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二
口腔组织病理课后练习及答案

课后练习1.绞釉是指釉柱A近表面1/2较直,而内1/2弯曲B 近表面1/3较直,而内2/3弯曲C 近表面2/3较直,而内1/3弯曲D 近表面1/4较直,而内3/4弯曲E 近表面3/4较直,而内1/4弯曲2.无釉柱釉质是指:A.近釉质牙本质界最先形成的釉质B.在新萌出牙表面的一层有机薄膜C.多数乳牙和恒牙表层约30微米厚的釉质D.近釉质牙骨质界最先形成的釉质E.规则性的釉柱排列方向改变产生的折光现象3.成牙本质细胞浆突的末端膨大形成的结构是:A釉丛B 釉板C 釉梭D 釉柱E 施雷格线4.釉质结构的临床意义不正确者为:A劈裂釉质时,应和釉柱走行一致B 矫正牙齿,带环粘固前应酸蚀釉质C 氟可使釉质晶体更稳定,防龋D 制备洞型时,应保留失去牙本质支持的悬空釉柱E 乳牙进行酸蚀处理时,应适当延长酸蚀时间5.从组织来源的角度,釉质是属于特化的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神经组织D.骨组织E.结缔组织6.关于修复性牙本质的结构特点,错误的是:A.牙本质小管明显弯曲B.牙本质小管数目较少C.牙本质小管钙化程度高D.可形成骨样牙本质E.仅沉积在受刺激牙本质小管的髓腔侧7.生理情况下,牙齿发育完成以后形成的牙本质是:A.原发性牙本质B.继发性牙本质C.修复性牙本质D.球间牙本质E.透明牙本质8.罩牙本质中的胶原:A.属于III型胶原B.形成的胶原纤维比较少C.所构成的纤维与牙本质小管垂直D.由成牙本质细胞分泌E.由牙乳头细胞分泌9.矿化程度最高的牙本质是A.管周牙本质B.管间牙本质C.球间牙本质D.前期牙本质E.托姆斯颗粒层10.牙髓组织学上由牙本质向牙髓腔依次为:A.成牙本质细胞层、多细胞层、无细胞层、髓核B.多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无细胞层、髓核C.无细胞层、多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髓核D.成牙本质细胞层、无细胞层、多细胞层、髓核E.无细胞层、成牙本质细胞层、多细胞层、髓核11.牙周膜中,数量最多,最强大的纤维是A牙槽嵴组B 水平组C 斜行组D 根尖组E 根间组12.关于牙骨质组织学描述,错误的是A.含牙骨质细胞B.生理情况下只有新生C.牙骨质有增生沉积线D.牙骨质有哈弗管E.牙骨质无血管神经A施雷格线B 雷丘斯线C 新生线E 冯.埃布纳线13.釉质周期性生长所形成的间歇线14.牙本质周期性生长所形成的间歇线E 15.落射光角度改变所形成的明暗带A16.成釉细胞来自于AA.内釉上皮B.外釉上皮C.釉小皮D.缩余釉上皮E.星网状层17.关于成釉细胞形态学描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为高柱状B.细胞核靠近基底膜C.高尔基体体积增大,向细胞远端移动D.粗面内质网数目显著增多E.线粒体集中在细胞近中端18.内釉上皮和外釉上皮连接处为A.釉结B.釉龛C.釉梭D.上皮隔E.颈环19.釉质形成后,其表面的成釉器演变成A.牙龈结合上皮B.缩余釉上皮C.釉小皮D.上皮珠E.Serre's上皮剩余20.决定牙齿形状的是A.成釉器B.牙乳头C.牙囊D.成釉细胞E.星网状层细胞21.牙齿发育过程中首先形成的是A.牙釉质B.牙本质D.牙髓E.牙周膜22.Malassez上皮剩余是指A.牙板上皮剩余B.缩余釉上皮C.上皮根鞘的残余D.上皮隔残余E.釉小皮23.成釉细胞膜临近釉质一侧34A.形成皱褶,可吸收蛋白和水分B.形成皱褶,可吸收无机离子C.呈平滑面,可分泌蛋白和水分D.呈平滑面,可分泌无机离子E.形成皱褶,可分泌无机离子A.牙板B.缩余釉上皮C.上皮根鞘D.釉小皮E.星网状层24.形成牙龈结合上皮的是 B 3525.形成Serre's腺的是A26.形成Malassez上皮剩余的是C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周膜E.牙槽骨27.对成釉器有营养作用的是28.牙乳头形成 B29.成釉器形成 A30.牙齿萌出后,不再具有生长和修复能力的是 A 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牙髓E.牙周膜31.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性的标志不正确的是A.角化程度B.细胞的多形性C.细胞分裂活性D.细胞核的多形性E.糜烂和溃疡形成32.婴儿黑色素神经外胚瘤的病理特点A.由黑色素细胞和淋巴细胞样细胞构成B.由上皮样细胞和淋巴细胞样细胞构成C.由黑色素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构成D.核分裂像常见E.细胞异形性明显33.可见到角质栓的疾病是:A.扁平苔藓B.慢性盘状红斑狼疮C.白斑D.天疱疮E.念珠菌病34.可形成棘层内疱的疾病是:A.良性粘膜类天疱疮(上皮基底层下疱)B.天疱疮(棘层松解和上皮内疱)C.扁平苔藓(上皮下疱)D.慢性盘状红斑狼疮E.白斑(粒层明显,棘层增生,没有非典型细胞。
口腔组织病理学重点

口腔组织病理学题目整理(一)(考研题★★★,本科题★★,类似题★)第一章口腔颌面部发育01、关于口腔颌面部发育的基本认识。
1)神经塉细胞发生间充质转化后,形成面部大多数结缔组织、包括釉质以外的牙体组织;2)鳃弓和咽囊将形成大部分颈部组织;3)面部、腭和舌的发育与胚胎期形成的颌面部突起融合或联合有关;4)颌骨及颞下颌关节的发育来自于间充质细胞的增生和分化;5)唾液腺的实质发育自口腔黏膜上皮向结缔组织内增生,然后分化为腺体组织;6)口腔颌面部的发育具有严格的时间、空间调控过程。
02、简述胚胎的三个发育阶段。
1)增殖期:自受孕至受孕后2周,此期包括受精、植入和三胚层胚盘的形成;2)胚胎期:受孕后3-8周,分化出不同类型的组织并构成器官、系统,胚胎出具人形,口腔颌面部发育基本在此期形成;3)胎儿期:自受孕后9周至出生,腭部的发育在此期的开始阶段完成。
03、简述三胚层将来分化成的组织。
1)内胚层:肠腔上皮、消化腺上皮——―内消呼肝胰‖;2)中胚层:骨骼、肌肉、血液、淋巴、结缔组织;3)外胚层:表皮、神经组织——―外表感神腺‖。
04、简述神经塉细胞分化成的组织。
1)神经系统组织;2)内分泌组织;3)结缔组织;4)皮肤组织。
05、试述颌面形成过程和列举一个以上发育缺陷。
★★1.面部的发育过程实质上是面突的分化、联合或融合过程。
1)胚胎第3周,发育中的前脑生长迅速,其下端出现了一个凸起称额鼻突。
此时由于迁移的神经塉细胞的增生,在额鼻突两侧的下方出现第1鳃弓,由此形成了最初的口腔即原口。
原口的上界为额突、下界为心脏膨大、两侧为第一鳃弓。
由于鳃弓向正中腹侧生长,取代了发育中的心脏作为原始口腔下界的位置。
2)胚胎第24天,第1鳃弓上出现另一个突起即上颌突。
此时的原口上界为额突、下界为第1鳃弓(下颌突)、两侧为上颌突。
原口的深部与前肠相接,两者之间有一薄膜即口咽膜相隔。
3)胚胎第4周,口咽膜破裂,口腔与前肠相相通。
4)胚胎第3周末,在口咽膜前方原口顶端正中出现一个囊样内陷,称拉特克囊。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案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口腔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3. 学会识别和分析口腔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
4. 能够运用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
二、教学内容1. 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定义和范围研究方法和手段2. 口腔组织的正常结构牙体组织牙周组织口腔黏膜3. 口腔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龋病牙周病口腔癌4. 口腔组织病理学的临床应用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5. 实验操作和病例分析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概念、正常结构和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
2. 示教法:展示病理切片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3. 实践操作:学生自行观察病理切片,进行病例分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
2. 病理切片观察:评估学生对病理切片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病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病例分析和写作能力。
4.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口腔组织病理学教科书。
2. 病理切片:各种口腔疾病的病理切片。
3. 图片和视频:展示口腔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
4. 显微镜:用于观察病理切片。
5. 病例资料:提供给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16堂理论课和16堂实践课。
2. 进度安排: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课时)口腔组织的正常结构(4课时)口腔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8课时)口腔组织病理学的临床应用(4课时)实验操作和病例分析(8课时)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口腔组织的正常结构口腔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口腔组织病理学的临床应用2. 教学难点:口腔组织的正常结构口腔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实验操作和病例分析八、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准备口腔组织病理学教科书和相关参考书籍。
口腔医学本科口腔组织病理学作业

口组名词解释:1双生牙指一个牙胚不完全分开而形成的, 通常为完全或不完全分开的牙冠,有一个共同的牙根和根管。
一般牙的数目正常。
2 融合牙指两牙胚融合在一起发育而成,牙本质相连。
3 结合牙指创伤或牙拥挤,以致牙间骨质吸收,两个牙借增生的牙骨质结合在一起。
4 Turner牙指由于乳牙的感染或创伤引起其继生恒牙成釉细胞的损伤,进而导致该继生恒牙产生的釉质形成不全或矿化不全。
5Hutchinson牙指梅毒螺旋体感染牙胚,侵犯成釉器使釉质发育障碍,在恒切牙釉质产生特征性的发育不全改变,表现为近远中面向切缘变细,螺丝刀外观,凹陷6 桑葚牙指梅毒螺旋体感染牙胚,侵犯成釉器使釉质发育障碍。
在第一恒磨牙釉质产生特征性的发育不全改变,表现为牙尖缩窄,釉质球团形成。
7畸形中央尖指恒前磨牙、磨牙的中央沟或颊尖舌侧嵴上的牙尖样突起。
8畸形舌侧尖指前牙牙面上轮廓清楚的副牙尖,从釉牙骨质界向切缘延伸至少一半距离。
9釉珠指局限性釉质增生过长的小球形团块。
常发生在上颌磨牙根分叉处的牙骨质表面,接近釉牙骨质界。
10龋病指是在细菌为主的多因素作用下,牙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导致牙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11菌斑指未矿化的细菌性沉积物,由细菌、唾液糖蛋白、细胞外多糖等菌斑基质组成。
12获得性薄膜指唾液糖蛋白选择性吸附于牙面而形成的生物膜。
13牙髓息肉指患牙穿髓孔大,根尖孔大,牙髓血运丰富,使增生的炎性牙髓组织增生呈息肉状充填龋洞或经穿髓孔突出。
14成牙本质细胞空泡变性指成牙本质细胞间液体积聚形成水泡。
15牙髓钙化指牙髓组织由于营养不良或组织变性并在此基础上钙盐沉积所形成的大小不等的钙化团块。
16牙髓网状萎缩指是由于牙髓供血不足,牙髓组织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状间隙,其中充满液体。
17牙髓纤维性变指因牙髓供血不足,牙髓细胞、血管、神经萎缩减少甚至消失,纤维成分增多。
18根尖周炎指发生在牙根尖周组织的炎症性疾病,绝大多数继发于牙髓病。
口腔组织病理学内部资料2

牙源性钙化囊肿-----基底细胞极性倒置牙源性钙化上皮瘤-----肿瘤组织内可见淀粉样物质钙化,成同心圆样沉积组合性牙瘤----肿瘤内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排列同正常牙牙源性腺瘤----玫瑰花样结构早期釉质病变的暗层生长线和横纹不清楚。
釉质龋---由深到浅,透明层、暗层、病损体部、表层透明层---病损的最前沿,与正常釉质相连,是龋损最早发生的组织学改变病损体部---是釉质龋病变的主要部分,且生长线和横纹较明显,是釉质龋中脱矿最严重的层次,在所有病损中都存在表层----在釉质龋的最表面,是龋损发生时候首先酸蚀的部位窝沟是龋病最好发的部位牙本质龋---透明层、脱矿层、细菌侵入层、坏死崩解层透明层—又叫硬化层,是牙本质龋最深层,最早的改变脱矿层---有死区存在,为病变扩展至牙髓提供了通道坏死崩解层---牙本质龋损的最表层含牙囊肿的病理改变----囊壁较薄,衬里上皮为无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上皮只有2~5层扁平或矮立方细胞组成,无明显上皮钉突,囊壁中偶尔可见牙源性上皮岛造成牙釉质发育不全的病因----婴幼儿水痘,婴幼儿营养不良,母亲患风疹,母亲患梅毒在口腔被覆粘膜中---包括颊,唇,舌腹,口底,软腭粘膜。
粘膜下层不明显的是舌腹粘膜牙本质的形成---成牙本质细胞合成1型胶原分泌到牙乳头的基质中,最先分泌的胶原纤维粗大,与基底膜垂直,牙本质的矿化形态主要是球形矿化,在牙冠发育和牙齿萌出期间,牙本质每天沉积4微米。
细胞非典型增生---上皮内个别细胞发生紊乱改变氟斑牙---一般发生于恒牙临床无实质性缺损的牙釉质发育不全是------釉质基质矿化成熟障碍,而成釉细胞釉基质合成分泌正常良性角化不良----在上皮棘层或基底层个别或一群细胞发生角化,且多在高度增生的上皮钉突中出现骨纤维异常增生的临床表现----多见于青年人,病程长,病变发展缓慢,上颌比下颌多见,颌骨膨胀,颜面不对称,可触及明显包块,周界清楚,牙移位,正常咬合关系改变牙源性腺样瘤与含牙囊肿的区别-----牙源性腺样瘤的肿瘤上皮为结节状细胞巢,可形成玫瑰花样结构,肿瘤上皮为立方或柱状细胞吗,形成腺管样结构,由多边形嗜酸性鳞状细胞组成小结节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的病理表现----肿瘤由多边形细胞组成,上皮细胞排列成片状或岛状,瘤细胞边界清晰,胞浆微嗜酸性核多形性明显,但核分裂少见。
口腔组织病理学(一)-2_真题-无答案

口腔组织病理学(一)-2(总分50,考试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关于红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男性多见B.较少见C.均质型内可见原位癌D.恶变率较白斑低E.颗粒型易癌变2. 关于味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味蕾位于基底膜之下B.除位于乳头外还可分布于软腭会厌C.上皮分化形成的特殊结构D.光镜下味蕾由亮细胞和暗细胞组成E.味蕾的功能是感受味觉3. 有关牙槽骨松质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密质骨和固有牙槽骨之间B.前牙区骨松质含量最少,甚至可缺如C.承受咬合力大的区域,骨小梁粗大致密D.骨髓在幼年时期为红骨髓,老年后含脂肪多为黄骨髓E.两牙之间骨小梁排列与牙根表面平行,在根尖周围放射状排列4. Sharpey纤维是指A.一端埋入牙髓,一端埋入牙龈B.一端埋在牙槽骨,一端埋入牙周膜C.一端埋在牙槽骨,一端埋入牙龈D.一端埋入牙骨质,一端埋入牙周膜E.一端埋在牙槽骨,一端埋入牙骨质5. 在口腔疾病中发病率占首位的是A.牙髓病B.牙周病C.龋病D.根尖病E.口腔黏膜病6. 决定牙形状的重要牙因素是A.牙囊B.萌出时间C.成釉器D.牙板E.牙乳头7. 牙髓中的主要细胞为A.组织细胞B.成纤维细胞C.成牙本质细胞D.以上均是E.未分化间充质细胞8. 牙龈瘤的病理分型不含A.纤维性牙龈瘤B.巨细胞型牙龈瘤C.血管性牙龈瘤D.肉芽肿性牙龈瘤E.先天性牙龈瘤9. 不属于牙本质反应性变化的是A.继发性牙本质B.牙本质死区C.罩牙本质D.修复性牙本质E.透明牙本质10. 唇裂的发生是由于A.两球状突未联合B.球状突与上颌突未联合C.上颌突与侧鼻突未联合D.侧鼻突与中鼻突未联合E.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联合11. 下列属于真性肿瘤的是A.牙源性钙化上皮瘤B.侵袭性纤维瘤病C.牙瘤D.蔓状血管瘤E.牙龈瘤12. 牙龈纤维中最多的一组是A.牙周膜组B.龈牙组C.环行组D.牙槽嵴组E.越隔组13. 由于含有机物多而造成的不包含A.釉质生长线B.釉板C.釉丛D.釉梭E.施雷格线14. 龋病的好发牙面不包括A.前牙舌面B.前后牙邻面C.前牙唇面D.后牙颊面颈部E.后牙牙合面窝沟15. 腮腺和颌下腺分泌的唾液占总量的A.50% B.80%C.90%D.70%E.60%16. 不属于上皮根鞘作用的是A.上皮根鞘若不断裂,则影响牙骨质形成B.上皮根鞘连续性受到破坏后,可形成侧支根管C.可诱导周围的细胞形成牙周膜D.可形成上皮隔,并与邻近外胚间充质细胞共同作用以决定牙根的发育E.其内层细胞可诱导邻近牙髓细胞分化出成牙本质细胞17. 牙本质龋最深层的改变是A.脱矿层B.透明层C.脂肪变性层D.细菌入侵层E.坏死崩解层18. 根尖肉芽肿主要特征为A.肉芽肿周围可见有上皮存在B.中性粒细胞、边缘可见巨噬细胞临近牙周膜和骨髓可见血管充血C.以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根尖周组织,并有肉芽组织形成D.可见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E.周围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外围以密集的淋巴细胞、浆细胞19. 天疱疮的典型病理表现是A.上皮下疱,结缔组织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B.上皮内疱,棘层松解,疱底可见不规则绒毛状突起C.上皮下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红细胞渗出D.上皮内疱,上皮细胞气球样变,可见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含体E.上皮下疱,固有层紧靠上皮处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20. 畸形中央尖常发生于A.尖牙B.下颌双尖牙C.下颌磨牙D.上颌磨牙E.上颌双尖牙21.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的生物学特征为A.良性、有局部浸润性、牙源性含或不含牙源性上皮B.良性、无局部浸润性、牙源性含或不含牙源性上皮C.良性、无局部浸润性、牙源性上皮性肿瘤D.良性、有局部浸润性、牙源性上皮性肿瘤E.良性、有局部浸润性、牙源性上皮或间充质、伴或不伴牙齿硬组织形成22. 有关典型的成釉细胞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快,早期出现症状B.可形成釉质C.下颌前部好发D.组织发生自牙源性上皮E.双侧多见23. 结合上皮与牙齿的结合是通过A.镶嵌连接B.缝隙连接C.桥粒连接D.半桥粒连接E.紧密连接24. 棘层内疱可见于A.天疱疮和扁平苔藓B.疱疹性口炎和扁平苔藓C.天疱疮和疱疹性口炎D.天疱疮和瘢痕类天疱疮E.扁平苔藓和瘢痕类天疱疮25. 钙化程度最高的牙本质是A.前期牙本质B.球间牙本质C.管周牙本质D.生长线E.管间牙本质26. 艾滋病的口腔症状不包括A.Wegner肉芽肿B.毛状白斑C.非霍奇金淋巴病D.龈炎E.牙周炎27. 原始口腔的组成是A.额鼻突、球状突、下颌突B.中鼻突、侧鼻突、下颌突C.额鼻突、侧鼻突、下颌突D.球上突、侧鼻突、下颌突E.额鼻突、上颌突、下颌突28. 第一恒磨牙牙胚的形成是在胚胎的第A.6个月B.8个月C.7个月D.4个月E.5个月29. 全部为无细胞牙骨质的区域为A.牙颈部B.根尖区C.自牙颈部到近根尖1/3处D.牙本质表面E.以上都不是30. 牙源性腺样瘤的肿瘤结构中不含A.小结节B.玫瑰花样结构C.梁状或筛状结构D.黏液性软骨性组织E.腺管样结构31. 新生线带可见于A.乳牙和第一恒磨牙B.中切牙和第一恒磨牙C.恒牙D.乳牙和中切牙E.乳牙32. 以下关于组织细胞增生症X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勒雪病中可见组织细胞和泡沫细胞B.此病可见组织细胞为变异朗格汉斯细胞C.此病为真性肿瘤D.韩薛柯病中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和嗜酸粒细胞E.嗜酸性肉芽肿,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和组织细胞33. 有关牙骨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淡黄色,硬度大于骨B.有机物主要为胶原和蛋白多糖C.含多种微量元素,含氟量较其他矿化组织多D.牙颈部薄,根尖和根分叉处较厚E.无机盐含量约为重量的45%~50%34. 不属于牙源性发育性囊肿的是A.含牙囊肿B.龈囊肿C.牙旁囊肿D.角化囊肿E.萌出囊肿35. 不含肌上皮细胞的肿瘤为A.黏液表皮样癌B.多形性腺瘤C.腺样囊性癌D.腺淋巴瘤E.肌上皮瘤36. 牙髓坏死一般不存在A.可伴发特殊细菌感染形成牙髓坏疽B.胞浆和间质崩解C.牙髓坏疽时坏死组织呈灰白色D.牙髓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E.坏死牙髓常呈无结构物37. 不属于形成牙髓炎的病理性促进因素的是A.牙髓组织基质中含有大量胶原纤维和黏多糖,使炎症不易扩散B.根尖孔狭小不易建立通畅引流C.牙髓组织缺乏侧枝循环D.牙髓组织不能感受冷热压力和化学刺激,只能感受痛觉E.牙本质壁缺乏弹性易造成髓腔内压力增高38. 以下属于牙源性上皮性肿瘤的为A.牙源性鳞状细胞瘤、牙源性腺样瘤、牙源性纤维瘤B.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牙源性腺样瘤、牙源性纤维瘤C.牙源性钙化上皮瘤、造釉细胞瘤、牙源性纤维瘤D.牙瘤、造釉细胞瘤、牙源性透明细胞瘤E.牙源性钙化上皮瘤、造釉细胞瘤、牙源性透明细胞瘤39. 关于良性黏膜类天疱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固有层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B.为基底层下疱,基底细胞变性C.上皮内出现棘层松解D.上皮层可全层剥脱E.组织愈合后可形成瘢痕40. 与白斑的发生无关的是A.吸烟B.遗传C.自身免疫D.维生素缺乏E.局部刺激41. 牙源性囊肿的衬里上皮来源不含A.成釉器B.Serres上皮剩余C.缩余釉上皮D.呼吸道上皮E.Malassez上皮剩余42. 下列属于面裂囊肿的是A.球上颌囊肿、鼻唇囊肿、鼻腭囊肿、鳃裂囊肿B.腭正中囊肿、始基囊肿、畸胎样囊肿、下颌正中囊肿C.腭正中囊肿、鳃裂囊肿、鼻腭囊肿、皮样囊肿D.球上颌囊肿、鳃裂囊肿、鼻腭囊肿、甲状舌管囊肿E.球上颌囊肿、鼻唇囊肿、鼻腭囊肿腭正中囊肿43. 牙骨质与骨组织不同之处为A.细胞位于陷窝内B.层板状排列C.能新生D.有增生沉积线E.无神经和血管44. 不属于真性牙源性肿瘤的为A.牙源性纤维瘤B.牙瘤C.牙源性钙化上皮瘤D.成釉细胞瘤E.成釉细胞纤维瘤45. 牙龈纤维中最细的一组是A.牙周膜组B.环行组C.越隔组D.龈牙组E.牙槽嵴组46. 面部各突起完成联合的时间为胚胎第A.11~12周B.7~8周C.3~4周D.9~10周E.5~6周47. 牙周膜中功能最重要的细胞是A.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B.上皮剩余C.成纤维细胞D.未分化间充质细胞E.成牙骨质细胞48. 牙槽骨的生物学特征不包括A.牙槽骨是高度可塑性组织B.牙缺失后会吸收C.随着牙的移动不断改建D.受压力侧的牙槽骨增生E.是人体骨骼最活跃部分49. 有关流行性腮腺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唾液淀粉酶经淋巴人血,由尿排出B.为副黏液病毒感染C.导管上皮水肿,管腔内充满坏死细胞和渗出物D.腺体被膜可间质水肿,充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E.为非化脓性感染50. 牙本质的增龄变化为A.死区B.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C.透明牙本质的形成D.继发性牙本质的不断形成E.球间牙本质增加。
《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标准

《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208 适用专业:口腔医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54总学分数:3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定位:《口腔组织病理学》是病理学分支学科,重要的口腔医学专业基础课程。
2.课程性质:口腔组织病理学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课。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口腔组织病理学》是联系医学基础知识和口腔治疗技术专业知识的桥梁和纽带。
4.课程作用:是将口腔胚胎学,口腔组织学及生物学与口腔病理学为一体,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结合,前后呼应,以利于了解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转归,为临床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1)针对专业特点,组合课程内容高等职业教育体现的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作为本专业基础课程,遵循“必需、够用”原则,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以满足专业课程教学需要为前提,并兼顾实际应用。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形态学课程,在课程学习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授与实验相结合,通过教学实验与课堂讨论深化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学生通过听课、实验室实习、电教图像观摩、自学等方式完成课程标准,获得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础知识。
(3)倡导以学生为本的创造性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提倡采取以学生为本的创造性教学,注重与专业课程间的联系,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倡导学生运用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知识,对口腔常见疾病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能更好的适应临床实践的需要。
(4)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合理的评价体系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效果评价中,除通过试卷考核同学对课程标准规定知识的掌握程度外,应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唐山金英杰口腔面授阶段测试-口腔组织病理学2

您的姓名:[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成釉细胞瘤有下列组织学分型,除了() [单选题] *A.滤泡型B.丛状型C.梭形细胞型(正确答案)D.基底细胞型E.棘皮瘤型2.肉眼见包膜完整,组织学观察见玫瑰花腔结构的肿瘤是() [单选题] *A.牙瘤B.成釉细胞瘤C.牙源性钙化上皮瘤D.牙源性腺样瘤(正确答案)E. 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3.成釉细胞瘤有以下临床表现,除了() [单选题] *A.男性患者占绝大多数(正确答案)B.渐进性颌骨膨大C.触诊乒乓球感D.面部畸形E.牙齿移位、松动4.在牙周膜中,哪一种细胞能增殖成颌骨囊肿或者牙源性肿瘤() [单选题] *A.成纤维细胞B.间质细胞C.成骨细胞D.Malasses 上皮剩余(正确答案)E.成牙骨质细胞答案解析:在牙周膜中Malasses 上皮剩余能增殖成颌骨囊肿或者牙源性肿瘤。
5.下列哪项不是牙源性腺样瘤与含牙囊肿的区别点() [单选题] *A.肿瘤上皮为结节状实性细胞巢,可形成玫瑰花腔结构B.肿瘤上皮为立方或者柱状细胞,形成环状腺管样结构C. 由多边形嗜酸性鳞状细胞组成小结节D.肿瘤为梁状或者筛状E.肿瘤腔内可含牙(正确答案)6.牙源性腺样瘤好发部位是() [单选题] *A.上颌尖牙区(正确答案)B.下颌尖牙区C.上颌双尖牙区D.下颌双尖牙区E.上颌磨牙区7.灶性影细胞主要见于() [单选题] *A.成釉细胞瘤B.牙源性腺样瘤C.牙源性钙化囊肿(正确答案)D.牙源性钙化上皮瘤E. 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8.以下可能是牙源性角化囊肿复发的原因,除了() [单选题] *A.手术难以完整摘除B.衬里上皮生长活跃C.囊肿部份区域癌变D.囊壁内有卫星囊E. 口腔黏膜基底细胞增殖(正确答案)9.下列有关成釉细胞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主要含成釉器样结构,但无釉质或者其他牙体硬组织形成B.多发生于颌骨内,但也可发生于骨外C.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变异较大,可有多种表现D.滤泡型和丛状型是实性成釉细胞瘤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E. 目前认为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与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相同(正确答案)10.下列病理学变化属于混合型牙瘤的是() [单选题] *A.形成滤泡状上皮岛B.形成玫瑰花腔结构C. 浮现大量影细胞和钙化灶D. 由许多牙样结构组成E.牙体组织成份紊乱罗列(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牙瘤属于发育畸形,其中混合型牙瘤牙体组织成份罗列紊乱,相互混杂,无典型牙结构;而组合型牙瘤由许多牙样结构组成,其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牙骨质的罗列如同正常牙的罗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