11月11日 轴心国军队占领维希法国。
1942年11月13日 英军占领图卜鲁格。
1942年11月16日 美国和澳大利亚军队进攻新几内亚的日军。
1942年11月19日 苏军发动斯大林格勒反攻。
1942年11月27日 法国撤出土伦港的军舰。
1942年11月30日 德军击退突尼斯的同盟国军队。

一二战时间轴完整版,高中历史选修六

一二战时间轴完整版,高中历史选修六
1915年
4月24日: 土耳其人开始集体屠杀亚美尼亚人
4月25日: 英联邦军在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岸边的加里波里半岛登陆,开始加里波里会战
4月26日: 意大利秘密和协约国签订伦敦密约
5月23日: 意大利向奥匈帝国宣战
10月14日: 保加利亚向塞尔维亚宣战并加入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战团. 塞尔维亚在15个月后被征服
70年代—今天 后期: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海洋新材料,航天
欧盟
1951 西欧6国形成煤钢共同体
1958 成立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标志:“罗马条约”生效,1958)
1967 建立“欧共体” 总部:比利时布鲁塞尔
1993.11 “欧共体”发展为“欧盟”(发展为政治联盟) *1999.1,欧元诞生
11月11日: 德国签署停战协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7 一战中俄国发生的革命
1917.3 二月革命
1917.11.7 十月革命胜利的日子
1917——1922 苏俄(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 1922年开始叫苏联 1922.12—1991.12.25
1918——1920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初政策)
二战后的日本
1945 日本民主改革
1952 美国结束对日公开占领 《旧金山和约》1951
1960 取消驻日美军可以干涉日本内部事务的特权 《新日美安全条约》
60年代末 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70年代初 确定多边自主外交
80年代以来 力图成为政治大国
80年代末 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最大的债权国和外汇储备国
6月27日: 希腊加入协约国
8月14日: 中国向德国宣战
10月26日: 巴西向德国宣战
12月7日: 美国向奥匈帝国宣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