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17
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寒假作业语文试题6(1月27日) 含答案

高二寒假作业6命题人:张峰学生训练日期:1。
27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5分)——--———————-———-———--——-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⑴~⑵题.(11分)残春旅舍韩偓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
②咸京:这里代指都城长安。
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⑴古人认为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5分)-——-———--—-————————-—--—-——--—--——-—————————-——-———————--————-————--⑵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河北省定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考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卷上做任何标记。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林冲:浮云蔽日和压抑人生林冲是《水浒》中一个非常独特的人物。
他身上似乎有《三国演义》中三个人物的影子:相貌像张飞,身手像赵云,前半生忍辱求全的性格像刘备。
说到林冲有像张飞的地方,有人也许会感到突兀,觉得《水浒》中那个谨细而能忍辱的禁军教头,和《三国演义》中性如烈火、暴躁鲁莽的猛张飞实在挨不上。
要说李逵像张飞还差不多。
但林冲的外号‚豹子头‛却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第七回林冲一出场,原文就说他的相貌‚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和《三国演义》中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完全相同,就连兵器也和张飞一样是丈八蛇矛。
此外第四十八回林冲出马擒捉扈三娘时,书中也说是‚满山都唤小张飞,豹子头林冲便是‛,这些都说明,《水浒传》的写定者一开始可能是想把林冲写成‚水浒版‛的张飞。
甚至还可以推断,《水浒》成书前,民间流传的水浒故事里,说不定林冲真就是个张飞型的人物。
作为《水浒》故事源头的《大宋宣和遗事》里有林冲的名字,他的绰号就是‚豹子头‛,但没有他的独立故事。
到《水浒》成书时,已经有了个猛张飞型的黑李逵要写,于是就重新写了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的人生故事,并在故事里寄托了一些有别于鲁智深、武松、李逵这些草莽人物故事的深沉情怀。
严格来说,林冲是《水浒》中唯一一个被‚逼‛上梁山的人物。
《水浒》一开头便讲述了王进和林冲的故事是破有深意的:他们都是禁军教头,都武艺高强、无辜善良,都是很理想的国家良将,却先后被高俅这个无赖小人横加迫害,王进被害得远走异乡,林冲被害得家破人亡,最后只得上演一出风雪山神庙血腥复仇大戏,然后蹿入草泽。
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16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6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关氏。
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
幼儿卓荦,初读《诗》日,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或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
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兒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兒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
仁寿初,迁瀛州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
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
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
”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兒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
”乃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
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
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兒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
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
”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
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兒因不敢言。
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
是日旦将朝,见执。
护兒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
”护兒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
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
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 ”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B.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C.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取的。
河北省定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册寒假作业8

命题人:高凤审核人:赵方训练日期: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一千三百年后,大唐遗韵犹存,那就是唐诗。
回顾,唐诗像一道虹,跨越时空,璀璨依旧。
一个中国人,对大唐盛世可以无知,但对唐诗无法陌生。
自从牙牙学语,就可能手不离了看图识字读本,那里边多半是朗朗上口的唐诗绝句。
每从幼儿园墙外走过,常能听到唐诗朗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声音稚嫩而甜美。
语文课本里,最无争议的,是唐诗。
中国人可以不识字,可以不读书,可以不写诗,但不等于就不会顺口来一首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诗像一个幽灵,依附于方块汉字,寄生于语言文本,寻常人等不留神,就有唐诗入眼、出口、悦耳。
如果说中国人身上诗性尚存,那百分之百是唐诗。
诗,遇着唐了,真诗之幸甚也。
国土一统,四海归心。
诗圣杜甫歌颂当朝,热情洋溢:“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衣食无忧,闲来做什么?一边饮酒,一边吟诗,这就是唐人生活。
政治宽松,社会开明,诗歌就像蝴蝶翩跹起舞,人才也就“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了。
唐开科举,以诗取士,遂令学子一举成名。
唐太宗带头写诗,君臣唱和就像家常便饭。
上行下效,诗蔚然成风,仿佛是人,都会吟诗一首。
唐太宗还特设“弘文馆”、“文学馆”,眼看着天下文人竞相来投,便得意洋洋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那时的文人也好,英雄也好,都是写诗的行家里手。
诗以抒怀,养浩然之气;诗以言志,解胸中块垒。
思想不禁锢,灵魂得自由。
人人解诗,人人能诗,人人都有了诗的情结和诗家情怀。
祭祀大典,宴友小聚,吟诗作赋,几成惯例。
诗歌模糊了贫富贵贱,又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
诗甚至成了名片,拿一首诗就可以晋谒王公大人,不必担心吃闭门羹。
唐僖宗时,宰相郑畋的女儿因为喜爱罗隐的诗,害相思病了。
郑畋不但不嫌贫爱富,反而给女儿安排了一次窥视相面的机会,结果是相门千金嫌罗隐丑,此后连罗隐的诗都厌恶了。
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15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5命题人:高凤审核人:刘芝训练日期: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題,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 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
河北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资料概述与简介 河北定州中学高二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基础积累(共3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险衅(xìn) 祚薄(zhà) 逋慢(bū) 茕茕孑立(qióng) B.陨首(yǔn) 拔擢(zhuó) 日笃(dǔ) 五尺之僮(tóng) C.盘桓(héng) 矜育(jīn) 坳堂(ào) 晦朔(huì) D.草芥(jiè) 舂粮(chōng) 泠然(líng) 蓬蒿(gāo)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荒芜 惆怅 唇枪舌剑 时矫首而暇观 B.休憩 窈窕 甘败下风 不坠青云之志 C.险衅 衣袂 欣欣向荣 园日涉以成趣 D.沟壑 熹微 厚积薄发 气凌彭泽之尊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望一稔 稔:庄稼成熟 B.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数:定数 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适:恰好、适逢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及,至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拜臣郎中(授给官职) 恭疏短引(写) 数数然也(拼命追求) B.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不矜名节(自夸) 窈窕寻壑(女子姿态美好) C.门衰祚薄(福分) 除臣洗马(官职) 云销雨霁(雨后初晴) D.猥以微贱(自谦词,犹“鄙”) 北海虽赊(远) 生当陨首(牺牲生命) 5.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宾主尽东南之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B.臣以险衅引以为流觞曲水C.实迷途其未远吾其还也D.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风飘飘而吹衣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策扶老以流憩 B.目吴会于云间 C.而后乃今将图南 D.但以刘日薄西山 7.下列各句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纤歌凝而白云遏 8.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A.《归去来兮辞 并序》一文语言朴素,清丽淡雅,表现了作者淡泊明志的思想品质。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

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开学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开车会成为穷人的标志吗在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风行英伦之时,如果说将来富人多是瘦子,穷人多是胖子,谁都会觉得是异想天开。
如今呢,在发达国家,穷人的肥胖症最为严重。
走进富人区,则苗条的人明显多起来。
可见,未来往往在我们的想象之外。
那么,在现今这个开法拉利炫富的时代,如果说日后开车的多是穷人,富人反而很少开车出行——这种预言,是否会像贫富的胖瘦一样兑现呢?《经济学人》曾提纲挈领地展望了汽车的前程:目前地球上有十亿多辆汽车。
仅2012一年,就增加了6000余万辆新车。
预计到2020年,世界汽车拥有量可能翻一番。
毫无疑问,汽车,是世界经济的命脉。
不过,未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至有可能下降。
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的汽车旅行里程在2004年触顶,自2007年经济危机前开始下降。
根据对人口社会学的初步分析,我们能够推断出这些现象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而非一时经济波动所造成的短期失常。
在发达国家,婴儿潮一代的前锋,即1945年出生的人,大部分都开车的。
如今开车的退休老人比任何时代都多。
六十几岁的英国人中,79%有驾照。
美国60—64岁这个年龄层的人中,90%以上开车。
这比任何年龄段的比例都高,这代人是最痴迷汽车的一代。
他们年轻时,汽车象征着自由、财富、美国梦,汽车难以和他们的生命分开。
然而,他们恰恰是正在退场的一代。
新一代的年轻人考驾照的年龄普遍偏晚。
驾照拿得晚的人,一般开车比较少。
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快三十岁时领到驾照的,比起年轻十岁就开始开车的人来,开车要少30%。
在德国,年轻的有车家庭在增加,但开车的却少了。
大家买了车,但越来越多的时间是放在那里,偶然才用。
2001—2009年间,美国18—34岁年龄段年收入7万美元以上的阶层,公交使用增长了100%。
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7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7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地震发生后,当大批子弟兵前往救援的同时,许多专业心理救助人员也赶赴灾区,帮助灾民恢复地震造成的心理创伤。
B.中航发动机公司主要致力于大型客机发动机的研制,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大型飞机配套产业的发展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C.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一座占地1243平方英里、由众多的山与湖组成的、包括红熊在内的近100种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D.为改善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状况,未来3年里,不仅国家将修路以方便农民外出就医,同时还将修建两千个县级医院。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文学史上的“风骚”,指的是《诗经》中“国风”与屈原的《离骚》,它们分别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与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源头。
B.唐代的韩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们倡导“古文运动”,主张写内容充实的文章,《师说》《捕蛇者说》分别是他们的代表作。
C.普希金,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复活》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契诃夫是法国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D.词,诗歌的一种。
又称曲子词、长短句等。
词有词牌,即曲调,如“永遇乐”。
文人依照乐谱写新词,叫做“填词”,盛行于宋代。
报恩于万一[美]鲁思•本尼迪克特“恩”是债务,而且必须偿还。
但在日本,“报恩”被看作与“恩”全然不同的另一个范畴。
在我们的伦理学中,这两个范畴却混在一起,形成中性词汇,如obligation(义务、恩义)与duty(义务、任务)之类。
日本人对此感到奇怪,感到不可理解。
对日本人来讲,称之为“恩”,一经接受,则是永久常存的债务;“报恩”则是积极的,紧如张弦,刻不容缓的偿还,是用另一系列概念来表达的。
为报恩而积极献身之时就是行有美德之始。
美国人要想理解日本人的这种德行,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经常把这种德行与金钱交易作比较,并且要看到其幕后对不偿还的制裁。
犹如我们在财务交往中都要求履行合同,谁要是巧取豪夺,我们决不宽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7
命题人:高凤审核人:陈建儒训练日期: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将军赋采薇
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潁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徉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为了抗战大北,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供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
这时有人提示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
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
”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給宗供仁修改并題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
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弈,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
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賦《远征》二首以明志。
其一云:“万里旌旗糴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
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
”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
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
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
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
”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
他宣布:“本师长立遣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
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
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
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
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
望你珍重。
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
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
”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
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成表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日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
气。
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
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
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恩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
”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
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雨季,大雨滂沱,部隊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1942年5月26曰,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仅38岁。
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荚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
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这—情景細了沿途民众,—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英名与地位?”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20 迎将军灵车。
国民政府追授戴安澜为陆军
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功勋勋章,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举办安葬仪式,中国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罢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堂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
相关链接
①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則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則不惧。
人能不忮不求不俱,则无往而非乐垅,而生气盎然矣.(載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
②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阑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
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他的命运引上另外一条路。
(戴S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样的 <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
B. 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要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耍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曰寇死战。
D. 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
E. 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200师官兵驰援插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
(6分)
(3) 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赋《远征》二首以明志。
诗中涉及那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6分)
(4) 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截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8分)
寒假作业17
1.【答案】答E 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 C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A D 【解析】B表述不全面,还心系“老父老母”。
A“自幼”“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的表述错误,原文中只说他“特意抄录”“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
C表述“要他申请难民身份”错误,原文只说给他所率领的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
2.【答案】①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②当时是国共合作坑战时期;③宗是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是爱国志士。
【解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注意找准区位,选取关键的此句分条作答。
3.【答案】涉及诸葛亮和秦始皇的事迹;表达戴安澜平定日寇,鞠躬尽瘁的志向,保卫祖国,建立功业的志向。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文意的题目,注意找到历史人物,然后点明志向。
4.【答案】①决心以身报国,遇险绝不苟且偷生;②率部同仇敌代,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曰军长达十余日;③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作战有勇气;④以身殉国,马革裹尸还。
(每点都结合文章的具体实例分析)【解析】这是探究题,先明确观点,再结合文章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