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计算题Word版

合集下载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含答案)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含答案)

1、某企业制定了销售额的五年计划, 该计划要求计划期的最后一年的年销售额应达到 1200万元。

实际执行最后两年情况如下表:请根据上表资料,对该企业五年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1、 计划完成相对数 =1410/1200*100%=117.5%该计划完成相对数指标为正指标, 计划完成相对数又大于 100% ,所以表示该计划超额完成。

从第 四年 5 月至第五年 4 月的一年的年销售额之和恰好为 1200 万元,所以该计划在第五年 4 月完成,提 前 8 个月完成。

2、 某地区制定了一个植树造林的五年计划,计划中设定的目标是五年累计植树造林面积为 2000 万 亩。

实际执行情况如下:请对该长期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2、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 =2100/2000*100%=105%计划完成相对数指标大于100%, 且该指标为正指标 , 所以该计划超额完成截止第五年第三季度累计完成 2000 万亩造林面积,所以提前 1 个 季 度 完 成3、某班学生统计学课程考试成绩情况如下表:请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班统计学课程的平均成绩、成绩的中位数、众数和成绩的标准差。

3、某企业职工年龄情况如下表:X 二三于=4740/62=76.45 (分)Me=70+ (62/2-18) *10/20=76.5 (分)Mo=70+(20 J5)70/[(2CM5)+(2CM8)]=77 」4 (分)G-7(55-76.45f *3 +⋯⋯+ (95^76.45f *6/62=10.45 (分)4、某学校有5000 名学生,现从中按重复抽样方法抽取250 名同学,调查其每周观看电视的小时数的情况,获得资料如下表:请根据上述资料,以95% 的概率保证程度对全校学生每周平均收看电视时间进行区间估计。

4> 样本平均数X= Sxf/Sf-l250/250-5样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二>/ 刀(好予f/(工f—1 )二V 1136/249 二2. 14抽样平均误差U 二s/ Vn=0.14因为 F (t) =95%, 所以日.96抽样极限误差△ 二t U 二 1. 96*0. 14=0. 27 区间下限=5-0. 27=4. 73 区间上限二5+0. 27-5. 27全校学生每周平均收看电视的吋间在( 4.73,5.27) 小时之间,概率保证程度为95%5 、某企业对全自动生产线上的产品随机抽取1000 件进行检验,发现有45 件是不合格的,设定允许的极限误差为1.32% 。

(完整word版)《统计学习题集》含答案

(完整word版)《统计学习题集》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分别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从统计发挥作用的层次来看,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可概括为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

3、统计资料按计量方法不同,分为计点资料和计量资料。

4、统计资料按是否直接取得,分为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5、统计资料按时间属性不同,分为时期资料和时点资料。

6、统计资料按所覆盖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资料和非全面资料。

7、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国势学派,“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政治算术学派。

8、凯特勒是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同时也是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

9、统计学的性质可概括为:统计学是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

10、统计学按其发展阶段不同,可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1、统计学按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12、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客观性,总体性、数量性和扩展性几大特征。

13、统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适应国家管理_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4、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17世纪中叶,距今有300多年历史。

15、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而不是研究实质性问题的科学。

16、在统计研究方法体系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归纳推断法。

17、统计研究方法中的归纳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18、统计分析是对统计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的过程。

二、单选题1、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A)。

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反映职能D.监督职能2、统计学作为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和概括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C )。

A.15世纪末叶B.16世纪末叶C。

17世纪末叶D.18世纪末叶3、历史上最先提出统计学一词的统计学家是(B)。

A.威廉·配弟B.阿亨瓦尔C.康令D.约翰·格朗特4、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B)。

统计学期末五种计算题题型(附答案)

统计学期末五种计算题题型(附答案)

统计学期末五种计算题题型(附答案)计算题题型:⼀、平均指标会⽐较平均数的代表性例1:甲、⼄两种不同⽔稻品种,分别在5个⽥块上试种,其中⼄品种平均亩产量是520公⽄,标准差是40.6公⽄。

甲品种产量情况如下:甲品种⽥块⾯积(亩)f 产量(公⽄/亩)x 1.21.11.00.90.8 600495445540420 要求:试研究两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以确定哪⼀个品种具有较⼤稳定性,更有推⼴价值??(2)因为7.81%<12.93%,所以⼄品种具有较⼤稳定性,更有推⼴价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产值(万元)x 350 340 350 380 360 340 330 350 370 390 计算⼄企业的⽉平均产值及标准差,并根据产值⽐较2007年前10个⽉甲⼄两企业的⽣产稳定性。

(2)因为4%<5.06%,所以甲企业⽣产更稳定例3:从10000只灯泡中随机不重复抽出100只,得如下资料:若规定使⽤寿命在3000⼩时以下为不合格产品。

使⽤寿命(⼩时)只数 3000以下3000-40004000-50005000以上 10305010 合计 100 计算该批灯泡的平均合格率,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计算200只电灯泡平均使⽤时间和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2)组中值x(⼩时) f 2500350045005500 10305010 合计 100⼆、动态数列1、会计算序时平均数:分⼦为时期数列,分母为间断的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2、会计算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发展速度,移动平均数例1:3、已知某⼯业企业今年上半年各⽉⼯业总产出与⽉初⼯⼈数资料如下所⽰:⽉份 1 2 3 4 5 6 7 ⼯业总产出(万元) 57.3 59.1 58.1 60.3 61.8 62.7 63 ⽉初⼯⼈数(⼈) 205 230 225 210 220 225 230 要求:计算该企业平均劳动⽣产率。

(计算结果保留位⼩数)⽉份 1 2 3 4 商品销售额(万元) 120 143 289 290 ⽉初商品库存额(万元) 50 70 60 110 (1)企业第⼀季度⽉平均商品流转次数(2)第⼀季度的=2.633=7.89(次/⼀季度)三、抽样调查1、会计算简单随机抽样的平均数和成数的区间估计2、会计算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样本容量n例1:⼀企业研制了某种新型电⼦集成电路,根据设计的⽣产⼯艺试⽣产了100⽚该集成电路泡,通过寿命测试试验得知这100⽚该集成电路的平均使⽤寿命为60000个⼩时,标准差为500个⼩时,要求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t=2)估计该集成电路平均使⽤寿命的区间范围。

统计学计算题和答案精编版

统计学计算题和答案精编版

统计学计算题和答案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三个企业生产的同一型号空调在甲、乙两个专卖店销售,有关资料如下:企业型号价格(元/台)甲专卖店销售额(万元)乙专卖店销售量(台)A250050.0340B3400115.6260C4100106.6200合计—272.2—要求:分别计算两个专卖店空调的平均销售价格,并分析平均价格差异的原因。

答案:2某企业甲、乙两个生产车间,甲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为65件,标准差为11件;乙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资料如下表。

试计算乙车间工人加工零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比较甲、乙两个生产车间哪个车间的平均日加工零件数更有代表性?60以下60—7070—8080—9090—100日加工零件数(件)工人数(人)59121410答案:三、某地区2009—2014年GDP资料如下表,要求:1、计算2009—2014年GDP的年平均增长量;2、计算2009—2014年GDP的年平均发展水平;3、计算2009—2014年GDP的年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201487431062711653147941580818362GDP(亿元)答案:年平均增长速度:100%100%22.9%x-==四,某百货公司2010—2014年的商品销售额资料如下:试用最小平方法配合销售额的直线趋势方程,并预测2016年的销售额将达到什么水平?答案: 2010年—2014年的数据有5项,是奇数,所以取中间为0,以1递增。

设定x为-2、-1、0、1、2、年份/销售额(y) x xy x22010 320 -2 -640 42011 332 -1 -332 12012 340 0 0 02013 356 1 356 12014 380 2 760 4合计 1728 0 144 10b=∑xy/∑x2=144/10=14.4a=∑y/n=1728/5=345.6y=345.6+14.4x预测2016年,按照设定的方法,到2016年应该是5y=345.6+14.4*5=417.6元五、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2013年三种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分别为20万元,45万元,35万元,2014年同2013年相比,三种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分别增长8%,10%,6%,产量分别增长12%,6%,4%。

统计学计算例题包括答案.docx

统计学计算例题包括答案.docx

计算题例题及答案:1、某校社会学专业同学统计课成绩如下表所示。

社会学专业同学统计课成绩表学号成绩学号成绩学号成绩101023761010377510105270 101024911010387010105388 101025871010397610105493 101026781010409010105562 101027851010417610105695 101028961010428610105795 101029871010439710105866 101030861010449310105982 101031901010459210106079 101032911010468210106176 101033801010478010106276 101034811010489010106368 101035801010498810106494 101036831010507710106583要求:( 1)对考试成绩按由低到高进行排序,求出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考成行适当分,制数分布表,并算累数和累率。

答案:(1)考成由低到高排序:62, 66, 68, 70, 70, 75,76, 76,76, 76, 76, 77, 78, 79,80, 80, 80, 81, 82, 82,83, 83,85, 86, 86, 87, 87, 88,88, 90, 90, 90, 91, 91,92, 93,93, 94, 95, 95, 96, 97,众数: 76中位数: 83平均数:=( 62+66+⋯⋯ +96+97 )÷42=3490÷42=83.095(2)按成向上累向下累数率 (%)分数率(%)数率(%) 60-6937.14337.14342100.000 70-791126.1901433.3333992.857 80-891535.7142969.0482866.66790-991330.95242100.0001330.9522、为研究某种商品的价格(x)对其销售量(y)的影响,收集了12个地区的有关数据。

统计学计算题答案...docx

统计学计算题答案...docx

1、下表是某保险公司160 名推销员月销售额的分组数据。

书 p26按销售额分组(千人数(人)向上累计频数向下累计频数元)12 以下6616012—14131915414—16294814116—18368411218—20251097620—22171265122—24141403424—2691492026—2871561128 以上41604合计160————(1)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上累计频数;(2)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下累计频数;(3)确定该公司月销售额的中位数。

按上限公式计算: Me=U-=18-0.22=17,782、某厂工人按年龄分组资料如下:p41工人按年龄分组(岁)工人数(人)20 以下16020— 2515025— 3010530— 354535— 404040— 453045 以上20合计550要求:采用简捷法计算标准差。

《简捷法》3、试根据表中的资料计算某旅游胜地2004 年平均旅游人数。

P50 表:某旅游胜地旅游人数时间2004 年 1 月 1 日 4 月 1 日7 月 1 日10 月 1 日2005 年 1 月 1日旅游人数(人)520050005200540056004、某大学2004 年在册学生人数资料如表3-6所示,试计算该大学2004 年平均在册学生人数.时间 1 月1 日 3 月1 日7 月1 日9 月1 日12 月 31 日在册学生人数(人)340835283250359035755、已知某企业 2004年非生产人员以及全部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所示,求该企业第四季度非生产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

表:某企业非生产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比重时间9 月末10 月末11 月末12 月末非生产人数(人)200206206218全部职工人数(人)1000105010701108非生产人员占全部职20.019.6219.2519.68工人数比重( %)6、根据表中资料填写相应的指标值。

(word完整版)经济统计学试卷

(word完整版)经济统计学试卷

(word完整版)经济统计学试卷《经济统计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上。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统计调查阶段所运用的基本方法是(D)。

A. 综合指标法 B。

对比分析法 C。

经济模型法 D. 大量观察法2. 两个性质不同的指标相对比而形成的相对指标是(D).A。

比较相对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比例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3. 已知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时,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A).A. 只能用水平法B. 只能用方程式法C. 两种方法均可使用D. 两种方法均不能使用4。

某产品合格率为90%,则成数标准差是(D).A。

10% B。

90% C。

9% D. 30%5. 当变量X按一定数量变化时,变量Y也随之近似地以固定的数量发生变化,这说明X与Y之间存在(C)。

A。

正相关关系 B。

负相关关系 C。

直线相关关系 D。

曲线相关关系6。

在重置抽样条件下,若抽样单位数减少到原来的1/9,其它条件不变,则抽样平均误差将(D)。

A。

减少1/3 B。

减少2/3 C。

增加2倍 D。

增加3倍7. 某地区2001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6%,社会商品销售量增长8%,则其社会商品销售额增长了(D)。

1(word完整版)经济统计学试卷A。

4。

8% B. 13.33% C. 8。

60% D。

8.65%8。

要了解某大学优秀班级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

A. 该班每个学生B. 全校学生C. 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D. 4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9.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A)。

A。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B.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10. 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B).A。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 将此值归入两组均可D. 另立一组11. 有“统计学之实,却没有统计学之名”的是(A)。

统计学复习资料(计算题)-打印版

统计学复习资料(计算题)-打印版

解⑴
2000 x 200 n 100 x t x 1.96 200 392 x x 12000 392 即11608~ 12392 元) ( 为 ⑵ 全乡农户年纯收入总额 N [ x x , x x ] [58040000 ,60012392 ]元 [5804 6001 24]万元 , .
(2)若2008年人均收为400元,推算该年商品销
售额为:
yc=-26.92+0.92x = -26.92+0.92×400 = 341.08 (万元)
6.某部门5个企业产品销售额和销售利润资料如下:
企业编号 产品销售额(万元) 销售利润(万元) 1 2 3 4 5 430 480 650 950 1000 22.0 26.5 40.0 64.0 69.0
计算: (1)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 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 (2)若2008年人均收为400元,试推算该 年商品销售额。 (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解:(1)配合直线回归方程:yc=a+bx
1 xy x y n b 1 2 2 x ( x) n
该批零件合格率在 .45%概率保证程度下 其区间 95 ,
4、 从某年级学生中按简单随机抽 样方式抽取50名学生,对邓小平理论 课的考试成绩进行检查,得知其平均 分数为75.6分,样本标准差10分,试以
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年级学 生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如果其它条
件不变,将允许误差缩小一半,应抽 取多少名学生?
年份 粮食产量(万吨) 逐期增长量(万吨) 2000 200 31 4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习题答案三、计算题1、某班级40名学生,某门课程考试成绩如下:87 65 86 92 76 73 56 60 83 7980 91 95 88 71 77 68 70 96 6973 53 79 81 74 64 89 78 75 6672 93 69 70 87 76 82 79 65 84试根据以上资料编制组距为10的分配数列。

解:所编制的分配数列如下所示:某班学生某门课程考试成绩分组资料2、某工业局所属10个企业(工厂)计划利润和实际利润如下:单位:万元(1(2)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组,分为三组。

①未完成计划者;②完成计划和超额完成计划10%以内者;③超额完成计划10%以上者。

(3)汇总各组企业数、实际利润和计划利润。

解:(1)根据资料,算得各厂利润计划完成程度指标如下(2)(3)某工业局所属企业利润计划完成情况统计表三、计算题1某企业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03%,实际比上年增长5%,试问计划规定比上年增长多少? 解:设计划规定比上年增长x%,则有15%103%100%1%x +=⨯+于是,有 15%%100%100% 1.94%103%x +=⨯-=2某企业计划生产某产品工时消耗较上期降低5%,实际较上期降低4.5%,试确定降低劳动量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解:降低劳动量计划完成程度(%)=100% 4.5%100.5%100%5%-=-实际执行结果表明,降低劳动量还有0.5%没有完成。

3某公司所属甲、乙两分公司销售额资料如下: 金额单位:万元计算上表各空栏数字,并分别说明各是什么类型的指标。

解:表中各空栏数字计算结果如下:金额单位:万元本期计划、本期实际、上期实际三个指标为总量指标;实际比重(%)为结构相对指标;计划完成(%)为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本期实际为上期实际(%)为动态相对指标。

4某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产量应达到50万吨,计划执行情况如下表:试计算该产品计划完成程度及提前多少时间完成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

解:100%1312.512.513100%50102%=⨯+++=⨯=计划期最后一期实际完成数该产品计划完成程度计划期末规定达到的水平该产品从第四年的第二季度起连续累计四个季度产量已达到50万吨。

可见,该产品提前9个月完成了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

5某企业某年第一班组工人工资如下表:试求该班组工人的月平均工资。

解:该班组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2521212118021543138121248110633139()xf X f ∑⨯+⨯+⨯+⨯+⨯+⨯+⨯==∑=元6某生产车间有工人60名,生产某产品数量如下表:解:因本题为由组距式数列求平均数,故应先求出各组日产量的组中值。

然后再用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分别计算四、五月份的平均每人日产量。

四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35054501355018650157507850260570()⨯+⨯+⨯+⨯+⨯+⨯==件 五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35034505550126502075015850560640()⨯+⨯+⨯+⨯+⨯+⨯==件 工人平均日产量受每组工人日产量高低和各组日产量的工人数两因素影响。

其中各组日产量的工人数对工人平均日产量高低起权衡轻重作用,即权大的标志值对平均值的影响大,对比四、五月份的权数分布可知,五月份标志值大的权重均比四月份的高。

因此在相同标志值分组的组别下,五月份的劳动生产率比四月份的高。

试计算该集团公司各企业的平均工人数。

解:该集团公司各企业的平均工人数为:752%1758%37515%62520%87525%125020%175010%840()fX xf=∑=⨯+⨯+⨯+⨯+⨯∑+⨯+⨯=人 8甲乙两农贸市场蔬菜价格及销售额资料如下:试问哪一市场的蔬菜价格高,并说明为什么? 解:2200480025000.2375(/)2200480025000.220.240.25++==++甲市场蔬菜平均价格元斤4400240025000.2325(/)4400240025000.220.240.25++==++乙市场蔬菜平均价格元斤由计算可知,甲市场蔬菜价格比乙市场高。

虽然甲、乙两市场每一品种蔬菜价格一致,但甲市场相对高价格的乙种蔬菜销量比重达50%(乙市场仅占25%),而乙市场相对价格低的甲种蔬菜销量比重达50%(甲市场仅占25%),由于各组蔬菜销量对蔬菜总的平均价格高低具有权衡轻重的作用,因此甲市场蔬菜价格比乙市场的要高。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解: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8250650052502550152024070/()556575859566(/)++++=件人10今有甲、乙两单位职工人数及工资资料如下表:试问哪一个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更有代表性? 解:P110(10)11某企业生产某种零件,抽检一批零件尺寸如下:根据质量标准规定,零件尺寸在60±0.5mm 范围内为合格品。

试根据交替标志计算原则,计算零件合格率和标准差。

解:根据题意,凡是零件尺寸在59.5mm~60.5mm 均为合格品,故零件合格率为:34454538731968282496.79%86400p +++==零件的标准差0.176317.63%σ====第四章 三、计算题解:该企业一季度平均人数20020821022022211()3+++==人 该企业二季度平均人数20821223024022227()3+++==人 该企业上半年平均人数211227219()2+==人解:该校平均每年毕业生人数为:600118005750480011900240001043642001493()43cf c f ∑⨯+⨯+⨯+⨯+⨯+⨯==∑==人3某企业工人数和产值资料如下:试计算该企业下半年平均每月人均产值。

解:该企业下半年平均每月人均产值为:(385374390400410370)6120112112130130140(321)6222388 3.21(/)121a cb +++++÷==+++⨯+⨯+⨯÷==万元人 4某厂1996年1月至7月每月1日的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试计算上半年工人人数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百分比。

解:上半年工人人数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百分比为:14001760(14401634148015751638)62220002200(20002150200021002100)622155875.08%2075a cb ++++++÷==++++++÷==5某厂上半年总产值及平均每个工人产值资料如下:试计算该厂二季度平均每月劳动生产率和上半年平均劳动生产率。

解:该厂二季度平均每月劳动生产率为:(705000704000700000)3705000704000700000()32250220030007030002434(288.87a cb ++÷==++÷==元/人) 该厂上半年平均劳动生产率为:600000660000680000705000704000700000600000660000680000705000704000700000()620002100220022502200300013573.8(/)a cb ∑+++++==+++++÷=元人 6计算下列表中空缺的指标值:单位:万元解:所填的空缺指标值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7某地区1985年的国民收入为6亿元,如以后平均每年以7.5%的速度增长,经过多少年将达到30亿元?这些国民收入翻了几番?解:(1)依据题意有,6(17.5%)3022.3()n n ⨯+=⇒=年(2)3025, 2.326m m ==⇒=即这些国民收入翻了2.32番。

8已知我国1987年自行车产量为2800万辆,若今后以每年递增15%的速度发展,则到2000年将达到什么水平?解:根据题意有,132800(115%)17228()n a =⨯+=万辆9我国1979年按人口平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53美元,要在本世纪末达到每人1000美元,试计算从1980年起,每人平均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应平均递增百分之几,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解:本世纪末即为1999年,依题意有,%17%x == 10某机械厂某种产品产量,在1965至1995年之间以每年平均递增17.1%的速度发展。

1995年产量为10万台,试求1965年产量?解:依题意有,3000(117.1%)100000878()a a +=⇒=台11某工厂五年计划规定,产量要增加一倍。

第一年与第二年都增长15%,试测算后三年平均每年应增长百分之几,才能完成五年计划规定的任务?解:根据题意有,23(115%)(1%)2%14.78%x x ++=⇒=即后三年应平均每年增长14.78%才能完成五年计划规定的任务。

12某企业产品产量资料如下:试用半数分割法和最小平方法建立直线方程,并预测1996、1997年的产品产量。

解:P158(12)13下列资料是某商场1993—1995年各月羊毛衫零售资料:单位:件解:见P158(13) 第五章 三、计算题要求:(1)计算各商品物价和销售量个体指数。

(2)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指数与增加额。

(3)计算三种商品的物价综合指数和由于物价变动对销售额绝对值的影响。

(4)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量综合指数和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绝对值的影响。

解:(1)商品物价个体指数: ()()()281600.6100%112%,100%114%,100%100%251400.6p p p k k k =⨯==⨯==⨯=甲乙丙商品销售量个体指数:()()()55001000600100%110%,100%125%,100%60%50008001000q q q k k k =⨯==⨯==⨯=甲乙丙 (2)三种商品销售额综合指数:110055002810001606000.6314360132.31%50002580014010000.6237600q p K q p ∑⨯+⨯+⨯====∑⨯+⨯+⨯ 三种商品销售额增加额:110031436023760076760()q p q p ∑-∑=-=元(3)三种商品物价综合指数:111055002810001606000.6314360113.14%55002510001406000.6277860p q p K q p ∑⨯+⨯+⨯====∑⨯+⨯+⨯ 物价上涨对销售额的影响:111031436027786036500()q p q p ∑-∑=-=元(4)三种商品销售量综合指数:100055002510001406000.6277860116.94%50002580014010000.6237600q q p K q p ∑⨯+⨯+⨯====∑⨯+⨯+⨯商品销售量增加对销售额的影响:100027786023760040260()q p q p ∑-∑=-=元2三种商品报告期价格分别比基期上涨5%、10%、2%,报告期三种商品销售额分别为100元、400元、25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