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爆破新技术

合集下载

我国爆破工程行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爆破工程行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爆破工程行业的发展趋势1引言爆破工程最早起源于千余年前中华大地的黑火药时代。

大约在11~13世纪,黑火药传人欧洲;在17世纪黑火药开始用于开采矿石,开启了矿山爆破的新篇章。

经过两百多年,全球工程爆破行业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大型工程爆破企业,例如拥有120多年历史的澳瑞凯集团公司(ORICA),可以为全球各大矿产开采商提供爆破服务,同时也生产与采矿相关的各种化工用品,其业务广泛分布于全球六大洲。

ORICA在澳大利亚民爆市场份额达65%~70%(据GSJBW统计),在美国民爆市场份额达45%。

我国爆破技术和爆破工程行业在近三十年来发展很快,每年炸药消耗量已超过300多万吨,每年爆破工程行业产值1300~1500亿元。

很多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有些技术还处于领先地位。

2行业整合与重组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四千多家爆破公司,但具有爆破与拆除一级资质企业仅36家。

每家企业的年平均营业收入不足4000万元,年收入超过5亿的更是凤毛麟角。

近几年,金属加工特种爆破企业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其中不乏如西安天力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大连爆炸加工研究所和南京三邦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也有个别规模较小、生产条件较差的小型企业。

目前,这种小型企业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产品质量缺乏保证、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有待于在技术力量、安全意识、管理能力方面进一步增强,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维护正常营销秩序、确保安全生产。

针对这种局面,公安系统即将推出一套安全管理办法,对爆破企业、爆破项目、爆破技术人员实行分级管理:①按爆破企业的资本、设备、人员组成、业绩、安全管理能力分成A、B、C、D四级;②按爆破工程的不同种类、规模、难易程度及环境复杂程度,把土岩爆破、拆除爆破和特种爆破也分成A、B、C、D四个等级;③对爆破技术人员则按资历、能力分为高、中、低三级,在土岩、拆除、特种三种爆破范围,重新考核取证,持证上岗。

现代科学技术在爆破中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在爆破中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在爆破中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爆破已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学科之一,早在80年代,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就曾指出:“爆炸的科学技术历来是军事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部门。

它在工农业生产、工程建筑以及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还是后来的事。

可是,现在已经可以明确,它是一门应该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了”。

近年来,通过吸收计算机科学、相关的边缘学科、现代数学方法等其它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对爆破理论的研究,以及大量采用先进的测量和监测仪器,加之新型爆破器材、先进的起爆系统和新型的施工机具的出现与应用,使爆破技术逐步脱离纯经验性的积累,开始以爆破理论为指导,对爆破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对爆破过程进行可靠控制,对爆破效果以及效应进行模拟预报等方向发展,开始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过渡。

现代科学技术在爆破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是:0.4.1 爆破理论的研究更加实用化、计算机化和科学化(1)、许多新思想、新方法以及边缘科学、现代数学方法引入到爆破理论研究中。

例如,把爆破过程视为一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研究方法上,运用60年代发展起来的系统工程、信息论、控制论和70年代发展起来的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及非线性理论等以及80年代发展起来的数值方法(Numerical Method(NMM)和中国留美学者石根华博士提出的非连续变形分析法(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DDA),同时引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模糊数学、灰色系统、分形几何(Fractal Geometry)等不确定性模型(Vn- Deterministic Model)理论,以及最优化方法、有限元法、蒙特卡罗方法和多变量线性回归方法等现代数学方法,使爆破理论的研究更加科学化。

(2)、运用计算机防真、模拟、CAD系统、专家系统等计算机科学描述爆破裂隙的产生和扩展,预测爆破块度和爆堆形态,模拟爆破过程,使爆破理论的研究和爆破设计更加计算机化。

隧道爆破施工新技术

隧道爆破施工新技术

隧道爆破施工新技术
隧道爆破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安全、效率和环保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隧道爆破施工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以下是一些新技术在隧道爆破施工中的应用:
1. 高精度定位技术,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等技术,实现对爆破孔的精准定位,提高了爆破的精度和安全性。

2. 高性能爆破药剂,新型的爆破药剂具有更高的爆破能力和更低的环境影响,能够更有效地进行隧道爆破作业。

3. 非爆破施工技术,随着无爆破施工技术的发展,一些隧道采用了液压劈裂、液压冲击、液压割岩等非爆破施工技术,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了施工噪音和振动。

4. 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引入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隧道爆破过程中的振动、声音、颗粒运动等参数,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调节,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5. 三维爆破设计技术,利用三维建模和仿真技术,对隧道爆破进行精确的设计和模拟,优化了爆破参数的选择,提高了爆破效果和施工质量。

总的来说,隧道爆破施工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为隧道工程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爆破书籍资源

爆破书籍资源

1、《拆除爆破新技术》作者:何广沂出版日期:1988.72、《控制爆破工程学》作者:赵福兴出版日期:1988.43、《隧道爆破现代技术》作者:齐景出版日期:1995.8 44、《爆破工》作者:税国勤出版日期:1993.95、《大量石方松动控制爆破新技术》作者:何广沂出版日期:1995.36、《铁路增建第二级及改建既有线工程石方控制爆破施工技术规定》作者:出版日期:1988.27、《水下工程爆破》作者:杨光煦出版日期:1992.108、《中国科学院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第30集(结构材料、岩土工程、抗震与爆破)》作者:出版日期:1988.109、《岩石爆破测试原理与技术》作者:高全臣出版日期:1996.410、《煤矿安全爆破》作者:李贵忠等编写出版日期:1999.511、《爆破工》作者:王林超出版日期:1995.112、《工程爆破文集——全国工程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选第三辑》作者: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出版日期:1988.313、《爆破工程》作者:李成伟出版日期:1990.614、《矿业和建筑工程中的控界爆破》作者:[捷]IVO·布鲁唐涅克出版日期:1989.1015、《高等学校教学用书钻眼爆破简明教程》作者:王树仁出版日期:1989.1016、《凿岩爆破工》作者:达明出版日期:1989.817、《地面与地下工程控制爆破》作者:王廷武出版日期:1990.818、《高等学校教材岩石爆破机理》作者:钮强出版日期:1990.819、《工程爆破新技术》作者:何广沂著出版日期:2000.820、《工程爆破实践》作者:史雅语出版日期:2002.521、《爆炸基本原理》作者:张守中出版日期:1988.0422、《水下爆炸》作者:罗耀杰出版日期:1960.1123、《爆炸材料与放炮》作者:那守范著出版日期:1999.11。

等离子爆破技术

等离子爆破技术

等离子爆破技术我国的矿山无论在其生产规模和开采技术等方面,都与世界上采矿较为先进的国家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为了缩小这些差距,我们应及时地了解采矿工程中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并尽快地做好引进、消化和推广的工作。

这对发展我国的采矿工程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采矿工程中包括了很多工序,凿岩爆破就是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爆破技术的改进,不仅有助于安全生产,而且也能提高开采效率。

因此,研制和引进新型爆破器材和爆破技术,对矿业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对爆破技术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有些研究项目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根据我国矿山的特点,本文介绍几种便于在薄矿脉开采中推广应用的新的爆破技术和爆破器材。

1等离子爆破技术加拿大在采矿新技术的应用方面,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技术成果,等离子爆破技术就是其成果之一。

诺兰达公司的研究人员正在从事一个新的研究项目,采用电能代替化学能对硬岩进行爆破作业。

该项技术是将大量的电能储存在高效的蓄能电容器组内,通过起爆的遥控起动器控制触发电路,完成大电流开关装置的开启与闭合,再由同轴电缆与设置在岩石孔上可承受巨大作用力的同轴爆破电极相联接。

起爆时,储存在电容器组里的大量电能,可在几微秒的短时间内,向封闭在孔底300~500mm处的电解质释放电能,如此大量的电能使得电解质转换成高温、高压的电离气体和等离子体,其间的压力高达200MPa,这些电离气体或等离子体急剧膨胀,最终造成岩石破碎。

此种爆破技术在起爆瞬间所形成的高温、高压的离子气体迅速膨胀形成强大的冲击波,从而在岩体内产生应力场,导致类似于化学炸药产生的爆破效果,但没有生成有害气体,因而对采矿作业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完成了实验室的实验之后,在东魁北克的Gaspe矿成功地进行了现场试验,在巨砾和岩石工作面的爆破中,都证明了此种爆破技术的可行性。

根据现场试验的测定,能量的消耗大约为0.19~0.48kW·h/m3,每次爆破的用电量仅相当于家用熨斗使用5min的用电量。

爆破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爆破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爆破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采矿10-02吴东东摘要:从爆破技术的现状,爆破技术的应用和爆破技术的不足,论述了我国井工矿爆破技术的不足,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凿岩爆破在国民经济的作用,对爆破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自我观点的论述。

关键词:煤矿凿岩爆破钻眼爆破机械化水平新型爆破器材爆破理论研究正文:目前,我国井工矿的爆破技术大多采用的是钻眼爆破,破岩方法使用最普遍的是爆破破岩。

钻眼爆破法以其施工机具简单,轻便灵活,操作容易,维修费用低效率高而非常适用于煤矿井下凿岩爆破作业。

新型的爆破器材,先进的爆破技术不断在爆破中应用。

一:目前我国爆破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1,随着煤炭事业的快速发展、矿用爆破器材的不断更新和凿岩设备大型化、高效化,地下工程爆破技术也有了较大发展。

在国内外较早试验成功并采用毫秒微差爆破技术、周边聚能光面爆破、立井深孔爆破等技术,此外,在立并冻结段掘进爆破、石门揭煤爆破、钻井井壁破底爆破等方面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来我国还开始研究试验了无掏槽爆破技术,连续微分爆破技术,巷道掘进无抛掷爆破技术,揭煤遥控起爆技术等,有些已在生产中试用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率,有些也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此外,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爆破模拟也亦应用于煤矿井下。

2,岩巷掘进施工采用传统的钻爆法时,周边眼布置密集,为浅孔多循环作业方式,即使采用普通的光爆成形技术,因施工中难以严格按光爆要求施工,致使巷道普遍成形效果差,围岩破坏严重,最终影响掘进的循环进尺及成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研究的“岩巷定向断裂爆破新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机理是采用聚能药卷控制爆炸能量的释放方向,使之沿着巷道轮廓线方向优先释放,形成引导裂纹,并提供应力场使之具有足够的应变能来维持裂纹以理想的速率传播而不至于分叉;在非切缝方向,由于稀疏波作用及对爆生气体的缓冲作用,从而抑制了其它方向的裂纹扩展。

另外,爆生气体优先沿着巷道轮廓方向驱动裂缝,使其加速扩展直至形成理想的断裂面。

简述工程爆破新技术—静力爆破

简述工程爆破新技术—静力爆破

简述工程爆破新技术—静力爆破发表时间:2009-11-26T10:43:37.31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7月下旬刊供稿作者:潘小龙[导读] 静力破碎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破碎或切割岩石和混凝土的方法,亦称为静态迫裂或静态破碎技术潘小龙(珠海市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摘要:静力爆破技术其实质是在岩体上钻孔,在钻孔中灌装静力爆破剂,依靠其膨胀力使岩石产生裂隙或裂缝,从而达到破碎的目的,可在无振动、无飞石,无噪音、无污染的条件下破碎或切割岩石或混凝土构筑物。

关键词:静力爆破钻孔膨胀力岩石破碎0 引言说起爆破,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它那巨大的破坏性,想到巨大冲击波、满天粉尘、飞石,这些对于远离城市的郊区则没有什么影响,而对于城市市区,巨大的冲击波对周围高大拥挤的建筑物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飞石则危及街道上的行人人身安全,粉尘则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就研制出了一种静力破碎剂,它完全能够解决这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这就是静力爆破技术。

这种静力爆破技术拟用于珠海市板樟山森林公园隧道南危险边坡治理工程(主要是对板樟山公园南面山腰和盘山公路两侧危险边坡的危石、浮石和孤石进行静力爆破)和珠海市斗门区新青水质净化厂管网配套一期工程(主要是对管线沟槽开挖中遇见石方进行静力爆破)等工程,这为工程爆破提供了新的途径。

1 工作原理静力破碎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破碎或切割岩石和混凝土的方法,亦称为静态迫裂或静态破碎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装在介质钻孔中的静力破碎剂(英文名:High Rang Soundless Cracking Agent,简称HSCA)加水后发生水化反应,使破碎剂晶体变形,产生体积膨胀,从而缓慢的、静静地将膨胀压力(可达30Mpa—50Mpa)施加给孔壁,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最大值,将介质破碎。

静力破碎剂是这种新型技术的核心,它是一种非燃、非爆、无毒物品,是一种含有铝、镁、钙、铁、氧、硅、磷、钛等元素的具有高膨胀性能的粉状无机材料(习惯也称之为:静态破碎剂、静态爆破剂、胀裂剂、静裂剂,膨胀剂,破碎剂,爆破剂,无声炸药、破石剂、裂石剂等)。

聚能水压爆破新技术

聚能水压爆破新技术

聚能水压爆破新技术一、常规光面爆破技术1、技术原理常规光面爆破技术原理是炮眼中的炸药爆炸后,在岩石中传播应力波产生径向压应力和切向拉应力,由于炮眼相邻互为“空眼”,所以在炮眼连线两侧产生应力集中度很高的拉应力,超过岩石抗拉强度,炮眼之间的岩体形成的初始裂缝要比其他方向厉害的多,除此之外,由于炸药爆炸生成的高压气体膨胀产生的静力作用促使初始裂缝进一步延伸扩大。

2、工艺流程3、装药结构常规(或普通、传统)隧道爆破采用连续装药,炮眼间距炮眼中仅装炸药而无回填堵塞,其装药结构如下图所示。

炮眼无回填堵塞装药结构4、爆破参数常规爆破设计参数表周边眼深度3.5m,进尺2.8m,开挖断面面90.98m³,炸药单耗0.98kg/m³。

5、常规爆破存在的问题1)炮眼间距为40-50cm,布眼过密、打眼过多、打眼作业时间占用时间过长。

2)由于炮孔内充满了空气,应力波部分能量因压缩空气而损失,所以应力波的强度因无回填堵塞而降低,结果削弱了对围岩的破碎。

3)常常出现超挖,增加混凝土衬砌量提高施工成本,隧道爆破开挖出现亏损,超挖是致命的“罪魁祸首”。

4)常规爆破后有害气体浓度高,粉尘大。

再加上斜井通风困难,放炮后通风时间需要30-40分钟,机械才能够到达掌子面进行出碴,对工序衔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水压光面爆破技术1、技术原理水压光面爆破原理为“往炮眼中一定位置注入一定量的水,并用专用的炮泥回填堵塞炮眼,利用在水中传播的冲击波对水的不可压缩性,使爆炸能量经过水传递到围岩中几乎无损失,同时,水在爆炸气体膨胀作用下产生的“水楔”效应,有利于岩石破碎,炮眼中的水可以起到雾化降尘作用,大大降低粉尘对环境的污染,所以水压爆破成为名副其实“绿色爆破”。

2.工艺流程3、装药结构4、爆破参数周边眼深度3.5m,进尺3.0m,开挖断面面90.98m³,炸药单耗0.88kg/m³。

5、水袋制作水袋采用KPS-60型水袋自动封装机加工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控制爆破拆除中的新技术
—爆破孔预埋法
工程兵工程学院爆破工程设计研究所谭灵张伟新邮编:210007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在开发地上空间的同时,为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进行平战结合,地下资源的利用也越来越重视,高层建筑的地下基坑开挖是越来越深,从几米至十几米不等,最深已达20米以上。

对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高含水饱和土地层中开挖如此深的基坑,目前多采用整体性好、刚度大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以维护基坑的稳定。

这些支撑体系在随后的建筑施工中又要拆除,目前,多采用施工效率高的控制爆破法拆除。

在常规控制爆破施工中,一般要经历设计、钻孔、爆破三个主要阶段,其中钻孔阶段工期长、施工难度大,经常影响其它工序施工,尤其是空压机用电常常与工地其它生产用电发生矛盾,施工人员在高悬的支撑上搬运钻机有一定的危险性,给支撑的控制爆破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困难。

自93年来,经过长期摸索、探讨、论证和工程实践,总结出一套克服以上矛盾且适用于支撑及其它类似混凝土爆破拆除施工的爆破孔预埋孔技术。

本文通过具体工程实例的对比分析,较详细论述了爆破孔预埋法的可行性、必要性、优越性及爆破孔预埋施工的工艺、工序及工况。

证明,这一技术在支撑及其它待拆除混凝土爆破拆除施工中的推广价值。

楼房控制爆破时后座效应控制研究
—安远路楼房控制爆破拆除
工程兵工程学院爆破工程设计研究所谭灵张伟新邮编:210007 摘要:在城市控制爆破拆除中,楼房在爆破倒塌过程中常常发生倒塌后座,由于后座而产生的爆破事故多见于报端。

控制在爆破时产生的后座效应是控制爆破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在上海市安远路768号原上海市704研究所有一幢办公大楼,环境较为复杂、结构坚固、层高较高、跨度较大,特别是在其倒塌的反方向2.5M远的位置有一管道煤气调压站要特别保护,且调压站设备老化、抗震抗冲击性能差。

其它拆除方法难度较大、工期长,综合考虑采用控制爆破法施工。

本文通过对安远路这次成功控制爆破施工的详细论述,从一个侧面对控制爆破楼房后座效应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研究,同对通过对其它爆破工程实践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控制楼房产生后座危害的技术措施,对同类控制爆破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工程兵工程学院爆破工程设计研究所上海办事处: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三路75号2号楼116室
爆破工程设计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127
收件人:谭灵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沙湾路272号嘉立大厦五楼
四川川投工程爆破有限公司
收件人:王东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