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练习题(3)教案资料
[VIP专享]计量经济学习题与解答3
![[VIP专享]计量经济学习题与解答3](https://img.taocdn.com/s3/m/244daba47c1cfad6195fa7f2.png)
2
动项独立,随机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同期无关、但异期相关,随机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 项同期相关。第一种类型不会对 OLS 估计带来任何问题。第二种类型则往往导致模型估计 的有偏性,但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偏误会逐渐减小,因而具有一致性。所以,扩大样本 容量是克服偏误的有效途径。第三种类型的 OLS 估计则既是有偏、也是非一致的,需要采 用工具变量法来加以克服。
88.8918÷.12990.÷1=4214÷3922=.0034=1÷15251371=8.535.78208÷.0232173c0*0÷1=m920.30392.2c=1÷203m=2÷1202.52=3535=42314)c*5232m40341*.31252=3.*1.153.5*03134.2*920522..104455=+21*3*50202.2.0285.4850.13*50+5c8*125*12m0.2+050.+0*014.852*0051000+0+/038.T+0÷+=55*+1011+010+91÷0145405*00010200+5+0+080+40*04+***115.103910*-%*C%6(+÷*M==5M÷5)0*3*0(31÷3110**5*+*÷414.m2371e=%7)8n08%.=s8.5=77.93cc60.mc*m4*m13,101w9.9o.k24mc-.cem5nm2csp2665m*9..03-4.50c60*5.pc3m85,9cm0.5g.i50mr0l-.p.s85p/6c50bc.0om7m.yp.cs6pc5m+;c0m..m7.ckm; 1+1k+12+1+k2234=1c+m1++4+4+2
计量经济学第三章练习题及参考全部解答

第三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3.1为研究中国各地区入境旅游状况,建立了各省市旅游外汇收入(Y ,百万美元)、旅行社职工人数(X1,人)、国际旅游人数(X2,万人次)的模型,用某年31个省市的截面数据估计结果如下:ii i X X Y 215452.11179.00263.151ˆ++-= t=(-3.066806) (6.652983) (3.378064) R 2=0.93433192964.02=R F=191.1894 n=311)从经济意义上考察估计模型的合理性。
2)在5%显著性水平上,分别检验参数21,ββ的显著性。
3)在5%显著性水平上,检验模型的整体显著性。
练习题3.1参考解答:(1)由模型估计结果可看出:从经济意义上说明,旅行社职工人数和国际旅游人数均与旅游外汇收入正相关。
平均说来,旅行社职工人数增加1人,旅游外汇收入将增加0.1179百万美元;国际旅游人数增加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增加1.5452百万美元。
这与经济理论及经验符合,是合理的。
(2)取05.0=α,查表得048.2)331(025.0=-t因为3个参数t 统计量的绝对值均大于048.2)331(025.0=-t ,说明经t 检验3个参数均显著不为0,即旅行社职工人数和国际旅游人数分别对旅游外汇收入都有显著影响。
(3)取05.0=α,查表得34.3)28,2(05.0=F ,由于34.3)28,2(1894.19905.0=>=F F ,说明旅行社职工人数和国际旅游人数联合起来对旅游外汇收入有显著影响,线性回归方程显著成立。
3.2 表3.6给出了有两个解释变量2X 和.3X 的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的部分结果:表3.6 方差分析表1)回归模型估计结果的样本容量n 、残差平方和RSS 、回归平方和ESS 与残差平方和RSS 的自由度各为多少?2)此模型的可决系数和调整的可决系数为多少? 3)利用此结果能对模型的检验得出什么结论?能否确定两个解释变量2X 和.3X 各自对Y 都有显著影响?练习题3.2参考解答:(1) 因为总变差的自由度为14=n-1,所以样本容量:n=14+1=15因为 TSS=RSS+ESS 残差平方和RSS=TSS-ESS=66042-65965=77 回归平方和的自由度为:k-1=3-1=2 残差平方和RSS 的自由度为:n-k=15-3=12(2)可决系数为:2659650.99883466042ES RTSS S === 修正的可决系数:222115177110.998615366042i i e n R n k y --=-=-⨯=--∑∑ (3)这说明两个解释变量2X 和.3X 联合起来对被解释变量有很显著的影响,但是还不能确定两个解释变量2X 和.3X 各自对Y 都有显著影响。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全部答案

《计量经济学》习题(一)一、判断正误1.在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非确定性关系时,回归分析是唯一可用的分析方法。
( ) 2.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是使残差平方和最小。
( )3.无论回归模型中包括多少个解释变量,总离差平方和的自由度总为(n -1)。
( ) 4.当我们说估计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是显著的,意思是说它显著地异于0。
( )5.总离差平方和(TSS )可分解为残差平方和(ESS )与回归平方和(RSS )之和,其中残差平方和(ESS )表示总离差平方和中可由样本回归直线解释的部分。
( ) 6.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F 检验和t 检验是一致的。
( )7.当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时,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往往会低估参数估计量的方差。
( ) 8.如果随机误差项的方差随解释变量变化而变化,则线性回归模型存在随机误差项的自相关。
( )9.在存在异方差的情况下,会对回归模型的正确建立和统计推断带来严重后果。
( ) 10...D W 检验只能检验一阶自相关。
( ) 二、单选题1.样本回归函数(方程)的表达式为( )。
A .i Y =01i i X u ββ++ B .(/)i E Y X =01i X ββ+C .i Y =01ˆˆi i X e ββ++D .ˆi Y =01ˆˆiX ββ+ 2.下图中“{”所指的距离是( )。
A .随机干扰项B .残差C .i Y 的离差D .ˆiY 的离差 3.在总体回归方程(/)E Y X =01X ββ+中,1β表示( )。
A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1β个单位 B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平均增加1β个单位 C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1β个单位 D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平均增加1β个单位 4.可决系数2R 是指( )。
A .剩余平方和占总离差平方和的比重B .总离差平方和占回归平方和的比重C .回归平方和占总离差平方和的比重D .回归平方和占剩余平方和的比重 5.已知含有截距项的三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2i e ∑=800,估计用的样本容量为24,则随机误差项i u 的方差估计量为( )。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完整版

计量经济学试题1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 经典线性回归模型2. 加权最小二乘法(WLS ) 二 填空(每空格1分,共10分)1.经典线性回归模型Y i = B 0 + B 1X i + µi 的最小二乘估计量b 1满足E ( b 1 ) = B 1,这表示估计量b 1具备 性。
2.广义差分法适用于估计存在 问题的经济计量模型。
3.在区间预测中,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测的置信概率越高,预测的精度越 。
4.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参数的基本准则是使 达到最小。
5.以X 为解释变量,Y 为被解释变量,将X 、Y 的观测值分别取对数,如果这些对数值描成的散点图近似形成为一条直线,则适宜配合 模型。
6.当杜宾-瓦尔森统计量 d = 4时,ρˆ= ,说明 。
7.对于模型i i i X Y μββ++=10,为了考虑“地区”因素(北方、南方两种状态)引入2个虚拟变量,则会产生 现象。
8. 半对数模型LnY i = B 0 + B 1X i + µI 又称为 模型。
9.经典线性回归模型Y i = B 0 + B 1X i + µi 的最小二乘估计量b 0、b 1的关系可用数学式子表示为 。
三 单项选择题(每个1分,共20分)1.截面数据是指--------------------------------------------------------------( )A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B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D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2.参数估计量βˆ具备有效性是指------------------------------------------( ) A .0)ˆ(=βar V B.)ˆ(βarV 为最小 C .0)ˆ(=-ββD.)ˆ(ββ-为最小 3.如果两个经济变量间的关系近似地表现为:当X 发生一个绝对量(X ∆)变动时,Y 以一个固定的相对量(Y Y /∆)变动,则适宜配合的回归模型是------------------------------------------------------------------------------------------- ( )A .i i i X Y μβα++= B.i i i X Y μβα++=ln C .i ii X Y μβα++=1D.i i i X Y μβα++=ln ln 4.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不可能用到的假设检验是----------( ) A .置信区间检验 B.t 检验 C.F 检验 D.游程检验5.如果戈里瑟检验表明 ,普通最小二乘估计的残差项有显著的如下性质:24.025.1i i X e +=,则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时,权数应选择-------( )A .i X 1 B. 21i X C.24.025.11i X + D.24.025.11i X +6.对于i i i i X X Y μβββ+++=22110,利用30组样本观察值估计后得56.827/)ˆ(2/)ˆ(2=-∑-∑=iiiY Y Y Y F ,而理论分布值F 0.05(2,27)=3.35,,则可以判断( )A . 01=β成立 B. 02=β成立 C. 021==ββ成立 D. 021==ββ不成立7.为描述单位固定成本(Y )依产量(X )变化的相关关系,适宜配合的回归模型是:A .i i i X Y μβα++= B.i i i X Y μβα++=ln C .i ii X Y μβα++=1D.i i i X Y μβα++=ln ln 8.根据一个n=30的样本估计ii i e X Y ++=10ˆˆββ后计算得d=1.4,已知在95%的置信度下,35.1=L d ,49.1=U d ,则认为原模型------------------------( )A .存在正的一阶线性自相关 B.存在负的一阶线性自相关 C .不存在一阶线性自相关 D.无法判断是否存在一阶线性自相关9.对于ii i e X Y ++=10ˆˆββ,判定系数为0.8是指--------------------( ) A .说明X 与Y 之间为正相关 B. 说明X 与Y 之间为负相关 C .Y 变异的80%能由回归直线作出解释 D .有80%的样本点落在回归直线上10. 线性模型i i i i X X Y μβββ+++=22110不满足下列哪一假定,称为异方差现象-------------------------------------------------------------------------------( )A .0)(=j i ov C μμ B.2)(σμ=i ar V (常数) C .0),(=i i ov X C μ D.0),(21=i i ov X X C11.设消费函数i i i X D Y μβαα+++=10,其中虚拟变量⎩⎨⎧=南方北方01D ,如果统计检验表明1α统计显著,则北方的消费函数与南方的消费函数是--( )A .相互平行的 B.相互垂直的 C.相互交叉的 D.相互重叠的12. 在建立虚拟变量模型时,如果一个质的变量有m 种特征或状态,则一般引入几个虚拟变量:----------------------------------------------------------------( )A .m B.m+1 C.m -1 D.前三项均可 13. 在模型i i iX Y μββ++=ln ln ln 10中,1β为---------------------( )A .X 关于Y 的弹性 B.X 变动一个绝对量时Y 变动的相对量 C .Y 关于X 的弹性 D.Y 变动一个绝对量时X 变动的相对量14.对于i i i e X Y ++=10ˆˆββ,以S 表示估计标准误差,iY ˆ表示回归值,则-------------------------------------------------------------------------------------------( )A .S=0时,0)ˆ(=-∑ti Y Y B.S=0时,∑==-ni i i Y Y 120)ˆ( C .S=0时,)ˆ(ii Y Y -∑为最小 D.S=0时,∑=-ni i i Y Y 12)ˆ(为最小 15.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工作步骤是-----------------------------( )A .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 .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C .理论分析→数据收集→计算模拟→修正模型D .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应用模型16.产量(X ,台)与单位产品成本(Y ,元/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X Y5.1356ˆ-=,这说明-----------------------------------------------------------( )A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减少1.5个百分点B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减少1.5元C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减少1.5个百分点D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减少1.5元17.下列各回归方程中,哪一个必定是错误的------------------------( )A .8.02.030ˆ=+=XY i i r X Y B. 91.05.175ˆ=+-=XY i i r X Y C .78.01.25ˆ=-=XY ii r X Y D. 96.05.312ˆ-=--=XY ii r X Y18.用一组有28个观测值的样本估计模型i i i X Y μββ++=10后,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1β的显著性作t 检验,则1β显著地不等于0的条件是统计量t 大于-------------------------------------------------------------------------------------( )A .t 0.025(28) B. t 0.05(28) C. t 0.025(26) D. t 0.05(26)19.下列哪种形式的序列相关可用DW 统计量来检验(V t 为具有零均值、常数方差,且不存在序列相关的随机变量)---------------------------------( )A .t t t V +=-1ρμμ B.t t t t V +⋅⋅⋅++=--121μρρμμ C. t t V ρμ= D. ⋅⋅⋅++=-12t t t V V ρρμ20.对于原模型t t t X Y μββ++=10,一阶差分模型是指------------( )A .)()()(1)(1t tt t t t t X f X f X X f X f Y μββ++=B .t t t X Y μβ∆+∆=∆1C .t t t X Y μββ∆+∆+=∆10D .)()()1(11101----+-+-=-t t t t t t X X Y Y ρμμρβρβρ四 多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10分)1.以Y 表示实际值,Yˆ表示回归值,i e 表示残差项,最小二乘直线满足------------------------------------------------------------------------------------------( )A .通用样本均值点(Y X ,) B.ii Y Y ˆ∑=∑ C .0),ˆ(=i i ov e Y C D.0)ˆ(2=-∑i i Y Y E .0)ˆ(=-∑Y Y i2.剩余变差(RSS )是指--------------------------------------------------( )A .随机因素影响所引起的被解释变量的变差B .解释变量变动所引起的被解释变量的变差C .被解释变量的变差中,回归方程不能作出解释的部分D.被解释变量的总变差与解释变量之差E.被解释变量的实际值与回归值的离差平方和3. 对于经典线性回归模型,0LS估计量具备------------------------()A.无偏性 B.线性特性 C.正确性 D.有效性 E.可知性4. 异方差的检验方法有---------------------------------------------------()A.残差的图形检验 B.游程检验 C.White检验D.帕克检验E.方差膨胀因子检验5. 多重共线性的补救有---------------------------------------------------()A.从模型中删掉不重要的解释变量 B.获取额外的数据或者新的样本 C.重新考虑模型 D.利用先验信息 E. 广义差分法五简答计算题(4题,共50分)1.简述F检验的意图及其与t检验的关系。
第三组计量经济学试题(含答案)

第三组计量经济学试题(含答案)第一篇:第三组计量经济学试题(含答案)一.名词解释1、多重共线性:在线性回归模型中,如果某两个或多个解释变量之间出现了相关性,则称为多重共线性。
2、工具变量法:在模型估计过程中被作为工具使用,以替代模型中与随机误差项相关的随机解释变量。
这种估计方法称为工具变量法。
3、时间序列数据:按照时间先后排列的统计数据。
4、截面数据:发生在同一时间截面上的调查数据。
5、相关系数:指两个以上的变量的样本观测值序列之间表现出来的随机数学关系。
二、判断1、计量经济学模型解释经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2、计量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侧重面不同,可以分为广义计量经济学和狭义计量经济学。
(×)3、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而不是数学或其他。
(√)4、样本数据的收集是计量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5、方法,主要包括模型方法和计算方法,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6、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之间一定有数学上的相关关系,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一定具有因果关系。
(×)7、乘数是变量的变化率之比。
(×)8、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是以多个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是应用最为普遍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9、对于最小二乘法最合理的参数估计量应该使得从模型中抽取n 组样本观测值的概率最大。
(×)10、总体平方和由残差平方和和回归平方和组成。
(√)三、单选题1.计量经济模型分为单方程模型和(C)。
A.随机方程模型B.行为方程模型C.联立方程模型D.非随机方程模型2.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B)A.横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 C.修匀数据 D.平行数据3.样本数据的质量问题,可以概括为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B)。
A.时效性 B.一致性 C.广泛性 D.系统性4.有人采用全国大中型煤炭企业的截面数据,估计生产函数模型,然后用该模型预测未来煤炭行业的产出量,这是违反了数据的(A)原则。
计量经济学习题含答案

计量经济学习题含答案第1章绪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把反映某一总体特征的同一指标的数据,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排列起来,这样的数据称为( B )A. 横截面数据B. 时间序列数据C. 面板数据D. 原始数据2.同一时间、不同单位按同一统计指标排列的观测数据称为(B )A.原始数据 B.截面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 D.面板数据3.用计量经济学研究问题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B)A.确定科学的理论依据、建立模型、模型修定、模型应用B.建立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经济预测C.搜集数据、建立模型、估计参数、预测检验D.建立模型、模型修定、结构分析、模型应用4.下列哪一个模型是计量经济模型( C )A.投入产出模型B.数学规划模型C.包含随机变量的经济数学模型D.模糊数学模型二、问答题1.计量经济学的定义2.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目的3.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答:计量经济学是统计学、经济学、数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一门从数量上研究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2.答: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三个:(1)结构分析。
指应用计量经济模型对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定量的度量。
(2)预测未来。
指应用已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求因变量未来一段时期的预测值。
(3)政策评价。
指通过计量经济模型仿真各种政策的执行效果,对不同的政策进行比较和选择。
3.答:计量经济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两个分支: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
理论计量经济学主要研究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应用计量经济学将计量经济学方法应用于经济理论的特殊分支,即应用理论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经济现象和预测经济变量。
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最小二乘法是指(D)A. 使达到最小值B. 使达到最小值C. 使达到最小值D. 使达到最小值2.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样本回归方程可表示为(C )A. B.C. D.3.线设OLS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 B.C.D.在回归直线上4.对样本的相关系数,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A.越接近0,与之间线性相关程度高B.越接近1,与之间线性相关程度高C.D、,则与相互独立二、多项选择题1.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统计性质有( ABC )A. 无偏性B. 线性性C. 最小方差性D. 不一致性E. 有偏性2.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求得的样本回归直线的特点(ACD)A. 必然通过点B. 可能通过点C. 残差的均值为常数D.的平均值与的平均值相等E. 残差与解释变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3.随机变量(随机误差项)中一般包括那些因素(ABCDE )A回归模型中省略的变量B人们的随机行为C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形式不够完善。
计量经济学习题集及详解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计量经济学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__________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结合。
2.数理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__________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计量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__________的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3.经济数学模型是用__________描述经济活动。
4.计量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侧重面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和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
5.计量经济学模型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6.建模过程中理论模型的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工作,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确定理论模型中所包含的变量,主要指确定__________。
8.可以作为解释变量的几类变量有__________变量、__________变量、__________变量和__________变量。
9.选择模型数学形式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
10.研究经济问题时,一般要处理三种类型的数据:__________数据、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数据。
11.样本数据的质量包括四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模型参数的估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软件的应用等内容。
13.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预测前必须通过的检验分别是__________检验、__________检验、__________检验和__________检验。
14.计量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通常包括随机误差项的__________检验、__________检验、解释变量的__________检验。
(完整word版)计量经济学基本点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计量经济学基本点练习题及答案Chap1—31、在同⼀时间不同统计单位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组合,是()A、原始数据B、时点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截⾯数据2、回归分析中定义的( )A、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随机变量B、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C、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为⾮随机变量D、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3、在⼀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样本回归⽅程可表⽰为:()4、⽤模型描述现实经济系统的原则是( )A、以理论分析作先导,解释变量应包括所有解释变量B、以理论分析作先导,模型规模⼤⼩要适度C、模型规模越⼤越好;这样更切合实际情况D、模型规模⼤⼩要适度,结构尽可能复杂5、回归分析中使⽤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直坐标距离。
最⼩⼆乘准则是指()6、设OLS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为A、⼀定不在回归直线上B、⼀定在回归直线上C、不⼀定在回归直线上D、在回归直线上⽅7、下图中“{”所指的距离是A.随机误差项B.残差C.因变量观测值的离差D.因变量估计值的离差8、下⾯哪⼀个必定是错误的9、线性回归模型的OLS估计量是随机变量Y的函数,所以OLS估计量是()。
A.随机变量B.⾮随机变量C.确定性变量D.常量10、为了对回归模型中的参数进⾏假设检验,必须在古典线性回归模型基本假定之外,再增加以下哪⼀个假定:A.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B.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C.随机误差项的⽅差为常数D.两个误差项之间不相关D B C B D B B C A BChap41、⽤OLS估计总体回归模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2、包含有截距项的⼆元线性回归模型中的回归平⽅和ESS的⾃由度是()A、nB、n-2C、n-3D、23、对多元线性回归⽅程的显著性检验,,k代表回归模型中待估参数的个数,所⽤的F统计量可表⽰为:4、已知三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和为800,样本容量为24,则随机误差项的⽅差估计量为( )A 、33.33B 、 40C 、 38.09D 、36.365、在多元回归中,调整后的判定系数与判定系数的关系为6、下⾯哪⼀表述是正确的:A.线性回归模型的零均值假设是指B.对模型进⾏⽅程总体显著性检验(即F 检验),检验的零假设是C.相关系数较⼤意味着两个变量存在较强的因果关系D.当随机误差项的⽅差估计量等于零时,说明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为函数关系7、在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报告中,有F=263489,p=0.000,则表明()A 、解释变量X1对Y 的影响是显著的B 、解释变量X2对Y 的影响是显著的C 、解释变量X1, X2对的Y 联合影响是显著的D 、解释变量X1, X2对的Y 的影响是均不显著8、关于判定系数,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 、判定系数是因变量的总变异中能由回归⽅程解释的⽐例;B 、判定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到1;C 、判定系数反映了样本回归线对样本观测值拟合优劣程度的⼀种描述;D 、判定系数的⼤⼩不受到回归模型中所包含的解释变量个数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弗里希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 A )A.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结合B.管理学、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结合C.管理学、会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结合D.经济学、会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结合2.有关经济计量模型的描述正确的为( C )A.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B.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C.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D.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3.系统误差是由系统因素形成的误差。
系统因素是指( A )A.那些对被解释变量的作用显著,作用方向稳定,重复试验也不可能相互抵消的因素B.那些对被解释变量的作用显著,作用方向不稳定,重复试验也不可能相互抵消的因素C.那些对被解释变量的作用显著,作用方向不稳定,重复试验相互抵消的因素D.那些对被解释变量的作用显著,作用方向稳定,重复试验可能相互抵消的因素4.回归分析的目的为( C )A.研究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依赖关系B.研究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相关关系C.研究被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的依赖关系D.研究解释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5.在X与Y的相关分析中( C )A.X是随机变量,Y是非随机变量B.Y是随机变量,X是非随机变量C.X和Y都是随机变量D.X和Y均为非随机变量6.随机误差项是指( A )A.不可观测的因素所形成的误差B.Y i的测量误差C.预测值i Yˆ与实际值i Y的偏差D.个别的i X围绕它的期望值的离差7.按照经典假设,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应为非随机变量,且( B )更多精品文档更多精品文档A.与被解释变量Y i 不相关B.与随机误差项u i 不相关C.与回归值值iY ˆ不相关 D.与残差项e i 不相关8.判定系数R 2的取值范围为( B ) A.0≤R 2≤2 B.0≤R 2≤1 C.0≤R 2≤4D.1≤R 2≤49.在一元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2β通过了显著性t 检验,表示( A ) A.2β≠0 B.2βˆ≠0 C.2β≠0,2βˆ=0 D.2β=0,2βˆ≠0 10.根据判定系数R 2与F 统计量的关系可知,当R 2=1时,有( D ) A.F=-1 B.F=0 C.F=1D.F=∞11.当存在异方差时,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估计量是( C ) A.有偏估计量 B.有效估计量 C.无效估计量D.渐近有效估计量12.怀特检验适用于检验( B ) A.序列相关 B.异方差 C.多重共线性D.设定误差 13.序列相关是指回归模型中( D ) A.解释变量X 的不同时期相关 B.被解释变量Y 的不同时期相关 C.解释变量X 与随机误差项u 之间相关 D.随机误差项u 的不同时期相关 14.DW 检验适用于检验( B ) A.异方差 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D.设定误差15.设Y i =i i u X ++10ββ,Y i =居民消费支出,X i =居民收入,D =1代表城镇居民,D =0代表农村居民,则截距变动模型为( A ) A.i i i u D X Y +++=210βββ B.i i i u X Y +++=120)(βββ C.i i i u X Y +++=110)(βββ D.i i i i u DX X Y +++=210βββ更多精品文档16.如果联立方程模型中两个结构方程的统计形式完全相同,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C ) A.二者之一可以识别 B.二者均可识别 C.二者均不可识别D.不确定17.结构式方程过度识别是指( C ) A.结构式参数有唯一数值B.简化式参数具有唯一数值C.结构式参数具有多个数值D.简化式参数具有多个数值 1.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是( C ) A.时间数据 B.时点数据 C.时序数据 D.截面数据 2.普通最小二乘准则是( D )A.随机误差项u i 的平方和最小B.Y i 与它的期望值Y 的离差平方和最小C.X i 与它的均值X 的离差平方和最小D.残差e i 的平方和最小 4.反映拟合程度的判定系统数R 2的取值范围是( B ) A.0≤R 2≤2 B.0≤R 2≤1 C.0≤R 2≤4 D.1≤R 2≤4 5.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加入一个新的假定是( D ) A.随机误差项期望值为零 B.不存在异方差 C.不存在自相关 D.无多重共线性 6.在回归模型Y=β1+β2X 2+β3X 3+β4X 4+u 中,如果假设H 0∶β2≠0成立,则意味着( D ) A.估计值2ˆβ≠0 B.X 2与Y 无任何关系C.回归模型不成立D.X 2与Y 有线性关系 7.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时的t 统计量是( D ) A.)ˆvar(jj ββB. )ˆvar(ˆjjββC. )ˆvar(j jββD.)ˆvar(ˆjj ββ8.下列哪种情况说明存在异方差?( D )A.E(u i )=0B.E(u i u j )=0,i ≠jC.E(2i u )=2σ (常数)D.E(2i u )=2i σ9.异方差情形下,常用的估计方法是( D ) A.一阶差分法 B.广义差分法 C.工具变量法 D.加权最小二乘法 10.若计算的DW 统计量为0,则表明该模型( B )更多精品文档A.不存在一阶序列相关B.存在一阶正序列相关C.存在一阶负序列相关D.存在高阶序列相关11.模型中包含随机解释变量,且与误差项相关,应采用的估计方法是( B ) A.普通最小二乘法 B.工具变量法 C.加权最小二乘法 D.广义差分法12.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C ) A.异方差 B.自相关 C.多重共线性 D.设定误差 15.设个人消费函数Y i =i i 21u X +β+β中,消费支出Y 不仅与收入X 有关,而且与年龄构成有关,年龄构成可以分为老、中、青三个层次,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不变,该消费函数应引入虚拟变量的个数为( B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0.下面关于简化式模型的概念,不正确...的是( D ) A.简化式方程的解释变量都是前定变量B.在同一个简化式模型中,所有简化式方程的解释变量都完全一样C.如果一个结构式方程包含一个内生变量和模型系统中的全部前定变量,这个结构式方程就等同于简化式方程D.简化式参数是结构式参数的线性函数 2.计量经济学起源于对经济问题的( C ) A.理论研究 B.应用研究 C.定量研究D.定性研究3.下列回归方程中一定错误..的是( C ) A.5.0r X 6.03.0Y ˆXY i i =⨯+= B.8.0r X 7.02.0Y ˆXY i i =⨯+= C.5.0r X 2.09.0Y ˆXY ii =⨯-=D. 2.0r X 6.08.0Y ˆXY ii -=⨯-=4.以Y i 表示实际观测值,i Y ˆ表示预测值,则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的准则是( C ) A.∑(Y i 一i Y ˆ)2=0 B.∑(Y i -Y )2=0 C .∑(Y i 一iY ˆ)2最小 D.∑(Y i -Y )2最小5.在对回归模型进行统计检验时,通常假定随机误差项u i 服从( A ) A.N(0,σ2) B.t(n-1)C.N(0,2i )D.t(n)6.已知两个正相关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为0.64,则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 D )A.0.32B.0.4C.0.64D.0.87.在利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区间预测时,随机误差项的方差越大,则( A )A.预测区间越宽,精度越低B.预测区间越宽,预测误差越小C.预测区间越窄,精度越高D.预测区间越窄,预测误差越大8.对于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e i=0B.∑e i≠0C. ∑e i X i=0D.∑Y i=∑Yˆi9.下列方法中不是..用来检验异方差的是( D )A.ARCH检验B.怀特检验C.戈里瑟检验D.方差膨胀因子检验10.如果线性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与某个变量Z i成比例,则应该用下面的哪种方法估计模型的参数?( B )A.普通最小二乘法B.加权最小二乘法—(异方差)C.间接最小二乘法D.工具变量法——(解释变量间序列相关)11.如果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等于0.3,则DW统计量等于( D )A.0.3B.0.6C.1D.1.412.如果d L<DW<d u,则( D )A.随机误差项存在一阶正自相关B.随机误差项存在一阶负自相关C.随机误差项不存在一阶自相关D.不能判断随机误差项是否存在一阶自相关13.记ρ为回归方程的随机误差项的一阶自相关系数,一阶差分法主要适用的情形是( B )A.ρ≈0B.ρ≈1C.ρ>0D.ρ<014.方差膨胀因子的计算公式为( A )更多精品文档更多精品文档A.2i iR 11)ˆ(VIF -=β B.2iR 11)ˆ(VIF -=β C.2i iR 1)ˆ(VIF =β D.2iR 1)ˆ(VIF =β 17.在联立方程模型中,识别的阶条件是( C ) A.充分条件 B.充要条件 C.必要条件D.等价条件18.在简化式模型中,其解释变量都是( D ) A.外生变量 B.内生变量 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2.多元回归模型i i i i u X X Y +++=33221βββ通过了整体显著性F 检验,则可能的情况为 ( B C D )A.0032==ββ,B.2β≠0,3β≠0C.2β=0,3β≠0D.2β≠0,3β=0E.1β=0,2β=0,3β=023.计量经济模型中存在多重共线性的主要原因为( C D E ) A.模型中存在异方差 B.模型中存在虚拟变量 C.经济变量相关的共同趋势 D.滞后变量的引入 E.样本资料的限制27.常用的处理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 A B C D E ) A.追加样本信息 B.使用非样本先验信息 C.进行变量形式的转换 D.岭回归估计法E.主成分回归估计法28.在消费(Y)对收入(X)的回归分析中考虑性别的影响,则下列回归方程可能正确的有(BCE ) A.Y=0β+1βX+uB.Y=0β+0αD+1βX+uC.Y=0β+X 1β+)DX (1α+uD. Y=0β+1β(DX)+u更多精品文档E. Y=0β+0αD+1βX+)DX (1α+u五、简单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36.以1978~1997年中国某地区进口总额Y (亿元)为被解释变量,以地区生产总值X (亿元) 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得到回归结果如下:Yˆt =-261.09+0.2453X t Se =(31.327) ( ) t =( ) (16.616) R 2=0.9388 n =20要求:(1)将括号内缺失的数据填入;(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2)如何解释系数0.2453;(3)检验斜率系数的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