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通论》语法_课后作业答案[1]1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习题答案(语法) 精品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习题答案(语法) 精品
的愿望、奔跑的羊群、火车的速度、一本书”,这些短语的具体意义不同,但是语法不管这些,只注意每个短语都是有修饰关系的偏正结构,是定语性质不
同的定中短语。
语法具有稳固性,这是说许多语法规则经历千百年而不变,旧的语法规则的变化和新的语法规则的产生都是比较缓慢的。例如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
主要是利用语序和虚词,从古到今都如此;主谓结构中主语和谓语是一前一后直接组合的,不用语法成分来连接,但是主语后头停顿处,有时可以出现语气词,这些结构特点也是古今一致的。又如在上古,名词可以做谓语,到了现代,名词一般不能直接做谓语了,这可以看出旧规则虽有变化,但是变化很缓慢。
思考与练习(二)
一.讲语法、分析句子的结构不使用词类名称行不行?试举出例句说明划分词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为了认识、分析、说明语句的语法结构,有必要对结构中的各种用法不同的词加以分类,把用法相同的许多词用一个概括的类别名称来称说。要不然,就要把用法相同的词一个个列举出来,这样就难于认识、说明结构的异同及其规律了。
词类是汉语里的客观存在,各类词有不同的语法特点,表现出不同的性质。这就为划分词类提供了可能性。例如:“瞎子摸鱼”中“瞎子、鱼”可以受指示代词的修饰,而动词“摸”不行;“摸”可以受副
词“不”的修饰,而名词不行。这样根据词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就可以把词分出不同的类来。
划分词类不但有可能性,而且有必要性。因为各种各样的句子多数是由词
逐层组成的,不划分词类,就没有办法说明语句各种结构规律的差异和词的不
同功能,就不便于说明句子应该怎样组织和不应该怎样组织,不利于说明句子
的正误。如“球队获得了冠军,队员们都感到十分荣誉。”这个句子中“荣誉”是
名词,这儿误用为形容词了,改为“光荣”才与动词“感到”搭配得拢。如果不划

现代汉语通论课后答案

现代汉语通论课后答案

现代汉语通论课后答案第一篇:现代汉语通论课后答案第二节词类和功能分析法(P179—180)练习题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

1.我的(一)个战友来了。

(数词)2.他去过三(次)上海。

(量词,动量词)3.我不(管)这种事。

(动词)4.青年们要到(山上)去。

(名词)5.桌子(上)有什么?(方位词)6.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熟人)。

(名词)7.他刚刚走(进)山。

(趋向动词)8.他会干这种事(吗)?(语气词)9.你给我的书我看完了,(这)是我近年来最喜欢的一本书。

(指示代词)10.这个人非常(出色)。

(形容词)二、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坚决——决心(形容词——名词/动词)可爱——热爱(形容词——动词)荣誉——光荣(名词——形容词)企图——意图(动词/名词——名词)答案——答应(名词——动词)气愤——气魄(动词——名词)批语——批示(名词——名词/动词)残杀——残忍(动词——形容词)诱饵——诱惑(名词——动词/名词)兴奋——兴趣(形容词——名词)安心——担心(动词/形容词——动词):道歉一抱歉(动词——形容词)安慰——欣慰(动词/形容词——形容词)感激——激动(动词——动词/形容词)愉快——高兴(形容词——动词/形容词)三、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的词性。

1.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

(动词)2.你说应该朝什么方面考虑?(能愿动词,疑问代词)3.对这个学生的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

(动词)4.三十岁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

(方位名词,能愿动词)5.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

(名词,动词)四、鉴别下列带黑线的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副词。

1.这里风景的确不错(副词)——这里风景确实不错(形容词)2.长久没有好处(形容词)——永远没有好处(副词)思考题一、划分词类时形态标准和功能标准有什么区别?形态标准,就是根据词的形态——词法范围内表示“性、数、格、时、体、态”等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来划分词类。

现代汉语语法课后习题答案-精选文档

现代汉语语法课后习题答案-精选文档

同功能,就不便于说明句子应该怎样组织和不应该怎样组织,不利于说明句子
的正误。如“球队获得了冠军,队员们都感到十分荣誉。”这个句子中“荣誉” 是名词,这儿误用为形容词了,改为“光荣”才与动词“感到”搭配得拢。如 果不划分词类,怎么说明用词是否符合规律呢?
11
现代汉语课件
华北科技学院文法系
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有三,主要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次要标准 是词的形态和词的概括意义。
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范围。 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 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 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有哪些,词能分多少类,
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法,等等。
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
和规则。例如短语、句子的结构层次如何,每层中各组成
现代汉语课件
华北科技学院文法系
8
六、举例说明一般的句法成分是如何配对的。
一般句法成分有八个。每—个成分都是在同一层次上 跟另一成分发生直接关系,因而配成一对,即:
主语——谓语:
动语——宾语:
差距‖很大
学好|本领
定语——定语中心语:(春节)前夕 状语——状语中心语:〔明显〕回落 这两例中,用中心词分析法分析出的主语是一个词
(名词),谓语也只是一个词(动词);用层次分析法分
析出的主语则是一个短语(名词性短语),谓语也是一个 短语(动词性短语)。
现代汉语课件
华北科技学院文法系 9
第五章 语法
思考和练习二
一、讲语法、分析句子的结构不使用词类名称行不行?试举出例句说明划分 词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为了认识、分析、说明语句的语法结构,有必要对结构中的各种用法不同 的词加以分类,把用法相同的许多词用一个概括的类别名称来称说。要不然, 就要把用法相同的词一个个列举出来,这样就难于认识、说明结构的异同及其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全)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全)

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绪论”思考和练习一一、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

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要镇。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

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方面,它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的开展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两个运动互相推动和影响,这就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

一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

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

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

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

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

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

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第二章语音”习题答案“语音”思考和练习一四、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语音”思考和练习二二、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各包括哪几种?请画成一个总表把声母填上。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包括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面、舌根七种。

发音方法,从阻碍的方式看,包括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种;从声带是否颤动看,包括清音、浊音两种;从气流的强弱看,包括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种。

现代汉语通论课后答案

现代汉语通论课后答案

练习题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地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我地(一)个战友来了.(数词).他去过三(次)上海.(量词,动量词).我不(管)这种事.(动词).青年们要到(山上)去.(名词).桌子(上)有什么?(方位词).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熟人).(名词).他刚刚走(进)山.(趋向动词).他会干这种事(吗)?(语气词).你给我地书我看完了,(这)是我近年来最喜欢地一本书.(指示代词).这个人非常(出色).(形容词)二、标明下列各组词地词性.坚决——决心(形容词——名词/动词) 可爱——热爱(形容词——动词)荣誉——光荣(名词——形容词) 企图——意图(动词/名词——名词)答案——答应(名词——动词) 气愤——气魄(动词——名词)批语——批示(名词——名词/动词) 残杀——残忍(动词——形容词)诱饵——诱惑(名词——动词/名词) 兴奋——兴趣(形容词——名词)安心——担心(动词/形容词——动词) :道歉一抱歉(动词——形容词)安慰——欣慰(动词/形容词——形容词) 感激——激动(动词——动词/形容词) 愉快——高兴(形容词——动词/形容词)三、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地词性..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动词).你说应该朝什么方面考虑?(能愿动词,疑问代词).对这个学生地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动词).三十岁以上地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方位名词,能愿动词).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名词,动词)四、鉴别下列带黑线地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副词..这里风景地确不错(副词)——这里风景确实不错(形容词).长久没有好处(形容词)——永远没有好处(副词)思考题一、划分词类时形态标准和功能标准有什么区别?形态标准,就是根据词地形态——词法范围内表示“性、数、格、时、体、态”等语法意义地语法形式来划分词类.在一些形态丰富地语言里,一个词属于什么词类,往往由词法上地形式来表示,它包括: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汉语地形态标志比较少,而且往往只有少数一部分词带有某种形态标志;汉语地形态变化很少,比如名词可以后加“们”表示不定量地复数,但不是所有地名词都能加,只有指人地名词可以加,而且即使不加仍然可以表示复数;动词加“了、着、过”等表示时态,但也不是所有地动词都可以带时态助词.这些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虽然对汉语词类地划分有一些帮助,但是由于缺乏普遍性,也没有强制性,所以只能够作为参考标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功能标准,所谓语法功能是指词地组合能力,即能够跟哪些词组合,不能跟哪些词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样地结构关系.按照此标准进行划分,可以把所有地语言地词进行分类.而且事实上形态标准也是功能标准地一个标志.所以从根本上讲,即使运用形态标准,也是功能标准在起作用.这就好比一个在校学生,戴上校徽(形态标志)时识别比较容易,但是即使不戴,只要他地学籍登记注册(功能标准)了,他也是这个学校地学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你认为词类首先划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有没有价值?有人主张可以先分为“封闭”和“开放”两类,或者“自由”和“黏着”两类,你觉得如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汉语地词类,一般语法书都首先划分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这样地区分还是有一定道理地,因为它不仅揭示了词内部两个主要类别地区别,而且对理解两类词语地特点以及词语地运用都有帮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有人主张可以先分为“封闭”和“开放”两类.凡是开放类地词称为实词,凡是封闭类地词称为虚词.开放类就是难以穷尽列举其全部成员地类,封闭类就是可以列举其成员、在一个时期内不会增加新成员地类.也有人认为实词一般是自由地,虚词一般是黏着地.我们认为考察实词和虚词主要应该从其功能来看,也即充当句子成分角度来讲,能够充当句子成分地是实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地是虚词.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地差别可供参考: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能否成句或单独回答问题.绝大部分实词都能单独成句,而虚词则一般不能..在句法结构里是否定位.除了副词,绝大多数实词在跟其他词组合时所处地位置是不确定地,可以在前,也可以在后.但是虚词跟其他词组合时地位置是确定地,有地只能在前,有地只能在后.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词与词能否相互组合.实词之间可以相互组合,但是虚词只能跟实词组合,不能跟其他虚词组合..类别是否开放,或者说是可数还是不可数.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使用频率高低.虚词地使用频率比较高,实词地使用频率比较低.“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这一标准是最主要地,其余为参考.这些分类可以说明一些实词和虚词相互对立地特点,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来把握词地特点.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你怎么理解虚词地意义?虚词地意义与它们地语法功能是什么关系?虚词地词汇意义实际上也就是它地语法意义,两者合而为一.虚词总是附着在实词或词组上边,表示一定地语法作用,例如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虚词在句法结构中地位置比较固定,虚词也不能和其他地虚词组合.因此虚词地语法意义跟语法功能是一致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有人把“副词”归人虚词,也有人归为“半实半虚词”,请你做一评论.关于“副词”地归类,有地划归实词,有地划归虚词,有地认为它是“牛实半虚”.划归为虚词主要是从意义上来看,副词没有实在地词汇意义,只表示一定地语法意义;划归为实词是因为它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地结合两个标准来考察,所以归人“半实半虚”.我们认为词类主要还是应该从功能上来进行归类,所以划入实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传统上,总是把“拟声词”和“叹词”归为虚词,本书则归为实词,你认为哪种比较合理?把“拟声词”和“叹词”归人虚词,主要地理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实在地词汇意义,意义比较空虚,这是传统语法地处理方法.我们认为还是归入实词比较合适,因为“拟声词”可以充当定语、状语、补语,甚至于谓语等句子成分;“叹词”虽然不能在句子中单独充当结构成分,即通常不跟其他词发生结构关系,但是却能够独立成句,独立成句也是句法功能地一个表现,所以我们把它们归人实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版)所有课后答案大全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版)所有课后答案大全

第一节现代汉语词汇概述(P116)练习题一、请运用“同形替代法”来鉴测哪些是语素,哪些不是语素。

语素:研、究、沙龙、汪、洋、仿佛、荒唐、荒、原、精、密、玻璃二、请区别下列语素属于哪一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

成词语素:的士、琵琶、啊、过、走、最、清、从不成词语素:微、阿、者、们、晰、言定位语素:啊(语气词)、过(助词)、阿、者、们、最、从(介词)、晰不定位语素:啊(叹词)、的士、琵琶、微、过(动词)、走、清、言三、现在一种女式厚底鞋,有不同的名称:“高底鞋”、“松糕鞋”、“长高鞋”、“增高鞋”,请从文化的角度对这些名称加以解说。

“高底鞋”不叫“厚底鞋”的原因与“长高鞋”、“增高鞋”的名称来由一样,都体现了中国女性极力追求高挑的审美心理。

“松糕鞋”的名称融入了鞋的喻体,该喻体新颖独特,反映了当代社会求新求异的文化心理趋向。

四、判断下面这些词出现在什么历史时期,表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

“文明戏”是20世纪初指具有西方现代意识的戏剧(还有文明结婚、文明棍)。

“武工队”是指抗日战争时的敌后武装工作队,“支前”是指解放战争时期老百姓支援前线的行为,“保家卫国”是抗美援朝时期出现的词,这后三个词语都表现了当时大敌当前,人民积极备战的时代风貌。

“卫星田”指在浮夸风指导下的虚假的高产田好比放了卫星上天、“大跃进”则是1958年是的一种不顾客观实际冒进左倾的群众运动,这两个词都是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的词语,反映了当时的一种极左思潮。

“工宣队”、“关牛棚”、“插队落户”、“文攻武斗”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词语,表现了十年动乱期间颠倒黑白、一派混乱的时代特征。

“国格”、“小康社会”、“经济特区”、“外向型经济”、“三陪小姐”、“追车族”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词,有些体现了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的时代特征,还有些则反映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

五、同样是“狗”,中国人常常说: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狐朋狗友,而欧美人则对狗情有独钟,请从文化心理上加以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语法“语法”思考和练习二八、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①一位干过多年售票工作的老人很兴趣地凑上前说:“真了不起,我要向你学习!”“兴趣”是名词,不能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不能作状语,这是把名词误用为形容词了。

可以把“兴趣”改为“高兴”或者在“兴趣”前加一个“有”字。

②在工厂、农村、学校我见闻了许多英雄,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忘我地工作着。

原句中名词“见闻”被误用为动词,应当改为“看到”之类的动词。

③小梅干活很卖力气,咱队的大人小孩没有一个不说她劳动不积极。

原句中“没有一个不说”即“大家都说”,后面再加上一个否定副词“不”来否定“积极”,意思就正好和原意相反了。

应去掉最后一个“不”字。

④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一倍。

数量的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只能用分数表示。

“一倍”应改为“百分之五十”“二分之一”或“一半”。

⑤他家在村子的南边,面对着一幢小山。

量词“幢”常用于楼房,“山”应用“座”表示。

⑥王师傅对我们讲,他12岁上得了一场病,是李大夫把我从死亡线上抢救了过来。

本句中“他”“我”都是指代“王师傅”的,前后所用人称代词不一致。

“我”应改为“他”。

“语法”思考和练习三三、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在词性上、作用上有没有不同?为什么?(略)四、在下面句子里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结构助词,并说明理由。

①问题彻底——解决了。

“彻底解决”是动词性偏正短语作谓语,“彻底”是状语,应填“地”。

②彻底——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

主语是动词短语,动词“解决”前的附加成分是状语“地”。

③问题解决——不彻底。

“解决”是中心语,“不彻底”是补语,应填“得”。

④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解决”是宾语中心,“彻底”是定语,应填“的”。

五、下面两组里结构相似的句子意思是否相同?①我在北京住了三年。

②我在北京住了三年了。

①表示现在已不在北京住。

②表示现在还在北京住着③我只同他说过。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语法 上)【圣才出品】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语法 上)【圣才出品】

第四章语法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练习题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的四个主要特点。

答:汉语的特点是在跟印欧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

它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例如:电影导演(偏正关系)——导演电影(述宾关系);一本杂志(偏正关系)——杂志一本(主谓关系)。

2.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汉语里的虚词十分丰富,作用也特别重要。

例如:某些句法结构有没有虚词,结构关系和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如“大学生”是名词,是个指称;而“对大学生”则是介词结构,引进某种动作的对象。

3.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比如动词除了主要做谓语,还可以做主语和宾语。

例如:他们俩夫妻吵架了。

(作谓语)吵架不是件好事。

(作主语)老王就喜欢吵架。

(作宾语)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例如:结构类型短语词句子联合哥哥弟弟兄弟团结,团结,再团结。

偏正牛皮箱子皮箱伟大的人民!述宾管理家务管家欢迎新同学。

述补说得明白说明高兴得跳起来。

主谓年纪轻年轻我们上课。

二、请以“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为例,说明汉语语法语序变化的特点。

答:语序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手段,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句法结构关系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例如:“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三个句子,不、怕、辣,排列的语序不同,其结构关系分别是:述(偏正)宾结构、主谓结构、述宾(偏正)结构。

从语义上看,其语义程度越来越深,这和否定词“不”的语义指向有很大关系,“不怕辣”有被动承受的意味,“辣不怕”有主动承受的意味,因为这里的话题是明白的,而“怕不辣”则更加是主动的挑战,意思是越辣越好。

三、汉语的量词使用有什么特点?答:量词最突出的语法特点有两个:一是汉语的量词一般跟数词结合使用,如一句/三根/五次,“句”、“根”、“次”都是量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2页第四章第一节练习题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的四个主要特点。

语言中用来表示语法关系、表现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有多种多样,重要的有:形态变化、词序变化、虚词运用等等。

有的语言偏重于形态变化,例如法语、俄语;有的语言偏重于词序变化和虚词运用,例如汉语。

汉语的特点是在跟印欧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

它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的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

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主谓结构”,词序一变化,“动词+名词”就构成了“述宾结构”,“形容词+名词”就构成了偏正结构。

例如:我们同意(主谓关系)--同意我们(述宾关系)衣服干净(主谓关系)--干净衣服(偏正关系)2.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汉语里的虚词十分丰富,作用也特别的重要。

例如:某些句法结构有没有虚词,结构关系和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如“爸爸妈妈”和“爸爸的妈妈”意思不同。

3.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印欧语里,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

但是在汉语里,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复杂,除了副词只能做状语,属于一对一之外,其余的都是一对多,即一种词类可以做多种句法成分。

例如:名词主要做主语宾语,但有时也可以做定语、谓语等。

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

例如:结构类型短语词句子联合哥哥弟弟兄弟团结,团结,在团结。

偏正牛皮箱子皮箱伟大的人民!述宾管理家务管家欢迎新同学。

述补说得明白说明高兴得跳起来。

主谓年纪轻年轻我们上课。

二、请以“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为例,说明汉语语法语序变化的特点。

语序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手段,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句法结构关系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例如:“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三个词:不、怕、辣,排列的语序不同,其结构关系分别是:述宾结构、主谓结构、述宾结构。

其语义程度越来越深,其中和否定词“不”的语义指向有很大关系。

“不怕辣”就有被动的承受,“辣不怕”有勇气主动来承受“辣”,因为这里的话题是明白的。

“怕不辣”是“怕”的结果。

三、汉语的量词使用有什么特点?量词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与数词一起构成数量短语,如“一个”“两次”“三天”,或者与代词构成指量短语或疑量短语,如“这个”“那次”“哪天”。

数量短语、指量短语和疑量短语统称量词短语。

量词短语可以出现在名词前或动词后,如“一个人”“走两次”“等三天”,也可以与形容词组合,如“一丈长”“两尺宽”。

四、汉语常常使用重叠手段,请举出几种实例。

(一)ABAB式:研究研究、考虑考虑、学习学习、讨论讨论(二)AABB式:1.AB与AB交叉叠加恭恭敬敬、认认真真、马马虎虎、大大方方、老老实实、干干净净2.AA+BB,前后两部分可以分开使用花花绿绿、家家户户、空空荡荡、慢慢悠悠3.AA+BB,但前后两部分不能分开用跌跌撞撞、(三)ABB式1.AB+B。

AB是一个词,这个词的后一个音节重叠。

哎呀呀、干巴巴、亮堂堂、年轻轻、平坦坦、滑溜溜2.A+B+B白亮亮、恶狠狠、光秃秃、泪汪汪、乱糟糟、直挺挺3.A+BB颤巍巍、笑嘻嘻、假惺惺、灰溜溜、美滋滋、硬邦邦五、简述汉语语法学史的历史分期。

(一)汉语语法体系草创期(1898~1928)马建中《马氏文通》是第一本以文言文为研究对象的语法学著作。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是第一本完整的以白话文为研究对象的。

(二)革新期(1929~1949)海派:方光焘、陈望道京派: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高名凯《汉语语法论》(三)语法知识普及期(1949~1969)(四)空白期(1969~1979)(五)繁荣期(1979~现在)179页第四章第二节练习题一、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

1.我的(一)个战友来了。

(数词)2.他去过三(次)上海。

(量词,动量词)3.我不(管)这种事。

(动词)4.青年们要到(北京)去。

(名词)5.桌子(上)有什么?(方位词)6.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人)。

(名词)7.他刚刚走(到)顶楼。

(趋向动词)8.他会干这种事(吗)?(语气词)9.你给我的书看完了,(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一本书。

(指示代词)10.这个人非常(出色)。

(形容词)二、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坚决(形)-决心(名/动)可爱(形)-热爱(动)荣誉(名)-光荣(形)企图(动/名)-意图(名)答案(名)-答应(动)气愤(动?/形)-气魄(名)批语(名)-批示(名/动)残杀(动)-残忍(形)诱饵(名)-诱惑(动/名)兴奋(形)-兴趣(名)安心(动/形)-担心(动)道歉(动)-抱歉(形)安慰(动/形)-欣慰(形)感激(动)-感动(动/形)愉快(形)-高兴(动/形)三、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的词性1.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

句中“开始”作谓语中心词,带宾语,所以是动词。

2.你说应该朝什么方向考虑?“应该”只作能愿动词,“什么”是疑问代词。

3.对这个学生的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

“了解”是心理动词,这也是应该记住的。

(可以“很了解他”)4.三十岁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

“以上”按本教材的分类属于方位词;“可以”一般都作能愿动词处理。

5.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

“出操”《现代汉语词典》上的注音为chǖ//cāo,这表明是个离合词,离合词一般都是动词。

“开始”的问题比较大,需要认真考虑。

本句的结构分析应为: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

│主││谓│└────┘└─────────┘│主││谓│└─┘└──────┘“开始”是个小主语,但在这个位置的时候前面不能加数量词组,反而可以构成“一开始”“在开始的时候”,所以断定为动词作主语更好一些。

四、鉴别下列带黑线的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副词。

1.这里风景的确不错——这里风景确实不错“确实”可以作定语:你得给我个确实的保证。

可以作谓语:消息确实。

所以“确实”应该是形容词。

“的确”只能作状语不能作其他成分,所以是副词。

2.长久没有好处——永远没有好处“长久没有好处”是否通顺,暂且存疑。

但“长久”可以作定语,如“长久的打算”。

“长久”也可以作谓语,可以作宾语,如:“这种局面不会维持长久的”,还可以作谓语,如:“国运长久”,所以“长久”不可能是副词,它应该是形容词。

“永远”是不能作谓语中心词的,一般认为是副词,不过“永远”一词的使用目前是有变化的,如:“希望我们的友谊一直到永远”,又如:“这么说那我就永远没有机会了吗?”187页第四章第三节练习题一、指出下列词的词性。

软件(名词)多媒体(名词)开心(形容词)未来(名词)架次(量词)酷(形容词)以前(名词)平淡(形容词)俺(代词)再三(副词)既然(连词)股票(名词)明晃晃(形容词)等于(动词)愿意(动词)网络(名词)丢(动词)蜡黄(形容词)风趣(形容词)已(副词)想法(名词)至于(介词)慢性(区别词)谁(代词)这么(代词)袖珍(区别词)偷偷(副词)二、区别下面带黑线的同形词,指出它们各自的词性。

1.弟弟比他小三岁——你比不上他(介词——动词)2.你让妹妹一点儿——他让老师批评了一下(动词——介词)3.这孩子好聪明——这是个好孩子(副词——形容词)4.墙壁挺白的——他白来了一趟(形容词——副词)5.说到曹操——曹操就到(趋向动词/介词?—动词)三、区别下列句子中的“没有”(动词/副词)、“是”(动词/副词)、“的”(助词/语气词)、“了”(助词/语气词)、“一样”(形容词/助词)的词性。

1.你美国去过没有?(副词)2.一下雪,这里就没有烧的。

(动词)3.他没有工作。

(动词/副词)4.这辆车是他的。

(动词/副词)5.他是个当老师的。

(动词/副词)6.这本书是他借来的。

(动词/副词)7.他买了书就回家了。

(语气词)8.妹妹已经是大学生了。

(语气词)9.开饭了,吃了再走吧。

(语气词)(助词)10.脸色跟纸一样。

(助词)11.这支笔跟那支笔一样。

(形容词)12.他跟孩子一样。

(助词)四、指出下列句中有下画线的词的词性。

1.这位明星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

(动词)2.他在部队的时候很遵守纪律。

(动词)3.你将来想做什么?(名词)4.在中国家庭中,彩色电视机拥有率很高。

(区别词)5.慢慢说,别着急。

(形容词/副词?)6.工作干不完,他是不会休息的。

(语气词)7.啊,澳门,你经历了几百年与母亲隔绝的痛苦岁月!(叹词)8.你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了吗?(语气词)9.他把书给丢了。

(助词)10.身体比过去瘦了,但学问比过去多了。

(介词)11.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正在以百倍的热情建设自己的国家。

(形容词/名词?)12.我们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动词)13.我跟领导反映过你和他的意见。

(介词,连词)五、给下列句子中的de注上汉字,并指出这些汉字代表的词所起的语法作用。

学de好de是应该帮助学de差de尽快赶上来de。

得的得的的(补语标志)(“的”字结构)(补语标志)(“的”字结构)(语气词)六、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但有例外,请举出名词受副词修饰的例子。

光小孩妇女就有十几人/今天已经星期三/非常春天/这个人很流氓七、举例说明下列词的语法功能,指出它们的特殊性是什么,并谈谈对它们词性的看法。

高速临时共同非法主要基本永久自动高速:不能受“很”修饰,不能做谓语,所以不是形容词。

可以修饰名词,如“高速公路”,应该是区别词。

临时:不能受“很”修饰,不能做谓语,所以不是形容词。

可以“临时政府”,但也可以“临时决定”“临时停车”,所以应该是区别词兼副词。

共同(共同纲领/共同开发)、非法(非法收入/非法移民)、主要(主要人员/主要攻击)、基本(基本任务/基本同意)、永久(永久居民/永久推出)、自动(自动开关/自动回应)都与“临时”相同。

八、下列词是否兼类词,如果是,指出兼属什么词类。

铁左忙打犁在清楚热情动作建筑丰富铁(名词/形容词)左(名词/形容词)忙(形容词/动词)打(动词/介词)犁(名词/动词)在(动词/介词/副词)清楚(形容词/动词)热情(形容词/动词)动作(名词/动词)建筑(名词/动词)丰富(形容词/动词)九、举例说明“高、远、重、宽、长、厚”这些词的语法功能,并谈谈你对这些词类归属的看法。

这些词都可以受否定副词“不”和程度副词“很”的修饰,都可以做谓语、定语,都不能带宾语,并且都可以重叠,显然符合形容词的特点,所以应该归入形容词。

但是,这些词还可以表示高度、远近、重量、宽度、长度和厚度,例如“三尺高”,这是名词。

因此这些词是形容词和名词的兼类词。

十、“高明”是形容词,但在“另请高明”中是指“高明的人”的意思,能不能据此说“高明”是形容词兼名词?“手”作为“手脚”的“手”是名词,但在“人手一册”中,《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是“拿着”的意思,这样一来,能否说“手”是名词兼动词?谈谈你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