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综合(政治经济学专业)2008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南京财经考研试题及答案

南京财经考研试题及答案模拟试题:南京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A. 公开市场操作B. 利率政策C. 存款准备金率D. 汇率政策2.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是:A. 完全弹性B. 完全无弹性C. 相对无弹性D. 相对弹性3.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A. 利润最大化B. 降低交易成本C. 规模经济D. 市场失灵4. 下列哪项不属于金融市场的功能?A. 资金融通B. 风险分配C. 价格发现D. 生产制造5. 在经济学中,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A. 总是相等B. 当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上升C. 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下降D. 无法确定6.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A. 商品价格B. 消费者收入C. 消费者偏好D. 生产成本7. 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是指:A. 放弃的最高价值B. 实际支付的货币成本C. 放弃的最低价值D. 所有可能选择的总和8. 根据科斯定理,在没有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资源配置的效率:A. 与产权分配无关B. 与产权分配有关C. 只与市场结构有关D. 只与政府政策有关9. 在多恩布什的超调理论中,短期内汇率的变动会引起:A. 贸易平衡的改善B. 贸易平衡的恶化C. 贸易平衡不变D. 无法确定10. 下列哪项不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A. 价格稳定B. 充分就业C. 经济增长D. 国际收支平衡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调控经济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12. 阐述完全竞争市场与垄断市场的区别,并说明为什么在垄断市场中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假设一个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1/2)K^(1/3),其中Q是产量,L 是劳动投入,K是资本投入。
如果企业目前拥有4个单位的劳动和12个单位的资本,求该企业的生产产量。
2002-2008南京大学经济学原理考研试题

02一名词解释(5分*4)1、经济利润2外部效应3、相对收入4、净存货机制一、计算(5分*2)1、假设某商品价格为100元时,需求量为50件;格提高到150元时,需求量为20件。
价格提高对消费者福利有何影响?2、假设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之比为7:3,劳动增长率为1%,基本增长率为4%。
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值是多少?若实际的增长率为3%,二者的差异如何解释?二、简答(10分*4)1、本国货币贬值往往导致出口价格下降,试问:本国货币贬值是否一定导致出口额增加?2、假设在一竞争性市场中,供给状况不变。
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商品价格提高?3、假设一个萧条经济,政府准备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
政府可以采取哪些财政政策?各种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的效果分别如何?4、根据IS-LM模型,在产出和利息率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三、论述(15分*2)(考生注意:报考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考生只做A1、B1。
其他专业的考生在A中任选一题并在B中任选一题)A1、新古典经济学怎样论证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是最高的?现实中市场经济的效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B1、假设中央银行采取降低再贴现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这一政策对总需求的刺激作用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2、根据标准分析,完全垄断有损于经济效率。
从提高消费者福利的角度看,政府对完全垄断厂商采取何种管制政策是适宜的?B2、试讨论:能否通过提高物价的方法降低失业率?03一、名词解释1、边际技术替代率2、三级价格差别3、资本的净生产率4、终身收入假说5、供给性通货膨胀6、有保证的增长率二、计算题1、已知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3/8K5/8;假设P L=4元,P G=5元。
求该厂商生产200单位产品时应使用多少L和K才能使成本降至最低?2、预期明年的经济增长率为8%,由于准备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市场利息率将由今年的4%降至明年的2%。
根据平方根定律,明年的货币供给应该增加多少?三、简答题1、作图说明短期生产扩展线和长期生产扩展线。
南京财经大学2008614

南 京 财 经 大 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 考试科目: 614数学分析适用专业: 应用数学考试时间: 2008年1月20日上午8:30 — 11:30 注意事项: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 计算题 (共 5 题,每题 10 分,共计 50 分)(1) 求函数)0(1)(222≠-=a x b a x f 的n 阶导数。
(2) 设)(22y x f yz -=,其中f 为可微函数,求y z y x z x ∂∂+∂∂11。
(3) 求全微分dy xy x yx y dx xy y x y )sin ()sin 1(22--+-+的原函数),(y x u 。
(4) 求函数31)(x x f =在1=x 处的Taylor 级数展开式。
(5) 求第二型曲面积分⎰⎰++S dxdy z dzdx y dydz x 222,其中S 为立方体a z y x ≤≤,,0的表面,方向取外侧。
二、 (共 1题,共计12 分)设 0>c , 任取cx 100<<,作迭代序列),2,1,0()2(1 =-=+n cx x x n n n 。
证明极限n n x ∞→lim 存在,并求此极限。
三、 (共 1 题,共计12 分)设)]1,0[(,0)(''∈>x x f ,证明:⎰+≥10)11()(ααf dx x f ,其中α为任意正实数。
四、(共 1 题,共计12 分) 设函数)(x f 在区间]1,0[上具有二阶导数,且0)0(')1(')0()1(====f f f f ,证明:存在)1,0(∈ξ,使得)()(''ξξf f =。
五、(共 1 题,共计 12 分) 讨论函数项级数∑∞=131sin2n n n x ,在(1)),0(∞+∈x ;(2)),[∞+∈αx (0>α)上的一致收敛性。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政治经济学(财)试题和答案

政治经济学(财)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0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是【】
A.分工学说B.货币学说
C.资本积累学说D.剩余价值学说
正确答案:D
(注解: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
1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公式I(v+m)=IIc,反映了【】
A.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关系B.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关系
C.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关系D.以上三种交换关系
正确答案:B
(注解:在扩大再生产的三方面交换关系中,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是最基本的交换关系。)
15.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的最终来源是【】
A.存款利息低于贷款利息的差额B.存款利息高于贷款利息的差额
5.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
A.相对剩余价值B.绝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D.垄断利润
正确答案:C
(注解:超额剩余价值是指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个别资本凭借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超越社会平均条件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6.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A.价格机制B.供求机制
C.竞争机制D.风险机制
8.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在于论证价值是在【】
A.生产领域产生的,但离不开流通领域
B.流通领域产生的,但离不开生产领域
C.流通领域产生的,与生产领域无关
D.生产领域产生的,与流通领域无关
正确答案:A
(注解:价值增值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9.能准确反映资本对工人剥削程度的经济范畴是【】
南京财经大学(已有09试题)

南京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经济学综合(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专业)2007——2008专业基础课(政治经济学专业)2004——2006政治经济学专业复试专业基础课2004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国民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区域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财政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金融学(含保险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专业基础课(金融学专业)2004——2006金融学专业复试专业基础课2004产业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专业基础课(产业经济学专业)2004——2006产业经济学专业复试专业基础课2004国际贸易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劳动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统计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专业基础课(统计学专业)2004——2006统计学专业复试专业基础课2004数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09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7——2008国际法学国际经济法2007——2009法学综合(含法理、民法、国际法、国际私法)2007——20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7——2009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7——2009思想政治教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7——2009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7——2009英语语言文学二外日语2007——2009二外法语2007——2009基础英语2007——2009英语翻译与写作2007——2009应用数学数学分析2007——2009高等代数2007——2009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结构与单片机2008数据结构与计算机组成原理2007食品科学生物化学2007——2009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生物化学2007——2009会计学会计学综合(微观经济学、会计学)2007——2009专业基础课(会计学专业)2004——2006会计学专业复试财务管理2004企业管理(含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综合(微观经济学、管理学)(企业管理专业)2007——2009 专业基础课(企业管理专业)2004——2006企业管理专业复试专业基础课2004。
南财西方经济学测试三

(98分)考试名称: 正考测试3 考试说明:1、 单选题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总和(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商品和劳务(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商品和劳务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A)实际GDP 等于名,GDP(B)实际GDP 小于名义GDP(C)实际GDP 和名义GDP 是同一回事(D)实际GDP 大于名义GDP当实际GDP为175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GDP为(A) 110亿美元(B) 157亿美元(C) 280亿美元(D) 175亿美元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是(A)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与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相比(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下面不属于总需求的是(A) 政府购买(B) 税收(C) 净出(D) 投资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个人收入包括(A) 社会保险金(B) 公司所得税(C) 公司未分配利润(D) 转移支付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A) 投资=储蓄(B) 投资=消费(C) 总支出一投资=总收入一储蓄(D) 储蓄=消费如果个人收入为960美元,个人所得税为100美元,消费等于70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60美元,个人储蓄为:100美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A) 60美元(B) 800美(C) 700美:(D) 760美元用所有厂商的收入扣除使用的中间投入品成本来计算GDP的方法是(A) 最终产品法(B) 个人收入法(C) 收入法(D) 价值增加法把所有厂商支付的劳动者的工资、银行利息、间接税加上厂商利润来计算GDP的方法是(A) 最终产品法(B) 收入法(C) 个人收入法(D) 增加价值法在GDP统计中,负的总投资数字(A) 不可能出现(B) 可能出现,若折旧足够大的话(C) 可能由于库存大幅度减少而引起(D) 将意味着经济中所生产的超过其消费的在GDP统计中,住房服务的价值(住房被其所有者占据)是(A) 并未计入,因为房地产服务并不认为是生产(B) 并未计入,因为这种房地产服务包括在住房本身的价值中(C) 并未计入,但却出现在GDP中(D) 采用对租金价值估算的方法计.GDP中在计算GDP的政府支出部分的规模时,正确的选项为(A) 计入政府用于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支出(B) 计入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不计入用于劳务的支出(C) 计入政府用于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及政府的全部转移支付(D) 计入政府的转移支付,不计入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中,收入流量循环处于均衡状态的条件是(A) 每一项漏出项分别等于每一项注入项(B) 注人项总和等于漏出项总和(C) 个人储蓄等于总投资(D) 进口等于出口在货币工资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物价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A) 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B) 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C) 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D) 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况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A) 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B) 货币供给量增加(C) 税收增加(D) 物价水平下降长期总供给曲线(A) 向右上方倾斜(B) 向右下方倾斜(C) 是一条垂线(D) 是一条水平线如果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水平,那么,总需求增加就会引起(A) 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B) 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C) 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D) 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哪项变化能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方向(A) 政府支出减少,右移(B) 价格水平上升,左移(C) 税收减少,左移(D) 名义货币供给增加,右移假设企业改变了原来的计划,增加购置新机器和修新厂房的总额。
2008年南京财经大学812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2008年南京财经大学812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一、名词解释(3×5分=15分)1.纳什均衡答: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提出者约翰·纳什的名字命名。
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
纳什均衡是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所组成的一个战略组合,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战略,任何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战略,从而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这个均衡。
2.公共物品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获得完整版真题及解析请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3.生产可能性曲线答:生产可能性曲线也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在其他条件(如技术、要素供给等)不变的情况下,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
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些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时,增加一定量的一种产品的生产,就必须放弃一定量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
整个社会生产的选择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的产品间的不同产量组合,所有这些不同产量的组合就构成了生产可能性曲线。
假设一个社会把其全部资源用于X和Y两种商品的生产,那么其生产可能性曲线可用图1-1表示。
图1-1 生产可能性边界图1-1中曲线PP 为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一个社会在资源一定、技术一定的情况下所可能生产的X商品和Y商品的各种不同产量的组合。
位于曲线右边的点是不能实现的,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位于曲线左边的点可以实现,但没有利用或没有有效利用全部可供利用的资源;而位于曲线上的点则表示全部资源都得到了利用而又可以接受的组合。
2015年南京财经大学考研经济学历年真题试题(2006-2013)

2015年南京财经大学考研经济学历年真题(2006-2013)目录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 (2)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 (4)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 (6)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 (8)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 (10)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 (12)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 (14)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 (16)南京财经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科目代码: 812 科目名称:西方经济学满分: 150 分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一、名词解释(3×5分=15分)1、洛伦兹曲线2、公共资源3、一般均衡分析二、简答题(3×10分=30分)1、结合图形,分析ZF实行最高限价的动机和后果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均呈“U”形,导致这一特征的作用相同吗?3、在完全竞争厂商长期生产中,一旦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该厂商就应该退出生产吗?三、计算题(1×10分=10分)(好像就是这个样子)假设在一个非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两个垄断厂商,其成本函数分别为C1=4+2Q1,C2=3+2Q2,需求曲线函数为P=50-Q,Q=Q1+Q2,求:1、若市场上这两个厂商合谋,那么这两个厂商最大利润时各自的产量分别是多少,均衡价格是多少?2、若这两个厂商达到古诺均衡,那么利润最大化时各自的产量分别是多少,均衡价格是多少?3、若这两个厂商达到斯塔克伯格均衡,那么利润最大化时各自的产量分别是多少,均衡价格是多少?四、论述题(1×20分=20分)结合图形分析,为什么正常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吉芬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五、名词解释(3×5分=15分)1、单一规则货币政策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3、实际余额效应六、简答题(3×10分=30分)1、GDP有哪三种核算方法,说明为什么三种核算方的结果是一致的?2、影响中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因素有哪些?3、为什么经济学家将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七、计算题(1×10分=10分)设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已知货币需求L=0.3Y,货币供给M=300,消费函数C=100+0.8Yd,T=50,投资函数I=140-600r,G=60,求:1、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利率和投资;2、若M增加60,求新的均衡时国民收入,利率和投资;3、若G增加10,是否存在挤出效应?挤出是多少?八、论述题(1×20分=20分)结合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而一些国家如此贫穷”?怎样解释中国的增长奇迹?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科目代码: 812 科目名称: 西方经济学 满分: 150 分 注意: 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部分(共75分)一、名词解释(3×5分=15分)1、补偿预算线2、机会成本3、实证经济学二、简答题(3×10分=30分)1、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完全竞争市场中一规模报酬不变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 AL K αβ=,其中Q 为产量,L 和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01α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论述题(1×20分=20分)
试画图说明吉芬物品价格下降时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并说明其需求曲线的 特征。
第二部分 政治经济学部分(共60分)
五、名词解释(共3道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1、生产关系 2、平均利润 3、经济全球化
六、简答题(共3道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第2页共3页
1. 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公式。 2. 简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3. 比较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1、纳什均衡 2、自动稳定器
二、简答题(4×10分=40分)
1、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2、为什么说垄断也有可能促进经济效率? 3、试述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谈谈应如何修正。 4、简述在资本完全流动和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对国际收支影响的可 能后果。
三、计算题(2×10分=20分)
南京财经大学
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
考试科目: 811经济学综合 适用专业: 政治经济学 考试时间: 2008年1月20日下午 2:00—5:00 注意事项: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 西方济学部分(共90分) 一、名词解释(2×5分=10分)
1、假设某边际成本函数是 MC 3Q 2 8Q 100 ,若生产5单位产品的总成 本是595,求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及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2、假定一经济系统由如下行为方程组成:
第1页共3页
消费行为:C=280+0.8Yd 投资行为:I=40-10r 政府行为:税收T=0.25Y;政府支出T=40 货币需求:L/P=0.4Y-20r 名义货币供给:M=180 (1)计算总需求函数。 (2)若总供给函数为Y=600+24P,充分就业水平为696,要实现充分就业国民 收入总需求需要增加多少。
七、论述题(共1道题,15分。)
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