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专题 原电池和电解池习题 鲁科版
高三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5》鲁教版

高三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5》鲁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5》二. 教学目的:1. 通过进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探究活动,了解原电池工作原理,能正确书写原电池的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及电池反应方程式。
2. 通过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探究活动,了解电解池工作原理,能正确书写电解池的阴、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及电解反应方程式。
3. 通过查阅资料等途径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工作原理,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际意义。
4. 知道电解在氯碱工业、精炼铜、电镀、电冶金等方面的应用。
认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实际意义。
5. 了解金属腐蚀带来的危害,认识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意义。
6. 了解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涵义,理解电化学腐蚀发生的条件,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7. 认识钢铁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发生的条件及原理,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8. 通过实验探究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了解常见的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及其原理。
三. 重点和难点1、原电池原理,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方程式。
2、电解池工作原理,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电解反应方程式。
3、氯碱工业、精炼铜、电镀、电冶金的化学原理。
4、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及其反应原理。
四. 考点分析本专题内容在高考中的主要考查点是:1、原电池原理,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方程式。
2、电解池工作原理,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电解反应方程式。
3、氯碱工业、精炼铜、电镀、电冶金的化学原理。
4、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及其反应原理。
五. 知识网络化物电解液 和负极反应(也可不反应)无特殊要求 电解液须含有镀层金属离子构成条件 两极、一液、一反应(自发) 直流电源、两极、一液直流电源、两极、一液(含镀层离子)离子迁移 阳离子→正极 阴离子→负极阳离子→阴极 阴离子→阳极电子流向负极(-)-e 正极(+)2. 电解电极产物的判断要判断电极反应的产物,必须掌握离子的放电顺序,判断电极反应的一般规律是: (1)在阳极上①活性材料作电极时,金属在阳极失电子被氧化成阳离子进入溶液,阴离子不容易在电极上放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原电池与电解池练习

aX Y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原电池与电解池练习1.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铜锌原电池中铜是负极B .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C .在镀件上电镀铜时用金属铜作阳极D .电解稀硫酸制H 2、O 2时铜作阳极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B .白铁(镀锌铁)镀层破损后,先被腐蚀的是铁C .钢铁表面常易锈蚀生成Fe 2O 3·nH 2OD .金属的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3.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 2FeO 4+8H 2O===3Zn (OH )2+2Fe (OH )3+4KO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3Zn —6e —+6OH —== 3Zn (OH )2 B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2FeO 42—+6e —+8H 2O===2Fe (OH )3+10OH —C .放电时每转移3mol 电子,正极有1mol K 2FeO 4被氧化D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4.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l 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右图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A.a 为正极,b 为负极;NaClO 和 NaClB.a 为负极,b 为正极;NaClO 和 NaClC.a 为阳极,b 为阴极;HClO 和 NaClD.a 为阴极,b 为阳极;HClO 和 NaCl5.(11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 ;X 、Y 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请回答以下问题:(1)若X 、Y 都是惰性电极,a 是饱和NaCl 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①电解池中X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一化学《原电池典型题》练习.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1.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右图装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桐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D.a和b用导线连接后,Fe片上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Cu2+向铜电极移动2.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a>b>c>dB.b>c>d>aC.d>a>b>cD. a>b>d>c3.如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①Zn为正极,Cu为负极②H+向负极移动③电子是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 ④Cu极上有H2产生⑤若有1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的H2为0.5mol 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A.①②③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③④4.由A、B两种金属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A是正极,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A的金属性强于BB.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C.电子不断由A电极经外电路流向B电极D.A在金属性活动顺序表中一定排在氢前面5.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Fe+2Fe3+=3Fe2+,与此电池反应不符合的原电池是()A.铜片、铁片、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B.石墨、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C.铁片、锌片、Fe2(SO4)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D.银片、铁片、Fe(NO3)2溶液组成的原电池6.如图所示的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7.Zn+H2SO4=ZnSO4+H2设计原电池画出装置,标出电流流向。
该电池的负极材料为,电极反应式为该电池的正极材料为,电极反应式为原电池典型题。
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 专题8 电化学基础

课件ppt
4错误认为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电子通过了电解质溶 液,在原电池内部和电解池内部,都没有电子的流动,而是离 子的移动。实际上在闭合的电路中电子只走“陆路”导线或电 极,离子只走“水路”电解质溶液。
课件ppt
2. 电解池:
课件ppt
(1)电解时,a 极是 阴 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b 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4OH--4e-===2H2O+O2↑ ; 电解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电解 2CuSO4+2H2O=====2Cu+O2↑+2H2SO4 。
课件ppt
(2)电解完成后,若溶液的体积为 2 L,整个电解过程中共转 移 0.2 mol e-,则溶液的 pH 为 1 ,若使电解质溶液复原,需 加入 CuO 的物质的量为 0.1 mo
课件ppt
课件ppt
Z主干整合•认知盲区清
课件ppt
一、原电池和电解池 1. 原电池:
[串联拾忆]
课件ppt
(1)上述装置中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B ,该原电池工作时, 负极发生 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为 Fe-2e-===Fe2+;
正极发生 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Ag++2e-===2Ag; 电池总反应式为 Fe+2Ag+===Fe2++2Ag 。
答案:A
课件ppt
电化学原理中易忽视的问题 (1)错误地根据“异性相吸”的电性理论,认为在原电池中 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负极,阴离子移向正极。其实在原 电池工作时,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在电解池 中,电子由电源负极流向阴极,由阳极流向电源正极。
2021-2022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作业卷 原电池 电解池1(含解析)

2021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作业卷原电池电解池1(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N~14 Cl~35.5 C~12 Na~23 Al~27 K~39 He~4 P~31 Cu~64 Ba~137 Ca~40 Cu~64 Mg~2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 电子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C.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2.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42-)减小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阴阳离子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3.用右图所示装置除去含CN-、Cl-废水中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9~10,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 2OH--2e-= ClO-+ H2O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 + 2e-= H2↑ + 2OH-D.除去CN-的反应:2CN-+ 5ClO-+ 2H+ = N2↑ + 2CO2↑ + 5Cl-+ H2O4.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5.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高考化学【电解池和原电池】专题练习6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化学【电解池和原电池】专题练习60题1、如图,下列关于新型镁锂双离子二次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充电时,导线上每通过1mole—,理论上左室电解液质量减轻12gB. 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Y相连C. 放电时,Li由左向右移动D.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1 –x FePO4+xLi ++xe—=LiFePO4【答案】A【解析】A.充电时,左室电极反应式为:Mg2++2e-=Mg,导线上每通过1mol电子,电解液质量减轻12g,同时右侧极室将有1molLi+移向左室,使电解液质量增加7g,所以左极室溶液质量共减轻12g-7g=5g,A项错误;B.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该电池的正极相连,所以外加电源的正极与Y相连,B项正确;C.放电时,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Li+由左向右移动,C项正确;D.放电时,右边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Li1 –x FePO4+xLi ++xe—=LiFePO,D项正确。
42、科学家开发出Na-CO2电池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池放电时,钠发生氧化反应B.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2CO2 + 2H2O + 2e-= 2HCO3-+ H2↑C. 理论上消耗23g钠,同时产生22.4L氢气(标准状况)D. 该装置既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又能产生电能、氢燃料【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Na电极失去电子,变Na+,所以电池放电时,钠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B.在正极上,CO2、H2O(碳酸电离产生的H+)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产生HCO3-、H2,电极反应式是:2CO2 +2H2O+2e-= 2HCO3- + H2↑,B正确;C.23gNa的物质的量是1mol,根据电子守恒,产生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H2)=0.5mol×22.4L/mol=11.2L,C错误;D.通过该装置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同时产生电能,和氢气,产生了清洁能源的燃料——氢燃料,D正确。
山东省济宁一中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83电解池精选练习(含解析)鲁教版

专题83 电解池1、500mL KNO 3和Cu (NO 3)2的混合溶液中c (NO 3﹣)=6.0mol ·L ﹣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 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混合溶液中c (K +)为4 mol ·L ﹣1B .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4 mol 电子C .电解得到的Cu 的物质的量为0.5 molD .电解后溶液中c (H +)为2 mol ·L ﹣1【答案】B【解析】电解硝酸钾和硝酸铜混合溶液时,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阴极上先铜离子放电生成铜单质,当铜离子完全析出时,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气体的物质的量==1mol ; 每生成1mol 氧气转移4mol 电子,每生成1mol 氢气转移2mol 电子,每生成1mol 铜转移2mol 电子,所以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铜的物质的量==1mol , 则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2mol/L ,根据电荷守恒得钾离子浓度=6mol ·L ﹣1﹣2mol/L×2=2mol/L,A .根据分析知,原混合溶液中c (K +)为2 mol ·L ﹣1,故A 错误;B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1mol×4=4mol,故B 正确;C .根据以上分析知,铜的物质的量为1mol ,故C 错误;D .当电解硝酸铜时溶液中生成氢离子,当电解硝酸钾溶液时,实际上是电解水,所以电解后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氧气的4倍,为1mol×4=4mol,则氢离子浓度==8mol/L ,故D 错误;故选:B .2、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物质水溶液一段时间后,向剩余电解质溶液中加入适量水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浓度的是( )A.AgNO 3B.H 2SO 4C.NaClD.HCl【答案】B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AgBr 饱和溶液中加入3AgNO 溶液,达到平衡时,溶液中-Br 浓度降低B.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L mol OH c /10110--⨯=,该溶液一定呈酸性C. 3FeCl 溶液和()342SO Fe 溶液加热蒸干、灼烧都得到32O FeD. 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2CuCl 溶液和2MgCl 溶液分别得到单质Cu 和Mg【答案】A4、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 2-CaO 作电解质,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
原电池和电解池练习题

2.把a 、b 、c 、d 四块金属浸入稀H 2SO 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
若a 、b 相连时a 溶解;c 、d 相连时c 为负极;a 、c 相连时,c 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 、d 相连时,b 为正极,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A .a >b >c >dB .a >c >d >bC .c >a >b >dD .b >d >c >a7.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故得到广泛应用。
锌锰碱性电池以KOH 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 2(s)+H 2O(l)===Zn(OH)2(s)+Mn 2O 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 .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 2(s)+H 2O(l)+2e -===Mn 2O 3(s)+2OH -(aq)C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 .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 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 g1.]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A. HCl 、 CuCl2、Ba(OH)2B. NaOH 、CuSO4、 H2SO4C. NaOH 、H2SO4、Ba(OH)2D. NaBr 、 H2SO4、 Ba(OH)218.利用右图装置,完成很多电化学实验。
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若X 为锌棒,Y 为NaCl 溶液,开关K 置于M 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B .若X 为碳棒,Y 为NaCl 溶液,开关K 置于N 处,可减缓铁的腐蚀,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铁电极移动C .若X 为铜棒,Y 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 置于M 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D .若X 为铜棒,Y 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 置于N 处,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1.下列关于金属腐蚀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在潮湿空气中腐蚀的实质是:M +n H 2O===M(OH)n +n 2H 2↑ B .金属化学腐蚀的实质是:M -n e -===M n +,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C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电池和电解池【模拟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1. 微型钮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O Ag 2和Zn ,电解质溶液为KOH ,电极反应为:O H ZnO e 2OH 2Zn 2+=-+--,O H O Ag 22+ --+=+OH 2Ag 2e 2,总反应为:ZnO Ag 2Zn O Ag 2+=+。
根据上述反应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pH 增大B. 在使用过程中,电流由O Ag 2极经外电路流向Zn 极C. 在使用过程中,Zn 电极发生还原反应,O Ag 2电极发生氧化反应D. 外电路中每通过m ol 2.0电子,正极的质量理论上减小1.6g2.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32O Y )的氧化锆(2ZrO )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2O 。
下列对该燃料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 在熔融电解质中,-2O 由负极移向正极B. 电池的总反应是:O H 10CO 8O 13H C 2222104+→+C. 通入空气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22O 2e 4OD. 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 H 5CO 4O 13e 26H C 222104+=++--3. 电瓶车所用电池一般为铅蓄电池,这是一种典型的可充电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242SO 2H 4PbO Pb O H 2PbSO 22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电时:电子流动方向由B 到AB. 放电时:正极反应是424PbSO SO e 2Pb =+--- C. 充电时:铅蓄电池的负极应与充电器电源的正极相连D. 充电时:阳极反应是+--++=+-H 4SO PbO O H 2e 2PbSO 242244. 一种大型蓄电系统的电池总反应为:322NaBr S Na 2+NaBr 3S Na 42+,电池中的左右两侧为电极,中间为离子选择性膜(在电池放电和充电时该膜允许钠离子通过);放电前,被膜隔开的电解质为22S Na 和3NaBr ,放电后,分别变为42S Na 和NaBr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充电过程中,+Na 离子的流向为从右到左B. 充电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为:+-+=-Na 2NaBr e 2NaBr 33C. 放电前,左侧电解质为22S Na ,右侧电解质为3NaBrD. 放电过程中,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5. 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一代实用化的蓄电池,该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电压高的特性。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负极反应:+--+=-xLi Li C xe Li C x 166(Li C 6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的复合材料) 正极反应:()222x 1LiMO LiMO xe xLi MO Li =++-+-表示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锂离子电池充电时电池反应为:x 1622x 16Li C LiMO MO Li Li C --+=+B. 电池反应中,锂、锌、银、铅各失去mol 1电子,金属锂所消耗的质量最大C.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内部+Li 向负极移动D. 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为:Li C xe xLi Li C 6x 16=++-+-6.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 ,电池的总反应式为:OH 8FeO K 2Zn 3242++()()KOH 4OH Fe 2OH Zn 3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2OH Zn 3OH 6e 6Zn 3=+---B. 放电时-OH 向正极移动C. 充电时每转移m ol 3电子,阳极有mol 1()3OH Fe 被还原D. 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OH 6Zn 3e 6OH Zn 327.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B. 原电池跟电解池连接后,电子从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阳极C. 电镀时,电镀池里的阳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应D.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气,可使酚酞首先变红8. 若某装置(电解池或原电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2H Cu H 2Cu 。
则该装置A. 可能是原电池,也可能是电解池B. 只能是原电池,且电解质溶液为硝酸C. 只能是电解池,且金属铜为该电解池的阳极D. 只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可以是硝酸9. m L 5003KNO 和()23NO Cu 的混合溶液中()13L mol 0.6NO c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L 4.22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m L 5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混合溶液中()+K c 为1L mol 2-⋅B. 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m ol 4电子C. 电解得到的Cu 的物质的量为m ol 5.0D. 电解后溶液中()+H c 为1L mol 2-⋅10. 下图中,铁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试管中除(2)外均为水)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下图中X 是直流电源。
Y 槽中c 、d 为石墨棒,Z 槽中e 、f 是质量相同的铜棒。
接通电路后,发现d 附近显红色。
(1)①电源上b 为________极。
(用“正”、“负”、“阴”、“阳”填空)②Z 槽中e 为________极(同上)③连接Y 、Z 槽线路中,电子流动的方向是d ________e (用“→”或“←”填空)。
(2)①写出c 极上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Y 槽中总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③写出Z 槽中e 极上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
(3)①电解m in 2后,取出e 、f ,洗净、烘干、称量,质量差为g 28.1,在通电过程中,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________mol 。
②若Y 槽中溶液体积为m L 500(电解后可视为不变),槽中电解反应的速率v ()-OH =________。
12. 铝的阳极氧化,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它能使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不溶于稀硫酸。
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按下列步骤模拟该生产过程。
填写下列空白:(1)配制实验用的溶液。
要配制mL 200密度为3cm g 2.1-⋅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OH 溶液,需要称取_______g NaOH 固体。
(2)把铝片浸入热的16%NaOH 溶液中约半分钟左右洗去油污,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取出用水冲洗。
写出除去氧化膜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组装好仪器,接通开关K ,通电约m in 25。
在阳极生成氧化铝,阴极产生气体。
写出该过程中的电极反应式: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断开电路,取出铝片,用1%稀氨水中和表面的酸液,再用水冲洗干净。
写出该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铅蓄电池是典型的可充型电池,它的正负极格板是惰性材料,电池总反应式为:-++++242SO 2H 4PbO Pb O H 2PbSO 224+请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氢、氧的氧化还原)(1)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液中42SO H 的浓度将变__________;当外电路通过mol 1电子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__________g 。
(2)在完全放电耗尽2PbO 和Pb 时,若按下图连接,电解一段时间后,则A 电极上生成__________、B 电极上生成__________,此时铅蓄电池的正负极的极性将__________。
14. 现有+2Cu 、-Cl 、+Na 、-24SO 、+2Zn 两两组成的电解质溶液若干种,可选用铜电极、铂电极、锌电极进行电解实验。
(1)以__________作阳极电解__________溶液时,溶液的pH 明显升高,且溶液保持澄清,电解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__________作阳极电解__________溶液时,溶液的pH 明显下降。
(3)为使电解过程中溶液的浓度保持不变,应以铜为阳极电解__________溶液,或以__________为阳极电解__________溶液。
(4)以铜为阳极电解__________或__________溶液,均可得到氢氧化物沉淀。
(5)要使电解过程中溶质的组成和质量不变,而溶液浓度增大,又无浑浊,应以__________为阳极电解__________溶液,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要使电解过程中溶液浓度改变,而溶剂质量不变,应以铂电极为阳极电解__________溶液,或以__________为阳极电解__________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使反应()↑+↓=+222H OH Cu O H 2Cu 得以进行而不发生其他反应,可选用__________为阳极电解__________或__________溶液。
(8)以铜为阳极电解4ZnSO 溶液,阴极上一般有__________逸出,在__________极区首先会有__________色沉淀,电解时间较长时,会有__________色沉淀出现。
15. 将铝件与另一种材料作电极,以某种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通电后在铝件与电解液的接触面上逐渐形成一层()3OH Al 薄膜,薄膜的某些部位存在着小孔,电流从小孔通过并产生热量使()3OH Al 分解,从而在铝件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氧化膜。
某校课外兴趣小组根据上述原理,以铝件和铁棒为电极,一定浓度的3NaHCO 溶液为电解液进行实验。
(1)铝件表面形成()3OH Al 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过程中,必须使电解液pH 保持相对稳定(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3NaHCO 溶液作电解液,会减缓阴极区溶液pH 的增大,能说明这一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