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047-“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规程(高职组)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

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项目方案申报书赛项名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组别:中职组□高职组■专业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方案设计专家组组长:狄建雄专家组组长手机:方案申报单位(盖章):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电力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方案申报负责人:吕冬明联系手机:邮箱号码: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46号邮政编码: 100823申报日期: 2016年8月25日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项目方案一、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二)压题彩照图1.1 赛项设备照片(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新能源产业、先进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物联网产业。
(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涉及的专业太多,且不是大类,建议:只提53、56两大类等)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专业目录(2015年版):53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530103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530110电源变换技术与应用530112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5303新能源发电工程类530301风力发电工程技术530302风电系统运行与维护530304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5306 非金属材料类530605光伏材料制备技术56 装备制造大类5601机械设计制造类560101 机械设计与制造5602机电设备类560201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560202 机电设备安装技术560203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560207 新能源装备技术5603 自动化类560301 机电一体化技术560302 电气自动化技术560304 智能控制技术560305 工业网络技术61 电子信息大类610102应用电子技术610105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610106 智能监控技术应用610110 电子电路设计与工艺610112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610115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610117 光伏工程技术610119 物联网应用技术6102 计算机类610202计算机网络技术610208嵌入式技术与应用6103 通信类610301 通信技术610302 移动通信技术610307 物联网工程技术二、赛项申报专家组三、赛项目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国家将加大对能源结构优化升级,清洁能源已作为国家优先发展地位。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

分项名称
嵌入式产品装配调试 嵌入式产品应用开发
普通话导游服务 英语导游服务
高职 艺术设计与传媒 GZ-120 高职 高职 高职 生化与药品 生化与药品 文化教育 GZ-123 GZ-124 GZ-130
农药残留检测 兽药残留检测 重金属含量检测 服装设计高职 文化教育 GZ-133 文秘速录 高职 艺术设计与传媒 GZ-137 艺术专业技能大赛(音乐表演) 高职 医药卫生 GZ-140 中药传统技能 高职 医药卫生 GZ-144 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 高职 环保、气象与安 GZ-146 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全 高职 资源开发与测绘 GZ-149 矿产地质勘查技术 高职 资源开发与测绘 GZ-157 测绘
附件: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组别 中职 中职 中职 中职 中职 中职 中职 中职 中职 中职 中职 中职 中职 中职 中职 中职 中职 中职 中职 中职 专业大类 财经商贸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加工制造 加工制造 加工制造 加工制造 加工制造 加工制造 加工制造 加工制造 加工制造 加工制造 土木水利 交通运输 分项数 编号 赛项名称 1 ZZ-012 沙盘模拟企业经营 1 ZZ-020 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 1 ZZ-021 网络搭建与应用 1 ZZ-030 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 1 ZZ-034 动画片制作 1 ZZ-035 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CAD) 1 ZZ-039 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 1 ZZ-045 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 1 ZZ-047 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 1 ZZ-048 电气安装与维修 1 ZZ-052 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 1 ZZ-054 数控加工技术(数控车) 1 ZZ-055 车加工技术 1 ZZ-061 通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 1 ZZ-062 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与维护 1 ZZ-063 装配钳工技术 1 ZZ-064 焊接技术 1 ZZ-067 电梯维修保养 1 ZZ-068 户式中央空调安装与调试 1 ZZ-084 汽车营销 分项名称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获奖名单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获奖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3.09.16•【字号】浙教办高教[2013]93号•【施行日期】2013.09.16•【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获奖名单的通知(浙教办高教〔2013〕93号)各高职(高专)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由教育部联合工信部、人社部等30个部门和行业组织共同举办。
2013年大赛共设14个专业大类的100个比赛项目(中职、高职各50个),是2007年以来历届全国大赛中参赛选手最多、专业覆盖面最广、规格最高的一次比赛。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于5月25日至6月28日在天津、河北、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广东、贵州、甘肃、广西、大连、宁波等16个赛区顺利举行,其中浙江分赛区共承担导游服务、中华茶艺技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与维护4个赛项。
我省通过开展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共遴选出24个院校113支队伍组成代表团参赛。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函〔2013〕10号),我省高职组代表团共获得226个奖项,其中62个一等奖、85个二等奖、79个三等奖。
现将获得各赛项一、二、三等奖的选手、优秀指导教师及所在学校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请各高职(高专)院校加大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的宣传表彰力度。
继续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扩大国际交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影响力和吸引力,推动我省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2013年9月16日附件。
内蒙古机电职教集团技能大赛

内蒙古机电职教集团技能大赛“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项目技术文件一、竞赛名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
二、赛项内容:比赛选手在不间断的4个小时,以现场操作的方式,完成以下竞赛任务:任务1.完成试题内容,包括设备组件安装、配线及PLC程序设计,完成工控机组态软件的设计。
任务2.职业素养职业素养考核以下方面:(1)设备操作的规范性;(2)工具、量具、刀具、仪器仪表的使用和摆放;(3)现场的安全、文明生产及安全防护;(4)完成任务的计划性、条理性,以及遇到问题时的应对状况等。
三、赛项方式(一)赛项采取团队形式,每支参赛队由1名领队、1名指导老师、3名选手组成,选手性别和年级不限,其中选定队长1名。
竞赛时,参赛队自行决定选手分工、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在4小时内共同完成给定项目的任务要求。
(二)赛项队伍组成:由各盟、市学院以及社会人士。
(三)组织机构: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四、赛项试题赛项试题分理论和实际操作、采用闭卷试题。
五、比赛内容与规则(一)比赛内容比赛内容涉及光伏供电系统、风力供电系统、逆变与负载系统、监控系统的安装、接线、调试、PLC程序设计和分析:1. 光伏供电系统(1)将大赛提供的光伏电池组件、投射灯、光线传感器、水平和俯仰方向运动机构、交流电动机、减速箱、摆杆支架等器件与设备组装成如图1所示的光伏供电装置。
要求:4块光伏电池组件完成2串、2并连接,组成光伏电池方阵。
光线传感器安装在光伏电池方阵中央,2盏投射灯安装在摆杆支架上。
图1 光伏供电装置(2)将大赛提供的DSP主控制单元、西门子可编程序控制器、人机对话模块、接口模块、控制单元、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蓄电池组、负载、按钮、继电器、断路器等器件与设备安装在“光伏供电系统”网孔架内(接线排和走线槽已经安装好)。
(3)根据大赛所提供的光伏供电装置、光伏供电系统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完成光伏供电装置和光伏供电系统的布线和接线。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方案

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项目方案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二)压题彩照图1.1 赛项设备照片(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新能源产业、先进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物联网产业。
(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涉及的专业太多,且不是大类,建议:只提53、56两大类等)二、赛项申报专家组三、赛项目的四、赛项设计原则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六、竞赛内容简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 赛项设计是为了适应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建设低碳社会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
通过技能竞赛,促进职业院校紧贴新能源产业发展与需求,培养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推动职业院校新能源技术应用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建设。
竞赛时间为4 小时,包括系统安装时间、接线时间、编程时间、设计时间、调试时间及提交成果时间等。
赛项设备主要由光伏供电装置、光伏供电系统、风力供电装置、风力供电系统、负载与逆变系统、监控系统组成。
赛项设计侧重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对设计、检测和分析思考有一定的要求。
赛项方案体现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过程的真实性,综合了光电材料、风电材料、传感器、PLC、电能转换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仪表技术、通信技术、检测技术等多学科知识。
竞赛的主要内容涉及:(一)光伏电池组件、投射灯、传感器的安装。
(二)光伏供电系统中的控制单元、接口单元、PLC、传感器、智能仪表、继电器等器件的安装、接线和测试。
(三)光伏电池伏安特性的测试。
(四)光伏电池组件对光跟踪的程序编制和测试。
(五)蓄电池组的安装、充放电工作参数的测试、过冲过放保护测试(六)光伏供电系统相关电路的绘制。
(七)模拟风场组件安装。
(八)风力发电机的组装。
(九)风力发电机输出特性的测试。
(十)风力供电系统中的控制单元、接口单元、PLC、传感器、智能仪表、继电器等器件的安装、接线和测试。
2017 技能大赛 拟设赛题 高职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 赛题

2017年全国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竞赛任务书2017年4月选手须知:(1)任务书共22页,如出现任务书缺页、字迹不清等问题,请及时向裁判示意,进行任务书的更换。
(2)竞赛时间共4小时,包括系统安装时间、接线时间、程序设计与系统调试时间、测试时间、分析时间、答题时间和提交成果时间等,参赛团队应在4个小时内完成任务书规定内容。
参赛选手在竞赛过程中根据任务书要求,将各系统的运行记录或程序文件存储到指定的计算机的盘目录下,未存储到指定位置的运行记录或程序文件不予给分。
(3)参赛选手提交的试卷不得写上姓名或与身份有关的信息,否则成绩无效。
(4)参赛选手认定竞赛设备的器件有故障可提出更换,器件经现场裁判测定完好属参赛选手误判时,每次扣该参赛队2分。
(5)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要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
竞赛过程中由于参赛选手人为原因造成的器件损坏,不予更换。
竞赛过程中由于参赛选手人为原因造成贵重器件损坏,停止该队比赛,竞赛成绩作为零分。
(6)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如有舞弊、不服从裁判判决、扰乱赛场秩序等行为,裁判长按照规定扣减相应分数。
情节严重的取消竞赛资格,竞赛成绩记为零分。
一、竞赛设备描述竞赛设备以“KNT-WP01型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为载体,该设备由光伏供电装置、光伏供电系统、风力供电装置、风力供电系统、逆变与负载系统和监控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a)(b)(c)(d)(e)(f)图1 KNT-WP01型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外形图(a)光伏供电装置(b)风力供电装置(c)光伏供电系统(d)风力供电系统(e)逆变与负载系统(f)监控系统1.光伏供电装置光伏供电装置主要由光伏电池组件、投射灯、光线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控制盒、水平方向和俯仰方向运动机构、摆杆、摆杆减速箱、摆杆支架、单相交流电动机、电容器、直流电动机、接近开关、微动开关、底座支架等设备与器件组成。
光伏供电装置的光伏电池组件偏移方向的定义和摆杆移动方向的定义如图2所示,靠近摆杆的投射灯定义为投射灯1(简称灯1),另1盏投射灯定义为投射灯2(简称灯2)。
“20xx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规程概要(1)

XX有限公司MS-CARE-01社会责任及EHS手册(1.0版)制订:审批:2020-1-1发布 2020-1-1实施“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规程概要一、竞赛项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 指导思想面向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展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引领高职相关领域专业教学改革,重点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技术综合应用能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赛项内容主要涉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能源动力等领域。
(二) 基本原则1.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相结合。
以技能竞赛为平台,以真实、完整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展现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引导该领域相关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2.高技能与新技术相结合。
以行业标准和职业技术标准衡量高职学生的技术应用水平和职业素养。
3.团队合作与个人技能展示相结合。
以团队形式参赛,突出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展示选手个人风采。
4.公平、公正、透明原则。
二、竞赛项目名称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三、竞赛目的通过技能竞赛,展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成果,促进新能源技术应用领域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促进高职院校培养适应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竞赛内容与规则(一) 竞赛方式竞赛采取团队比赛方式,每个参赛队以学校为单位,由3名参赛选手组成,男女不限,其中选定队长1名。
可以配该校指导教师1名。
(二) 竞赛内容本次竞赛内容涉及对光伏发电量的计算、发电过程的分析、光伏设备部件硬件制作、整套系统的调试和控制太阳能跟踪系统的程序设计等。
主要内容如下:1.系统设计与制图根据大赛提供的相关设备和任务书中的功能要求,在计算机上利用CAD等相关软件完成设计任务。
(1)相关理论计算;(2)系统整体设计;(3)各组件单元参数配置;(4)系统组件的接线编号图。
2.系统安装与调试(1)光源模拟跟踪装置及控制系统安装:光源模拟跟踪装置的控制电路的安装;安装模拟光源。
对中职组技能大赛项目“风光互补发电设备安装与调试”的研究

均以国家职业标准 《 维修电工》 高级工 ( 国家职业 资格 三级 ) 的要求为基础 , 不 同组别难易程 度有一定 区分 。竞赛 内容依 据国家职业标 准所规定 的应 知 、应会 等要 求 ,分为理论知 识、 操作技能两个部分。我对中职组技能大赛 比赛内容研究
如下 :
一
、
理 论 知识 竞 赛 部 分
路正确率放首位 ;要及时掌握技能大赛 比赛点所用设备 的 外形 , 技能 大赛 比赛点 的考场布置环境 , 全真 模拟 , 消除 紧
张情绪 , 】 f 1 1 南京康尼科技 实业有 限公 司开发 的 KNT — WP 0 2型
风 光 互 补 发 电 实训 系统 教 程
理论知识竞赛采 取试题答 卷( 闭卷 ) 方式进行 , 内容为 技能竞赛相关 的理论知识 ( 含光 伏发 电、 电工 电子 、 电力 电 子、 电气控制与 P L C 、 电工 电子仪表 、 计算机 与通信 、 安全用 电、 力控软件 等 ) 和工作 过程知识 。时间 6 0分钟。
二、 操作 技 能竞 赛 部 分 操作技 能竞赛 以现 场实际操 作的方式进行。选手在规 定时间 内, 根据竞赛 时发给 的工作任务 书, 参赛选手完成下 列工作任务 , 各组别竞赛时间均为 4 小 时。 中职学生组 ( 团体项 目) 比赛 内容 : ( 1 ) 完成 K N T — S P V 0 2型 光伏 发电实训 系统 的光伏供 电装置的部分工作单元 的安装 与调试。( 2 ) 完成 K N T — S P V 0 2型光伏发 电实训系统 的光伏 供电系统的部分工作单元的接线 。 ( 3 ) 编写 P L C控制程序并 调试 , 达到任务 书的功能和技术要求 。( 4 ) 进行蓄 电池 的充 电过程的检测 , 达到任务书 的功 能和技术要求。 ( 5 ) 完成逆 变器的参数测量 , 达到任务 书的功能和技术要求 。( 6 ) 完成 监控系统 组态界面设计 ,达到任务 书的功 能和技术要 求 。 ( 7 ) 焊接与光伏发电相关 的功能板 。 三、 K N T — WP 0 2型 风 光 互 补 发 电 实 训 系 统 的 组 成 部 分 的介绍 : K N T — WP 0 2型风光互补发 电实训系统是 由光伏供 电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047赛项名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英语翻译: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of Hybrid Wind/PV Power Generating System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产业:制造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检验和展示高职院校能源产业、加工制造、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成果以及学生的通用技术与职业能力,引领和促进高职院校与本赛项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激发和调动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
三、竞赛内容本竞赛由技能、综合素质二部分内容组成,其中技能部分占权重95%,职业素养部分占权重5%。
竞赛时间为4小时。
具体见表1。
表1 竞赛内容、时间与权重表(一)技能竞赛内容技能竞赛4小时,在KNT-WP01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平台上进行。
竞赛内容涉及光伏供电装置、光伏供电系统、风力供电装置、风力供电系统、逆变与负载系统、监控系统的安装、接线、测试、编程、调试、故障排除、分析等实训考核以及职业素养考核。
根据任务书,完成以下操作内容:(1)光伏电池组件、投射灯、光线传感器的安装。
光伏电池伏安特性的测试。
(2)光伏供电系统的控制单元、接口单元、可编程序控制器、传感器、智能仪表、继电器等器件的安装、接线和测试。
(3)光伏电池组件对光跟踪的程序编制和测试。
(4)蓄电池组充放电工作参数的测试、保护电路测试。
(5)光伏供电系统相关电路的绘制与分析。
(6)风力供电系统的控制单元、接口单元、可编程序控制器、传感器、智能仪表、继电器等器件的安装、接线和测试。
(7)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特性测试。
(8)逆变器工作参数测试。
(9)逆变系统相关电路的绘制与分析。
(10)逆变负载的组建。
(11)监控系统组态界面的设计与操作。
(12)通信系统的相关参数设置与测试。
(13)系统的故障排除。
(14)通过编程体现风光互补发电运行策略。
1.光伏供电装置(16%)(1)参赛选手根据任务书中的工程设计施工方案要求,将大赛提供的光伏电池组件、投射灯、光线传感器、二维运动机构、减速箱、摆杆支架等器件与设备组装成光伏供电装置。
(2)在不同的光照环境下,光伏电池组件串联、并联、串并联,检测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分析光伏电池组件工作特性。
(3)分析光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光伏供电系统(31%)(1)参赛选手根据任务书中的工程设计施工方案要求,将大赛提供的光伏供电控制单元、DSP核心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接口单元、可编程序控制器、触摸屏、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蓄电池组、负载、按钮、继电器、断路器等器件与组件安装在“光伏供电系统”网孔架内(接线排和走线槽已经安装好)。
(2)根据工程设计施工要求,完成光伏供电系统的布线和接线。
(3)根据可编程序控制器输入输出端口的定义,编制光伏电池组件跟踪光源的程序。
(4)通过触摸屏设置蓄电池充放电参数,实现光伏电池组件对蓄电池组的充放电过程。
利用示波器检测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以及保护过程的波形并进行分析。
(5)通过对触摸屏的组态设计,实现触摸屏的现场控制功能。
(6)改变光伏电池组件的负载大小和投射灯的光照度,检测光伏电池组件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绘制光伏电池组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和输出功率曲线。
分析光伏电池组件的非线性输出特性和MPPT特性。
(7)完成光伏供电系统与后台监控系统的通信,实现监控系统遥测和遥控光伏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
(8)绘制光伏供电系统相关电路图并分析。
(9)光伏发电过程中的故障排除。
3.风力供电系统(25%)(1)模拟风场的控制与调试。
(2)被动偏航的控制与调试。
(3)完成风力供电系统与监控系统的通信。
(4)风力发电过程中的故障排除。
(5)通过对触摸屏的组态设计,实现触摸屏的现场控制功能。
4.逆变与负载系统(9%)(1)参赛选手根据任务书中的工程设计施工方案要求,将大赛提供的DSP核心单元、DC-DC升压单元、全桥逆变单元、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触摸屏、变频器、交流电动机、LED显示模块等器件与组件安装在“逆变与负载系统”网孔架内(接线排和走线槽已经安装好)。
(2)完成逆变与负载系统的布线和接线。
(3)后台监控系统中设置SPWM、H桥死区、输出电压、频率等参数,利用示波器测量逆变器输出电压、死区时间、频率等参数并分析。
(4)根据三种负载的用电情况,实现风光互补发电功能。
(5)完成逆变与负载系统与后台监控系统的通信,实现监控系统遥测逆变系统的运行状态。
(6)绘制逆变与负载系统相关电路图。
(7)分析逆变与负载系统的有关理论问题。
5.监控系统(14%)(1)利用组态软件在将监控系统中完成光伏供电系统、风力供电系统、逆变与负载系统界面的设计,分别显示光伏供电系统、风力供电系统、逆变与负载系统的运行状态。
(2)设计光伏发电采集报表,记录光伏组件和风力发电机输出电压、电流;逆变与负载系统的逆变输入电压、输入电流、逆变输出电压、电流、频率等数据。
利用记录的光伏组件输出电压和电流数值,输出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曲线。
6.职业素养考核(5%)(1)现场操作安全保护:应符合安全操作规程。
(2)操作岗位:工具摆放、工位整洁、包装物品与导线线头等的处理符合职业岗位标准,节约电气耗材。
(3)团队合作精神:应有合理地分工,团队配合紧密。
(4)参赛纪律:参赛选手遵守赛场纪律,尊重赛场工作人员,爱惜赛场的设备和器材。
四、竞赛方式1.本赛项为团体竞赛,每支参赛队由3名竞赛选手组成,性别不限,同一个参赛队的选手必须为同一所学校,不允许跨校组队。
2.竞赛采用技能操作方式进行,技能竞赛在KNT-WP01型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平台上进行,由3名选手合作完成技能竞赛任务书给定的任务。
3.本次竞赛不邀请国际团队参赛,欢迎国际团队观摩。
五、竞赛流程竞赛流程包括竞赛日程和内容,请见表2。
表2 竞赛日程与内容六、竞赛试题1.本赛项建立不少于组成10套赛卷容量的题库,竞赛前一个月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官网上公布题库及样卷。
2.正式比赛用卷由专家组在公布的题范围内采用科学、公平的方式选择赛题组成二套以上赛卷,赛卷的内容、成绩比例、风格等与样卷保持一致,赛卷对外保密。
正式比赛时,采用抽签的方式选取一套赛卷作为比赛用卷,其他赛卷备用。
3.赛卷组卷专家及相关人员,与赛项执委签署保密协议,在赛项监督人员的监护下开展工作,赛项监督人员不参与涉及到竞赛内容的具体事务。
七、竞赛规则竞赛规则以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为准,如赛项规程与2016年大赛制度有冲突的,按2016年大赛制度的规定执行。
1.参赛选手报名(1)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为单位组织报名通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报名系统统一进行。
(2)根据预报名的名额确定正式参赛的名额。
(3)每支参赛队由3名同校学生组成,须为2016年在籍高职学生、本科院校中高职类全日制在籍学生、五年制高职四、五年级在籍学生,性别不限,其中队长1名,高职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不超过25周岁(即1991年5月1日及以后出生)。
每队可配备2名指导教师。
2.熟悉场地(1)参赛选手应在竞赛日程规定的时间内熟悉竞赛场地,选手可进入竞赛场地及工位体验。
(2)参赛队熟悉技能竞赛场地后,认为所提供的设备、工具等不符合竞赛规定或有异议时,必须在2小时内由领队提出书面报告送交竞赛仲裁组提请组委会安排整改,超过时效将不予受理。
3.检录与加密解密(1)检录:正式竞赛前,参赛队按领队抽签顺序分批次参加检录,选手必须携带身份证、学生证、参赛证(简称三证)。
三证不全者原则上不能通过检录,特殊情况须经所在省教育厅、公安机关出具有效证明。
(2)加密:通过检录的选手取得一次加密号牌,加密号由选手亲自抽取,一次加密裁判统计制表签字交保密室封存;然后选手用一次加密号换取二次加密号牌,同样由选手亲自抽取,由二次加密裁判统计制表交保密室封存。
二次加密号即工位号。
(3)解密:根据工位号评判成绩后,经过一次解密、二次解密,确定参赛队对应的成绩。
4.正式比赛(1)参赛选手在比赛开始15分钟后不得入场,比赛结束前30分钟内允许提前离场。
(2)选手凭二次加密号牌即工位号进入竞赛场地。
进入赛位后,选手应按赛场提供的设备及工具耗材确认书进行赛事设备及工具耗材确认,确认方法为填写比赛时间、工位号和按手印。
(3)现场裁判在收到选手确认的设备及工具耗材确认书后发放竞赛任务书,参赛选手根据任务书要求,自行分工,合理计划安排,并按要求提交竞赛结果。
(4)各参赛队统一听从裁判长发布竞赛开始指令后正式开始竞赛,合理利用现场提供的所有条件完成竞赛任务。
(5)竞赛时间为4小时,以现场各工位能观看到的时钟为准。
赛场统一提供饮水和小食品,选手休息、饮食等时间都算在竞赛时间内。
(6)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要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
在竞赛过程中,因部件或器件故障,参赛选手可以提出更换要求,经裁判组检测为非参赛选手损坏,可以更换故障部件或器件,并且给予适当补时;经裁判组检测为参赛选手原因造成部件或器件故障,裁判组酌情扣分或裁决中止该队比赛。
(7)竞赛期间,不安排指导教师进入赛场指导参赛选手。
(8)在比赛结束前15分钟,裁判长提醒比赛即将结束,参赛选手应做好结束准备。
参赛队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参赛队需按照竞赛要求提交竞赛结果,裁判员与参赛选手一起签写工位号并按手印确认。
参赛选手不得将比赛任务书、图纸、草稿纸和工具等与比赛有关的物品带离赛场。
比赛任务书、图纸、草稿纸和工具等与比赛有关的物品不允许出现参赛选手学校、姓名等能够直接体现选手比赛信息的文件和图片,一旦出现按作弊处理,裁判长有权取消选手比赛成绩。
(9)比赛时间结束,参赛选手离场前,须断开逆变与负载单元电源,以保证蓄电池电量充足。
(10)除比赛任务书、答题纸、设备确认文件及草稿纸外,赛场不提供任何与赛事设备有关的文件资料。
5.成绩评定(1)竞赛采用职业素养过程记录评分和客观性结果现场评分相结合方式。
职业素养过程记录评分针对参赛队综合职业素养进行评判,由现场裁判完成,占总分5%。
客观性结果现场评分是根据任务书的评分标准和参赛队完成任务的结果现场评判,由评分裁判完成,占总分95%。
评分方法为选手按任务过程操作演示任务功能,裁判当面评分。
评分完成后选手应在相应评分表处签写比赛时间和工位号,并按手印确认。
评分过程现场录制,保留影音文件。
(2)成绩评定后,由加密裁判按二次加密号统计成绩,签字封存,由裁判长和监督组长共同签字后,由专人送保密室封存。
6.成绩公布在竞赛监督组、大赛办工作人员监督下,将比赛成绩进行二次解密,获得各参赛队对应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