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局域网基础

合集下载

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

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局域网基本概念
局域网是一种在小范围内实现计算机间通信的网络,具有高数据传输 速率和低误码率等特点。
局域网组成要素
局域网的组成包括网络硬件(如服务器、工作站、网卡、传输介质等) 和网络软件(如操作系统、协议软件、应用软件等)。
局域网拓扑结构
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有星型、环型、总线型和网状型等,不同的拓 扑结构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网络服务配置与优化
配置网络服务
根据局域网的需求,配置相应的网络服务,如DNS服务、DHCP服务、文件共享 服务等。在配置过程中,需要注意服务的端口号、协议类型、访问权限等参数的 设置。
优化网络服务性能
通过对网络服务的监控和分析,找出性能瓶颈,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如调整服 务参数、升级硬件设备、增加网络带宽等,提高网络服务的稳定性和效率。
04 局域网维护与故障排除
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网络连接故障
数据安全问题
无法连接到局域网或互联网,可能是 网线、网卡、路由器等硬件故障,或 者是IP地址、DNS等网络配置错误。
数据泄露、篡改或损坏,可能是病毒、 木马等恶意软件攻击,或者是非法访 问、误操作等人为因素造成。
网络性能下降
网络传输速度变慢,可能是网络带宽 不足、网络设备性能下降、网络拥塞 等原因导致。
故障诊断方法和技巧
观察法
查看网络设备的指示灯状态,了解网络连接情况;观察电脑桌面 右下角的网络连接图标,判断网络是否正常连接。
测试法
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接状态,检查网络是否通畅;使用 tracert命令跟踪数据包路径,定位故障点。
替换法
替换疑似故障的网络设备或部件,观察网络状态是否恢复正常,以 判断故障点。

CW01-1-无线局域网概述

CW01-1-无线局域网概述

城域网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局域网 LAN(Local Area Network)
ETSI HiperMAN
IEEE 802.11 WLAN
ETSI HiperLAN
个域网PAN (Personal Area IEEE 802.15 Network)
Bluetooth
第 10 页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优势

移动性强

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网络数据,并能在网络中实现漫游;

组网灵活

由于没有线缆的限制,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增加、重新配臵工作站;
安装工作非常简单,无需布线或开挖沟槽,大大缩短网络施工时间 使用无线局域网可以节省线缆安装费用; 无线局域网可实现11M、54M乃至600Mbps的理论峰值数据传输速率;
HomeRF
第6页
无线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网的发展历程
无线局域网的起源 最早可以迫溯到第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的军事应用。 1971年,美国夏 威夷大学 (University Hawaii)的研究人 员创造了第二个基 亍封包式技术的无 线电通信网络 ALOHNET,这被 认为是最早的无线 局域网络
第7页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 代,伴随着以太局域网 的迅猛发展,无线局域 网以其无需架线、灵活 性强等优点赢得了特定 市场的认可,成为有线 以太网的有效补充。这 一时期的无线局域网产 品直接架构亍 IEEE802.3标准上,存 在着易受其他微波噪声 干扰、传输速率低、各 厂商产品互丌兼容等弱 点,仍而限制了无线局 域网的进一步应用。

安装方便


成本低


带宽提供能力强

2024年度解锁新技能101:教育PPT局域网连接手机全攻略

2024年度解锁新技能101:教育PPT局域网连接手机全攻略
解锁新技能101:教育PPT局域网 连接手机全攻略
2024/2/3
1
目录
2024/2/3
• 局域网基础知识 • 教育PPT功能介绍 • 手机与局域网连接方法 • 教育PPT与手机互动技巧 • 安全性考虑及防护措施 • 总结与展望
2
01
局域网基础知识
Chapter
2024/2/3
3
局域网定义与特点
专业论坛
关注教育行业研究报告 ,了解最新行业动态和
趋势。
32
推荐知乎、CSDN等社 区论坛,与同行交流学
习心得和经验。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3
33
11
素材库与模板使用方法
素材库
提供丰富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 体素材,用户可根据需求进行搜索和 筛选,直接拖拽至演示文稿中使用。
模板使用方法
提供多种类型的演示文稿模板,用户 可根据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模板进 行套用和编辑,快速生成专业的演示 文稿。
2024/2/3
12
03
手机与局域网连接方法
Chapter
应用场景
适用于课堂教学、学术会议、在线教育等多种教育 场景,帮助教师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 习兴趣和效果。
2024/2/3
10
操作界面及工具栏功能
2024/2/3
操作界面
简洁明了的操作界面,支持自定 义布局和主题,方便用户快速上 手。
工具栏功能
包括文本编辑、图形绘制、图片 插入、动画设置等多种实用工具 ,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制作需求。
01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一种在小范围内(如家庭、学校、办 公楼等)连接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的网络。

《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标准

《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标准
列举局域网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如网络不通、IP冲突等,帮助学 生识别问题所在。
故障排除步骤
提供针对常见故障的排除步骤和方法,包括观察现象、分析问题、 定位故障点等。
实用工具和技巧
介绍一些实用的故障排除工具和技巧,如网络诊断命令、抓包工 具等,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CHAPTER 06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 神、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 素养。
课程内容与结构
局域网基础知识
包括局域网概念、体系结构、传 输介质等。
局域网组建技术
包括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IP地 址规划、VLAN划分等。
局域网维护技术
包括网络故障排查与处理、网络 安全管理等。
实践环节
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和综合 项目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实际
CHAPTER 04
局域网共享资源设置
文件共享设置方法
设置共享文件夹
在需要共享的文件夹上右键点击,选 择“共享”选项,并设置共享权限和 访问密码。
配置共享访问权限
启用文件和打印机共享
在控制面板中启用“文件和打印机共 享”功能,以便其他计算机可以访问 共享资源。
在“共享”设置中,可以配置不同用 户的访问权限,如只读、读写等。
打印机共享设置方法
连接打印机
将打印机连接到局域网中的一台 计算机上,并安装好驱动程序。
共享打印机
在连接打印机的计算机上,将打印 机设置为共享状态,并设置共享名 称和访问密码。
添加网络打印机
在其他需要使用打印机的计算机上, 通过“添加打印机”向导添加网络 打印机,并输入共享打印机的名称 和密码。
其他设备共享设置方法
家庭局域网组建案例

中、高职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基础》

中、高职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基础》

章节练习
1. Internet网络是一种( D )结构的网络。
A、 星型
B、 环型
C、 树型
D、网型
2. 局域网具有的几种典型的拓扑结构中,一般不含( B )。
A、星型
B、全连接网型
C、环型
D、总线型
10、( B )拓扑结构采用一个信道作为传输媒体,所有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到 这一公共传输媒体上。
章节练习
1. ( C )是数据的表示形式,或称为数据的电子编码、电磁编码,它使数据能以
适当的形式在介质上传输。
A、传输介质
B、电波
C、信号
D、相位
感谢大家
城域网的主要特点: (1)地理覆盖范围可达100千米,适合比局域网大的区域。 (2)数据传输速率比局域网慢,但比广域网快。 (3)中等错误率,数据传输可靠,误码率低。 (4)传输介质主要是光纤,是较昂贵的设备。
3.1.3 广域网(WAN)
广域网是在一个广阔的地理区域内进行数据、语音、图像信息传输的通信 网。广域网覆盖的范围很大,几个城市,几个国家,几个州甚至全球都属于广 域网的范畴,一般在几十千米到几千或几万千米之间。由于传输的距离远,其 数据传输率比局域网低得多。
1 1 .有线网 采用有线传输介质连接的网络称为有线网,常用的
有线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光导纤维(光纤)和同轴电缆。
2 2 .无线网 采用无线介质连接的网络称为无线网。目前无线网
主要采用3种技术:微波通信、 红外线通信和激光通信。这3 种技术都是以大气为传输介质的。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三种有线媒体是同轴电缆、 双绞线 和光纤。
环型拓扑结构优点: (1)各工作站间无主从关系,结构简单。 (2)信息在网中沿固定方向流动,延迟固定,实时性较好。 (3)网络延迟时间较小,传输误差较低,可靠性高。

多办公区之间的局域网组建

多办公区之间的局域网组建

研究不足与展望
虽然局域网组建具有很多优势 ,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 问题,如网络稳定性、设备兼 容性、安全漏洞等,需要进一
步研究和解决。
目前对于多办公区之间的局域 网组建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 标准化的建设方案,需要进一
步探讨和完善。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 发展,局域网组建将面临更多 的挑战和机遇,需要进一步探 索和研究新的技术和应用模式 。
实践经验总结与展望
总结
通过对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和实践经验的分 享,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网络架构设计是关键
合理设计网络架构可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 扩展性。
2. IP地址规划要合理
合理分配IP地址段可以保证网络的唯一性和 可管理性。
实践经验总结与展望
3. 路由协议选择很重要
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可以提高网络的通信效率和稳定性。
案例二:某高校多校区网络互联方案
案例概述
某高校拥有多个校区,各校区之间需要进行教学、科研等 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为了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高校 决定实施多校区网络互联方案。
3. 路由协议选择
选择适合高校网络的路由协议,如OSPF、BGP等,实现 各校区之间的稳定通信。
1. 网络架构设计
根据各校区的地理位置和网络规模,设计合理的网络架构 ,包括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等。
03
多办公区局域网组建方案
网络架构设计
核心-汇聚-接入三层架构
01
采用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和接入交换机,实现高速数据传
输和有效管理。
VLAN划分
02
根据办公区需求划分不同的VLAN,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隔离和
互访控制。
冗余设计

局域网基础知识

局域网基础知识
种特性 。
二 、L N 的 基本 组 成 A
要 构 成 L N, 须 有 其 基 本 组 成 部 件 。L N 既 然 是 一 种 A 必 A 计 算 机 网络 , 自然 少 不 了计 算 机 , 别 是 个 人 计 算 机 (c 。 几 特 P) 乎 没 有 一 种 网络 只 由 大 型 机 或 小 型 机 构 成 。 因 此 ,对 于 L N A 而 言 , 人计 算 机 是 一 种 必 不 可 少 的 构 件 。 个 计算 机互连在 一起 , 当然 也 不 可 能 没有 传 输 媒 体 , 种 媒 这 你 了解 局域 网 吗 ? 域 网 即一 组 计 算 机 和 其 它 设 备 , 物 局 在 理 地 址 上 彼 此 相 隔 不 远 , 以允 许 用 户 相 互 通 信 和共 享 诸 如 打 印机 和 存 储 设 备 之 类 的计 算 资 源 的 方 式 互 连 在 一 起 的系 统 。 体 可 以 是 同轴 电缆 、 绞 线 、 缆 或 辐 射 性 媒 体 。 双 光 第 三 个 构 件 是 任 何 一 台 独 立 计 算 机 通 常 都 不 配 备 的 网 卡, 称 为网络适配器, 在构成 L N 时, 是 不可少的部件 。 也 但 A 则 第 四 个 构 件 是 将 计 算 机 与 传 输 媒 体 相 连 的 各 种 连 接 设 备 , DB 1 插 头 座 、 4 插 头 座 等 。 如 一5 R卜 5 具 备 了 上 述 四 种 网 络 构 件 , 可 搭 成 一 个 基 本 的 L N 硬 便 A 件 平 台, 图 所 示 。 如
为 了 完 整 地 给 出 L N 的 定 义 , 须 使 用 两 种 方 式 : 种 A 必 一
是 功 能 性 定 义 , 一 种 是 技 术 性 定 义 。前 一 种 将 L N 定 义 为 另 A

局域网基础与应用

局域网基础与应用
首先用双绞线压线钳将双绞线的外绝缘皮剥去, 首先用双绞线压线钳将双绞线的外绝缘皮剥去,再利用双 绞线压线钳小心地夹去包裹在每根电缆上的绝缘皮, 绞线压线钳小心地夹去包裹在每根电缆上的绝缘皮,并按 照顺序将电缆依次排列好。 照顺序将电缆依次排列好。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早期以太网技术介绍
名称 10BASE5 10BASE2 10BASE-T 100 BASE-TX 速率 10 Mbps 10 Mbps 10 Mbps 100Mbps 介质类型 粗同轴电缆 细同轴电缆 双绞线 超五类双绞线 最大线缆长度 500m 200m 100m 100m
Hub
10BASE5/10BASE2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以太网集线器
内部总线
集线器
Host

Host
Host
Host
集线器(Hub)与主机构成物理星型拓扑 集线器 与主机构成物理星型拓扑 集线器内部采用总线结构, 集线器内部采用总线结构,任意时间只有一台主机能占用总 线 以太网在第二层上采用802.3协议,即主机间收发信息采用 协议, 以太网在第二层上采用 协议 CSMA/CD(载波侦听、冲突检测、退避)机制。 (载波侦听、冲突检测、退避)机制。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SMA/CD载波侦听 载波侦听
侦听到载波 发送载波 不发送
侦听到载波 不发送
侦听到线路上有载波 时,不发送数据
侦听不到载波 侦听不到载波
侦听不到载波时, 侦听不到载波 说明线路已经空闲
抢占发送
线路空闲时,任一主 机都可以抢占线路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网络覆盖范围的大小,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城域网(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和因特网(Internet)。
分类
局域网 城域网
缩写 LAN MAN
表1-3-1 各类计算机网络的典型特征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工作模式
1.3.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3.1.1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网络的拓扑结构指网络中结点(设备)和链路(连接网络设备的信道)的几何形状。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网型和混合型,如图1-3-1所示。
总线型
环型
树型
网型
星型
混合型
1.3.1.2 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
客户机
文件服务器
邮件服务器
3C o m
客户机
客户机
2.对等网络 在对等网络结构中,计算机彼此处于同等地位,没有主从之分,故称为对等网络(Peer to Peer network)。 图1-3-5为对等网络模式示意图。
服务器/客户机
服务器/客户机
服务器/客户机
3C om
服务器/客户机
服务器/客户机
服务器/客户机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 工程
08多媒体01、02
研究生部 沈楠
email:shennanjsj@ 办公室:秦皇岛校区第一教学楼405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过程和趋势
1.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抽象地讲,计算机网络是结点和链路的集合。它可以为两个或多个特定结点建立连接,以在这些结点之间进行通信。 一般将计算机网络定义为相互联接、彼此独立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图1-1-1描述了一个典型的计算机网络。
A
BCD
公用 线路
DCB
A
应用管理层 对话管理层 编址、路由选择、报文分组层2 计算机网络标准制定组织简介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由美国国家标准组织(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及其他各国的国家标准组织的代表组成。 该组织对计算机网络的主要贡献是开放系统互联(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
1.1.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1.网络高速化 2.网络综合化 3.网络智能化 4.网络的易用性
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功能和应用
1.2.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脱胎于联机系统。20世纪70年代,随着ARPANET的出现,产生了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才称得上真正的计算机网络。随着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网络也在不断变化,但所采用的交换方式仍然以 分组交换为主。在此,主要介绍分组交换网的组成。
1.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4.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1.4.1.1 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
为了构造计算机网络以实现通信,可采用“分层”的方法,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若干较小的局部问题 ,而这些较小的问题总是易于研究和处理的。
按照上述思路,可以把网络通信的复杂过程抽象成一种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4-1所示。
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构成,如图1-2-1所示。
H2
H1
H3
通信子网
R
H:主机 R:路由器
H4 链路
1.2.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数据通信 2.资源共享 3.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易于进行分布处理
1.2.3 计算机网络的典型应用
1.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2.办公自动化(OA,Office Automation)系统 3.信息检索系统(IRS,Information Retrieve System) 4.电子收款机系统(POS,Point Of Sells) 5.分布式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6.计算机集成与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7.电子数据交换(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和电子商务(EB,Electronic Business或EC ,Electronic Commerce)系统 8.信息服务系统
2.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
服务器 hp tc4100
服务器 hp tc4100
服务器 hp tc4100
Accton 3627 Accton 3526L
3Com
Accton 3526L
服务器 P4 1.6G
PC
PC
PC
服务器
PC
P4 1.6G
PC
PC
PC
PC
…… ……
PC
PC
1.1.2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历史阶段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信网络为 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信息交换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又提高了通信网络的性能。 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第一个里程碑以报文(Message)或分组(Packet)交换技术为标志, 第二个里程碑以1980出现的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为标志。 第三个里程碑以Internet的迅速发展与推广为特征。
分布距离(近 似)
10米
100米
数千米
典型覆盖地域
房间 楼宇 校园
10千米
城市
广域网 因特网
WAN —
Internet
城市、国家、洲或 全球
传输速率
4Mbps~2Gbps
50Kbps~ 100Mbps 9.6Kbps~ 45Mbps
1.3.2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模式
1.基于服务器(Server-based)的网络 在基于服务器的网络中,一般至少存在—台比其他客户机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该机被称为服 务器),其上装有网络操作系统,所有其他工作站(客户机)的管理工作都以此服务器为中 心。即,所有的工作站的注册登录和资源访问操作,均受服务器控制。 图1-3-4说明了基于服务器结构的网络配置。其中,文件服务器控制着用户的注册登录和共享 资源(如数据、打印机等)的访问权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