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合集下载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环境内容的渗透及生物检测方法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环境内容的渗透及生物检测方法

渗透环境 内容教 育应 着 眼于学 生各年 龄段 的不 同 特点 、 社会背景、 知识构成等差 异 , 紧密 结合教材 与课 外
生态学基 本观点 出发 , 穿 插进行 科学 发展观 、 资源环 境 观、 人 口生命观 等 的拓展 性教 育 , 使学 生 了解 学科发 展 的前沿动态 , 树立正确 的 自然 观 ; 教授有关 酸雨 、 臭 氧层
题, 却使人 与 自然 的矛 盾越发 紧 张。当前 , 环 境 问题 已
城市环境 、 调整 大气 温度和 湿度 、 降低 风速 、 减 少 噪音 、 防止水土流失等 。不仅如 此 , 植物还具有 潜在 的巨大经 济价值 , 每年 创造 了数 十亿 美元 的旅游产 业价值 , 其经
济意义亦不可小视 。学习动物学课 程 内容 时 , 可以 向学 生还 原动 物起源 、 分化 和进 化 的漫长历程 , 即在 经历从 单 细胞 到多细胞 、 从无脊 椎动物 到有脊椎 动物 、 从低 等 到高等、 从简单到复杂 的过程之后 , 最终进化 成人类 , 从


相得益彰呢?笔者 认 为 , 应从 课 内和课 外两 个方 面
1 . 结合教 材 内容 进 行 环保 教 育
二、 渗透环境 内容教育的本质与切入点
进行 。
渗透环境内容教育就其本质来讲 , 是环境科 学的基
础性教育 , 而非 培养 环境 保护方 面 的专业 人 才 。因此 , 渗透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处于 附属 地位 , 应 当从 属于
生物学科 的教 育 教学 目标 。其 目的 旨在通 过课堂 教学 与课外活动 的渗透 , 使学生对环境有 更加完整 和理性 的 认知 , 从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 强 化环境保 护责任 , 正 确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 者之间 的辩证 关 系, 自觉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生态文明教育成为了很多教育者和家长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生态文明教育旨在通过对环境的讲解与保护、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与传承,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环保、生态保护,成为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公民。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作为一门紧密联系生态环境的学科,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一、通过生物科学知识培养生态意识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

在学习生物学过程中,学生们将学到各种生命现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而这些规律和原理正是生物保护的基础。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避免人类的行为对自然产生负面影响。

学校可以在课程中贯穿“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物地理学”“环境生物学”等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对于环境的作用,加强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二、生物课堂培养生态文化意识学习生物学不仅需要掌握学科知识,还需要从学科中领悟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学的研究是与动植物、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

在生物学教育中,培养生态文化意识也十分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古生物学知识和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考察等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生态系统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培养他们对生态环境的爱护和保护意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

三、采用参与式教学形式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方式之一。

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将学会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和了解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的开展。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和研究当地的自然保护区,一起制定生态保护计划,整理生态资料、绘制生态图谱等等,更加细致地了解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到来的问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环境保护作出积极的贡献。

初中生物生命的奇迹培养环保意识

初中生物生命的奇迹培养环保意识

初中生物生命的奇迹培养环保意识初中生物:生命的奇迹与培养环保意识在我们周围,生命的奇迹无处不在。

从微观的细胞到宏观的生态系统,生物世界展示着她的神奇和多样性。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初中生的环保意识也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初中生物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传达生命的奇迹。

第一部分:认识生命的奇迹生命的奇迹源自微观的细胞世界。

在生物学课堂上,学生们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奇妙细节。

他们学习到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生物体内各种现象发生的场所和基础。

通过了解细胞的构造和功能,学生们更加珍惜和尊重生命的奇迹。

除了细胞,学生们还学习到生物的进化和遗传。

他们了解到物种是如何在时间和环境的选择中逐步演化的,同样也了解到基因对个体特征的决定性作用。

这使得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奇迹和多样性。

他们开始意识到每个生物都是独特而不可替代的,每个物种都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二部分:初中生物生命的奇迹培养环保意识培养环保意识是生物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从初中开始,教育者应该教导学生们尊重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些可以实施的方法:1. 实地考察和生态研究:带领学生们参观自然保护区、公园和其他生态环境,观察和研究自然界中不同物种的生存状态和相互依存关系。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们能够深刻理解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并为未来采取行动做好准备。

2. 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们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生活和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并鼓励他们提出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

3. 社区服务和环保项目:组织学生们参加社区环保活动,如清理垃圾、种植树木等。

通过亲自动手,学生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并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意识。

4. 生物实验和创新设计:让学生们进行生物实验和创新设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关注环境保护,并通过创新设计解决环境问题。

第三部分:结语生物学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K CHE E NGGAI KE
@吉 林教 育
和 咋兰 物 教 学 呻钓 环保 教 霄
吉林省 前郭县 王府站镇 中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玉龙
环 境污 染 作 为 一个 重大 社 会 问题 , 着 环 境 破 坏 的 危 害越 随 来 越 严 重 , 类 越 来 越 意 识 到 保 护 环 境 的 重 要 性 。作 为 一 名 生 人 物 教 师 , 们 应 该在 教 学 中渗 透 环 保 教 育 , 每 一 个 学 生 都 了 我 让 解 环 境 破 坏 的现 状 , 动 关 心 环 境 保 护 方 面 的大 事 , 学 生 逐 主 使 步 形 成“ 护 环 境 , 护 人 类 的 生 存 空 间 ” 环 保 意 识 , 且 能 保 保 的 并
够 落 实 到 行 动 上 。那 么 在 教 学 实 践 中 如 何 对 学 生 进 行 环 保 教
虐 杀 动 物 的 行 为 , 果 野 生动 物 全 都 从 地 球 上 消 失 了 , 剩 下 如 只 我 们 人类 , 们 岂不 是 太 孤 单 了 ! 学 生 能 够 有一 种 自觉 保 护野 我 让 生 动 物 的 意 识 , 要 为 了眼 前 的利 益 而 破 坏 环 境 , 不 让他 们 开 始 真 正关 心 和 思 考 环保 的 问题 。
识 的形 成 。
四 、 展 丰 富 多彩 的课 外 活 动 开
在 每年 与环 境 有 关 的 纪念 日都 举 行 了一 些 课 外 活 动 , 举 如
且 篇 幅 也 不 够 大 , 们 可 以做 适 当 的拓 展 , 养 学 生 的环 保 意 我 培 识 , 八 年 级 上 册 第 五 单元 第 一 章 第 一 节 中“ 水 域 环 境 的 保 如 广 护 ” 内容 , 了讲 清 楚 水 域 环 境 保 护 的 重 要 性 之 外 , 可 列 的 除 还 举 现 在 世 界 人 均 水 资 源 占 有 量 是 80 — 0 0 m , 国 人 均 水 00 10 0 3 我 资 源 占有 量 是 29 m3 给 学 生 以 直 观 印象 , 样 既 使 学 生 了 22 , 这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感, 也是教育教 学的 目标 之一 。生 物学教 师在 学科 教


课 堂是教 育教学 的 主阵地 , 也是 渗透 环保 教育 的
主要途径。教 学 中可利用 相关 生物学知 识 , 成课 程 达 标准中培养学生“ 具有 关心 、 护环境 的意识和行 为 ” 保 的 目标 。将教材 中许 多与环保 有关 的内容适 当补 充和 延伸 , 既能拓 展学生 的知识 面 , 又能潜 移默化地提 高学 生的环保 意识 。现 以人 教版七 年 级《 生物 学》 教材 上
雌 \雄
XHXH xHxh xh xh

x y HH
1 XHXH ×XHYH 2 XHXh×XHYH

x y Hh
4 XHXH × XHYh


xy hH
7 XHXH × Xh YH
8 X H h× Xh H X Y


x y hh
1 XH 0 XH ×Xh Yh 1 xH 1 xh× Xh Yh

2 0・
生物 学教 学 21年( 6 第 1期 01 第3卷) 0
在 初 中生 物 学教 学 中渗 透 环 保 教 育
张 玉凤 ( 东 聊 第四 学 2 0 ) 山 省 城市 中 5 0 20
摘 要 本文从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和课外活动三方面 , 总结了在初 中生物学教 学中结合教 材内容挖 掘与环境 保护相关 的内容

5 XHXh×XHYh

3 Xh Xh×XHYH

6 Xh Xh× xH yh

9 Xh Xh×Xh YH

Xh×Xh Yh 1 Xh 2

综合 l 2种交 配方式 后代 的情况 : : 、 、 、 、0 12347 1、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识 , 界范 围 内的环 境教 育活动 正在蓬 勃开 展起来 。在 中学 世
“ 步认 识生物 与其环 境之 间的相 互关 系 , 初 保持 生态 平衡 、 控
开展 环境 教育是 贯彻这 一基本 国策 的一项 战略任 务 , 是实 也
施素 质教育 的重要 内容 。 以生 物学科 教师 为主导 , 充分 发挥 生物 学科优 势 , 扎实开 展环境 教育活 动 , 及环境 科学 知识 , 普 增强 青少年 的环 境意识 , 形成“ 人人宣传 环保 , 个个参 与环保 ”
透环保 教育 , 让每一个 学生都 了解 环境破坏 的现状 , 主动关心 环境 保护 方面 的大事 , 学生逐 步形 成“ 使 保护环 境 , 护人类 保
的生 存空 间” 的环 保意 识 , 并且能够 落实 到行动 上 。《 日制 全 义务 教育生物课 程》 突破 了传 统的学科体 系, 构建 了人与生物 圈的知识 体系 。 教材 中各 单元 的 内容 处处突 出 了各种 生物 在
国政 府在 “ 九五 ” 计划 中 明确 将环 境保护 定为 一项基本 国策 ,
新课程 标准 明确 提 出了“ 提高 学生生物科 学素养” 的新课程理 念 , 出了“ 提 具有 关心 、 护环境 的意 识和行 为是九年 义务教 保 育重 要 的培养 目标” 。因此在 初 中生物 学教学 中应该 有意 识 地渗 透环 境保护 教育 , 让学 生在掌握 知识 、 发展 能力、 拓展 思 维 的 同时 培养环 境保护 的意 识和责 任感 , 成关 爱环 境 的态 形 度, 在重大环 境 问题 上能够形成 正确 的看 法, 能够 对一些 问题
作 出正确 的判 断。 ( 在 生物 教学 中灵活渗 透环 境教育 四)
以期引起 全社会 的广泛 关注 。 全 国环境 宣传教 育行动 纲要》 《 指出, 环境 教育是 提高全 民族 思想道 德素质 和科 学文化 素质 ( 括环境 意识在 内) 本手 段之一 。 境教育 的 内容 包括 : 包 的基 环 环境 科学知识 、 环境 法律法规 知识和环境 道德伦理 知识 , 使学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片 ,告 诉学生 :在太空 中我们看到 的地球是一颗 表面有 许多颜色 的 美丽 星球 ,如果 我们能够到太 阳系,但我们这颗星球却有着 与众 不同之处。在地球
上有着数 以万计 的生物 ,正是这些生物使我们 的地 球充 满了生机 : 包括我们人类在 内的各 种生物在这里生息繁衍 ,地 球表层 的生物和 生物 的生存环境构 成了生物圈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 同的家园。从
息。这对学生来讲 是很有必要的 ,可以使他们 了解发生在身边 的有 关环境保 护的大事 。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对某些问题形成 自己
的观点 ,发表 自己的看法 ,提出 自己的建议 。这都有利 于环保意识
的形 成 。
学 生通过学习形成对生物圈 的整体认识 。在整章学习之前 ,我是这
样设 计新 课程导入的 :首先 ,我先给学生展示 了一幅地球的太空照
对 环境污染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人类 在历 史上出现 了不胜枚举 的破坏环 境的行 为 , “ 生圈是人类 和其他生物 的共 同家 园” 是所有人
都应 该具备的基本观点之一 ,在生物 教学 中让学生具备这种基本观 点是 具体 开展环保活动 的重要前提 。在初 一学生入学之初我就注意 培养学生 的这种 观点。在学习 :“ 生物和生物圈”时我有意识地引导
然 界中的作用和对生物圈的影响 ,更加体现了 “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新 课程标 准明确 提出了 “ 具有关心 、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
九 年义务教育的培养 目标 ” 。因此我们在初中生物学教学 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形成关爱环境 的态 度 ,真正使他们从身边的小
事 做起 ,为保护 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 ,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部应该思考的问题。在 教学实践中 ,我着重 培养培 养以下 几个观 点和意 识。 关键词 :初中生物 环保意识

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育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支配力大大增强,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大大增强,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重。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经济获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发展,但是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突出表现在城市环境污染使大气质量严重下降、水环境质量恶化、自然生态破坏等方面。

开展环保教育的目的是借助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和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有关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并在人与环境的问题上采取正确的态度,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

中学是培养青少年认识环境、热爱环境、自觉地保护环境的重要阶段,是对青少年渗透环保教育的重要阵地。

我们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的同时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关爱环境的态度,在重大环境问题上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够对一些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做出贡献,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环保教育。

一、从全球环境问题,了解环境保护的紧迫感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气候逐渐变暖。

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

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

世界目前已有三大酸雨区。

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

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教师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位学生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来。

关键词:生物教学;环保教育;渗透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看,对环保教育的重视还不够,对环境知识的传播和传授尚未纳入教学主渠道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开展环境教育尚未引起广大生物教师的高度重视,尤其在农村中学这方面做得不够。

渗透环保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措施之一。

中学生物作为中学生获得基本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并形成一定的科学态度的基本学科,它在帮助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同时,,也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神圣职责。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倡导环保行为,对引导全社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环保教育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当前,我国正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艰巨任务,而这都离不开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中学环保教育既是国策教育,又是国情教育,更是人的素质教育。

因此,环保教育是中学生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学生物教学应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环境观念与意识的责
任,形成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及关心环境的情感,获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动力。

《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重要的培养目标”。

另外,青少年时期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

因此,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加强环保教育,帮助他们从小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中学生物课又与环境知识紧密相连,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素材,只要教师努力挖掘、适时插入,可以使生物教学与环保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环保教育渗透的方式
1.立足教材,深入挖掘
挖掘环保知识,生物学教材中蕴含了许多环保教育的素材,教师应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充分利用教材,联系实际,把环保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这是在学生中进行环保教育较有效的途径。

例如,讲授“蝗虫”时,介绍各地的蝗灾情况,并让学生明白生态平衡失调是导致虫灾的根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讲授“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引导学生观看一些《环境警示教育纪录片》,让学生感受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被大量破坏,环境极度污染,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日益恶化。

接下去再通过几个具体事例,像臭氧层遭破坏、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气温异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体污染、淡水资源趋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等,唤起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去珍惜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学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
通过具体事例,向学生介绍动物在保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由于人们不懂得善待这些野生动物且大量捕杀蛙类、鸟类,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造成鼠灾、虫灾。

人类被迫增加农药使用量,反过来又污染了自己的生存环境。

讲授“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时,让学生观看各种生物的图片,了解这些生物的价值及生存状况,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从而提高环保意识。

2.注重探究实验,倡导亲身体验
课本中有大量的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实验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探究,如《探究:探究酸雨的危害》,笔者组织学生探究“酸雨”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让同学们亲身感受酸雨的危害,意识到环保的重要。

另外,笔者还根据教材内容布置一些探究活动,学习“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时,笔者将班级分为四组,分别调查人类破坏校园、河畔黄渠、河畔林场、河畔镇街道(从河畔
十字到河畔镇广场)的行为,然后共同讨论交流这些行为的危害。


过这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切身感受,把环保行动化为自觉的行动。

3.有效利用课堂活动,进行环保教育
初中生物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活动”内容,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
这些活动进行环保教育。

通过活动去经历、去感受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明显。

如:实验室中检测同学们从不同地点收集到的水,了解水污染的状况;通过观看《动物世界》纪录片,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进一步认识到环境破坏对生物造成的危害,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4.在生物教学中灵活渗透环保教育
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的环保教育素材。

例如,在讲述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时,讲述了为了保持水土,应当在山坡、沙地上造林、种草;在讲述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时,讲述了苔藓植物可以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又如,在讲述原生动物时,讲述了草履虫可以吞食细菌,使污水净化等。

此外,教材还设有“生物与环境”专章,集中讲述了人口增长与资源危机、生态平衡的关系以及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等基础知识。

除了课本中提及的环境知识之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结合课程内容将更多环境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

例如,《皮肤》一章,介绍皮肤的保护功能时,一并阐明皮肤也会受到伤害,紫外线、大气污染物都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将有关臭氧层遭破坏,大气污染以及如何减少这些污染的内容引入教学内容中。

又如“有机物的制造”一节,不仅介绍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维持了大气中CO2和O2的平衡,使人类和其它动物得以生存和发展。

还应进一步引伸到植物的其它作用(减少噪音、保持水土等)以及保护绿色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三、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强化环保教育
要将环保教育深入到学生心灵当中,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际
环境问题的调查、分析,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耳闻目睹以及资料的采集与分析,既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开展初步探索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组织环保兴趣小组,进行环保实践活动
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开设环保兴趣小组,小组成员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环保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如:利用校园空地开展绿化实践活动,对校内外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行监测,到社区进行噪音监测及对生活垃圾分析,学生通过环保活动,不但巩固和加深了课内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而且发挥了个性特点,成为环保小卫士。

2.利用相关节日,进行环保宣传
以“植树节、爱鸟周、无烟日、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土地日”等为契机进行环保宣传,介绍酸雨、沙尘暴、白色污染的由来和危害,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就在自己身边,从而认识到污染的危害,自觉加入到环保行动中。

四、在环境伦理教育中强化环保观念
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上就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必须服从于自然界固有的规律。

而环境伦理恰恰揭示了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要求人们用良心感和义务感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把环保教育上升为伦理道德上的认识,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接受的教育。

1.保护自然和利用自然并举,二者同等看重
生命发展是不断演化的过程,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和人一样,具有
平等的生存权利,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特定的作用,也正是所有生物的共同作用,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每个人都应该负起自己对自然的责任,善待生物圈中的每一种生物,不论它对人类有何价值,人类的发展都不应该威胁自然的完整。

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履行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

2.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经济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环境伦理强调:“每个人应公平地分享资源使用的利益与成本,每个世代所遗留的世界,应像他传承的一样,是多样的和具有生产力的,一个社会或世代不应该限制其他社会或世代发展的机会”。

所以,我们在生产、生活中要具备生态道德,讲生态文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生存构成危害,促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五、生物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要有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感。

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把“环保教育”渗透到生物学教学中,才能自觉地挖掘初中生物教材中环保教育的内容,把生物知识和环保教育有机结合,在生物教学中发挥较好的作用。

平时注意积累和收集有关的教育资料,教学时有备无患。

同时,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用积极的环保行动影响学生,以身示范,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环境保护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物学教学有机结合。

要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就应该将环保教育贯穿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始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