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解题技巧--绝密

合集下载

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行测答题技巧行测作为公务员考试的一部分,是大多数考生必须要面对的一道难关。

虽然说行测考核的是基础知识和常识,但是在数学、言语、逻辑等方面的评测却非常的严格。

因此考生们在备考行测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做好各种应对手段,才能在考场上完美解决考试难题。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几个行测答题技巧。

一、看素材不要潦草行测考试很多题目都采用素材题目答题的形式,考生需要通过提取素材信息来回答问题。

因此,考生在做行测题目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看题,将素材中的信息完整、准确地理解。

这样可以使考生准确理解题目上的问题,从而准确解答。

二、正确定位选项答题时,考生应该想尽办法将选项分析一遍,筛选出不符合题意的选择肯定不是最好的答案。

在看选项时,不要急于选出答案,应该选出与题干相关的选项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正确的选项。

三、认真审题在做行测题目时,考生一定要认真审题。

特别是在一些长题中,问题可能会分成几步来问,考生要逐一回答。

不仅如此,一些行测题目做出的结论可能仅仅是局部信息,要加以分清。

四、重视常识因为行测考试内容多为基础常识和自然常识,考生一定要注意攻读这类相关的知识点。

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不仅有利于考试,也十分有助于今后在职场上的表现。

五、抓好时间节奏行测考试时间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之一,考生需要合理分配时间,抓好时间节奏。

在做题时要注意时间,可以根据每题平均需要的时间来安排好考试时间。

这样,考生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答题速度和效率,提高行测成绩。

总体来说,行测答题技巧需要考生平时长期的积累和练习。

掌握行测答题的技巧,既可以让考生在短时间内更好的完成试卷,又可以有效提高答题准确率,从而在公务员考试中更有优势。

公务员行测图形推理(绝密资料)

公务员行测图形推理(绝密资料)

【答案】 D。

解析:大圆外部小圆圈的数目差等于大圆内部的小圆圈的数目2【答案】 B。

解析:阴影部分依次水平向右运动得到下一个图形。

3【答案】 B。

解析:图中所有图形都是一笔画构成的。

【答案】 B。

解析:白圆在最外侧顺时针移动一格,且白圆依次在尾部减少1个数目;黑圆依次在顺时针方向添加1个数目。

5【答案】 D。

解析:第一个图形可以拆分为第二和第三个图形6【答案】 C。

解析:一笔画问题,只能选C。

7【答案】 A。

解析:第一个图形上半部分左右翻转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下半部分左右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

8【答案】 A。

解析:三个图形叠放位置变化,正确答案为A。

9【答案】 C。

解析:第三个图形是第二个图形左右两部分上下移动而得到。

10【答案】 C。

解析:根据第一组图形规律可知第二组图形中每个封闭图形外都有两条边的平行线,而这两条边是相邻的,所以选C。

11D【解析】每组中的每个图案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30°得到下一个图形。

12A【解析】前两个图形叠加得到第三个图形。

131415C【解析】每组图形中小图案的组成数目都是连续的自然数,第二组的小图案数量应为4,5,6。

1617D【解析】每组图中有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成对出现,且每对图形都是一个在内部,一个在外部。

1819A【解析】每组的第一个图形的上半部分旋转180°得到第二个图形,下半部分旋转180°得到第三个图形。

20B【解析】小黑球按顺时针的方向递增,同时,小白球也按顺时针的方向递减并移动一格。

2121D[解析]本题考查图形的叠加及元素位置的变化。

从参考图形看,外部相邻两个图叠加形成第三个图呈现的规律为:阴影+阴影=空白;阴影+空白=阴影,空白+空白=空白,而内部三角形阴影顺时针旋转。

22. C[解析]规律为去同存异。

给出图形,主干部分不变,其他部分去同存异,因此未知图形外边的圆不变,内部去同存异,因此答案选C。

23C[解析]花盆样式两白一黑,花朵方向两右一左,且第三盆花的叶子数是前两盆花的叶子数之和,因此未知图形应该花盆不带黑边,花朵弯向右边且叶子数为3个,答案选C。

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行测作为公务员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以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行测答题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1. 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是行测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解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细节,注意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 注意题目的要求,确保理解清楚问题,避免做题时迷失方向。

- 利用排除法,将明显错误的选项排除,缩小答案的范围。

- 答案往往可以在文章中找到依据,重点关注与题目相关的内容。

- 对于长篇阅读理解,可以先读题目再阅读文章,有助于快速定位答案。

2. 排除法在行测中,有时候题目给出的选项很相似,容易混淆判断。

此时可以运用排除法:- 将每个选项与题干逐一对比,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 找出剩余选项中的共同特征,与题干进行比对,进一步缩小答案范围。

- 注意排除法的前提是要对题干和选项进行准确的理解和分析。

3. 数学运算题行测中的数学运算题包括简单的四则运算、比例、百分数等,解题时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仔细审题,理清题意和要求,注意需要注意单位和数值关系。

- 对题目给出的数据进行合理的估算,避免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 使用列式计算的方法,逐步解决问题,确保计算过程的准确性。

-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注意保留有效数字位数,避免粗心导致答案不准确。

4. 图表题图表题包括统计图表、曲线图和逻辑图等,解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仔细观察图表的信息,理解图表的含义和数据关系。

- 了解常见的统计图表类型,熟悉它们的呈现方式和解读方法。

- 注意图表中的刻度和单位,确保在解答问题时使用正确的数值。

- 针对图表中的问题,可以通过对比、推理和综合分析等方法找到答案。

5. 判断推理题判断推理题是行测中考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题型,解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逐个分析判断条件,理清逻辑关系和前提条件。

- 通过排除法来确定最有可能的答案。

- 注意判断题中的陈述是否具备充分的证据,避免凭主观判断做出错误的答案。

行测答题技巧38条

行测答题技巧38条

行测答题技巧38条行测是公务员考试中必考的一部分,也是考生们普遍认为难度较大的一部分。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行测,笔者总结了38条行测答题技巧,供考生参考。

1. 全面了解考试大纲和考试要求,明确考试重点。

2. 仔细阅读题目,掌握题意和答题要求。

3. 注意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汇和语句,避免出现误解。

4. 遇到不会的题目,不要草率作答,应该耐心思考、多加推敲。

5. 针对性地进行备考,分析自己的弱点,制定复习计划。

6. 对于习惯性错误或经常出错的题目类型,要注意进行专项练习和巩固。

7. 在考试中,要保持冷静、沉着的心态,避免出现紧张和焦虑。

8. 能力有限的考生可以选择解答题目,提高答题准确率。

9. 适当发挥自己的优势,例如数学好的可以多做数学题,文字功底好的可以多做语文题。

10. 做题时,要注重细节和精度,不要马虎大意,避免因小失大。

11. 对于选择题,要认真阅读所有选项,确保选项中没有更好的答案。

12. 对于填空题,要注意填写正确的单词或短语,避免出现字母拼写错误。

13. 对于判断题,要认真分析题目中的条件,避免因为漏看条件而出现错误答案。

14. 对于计算题,要注意算式的运算步骤,避免出现漏算或重算的情况。

15. 对于图表题,要仔细观察图表,分析数据,避免出现理解不清或数据错误的情况。

16. 对于推理题,要注意思维逻辑,分析问题的本质,避免出现因为逻辑错误而得出错误答案的情况。

17. 对于分析题,要注意数据的来源和准确性,避免出现数据不全或数据错误的情况。

18. 对于阅读理解题,要注意阅读速度和阅读准确度,避免因为阅读不全或理解不清而出现错误答案。

19. 对于语文题,要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准确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或词汇错误的情况。

20. 对于数学题,要注意数学公式和运算符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公式错误或运算符错误的情况。

21. 利用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进行练习,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

22. 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时间分配,避免因时间不足而出现未答或漏答题目的情况。

行测解题技巧指南

行测解题技巧指南

行测解题技巧指南一、概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许多考试中的一部分,它主要用于考察考生的应用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行测是一个相对较难的环节。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行测解题技巧,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解题技巧1. 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是行测中的常见题型,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并标注出关键词。

然后再通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画出关键词的概念框架,帮助理清思路。

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寻找答案所在的段落,通过对段落的再次仔细阅读,找出正确答案。

2. 推理判断题推理判断题是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需要通过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应该理清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分类和整理。

然后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通过观察信息之间的关系,推断出正确的结论。

有时候,还可以通过排除法来找出正确答案,将错误选项逐一排除。

3. 数字推理题数字推理题是考察考生对数字规律和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时,应该仔细观察数字之间的规律,并进行分类整理。

有时候,通过对数字的递增、递减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找出正确答案。

此外,还可以尝试将数字转换为字母、符号等进行分析,寻找隐藏的规律。

4. 图形推理题图形推理题是考察考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先观察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等特征,并寻找规律。

可以将图形按照某种规则进行排列组合,找到正确答案。

有时候,将图形进行分割、镜像、旋转等操作,也可以找到隐藏的规律。

5. 数据分析题数据分析题是考察考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需要根据数据进行一些运算和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把握数据的关键信息,并理解题目的要求。

然后进行计算,并注意运算的顺序和精度。

对于一些复杂的数据分析题,可以尝试将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找到解题的关键步骤。

三、复习备考建议1. 提前规划复习时间表,合理分配各科目的学习时间。

国考行测做题技巧

国考行测做题技巧

国考行测做题技巧
以下是 6 条关于“国考行测做题技巧”的内容:
1. 嘿,你知道吗?言语理解题可不能瞎蒙!就像要听懂别人说话一样去理解题目呀!比如说那种主旨概括题,得抓住关键信息呢!就好比你和朋友聊天,得抓住他说话的重点呀!赶紧学会这个技巧,言语理解题就能手到擒来啦!
2. 哎呀呀,数量关系可不能怕!好多人看到就头疼,但其实就像攻克一个个小怪兽!比如行程问题,不就是计算路程、速度和时间嘛,咱就把它当成一场赛跑,和时间来个较量!掌握方法多练习,数量关系也能轻松搞定,信不信?
3. 哇塞,判断推理可有意思啦!就跟玩侦探游戏似的。

图形推理就像找不同,从那些奇怪的图形中找出规律!比如看到对称图形,不就一下心中有数了嘛!学会这个技巧,判断推理那都不是事儿!
4. 嘿!资料分析可别小瞧呀!这就好比去超市买东西算账,得又快又准!像那些增长率的计算,找准数据,套上公式,不就出来啦!学会这些,资料分析还能难倒你?
5. 哟呵,常识判断要靠积累呀!平时多留意身边的各种知识,就像收集宝藏一样。

比如历史知识,不就是曾经发生的那些事儿嘛!每天积累一点,常识判断就能得分多多啦!
6. 哎呀,做题速度也很重要哇!这就像跑步比赛,要又快又稳!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该跳过的难题就先跳过呗,等把会做的都拿下,再回头攻克!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呀!赶紧行动起来吧,掌握这些做题技巧,让国考行测不再难!
我的观点结论:掌握这些做题技巧真的很关键呀,能让大家在国考行测中更有把握,取得好成绩!。

行测秘籍七

行测秘籍七

行测秘籍七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行测成为了备考的重中之重。

行测作为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考点,涵盖了很多内容,如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

而要想在行测中取得好成绩,就需要一些行测秘籍。

本文将分享七个行测秘籍,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行测。

一、审题准确行测考试中,一道题目的解答往往牵扯到多个方面,考生首先需要准确审题,弄清题目的要求和限制条件。

只有在清楚了解题目需求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避免因理解错误而导致答案错误。

二、注重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行测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

考生需要提高对文字、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准确理解题目中的信息,并且通过清晰准确的文字表达来回答题目。

平时可以多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行测中的数量关系题目需要考生有一定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对于数量关系的分析,考生需要学会抓住题目的关键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解答出正确的答案。

平时可以多进行数量关系题目的练习,提高自己的数量关系分析能力。

四、提高判断推理能力行测中的判断推理题目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考生需要通过分析题目中的逻辑关系、推理过程,进行正确的判断,并给出合理的推理答案。

提高判断推理能力可以通过多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增加对不同情况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五、善于利用资料分析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目需要考生对文本、表格、图表等形式的资料进行分析。

考生需要提高对不同形式资料的理解能力,并能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比对、推理等操作,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

平时可以多进行资料分析的练习,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六、积累常识知识行测中的常识知识也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通过阅读、学习,广泛积累各个领域的常识知识。

行测中的常识题目通常与时事、政治、经济、法律等相关,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多关注这些方面的常识。

七、提高解题速度行测中的时间限制较为严格,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解答出尽可能多的题目。

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引言行测作为公共考试中的一部分,是考察考生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行测中,答题技巧的掌握可以提高考生的答题效率,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各类题目。

本文将介绍一些行测答题技巧,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 仔细阅读题目在行测中,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仔细阅读题目。

只有充分理解题意,才能准确把握题目要求,避免因理解偏差而导致错误答案。

2. 注意解题思路根据行测题目特点,不同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思路。

在做选择题时,可以通过排除法缩小选项范围;在做填空题时,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测缺失内容。

根据题目要求,灵活应用不同的解题思路,能更好地解答题目。

3. 刻意练习行测答题技巧的掌握需要长期的刻意练习。

考生可以模拟真实考试场景,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做题经验,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针对性训练。

4. 时间管理行测中,答题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考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

对于每道题目,可以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和自身掌握情况,评估所需时间,尽量避免在一道题上花费过多时间而导致整体答题效率下降。

5. 分值分配行测题目通常有不同的分值,某些题目的分值高于其他题目。

在答题时,考生可以根据题目分值的大小,灵活安排答题顺序,优先解答分值较高的题目。

这样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获取更多的分数。

6. 纠错技巧在行测答题中,纠错技巧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在做题过程中发现自己答案有错误,可以通过一些技巧进行纠正。

比如在选择题中,如果确定某个选项是错误的,那么其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可以尝试选择其他选项进行纠错。

7. 查缺补漏在做练习题或者模拟考试时,如果发现有一些题目无法回答或回答错误,可以及时进行查缺补漏。

找出自己在知识体系上的不足,理清脉络,做好知识的巩固和补充。

8. 心态稳定最后,不管面对怎样的题目,保持心态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紧张和焦虑可能会影响思维和判断能力,因此要保持冷静、自信的心态,有助于解题和答题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题怎样涂卡最有效率行测135-140道题120分钟,加上涂答题卡,我们可以来核算下时间:1. 7200秒÷140题=秒,只是做完题目,我们不填写答题卡2. 如果我们用600秒÷140题=秒来涂答题卡,那我们就只有秒来做每一道题目了。

所以怎么样争取时间是行测考试的关键,今天我们只谈如何填写答题卡。

首先,我们来统计一下大家做行测题都是怎么涂卡的到底怎样涂才最有效率方法一:有人说做一题涂一题比较快,国考一般时间都不可能够, 所以还是一题一题涂保险些,而且不容易涂错,但是换笔还是比较麻烦的;方法二:有人说做完再统一涂卡,时间分配较合理,但容易图错,而且可能因为时间不够而涂不完;怎么能做一个涂一个呢麻烦!!! 就是做完再涂。

方法三:感觉做一部分涂一部分比较好,我用的是考试专用铅笔,就是前面的笔头是宽扁的,是比一般的铅笔快。

最科学的是做一题涂一题,以及三点意见:1.考试的时候先做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有利于良好考试心态情绪的保证;2.把握答题卡的序号分配,答题卡一般分7大块,注意顺序的分配,防止顺序错误;3.同学们担心铅笔换来换去耽误时间问题有个方法可以解决,把一支2B铅笔两头都削好,一头是圆的用于做题目,一头是方的用于涂答题卡。

数字特性法速解数量关系题提示:数字特性法是指不直接求得最终结果,而只需要考虑最终计算结果的某种“数字特性”,从而达到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

掌握数字特性法的关键,是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数字特性规律。

(下列规律仅限自然数内讨论)(一)奇偶运算基本法则【基础】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

【推论】1.任意两个数的和如果是奇数,那么差也是奇数;如果和是偶数,那么差也是偶数。

2.任意两个数的和或差是奇数,则两数奇偶相反;和或差是偶数,则两数奇偶相同。

(二)整除判定基本法则1.能被2、4、8、5、25、125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能被2(或5)整除的数,末一位数字能被2(或5)整除;能被4(或 25)整除的数,末两位数字能被4(或 25)整除;能被8(或125)整除的数,末三位数字能被8(或125)整除;一个数被2(或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一位数字被2(或5)除得的余数;一个数被4(或 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两位数字被4(或 25)除得的余数;一个数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就是其末三位数字被8(或125)除得的余数。

2.能被3、9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能被3(或9)整除的数,各位数字和能被3(或9)整除。

一个数被3(或9)除得的余数,就是其各位相加后被3(或9)除得的余数。

3.能被11整除的数的数字特性能被11整除的数,奇数位的和与偶数位的和之差,能被11整除。

(三)倍数关系核心判定特征如果a∶b=m∶n(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如果x= y(m,n互质),则x是m的倍数;y是n的倍数。

如果a∶b=m∶n(m,n互质),则a±b应该是m±n的倍数。

【例22】(江苏2006B-76)在招考公务员中,A、B两岗位共有32个男生、18个女生报考。

已知报考A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3,报考B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2:1,报考A岗位的女生数是()。

[答案]C[解析]报考A岗位的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3,所以报考A岗位的女生人数是3的倍数,排除选项B和选项D;代入A,可以发现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C。

【例23】(上海2004-12)下列四个数都是六位数,X是比10小的自然数,Y是零,一定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是多少()[答案]B[解析]因为这个六位数能被 2、5整除,所以末位为0,排除A、D;因为这个六位数能被3整除,这个六位数各位数字和是3的倍数,排除C,选择B。

【例24】(山东2004-12)某次测验有5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题得3分,不做或做错一题倒扣1分,某学生共得82分,问答对题数和答错题数(包括不做)相差多少()[答案]D[解析]答对的题目+答错的题目=50,是偶数,所以答对的题目与答错的题目的差也应是偶数,但选项A、B、C都是奇数,所以选择D。

【例25】(国2005一类-44、国2005二类-44)小红把平时节省下来的全部五分硬币先围成一个正三角形,正好用完,后来又改围成一个正方形,也正好用完。

如果正方形的每条边比三角形的每条边少用5枚硬币,则小红所有五分硬币的总价值是多少元()元元元元[答案]C[解析]因为所有的硬币可以组成三角形,所以硬币的总数是3的倍数,所以硬币的总价值也应该是3的倍数,结合选项,选择C。

[注一]很多考生还会这样思考:“因为所有的硬币可以组成正方形,所以硬币的总数是4的倍数,所以硬币的总价值也应该是4的倍数”,从而觉得答案应该选D。

事实上,硬币的总数是4的倍数,一个硬币是五分,所以只能推出硬币的总价值是4个五分即两角的倍数。

[注二]本题中所指的三角形和正方形都是空心的。

【例26】(国2002A-6)1998年,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4倍。

2002年,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3倍。

问甲、乙二人2000年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岁,12岁岁,8岁岁,12岁岁,10岁[答案]D[解析]由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龄倍数递减,因此甲、乙二人的年龄比在3-4之间,选择D。

【例27】(国2002B-8)若干学生住若干房间,如果每间住4人则有20人没地方住,如果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只有4人住,问共有多少名学生()。

人人人人[答案]D[解析]由每间住4人,有20人没地方住,所以总人数是4的倍数,排除A、B;由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只有4人住,所以总人数不是8的倍数,排除C,选择D。

【例28】(国2000-29)一块金与银的合金重250克,放在水中减轻16克。

现知金在水中重量减轻1/19,银在水中重量减轻1/10,则这块合金中金、银各占的克数为多少克()克,150克克,100克克,80克克,60克[答案]D[解析]现知金在水中重量减轻1/19,所以金的质量应该是19的倍数。

结合选项,选择D。

【例29】(国1999-35)师徒二人负责生产一批零件,师傅完成全部工作数量的一半还多30个,徒弟完成了师傅生产数量的一半,此时还有100个没有完成,师徒二人已经生产多少个()[答案]C[解析]徒弟完成了师傅生产数量的一半,因此师徒二人生产的零件总数是3的倍数。

结合选项,选择C。

【例30】(浙江2005-24)一只木箱内有白色乒乓球和黄色乒乓球若干个。

小明一次取出5个黄球、3个白球,这样操作N次后,白球拿完了,黄球还剩8个;如果换一种取法:每次取出7个黄球、3个白球,这样操作M次后,黄球拿完了,白球还剩24个。

问原木箱内共有乒乓球多少个()个个个个[答案]C[解析]每次取出7个黄球、3个白球,这样操作M次后,黄球拿完了,白球还剩24个。

因此乒乓球的总数=10M+24,个位数为4,选择C。

【例31】(浙江2003-17)某城市共有四个区,甲区人口数是全城的,乙区的人口数是甲区的,丙区人口数是前两区人口数的,丁区比丙区多4000人,全城共有人口多少万()万万万万[答案]B[解析]甲区人口数是全城的(4/13),因此全城人口是13的倍数。

结合选项,选择B。

【例32】(广东2004下-15)小平在骑旋转木马时说:“在我前面骑木马的人数的,加上在我后面骑木马的人数的,正好是所有骑木马的小朋友的总人数。

”请问,一共有多少小朋友在骑旋转木马()[答案]C[解析]因为坐的是旋转木马,所以小平前面的人、后面的人都是除小平外的所有小朋友。

而除小明外人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

结合选项,选择C。

【例33】(广东2005上-11)甲、乙、丙、丁四人为地震灾区捐款,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丁捐款169元。

问四人一共捐了多少钱()元元元元[答案]A[解析]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知捐款总额是3的倍数;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知捐款总额是4的倍数;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知捐款总额是5的倍数。

捐款总额应该是60的倍数。

结合选项,选择A。

[注释]事实上,通过“捐款总额是3的倍数”即可得出答案。

【例34】(北京社招2005-11)两个数的差是2345,两数相除的商是8,求这两个数之和()[答案]C[解析]两个数的差是2345,所以这两个数的和应该是奇数,排除B、D。

两数相除得8,说明这两个数之和应该是9的倍数,所以答案选择C。

【例35】(北京社招2005-13)某剧院有25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

这个剧院共有多少个座位()[答案]B[解析]剧院的总人数,应该是25个相邻偶数的和,必然为25的倍数,结合选项选择B。

【例36】(北京社招2005-17)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可以用6小时,飞机去时顺风,速度为1500千米/时,回来时逆风,速度为1200千米/时,这架飞机最多飞出多少千米,就需往回飞()[答案]C[解析]逆风飞行的时间比顺风飞行的时间长,逆风飞行超过3小时,顺风不足3小时。

飞机最远飞行距离少于1500×3=4500千米;飞机最远飞行距离大于1200×3=3600千米。

结合选项,选择C。

【例37】(北京社招2005-20)红星小学组织学生排成队步行去郊游,每分钟步行60米,队尾的王老师以每分钟步行150米的速度赶到排头,然后立即返回队尾,共用10分钟。

求队伍的长度()米米米米[答案]A[解析]王老师从队尾赶到队头的相对速度为150+60=210米/分;王老师从队头赶到队尾的相对速度为150-60=90米/分。

因此一般情况下,队伍的长度是210和90的倍数,结合选项,选择A。

不完全代入法:解决时间不够和数学难题提示:不完全代入法通过并不严格的证明,得到并不严格但确定度非常大的答案,从而节省答题时间。

这类方法对于时间不够,或者对数学题很难下手的考生来说,将有一定的效果。

【例38】(国2007-55)一名外国游客到北京旅游,他要么上午出去游玩,下午在旅馆休息,要么上午休息,下午出去游玩,而下雨天他只能一天都呆在屋里。

期间,不下雨的天数是12天,他上午呆在旅馆的天数为8天,下午呆在旅馆的天数为12天,他在北京共呆了多少天()天天天天[答案]A[解析]这名外国游客或者上午休息或者下午休息,休息了8+12=20个半天,因此他在北京呆的时间肯定不超过20天,排除C、D。

如果他在北京正好呆20天,却也只休息了20个半天,说明这些天一直都没有下雨,那么总天数应该为12天,矛盾。

所以选择A。

【例39】(国2002A-10)一根长18米的钢筋被锯成两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