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通论》四五章答案
《现代汉语通论》课后习题答案参考

《现代汉语通论》课后习题答案参考第一节? 现代汉语词汇概述(P116)练习题一、请运用“同形替代法”来鉴测哪些是语素,哪些不是语素。
语素:研、究、沙龙、汪、洋、仿佛、荒唐、荒、原、精、密、玻璃二、请区别下列语素属于哪一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
成词语素:的士、琵琶、啊、过、走、最、清、从不成词语素:微、阿、者、们、晰、言定位语素:啊(语气词)、过(助词)、阿、者、们、最、从(介词)、晰不定位语素:啊(叹词)、的士、琵琶、微、过(动词)、走、清、言三、现在一种女式厚底鞋,有不同的名称:“高底鞋”、“松糕鞋”、“长高鞋”、“增高鞋”,请从文化的角度对这些名称加以解说。
“高底鞋”不叫“厚底鞋”的原因与“长高鞋”、“增高鞋”的名称来由一样,都体现了中国女性极力追求高挑的审美心理。
“松糕鞋”的名称融入了鞋的喻体,该喻体新颖独特,反映了当代社会求新求异的文化心理趋向。
四、判断下面这些词出现在什么历史时期,表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
“文明戏”是20世纪初指具有西方现代意识的戏剧(还有文明结婚、文明棍)。
“武工队”是指抗日战争时的敌后武装工作队,“支前”是指解放战争时期老百姓支援前线的行为,“保家卫国”是抗美援朝时期出现的词,这后三个词语都表现了当时大敌当前,人民积极备战的时代风貌。
“卫星田”指在浮夸风指导下的虚假的高产田好比放了卫星上天、“大跃进”则是1958年是的一种不顾客观实际冒进左倾的群众运动,这两个词都是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的词语,反映了当时的一种极左思潮。
“工宣队”、“关牛棚”、“插队落户”、“文攻武斗”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词语,表现了十年动乱期间颠倒黑白、一派混乱的时代特征。
“国格”、“小康社会”、“经济特区”、“外向型经济”、“三陪小姐”、“追车族”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词,有些体现了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的时代特征,还有些则反映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
五、同样是“狗”,中国人常常说: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狐朋狗友,而欧美人则对狗情有独钟,请从文化心理上加以分析。
现代汉语通论课后答案

现代汉语通论课后答案第一篇:现代汉语通论课后答案第二节词类和功能分析法(P179—180)练习题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
1.我的(一)个战友来了。
(数词)2.他去过三(次)上海。
(量词,动量词)3.我不(管)这种事。
(动词)4.青年们要到(山上)去。
(名词)5.桌子(上)有什么?(方位词)6.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熟人)。
(名词)7.他刚刚走(进)山。
(趋向动词)8.他会干这种事(吗)?(语气词)9.你给我的书我看完了,(这)是我近年来最喜欢的一本书。
(指示代词)10.这个人非常(出色)。
(形容词)二、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坚决——决心(形容词——名词/动词)可爱——热爱(形容词——动词)荣誉——光荣(名词——形容词)企图——意图(动词/名词——名词)答案——答应(名词——动词)气愤——气魄(动词——名词)批语——批示(名词——名词/动词)残杀——残忍(动词——形容词)诱饵——诱惑(名词——动词/名词)兴奋——兴趣(形容词——名词)安心——担心(动词/形容词——动词):道歉一抱歉(动词——形容词)安慰——欣慰(动词/形容词——形容词)感激——激动(动词——动词/形容词)愉快——高兴(形容词——动词/形容词)三、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的词性。
1.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
(动词)2.你说应该朝什么方面考虑?(能愿动词,疑问代词)3.对这个学生的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
(动词)4.三十岁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
(方位名词,能愿动词)5.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
(名词,动词)四、鉴别下列带黑线的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副词。
1.这里风景的确不错(副词)——这里风景确实不错(形容词)2.长久没有好处(形容词)——永远没有好处(副词)思考题一、划分词类时形态标准和功能标准有什么区别?形态标准,就是根据词的形态——词法范围内表示“性、数、格、时、体、态”等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来划分词类。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版)所有课后答案大全

现代汉语词汇概述(P116)练习题一、请运用“同形替代法”来鉴测哪些是语素,哪些不是语素。
语素:研、究、沙龙、汪、洋、仿佛、荒唐、荒、原、精、密、玻璃二、请区别下列语素属于哪一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
成词语素:的士、琵琶、啊、过、走、最、清、从不成词语素:微、阿、者、们、晰、言定位语素:啊(语气词)、过(助词)、阿、者、们、最、从(介词)、晰不定位语素:啊(叹词)、的士、琵琶、微、过(动词)、走、清、言三、现在一种女式厚底鞋,有不同的名称:“高底鞋”、“松糕鞋”、“长高鞋”、“增高鞋”,请从文化的角度对这些名称加以解说。
“高底鞋”不叫“厚底鞋”的原因与“长高鞋”、“增高鞋”的名称来由一样,都体现了中国女性极力追求高挑的审美心理。
“松糕鞋”的名称融入了鞋的喻体,该喻体新颖独特,反映了当代社会求新求异的文化心理趋向。
四、判断下面这些词出现在什么历史时期,表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
“文明戏”是20世纪初指具有西方现代意识的戏剧(还有文明结婚、文明棍)。
“武工队”是指抗日战争时的敌后武装工作队,“支前”是指解放战争时期老百姓支援前线的行为,“保家卫国”是抗美援朝时期出现的词,这后三个词语都表现了当时大敌当前,人民积极备战的时代风貌。
“卫星田”指在浮夸风指导下的虚假的高产田好比放了卫星上天、“大跃进”则是1958年是的一种不顾客观实际冒进左倾的群众运动,这两个词都是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的词语,反映了当时的一种极左思潮。
“工宣队”、“关牛棚”、“插队落户”、“文攻武斗”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词语,表现了十年动乱期间颠倒黑白、一派混乱的时代特征。
“国格”、“小康社会”、“经济特区”、“外向型经济”、“三陪小姐”、“追车族”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词,有些体现了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的时代特征,还有些则反映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
五、同样是“狗”,中国人常常说: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狐朋狗友,而欧美人则对狗情有独钟,请从文化心理上加以分析。
《现代汉语通论》课后习题答案参考

第一节现代汉语词汇概述(P116)练习题一、请运用“同形替代法”来鉴测哪些是语素,哪些不是语素。
语素:研、究、沙龙、汪、洋、仿佛、荒唐、荒、原、精、密、玻璃二、请区别下列语素属于哪一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
成词语素:的士、琵琶、啊、过、走、最、清、从不成词语素:微、阿、者、们、晰、言定位语素:啊(语气词)、过(助词)、阿、者、们、最、从(介词)、晰不定位语素:啊(叹词)、的士、琵琶、微、过(动词)、走、清、言三、现在一种女式厚底鞋,有不同的名称:“高底鞋”、“松糕鞋”、“长高鞋”、“增高鞋”,请从文化的角度对这些名称加以解说。
“高底鞋”不叫“厚底鞋”的原因与“长高鞋”、“增高鞋”的名称来由一样,都体现了中国女性极力追求高挑的审美心理。
“松糕鞋”的名称融入了鞋的喻体,该喻体新颖独特,反映了当代社会求新求异的文化心理趋向。
四、判断下面这些词出现在什么历史时期,表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
“文明戏”是20世纪初指具有西方现代意识的戏剧(还有文明结婚、文明棍)。
“武工队”是指抗日战争时的敌后武装工作队,“支前”是指解放战争时期老百姓支援前线的行为,“保家卫国”是抗美援朝时期出现的词,这后三个词语都表现了当时大敌当前,人民积极备战的时代风貌。
“卫星田”指在浮夸风指导下的虚假的高产田好比放了卫星上天、“大跃进”则是1958年是的一种不顾客观实际冒进左倾的群众运动,这两个词都是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的词语,反映了当时的一种极左思潮。
“工宣队”、“关牛棚”、“插队落户”、“文攻武斗”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词语,表现了十年动乱期间颠倒黑白、一派混乱的时代特征。
“国格”、“小康社会”、“经济特区”、“外向型经济”、“三陪小姐”、“追车族”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词,有些体现了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的时代特征,还有些则反映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
五、同样是“狗”,中国人常常说: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狐朋狗友,而欧美人则对狗情有独钟,请从文化心理上加以分析。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章节题库(第3~5章)【圣才出品】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章节题库第3章词汇一、名词解释1.半自由语素(南开大学2011年研)答:半自由语素是不能独立成词、只能跟其它语素组合成词、在组合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
这种语素意义实在,但不能够独立运用,要跟其他语素组合才能构词。
比如“民”有实在的语素意义,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单说,只能用在其他语素前面或后面,变成“民主”、“人民”。
2.偏义复词(武汉大学2010、2011、2012年研)答:偏义复词是指形式上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素构成,而实际上仅偏用其中一个词素意义的复音词。
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相当于一块化石,又称为化石语素。
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
“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3.连绵词(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0、2012年研)答:连绵词是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的词。
其中有双声的(两个音节声母相同),如“忐忑”;叠韵的(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如“彷徨”;以及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连绵词,如“蝴蝶”。
连绵词的最大特点是:构成连绵词的两个字浑然一体,它们仅仅表示两个音节,不能拆开来解释;即使这两个字原来各具有某种意义,这意义在连绵词中也已失去,所以不能望文生义。
4.同形词(武汉大学2012年研)答:同形词是指字形相同,但是意义不同,且意义没有关联的词语。
包括依据不同的意义所造的字形偶然相同的字;由于形借造成的表示不同词造的字形相同的字;由于早期表意字一形多用造成的字;由于字形演变、简化、讹变造成的同形字。
同形词主要分为两类,即同形同音词和同形异音词。
同形同音词是指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都相同而意义不同的一组词。
例如现代汉语中的“牢狱”的“牢”和“牢固”的“牢”,“年老”的“老”和“老远”的“老”。
《现代汉语通论》第四章练习题全部答案

《现代汉语通论》第四章练习题全部答案现代汉语通论第四章语法练习172页第四章第一节练习题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P172)练习题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四个主要特点。
汉语的特点是在跟印欧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
它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
例如:电影导演(偏正关系)一—导演电影(述宾关系)一本杂志(偏正关系)——杂志一本(主谓关系)2.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汉语里的虚词十分丰富,作用也特别重要。
例如:某些句法结构有没有虚词.结构关系和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如“大学生”是名词,是个指称;而“对大学生”则是介词结构,表示某种动作的对象。
3.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汉涪同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比如动问除了主要做谓语,还可以做主语和宾语。
例如:他们两夫妻吵架了。
(作谓语)吵架不是件好事。
(作主语)老王就喜欢吵架。
(作宾语)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致。
例如:结构类型短语词句子联合哥哥弟弟兄弟团结,团结,再团结。
偏正牛皮箱子皮箱伟大的人民!述宾管理家务管家欢迎新同学。
述补说得明白说明高兴得跳起来。
主渭年纪轻年轻我们上课。
二、请以“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为例说明汉语语法语序变化的特点。
语序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手段,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
句法结构关系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例如:“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三个句子。
不、怕、辣排列的语序不同,其结构关系分别是:述(偏正)宾结构、主谓结构、述宾(偏正)结构。
从语义上看,其语义程度越来越深,这和否定副词“不”的语义指向有很大关系,“不怕辣”有被动承受的意味,“辣不怕”有主动承受的意味。
因为这里的话题是明白的。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版)所有课后答案大全

第一节现代汉语词汇概述(P116)练习题一、请运用“同形替代法”来鉴测哪些是语素,哪些不是语素。
语素:研、究、沙龙、汪、洋、仿佛、荒唐、荒、原、精、密、玻璃二、请区别下列语素属于哪一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
成词语素:的士、琵琶、啊、过、走、最、清、从不成词语素:微、阿、者、们、晰、言定位语素:啊(语气词)、过(助词)、阿、者、们、最、从(介词)、晰不定位语素:啊(叹词)、的士、琵琶、微、过(动词)、走、清、言三、现在一种女式厚底鞋,有不同的名称:“高底鞋”、“松糕鞋”、“长高鞋”、“增高鞋”,请从文化的角度对这些名称加以解说。
“高底鞋”不叫“厚底鞋”的原因与“长高鞋”、“增高鞋”的名称来由一样,都体现了中国女性极力追求高挑的审美心理。
“松糕鞋”的名称融入了鞋的喻体,该喻体新颖独特,反映了当代社会求新求异的文化心理趋向。
四、判断下面这些词出现在什么历史时期,表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
“文明戏”是20世纪初指具有西方现代意识的戏剧(还有文明结婚、文明棍)。
“武工队”是指抗日战争时的敌后武装工作队,“支前”是指解放战争时期老百姓支援前线的行为,“保家卫国”是抗美援朝时期出现的词,这后三个词语都表现了当时大敌当前,人民积极备战的时代风貌。
“卫星田”指在浮夸风指导下的虚假的高产田好比放了卫星上天、“大跃进”则是1958年是的一种不顾客观实际冒进左倾的群众运动,这两个词都是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的词语,反映了当时的一种极左思潮。
“工宣队”、“关牛棚”、“插队落户”、“文攻武斗”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词语,表现了十年动乱期间颠倒黑白、一派混乱的时代特征。
“国格”、“小康社会”、“经济特区”、“外向型经济”、“三陪小姐”、“追车族”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词,有些体现了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的时代特征,还有些则反映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
五、同样是“狗”,中国人常常说: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狐朋狗友,而欧美人则对狗情有独钟,请从文化心理上加以分析。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3~5章)【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wwຫໍສະໝຸດ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 2 版)课后习题
第3章 词 汇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词汇概述
◇练习题 一、请运用“同形替代法”来鉴测哪些是语素,哪些不是语素。 研究、沙龙、汪洋、仿佛、荒唐、荒原、精密、玻璃 答:语素:研、究、沙龙、汪、洋、仿佛、荒唐、荒、原、精、密、玻璃。
特,反映了当代社会求新求异的文化心理趋向。
四、判断下面这些词出现在什么历史时期,表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 大跃进、支前、武工队、工宣队、文明戏、三陪小姐、追车族、外向型经济、关牛棚、 保家卫国、卫星田、插队落户、文攻武斗、国格、小康社会、经济特区 答:(1)“文明戏”是指 20 世纪初具有西方现代意识的戏剧(还有文明结婚、文明棍)。 “武工队”是指抗日战争时的敌后武装工作队,“支前”是指解放战争时期老百姓支援前线 的行为,“保家卫国”是抗美援朝时期出现的词,这后三个词语都表现了当时大敌当前,人 民积极备战的时代风貌。 (2)“卫星田”指在浮夸风指导下的虚假的高产田好比放了卫星上天,“大跃进”则是 1958 年的一种不顾客观实际冒进左倾的群众运动,这两个词都是 20 世纪 50 年代大跃进时 期的词语,反映了当时的一种极左思潮。 (3)“工宣队”、“关牛棚”、“插队落户”、“文攻武斗”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词语, 表现了十年动乱期间颠倒黑白、一派混乱的时代特征。 (4)“国格”、“小康社会”、“经济特区”、“外向型经济”、“三陪小姐”、“追车族”是改 革开放以后出现的词,有些体现了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的时代特征,还有些则反映了改 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我不(管)这种事。(动词)
4、青年们要到(山上)去。(名词)
5、桌子(上)有什么?(方位词)
6、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熟人)。(名词)
7、他刚刚走(过)山。(助词)
8、他会干这种事(吗)?(疑问语气词)
9、你给我的书我看完了,(这)是我近年来最喜欢的一本书。(指示代词)
(代词)袖珍(区别词)偷偷(副词)吧(语气词)
二、区别下面带黑线的同形词,指出它们各自的词性:
答:
1、弟弟比他小三岁(介词)——你比不上他(动词)
2、你让妹妹一点儿(动词)——他让老师批评了一下(介词)
3、这孩子好聪明(副词)——这是个好孩子(形容词)
4、墙壁挺白的(形容词)——他白来了一趟(副词)
1、这位明星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动词)
2、他在部队的时候很遵守纪律。(动词)
3、你将来想做什么?(名词)
4、在中国家庭中,彩色电视机拥有率很高。(区别词)
5、慢慢说,别着急。(副词)
6、工作干不完,他是不会休息的。(语气词)
7、啊,澳门,你经历了几百年与母亲隔绝的痛苦岁月!(叹词)
8、你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了吗?(时态助词、语气词)
9、他把书给弄丢了。(助词)
10、身体比过去瘐了,但学问比过去多了。(介词)
11、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正在以百倍的热情建设自己的国家。(名词)
12、我们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动词)
13、我跟领导反映过你和他的意见。(介词、连词)
五、给以下句中的de注上汉字,并指出这些汉字代表的词所起的语法作用。
答:
5、说到曹操(动词)——曹操就到(动词)
三、区别下列句子中的“没有”(动词/副词)、“是”(动词/副词)、“的”(助词/语气词)、“了”(助词/语气词)、“一样”(形容词/助词)的词性:
1、你美国去过没有?(副词)
2、一下雪,这里就没有烧的。(动词)
3、他没有工作。(动词)
4、这辆车是他的。(动词)
十、“高明”是形容词,但在“另请高明”中是“高明的人”的意思,能不能据此说“高明”是形容词兼名词?“手”作为“手脚”的“手”是名词,但在“人手一册”中,《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是“拿着”的意思,这样一来能否说“手”是名词兼动词?谈谈你的看法。
答:
兼类词是指某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特点。有的只是在某种特殊场合临时具备某类词的特点,这种现象属于词的活用,而不是兼类。这里的“高明”是形容词,但在“另请高明”中,它是借代,指的是“高明的人”,所以不应该看做兼类。“手”是名词,但在“人手一册”中是名词的临时活用,表示拿着,也不能算是兼类。
10、这个人非常(坏)。(形容词)
二、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坚决——决心(形容词——名词、副词)可爱——热爱(形容词——动词)
荣誉——光荣(名词——形容词)企图——意图(动词、名词——名词)
答案——答应(名词——动词)气愤——气魄(动词——名词)
批语——批示(名词——名、动)残杀——残忍(动词——形容词)
学de(得,补语的标志)好de(的,的字结构)是应该帮助学de(得,补语的标志)差de(的,的字结构)尽快de(地,状语的标志)赶上来de(的,语气词)。
六、体词一般不受副词的修饰,但有例外,请举出体词受副词修饰的例子。
答:
例外有两种:一是带有限制性的副词,就三个、光女人就四个;另一类是活用,例如:很青春、很现代、很心情。
九、举例说明“高、远、重、宽、长、厚”这些词的语法功能,并谈谈你对这些词类归属的看法。
答:
这些词都可以受否定副词“不”和程度副词“很”的修饰,都可以做谓语、定语,都不能带宾语,并且都可以重叠,例如“不高”、“很高”、“人高”、“高高”等,显然符合形容词的特点,所以应该归入形容词。但是,这些词可以表示高度、远近、重量、宽度、长度和厚度,例如,三尺高,这是名词。因此这些词是形容词和名词的兼类。
2、你说应该朝什么方面考虑?(动词,疑问代词)
3、对这个学生的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动词)
4、三十岁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名词,助动词)
5、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名词,动词)
四、鉴别下列带黑线的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副词:
答:
1、这里风景的确不错(副词)——这里风景确实不错(副词)
2、长久没有好处(形容词)——永远没有好处(副词)
诱饵——诱惑(名词——动词)兴奋——兴趣(形容词——名词)
安心——担心(动词、形容词——动词)道歉——抱歉(动词——动词)
安慰——欣慰(动词、形容词——形容词)感激——激动(动词——动词、形容词)
愉快——高兴(形容词——动词、形容词)
三、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的词性:
答:
1、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动词,名词)
说明:本答案仅供参考,请不要当做绝对标准使用。另外,学习本课程应以读书为主,先把问题弄明白,精彩之处尽量做到“熟读成诵”。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练习参考答案
(略)
第二节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
答:
1、我的(一)个战友来了。(数词)
第三节虚词与词类划分
练习参考答案
一、指出下列词的词性。
答:
软件(名词)多媒体(名词)开心(形容词)未来(名词)架次(量词)酷(形容词)
以前(名词)平淡(形容词)俺(代词)再三(数词、副词)既然(连词)股票(名词)
明晃晃(形容词)等于(动词)愿意(动词)网络(名词)丢(动词)蜡黄(形容词)
风趣(形容词)已(副词)想法(名词)至于(介词)慢性(区别词)谁(代词)这么
5、他是个当老师的。(动词)
6、这本书是他借来的。(副词)
7、他买了书就回家了。(助词,语气词)
8、妹妹已经是大学生了。(语气词)
9、开饭了,吃了再走吧。(语气词,助词)
10、脸色跟纸一样。(助词)
11、这支笔跟那支笔一样。(形容词)
12、他跟孩子一样。(助词)
四、指出以下句中有下画线的词的词性:
答:
七、举例说明以下词的语法功能,指出它们的特殊性是什么,并谈谈对它们词性的看法。
答:
高速(区别词),临时(副词、区别词兼类),其余词都同“临时”。
八、以下词是否兼类词,如果是,指出兼属什么词类。
答:
铁(名词/形容词)左(名词/形容词)忙(形容词/动词)打(动词/介词)犁(名词/动词)在(动词/介词/副词)清楚(形容词/动词)热情(形容词/名词)动作(名词)建筑(名词/动词)丰富(形容词/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