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合集下载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29ppt )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件(29ppt )

使用南明年号
300多人
胡中藻案
“一把心肠论浊清”
株连族人祸及 师友
徐骏案
“明月有情还顾我, 清风无意不留人”
斩首
制政策P103 目的: 维护集权统治。 表现:
①大力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 ②对统治不利书籍列为 禁 书,收缴、销毁 ③康、雍、乾三朝大兴 文字狱 。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
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6.文字狱自古就有,统治阶级实行“文字狱”的根
A 本目的都是为了(
)
A.从思想上加强君主专制 B.为了整顿文化市场
C.为了规范诗词格律
D.为了排除异己思想
7. 16.“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闭关锁国
原因1、2
【历代君权强化措施】-君主集权不断强化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太祖强化君权(6课)P28 元世祖确立君主专制(11课)P52 明太祖强化皇权(14课)P67 清朝君主专制强化(20课)P101
①观念:重农抑商、天朝上国观念 ②防范外来 ③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根因)
君主 专制 强化
巩固统治 矛盾加剧
巩固练习
1.你认为在清朝初期,皇帝的权力受到下列哪
C 个机构的制约(
A.中书省
) B.内阁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军机处
2.“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
B 政处;若特颁诏旨,由南书房翰林院视草。”采
取此种统治措施的是(
)
A.皇太极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康熙:南书房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PPT课件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PPT课件

2021
11
焚书坑儒
为了加强思想
统治,为了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强专制主义中
八股取士
央集权制。
文字狱
2021
12
3. 君主集权的强化的影响: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① 贪腐之风在官场、军队蔓延,政治腐败, 国力衰弱 (和珅) ② 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土地兼并,民 众贫困)
2021
13
4. 闭关锁国的政策
议政王大臣会议
2021
3
①设置时间: 雍正时期
②目的:
加强君主专制
③职能: 跪着听旨,承旨传达
军机处的 设立
④特点:简 速
人员构成简单 办事效率高

地处内廷
君主集权强化的标志
2021
4
“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 赞画于其间。”
——清·赵翼
① 传述:传达、转述 ② 缮撰:抄录、写作 ③ 赞画:辅助谋划
20.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2021
1
阅读课本p99-101,思考:
1.清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 2.清朝哪个皇帝设立军机处?为什么
要设立这个机构? 3.军机处的大臣主要做什么? 4.大兴文字狱的目的?应如何评价清
朝大兴文字狱这件事情?
2021
2
君主集权的强化 1.军机处的设立
清初:中央机构?
皇 帝 内阁 六部
思考:为什么清朝实行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的原因: ①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 需要和外国交流(自然经济); ② 西方殖民扩张,防范沿海人民同外 国人交往(维护统治)
2021
14
4. 闭关锁国的政策
实质: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完全禁绝对外交流)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2022安徽)成立于雍正年间,由几位满汉亲信大臣组成,被西方人意译为“大顾问班子”的机构是
( C)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南书房
C.军机处
D.总理衙门
2.(2022新泰阶段评价)龚自珍的名言“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大意是“言谈中听到文
字狱就吓得立即躲远,文人著书就为生计,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对清代文字狱后果的真实写
——摘编自《中国断代史系列·清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军机处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军机处创立的影响。
答案:(1)特点:没有定员,根据皇帝的实际需要而随时增减;由中央官员兼任,不设专职;军机大臣地 位高,但无实权;具有高度的机密性。影响: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7.(2022南通期末)清朝初年,经过康、雍、乾三代的努力,最终设立军机处,消除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对皇权的掣肘。如图是军机处的运作流程(军机处起草的诏旨传递给地方巡抚称为“廷寄”直接交 中央各部院称为“交片”),由此看来,军机处的基本职责是( B) A.决定清朝的军国大事 B.笔录、传达皇帝旨意 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D.自主处理全国的政务 8.(2022牡丹江)清朝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雍正帝因此将其 革职,又派人查他的诗集,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治罪。这反映清朝前期( A) A.大兴文字狱 B.实行八股取士 C.建立厂卫制度 D.推行闭关锁国
材料二 乾隆命人编撰《四库全书》的初衷是搜集和保存古今之图书,但它反而直接导致许多本可 以继续流传的图书遭受了灭顶之灾。并且,在短短几年中,对妄议满清王朝之书的打压行动愈演愈 烈……乾隆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恐怖措施压制了思想的创新,并使得中国思想和文学史的自 然进程发生了偏离。

初中八上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初中八上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科技之光 机器生产
查理一世上断头台
手工生产
大 兴 文 字 狱
强化君权




遣唐使来华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设立市舶司 海外贸易兴盛
郑和下西洋
闭关锁国
中国古代对外政策, 由开放走向闭关锁国。 启示:开放促进繁荣,闭关导致落后。 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改革开放
才是强国之路……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 的船长才使它没有沉没……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将其击溃。
想一想:为什么写了这样诗句的人就要被下大狱呢?
这些诗句都有“明”、“清”字眼,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 影,硬是认为“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认 为这些诗句说明诗人怀念明朝、不满清朝,要“反清复明”。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102页最后一段,指出文字狱产生了怎 样的危害?
材料一:今之文人,一涉笔唯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
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
D 地方机构去执行。这一做法的终极目的是( )
你从这两份礼单的比较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1792年英国全权大使马嘎尔尼乘坐“狮子”号从英国出发, 于1793年9月来到承德觐见乾隆帝。马嘎尔尼提出开放贸易口岸, 在北京设立使馆等要求。
乾隆时期马戛尔尼访华
中国赠给英国的礼物 英国赠给中国的礼物
丝绸、宣纸 、各种工艺品。 (传统手工业品)
太阳系天体运行仪、 航海望远镜、战舰模 型
“他们创造了一种独具风格的生活 方式,在蛐蛐罐子,鸽哨,干炸丸 子上提高文化,对天下大事一无所 知,他们的一生像作着个细巧的, 明白而有点糊涂的梦。”
——老舍《正红旗下》

3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3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答:这些诗句大都有“明”或“清”等字眼。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 捕风捉影,硬是认为“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认 为这些诗句说明了诗人怀念明朝、不满清朝,要“反清复明”,便把 他们下大狱。 文字狱禁锢了人民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 步。
P106--2、清朝时,社会上流传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 民谣。说一说:这一民谣是什么意思?它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社会状 况?
养鸟的旗人
和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权臣总共贪污了11亿两的白 银,相当于大清国15年的财政收入,要知道八国联军 的赔款总额是9.8亿两,这和珅贪污也太狠了。
• 和珅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 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 成为后人所称权倾天下、富可敌国的“贪官之王”、“贪污 之王”。和珅亦同时是18世纪世界首富,超越了同时期的 梅耶·罗斯柴尔德。
P106 1.雍正、乾隆年间,一些官员和文人因写诗而蒙受牢狱之 灾。下面摘录一些被清朝 统治者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诗句: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 “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鸿听转明。” 想一想:为什么写了这样诗句的人就要被下大狱呢?文字狱对思想 和文化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对于八旗子弟来说斗蛐蛐、养花、养鸟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玩 鹰、捧角儿这种高消费的活动才能满足他们他们的虚荣心。
想把一只鹰养好是很困难的,就拿鹰的日常饮食 来说,那均是以鲜肉为主,普通百姓可能一年都 吃不到一次的肉,这些鹰一顿就要吃掉半斤。为 了保留鹰的野性,还要在空旷的场地上放进兔子、 鸡等活物供鹰来捕食。和养鹰比起来养花遛鸟确 实显得朴实无华的多了。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与外界隔绝”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C.使大清帝国长治久安 D.拒绝一切外国人来华
首页 末页
解题技巧
正确答案:A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统 治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 贸易,这种严格限制并非和外国完全断绝往来。 注意是“限制”而非“禁止”。清政府闭关锁 国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实行主要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在短期内发挥一定作用,但从长久来看,不仅 不能使大清帝国长治久安,而且使中国落伍, C项不正确;B、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A项符 合史实,清政府保留“广州十三行”唯一一处 通商口岸与外国通贸,故正确答案选A。
3.易混淆:
明清两朝加强皇权措施的概括:政治措施可以
概括为“一废三立”(废丞相、设立特务机构、
廷杖制度、军机处);文化措施可以概括为“八 股文”(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历史图片
军机处外景
军机处内景
首页 末页
历史图片
养鸟的旗人
广州十三行
解题技巧
★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
的首要条件。”结合下图,下列对清朝前期
过关训练
材料二 武帝施主父(即主父偃)之策,……,使 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摘自《汉书· 诸侯王表》 材料三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 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 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 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于海娣《中国通史》 材料四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 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1.明清两朝的政治统治有哪些特点?
权力的集中。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
集中到皇帝。因此皇权的加强是明清两朝政治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2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2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一、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一)政治上: 设军机处
背景
1、清朝初年的中央权力机构
(2)南书房的设立:
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 强君主专制,设立了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 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一、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一)政治上: 1.原因 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了君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一)政治上: 设军机处
背景
1、清朝初年的中央权力机构
(1)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朝初期,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 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 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 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历史上控制思想的重要事件
朝代 秦朝 西汉 明朝 清朝
事件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八股取士
文字狱
一、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二)思想文化上: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
2.文化专制政策 :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
,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
外贸易。






只能住指定会馆,不能在广东过冬, 不能向中国商人借款,不能打听商业行情。
——《防夷五事》
二、“闭关锁国”政策
4、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会带来哪些影响?
“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 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 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马克思
敲不了开半门天, 不咋给办开?
军机处外景
一、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统编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知识点

统编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知识点

20、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军机处的设立o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皇帝的权利。

o康熙时,设立南书房,抑制满洲贵族的权利,加强君主专制。

o雍正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执行事物。

o影响:军机处的设立,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文字狱▶文字狱o从知识分子的文字、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人们把这种做法称“文字狱”。

▶时期o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危害o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文化专制政策▶目的o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现专制政策。

▶具体措施o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整理文献和编纂书记。

o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对清朝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o官吏腐败:乾隆以后,贪风更盛,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

o军队腐败:尚武精神荡然无存,贪污兵饷现象十分普遍。

八旗子弟百无一能,好逸恶劳。

o财政危机:乾隆后期,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嘉庆以后出现了财政危机。

o社会危机:清朝中期以后,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变为流民,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严重。

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背景o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通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o清朝担心西方的殖民者侵犯国家领土和主权。

o惧怕沿海居民与外国人交往,危机自己的统治。

▶闭关锁国的含义o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具体措施o顺治时,颁布“禁海令”,严格现实海上贸易,沿海地区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

o台湾建制后,开放宁波、漳州等对外通商,严格限制商品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

o1757年,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口岸,特许“广州十三行”经营对外贸易事务。

▶闭关锁国的影响o对西方的殖民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

o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珅:启奏陛下,已从全国各地征书7000多册,臣大略 清查一番,发现有些书中称呼满人为夷人等。似乎有些不 妥。 皇帝:爱卿所言即是,现今天下都是大清的,那些汉人还 敢瞧不起满人。凡是触犯了大清的字、词、义都要删除或 者篡改。 纪晓岚:皇上,岳飞在《满江红》中写到“壮志饥餐胡虏 肉,笑谈渴饮匈奴”。“胡虏”、“匈奴”不能提,那应 该怎样改? 和珅:皇上,这样改如何?胡虏改成飞食,匈奴改成盈腔。 皇帝: “壮志饥餐飞食肉, 笑谈欲洒盈腔血”?甚好, 深得朕心。( 哈哈大笑) 纪晓岚:皇上,不行啊。本来是岳飞让敌人撒这个血,现 在变成岳飞自己撒血了,完全气势就不对了。
南明:明朝灭亡后,明朝的一些遗臣在南方拥立皇族 建立了几个小朝廷,这些小朝廷被称为“南明”。
二、(旁白:雍正皇帝正在上朝) • 大臣A:启奏陛下,近日臣听闻徐骏写了一首诗,“明 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 大臣B:陛下,微臣以为徐骏分明是蓄意诽谤朝廷。这“ 明月”是怀恋明朝,“清风”是影射大清。 • 皇帝:岂有此理!来人,徐骏居心不良,依大不敬律斩 立决。 (旁白:大臣A带着一众衙役去徐骏家抓人) • 徐骏:为什么抓我?我犯了何罪? • 大臣A:“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句 诗是你写的吧。你这是蓄意诽谤朝廷,哼!带走。 • 徐骏:大人、冤枉啊!这是我送别朋友时即兴写的,绝 无任何不敬之意啊。
相关史事
嘉庆元年(1796年)时,国库存银 为5658万两,而到嘉庆19年时,仅为 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 的1∕6。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4.社会危机 清朝中期以后,人口的增长造成用 地紧缺,而土地却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 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变 成地主的佃户和雇工,向地主交纳高额 的地租。很多农民变为流民,以乞讨为 生。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 众的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三、文字狱
什么叫文字 狱?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2.文字狱的危害
清朝的文字狱规模之大,次数之多, 远超前代。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 了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从此再不敢过问政 治,也不敢表露个人的思想,连遣词造句 都要小心翼翼,以免遭到杀身之祸。文字 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 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问题思考
想一想,吏治的腐败会对社会造成 什么影响?
养鸟的旗人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3.财政危机
清朝官僚机构臃肿,但在康乾时期,社会 经济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国库充盈,尚 能承受庞大的运转费用。到了乾隆后期,由于 皇帝好大喜功,花费无度,财政虚耗非常严重 。尤其是各级官吏的贪污,截留税款,大大影 响了国家财政收入。嘉庆以后,朝廷的财政收 入日益减少,而支出却不断增多,出现了财政 危机。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 越虚弱。
毁书与删书(文化上)
乾隆帝编纂 《四库全书》 用意何在?
毁书与删书(文化上)
一些不符合统治者要求 的书籍被大量删除或者 篡改,使我国古代文化 遭受又一次大的浩劫。
目的:禁锢人们思想,强化君主专制。
(二)、思想上:大兴“文字狱” 1、 时期: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最盛 2、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从思想领域严 密控制知识分子。 3、危害: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 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 碍了社会的进步。 4、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
清乾隆帝
清朝文字狱和秦朝焚书坑儒有何 异同?
答:相同:①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 强思想控制,强化专制皇权; ②影响相同,都钳制了思想,摧残了 文化。 不同:手段不同,清朝是大兴文字狱, 秦朝是焚书坑儒。
• 目的:压制汉人的反抗意识,树立清朝统治 的权威,加强中央专制集权。 • 特点:规模大、次数多、愈演愈烈 • 危害:造成社会恐怖,从而禁锢了思想,摧 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 步。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官场腐败
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吏为了 求得升迁或自保,千方百计地利用官场上 的各种关系,贿赂上级,结党营私。乾隆 以后,贪风更盛,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 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各级官吏 为了一己之私,想尽办法中饱私囊,对上 蒙骗朝廷,对下敲诈民众。
相关史事
乾隆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和珅,弄权20 多年,不择手段地聚敛财物。嘉庆皇帝继 位后,他被赐死,家产被查抄。据不完全 统计,查抄的黄金有33500余两,白银300 余万两,当铺75座,银号42座,还有大量 的房产和地产,珍贵衣物、珠宝、古玩、 洋货等不计其数。对109件查抄清单中的26 件清单估价,即值2.2亿两白银,而当时国 库每年的收入仅为4000多万两,所以当时 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一.军机处的设立
1.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朝初期,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 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 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而且一旦作 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到康熙时, 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 专制,设立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 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一.军机处的设立
相关史事
农民失去土地,只得租种地主的土地,但 每年要把收获量的一半甚至七八成交给地主。 还有许多巧立名目的额外剥削,如有的地方农 民逢年过节要给地主献上“送节钱”,嫁女儿 要给“出村礼”,就连家里死人也要交纳“断 气钱”。很多背井离乡的农民沦为乞丐,数量 极大。嘉庆时,北京 城的乞丐就有10万多 人。嘉庆元年的一个 冬夜,露宿街头被冻 死的竟达8000人。
图说历史
材料: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 外在表现。
图1(汉)坐而论道
图2(宋)站议时政
图3(清)跪受笔录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怎样的 演变趋势?
中军 发 国机 展 封处 到 建的 君 设 顶 主立 峰 专标 制志
皇权是在不断的加强,发展到顶峰
• (一)、政治上:设立军机处 • (1)背景与目的:议政王大臣会议阻碍了 皇权的加强,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 (2)时间:雍正帝 • (3)过程:设立南书房(康熙)——设立 军处(雍正)——议政王大臣会议正式取 消(乾隆) • (4)作用: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进 一步加强,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达到 了顶峰。
三、文字狱
什么叫文字 狱?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的含义
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 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 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 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 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 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人们把这 种做法称为“文字狱”。
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 实亡,到乾隆时期索性被撤销。军机处这 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 独断朝政,使皇帝具 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 意志,从而君主专制 进一步强化。
军机处外景
相关史事
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 、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军机处人 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军 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 能窥视其活动及文 件等。即便是王公 大臣,没有皇帝的 特旨,也不准出入 军机处。 军机处值房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 1、贪腐之风在官场,军队蔓延 • 2、官僚机构臃肿,出现了财政危机。 • 3、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四、“闭关锁国”的政策
广州
四.闭关锁国政策
1.“闭关锁国”的原因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 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 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 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 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 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 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 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 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军机处的设立 雍正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 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 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军 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 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 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 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 去执行。
一.军机处的设立
3.军机处的作用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2.军队腐败 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军队中蔓延。 八旗兵久无战事,昔日的尚武精神荡然 无存,军风军纪日益败坏,将领贪污兵 饷现象十分普遍。军队长期养尊处优, 军备废弛。将士接受骑射检阅,竟然“ 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八旗的子 弟更是百无一能,好逸恶劳,不是嗜酒 赌博,就是养鸟斗鸡,十分颓废。
乾隆年间的广州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是经清政府特许设立的对外贸易机构。 他们垄断对外贸易,又受清政府委托行使一定的外交权。 这种公行,带有官商的性质,是一种封建性的对外贸易
材料研读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yán]曝[pù]杂记》卷 一《军机处》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 缮[shàn]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这句话意思是说,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 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想一想,军机处的作用是什么?它的设立为什 么强化了君主专制?
清朝的军机大臣与 秦朝的丞相在职权 上有什么不同?
(二)思想上:文字狱
(1)含义:
统治者故意挑剔文字 的错误而制造的冤狱
相关史事 康熙时有人修《明史》,对南明的 史事使用了明朝纪年,结果朝廷下令把 参与编写、印刷、销售的70多人全部处 死,总共处罚了200多人。大臣胡中藻写 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 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 ’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 人也受到牵连。
清朝的建立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金国,史称后金
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 1636年,改国号为清。 1644年,顺治帝率领清军入关,迁都北京, 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军机处的设立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四.闭关锁国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