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服清洗效果及有效期验证方案设计
洁净工作服清洗、灭菌及使用效期的验证

洁净工作服清洗、灭菌及使用效期的验证目录1 概述2 验证目的3 验证范围4 验证机构和职责5 风险分析6 验证前的确认7 验证内容8.验证过程异常情况及偏差处理9.SOP的修订10.再验证周期11.验证结果评价及批准12. 记录与附件1.概述我公司冻干粉针剂车间和小容量剂车间均为无菌药品生产线,对药品生产质量洁净度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工作服的卫生尤为重要。
根据车间工艺设计图纸而知生产线中与药品直接接触相关设施设备的环境按洁净度级别主要划分为D 级、C 级及B 级背景下的A 级,因此洁净工作服按其环境区域及用途使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为D 级洁净工作服、C 级洁净工作服、B+A 级洁净工作服。
D 级洁净工作服每两天清洁一次,C 级以上洁净级别的工作服每班清洗、灭菌,不同洁净级别的工作服应分开洗涤、干燥、整理,D 级洁净区工作服在D 级洁净区洗衣整衣间进行清洁整理;C 级及以上级别洁净工作服统一在C 级洁净区洗衣整衣间进行清洗整理,之后通过XX 型脉动真空灭菌器将洁净区工作服进行湿热灭菌,B+A 级洁净区工作服灭菌后在脉动真空灭菌柜后门取出用袋子热合进行密封后转入密封桶中运至B 级区灭菌后暂存室存放待使用;C 级洁净区工作服在脉动真空灭菌柜前门取出,存放在C 级洁净区更衣间待使用,各区待用洁净工作服如存放时间超出使用有效期则重新按SOP 清洁。
主要工艺操作如下:D 级洁净工作服:C 级及B+A 级洁净工作服(分区域清洗):之后分区域清洗2.验证目的 待清洗洁净工作服 液体洗涤剂清洗 纯化水漂洗烘干 脱水 整理发放 待清洗洁净工作服收集分类液体洗涤剂清洗 注射用水漂洗 烘干脱水 湿热灭菌 暂存发放 整理 收集通过洁净工作服清洗、灭菌、转运及使用效果验证,为了证明清洗、灭菌、转运及使用方法有效可行,确认进行该过程操作后符合生产工艺要求,避免生产时操作人员穿着清洁后的洁净服生产产品时对洁净区生产环境及产品产生污染。
洁净工作服清洁有效期验证方案

洁净工作服清洁有效期验证方案1.清洁标准设定:首先,需要根据行业的要求和标准设定洁净工作服的清洁标准。
这可以包括适用于不同行业的清洁剂使用、清洗程序、洗涤温度和时间等。
2.清洁剂选择:根据清洁标准选择合适的清洁剂。
清洁剂应具有强大的去污能力,并且不会对洁净工作服的面料和颜色造成损害。
3.清洗程序:根据清洁标准设定清洗程序,包括洗涤前的处理、洗涤过程和洗涤后的处理。
例如,在洗涤前可以进行预处理,如去除杂质和斑点等;洗涤过程中可以采用机械搅拌或者超声波清洗等方式;洗涤后可以进行漂白、消毒和烘干等处理。
4.温度和时间控制:根据洁净工作服的面料和清洁剂的要求,设定洗涤温度和时间,确保洁净工作服在清洗过程中能够彻底去除污垢和细菌。
5.反复测试:对清洁过的洁净工作服进行反复测试以验证其清洁有效性。
可以采用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等方法来测试洁净工作服上是否存在细菌和其他污染物。
6.定期验证:定期验证洁净工作服的清洁有效性,以确保清洁程度能够满足行业的要求。
可以制定清洁验证计划,例如每个月或每季度验证一次,并将验证结果记录下来。
7.培训和监督:对负责清洁工作服的员工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清洁标准和程序,并能够正确地执行清洁工作。
同时,进行监督,定期检查清洁工作的执行情况,以纠正不当的操作并提供必要的指导。
8.资料和记录的管理:建立洁净工作服清洁验证的资料和记录管理系统。
将洁净工作服的清洁标准、程序、验证结果和员工培训记录等相关信息整理并妥善保存,以备日后参考和追溯。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洁净工作服清洁有效期验证方案。
根据不同行业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通过有效的清洁验证方案,可以确保洁净工作服的清洁有效,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洁净服清洗消毒的验证方案

范围:一万级洁净服
职责:质量部、生产部、车间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内容:
1. 验证概述
1.1 概述
——一万级洁净服是我司洁净度要求最高的的工作服,根据GMP的要求,洁净服清洗后可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灭菌。
我司对一万级洁净服采用的消毒方法是臭氧消毒,此次验证就是对此方法的可靠性进行确认。
1.2 验证目的
——确认洁净服清洁消毒效果符合要求。
1.3 验证所需文件
《棉签擦试取样标准操作规程》(SOP-QM-012)
《一万级洁净服的清洗消毒规程》(SOP-HM-023)
《干衣机标准操作规程》(SOP-EM-006)
《洗衣机标准操作规程》(SOP-EM-007)
《臭氧消毒灭菌柜的使用维护保养规程》(SOP-EM-113)
2. 验证判断标准
——棉签取样法:≤1CFU/25cm2。
3. 验证技术方法及测试记录
3.1 操作工按照《一万级洁净服的清洗消毒规程》(SOP-HM-023)对洁净服进行清洗和灭菌。
操作人: 日期年月日
3.2 清洗消毒结束后由检验员按《棉签擦拭取样标准操作规程》(SOP-QM-012)取样做微生物检测。
取样人: 日期年月日
3.2.1 取样部位及取样点的编号
——取洁净服5件,其编号分别为:Ⅰ、Ⅱ、Ⅲ、Ⅳ、Ⅴ。
3.2.2 取样测试记录见附件《洁净服清洗消毒效果的验证记录》
4. 验证所需仪器
——无菌棉签、培养皿、培养基、镊子
5.验证的结果及评价:
评价人:评价日期:年月日。
洁净区洁净服清洗消毒验证方案

洁净区洁净服清洗消毒验证方案一、验证目的:验证洁净区洁净服清洗消毒方法及步骤,确保洁净服清洗消毒后符合工艺要求,防止洁净服对药品产生污染。
证明《洁净区工作服清洗灭菌、发放标准操作规程》中洁净服清洗消毒方法可行性和可靠性,从而避免对产品产生污染,有效地保证药品质量。
二、验证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洁净区洁净服清洗消毒效果的评价。
三、验证职责:1验证工作组1.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
1.2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1.3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1.4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定2质量部2.1负责取样。
2.2负责样品检验及检验数据的填写。
2.3负责验证过程审核。
2.4负责收集各项验证、操作记录及数据。
3生产车间3.1负责提供《洁净区工作服清洗灭菌、发放标准操作规程》文件。
3.2负责对《洁净区工作服清洗灭菌、发放标准操作规程》文件实施。
3.3负责对操作人员的安排,确保该项验证工作在动态状态下进行。
3.4负责各项验证、操作记录及数据的填写。
四、验证标准五、验证技术文件六、验证内容1.执行的标准:《洁净区工作服清洗灭菌、发放标准操作规程》。
2.可接受标准:2.1清洁度:目测在不低于300勒克斯照明下目测检查已清洗消毒的洁净服,应无可见污迹及药物残留物。
2.2微生物限度(菌落数)≤50个/棉签。
3.清洗消毒过程:3.1按《洁净区工作服清洗灭菌、发放标准操作规程》对洁净服进行清洗消毒,取样。
3.2清洁剂:雕牌洗洁精。
3.3消毒,用臭氧灭菌柜进行灭菌。
3.3清洗消毒过程及取样(见附表1)3.4目测检验(见附表2)4.检验方法:4.1取样方式:4.1.1目测由质量部QA人员在洁净服清洁(消毒)后进行检查。
4.1.2微生物检验由质量部检验人员在洁净服清洁(消毒)目视合格后,用灭菌棉签1个蘸取少量灭菌生理盐水,在已清洁(消毒)的洁净服袖口和拉链两旁的内外表面按25 cm2/棉签进行擦拭取样,擦拭后用灭菌剪刀剪下签头,投入盛有100ml0.9%灭菌氯化钠溶液的密塞锥形瓶中,每天取样2个,连续取样四天。
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效果验证方案目录1. 概述2、验证目的3、验证范围4、计划验证时间5、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6、验证内容及方法7、验证结果及分析8、验证周期9. 验证领导小组审查意见第1页共3 页1.概述我公司为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依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体外诊断试剂》要求,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生产的洁净环境需达到十万级,微检室、无菌室、阳性间需达到万级,生产操作人员需要穿戴洁净工作服进行生产操作。
为保证达到体外诊断试剂的工艺要求,对涉及到的洁净工作服定期清洗、消毒,清洗、消毒效果是否彻底直接影响到生产环境,正式生产前必须洁净工作服的清洗、消毒方法的适应性和消毒效果验证。
现经常使用的灭菌方法有:121℃湿热高压蒸汽灭菌。
2. 目的验证洁净区洁净服清洗消毒的效果,确保洁净服清洗消毒后符合工艺要求,防止洁净服对产品产生污染。
证明现有的洁净服清洗消毒方法可行性和可靠性,有效地保证对洁净服的清洗以及灭菌效果能够达到防止污染的目的。
3. 适用范围适用于洁净区的洁净工作服的清洗、消毒效果的验证。
4. 计划验证时间消清洗、毒效果验证时间安排:年月日至年月日;5. 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6.洁净工作服的清洗、消毒效果验证6.1洁净工作服的清洗方法验证6.1.1 清洗方法:将洁净工作服放入全自动洗衣机中,按开始键加水,按照洗衣机设定的洗衣程序进行漂洗。
6.1.2 检验方法:①通过连续监测3个周期可见异物检测和残留物检测:用2只洁净250ml三角瓶,取最终冲洗水约150ml-200ml,检查可见异物,应无可见白点及纤毛。
②外观清洁度:在日光灯下检查已清洗洁净服,应无可见污迹。
6.2 洁净工作服的消毒方法验证6.2.1 消毒方法:将洁净工作服折叠整齐,用牛皮纸包装放入高压灭菌锅中,121℃湿热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
6.2.2 检验方法:通过连续监测3个周期高压灭菌再用已配制好的接触碟接触取样部位表面,让取样表面与接触碟表面充分接触,轻轻按压10秒钟,每个接触碟的取样面积约为25 cm2。
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效果验证方案1. 引言洁净工作服的清洗和消毒对于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验证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效果的有效性,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可行的验证方法,并使用适当的设备和试剂进行检测和分析。
2. 方法本方案将采用以下步骤验证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效果:步骤1:样品采集从不同岗位的员工处收集已经使用过的洁净工作服样品,并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步骤2:标准操作程序(SOP)准备制定洁净工作服清洗和消毒的SOP,并包括清洗和消毒剂的种类、浓度、使用方法等细节。
步骤3:样品处理将收集到的洁净工作服样品按照SOP中的操作程序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步骤4:洁净工作台采样使用无菌的取样棉签或者舌拭子,在洁净工作台表面随机取样。
步骤5:微生物培养基制备准备适当的微生物培养基,如TSA(Tryptic Soy Agar)或MRS (deMan, Rogosa and Sharpe Agar)等。
步骤6:菌落计数将取样棉签或舌拭子均匀刷在培养基平板上。
步骤7:培养将培养基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
步骤8:菌落计数和鉴定在培养一定时间后,根据菌落形态和颜色进行菌落计数和初步鉴定。
步骤9:验证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和标准要求,分析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效果是否达标,并提出改进建议。
3. 结果分析根据对洁净工作台表面的微生物菌落进行计数和鉴定,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
4. 结论本方案通过采样、处理、培养、计数和鉴定等步骤,验证了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效果的有效性。
根据实验结果和标准要求,可以评估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效果是否达标,并提供了改进建议。
5. 推荐改进措施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如果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效果未达标,可以考虑以下改进措施: - 调整清洗剂或消毒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 - 增加清洗和消毒的频率; - 对工作环境进行进一步消毒处理; - 提供更好的清洁工具和设备。
6. 参考文献[1] 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标准-XXX标准化机构附录:SOP示例以下是一份示例的洁净工作服清洗消毒SOP:步骤1:清洗 - 将洁净工作服放入洁净洗衣机中; - 添加适量的洗涤剂; - 设置适当的洗涤时间和温度; - 启动洗衣机进行清洗。
洁净服清洗效果、存放周期验证方案

洁净服清洗效果、存放周期验证方案文件编号:版本号:A/0方案制定方案审核方案批准验证小组人员名单文件变更历史目录1.概述----------------------------------------------------52.验证目的------------------------------------------------53.验证范围------------------------------------------------54.验证合格标准--------------------------------------------55.参考资料------------------------------------------------56.人员培训情况--------------------------------------------57.验证内容------------------------------------------------58.偏差及变更处理------------------------------------------69.再验证--------------------------------------------------610.验证报告-----------------------------------------------711.验证结果与评价-----------------------------------------712.附件---------------------------------------------------81.概述本公司的洁净服主要是用于生产口罩时穿戴,生产环境是D级洁净区;生产的口罩分为非无菌型和无菌型两类,无菌型口罩生产结束后会进环氧乙烷灭菌。
2.验证目的验证在D级洁净区使用的洁净服清洗效果和清洗后保存有效期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洁净工作服使用有效期的验证方案

1.引言洁净区操作人员所穿洁净工作服应该选择长纤维、无静电的布料,洁净工作服应能有效遮盖内衣、头发,防止皮肤屑,头皮屑掉落,洁净服的设计还应考虑易于清洗灭菌,穿着方便。
洁净工作服应在规定的区域内穿戴,严禁在洁净区内有穿非洁净工作服的人员。
洁净工作服要定期进行更换,工作人员下班后工作服应该放在二更,固定的衣服架上。
下班后开启洁净间内的紫外灯将其灭菌40分钟,且不能与一般工作服同放一处。
2.目的本方案目的在与评价洁净工作服使用有效期,选择最佳更换周期。
3.范围本公司自产的生产洁净间人员使用的洁净服,一次性使用无菌手术衣4.依据文件GB15980-1995 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标准GB/T14233.2-1993《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实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5.验证小组成员及其职责6.确认内容6.1人员确认:检验员及实验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或有相关的资格证书方可上岗确认记录(人员确认记录表,编号:JL-6.1-1)6.2设备的确认检验用设备恒温培养箱、手提式医疗灭菌器,必须确认检定测试,合格后方能使用确认记录(设备检定(测试)确认记录,编号:JL-6.2-2)6.3洁净服确认未使用过的工作服,应该确保其包装袋完好、无破损,在其有效灭菌期内使用,确保其无菌条件。
确认记录(无菌检测记录,编号:JL-6.3-3)7.方法及步骤、7.1目录:采用每天检测工人下班后放在二更衣柜内经过紫外灯灭菌40分钟的洁净工作服,表面的菌落总数的方法,找出一次性使用无菌洁净工作服表面菌数≤10cfu/cm2的最大有效期的警戒线。
7.2采样数量:随机抽取3件经过环氧乙烷灭菌后的洁净工作服7.3实验前准备7.3.1器具灭菌将所有与实验接触的器具置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灭菌30min备用。
7.3.2试剂与培养基制备取试管3支,加入10ml0.9%无菌氯化钠注射液备用,按照营养琼脂培养基说明书的方法配置培养基,将配置好的培养基置压力蒸汽灭菌器内灭菌121℃灭菌30min备用7.4采样方法将浸有无菌氯化钠注射液的棉拭子在工作服的前衣襟、袖上来回涂抹10次(往返为一次)采样面积为5cm*5cm,然后将棉拭子放入10ml灭菌事先准备好的无菌氯化钠注射液的试管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标准文案
试验方案审核和批准
洁净服清洗效果及有效期验证
在执行该方案之前,下列相关部门的代表已审核批准该方案:
1、目的
验证在十万级净化车间使用的洁净服清洗效果和清洗后保存有效期,减少生产过程的风险。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十万级净化车间使用的蓝色三连体洁净服及工作鞋的清洗效果及有效期。
3、参与部门及责任
4、相关标准、操作规程
5、试验步骤
5.1试验前准备工作
5.1.1培训确认
对参加本次验证的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设备、试验方案、测试方法等。
5.1.2计量器具确认
a.在开始实施验证前,预先统计在验证过程用到的计量器具,并检查计量有效期。
b.具体参见DK-QP-17《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5.1.3洁净服清洗
- 清洗地点:洗衣间
- 净化车间的工作服和工作鞋应分开清洗。
- 预检:检查待清洗洁净服,确保无异物。
- 预洗:对检查出的较脏或局部较脏的工作服采用手洗或局部手洗的方法进行预洗涤。
- 清洗:将待清洗工作服放入到洗衣机内,加入适量洗衣液,按照洗衣量设定注水量及漂洗水量和烘干参数,洗衣机一次洗衣量应不得超过6套。
- 存放:衣服洗净后,发现破损的要及时更换,若发现衣服还有脏迹,应拿出重洗。
然后将工作服折叠整齐,核对名称和数量,无误后,装入透明塑料袋,存放至二更。
5.2洁净服清洗效果确认
5.2.1外观检查
- 洁净服清洗后,随机抽取3件,检查有无明显污渍、检查有无破损、脱丝等现象。
5.2.2表面微生物检查
- 取正常生产结束后的洁净服进行清洗,随机抽取2件经清洗后的洁净服。
- 取无菌棉签用0.9%氯化钠溶液稍蘸湿,分别在洁净服的袖口、额头、手肘、拉链附近、胸前及鞋面擦拭,每个部位分别用1支棉签正反面共擦拭2次,擦拭面积为5×5cm 。
- 每支棉签抹擦后立即剪断,分别投入盛有10ml0.9%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摇匀1min ,分别吸取1ml 置无菌空平皿中,倾倒温度不超过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置37℃培养24h ,观察结果,点计菌落数,平行倾到2个平板。
- 取0.9%氯化钠溶液作为阴性对照,应无菌生长。
- 计算每个部位的菌落数:
- 连续试验
2次。
- 洁净服表面微生物限度:每个部位均应不超过10cfu/cm 2。
5.3清洗周期确定
- 取清洗后的洁净服,由生产人员每天正常加工生产穿戴一周,每天生产完毕后将洁净服脱下悬挂于不锈钢衣架上待用。
- 在生产人员穿戴清洗后的洁净服进行生产加工完成后的第1天至第7天,在动态条件下分别测试操作间的悬浮粒子和沉降菌,按照QA-SIP-02《洁净室检测规程》进行检测;并按照“5.2.2表面微生物检查”测试操作人员洁净服的表面微生物。
- 检测标准为:操作间的悬浮粒子≥0.5μm 的个数≤3500000个/m 3,≥5μm 的个数≤20000个/m 3;沉降菌应≤10cfu/皿,表面微生物应不超过10cfu/cm 2。
- 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清洗周期,操作间环境及洁净服检测结果合格的天数即为清洗周期。
5.4清洗后存放有效期确定
- 取正常清洗后的洁净服4件,在清洗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以及第21天各抽取1件进行外观检查及表面微生物检查、培养计数,并计算。
- 根据洁净服表面生长的微生物确定有效期,洁净服表面微生物限度不超过10cfu/cm 2的天数即为有效期。
6、试验结论 每个部位的菌落数/cm 2
=
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 采样面积(cm 2)
a.若外观及表面微生物检查合格,则清洗方法有效,日常工作中洁净服按该清洗方法进行清洗,否则需重新改进方法。
b.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清洗周期,操作间环境及洁净服检测结果合格的天数即为清洗周期。
c.根据洁净服表面生长的微生物确定有效期,洁净服表面微生物限度不超过10cfu/cm2的天数即为有效期。
若第21天检测出的结果也均合格,则清洗后存放有效期定为21天。
7、试验周期
清洗方法改变后需重新验证。
8、相关记录
8.1洁净服清洗效果及有效期验证报告
洁净服清洗效果及有效期验证报告
一、试验前准备
1.培训确认
2.计量器具确认
3.洁净服清洗确认
二、试验过程
1、洁净服清洗效果确认
1.2表面微生物检查
2、清洗周期确定
3、清洗后存放有效期确定
三、试验结论
1、试验结果汇总
四、报告审核
在执行该方案之后,相关部门代表审核批准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