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区居住环境绿化设计的思考

合集下载

城市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思考

城市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思考

城市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思考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个良好的园林绿化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有利于城市形象的打造和提升。

首先,小区园林绿化必须要与居民的需求相适应。

小区的绿化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习惯、心理情感和活动需要等,才能真正达到满意的效果。

例如,在花费昂贵的季节性花卉或者鲜花上支付太多的关注并不一定是居民真正需要。

相反,更多的居民可能更喜欢周围的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繁花似锦的自然景观。

因此,在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

其次,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必须考虑环保和可持续性。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突出,城市绿化越来越受到关注。

绿色空间不仅能够提高城市区域的生态系统环境质量,还能够减少对地面和地下水资源的消耗。

在小区绿化园林设计中,应该尽可能地促进生态系统的建设,采用一些环保友好的绿色设计原则,例如,种植具有自净作用的植物、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等。

这些方法不仅有利于保持环境平衡,也可以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健康水平。

最后,在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美学原则。

良好的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考虑艺术美学,使其成为一个美妙的景观。

这不仅可以提高小区整体品质,还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宜居、美好的生活空间。

美学原则包括对色彩、材质、比例、对称等方面的考虑。

如在树木移植的泥土中加入沙子和种子,可以提高树木的适应性,也更容易产生自然效果。

总之,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核心是为居民提供一个健康、宜居、美好的生活空间。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兼顾可持续性和环保,并注重美学原则。

只有这样,小区园林绿化设计才能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打造一座宜居的住宅小区

如何打造一座宜居的住宅小区

如何打造一座宜居的住宅小区住宅小区作为城市中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对于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如何打造一座宜居的住宅小区,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绿化环境、公共设施、社区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打造宜居住宅小区提供思路和参考。

一、规划设计宜居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是保证居民居住质量的基础。

首先,小区的用地布局应合理,兼顾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

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应有合理的比例和位置,以便居民能够方便地享受公共服务。

其次,小区的道路系统应畅通,能够满足居民出行的需求,同时考虑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便利。

最后,小区的建筑风格和色彩应统一,符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氛围,给人以美感和归属感。

二、绿化环境绿化环境是宜居住宅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小区内应建设各类绿地,包括公园、花坛、绿化带等,以供居民散步、运动和休闲。

在绿化设计中,应尽量保留原有的大树和景观,使小区的绿化具有历史和文化特色。

同时,科学的灌溉和养护措施也是保护绿化环境的关键,对于小区内的树木和草坪应进行定期的修剪和养护,确保绿化环境的美观和健康。

三、公共设施公共设施的完善是宜居住宅小区的重要保障,包括交通设施、教育设施、医疗设施、商业设施等。

首先,小区周边应有完善的交通网络,方便居民的出行。

其次,小区内应建设学校、幼儿园等教育设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另外,医院和药店的设立也是保障居民健康的关键。

最后,商业设施的完善能够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使居住更加便利。

四、社区管理社区管理是宜居住宅小区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建立健全的社区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解决居民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社区管理应注重居民参与,建立起居民自治的机制,让居民能够自主管理和解决小区内的问题。

同时,物业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也是社区管理的重要内容,物业公司应有资质、信誉良好,并提供良好的服务。

综上所述,打造宜居的住宅小区需要从规划设计、绿化环境、公共设施和社区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

居住小区绿化景观设计的若干思考

居住小区绿化景观设计的若干思考

居住小区绿化景观设计的若干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园林绿化建设,为人类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是21世纪人们的追求。

居住小區绿化是居民经常直接利用及享受的一种绿地系统,居住小区的绿化设计,要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相适应,尽量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从而提高居住小区绿地使用率。

同时城市居住小区环境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1 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1.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居住小区绿地是居民业余户外活动及与邻里交往的主要场所,居住区绿地为居民创造一个文明、整洁、美丽的居住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身体与精神活动的场地。

在小区绿地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小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以植物材料为主,与建筑小品等构成不同功能、变化丰富的空间,为居民提供各种特色的休闲户外活动空间。

1.2利用自然景色、体现绿色居住小区尤其应以绿色设计为根本,提高绿化覆盖率,利用植物划分组织空间,实施绿化造景,力求营造“绿树成荫、花木扶疏、鸟语花香、缓坡清流、阳光草坪、生机盎然”的舒适环境。

乔木、灌木、草坪要有一个合理的配置比例,达到最佳的生态和美化作用,同时植物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提高居住小区的环境质量,改善小区整体生态环境。

1.3绿化设计的空间组织原则绿化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绿化等软质景观要同硬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采用不同绿化植物配置形式与手法,处理好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

绿化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如公共空间为居住区居民服务,绿化设计要追求开阔、大方、闲适的效果;私密空间为居住在一定区域的住户服务,绿化设计则体现出幽静、浪漫、温馨的意旨。

2 居住小区绿地景观设计2.1小区公共组团绿地景观设计小区公共绿地越来越成为居民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居民休息、娱乐、健身与交往的主要场所,深受居民的喜爱。

因此要求居住小区绿地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居民的这种需求,尤其是老人与儿童,在小区公共绿地即公共花园的组团绿地中设置一定的活动面积(面积大小要与服务半径与服务人口数量相适应),有居民散步、游览的道路,方便居民使用的硬质铺装的开敞空间,满足居民群体活动的需要,布局合理,绿化覆盖率要达到50%以上。

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思考

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思考

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思考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得住宅小区成为城市人口居住的主要选择,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增加居住舒适度,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面貌。

因此,关注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对于建设人民生活幸福美好新城区非常有必要。

首先,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要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来进行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小区的大小、建筑风格、居民需求和周围环境等因素,合理规划绿化带的分布、种植树种的选择、花卉配搭等内容。

其次,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环境的树种和花卉进行种植。

在城市的日益严重的气候污染和城市化过程中,树木可以有效的凝结空气中的粉尘和废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而在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中,我们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环境的树种和花卉,这样才能保证植物得到合适的生长环境和营养,让环境更加绿色和美丽。

再次,要注重小区的景观效果和功能性。

在设计绿化带时不仅要考虑美观程度,还要注重功能性。

比如可以设置座椅、公共休息区、健身设施等,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服务。

在考虑小区绿化效果时也应该以居民体验为重点,比如,可以营造小型花园、蔬菜种植区域,提高居民生活的参与度。

最后,应注重小区绿化的养护管理。

小区绿化需要定期进行修剪、施肥、除草等工作,因此在绿化规划时应考虑好养护和管理的方案。

可以制定维护计划和任务分工,定期检查绿化和景观的质量和效果,确保小区的绿化效果和品质一直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

总之,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其实际需求和周围环境,选择适当的树种和花卉进行种植,并注重景观效果和功能性的设计。

同时,也要注意小区绿化的养护和管理,从而打造出一个美丽、舒适、具有社区活力的生活小区。

城市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思考

城市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思考

城市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思考城市住宅小区是生活的场所,为了使居民居住舒适,小区园林绿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小区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提高空气质量、降低噪音、增加氧气含量。

因此,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功能性原则小区绿化应充分考虑居民的需要和习惯,如儿童玩耍的区域、老年人健身的场所、休闲娱乐区域等功能,有利于居民的生活和娱乐需求。

同时,应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天气,考虑选用合适的植物和建筑材料,让小区绿化始终保持四季景致,富有变化,给居民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二、生态性原则小区绿化应注重生态保护,选择适宜的植物,采用科学的种植方式,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小区环境质量,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并起到防止水灾、土壤流失等作用。

三、美观性原则小区绿化设计应符合美学要求,注重景观效果,综合考虑颜色、形状、大小、空间布局等因素,创造出美观、舒适、和谐、温馨的绿化环境,让居民在其中得到愉悦的感受,增强小区的人文氛围,提升小区整体形象。

四、经济性原则小区绿化应注重经济效益,根据不同的区域和功能,选择合适的植物和园林材料,控制绿化成本,降低小区维护费用。

同时,应选择易于维护、繁殖快、装饰效果明显的植物,实现绿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在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中,设计师还应该充分考虑小区环境和文化特色,把小区的文化特色融入设计和规划中,根据小区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植物和园林装饰,展现出小区的独特风格,从而形成独特的小区文化。

在具体的绿化设计中,应采用多种形式的绿化,如花坛、草坪、林荫道等,同时应注意与小区周边环境的协调和融合,创造出一个完美的小区绿化环境。

总之,小区绿化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小区功能、生态、美学、经济等因素,让小区成为一个舒适、温馨、和谐、美丽的生活空间。

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思考

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思考

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思考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住宅小区日渐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建设。

如何在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居民的舒适、健康与安全,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住宅小区绿化应注重生态环保。

为了打造一个生态友好型的住宅小区,要强化绿化和景观规划,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原生态环境。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尽量使用本地植物,并减少草坪面积,增加花坛、灌木丛、旱花园等植被种类,增加小区的景观层次感与美感。

选择防风降温植物,可以改善小区热固效应,降低暑热感,提高小区品质。

其次,住宅小区绿化的建设应以人为本,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核心。

其建设需要通过增加小区活动场地和设施等方式,使小区居民可以在绿色空间中进行各种活动,促进社交交流。

在小区居民有易发病患者和儿童时,应重视花卉粉尘过敏和害虫等问题。

而在小区环境保护方面,应采用无毒、环保的绿化材料,如有机肥、无毒杀虫剂等,以保证居民健康和安全。

最后,针对特定的小区,还应结合其物业管理特点,进行创新型绿化建设。

例如,可以通过布置小型垂直绿色墙、绿色顶、悬挂花卉等,有效利用空间,提高居民绿化率和质量。

此外,还可以在小区内建设儿童游乐区等人性化设施,满足多样化居民需求。

总之,住宅小区绿化建设是一个需要持续重视和推进的领域。

通过生态环保、以人为本、创新绿化等多种方式,可以在保证居民安全和舒适的前提下,打造出健康、美观、宜居的绿色小区。

最终实现的不仅是小区的提升,而是居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思考

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思考

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思考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对于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于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思考。

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进行植被布局和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尽量选择对当地气候条件适应良好的树种,以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

要避免使用农药和化肥,尽量采用自然的有机施肥方法,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对于小区内的水体,要保持其清洁和流动性,定期清理污水排放,避免水体污染。

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应注重景观美化。

在设计绿化景观时,要注重整体效果和层次感,将植物按照高矮、颜色、形态等特点进行布局,打造出美观的景观效果。

要注重季节性的景观变化,选择具有四季景观效果的植物,使小区在不同季节都能呈现出不同的美景。

要合理安排景观照明,使小区在夜晚也能展现出迷人的光影效果。

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应注重功能利用。

除了装饰美化作用,绿化还可以起到遮挡噪音、调节温度、净化空气的作用。

在选择植物时,要注重其功能性,例如选择具有隔音效果的树种,种植具有防风遮阳作用的植物,种植具有净化空气作用的绿色植物等。

可以设置休闲区、亲水区等功能区域,为居民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

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应注重居民参与。

居民是小区的主体,应该积极参与到绿化建设中来。

可以开展植树活动、绿化环保宣传等活动,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绿化意识,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

小区物业也应加强管理,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浇水和养护,保持绿化景观的整洁和美观。

合理选取适宜的植物、注重景观美化、充分利用功能、并积极参与居民,这些都是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重要思考。

通过不断完善绿化建设,我们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宜居、舒适的居住环境,提高小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关于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思考

关于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思考

关于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思考
随着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呼声的日益高涨,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进行园林绿化、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应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
灌木、
口,直到分户入口,都要进行绿化,使人们尽量多接触绿色,多看到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坚持高质量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关注生活区质量已成为当今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

如今,人们对住宅小区绿化的要求不再只是一两块草地,三四个花坛,而是要求高标准、高质
量。

一般情况下,绿化面积不少于建筑面积的30%.好一点的要达到50%以上,并要与周围环境高度协调和统一。

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特别要强调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联接,在空间组织上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

住宅园林景观环境必须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文化娱乐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与设施融合
同的环境中作出相同的设计来。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不同于公园的设计,它应以自然为主线,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领域,使身居闹市的人们能获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

虽然创新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但是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这就是求园林设计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头脑灵活,能够不断地将时代气息和作品巧妙地融为一体,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人类。

总之,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特别注重利用城市大环境资源,使小区与城市空间有良好的过渡与协调,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亲切的居住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小区居住环境绿化设计的思考
摘要:文章概述了小区绿化的实施现状,提出了小区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探讨了现住宅小区绿化树的选择。

关键词:小区;居住环境;绿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R1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6-010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居住环境。

特别是居住在大中城市里的居民,在购房时,除了关注房型、面积、采光要求外,也特别关注小区绿化的造型设计,希望居住在绿色生态里。

如能营造“绿树成荫、花木扶疏、鸟语花香、缓坡清流、阳光草坪、生机盎然”的人间仙境的小区,自然深受欢迎。

一、小区绿化设计的主体
(一)小区绿化建设的意义
居住小区绿化是建立居住小区众多因素中不可缺少的
组成部分。

它是利用植物的独有特色形成一个既有统一又有变化、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感、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生命力
的生活空间,对城市面貌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居住区环境的好坏。

(二)小区绿化的发展
我国住宅环境设计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学习国外居民社区集中绿地、规模绿化概念。

90年代,随着取消福利分房,房地产开发业蓬勃兴起,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和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在购房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住宅小区景观环境的丰富、和谐和活力。

人们生态的居住观,给小区绿地环境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向小区绿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追求的是高品位的家园,居住区绿化设计日益受到关注并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

(三)小区绿化的实施现状
纵观发达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可以简单归纳为四种类型。

这四种类型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小区绿化景观设计不断发展进步的四个阶段。

1、点缀型园林景观:小区中的一抹绿意。

这种园林――如果可以称之为园林的话,一般出现在早期的商品房住宅小区里。

在排列式的楼与楼之间,沿墙角多有一排矮灌木,或是沿小区的主要出入口有几棵大树。

2、绿化型园林景观:以大面积绿地草坪为主。

最初的园林形式多以大面积绿地体现,间或布置少量假石、花坛和
一个简易的儿童游乐场。

现在看来,这种环境景观设计过于平淡、简单,仅仅保证了小区的绿化率而已。

这种设计模式在1998年建成的小区中极为普遍。

这些绿地为小区景观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观赏型园林景观: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这类园林有一种缺陷,那就是几乎所有的小区园林中的绿地都是封闭式的,圈起来美则美矣,却无法亲近。

一旦儿童“闯入”,轻则被教育不要踩坏了花花草草,重则训之以罚款。

为保持其持久的观赏性,而拒绝敞开胸怀,亲近居民,这种“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园林设计当然不受欢迎。

4、参与型园林景观:从观赏到参与。

参与型园林则是观赏性园林的升华。

参与型园林景观首先强调的是人与环境的相互参与、互动,即让人与景观和谐相处,形成生态式家园的一道美丽风景。

它注重的是总体景观设计层次分明,大小空间与建筑物的布局和美协调,住宅小环境与周边大环境融为有机的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开放式园林。

(四)小区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1、绿地覆盖面积标准。

新区住宅建设的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不低于25%,绿地指标不低于0.5平方米从,小区不小于1平方米,人。

2、功能与形式统一。

园林绿地设计是一种多维立体空间艺术的设计,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设计,同时又
是把植物、建筑、小品等综合在一起的造型艺术。

绿化要有统一的形式,在统一的形式中再求得各个部分的变化。

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特别要强调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连接,在空间组织上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

住宅园林景观环境必须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文化娱乐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与设施融合在园林景观中,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

3、设计需经济实用。

居住区绿化是以满足居民生活、为生活在喧闹都市的人们营造接近自然、生态良好的温馨家园为宗旨,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选择耐贫瘠、抗性强、管理粗放的乡土树种为主,可适当选取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

结合种植速生树种。

保证种植成活率和环境及早成景。

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

4、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以人为本。

小区绿地最贴近居民生活,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花木搭配应简洁明快,树种选择应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来设计,并区分不同的地域,因地制宜。

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
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

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能在泥土和石缝中寻找小动物;老人们买菜回来能有个歇脚的地方。

因此在住宅人口,直到分户入口,都要进行绿化,使人们尽量多地接触绿色,多看到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5、强调以绿为主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

主要由树木、花草的种植来实现,因此,以绿为主是住宅小区绿化的着眼点。

目前有些设计过分强调标志性建筑,使原本不多的绿化面积更加可怜。

良好的植物景观往往作为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通过色彩、质感等方丽的对比突出园林小品以及铺装、坐凳所处的特定空间,起到点景的作用。

以绿为主的另一层含义是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不仅要平面化,而且要提倡“林荫型”的立体化模式。

从而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态效益。

6、强调创新。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其他设汁一样,要不断创新,切忌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出相同的设计来。

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不同于公园的设计,它应以自然为主线,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生活领域,使身居闹市的人们能获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

(五)现住宅小区绿化树的选择
1、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

即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和地方品种。

2、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功能,满足人们生活、休
息的需要。

3、绿化树种种植设计应考虑到园林艺术构图的要求。

根据住宅小区的各种小环境,如阴面、阳面、山墙、屋顶、阳台等。

住宅小区的绿地形式多样,故在植物配置上应灵活多变,切忌单调而呆板,主要配置形式有以下几种:点、线、面相结合,这里的点是指住宅小区的公共绿地,平面配置形式以规则式为主的混合式为好,植物配置宜突出“草铺地、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公园式绿化特点,植物多用丛植、孤植、坪植、坛植和棚架结合等。

线是指住宅小区的道路、围墙绿化,可栽植树冠宽阔,枝叶繁茂,遮荫效果好的小乔木、小灌木或藤木,如石楠、冬青、爬墙虎、炮仗花、三角梅等。

面是指宅旁绿地,是住宅小区绿化的基本单元。

二、结语
居住小区绿化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

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

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镒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
索这门学问。

通过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居住小区绿色空间环境,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

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