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切割器 PM10系列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颗粒物(PM10和 PM2.5) 分析仪技术要求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颗粒物(PM10和PM2.5)分析仪技术要求1.目的为正确使用(选择)用于环境空气中颗粒物(PM10 和PM2.5)浓度测定的分析仪器。
2.适用范围适用于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开展环境空气污染物样品中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浓度进行测量的仪器。
3.术语和定义3.1 环境空气质量连续监测 ambient air quality continuous monitoring在监测点位采用连续监测仪器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连续的样品采集、处理、分析的过程。
3.2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 10μm)particulate matter(PM10)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10μm 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物。
3.4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 2.5μm)particulate matter(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μm 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3.5 切割器 particle separate deviceWord文档 1具有将不同粒径粒子分离功能的装置。
3.6 标准状态 standard state指温度为 273K,压力为 101.325kPa 时的状态。
本指导书中污染物浓度均为标准状态下的浓度。
3.7 参比方法 reference method国家发布的标准方法。
4.仪器概述4.1 PM10 和 PM2.5连续监测系统包括样品采集单元、样品测量单元、数据采集和传输单元以及其它辅助设备。
参见《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 和 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653—2021)中 4.1。
4.2 方法原理。
PM10 和 PM2.5连续监测系统所配置监测仪器的测量方法为β射线吸收法或微量振荡天平法。
PM2.5连续监测β射线方法需要增加动态加热系统(DHS 系统)、微量振荡天平需要增加膜动态测量系统(FDMS 系统)。
5.工作条件5.1 环境要求:环境温度:(15~35)℃。
pm10切割器原理

pm10切割器原理PM10切割器原理1. 引言PM10切割器是一种常见的环境监测设备,用于测量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的浓度。
本文将从浅入深地解释PM10切割器的原理。
2. PM10切割器的定义PM10切割器是一种使用物理原理来截取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的设备。
通过将空气中的颗粒物按照大小分离,可准确测量PM10浓度。
3. PM10切割器的工作原理PM10切割器的工作原理基于两种主要方法:惯性分离和筛网分离。
惯性分离惯性分离是指利用颗粒物在流体中的质量惯性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PM10切割器中通常通过将空气经过曲折的管道,使颗粒物沿着弯曲方向运动时受到向外的惯性力,从而使大颗粒物相对于小颗粒物更容易被分离。
筛网分离筛网分离是指利用微孔筛网的网眼大小来选择性地截取颗粒物的方法。
PM10切割器中常采用特定网眼尺寸的筛网,使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被筛网截取,而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能够通过。
4. PM10切割器的结构PM10切割器通常由以下主要组件构成:•入口管道:用于引入待测空气;•弯曲管道:用于实现惯性分离的效果;•筛网:用于筛选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出口管道:用于排出经过切割的空气。
5. PM10切割器的应用PM10切割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特别是空气质量监测。
通过准确测量PM10浓度,可以评估空气质量,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提供依据。
6. 总结本文介绍了PM10切割器的原理,包括惯性分离和筛网分离两种基本工作原理。
通过了解PM10切割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该设备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7. 惯性分离的优缺点•优点:惯性分离方法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适用于大气中的颗粒物分离。
同时,惯性分离对颗粒物的损伤较小,能够保持颗粒物的结构完整性。
•缺点:惯性分离对颗粒物的大小和密度有一定的要求,不适用于颗粒物尺寸较小或密度较大的情况。
另外,在高气流速下,惯性分离效果会降低。
大气TSPPM10监测实验

四、TSP与PM10 在监测分析时的区别
TSP与PM10使用的监测仪器和方法完全相同。只有采样时采用的切割器不同。 注意:为了消除由于不同时采样所引起的误差,要求TSP与PM10要同时用两台采样器进行采样,保证数据的可比性。
五、数据处理
式中:W1——尘膜重量,g; W0——空白滤膜重量,g; Vn——标准状态下的累积采样体积,m3。
不同空气动力学直径范围的分布
空气动力学 直径D
颗粒物种类
常规监测方法
D≥100μm
大气自然降尘 降尘
自然降尘缸 集尘
10μm≤D<100μm
总悬浮粒颗物飘尘TSP
中流量大气采样器
D<10μm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中流量大气采样器
中流量大气采样器流量控制原理
V
△P
产生电信号
I
三、采样器的控制与操作注意事项
六、本实验的相关知识
复习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污染物的来源 工业粉尘、工业炉窑、建筑施工、交通工具、二次扬尘、自然(沙尘、火山等) 大气污染控制的技术与途径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中流量大气采样器的基本原理,掌握使用方法。 2、学习质量法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3、重点掌握滤膜的称量、采样器参数的设定与读取、采样气体体积的换算与结果表达。
二、实验原理
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一定粒径范围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气体积,计的累积采样体积Vn时,按下式计算:
式中:Q——采样器采气流量,m3/min; P2——采样期间测试现场平均大气压力,kPa; Tn——标准状态的绝对温度,273K; t——累积采样时间,h; Pn——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力,101.325kPa; T2——采样期间测试现场平均环境温度,K。
可吸入颗粒物自动监测仪器研究进展

的检测设备 , 利于促进我 国环境科学技术进 步 。 有
本文 通过分 析空 气质 量 自动监 测系统 中可吸入 粒 物 自动监测 情况 ,监 测原 理和所 用仪 器 设备 的 特点 和存 在的 问题 ,对 比介绍 由华南 师范 大学 物理
’电信工 程学 院研 制 的 “ J— 型 大气 颗粒 物 浓度 j D3 1
( 广州市环境保护局 ,广州 摘 要 5 0 3 ; 华南 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 ,广州 100 5 00 ) 10 6
文章介绍 了 目前空气质量 自动监测系统 中可吸 入颗粒物监测使用的仪器设备 , 及其检 测原理 和性能 , 着重介绍 了
可 吸 人 颗粒 物 颗 粒 物 检测 仪 D 3 1型 J— 研 究 进 展
颗 粒 物 常 用 的监 测 仪 器 有 : 射 线 检 测 仪 、 3 / 眶
电晶振 法检测 仪 、光 散射 型检 测仪 和锥 震微 天平 法 伶测仪 , 其检测 原理 和性 能如 下 :
{ 1 射 线检测 仪[ ’ 卅
压 电 晶振 法 检测 仪 的核 心 部分 是 静 电 采样 室 ,
理 。 以 3 1 型压 电天 平式 数字 榆洲 仪 为例 器灵 5 1
敏 度可达 00 5 ̄ / z 缺 点是 是需 要定 期 清洗 英 . 0 gH 。
在空气 质量 自动监 测 系统 中 ,常用 射线 检测 f 监测颗粒 物 ,其原 理是 根据射 线 衰减 大小作 相关
浓度 测量 ;通 过分别 测量 未采 颗粒 物滤 带和采 颗 物滤 带对 射线 吸收 程度 的差 异来 测量 空气 中颗
圈 2 石 英 晶体 飘尘 测 定 仪 工 作 原 理
图3 R P公 司 的 T OM1 0 a型检 测 仪 E 40
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采样培训答案

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采样
培训考题
姓名:分数:
1.PM
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10μm的颗粒物,使用中流量采样器进行采集,采10
切割器收集到已恒重的滤膜上,根集时以100L/min的流量抽取空气,通过PM
10
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算出其质量浓度。
2.采样时,采样器入口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1.5m,采样不宜在风速>8m/s等天
气条件下进行,采样点应避开污染源和障碍物。
3.采样时,用滤膜夹将已编号且称重的滤膜放入洁净采样夹内的滤网上,滤膜毛
面应朝进气方向。
4.采样时,需记录采样期间现场平均环境温度和平均大气压。
5.采样结束后,应将滤膜采样面向里对折,放入滤膜袋中,如不能及时称重,应
在4℃下冷藏保存。
可吸入颗粒物PM10(滤膜称重法)(5.1)测定方 法 验 证 报 告

方法验证报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 GB/T 18204.2-2014(5.1)1. 目的验证滤膜称重法测定公共场所的可吸入颗粒物PM 10指标,来判断在本实验室此方法的适用性。
2. 方法内容 2.1 原理使用带有10PM 切割器的滤膜采样器进行空气采样,空气中的颗粒物经切割器分离后,可吸入颗粒物10PM 被采集在滤膜上,经实验室称量可得到10PM 的质量,再除以采气体积即得出可吸入颗粒物10PM 的质量浓度。
2.2 仪器设备和材料2.2.1 可吸入颗粒物10PM 滤膜采样器:颗粒物捕集特性。
1.05.1,5.01050±=±=g a m m D σμμ 其中:50a D 为捕集效率为50%时所对应的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g σ为捕集效率的几何标准差。
2.2.2 流量计:精度2.5级。
2.2.3 分析天平:精度0.00001g 。
2.2.4 计时器:计时误差<1%.2.2.5 滤膜:0.3㎛粒子过滤效率不低于99.99%。
2.2.6 温度计: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0℃,测量精度±1.0℃。
2.2.7 大气压力计: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5 kPa ,精度±0.2kPa 。
2.2.8 采样泵:恒流精度±5%设定值。
2.2.9 干燥器。
2.3 测量步骤2.3.1 将滤膜编号,放入干燥器中平衡24h ,用天平秤出初始质量。
2.3.2 用一级皂膜流量计对采样流量计进行校准,误差≤5%。
2.3.3 采样布点2.3.3.1 室内面积不足50㎡的设置1个测点,50㎡~200㎡的设置2个测点,200㎡以上的设置3个~5个测点。
2.3.3.2 室内1个测点的设置在中央,2个采样点的设置在室内对称点上,3个测点的设置在室内对角线四等分的三个等分点上,5个测点的按梅花布点,其他的按均匀布点原则布置。
2.3.3.3测点距离地面高度1m~1.5m ,距离墙壁不小于0.5m 。
GBT 17095-1997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测定方法验证报告

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T 17095-1997方法验证报告编制: 日期:校核: 日期:审核: 日期:广东XX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测定方法验证报告1 方法依据依据《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卫生标准GB/T 17095-1997》。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中PM10浓度的手工测定,也适用于其他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料物浓度的手工测定。
3 测量仪器颗粒物采样器,电子天平,流量计:精度:2.5级4测量所象条件、测点位置及测量时段检测原理:使用带有PM10和PM2.5的切割器的滤膜采样器进行空气采样,空气中的颗粒物经切割器分离后,可吸入和可入肺颗粒物被采集在滤膜上,经实验室称量可得到PM10\PM2.5的质量,再除以采样气体积可得出质量浓度。
测定步骤:将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中平衡24h,平衡条件为:温度:20湿度:50RH%。
平衡完成后,用分析电子天平称量滤膜(测PM10),记录滤膜的重量并装入塑料封口袋中进行编号。
采样人员领取测试滤膜后到现场采样,用一级皂膜流量计对采样流量计进行校准,误差≤5% 。
采样布点,连接采样器,装上滤膜,将采样流量调整到规定值。
根据检测现场环境状况设定采样时间,测量现场的环境温度、湿度和大气压力。
完成采样必须4℃储存运回实验室。
将采集有颗粒物的滤膜放入干燥器中平衡24h,用天平称出终质量。
结果计算:式中:V0----标准状态下的采气体和解,单位为升(L)Vt----实际采气体积,为采样流量与采用时间乘积,单位为升(L)T-----采样点的气温,单位为摄氏度(℃)T0----标准状态下的绝对温度,273KP-----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101kPaP0---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101kPa浓度计算:可吸入颗粒特PM10质量浓度如下:式中:ρ----可吸入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3)m---PM10颗粒质量,单位为毫克(mg)V0---标准状态下采气体积,单位为(L)M2---滤膜终质量,单位为毫克(mg)M1---滤膜初质量,单位为毫克(mg)结果表达:一个区域的测定结果以该区域内采样点质量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pm10切割头原理

pm10切割头原理
PM10切割头是用于粉尘分析仪的一种切割装置,主要用于将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PM10)切割成10微米以下的颗粒,以便于后续的测试和分析。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空气进入切割头:空气中的PM10悬浮颗粒物通过进气口进入切割头内部。
2. 碰撞板分离颗粒物:切割头内部设置了一个碰撞板,当空气流经碰撞板时,较大的颗粒物会与碰撞板碰撞,被分离出来。
3. 颗粒物切割:分离出的较大颗粒物会进入一个旋转刀片或磨盘的缝隙中,刀片或磨盘会将颗粒物切割成10微米以下的颗粒。
4. 切割后的颗粒物进入样品管道:切割后的颗粒物随着空气流动进入样品管道,准备进行后续的测试和分析。
通过切割头的作用,空气中的PM10颗粒物能够被有效地切割成更小的颗粒,以便于进行粉尘分析和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切割器 PM10系列操作规程
一.概述
该切割器是根据国家标准GB6921-86中关于大气飘尘(可吸入颗粒物)的要求进行设计的,产品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授权检验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工程研究所检测,结果均符合GB6921-86中关于大气飘尘(可吸入颗粒物)的要求。
1.主要特点:
该切割器设计合理、结构简洁、性能稳定、使用方便、适应性强。
2.适用范围:
广泛适用于大气可吸入颗粒物采样器,实现对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监测,该系列切割器直接可与我公司生产的TSP采样器连接使用
3.工作环境:
环境湿度:-35℃~45℃
相对湿度:30%—95%
大气压力:86kPa~108kPa
三.使用方法
一、PM10—100切割器的使用方法:
1. 使用前的准备
⑴准备干净滤膜在规定条件下称初重、编号备用(该滤膜可用于采集PM10和TSP)
⑵中流量采样器流量设定为100L/min,用中流量校准流量。
此项操作可有用户根据实际使用频率而决定进行与否,一般情况下,流量校准可以间隔半年进行一次。
⑶对PM10切割器进行涂抹硅油或凡士林操作,操作方法如下。
取出冲击板(4)和孔板(3),用中性洗涤剂浸泡,除去积尘及污物,再用蒸馏水冲洗,最后用脱脂棉花沾95%的乙醇擦拭凉干涂抹上硅油(可用国产7501真空脂)或凡士林,涂抹时尽可能薄且均匀,不要涂抹在槽孔边缘上,涂抹孔板(3)时硅油不要涂抹在孔的斜口及孔内,此项操作每月做一次即可。
(注意:此项操作必须进行,如果用户忽略了将造成PM10测量浓度超差。
)
2. PM10采样:
⑴将已编号、称初重后的干净滤膜装在滤膜夹内,毛面向上,然后将滤膜夹还原到PM10切割器相应位置。
⑵采样器流量设定为100L/min,装上准备好的PM10切割器,设定好采样时间即可进行PM10颗粒物采样。
3. 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采样:
拧开PM10切割器采样入口,取出孔板(3)和冲击板(4),然后再拧开采样入口,装上编号、初称重后的干净滤膜即可对总悬浮颗粒物进行监测,采样流量与PM10采样流量相同,均为100L/min。
4.不同环境下PM10颗粒物占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比例会有所不同,用户只要按上述操作采样,即可保证所采样品为有效样品。
二、PM10—1000切割器的使用方法:
1. 使用前的准备
⑴检查与它连接的大容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的采样流量及稳定度、滤膜的有效面积、安装尺寸(固定孔距)是否与本切割器的要求相同,否则应设法使其一致。
⑵松开四个紧固螺钉逐段取下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用中性洗涤剂浸泡,除去积尘及污物,再用蒸馏水冲洗,最后用脱脂棉花球沾95%的乙醇擦拭,凉干后涂抹在硅油(可用国产7501真空脂)或凡士林。
涂抹时从中心向外进行,涂抹时尽可能的薄且均匀。
涂抹第三段冲击板时,在20mm宽的冲击板边缘应留1mm边不涂抹;涂抹第二段时,只涂抹在冲击板处,不要涂抹在8个长槽和中心孔的内壁上;第一段冲击孔内壁不应涂抹硅油外,其余部分应均匀涂抹硅油。
涂抹完后,反拆卸顺序将其装好。
此项每月做一次即可,无需每天都做。
⑶卸下采样器上的压膜夹,装上新滤膜。
⑷装上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切割器,拧紧固定螺母。
⑸盖上采样器外罩,即可进行采样。
⑹余下操作和普通大容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相同。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使用方法的指导进行操作,尤其是关于涂抹硅油或凡士林的操作细
节。
2.要保证切割器入口气流的流速或流量符合要求。
3.各组件不得有碰损或变形,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度。
4.在使用PM10-1000采样时,采样器的排气口处要放置一盛水容器,避免引起扬尘,影响测量的精度。
五.维修保养
因各组件在设计与加工过程中精度要求都很高,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不得损伤各组件。
保证各部分高度清洁,适时清洗。
六.储运
存放于通风、干燥、无腐蚀的环境中;运输时须外加保护木箱,防湿放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