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动词符号教学
新手学习拉丁舞基本动作专业术语大全

新手学习拉丁舞基本动作专业术语大全Square方形步Fan扇形步(扇形位)Walk行进走步forward前进backward后退SideStep旁步HockeyStick曲棍步ShadowPoition影子位SidebySidePoition并立位ShouldertoShoulder肩对肩HandtoHand手对手LadyUnderarmTurn臂下转、定点转CubanRock古巴摇摆NaturalOpeningOutMovement右分展步NaturalTop右陀螺转RevereTop左陀螺转OpenHipTwit开式扭胯转CloedHipTwit闭式扭胯转Alemana阿里曼娜Spiral螺旋步Aida艾伊达RopeSpinning套索转PromenadeandCounterPromenade截止步NewYork纽约步SpotTurn点转Cucaracha库克拉恰TurkihTowel土耳其毛巾步AdvancedTwit高级扭胯步SplitCubanBreak分离式古巴断步lidingdoor滑门步croBaic交叉基本步NaturalBaicMovement右基本步RevereBaicMovement左基本步ProgreiveBaicMovement行进基本步SambaWalk桑巴走步SambaWhik(RightandLeft)叉形步(右左) SideSambaWalk桑巴旁步StationarySambaWalk原地桑巴步SambaLock桑巴锁步BotaFogo博塔弗戈斯TravellingBotaFogo行进博塔弗戈斯ShadowBotaFogo博塔弗戈斯Plait绳辫步VoltaMovement垫步TravellingVolta(CriCro)交剪垫步(游移垫步) VoltaSpotTurn(ForLady)垫步转(女伴用) ContinuouVoltaSpotTurn连续垫步转(右\左) NaturalRoll右滚转CortaJaca推割步ArgentineCroe阿根廷交叉步BaicMovement基本动作LinkRock连步摇摆FallawayRock并退摇摆ChangeofPlaceLefttoRight左向右换步ChangeofPlaceRighttoLeft右向左换步LinkandWhip连步绕转FallawayThrowaway倒步抛掷ChangeofHandBehindBack背后换手JiveWalk牛仔走步MerengueAction拧摆步StopandGo停和走RollingofftheArm臂内卷转SpanihArm西班牙手势WindMill风车步AmericanSpin美式疾转ChickenWalk鸡行步ToeHellSwivel跟趾步BallChange脚掌换步Kick踢步Appel跺步SpanihLine西班牙舞姿FlamencoTap弗拉明戈点踏步SurPlace原地踏步TravellingSpininC.P.P.行进旋转拉丁舞入门四个基本原则二,良好的习惯。
传统文化符号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与表达

传统文化符号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与表达传统文化符号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与表达随着中国文化的逐渐寻回,传统文化符号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在舞蹈创作中,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传统文化符号在舞蹈创作中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表现,如动作、音乐、服装、道具等,其运用不仅可以唤起观众的共鸣,更能体现舞蹈作品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一、动作表现传统文化符号传统文化符号最容易被人们联想到的是那些具象的图案或形态,然而在舞蹈创作中,动作的表现同样可以成为传统文化符号的一种运用方式。
例如,中国的狮子舞、龙舞等传统表演形式中,一些特定的动作动作就是显而易见的符号,例如狮舞中的“分花步”即是狮子的经典动作之一,观众一看便能联想到狮子这一传统文化符号。
二、音乐表现传统文化符号除了动作,音乐也可以成为表现传统文化符号的手段。
在中国民间舞蹈中,有许多采用传统乐器进行伴奏的例子,例如二胡、箫、锣鼓等。
通过音乐的运用,可以更加鲜明地体现舞蹈作品中的文化符号,增强观众的文化认同感。
例如,二胡所演奏的旋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故在舞蹈中运用也成为一种常见的手段。
又如《茉莉花》中的茉莉花曲,是中国传统的民谣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舞蹈创作中加入这样的音乐元素,可以更加直接地表现出茉莉花这一传统文化符号。
三、服装表现传统文化符号在舞蹈创作中,服装也可以成为表现传统文化符号的一种手段。
传统文化中的服饰十分多样,每一种服饰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因此在舞蹈创作中运用这些传统服饰,可以直接地表现出相应的传统文化符号。
例如《大内密探之凌凌漆》这部电影所创作的“凌波微步”即是通过服装的运用来达到表现传统文化符号的效果。
在这部电影中,凌波微步的衣服采用了大量的麻花纱和流苏等细节设计,这些设计不仅强调了凌波微步的威严,更表达了中国传统服装文化的魅力。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符号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要素。
舞萌13定数表

舞萌13定数表【最新版】目录1.舞萌 13 定数表的定义与作用2.舞萌 13 定数表的内容与特点3.舞萌 13 定数表的应用领域与价值4.舞萌 13 定数表的局限性与未来发展正文舞萌 13 定数表是一种用于描述和量化舞蹈动作的工具,起源于日本,适用于各种舞蹈类型,如芭蕾舞、现代舞、街舞等。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舞者、编舞家和舞蹈教师更准确地传达舞蹈动作和技巧,以便于舞者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舞蹈动作。
舞萌 13 定数表的内容与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它将舞蹈动作划分为 13 个基本类别,包括跳跃、旋转、平衡、脚步等,每个类别都有相应的定数来描述其特点和难度。
其次,舞萌 13 定数表采用数字和符号来表示舞蹈动作,使得舞蹈动作的表达更加精确和直观。
此外,舞萌 13 定数表还具有较高的普适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舞蹈类型和风格进行调整和变化。
舞萌 13 定数表在舞蹈教学、编舞和表演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舞蹈教师可以使用它来制定教学计划和评估学生的舞蹈水平;编舞家可以利用它来创作和记录舞蹈作品,使得舞蹈作品的传播和传承更加容易;舞者可以通过学习舞萌 13 定数表来提高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表现力。
然而,舞萌 13 定数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只能描述舞蹈动作的基本特征,无法全面反映舞蹈艺术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其次,舞萌 13 定数表的学习和运用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舞蹈艺术的创新,舞萌 13 定数表在未来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例如,它可以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为舞者提供更加沉浸式的舞蹈体验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符号学视角下的舞蹈身体语言探析——以舞剧《孔子》中的《颂贤舞》为个案

当代音乐2018年第6期MODERN MUSIC符号学视角下的舞蹈身体语言探析以舞剧‘孔子“中的‘颂贤舞“为个案赵新哲[摘 要]舞蹈身体语言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研究身体这个媒介来 说话”的过程,怎样说话的,说了什么话,都是该学科的研究范围㊂舞蹈身体语言学是符号学的一个分支,符号学由于研究的时间早,历时久,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与严谨的逻辑框架,在实践中,它可以为其他一些科学门类服务,其中就包括舞蹈门类,在舞蹈身体语言从肢体动作到内在意蕴的探索过程中,它提供了方法论㊂我以舞剧‘孔子“选段‘颂贤舞“为研究材料,从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入手,研究动作与孔子所追求的 礼仁之道” 美善和谐”理想精神的内在联系,对舞蹈身体语言的这种指示行为进行解读㊂[关键词]符号学;舞蹈身体语言;‘孔子“;‘颂贤舞“㊂[中图分类号]J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6-0113-03[收稿日期]2018-03-10[作者简介]赵新哲(1994 ),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硕士研究生㊂(长春 130117) 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体为媒介的艺术门类,不仅是一门行为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每一个表情㊁姿势㊁动作都是一种符号,都代表着一定的意义㊂在表现的内容上,更趋近于探究人的内心世界,而它最终的结果就是让观众通过外化在舞者肢体上的动作,直观地感受到动作这种符号所传达的某种思想或意识㊂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㊁罗兰巴特符号学都归属于符号学中㊂索绪尔提出了 能指与所指”这一对概念,在舞蹈身体语言中, 外在的形式”指的是能指,那么 内在的意蕴”指的就是所指了,它为舞蹈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使得舞蹈研究不仅仅停留在浮于表面的肢体动作上,更注重对动作目的与意义的探求㊂由于舞蹈动作的能指与所指间都有着一定的必然与关联,一个舞蹈中由大量的舞蹈动作组成,这种非任意的大量的关联性可称为意指,索绪尔的能指 所指的解释作用已明显不够,这时,就进入到二级意指符号学中的第二级指示行为中,也就是说,索绪尔的能指 所指是二级意指符号学中的第一级指示行为,罗兰巴特与索绪尔的最大区别,在于他发现了能指与所指之间联系的必然性,由于这种必然联系,他将索绪尔的能指 所指看作一个能指,随之就会产生一个新的所指,这样,新的能指就是第一级指示行为,新的所指便是第二级指示行为了,他对于 意指”的发现与深入研究使得人们对舞蹈动作这个符号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解读㊂罗兰巴特将他发现的第二层指示行为称为 神话”,是大量有内在联系的第一层指示行为的走向,它与第一层指示行为相比,更能代表群体的意义㊂在舞蹈中, 神话”可理解为舞蹈的主题,无数个动作对于含义的精准表达,将舞蹈推向一个核心主题㊂一㊁达礼之身舞蹈作为人类最早产生的文化现象之一,是特定的文化空间形成的特定的文化形态㊂舞蹈艺术的特殊性,远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形成㊂在无语言只能靠声音㊁手势㊁动作表达原始思想感情的时代,原始人通过模拟与实践学习生存的经验时,表情㊁手势㊁动作等就已具有表征身体文化的特征,也即舞蹈艺术作为编织人类文化符号之网的一部分,同样具有交流情感㊁传递信息的功能㊂故文化符号学天生就与舞蹈艺术结缘㊂在‘颂贤舞“中,或文人志士们高谈阔论的抒情化动作,或洒脱的古典舞程式化动作外形,都体现出尊师重道,311敏而好学的情怀㊂根据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内容,他提出了 能指 所指”一对概念,这里的抒情化动作和程式化动作好比是能指,而动作所抒发的情感和塑造的形象即所指,在舞蹈作品中,大量动作的反复与强化(能指),精准而清晰地表达了其内在含义(即所指)㊂这也是舞蹈身体语言的第一级指示行为:舞蹈身体语言的第一级指示行为①能指:动作外形;②所指:动作意义动作的出发点建立在流露情感的基础上,个性情感的延伸形成细腻的抒情动作,这些零碎的舞动比程式化的动作更先入为主地奠定了整个舞蹈的情感基调,它们作为一种有意义的语言符号,使得舞蹈中的孔子与其弟子们的文人志士人物形象深入人心㊂在‘颂贤舞“中我们可看到大量的抒情性动作,舞蹈全长5分51秒,演员们身着白袍,头戴冠,右手持成团的书简㊂在古时,未得功名的士人身着白色的袍子,这也暗指了他们的学生身份,为后面孔子这位老师的出现做了一个对比与铺垫㊂出场时,演员们三五成群,来回走动㊂有的两两手持书简彼此作揖,做出请教问题的谦虚状,有的高昂头颅,双臂打开做心系天下之状,有的打开书简轻轻地朗诵起来㊂再配上晃㊁绕㊁摆等身体动作特征,俊朗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了㊂在舞蹈初始 文人贤士”的舞容中,采用了文人们立身游吟的形象,以抒情性㊁功能性动作为依托,整体上,营造出了一个学术氛围浓郁的知识交流氛围㊂类似的情绪性动作还有许多,比如在2分37秒处,书生们聚集在孔子左右,他们踱着古典舞中的常用步伐 方步,手执书简,晃动着上半身与孔子进行眼神间的交流与互动㊂书简作为演员手持的主要道具,编导借助它从细节入手抒发了文人们对学术的追求与热爱,在舞蹈30秒处开始的第一个群舞舞段中,文人们将其双手捧在手心,单手将其摆弄得上下翻飞最后又将其捧至天空,将书简作为自己最珍惜的物件㊂珍惜书简的背后更是对文化的渴求㊂舞蹈中巧妙运用了这些表现情绪与情感的抒情性动作,使得人物情感更加饱满,彰显了文人们心系天下㊁虚怀若谷的胸襟㊂而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动作则由古典舞动作完成的,大甩袖㊁大迈步㊁旋转㊁跳跃㊁顺风旗等洋洒肆意的舞姿,充满了一股大胆追求㊁执着探索的劲儿,强化了人物形象,使得文人贤士敏而好学的精神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表达㊂还是在第一个舞段中,大量地使用了古典舞蹈经典动作,比如四位转,空翻,原地撕叉跳,穿手,云间转腰,大弓步等,潇洒流畅的动作与技巧再配上穿㊁抹㊁晃㊁绕㊁摆等连接方式,展示出文人们一同学习的过程㊂在1分01秒至08秒这几秒间的动作里,用马步下蹲㊁单膝跪地旋转和将书简双手送至右上方这三个快速的连接动作将书生们双手执书简置于胸前这个动作强调了数次,重复即是力量,用多次重复的方式精准地表现出书生们对于书简的爱惜与珍视,书简即是知识的承载物,所以这也是对于文化知识的敬畏与热爱,这段动作连贯顺畅,非常契合书生的气质形象㊂在1分44秒至1分55秒这11秒孔子与书生们之间的单对群舞蹈中,采用了书生们将孔子围在中间,以孔子为圆心,向圆心做动作这样一个队形,描绘了孔子作为一名老师正在 传道授业解惑”,使我们仿佛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静静听老师讲课的场景㊂在动作编排上,编导再次使用了重复的修辞手法,将 手执书简接上步云间转腰”这个动作重复了三次,每个人都向着圆心做动作(即孔子的方向),该动作大开大合,不仅潇洒大气,并将书生们崇拜㊁尊重孔子老师的舞蹈语言传达到观众那里去㊂使得孔子树立起了作为教育家的高大形象㊂2分44秒至3分39秒这段一分钟的舞段里,是一段三对群舞蹈,音乐抒情,这段舞蹈以静制动,动静结合,孔子站在舞台左前方,双手执书简做沉思状,时不时与书生互动,教授他们一些知识㊂而三位书生舞姿流畅优美,颇有特点的一个动作是书生略俏皮地左右摆动着双臂宽大的袖子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像一只只振翅欲飞的蝴蝶,动作中透露着一种独属于文人的趣味与天真㊂4分54秒开始了舞蹈中的第二次齐舞,这段舞蹈中仍然运用了大量前文提到的古典舞经典动作,但细究动作与动作的连接处,第一段偏向强调动作的力量感,用穿㊁抹㊁绕等连接方式连接动作,突出舞蹈的宏放㊁硬朗之感㊂而在这段舞蹈中强调的是文人的飘逸闲适之感,与他们 一书在手,天下我有”的傲骨㊂强调气息提 沉的外化㊁并运用晃㊁绕㊁摆这三种连接方式,使其动作呈现出的力量感偏弱,韵味十足㊂通过对该舞蹈中特色舞段与动作的分析与解读,发现了动作本体在能指与所指两个方面的一些内在联系㊂二、孔子之语上一节中,我们指出了‘颂贤舞“中有大量外表面与内在面有着内在联系的动作本体,它们并不是一些无意义的组合㊂此时就进入到罗兰巴特符号学中的第二级指示行为中:舞蹈身体语言的第二级指示行为:舞蹈主题主题”这个词是从符号学领域中引申过来的词汇,罗兰巴特将这种二级指示称作 神话”,它与 语言”比起411当代音乐㊃2018年第6期来更能代表一个整体的共性㊂在舞蹈中,它通常代表舞蹈的主题㊂我国素有 礼仪之邦”之称,是一个富有道德教育优良传统的文明古国,拥有无比丰厚的思想道德遗产,尤其是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最为突出㊂在知名的儒学家里面,孔子是其中的代表㊂在史话中,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而孔子的思想在广义上就是一套关于人的教育的思想㊂孔子的教育不仅重视知识的 学文”,更强调德行的 学道”㊂他作为我国古代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的思想代表,目睹了奴隶制 礼崩乐坏” 伦常颠倒”的衰败景象,因而痛感要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道德的调节机能,在注重文化教育的基础上,更加重要的就是道德教育㊂而‘颂贤舞“中孔子与弟子互动间呈现的礼仁之道㊁美善和谐正是孔子 学文” 学道”教育思想的缩影㊂在舞蹈中,更是通过许多的舞蹈语言证实了这一主题思想,在队形上,孔子与弟子两个主体时而动静结合,时而齐舞,齐舞时也必然会将作为老师的孔子放在群舞中明显的位置以凸显其主体地位,在动作编排上,弟子们仔细阅读书简,高举书简,从手执书简起舞等一系列以书简为道具的动作,来表现出孔子及其弟子崇尚文学的良好风气㊂二者相比较而言,孔子的动作更加稳妥,弟子的动作在洒脱狂放中透露着一丝纯真的味道,略显稚嫩㊂舞蹈由弟子们三五成群互相请教为开端,以孔子向围成圈的学生们传授知识为结束, 传道授业解惑”与 尊师爱师敬师”的舞蹈主题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㊂结 语本文以舞蹈‘颂贤舞“为个案对符号学下的舞蹈身体语言进行了分析与解读,舞蹈中大量运用了古典舞经典动作技巧,多处运用抒情性动作,有些是单纯的情绪动作,有些则是与古典舞动作融合㊂这些动作在第一级指示中阐述了尊师重道㊁敏而好学等许多优秀品质,由于动作与这些品质之前的必然联系,他们指向了更高层级的符号系统,即罗兰巴特的第二级指示系统,也就是舞蹈的主题:孔子思想㊂‘颂贤舞“即在这种不同层级的符号指示下,保存和传递着孔子 学文” 学德”的教育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与教育意义㊂[参考文献][1]张素琴.舞蹈身体语言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黄婉蓄.淡雅之像,逍遥之语 中国古典舞‘逍遥“的身体语言分析[J].舞蹈,2014(02).[3]张素琴.舞蹈身体语言的本质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01).[4]刘 建,李广森.现代舞身体语言材料的三个来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04).[5]于 平.舞剧‘孔子“的文化担当[J].舞蹈,2013(10).[6]袁杰雄.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角下的舞蹈身体语言探析 以文山州马关县苗族芦笙舞蹈为个案[J].文山学院学报,2014(04).[7]陈 来.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责任编辑:刘露心)2018年吉林省音乐家协会工作会在长春召开4月6日上午,2018年吉林省音协工作会在长春春谊宾馆举行,各地市(州)音协㊁省音协二级学会㊁相关音乐院校和院团负责人共六十余人参加会议㊂会议由省音协副秘书长马秀华主持㊂马秀华副秘书长首先传达了2018年中国音协工作会议精神,带领大家学习了‘新时代音乐工作者 讲品味㊁讲格调㊁讲责任”“倡议书,并介绍了2018年省音协工作计划㊂省文联副主席景喜猷到会并做总结发言,他指出:今年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吉林省文联㊁省音协深化改革的攻坚一年,我们要团结全省音乐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继续前进,弘扬新时代主旋律㊁传播新时代正能量㊁唱响新时代好声音,为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我们音乐工作者不可替代的贡献㊂ 来源:吉林省音乐家协会官网511赵新哲:符号学视角下的舞蹈身体语言探析 以舞剧‘孔子“中的‘颂贤舞“为个案。
符号学理论在舞蹈艺术中的运用

符号学理论在舞蹈艺术中的运用作者:丁泉杰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23期【摘要】舞蹈是通过发掘、提炼生活中常见的具有符号性表达的动态动作,运用形态与肢体的表演,来讲述故事情节和演绎情感的艺术。
而舞蹈形态,则是舞蹈自身表现出来的外部形式,是对舞蹈本体的自我描述。
本文通过与舞蹈相关学科的理论渗入,试图拓展舞蹈理论研究的新视角,丰富充实舞蹈理论体系。
【关键词】符号学;舞蹈形态;舞蹈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非语言文字的文化现象,是通过动作形态来传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符号。
舞蹈形态,则是舞者外部肢体表现出来的运动状态。
尽管舞蹈形态的特征可以通过直观感受来辨认,但仅限于直观体验,还难以用客观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
而舞蹈形态的分析就舞蹈艺术而言,具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是舞蹈艺术实践中最亟待完善的部分。
对于把握舞蹈的风格,探求舞蹈本体的意义,可谓是很具必要性及特殊意义的。
作为一名高等师范大学的舞蹈专业学生,笔者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对于舞蹈的起源、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都有了一定认识。
在语言文字形成以前,舞蹈的一大特性——非语言文字功能就已初步显现,人们把思想情感注入到舞蹈中,并运用舞蹈进行教化育人、传播信息。
在这过程中,舞蹈形态已从个人情感原初的直接表达,发展成社会群体共同情感的程式化象征,使舞蹈形态开始具有符号化的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舞蹈形态的符号化过程,并不单是机械化的动作,它是具有表情达意和人文性的内在涵义。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维认识和外在行为方面对一些事物和形象都有了一定的符号化指向,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就如白色象征纯洁、天鹅象征高贵、玫瑰象征爱情等。
狭义上讲,这些能被人们达成普遍共识,能代表一系列事物的象征都可称之为符号。
对于“符号”的概念,很多符号学家认为,符号无法定义。
勉强给符号学下个定义,一般都是:“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学说”。
这种定义,在中文里同词反复,很难解释清它的含义。
直到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最早提议,建立一个叫做“符号学”的学科,研究符号作为社会生活一部分的作用,并把符号解释成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这时的符号才算是有了比较清晰的含义。
民族舞跳舞小人符号

民族舞跳舞小人符号1. 引言民族舞是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它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和传统。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对民族舞的喜爱和热爱。
其中,民族舞跳舞小人符号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表达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民族舞跳舞小人符号的起源、特点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2. 起源民族舞跳舞小人符号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
在古代绘画中,人们经常使用小人符号来代表人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符号逐渐演变成了各种形式,其中之一就是跳舞的小人符号。
跳舞的小人符号通常以简洁的线条和形状来表达舞蹈的动作和姿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3. 特点民族舞跳舞小人符号具有以下特点:3.1 简洁明了民族舞跳舞小人符号通过简洁的线条和形状来表达舞蹈的动作和姿态,使人一目了然。
它摒弃了繁琐的细节,突出了舞蹈的重点和特色。
3.2 民族特色民族舞跳舞小人符号在形态上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特色。
不同民族的舞蹈风格和动作特点通过小人符号的绘制方式得以表达,使得符号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
3.3 可变性民族舞跳舞小人符号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可以根据不同的舞蹈类型和动作来进行变化。
例如,可以通过改变小人符号的姿势、手势和舞蹈服饰来表达不同的舞蹈形态。
4. 应用民族舞跳舞小人符号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被用于各种场合和媒介,如舞蹈学习、演出宣传、文化产品设计等。
4.1 舞蹈学习民族舞跳舞小人符号在舞蹈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小人符号的动作和姿势来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领,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小人符号也可以用于编排舞蹈教学教材,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易懂。
4.2 演出宣传民族舞跳舞小人符号在演出宣传中被广泛使用。
它可以作为海报、宣传册等宣传材料的图案,吸引观众的眼球。
同时,小人符号也可以用于舞蹈演出的标志和标识,增加演出的辨识度和印象力。
4.3 文化产品设计民族舞跳舞小人符号可以用于设计各种文化产品,如T恤、手绘画、文化衍生品等。
舞蹈术语及其含义教案

舞蹈术语及其含义教案教案标题:舞蹈术语及其含义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舞蹈术语的定义和含义;2. 掌握常见舞蹈术语的用法和表达方式;3. 培养学生对舞蹈术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舞蹈术语的定义和含义;2. 常见舞蹈术语的用法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舞蹈术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白板;2. 舞蹈术语的示例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舞蹈术语的重要性和作用,解释为什么学习舞蹈术语对于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者很重要。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白板呈现常见的舞蹈术语,并解释其定义和含义。
2. 通过示例图片或视频展示每个舞蹈术语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三、示范与练习(20分钟)1. 教师示范使用舞蹈术语描述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或姿势,要求学生观察并尝试理解。
2. 学生分组,互相交流并使用舞蹈术语描述自己的舞蹈动作或姿势。
3. 鼓励学生提问并解答他们可能遇到的困惑。
四、巩固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舞蹈术语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用正确的术语填空或解释给定的舞蹈术语。
2.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五、拓展(5分钟)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舞蹈活动,加深对舞蹈术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提供一些额外的学习资源,如舞蹈术语词典、舞蹈视频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个舞蹈动作或姿势,使用舞蹈术语进行详细描述,并展示给同学们。
2. 学生可以参观舞蹈演出或比赛,观察并记录演员使用的舞蹈术语。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示范、练习和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对舞蹈术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要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内容。
从符号学视角下解析舞蹈《胖子王国》

从符号学视角下解析舞蹈《胖子王国》《胖子王国》是由中国著名编舞家邓含平创作的一支舞蹈作品,该作品于1988年首次亮相,并在之后多次演出和改编。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解析《胖子王国》,可以从舞蹈的符号、象征主题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
舞蹈的符号是指在作品中使用的各种动作、姿势、形状和动态的象征意义。
在《胖子王国》中,邓含平运用了大量的肥胖身体形态和动作,以及肥胖身体在舞台上的各种运动方式。
这些符号表现了胖子的形象和特征,通过夸张和放大的手法,使舞台上的舞者们显得异常庞大和有力量感。
这种符号的运用不仅创造了一种特定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表达了肥胖身体所具有的力量和活力。
象征主题是指作品中呈现出的一种比喻、隐喻或意象,它使得作品的内涵与外在展示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和关联。
在《胖子王国》中,胖子被视作一种象征,代表着自信、自尊和自由。
舞者们通过肥胖身体的展示和运动,表达了对自身形态的接受和自豪,同时传递出一种不受身体束缚的自由意识。
通过舞蹈中的符号象征,邓含平成功地塑造了一种乐观积极的意境,向观众传达出对于自身身体的肯定和尊重。
情感表达是指作品中传递给观众的情感和情绪。
在《胖子王国》中,舞蹈情感主要体现在乐观、欢快和愉悦的气氛中。
通过舞者们张扬的动作和自信的面部表情,舞蹈呈现出一种欢乐和活力的形象,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观众在观看舞蹈时,很容易被这种活力四溢的情感所感染,从而心情愉快。
从符号学的视角来解析舞蹈《胖子王国》可以看出,邓含平通过对肥胖身体形象和动作的运用,成功地塑造了一种自信自尊且乐观积极的象征形象。
通过这种象征意义的传达,舞蹈向观众传递出对于身体认同和自由意识的积极呼唤。
舞蹈呈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感氛围,使观众在欣赏舞蹈时能够感受到活力四溢的愉悦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动词符号教学初探
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人体动态性构成舞蹈形象最重要的特征。
符号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识,来源于规定或者约定成俗,其形式简单,种类繁多,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它可以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
在这些现象中,某种可以感觉的东西就是对象及其意义的体现者。
在舞蹈中,有大量的动作的专有名称,涉及大量的动词以限定舞蹈动作的性质。
动词的运用在舞蹈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动词符号在舞蹈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
我国古典舞中仅单手基本动作就有“撩”“盖”“切”“分”“穿”“端”“摊”等多个动词。
而在民间舞中,动词也多有积累,如汉族舞舞绢中有“挽花”“片花”“掏花”“缠花”“绕花”“抖花”“甩花”“分合花”“滚花”“护头花”等;舞扇中有“抖扇”“转扇”“翻扇”“拉扇”“推扇”“端扇”“倒扇”“飞扇”“顶转扇”“指挑扇”等扇技;芭蕾训练里有“擦地”“蹲”“小踢腿”“划圈”“小跳”等。
几乎所有的舞蹈表达都离不开动词,动作构成了舞蹈特有的符号。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把动词张冠李戴,形成错误动作,或只把动作的表面形式做出来,却不去理会动作的确切意图,阻碍了掌握舞蹈动作的准确性,极大地影响了舞蹈教学的质量。
这种现象,其实是部分学生文化素质较差的表现。
因此,舞蹈教学中加强动词的讲解、分析,不光是舞蹈教学的专业要求,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例如:在基训中常有学生不分“小踢腿”和“小
弹腿”,在做“擦地”的动作时只知有全脚到脚掌到脚尖的过程,却不注重脚上跟地面充分接触摩擦的延伸感。
如果能够在教学中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动词符号的含义,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这里,仅谈几种在舞蹈教学中运用动词符号进行教学的常用方法。
一、释义法
释义法就是直接解释动词的含义,强调其特征。
如在做“撩掌”时,指出是手臂由下方至头上方的动作,用手腕向上带动,手背向上。
这里须重点强调两点:由下至上的运动;手背朝上,手腕走在最前。
把握了这两点,就能较准确地做出“撩”的动作来。
又如:作“端掌”时是手由旁经身下方横起到胸前,手心向上(按掌位)。
“端”字在现代汉语中的解释为“平举着拿”,这里应重点强调:胸前由下至上的运动,手心向上“平”的把握。
而动作“盖掌”中“盖”字在现代汉语中作为动词的解释为“由上而下的遮掩”。
这里“盖掌”手臂的运动路线正是由上而下,同时保持手心向下的动作。
运用释义法时,一定要注意实义动词审义的准确性,深入浅出,在丰富的动态描绘中要把握对象的典型动态,这样学生才能有深刻的动作记忆。
二、对比法
对比法是对于容易混淆的动作,单独提出来进行相互对照讲解。
如“小踢腿”和“小弹腿”同为腿上的动作,而且动作节律相似,学生常常混淆这一类动作。
因而一定要重点强调动词所指动作的差
异:“踢”是指“抬起腿用脚撞击”(《现代汉语》释义之一);“弹”是指“一个指头被另一个指头压住,然后用力挣开,借这个力量触物使动”(《现代汉语》释义之一)。
这里“踢”更为强调脚,并为直膝;而“弹”主要是指小腿,通常大腿保持不动。
正如小腿像是一个指头,大腿则是另一个指头。
又如:“切掌”和“盖掌”同为手由上向下的运动,应对比区别“盖”与“切”的差异性,在手的方向上,一个朝下,一个朝里。
运用对比法教学时,更要注意动词审义的准确性。
可简单讲述其共性,而把重点放在特性的讲解上,从而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三、比喻法
比喻法是指用恰当、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动作。
生动的比喻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这种方法在舞蹈教学中效果较好。
比如:做“擦地”训练,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动作过程后,可用“拖地板”来做比喻,动力腿就是拖把。
要想使地板拖干净,拖把必须和地板有充分的接触,来回地摩擦,并且要有用力点。
通过比喻,学生在理解“擦地”动作时,对脚上感觉较为重视,而不单单只耙全脚一脚掌+脚尖的过程做出来,因而能够体会“擦地”时的延伸感。
又如:做“盘腕”动作时,用“端盘子”来做比喻,强调“平”和“圆”的感觉;做“亮相”动作时,用黑暗中突然开灯来做比喻,突出其怎样“亮”,强调学生的眼睛就要像一盏灯一样放出光芒,吸引众人的注意力。
运用比喻法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比喻的过程只是一种手段,使学生准确理解动词的含义、做出准确的动作才是最终目
的。
实践证明,采用多种方法加强对舞蹈中动词的理解和认识,对于舞蹈的学习是非常有效的。
我们可以把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能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