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咬口

合集下载

印前拼版基本知识

印前拼版基本知识

查看文章印前拼版基本知识2009-01-05 21:36一、印刷品拼版专业术语1、出血印刷品印完后,为使成品外观整齐,必须将不整齐的边缘裁切掉。

裁掉的边缘一般需要留有一定的宽度,这个宽度就是“出血位”。

设计师在设计印刷品时,一般要在成品尺寸外留3mm(如有特殊要也可以多留“出血位”),以防止在成品裁切时裁少了露出纸色(白边),裁多了会切掉版面内容。

留出“出血位”,是设计师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做的工作。

2、叼口印刷机印刷时叨纸的宽度叫做咬口,咬口部分是印不上内容的。

一般咬口尺寸为10mm-12mm。

在拼版过程中,对纸张大小与页面位置计算时,必须要考虑这个尺寸。

设置页面尺寸时加出咬口宽度。

3、切口宽度指成品图文区域到成品的装订边以外的其它各边的距离。

通常至少设置成与出血相同的尺寸。

例:“出血位”是3mm,则切口宽度至少为3mm。

4、订口订口指印刷成品的装订边。

订口宽度指图文区域到成品订边的距离。

一般无线胶订、骑马订时,订口宽度和翻口方向宽度是一样的。

如果装订方式为平订或胶订,由于装订时要占有一定的宽度,订口宽度应比切口宽度宽一点。

这样,成品两边的空白位置就会一致。

5、贴配页成书时,一张纸(不论大小)上的所有面码组成一帖。

(俗称带)6、裁切线裁切线是成品切边时的指示线。

7、图边线图边线指有效印刷面积的指示线。

8、中线中线是印刷品的水平、垂直等分线,中线可用来在正反印刷时作为正面、反面套印对位用,也可用来在第一色印刷时对印版定位以及后面印色的印版定位用。

9、轮廓线一般用作模切线,是包装容器的后加工方式之一。

10、印张一张印有很多页面的纸张叫一个印张,纸张常用4页、8页、12页、16页、32页、48页等规格印刷,即一张纸上有4页、8页、12页、16页、32页、48页等规格印刷,即一张纸上有4P、8P、12P等(P即为英文Page的缩写)。

二、印前相关要素印刷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系统工程,以下概述的印前相关要素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不乏惨痛的教训,很值得我们借鉴。

印刷咬口介绍

印刷咬口介绍

介绍
印刷咬口介绍
印刷咬口
印刷品四周分为:咬口、版尾、拉规(挨身、对面);
咬口是印品的前端,又叫牙口,是印刷机叼纸时的位置,对开机一般是8-11MM(700机是11-12MM),全开机一般是11-14MM。

咬口是指印刷机器在传送纸张时,纸张被印刷机送纸装置夹住的位置,是印刷机油墨印不到的部份,大约是1~2公分,所以实际印刷面积必须扣除咬口部份。

海报拼版
4开海报的尺寸
a、大四开纸张的算法公式:
大规纸张尺寸:1194mm x889mm;掉毛边后尺寸:1190mm x 885mm
大四开就是:595mm x442mm
最大可印刷面积:591mm(每边要减去裁切成品时的2mm毛边)x 430mm(除每边要减去裁切成品时的2mm毛边还要减去8mm的咬口位,此咬口位在某些印刷机需的尺寸都是不一样的,但四开机一般都是8mm)
b、正四开纸张的算法公式
正规纸张尺寸:1092mm x787mm;切掉毛边后尺寸:1088mm x 783mm
正四开就是:544mm x391mm
最大可印刷面积:540mm x377mm(解释同上)
注:平板铜板纸的毛边一般每边切2mm
制作大四开海报的拼版
因为海报一般以图片为主,我在这里以一张图片为例。

将图片导入到(Ctrl+H)CorelDRAW中,这里导入所要的图片到CorelDRAW后,敲一下回车就可把图片放在正中间了。

这里我们做的海报是中间是图片,四周各有20mm的白边那种,所以我们可以借咬口(借咬口的意思就是把咬口位放在白边上,不另加咬口位),那海报尺寸就可以做成438mm x590mm。

印刷和拼版知识(上)

印刷和拼版知识(上)

印刷和拼版知识(上)1、滚反版,上面有两个叼口,自反和大反,有一个叼口。

2、裁口、叼口和咬口,应该是一样的3、在拼彩页版的时候,一般咬口都够,所以放哪边都可以4、但盒子拼版的时候就需要注意,咬口最少要10mm5、也就是说放咬口的那个边上最少要留够10mm的白边6、有时候纸张紧张的话,可以拿盒子的户口或者舌头做咬口7、你把很多盒子拼到一个版上,印刷后要用刀版卡出来,然后才糊盒成成品盒子,所以要做一个卡刀版8、卡刀版做好后可以一直用的,如果以后还有其他盒子的尺寸和你以前拼的版上的盒子一样,你就可以按照原来的发排文件拼现在的盒子,这样,就可以共用同一个刀版了,明白?9、套版就跟打印机正反打印一样,对,就跟出名片一样,只不过是名片截开成一张一张的就行了,书是要折页的10、自翻就是左右或是上下翻版,只用出一套就行了,套版就是两套(大套版),滚反一套就可以,自反就一套11、自翻版分上下翻跟左右翻第二种:1正翻版、自反版、滚翻版专业术语:自反版又叫左右轮,滚翻版又叫天地轮;正反版:一张单张纸有AB两面,A和B各分开排一块版为正反版;左右轮:A左B右共排一块版为左右轮;天地轮:A上B下共排一块版的天地轮;或者:1、正反版是说两副版子,一副是正面,一副是反面2、左右轮也叫自翻版(自翻身),一副版子,纸张左右翻。

3、天地轮,纸张上下作咬口,一正一反上下排,头对头或者脚对脚。

习惯说法,如果在拼版上就是正反印、自翻身、滚翻身的区别。

正反版就是:比如说报纸,四开彩色的,机器也是四开的,那就出正反版,两套,正面反面各一套2回复:正翻版、自反版、滚翻版正反版:需要2付ps版,印刷完一面后,更换另一付ps版,在印刷另一面。

比如8个页码的印刷品,发排正反2付四开胶片,每个四开上有4个页码,正反版对应,在四开机上就是正反版印刷。

正反版印刷的纸料只需要一个咬口。

3回复:正翻版、自反版、滚翻版自反(翻)版:印刷品的正反内容在同一块ps版上,一面印完后,横向(左右)翻转纸张,在印刷另一面,此时印刷机的ps版、各种校准参数都不用更换调整。

印刷专业术语

印刷专业术语

印刷专业术语 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印刷专业术语1.出血位出血位是指按工艺要求,页面的颜色或图片须超出裁切线3—5MM,称为出血。

通常对于说明书或咭纸类产品,其出血位为3MM。

对于裱粗坑类产品,其出血位加至5MM。

2.角线:角线是指用来印刷套位或裁切部位的线条。

通常采取“=〢”此种样式,而不采用“╝”样式,避免在制作说明书因折页走位而造成角线不能完全被切掉。

3.十字线:十字线是印刷用来套印的线条,通常的样式为“┤”。

4.牙口(叼口):牙口是指纸张印刷时印刷机咬牙所咬住的部位,通常的牙口位为白色,其大小为8—12MM。

5.规矩:单张纸胶印机的纸张定位部件。

6.前规:使纸张在牙口边缘准确定位的挡纸部件。

7.侧规(拉规):使纸张侧边缘准确定位的部件,分为对面规和操作规两种。

8.拉规线:印刷时为了便于后工序清楚印张是采用何种侧规印刷而作的标识,通常在PS版上划线,确保纸张经印刷后,拉规线刚好位于纸张被侧规定位的地方。

9.飞达:飞达是印刷机输纸的传送装置。

10.针位:印张印刷时的定位边位。

纸张有长短,印刷套色及裁切需有针位来对齐。

11对面针:对面针是指印刷时纸张是采用对面侧规来进行定位的,所印的印张即为对面针印刷。

12.挨身针:挨身针是指印刷时纸张是采用操作规来进行定位的,所印的印张即为挨身针印刷。

13.套印不准:在套色印刷过程中,印迹重叠的误差。

14.重影?:在印刷品上同一色网点线条或文字出现的双重轮廓。

15.透印?:印在纸张上的图文由背面可见。

16.密度?:物体吸收光线的特性量度,即入射光量与反射光量或透射光量之比,用透射率或反射率倒数的十进对数表示(ɡ1/β).17.反射稿:指不能透光的原稿。

18.透射稿:指能透光的原稿如底片、反转片。

19.阴图:通过照相、电分或激光照排机制作的图片,图片上的明暗阶调与原稿的明暗阶调完全相反。

20.阳图:通过照相、电分或激光照排机制作的图片,图片上的明暗阶调与原稿的明暗阶调一致。

电脑印刷设计名词解释和论述

电脑印刷设计名词解释和论述

名词解释:加色法:两种以上的色光混合,使人的视觉神经产生另一种色觉效果。

调频加网: 现在网点生成技术不断革新,其中之一就是随机网点的出现,即调频加网。

灰色成分替代:当C、M、Y三种油膜在同一网点处都有较高的密度时,为了防止汕膜不再被纸张吸收而产生“纸张拉毛”的现象,需要按一定比例用黑墨去代替C、M、Y。

同一网点C、M、Y三种油膜等量叠加出来的颜色几乎与等量黑墨是完全一样的色调,现代印刷中汕墨干燥的时间很短,纸张上沉积的汕墨量过多会造成纸张无法迅速吸收,因此,把三层汕墨用一层代替,能够很大程度地减少过量汕墨带来的不良后果,降低成本。

套色版:一般凸版彩色印刷多为套色版,套色版每色一版,换句话说就是每版都是专色版。

套色版印刷可充分运用叠色,原色上是淡的叠压深的,透明度高的叠压透明度低的。

配帖法:是将各个书贴,按页码顺序一帖一帖地叠加在一起,成一本书刊的书芯,采用锁线装订或无线胶粘装订,常用于各种平装书籍和精装书籍。

陷印:又叫补漏白、扩缩,主要是为了弥补因印刷套印不准所造成两个相邻不同颜色之间的间隙成漏白,这样就必须调整各色块的叠色范围,这种色块的交叠或扩展就叫陷印。

最好的补偿方法就是依赖于印前设计所使用的软件。

腰封:一般是为点缀装帧封面而制作,有松散的印刷成品,加了腰封方便携带。

铜版纸:又称涂料纸,这种纸是在原纸上涂布一层白色浆料,经压光而制成的。

毛边和锯齿:扫描后进行抠底的图像边缘有直线或弧形光边,印刷中容易产生边缘不光洁的效果。

网点:网点是形成印刷图像的基本元素,又可称为像素,网点种类可分为调幅网和调频网两种。

错网:是半色调印刷品因网线排列不良或未套准而产生网花的现象。

覆膜:是指以透明塑料薄膜通过热压覆贴到印刷品表面,起保护或增加光泽的作用。

转移印刷:指把一种底质上的油墨转印到另一种底质上,通常把油墨涂在玻璃、木头、金属或瓷器上,然后再进行转印。

打样:是通过一定方法从拼版的图文信息复制出校样的工艺,是印刷工艺中用于检验印前制作质量的必需工序。

印刷检查注意事项

印刷检查注意事项

一、基本概念
1、牙口、版尾:印刷品留出12mm线所在的边称为牙口,对边则为版尾。

2、挨身针、对面针:操作边的针位称为挨身针,即印品牙口挨身时右边的针位﹔操作边对面则为对面针,即印品牙口挨身时左边的针位。

注:机长会在针位边划一条短线﹔对裱两面针位应相反。

3、间接印刷:图文首先由版炮转移到橡皮炮上,再在后炮的压力下印刷到纸张上。

二、检查要点
1、注意生产单、色稿及当前印件的印色效果。

2、特别注意蓝纸上及色稿上所注意的内容有无差错。

3、两面同时或先后印刷时,一定要看纸是否调反,要看背面图文是否与正面相对应及背面有无擦花或扯后炮现象。

4、较版结束后看印件有无脏点、多余的线及凹胶布等现象。

5、印纸质较差的一面时,当心背面有无擦花,特别当背面还未印时要注意。

6、若是彩盒看客户是否要求埋口位两侧颜色是否一致。

7、同一张纸所开的几个相同、相似的盒或卡,看颜色是否保持一致。

8、大部分走位会听到机器发出一种警铃声,这时要留意该产品的针位。

9、特别当心反白文字有否套印不准。

10、在半成品指示卡上盖“PASS”章前,应检查有无粘花现象,并把严重墨屎、拖花、喷粉花、走位,严重色差等比例较大的问题提示后工序。

三、关于纸张
1、白度:即约张洁白的程度,印前检查是否是同一种纸,颜色不同会影响到印品呈色效果,除督促操作者分开外,还要提示后工序。

2、纸纹:胶印大都用直纹纸,不同的纸纹会影响到套印准确,如同一批纸中有直、横两种纸纹,除督促操作者分开外,还要提示后工序。

印刷拼版

印刷拼版

印刷拼版实用教程一、印刷品拼版专业术语1、出血印刷品印完后,为使成品外观整齐,必须将不整齐的边缘裁切掉。

裁掉的边缘一般需要留有一定的宽度,这个宽度就是“出血位”。

设计师在设计印刷品时,一般要在成品尺寸外留3mm(如有特殊要也可以多留“出血位”),以防止在成品裁切时裁少了露出纸色(白边),裁多了会切掉版面内容。

留出“出血位”,是设计师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做的工作。

2、叼口印刷机印刷时叨纸的宽度叫做咬口,咬口部分是印不上内容的。

一般咬口尺寸为10mm-12mm。

在拼版过程中,对纸张大小与页面位置计算时,必须要考虑这个尺寸。

设置页面尺寸时加出咬口宽度。

3、切口宽度指成品图文区域到成品的装订边以外的其它各边的距离。

通常至少设置成与出血相同的尺寸。

例:“出血位”是3mm,则切口宽度至少为3mm。

4、订口订口指印刷成品的装订边。

订口宽度指图文区域到成品订边的距离。

一般无线胶订、骑马订时,订口宽度和翻口方向宽度是一样的。

如果装订方式为平订或胶订,由于装订时要占有一定的宽度,订口宽度应比切口宽度宽一点。

这样,成品两边的空白位置就会一致。

5、贴配页成书时,一张纸(不论大小)上的所有面码组成一帖。

(俗称带)6、裁切线裁切线是成品切边时的指示线。

7、图边线图边线指有效印刷面积的指示线。

8、中线中线是印刷品的水平、垂直等分线,中线可用来在正反印刷时作为正面、反面套印对位用,也可用来在第一色印刷时对印版定位以及后面印色的印版定位用。

9、轮廓线一般用作模切线,是包装容器的后加工方式之一。

10、印张一张印有很多页面的纸张叫一个印张,纸张常用4页、8页、12页、16页、32页、48页等规格印刷,即一张纸上有4页、8页、12页、16页、32页、48页等规格印刷,即一张纸上有4P、8P、12P等(P即为英文Page的缩写)。

11 、套准线3毫米为标准,不同的印刷机械和操作人员,可以适当减少。

同时,右左两侧套准位为重点,咬口一侧甚至可省略。

咬口与拉规

咬口与拉规
前规( )、侧规( 前规(矩)、侧规(矩) 侧规 2~4 1~2 • 限制纸张 六自由度
印刷和印后机器的定位装置 • 一、前规 • 二、侧规
1、前规
4 5 6 7 8 3 11 10 9 12 13
• 作用:确定纸张咬 作用: 口位置
• 组成:定位(规矩) 组成:定位(规矩) 纸舌、 14 板、压(挡)纸舌、 传动、调节、 传动、调节、控制
15
2
1
前 规 的 工 作 演 示
2、侧规 、
• 类型 • 拉规、推规 拉规、 • 机械式、气动式 机械式、 • 作用:确定纸张咬口位置 作用: • 组成:定位(规矩)板、压(挡) 组成:定位(规矩) 纸舌、 传动、 纸舌、拉(推)纸、传动、调节
拉规的类型拉规的类型-滚轮式侧规
17 16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O 28 27 29
轴1→柱齿轮→锥齿轮 1→柱齿轮→ 柱齿轮 →拉纸轮→连续转动 拉纸轮→ 拉纸轮
11 10 9
1 2
(1)滚轮式侧规的工作原理 1→柱凸轮 摆杆→ 柱凸轮→ 轴1→柱凸轮→摆杆→ 拉纸滚轮→上让→ 拉纸滚轮→上让→下拉
拉规的类型-拉板式侧规
• 结构与原理 • 传动轴→柱凸轮→摆杆→ 传动轴→柱凸轮→摆杆→ 拉纸板→ 拉纸板→往复运动 • 压纸滚轮摆动机构:凸轮 压纸滚轮摆动机构: 摆杆机构 • 基本调节:拉纸时间、距 基本调节:拉纸时间、 拉纸力、挡纸舌高低、 离、拉纸力、挡纸舌高低、 工作位置
印刷工艺与印后加工的关 联性
一、定位原理
• 印刷机定位原理和印后加工的机器的定 位原理是一致的,例如压痕、烫金、凹 凸、丝网、折页、切纸等加工的定位原 理如下面的演示图 • 定位原理的一致性就是我们生产作业过 程要识别拉规和咬口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口是印品的前端,又叫牙口,是印刷机叼纸时的位置,对开机一般是
8-11MM(700机是11-12MM),全开机一般是11-14MM。

咬口是指印刷机器在传送纸张时,纸张被印刷机送纸装置夹住的位置,是印刷机油墨印不到的部份,大约是1~2公分,所以实际印刷面积必须扣除咬口部份。

海报拼版
4开海报的尺寸
a、大四开纸张的算法公式:
大规纸张尺寸:1194mm x 889mm; 掉毛边后尺寸:1190mm x 885mm
大四开就是:595mm x 442mm
最大可印刷面积:591mm(每边要减去裁切成品时的2mm毛边) x 430mm (除每边要减去裁切成品时的2mm毛边还要减去8mm的咬口位,此咬口位在某些印刷机需的尺寸都是不一样的,但四开机一般都是8mm)
b、正四开纸张的算法公式
正规纸张尺寸:1092mm x 787mm; 切掉毛边后尺寸:1088mm x 783mm
正四开就是:544mm x 391mm
最大可印刷面积:540mm x 377mm(解释同上)
注:平板铜板纸的毛边一般每边切2mm
制作大四开海报的拼版
因为海报一般以图片为主,我在这里以一张图片为例。

将图片导入到(Ctrl+H)CorelDRAW中,这里导入所要的图片到CorelDRAW 后,敲一下回车就可把图片放在正中间了。

这里我们做的海报是中间是图片,四周各有20mm的白边那种,所以我们可以借咬口(借咬口的意思就是把咬口位放在白边上,不另加咬口位),那海报尺寸就可以做成438mm x 59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