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推理题解题技巧大全
数字推理答题技巧(公开版)

数字推理答题技巧施久亮解题突破五大要诀――抓住数列的阿喀琉斯之踵一、先加减,后乘除,根据数字大小变化的规律判断属于何种数列类型1、数字快速增减的2、数字平稳增减的3、数字高低起伏的4、数字非常接近的二、分析项数,确定关键项,注意项与项之间关系,注意数列的级数(确定是几项关联、几级数列或组合还是间隔)1、项数低于或等于5项的2、项数为6项的3、项数大于6项的4、项数超多的三、抓住关键项,分析敏感数字1、平方数、立方数及其相邻数2、0、1及其相邻数以及常见变化3、基本数列4、分数题注意通分后的变化,关注小分子分母项四、找准起步点1、特别注意1、2项之间的关系五、寻找薄弱环节,确定关键数字,一举突破1、数列的不和谐部分、与众不同部分2、敏感数字,如0或1及其附近数3、从选项中找突破口基本功练习一、心算练习二、数字基础三、熟练基本数列四、中央及浙江真题练习数字推理基础一、基本数列(加减乘除)1、加减法数列差的几种形式:等差(常数):3例1:2 5 8 11 14自然顺序数:1、2、3、4、5例1:2 3 5 8 12 17平方数或立方数例1:5 6 10 19 45 70加减法单项数列1、2、3、4、5加减法双项数列2 3 5 8 13 21 例1:56,79,129,202,325 ()例2:3,-1,5,1,()A.3B.7.C.25D.64加减法三项数列例1:1 2 4 7 13 24 ()例2:1 4 3 5 2 6 4 7 ()2、乘除法数列乘除法单项数列乘除法双项数列例1:3,4,12,48,()A 96B 36C 192D 5763、加减法和乘除法混合数列例1:16 17 36 111 448 ( )例2:5,( ),39,60,105.A.10B.14C.25D.30例3:-2 ,-1, 1, 5 () 29A.17B.15C.13D.11例4:172,84,40,18,()例5:-1,0,1,2,9,()A.11B.82C.729D.730例6:3, 7, 16, 107,()A.1707B.1704C.1086D.1072二、数列的组合和延伸一级数列二级数列三级数列间隔组合数列分段组合数列对称组合数列三、题目类型1、单项数列例1:27 16 5 ()1/7例2:1\7 1\26 1\63 1\124 ( )例3:-1,0,27,()。
行测数字推理题技巧

行测数字推理题技巧
1.规律分析:首先看给出的数字序列是否存在其中一种规律,例如递增、递减、交替等。
通过观察规律,可以将下一个数字或者数字序列进行
推理。
2.数字运算:在数字推理题中,经常出现的是数字的运算关系。
可以
通过加减乘除等简单的运算符号,对给出的数字进行运算,从而得出新的
数字或者数字序列。
3.数字特征:观察给出的数字是否有一些特殊的特征,例如是否为质数、完全平方数、斐波那契数列等,可以通过这些特征进行逻辑推理。
4.数字拆分:有些数字推理题给出的数字较大,可以将其拆分成小的
数字,然后再进行运算或者找规律。
5.条件限制:有些数字推理题在给出的数字序列中存在一些限制条件,例如数字的位数、数字之间差距等。
可以通过这些限制条件进行推理。
6.平均数:在有些数字推理题中,给出的数字序列的平均数可能有特
殊的含义,通过计算平均数,可以得到下一个数字或者数字序列。
7.数字替换:有些数字推理题中,给出的数字序列中存在一些数字可
以进行替换,通过替换数字,可以发现其中一种规律。
【数量关系】''数字推理''的解题技巧

【数量关系】''数字推理''的解题技巧一、解题前的准备1.熟记各种数字的运算关系。
如各种数字的平方、立方以及它们的邻居,做到看到某个数字就有感觉。
这是迅速准确解好数字推理题材的前提。
常见的需记住的数字关系如下:(1)平方关系:2-4,3-9,4-16,5-25,6-36,7-49,8-64,9-81,10-100,11-121,12-144 13-169,14-196,15-225,16-256,17-289,18-324,19-361,20-400(2)立方关系:2-8,3-27,4-64,5-125,6-216,7-343,8-512,9-729,10-1000(3)质数关系:2,3,5,7,11,13,17,19,23,29......(4)开方关系:4-2,9-3,16-4......以上四种,特别是前两种关系,每次考试必有。
所以,对这些平方立方后的数字,及这些数字的邻居(如,64,63,65等)要有足够的敏感。
当看到这些数字时,立刻就能想到平方立方的可能性。
熟悉这些数字,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候,一个数字就能提供你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
如216 ,125,64()如果上述关系烂熟于胸,一眼就可看出答案但一般考试题不会如此弱智,实际可能会这样215,124,63,()或是217,124,65,()即是以它们的邻居(加减1),这也不难,一般这种题5秒内搞定。
2.熟练掌握各种简单运算,一般加减乘除大家都会,值得注意的是带根号的运算。
根号运算掌握简单规律则可,也不难。
3.对中等难度以下的题,建议大家练习使用心算,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在考试时有很大效果。
二、解题方法按数字之间的关系,可将数字推理题分为以下十种类型:1.和差关系。
又分为等差、移动求和或差两种。
(1)等差关系。
这种题属于比较简单的,不经练习也能在短时间内做出。
建议解这种题时,用口算。
12,20,30,42,()127,112,97,82,()3,4,7,12,(),28(2)移动求和或差。
公考数字推理攻略汇总

公务员数字推理技巧总结精华版数字推理技巧总结备考规律一: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 d 为固定的或是存在一定规律(这种规律包括等差、等比、正负号交叉、正负号隔两项交叉等)(1) 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等于一个常数。
如7,11,15,( 19 ) (2)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这个规律是一种等差的规律。
如7,11,16,22,( 29 )(3)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但这个规律是一种等比的规律。
如7,11,13,14,( 14.5 )(4)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但这个规律是一种正负号进行交叉变换的规律。
【例题】7,11,6,12,( 5 )(5) 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但这个规律是一种正负号每“相隔两项”进行交叉变换的规律。
【例题】7,11,16,10,3,11,(20 )备考规律二:等比数列及其变式(后一项与除以前一项的倍数 q 为固定的或是存在一定规律(这种规律包括等差、等比、幂字方等)(1)“后面的数字”除以“前面数字”所得的值等于一个常数。
【例题】4,8,16,32,( 64 )(2)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倍数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倍数加1。
【例题】4,8,24,96,( 480 )(3)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倍数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倍数乘 2【例题】4,8,32,256,( 4096 )(4)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倍数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倍数为 3 的n 次方。
【例题】2,6,54,1428,( 118098 )(5)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倍数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倍数”之间形成了一个新的等差数列。
【例题】2,-4,-12,48,(240 )备考规律三:“平方数”数列及其变式(an=n2+d,其中d为常数或存在一定规律)(1) “平方数”的数列【例题】1,4,9,16,25,36 ,49,64,81,100,121,144,169,196(2)每一个平方数减去或加上一个常数【例题】 0,3,8,15,24,(35 )【例题变形】2,5,10,17,26,(37 )(3) 每一个平方数加去一个数值,而这个数值本身就是有一定规律的。
行测数字推理之解题技巧(精华版)

数字推理之解题技巧(精华版)(1)等差,等比这种最简单的不用多说,深一点就是在等差,等比上再加、减一个数列,如24,70,208,622,规律为a*3-2=b(注:a、b为前后数)(2)深一层次的,①各数之间的差有规律,如 1、2、5、10、17。
它们之间的差为1、3、5、7,成等差数列。
这些规律还有差之间成等比之类。
②各数之间的和有规律,如1、2、3、5、8、13,前两个数相加等于后一个数。
(注:前一就是高中数学常说的差后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3)看各数的大小组合规律,作出合理的分组。
如 7,9,40,74,1526,5436,可以划分为7和9,40和74,1526和5436三组,这三组各自是大致处于同一大小和位数级别,那规律就要从组方面考虑,即不把它们看作6个数,而应该看作3个小组。
而组和组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用乘法就能从一个组过渡到另一个组。
所以7*7-9=40 , 9*9-7=74 ,40*40-74=1526 ,74*74-40=5436,这就是规律。
(4)如根据大小不能分组的,①,看首尾关系,如7,10,9,12,11,14,这组数 7+14=10+11=9+12。
首尾关系经常被忽略,但又是很简单的规律。
②,数的大小排列看似无序的,可以看它们之间的差与和有没有顺序关系。
(5)各数间相差较大,但又不相差大得离谱,就要考虑乘方,这里就要看各位对数字敏感程度如何了。
如6、24、60、 120、210,感觉它们之间的差越来越大,但这组数又看着比较舒服(个人感觉,嘿嘿),它们的规律就是2^3-2=6、3^3-3=24、4^3-4=60、5^3-5=120、6^3-6=210。
(注意,这组数比较巧的是都是6的倍数,大家容易导入歧途。
)6)看大小不能看出来的,就要看数的特征了。
如21、31、47、56、69、72,它们的十位数就是递增关系;如 25、58、811、1114 ,这些数相邻两个数首尾相接,且2、5、8、11、14的差为3;如论坛上fjjngs所解答的一道题:256,269,286,302,(),2+5+6=132+6+9=17 2+8+6=16 3+0+2=5,∵256+13=269 269+17=286 286+16=302 ∴下一个数为302+5=307。
数字推理之解题技巧(精华版)

数字推理之解题技巧(精华版)(1)等差,等比这种最简单的不用多说,深一点就是在等差,等比上再加、减一个数列,如24,70,208,622,规律为a*3-2=b(注:a、b为前后数)(2)深一层次的,①各数之间的差有规律,如 1、2、5、10、17。
它们之间的差为1、3、5、7,成等差数列。
这些规律还有差之间成等比之类。
②各数之间的和有规律,如1、2、3、5、8、13,前两个数相加等于后一个数。
(注:前一就是高中数学常说的差后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3)看各数的大小组合规律,作出合理的分组。
如 7,9,40,74,1526,5436,可以划分为7和9,40和74,1526和5436三组,这三组各自是大致处于同一大小和位数级别,那规律就要从组方面考虑,即不把它们看作6个数,而应该看作3个小组。
而组和组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用乘法就能从一个组过渡到另一个组。
所以7*7-9=40 , 9*9-7=74 ,40*40-74=1526 ,74*74-40=5436,这就是规律。
(4)如根据大小不能分组的,①,看首尾关系,如7,10,9,12,11,14,这组数 7+14=10+11=9+12。
首尾关系经常被忽略,但又是很简单的规律。
②,数的大小排列看似无序的,可以看它们之间的差与和有没有顺序关系。
(5)各数间相差较大,但又不相差大得离谱,就要考虑乘方,这里就要看各位对数字敏感程度如何了。
如6、24、60、 120、210,感觉它们之间的差越来越大,但这组数又看着比较舒服(个人感觉,嘿嘿),它们的规律就是2^3-2=6、3^3-3=24、4^3-4=60、5^3-5=120、6^3-6=210。
(注意,这组数比较巧的是都是6的倍数,大家容易导入歧途。
)6)看大小不能看出来的,就要看数的特征了。
如21、31、47、56、69、72,它们的十位数就是递增关系;如 25、58、811、1114 ,这些数相邻两个数首尾相接,且2、5、8、11、14的差为3;如论坛上fjjngs所解答的一道题:256,269,286,302,(),2+5+6=132+6+9=17 2+8+6=16 3+0+2=5,∵256+13=269 269+17=286 286+16=302 ∴下一个数为302+5=307。
数字推理技巧总结

数字推理技巧总结
数字推理是一种基于数字和数学知识的推理方法,通过对数字的组合、转换和计算,得出一些结论或规律。
数字推理技巧是指在数字推理过程中可以使用的一些方法和策略,以下是一些数字推理技巧的总结:
1.观察数字的规律:在数字推理题目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数字的规律,例如数列的增长规律、数字的排列顺序等等,要仔细观察这些规律,并将其应用到题目中。
2.利用数据的对称性:在数字推理题目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对称的数字或图形,这时可以利用对称性来推导出一些结论。
3.进行逆向推理:有时候可以从题目给出的答案中逆推出一些关键的数字或规律,然后再根据这些数字或规律来推导出正确的答案。
4.应用数学公式:有些数字推理题目中会涉及到一些数学公式,例如平均数、标准差等等,要熟练掌握这些公式,并能够灵活应用。
5.运用逻辑思维:数字推理也涉及到逻辑思维,要善于运用逻辑思维来推导出正确的答案。
6.学会多种解题方法:在数字推理题目中,有时候会有多种解题方法,要学会多种解题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题。
以上是一些数字推理技巧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 -。
职测数字推理题技巧

职测数字推理题技巧
1. 嘿,职测数字推理题技巧可太重要啦!就像在迷宫里找到那根关键的红线一样。
比如看到数列2、4、6、8,这不是很明显是等差数列嘛,下一个肯定是 10 呀!
2. 哇塞,掌握职测数字推理题技巧那简直是如虎添翼啊!就好比你有了一把万能钥匙。
像那种数字忽大忽小的,说不定就是倍数关系呢,一找一个准!
3. 哎呀呀,职测数字推理题技巧真的能救命啊!好比在黑暗中突然亮起了一盏明灯。
像有些数字呈现出平方数特征的,不就轻松解决啦!
4. 嘿,职测数字推理题技巧不掌握可不行啊!这就像战士上战场没带武器一样。
比如看到 1、3、9、27,很容易就发现是等比数列呀!
5. 哇哦,职测数字推理题技巧可是宝贝呀!就像拥有了神奇的魔法棒。
像那种相邻数字有规律变化的,还不好找答案吗?
6. 哎呀,职测数字推理题技巧可太关键啦!就跟有了导航一样。
比如数列中出现负数的,说不定就有特殊规律呢!
7. 嘿呀,职测数字推理题技巧真是不能小瞧啊!这就好像有了秘密武器。
像有些数字反复出现的,那肯定有文章呀!
8. 哇,职测数字推理题技巧真的超有用啊!好比找到了通关秘籍。
像那种数字分组有规律的,不就一目了然啦!
9. 哎呀呀,职测数字推理题技巧绝对不能忽视呀!就像有了得力助手。
比如看到数字很大,先考虑拆分呀!
10. 嘿,职测数字推理题技巧简直是必备技能啊!如同有了最坚实的后盾。
像那种数字忽上忽下还带小数的,仔细分析也能找到规律呀!
我的观点结论:职测数字推理题技巧真的太重要啦,掌握了这些技巧,能让我们在面对这类题目时更加得心应手,快速准确地找到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必备之数字推理题解题技巧大全目录第一部分: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 (1)第二部分:数学运算题型及讲解 (4)第三部分: 数字推理题的各种规律 (6)第四部分:数字推理题典!! (13)数字的整除特性 (57)继续题典 (59)本题典说明如下:本题典的所有题都适用!1)题目部分用黑体字2)解答部分用红体字3)先给出的是题目,解答在题目后。
4)如果一个题目有多种思路,一并写出.5)由于制作仓促,题目可能有错的地方,请谅解第一部分: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行政能力倾向测试是公务员考试必考的一科,数字推理题又是行政测试中一直以来的固定题型。
如果给予足够的时间,数字推理并不难;但由于行政试卷整体量大,时间短,很少有人能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做完,尤其是对于文科的版友们来说,数字推理、数字运算(应用题)以及最后的资料分析是阻碍他们行政拿高分的关卡。
并且,由于数字推理处于行政A类的第一项,B类的第二项,开头做不好,对以后的考试有着较大的影响。
数字推理考察的是数字之间的联系,对运算能力的要求并不高。
所以,文科的朋友不必担心数学知识不够用或是以前学的不好。
只要经过足够的练习,这部分是可以拿高分的,至少不会拖你的后腿。
一、解题前的准备1.熟记各种数字的运算关系。
如各种数字的平方、立方以及它们的邻居,做到看到某个数字就有感觉。
这是迅速准确解好数字推理题材的前提。
常见的需记住的数字关系如下:(1)平方关系:2-4,3-9,4-16,5-25,6-36,7-49,8-64,9-81,10-100,11-121,12-14413-169,14-196,15-225,16-256,17-289,18-324,19-361,20-400(2)立方关系:2-8,3-27,4-64,5-125,6-216,7-343,8-512,9-729,10-1000(3)质数关系:2,3,5,7,11,13,17,19,23,29......(4)开方关系:4-2,9-3,16-4......以上四种,特别是前两种关系,每次考试必有。
所以,对这些平方立方后的数字,及这些数字的邻居(如,64,63,65等)要有足够的敏感。
当看到这些数字时,立刻就能想到平方立方的可能性。
熟悉这些数字,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候,一个数字就能提供你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
如216 ,125,64()如果上述关系烂熟于胸,一眼就可看出答案但一般考试题不会如此弱智,实际可能会这样215,124,63,()或是217,124,65,()即是以它们的邻居(加减1),这也不难,一般这种题5秒内搞定。
2.熟练掌握各种简单运算,一般加减乘除大家都会,值得注意的是带根号的运算。
根号运算掌握简单规律则可,也不难。
3.对中等难度以下的题,建议大家练习使用心算,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在考试时有很大效果。
二、解题方法按数字之间的关系,可将数字推理题分为以下十种类型:1.和差关系。
又分为等差、移动求和或差两种。
(1)等差关系。
这种题属于比较简单的,不经练习也能在短时间内做出。
建议解这种题时,用口算。
12,20,30,42,()127,112,97,82,()3,4,7,12,(),28(2)移动求和或差。
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或差,这种题初次做稍有难度,做多了也就简单了。
1,2,3,5,(),13A 9B 11C 8D7选C。
1+2=3,2+3=5,3+5=8,5+8=132,5,7,(),19,31,50A 12B 13C 10D11选A0,1,1,2,4,7,13,()A 22B 23C 24D 25选C。
注意此题为前三项之和等于下一项。
一般考试中不会变态到要你求前四项之和,所以个人感觉这属于移动求和或差中最难的。
5,3,2,1,1,()A-3B-2 C 0D2选C。
2.乘除关系。
又分为等比、移动求积或商两种(1)等比。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一个常数或一个等差数列。
8,12,18,27,(40.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1.5。
6,6,9,18,45,(13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等差数列,分别为1,1.5,2,2.5,3(2)移动求积或商关系。
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积或商。
2,5,10,50,(500)100,50,2,25,(2/25)3,4,6,12,36,(216)此题稍有难度,从第三项起,第项为前两项之积除以21,7,8,57,(457)后项为前两项之积+13.平方关系1,4,9,16,25,(36),4966,83,102,123,(146)8,9,10,11,12的平方后+24.立方关系1,8,27,(81),1253,10,29,(83),127立方后+20,1,2,9,(730)有难度,后项为前项的立方+15.分数数列。
一般这种数列出难题较少,关键是把分子和分母看作两个不同的数列,有的还需进行简单的通分,则可得出答案1/24/39/416/525/6(36/7)分子为等比,分母为等差2/31/22/51/3(1/4)将1/2化为2/4,1/3化为2/6,可知下一个为2/86.带根号的数列。
这种题难度一般也不大,掌握根号的简单运算则可。
限于计算机水平比较烂,打不出根号,无法列题。
7.质数数列2,3,5,(7),114,6,10,14,22,(26)质数数列除以220,22,25,30,37,(48)后项与前项相减得质数数列。
8.双重数列。
又分为三种:(1)每两项为一组,如1,3,3,9,5,15,7,(21)第一与第二,第三与第四等每两项后项与前项之比为32,5,7,10,9,12,10,(13)每两项之差为31/7,14,1/21,42,1/36,72,1/52,()两项为一组,每组的后项等于前项倒数*2(2)两个数列相隔,其中一个数列可能无任何规律,但只要把握有规律变化的数列就可得出结果。
22,39,25,38,31,37,40,36,(52)由两个数列,22,25,31,40,()和39,38,37,36组成,相互隔开,均为等差。
34,36,35,35,(36),34,37,(33)由两个数列相隔而成,一个递增,一个递减(3)数列中的数字带小数,其中整数部分为一个数列,小数部分为另一个数列。
2.01, 4.03,8.04,16.07,(32.11)整数部分为等比,小数部分为移动求和数列。
双重数列难题也较少。
能看出是双重数列,题目一般已经解出。
特别是前两种,当数字的个数超过7个时,为双重数列的可能性相当大。
9.组合数列。
此种数列最难。
前面8种数列,单独出题几乎没有难题,也出不了难题,但8种数列关系两两组合,变态的甚至三种关系组合,就形成了比较难解的题目了。
最常见的是和差关系与乘除关系组合、和差关系与平方立方关系组合。
只有在熟悉前面所述8种关系的基础上,才能较好较快地解决这类题。
1,1,3,7,17,41()A 89B 99C 109D 119选B。
此为移动求和与乘除关系组合。
第三项为第二项*2+第一项65,35,17,3,()A 1B 2C0D 4选A。
平方关系与和差关系组合,分别为8的平方+1,6的平方-1,4的平方+1,2的平方-1,下一个应为0的平方+1=1 4,6,10,18,34,()A 50B 64C 66D 68选C。
各差关系与等比关系组合。
依次相减,得2,4,8,16(),可推知下一个为32,32+34=666,15,35,77,()A 106B117 C 136 D 163选D。
等差与等比组合。
前项*2+3,5,7依次得后项,得出下一个应为77*2+9=1632,8,24,64,()A 160B512 C 124 D 164选A。
此题较复杂,幂数列与等差数列组合。
2=1*2的1次方,8=2*2的平方,24=3*2的3次方,64=4*2的4次方,下一个则为5*2的5次方=1600,6,24,60,120,()A 186B 210C 220D 226选B。
和差与立方关系组合。
0=1的3次方-1,6=2的3次方-2,24=3的3次方-3,60=4的3次方-4,120=5的3次方-5。
1,4,8,14,24,42,()A 76B 66C 64D68选A。
两个等差与一个等比数列组合依次相减,得3,4,6,10,18,()再相减,得1,2,4,8,(),此为等比数列,下一个为16,倒推可知选A。
10.其他数列。
2,6,12,20,()A 40B 32C30 D 28选C。
2=1*2,6=2*3,12=3*4,20=4*5,下一个为5*6=301,1,2,6,24,()A48B96 C 120 D 144选C。
后项=前项*递增数列。
1=1*1,2=1*2,6=2*3,24=6*4,下一个为120=24*51,4,8,13,16,20,()A20 B 25 C 27D28选B。
每三项为一重复,依次相减得3,4,5。
下个重复也为3,4,5,推知得25。
27,16,5,(),1/7A16 B 1 C 0 D 2选B。
依次为3的3次方,4的2次方,5的1次方,6的0次方,7的-1次方。
这些数列部分也属于组合数列,但由于与前面所讲的和差,乘除,平方等关系不同,故在此列为其他数列。
这种数列一般难题也较多。
综上所述,行政推理题大致就这些类型。
至于经验,我想,要在熟练掌握各种简单运算关系的基础上,多做练习,对各种常见数字形成一种知觉定势,或者可以说是条件反射。
看到这些数字时,就能立即大致想到思路,达到这种程度,一般的数字推理题是难不了你了,考试时十道数字推理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完成7道是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请继续多做难题。
强烈建议继续关注我们的清风百合江苏公务员,在下次公务员考试之前,复习冲刺的时候,我们会把一些难题汇总并做解答,对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帮助的。
讲了这么多,自我感觉差不多了。
这篇文章主要是写给没有经过公务员考试且还未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的版友看的属于入门基础篇,高手见笑了。
仓促完成,难免有不妥之处,欢迎版友们提出让我改善。
目前准备江苏省公务员考试时间很充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开始看书准备。
也欢迎有对推理题有不懂的朋友把题目帖出来,大家讨论。
我不可能解出所有题,但我们清风版上人才众多,潜水者不计其数,肯定会有高手帮助大家第二部分:数学运算题型及讲解一、对分问题例题:一根绳子长40米,将它对折剪断;再对剪断;第三次对折剪断,此时每根绳子长多少米?A、5B、10C、15D、20解答:答案为A。
对分一次为2等份,二次为2×2等份,三次为2×2×2等份,答案可知。
无论对折多少次,都以此类推。
二、“栽树问题”例题:(1)如果一米远栽一棵树,则285米远可栽多少棵树?A、285B、286C、287D、284(2)有一块正方形操场,边长为50米,沿场边每隔一米栽一棵树,问栽满四周可栽多少棵树?A、200B、201C、202D、199解答:(1)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