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泗县二中12-13高二6月检测地理试题(附答案)

2012-2013学年度泗县二中6月检测卷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00m,据图中信息回答题。
1.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A.100 250B. 500 250C. 100 350D.500 350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吃粽子、赛龙舟。
2012年端节午是6月23日,(6月22日夏至)据此回答题3.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长大于夜长B.昼长等于夜长C.昼长小于夜长D.资料不足,无法判断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A.位于南半球,正向北移动 B.位于北半球,正向北移动C.位于南半球,正向南移动 D.位于北半球,正向南移动5.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题。
6.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7.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复杂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读“某区域自然状况分布图”,回答题。
8.图中反映地域分异规律是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纬度地带)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经度地带)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9.图中各地人类活动最合适的是A.甲发展商品谷物农业B.乙发展水稻种植业C.丙发展畜牧业D.丁发展水产养殖业温度距平是指该年平均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的差距。
读图回答题。
10.下列各时段中,全球气温均高于平均值的是A.1880~1900年 B.1900~1940年C.1940~1980年 D.1980~2000年11.下列有关图示气温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植被破坏,导致沙尘天气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B.冰箱、空调使用时释放的氟氯烃化合物造成“臭氧空洞”,使紫外线增加C.毁林,以及矿物能源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量增多D.近现代地壳运动频繁,火山喷发导致大气中的热量剧增图为某岛屿简图,读图回答题。
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及答案-安徽宿州市泗县二中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下学期周考

泗县二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下图示意北半球低纬度某地某日(晴天)建筑东、南、西、北各墙面太阳辐射强度值的差异。
读图完成题。
1.该地的经度是A.105°E B.131°EC.135°E D.101°E2.4条曲线中,代表北墙的是A.① B.②C.③D.④3.该日最不可能是A.4月5日B. 6月8日C.9月10日D. 10月1日4.下图为12月22日A、B、C、D四城市昼夜长短的示意图,图中斜线表示黑夜,有关四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A的地转偏向力最大B.B必定位于南极圈C.C的纬度低于DD.六个月后,四地的昼夜长短完全相同下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不能确定6.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A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读下面两图,回答7~8题.7.与图乙比较,图甲所示(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8.B城市位于A城市的(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读下列一组图,据此回答9~13题:9.四幅图中位于亚洲与北美洲边界的图是:()A. a图B. b图C. c图D. d10.四幅图中有下图气候类型分布的图是:()A. a图B. bC. c图D. d11. 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的有:()A. a、bB. a、c、dC. b、c、dD. a、b、c、d 12.在四幅图中出现的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13.图示地点位于内流区域的是:()A. aB. bC. cD. d14. 已知北半球同纬度A、B两点(如右图),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二中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二地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共50分)1.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A.土壤十分贫瘠 B.开发的成本太高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2.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3.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
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
4.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当地发展的是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C.发展鱼塘—台田立体生产模式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下图),并回答7-8题5.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 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C. 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D. 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6.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 )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②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20纪末至21世纪初,我国强调大力推动内地工业的发展,其主要考虑的是( ) A.为了加强国防建设B.为了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C.为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D.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广阔的土地。
8.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地都发展了()A.淡水养殖业 B.甘蔗种植业 C.甜菜种植业 D.造纸和化工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13-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 (附答案)

泗县双语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下图是为了了解地壳的平均厚度而绘出的各大陆面积和平均高度的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序号表示四块大陆,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①澳大利亚②南美③北美④非洲B.①南美②澳大利亚③非洲④北美C.①澳大利亚②北美③南美④非洲D.①北美②南美③澳大利亚④非洲2.下面的解释正确的是A.大陆的面积与平均高度呈正相关B.六块大陆构成全球六大板块C.面积为25×106平方千米的大陆平均高度约为500米D.南极大陆的高度是包括了冰层厚度的高度下图为四大洋位置图,据此回答3-4题。
3.以下各组排序与图示一致的是( )A.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4.连接②、③两大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是( )A.马六甲海峡B.白令海峡C.巴拿马运河D.直布罗陀海峡亚洲某地(约27°N,86°E),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读图,回答5-7题:5.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B.高原山地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6.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A.喜马拉雅山脉南侧B.德干高原北部C.阿拉伯海沿岸D.地中海沿岸7.该地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A.中亚B.南亚C.西亚D.东南亚阅读以下材料,回答8-9题。
材料一2009年10月10日,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北京举行,共同展望和规划中日未来合作。
材料二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
8.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A.气温年较差B.降水量的季节变化C.夏季风的风向D.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9.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1月0°C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吻合。
安徽省泗县二中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泗县二中高二期末卷地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2010年11月11日-12日,代表全球最重要的国家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韩国首尔聚会,举行第五次首脑峰会。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b为朝鲜半岛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其中图A放大成图B,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B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有:①比例尺变为1:500000;②每点代表2000人;③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0人。
以上说法正确的有A.一项 B.二项 C.三项D.四项2.图a中可能遭受全球变暖的危害最严重的海岸是A.甲B.乙C.丙D.丁分析材料一、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材料二),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其中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
材料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侵蚀强度划分图。
3.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 )A.挪威的峡湾 B.黄土高原的沟壑C.石灰岩溶洞的石笋D.沙漠的风蚀城堡4.据图分析,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A.亚马孙平原 B.浙闽丘陵C.西伯利亚山地D.撒哈拉大沙漠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候,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小时气温状况割面,离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均20千米/时。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6.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7.该区域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读图,D地此时是2011年12月21日的正午,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12-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

双语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不正确的是()A.自然环境的变化 B.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C.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D.由于身体疾病的原因2.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为()A.由农村到农村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农村 D.由城市到城市3.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是()A.政府放松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控制 B.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C.压缩城市人口规模的需要 D.地区间的经济差异4.城市化发展最早和首先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国家是( )A.德国 B.日本 C.英国 D.美国下图是某四国人口构成示意图,回答5~6题。
5.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是()A.①B.②C.③D.④6.最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A.①B.②C.③D.④1982年1990年2000年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0~14岁(%) 35.27 14.63 8.515~64岁(%) 58.36 83.15 90.39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7.该城市自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8.该城市是()A.南京B.深圳C.西安D.沈阳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9-10题。
9.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10.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10年约为50%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C.2030年超过90%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
安徽省泗县双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双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
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schoolB. In a restaurantC. In a store2. What will the woman do?A. Buy a cupB. Return the cupC. Repair the cup3.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She doesn’t like her time here.B.She wants the man to stay longer.C. She won’t be able to sp end time with the man.4. How much is a two-term course?A. $50B.$90C. $1205.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be?A. A secretary.B. A shop assistant.C.A Chinese teache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6、7题。
6. With whom does the man live now?A. His oldest son.B.His two grandsons.C.His youngest son.7.How often does the man’s second son visit him?A. Twice a yearB.Once a weekC. Twice a week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及答案-安徽泗县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6月月考试题

2012-2013学年度泗县二中地理月考卷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石家庄市原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
后来又有两条铁路在此与京汉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而正定县城仍不过是座3万人的小城。
据此回答:石家庄市发展成为1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B.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D.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 读图完成题2.轿车销售商店的区位较宜选择在 A .城市中心商务区 B .接近消费者的居民区 C .市区商业街D .交通方便的城乡结合部3.不同等级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的汽车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 .经济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B .人口密度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C .公共交通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少 D .城市空间面积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读下图回答题。
4.上图中Q 点与P 点的相对高度(H )最大可以达到(m )( ) A.40<H<41 B.40<H<50 C.50<H<60 D.60<H<615.该地盛行风向为 ( ) A. 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840m 830m 820m()A.山脊、山谷、鞍部、山顶B.山谷、山谷、山顶、鞍部C.山谷、山脊、山顶、鞍部D.山脊、山脊、山顶、鞍部读下面经纬网图,完成题。
7.丁地的地理经纬度是()A. 80°S 150°WB. 80°N 150°WC. 80°S 150°ED. 80°N 150°E8.图中甲在丙的什么方位()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9.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沿最短路线飞行,飞机的飞行方向为( )A.先西南后西北B. 先东北后东南C.一直正西D.一直正东10.一架飞机从乙地飞往丁地,飞机的飞行距离为()A.1110千米B.2220千米C.3330千米D.5550千米地图是用以传递各种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变化等信息的载体,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构成地图的三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语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经纬网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所见部分不同纬线的长度,叙述正确的是( )A.①线是②线的1/2 B.②线比③线长C.③线比④线长 D.①②③④四条纬线一样长2.甲、乙两人从G点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只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3.图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 )A.E点 B.G点 C.H点 D.K点右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关于图中的地形判断不正确的是()A.A处是山谷B.B处是山地C.CD处是山脊D.EF处是山谷5.图中两山峰的温差为( )A.1.2 ℃ B.1.2 ℃~2.4 ℃C.2.4 ℃~4.8 ℃ D.0 ℃~2.4 ℃6.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A.101米 B.198米 C.298米 D.601米读“等高线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直线处有一条小河)”,回答7~8题。
7. 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河在A处可见瀑布景观B.该河自西北流向东南C.该河夏季水量大、冬季水量小D.该河各段的流速有较大变化8. 图中B处有一条闭合的等高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处的海拔一定大于500米B.站在B处一定能见到A处的瀑布C.B处的降水量一定是图中最丰富的D.B处的地形可能是个小洼地下图中,沿甲图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图完成9~10题。
9. ①地比②地()A.海拔高,坡度大B.海拔高,坡度小C.海拔低,坡度大D.海拔低,坡度小10. 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④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A.东北向西南B.东南向西北C.西南向东北D.西北向东南下图为东亚两个地区略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大B.①城市在④城市的东北方向C.甲图中①②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比乙图中③④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远D.乙图所描述的内容详细12.根据地理坐标判断②③城市间的距离约为( )A.550千米 B.1000千米 C.1665千米 D.2000千米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3~15题:城市①②③平均气温℃1月 5 11 21 7月29 27 26平均降水量(mm)1月47 75 1 7月150 5 61013.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A.上海莫斯科孟买B.上海罗马孟买C.北京罗马雅加达D.北京莫斯科雅加达14.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大陆西岸B.大陆东岸C.大陆内部D.赤道地区15.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读下图,完成16~17题。
16. 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17. 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北京时间2010年10月25日22时42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明打威群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10月26日晚8时左右,位于爪哇岛上的默拉皮火山开始喷发并且天空下起了“石头雨”。
结合下图回答18~19题。
18.关于此次地震和火山喷发成因的叙述及所处板块边界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生长边界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19.火山喷发时下起了“石头雨”,关于此次“石头雨”主要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水汽从地球内部逸出,伴随火山灰凝结降雨B.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水汽下沉,火山灰作为凝结核,加速了降水的形成C.受赤道低压影响,空气对流旺盛,火山灰作为凝结核,加速了降水的形成D.火山灰使平流层凝结核增加,带来降水读“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 )A.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B.大洋洲、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C.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D.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21.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 )A.② B.③C.④D.⑤读东南亚地图,回答22~24题:22.有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地理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新加坡海峡波浪滔天 B.泰国可见成群的大象C.“新马泰”旅游资源最具特色的是热带风光 D.马来西亚可见成片的橡胶园 23.有关中南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河南北纵列分布,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和萨尔温江B.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太平洋C.地处低纬,属于热带雨林气候D.湄公河平原是农业较发达的重要农业区24.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B.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水热条件C.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D.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岛国。
回答25~27题:25.东亚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 ( )A.地跨寒、温、热三带 B.终年受东北信风影响C.地形复杂多样 D.亚洲与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26.下面对日本的正确叙述是( )①日本著名的活火山富土山,位于四国岛②日本最大的岛屿是九州岛③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④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是国内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优良的港湾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7.关于日本和新加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日本和新加坡都利用了本国的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B.两国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C.日本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北海渔场D.旅游业收入是新加坡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读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七月份气温分布情况。
回答28~30题:28.图中①地的7月均温可能为()A.18℃ B.16℃ C.14℃ D.10℃29.该国()A.年降水量南多北少 B.常年受西风带控制C.东南部地势起伏大 D.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30.图中②地的自然带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荒漠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 D.高山草甸带泗县双语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生物答题卷第Ⅰ卷选择题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31.(13分)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2分)A.①——甲 B.④——乙 C.⑥——丁 D.⑦——丙(2)右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季。
(2分)(3)右图中,气候类型⑦的成因是;此时,④地区气候的特点是;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6分)(4)右图中,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在南半球缺失因(1分)(5)若右图表示亚欧大陆,则⑧附近是著名的渔场,形成原因是。
(2分)32.(14分)读“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4分)(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4分)(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4分)(4)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雪的原因是什么?(2分)33. (13分)2012年7月底,印度孟买地区经历了一次历史上最大的降水工程,死亡人数突破1000人。
灾民达2000多万。
经济损失达lO0亿美元。
孟买市1/3地区已完全瘫痪。
(1)图中字母代表孟买的是_______,该市所在地区水旱灾害频繁,试分析其原因。
(4分)(2)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农作物)分布区。
评价印度发展这种农作物的有利条件。
(5分)(3)将孟买打造成一个像中国上海那样的国际大都市是印度人的梦想,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比分析两大城市共同的区位特征。
(4分)31答案(1)C(2)副热带高气压带夏(3)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炎热干燥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4)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绝大部分为海洋(5)北海道寒、暖流交汇(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