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

合集下载

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ppt课件

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ppt课件
19
在其恶变前将其切除是肠道癌症 发生的重要的预防措施 临床常用治疗方法 1)高频电凝电切术 2)氩离子凝固术
20
高频电切除息肉的技术: 主要是用电的热效应产生局部高热,组
织水分气化,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被切除, 并且切割、止血同时进行,且具有快捷、 安全、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21
氩离子凝固术: (APC)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性凝固方法
9
10
肠道准备
目前我科室采用的是复方聚乙二醇口 服溶液,要求患者于检查当日6点开始口服 复方聚乙二醇口服溶液,1包加3000 ml温 开水搅匀,尽快在2h内服完,直到排出清 水为止。
11
肠镜禁忌症
12
1.肛管直肠狭窄、内窥镜无法插入时,不宜做内窥镜检查 。 2.有腹膜刺激症状的患者,如肠穿孔、腹膜炎等,禁忌做此项 检查。 3.肛管直肠急性期感染或有疼痛性病灶,如肛裂、肛周脓肿等, 避免做肠镜检查。 4.妇女月经期不宜检查,妊娠期应慎做。 5.年老体衰、严重高血压、贫血、冠心病、心肺功能不全者, 不宜做内窥镜检查。 6.腹腔、盆腔手术后早期,怀疑有穿孔、肠瘘或广泛腹腔粘连 者,禁忌做此检查。
,其能量经电离的氩气传导至靶组织,使该 组织产生凝固效应,从而起到破坏病变组织 和止血的作用。内镜下APC最大的优点是凝 固深度的自限性,一般不超过3mm,不会出 现穿孔 。
22
内镜下息肉摘除的禁忌症:
1)体质差,有严重心肺疾病,无法耐受检查、治 疗者。 2)有严重腹痛、腹胀、恶心等腹部症状。 3)有出血性疾病未经治愈 4)装有心脏起搏器。 5)广基肉或占据一半以上肠腔的较大息肉 6)息肉恶变已经浸润到蒂部者。 7)服用阿司匹林、抗凝药物的患者以及孕妇等。
2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
发生器 , 圈套器 , 是行 内镜 下圈套 息 肉 电 切必不可缺 的 , 他 附件活 检钳 , 其 电动吸 引器等应该具备 , 并且保 证以上设备功能 完好。 病人准备 : 全部 病例 均按内镜常规准 备 。术 前 查 血 常 规 及 出 凝 血 时 间 。术 前 应详细 了解患者病情 , 括既往病史及治 包
2 2% 。
要性及手术过 程 , 使病人解 除思 想 负担 ,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同时让患者及家人 了解结肠镜下 息 肉切 除术是 目前外 科手
术 中痛苦小 , 创伤小 的技术 。
术 中配 合
准备好各种 消毒 医疗 器械 及各 种急 救用品 以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检查前仍需解释电切意义 , 消除病人 精神紧张 以获配合 , 嘱病人有不适时及时 告诉护理人员 。按照结肠镜操作原理 , 病 人取左侧卧位 , 腿上屈 , 规进境 至 回 双 常
查。
除, 见息 肉后 先全 面观察 , 意吸气 可 以 注 稀释可燃气体 , 可将息 肉全景置 于视野 中
心 , 士 严格 按 照 医 生 指 令 进 行 操 作 , 护 将 圈套器经 活 检孔 道 送进 肠 道 内 , 开套 张
洗消毒技术 操作 规范 中规定 的步骤进 行 操作 , 采用有效的清洁 、 消毒技术 , 格 内 严
19例病人 均符 合 肠 息 肉电 切 的标 5
准: ①有蒂息 肉 ; 直 径 小于 2 m 的广 ② 0m 基无 蒂息 肉; 多发性息肉及散在分布数 ③ 量较小 的息 肉病者 ; 不 带 心脏 起 搏 器 ④
者; ⑤无凝血功能障碍者。病人在术前需 进行生命 体征 的检 查 , 电图 等辅 助 检 心
镜 操 作 规 程 , 消 除 和 减 少 内镜 检查 导 致 可

内镜下结肠巨大息肉切除术的护理

内镜下结肠巨大息肉切除术的护理
HEI L ONGJ I ANG ME DI C I NE AND P HARM ACY Ap r . 2 0 1 3 。 Vo 1 . 3 6 No . 2
・1 O 3・
内镜 下结 肠 巨大 息 肉切 除术 的护理
宋 文玲 , 王艳 凤 , 孙 绍杰 , 任秀 英 , 冯秀 娟 , 耿佳 颖 , 马宝红
2 护 理
3 结 果
2 . 1 术 前 护 理
2 . 1 . 1 术前评估 : 做好 患者的评估 , 首 先 了 解 患 者 病 史 及体 检结果 , 常规检查凝血功 能、 血常规 、 乙肝表面抗原 、 心 电图 、 梅毒和艾滋病抗体 、 血小 板 及 血 型 。 如有凝血机制异常 , 需 纠 正 后 再 实施 手 术 。 严 重 的心 功能 不全 或 安 装 心 脏 起 搏 器者 不
( 佳 木 斯 大 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胃镜 室 , 黑 龙 江 佳 木斯 1 5 4 0 0 3 )
摘要: 目的 : 探 讨 内镜 下 高频 电切 治 疗结 肠 巨 大 息 肉的 护 理 体会 。 方 法: 通过对 4 6例 采 用 高 频 电切 治 疗 结 肠 巨大 息 肉患 者 的护理 , 护士给予的术前、 术 中、 术 后 的观 察 及 护 理 以及 正确 的饮 食 指 导 。 结 果 : 4 6例 患 者 均 治愈 出院 无 肠 道 出血 、 穿孔 等 并 发 症 。 结论 : 认 为 高频 电切 术 治 疗 结 肠 巨大 息 肉安 全 、 方便 、 节 省 医药 费 用 , 减 少病 人 痛 苦 , 是理 想的治疗方法, 同 时 内镜 护 士 的 积极 配 合 对保 证 手 术顺 利 进 行 具 有 重要 意 义 。
关键词 : 内镜 ; 巨大 息 肉 ; 切除术 ; 护 理 配 合

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治疗的护理科普

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治疗的护理科普

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治疗的护理科普结肠息肉指的是病人结肠粘膜比周围高,同时突向肠腔的一种隆起性病变。

一般情况下病人不会出现任何症状,部分病人有可能会出现大便异常及出血,息肉较大会诱发肠梗阻。

结肠息肉可能是肿瘤性的,也有可能是非肿瘤性的。

这一疾病的发生对象主要为成年人,疾病发生概率比较高的主要是50岁以上的中年人及70岁以上的老人。

结肠息肉中最严重的情况为腺瘤性息肉,因为腺瘤性息肉是一种十分典型的癌前病变。

目前治疗结肠息肉的主要方法为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治疗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创伤较小、痛苦较少且恢复时间快。

正确的护理方式对于病人疾病康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治疗的护理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1、术前护理(1)常规检查:主要包含血常规、血型、肝功、凝血及肝炎相关标志物等。

(2)心理护理:一些病人在手术之前会非常紧张,情绪过于紧张也会对手术造成影响,因此医院需要向病人及家属阐述清楚肠息肉切除的原因、过程及对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性,使病人及家属能够明确手术的安全性,减少甚至消除病人对于手术的疑惑,使病人不再恐惧,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必要的时候需要为病人放一些比较舒缓的音乐,分散病人过于集中的注意力,减少病人因为负面情绪过剩产生的不良身体反应。

(3)病人准备:术前医护人员需要了解病人的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常规等情况。

使用心电监护对病人生命体征进行动态观察。

要求患者签署手术同意书,使患者清晰手术有可能会导致的并发症,以免之后出现医疗纠纷。

病人还需要做好肠道准备:检查前6到8个小时要保持空腹,在检查前一天的时候午餐和晚餐要吃一些清淡少渣的食物,患者需要口服硫酸镁(不能服用甘露醇)或者用清水(不能用肥皂水)灌肠【年龄比较大或者是便秘肠道蠕动比较慢的病人】,直到排便为水样之后才能进行相应检查。

(4)病史询问:医院需要询问病人在手术开始前一周有没有服用过阿司匹林及华法令等药物,有没有过出血性病史;包括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等,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病人,医院需要控制其血压正常水平内;对于有冠心病病史的病人,医院需要控制其病情;必要的时候要为病人装上心脏起搏器(专业人员操控起搏器参数)。

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护理常规

消化道息肉切除术护理常规

内镜下胃肠息肉摘除术的护理一、术前准备1、术前应详细了解病情,询问有无出血性疾病病史,常规测定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计数。

年龄大于60岁或原有心脏病患者应作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行心电监护。

2、按常规做好胃肠道的清洁准备,禁食禁饮8~12h。

胃息肉治疗者,前一日晚进清淡饮食,行肠息肉治疗者,术前3天进无渣半流质,术前1天进流质;术日晨口服芒硝。

肠道准备充分无粪水残留可使视野清晰,利于操作的成功。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进行腹部检查,向病人说明操作过程,消除顾虑,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4、仔细查看患者上次检查报告,根据息肉类型,具体情况做好仪器及附件的准备,选用合适的胃(肠)镜,高频电发生器、微波手术器,圈套器及氩离子凝固器导管等。

术前妥善连接各导线,测试性能完好。

5、术前用药。

胃息肉者,口服达克罗宁胶浆10ML,肠息肉者,术前30min肌肉注射杜冷丁50mg、654-2 10mg,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术前针的应用、咽部充分麻醉可使胃肠蠕动减慢,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二、术中配合1、术中配合要默契,特别是收圈时要慢慢收紧,用力均匀,切忌用力过猛、速度过快而引起机械切割导致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的高低除与息肉的大小、形态,选择的治疗方法是否得当、还与操作者熟练程度密切相关。

2、按常规行内镜检查,发现息肉后,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和蒂的长短采用不同的摘除方法。

有蒂、亚蒂和分叶状息肉宜用圈套器电凝电切。

在合适的时机、部位放圈、收圈,和医生密切配合。

在收圈过程中要逐步收紧,切忌用暴力和操之过急,同时要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和反应。

3、息肉摘除后,对残蒂观察数分钟,若出血,找准出血点,从血管侧面以肽夹夹住阻断血管以彻底止血,。

宽蒂的息肉宜采取微波灼除。

将微波探头先行预热,再接触到息肉组织,通电使表层组织发生凝固坏死。

创面观察直到无出血为止,对于广基无蒂,直径小于1.5cm者,经内镜活检孔插入氩离子凝固器导管,使导管头端距离病灶上方0.3~0.5cm,启动脚踏开关进行氩离子凝固治疗,每次1~3s。

肠息肉切除术护理常规及记录表

肠息肉切除术护理常规及记录表

肠息肉切除术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术前】1、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询问病史,了解有无过敏史,女性患者了解月经史。

2、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

3、患者的心肺功能,检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丙肝抗体,了解有无手术禁忌症,能否进入临床路径。

4、观察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评估患者的肛门情况及肠道清洁度。

【术后】1、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2、评估患者生理舒适度。

3、及时评估患者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1)出血患者有无黑便、便血等症状,有无生命体征的变化。

(2)穿孔注意腹痛、腹部体征、生命体征和患者神志的变化。

二、护理措施【术前】(1)向患者解释治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配合,核实患者或家属是否签署内镜治疗同意书。

(2)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心电图检查等常规检查。

(3)术前两天进少渣半流质,术前—天进流食,手术当日禁食。

(4)指导患者进行肠道准备。

根据预约单上肠镜检查的时间,指导患者按时间正确服用泻药。

上午检查者服用泻药的时间为:前一日19:00、当日5:00;下午检查者服用泻药时间为当日5:00、8:00。

口服20%甘露醇500毫升(肠道治疗者禁用)或口服合爽(复方聚乙醇电解质散剂)1000毫升,并注意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根据大便的情况评估患者的肠道清洁度,如效果不满意,及时行清洁灌肠,直至排出的大便为清水样。

(5)合爽(复方聚乙醇电解质散剂)的配制及服用方法:将合爽(复方聚乙醇电解质散剂)一包放入专用纸杯中,加温水至1000毫升刻度,充分溶解,一小时内服完。

【术后】1、禁食24小时。

2、卧床休息24小时,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术后出血。

3、保持大便通畅,观察大便的颜色、性状,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听取患者的主诉,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三、健康指导要点1、指导术前禁食12小时,术后常规卧床休息、禁食水24小时,若无异常,可从流食逐步过渡到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少渣饮食。

内镜下肠息肉手术后要注意什么

内镜下肠息肉手术后要注意什么

内镜下肠息肉手术后要注意什么
肠息肉的发生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力下降,引起感染所造成的,所以对这些患者而言,治疗工作要积极进行,而现在内镜,息肉切除手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手术之后也要注意合理的饮食,听从医生的医嘱,尤其要禁烟酒,辛辣刺激的食物。

1、经内镜息肉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肠道菌群失调及免疫力降低引起的感染、血管摩擦破裂、感染或掉痂时引起的早期及延迟性出血以及肠壁薄、创面大或因感染、溃疡引起的穿孔。

所有的注意事项均是针对上述主要并发症进行的预防措施。

★2、饮食:遵医嘱,一般以流质或半流质2-3天(麻醉病人2小时后才可进食),即稀饭、面条、牛奶类,软食为主,鸡蛋、鱼肉类可少量摄取,蔬菜、水果、团块状难消化食物3天后摄取,禁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及促进肠蠕动药物。

★3、排气:肠镜检查和治疗过程中,需注入一定量气体,可引起腹胀不适,此时应上厕所自然排气来缓解腹胀,不要按压
腹部,有可能导致肠穿孔或出血。

★4、运动:麻醉病人当日不可开车,以休息为主,可进行日常生活、工作,2周内不可剧烈运动或进行重体力运动。

★5、情绪:保持良好心情,过分担忧或激动的情绪均易诱发肠功能紊乱,导致穿孔或出血。

★6、药物:有口服抗凝血药物的患者术后应停药2周,除此之外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所服药物应照常服用。

★7、观察:是否有发热、腹痛、便血等情况,及时就诊,如实描述,出现并发症一定要及时处理,把损害降到最低。

胃肠息肉术后健康教育

胃肠息肉术后健康教育

胃肠息肉术后健康教育
胃肠息肉切除术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黑便、腹痛等症状,以防发生迟发性出血、感染、穿孔等并发症。

若出现呕吐、出血等情况,有可能存在胃部的活动性出血。

若出现腹痛、发热等情况,有可能是伤口处理不当导致发炎感染,需要及时进行消炎处理;
2、术后建议卧床休息,不要过早地下床走路,以免引起伤口撕裂,或出现感染、出血等情况,术后1-2周需要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机体恢复;
3、术后一般需禁食3-6小时,流质饮食24小时,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普通饮食,可以适量进食一些小米粥、软面条等食物,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的食物;
4、术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较弱,容易引起便秘,需要观察大便的情况,保持大便通畅。

如果出现便秘,可以遵医嘱使用缓泻剂进行治疗,如开塞露;
5、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

如果出院后出现剧烈腹痛、便血、吐血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护理
作者:姚红柳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26期
【摘要】目的对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

方法将我院50例行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

结果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人数为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8.00%;对照组中,并发症发生人数为7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00%,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护理方法;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6..01
患者肠粘膜表面向肠腔内发生突出的隆起性病变中,主要包括的是腺瘤、儿童型息肉、息肉病以及炎症息肉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能够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对大肠癌进行预防的关键,所以患者一经确诊,即应尽早接受治疗[1]。

目前临床上给予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式就是行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良好的护理有利于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2]。

将我院50例行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患者,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分别给予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50例行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我院收治时间为2018年4月~2018年7月,全部患者均具有行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适应症,同时,全部患者对于我院本次研究已经签署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通过对随机数字表法的应用,将50例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患者,实验组中,男性患者占比56.00%,女性患者占比为44.00%,患者年龄在34岁~74岁之间,平均为(54.7±4.6)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占比为52.00%,女性患者占比为48.00%,患者年龄在35岁~73岁之间,平均(55.2±3.9)岁。

我院伦理委员会已经批准进行本次研究,并且全部研究对象各方面资料P0.05,可进行对比。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

1.2.1 术前准备:①心理护理:患者多数具有紧张、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对待患者应保持亲切的态度,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交流,并尽可能的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合理需求,从而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将进行手术的方法、过程以及意义告知患者,帮助患者对不良情绪进行调整并树立对于治疗的信心;②指导患者进行常规术前检查,若存在异常情况则应将手术延期并给予患者及时的治疗;③肠道准备:告知患者进行肠道准备的重要性,指导和监督患者正确进行肠道准备,并对过程中发生的不量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

1.2.2 术中配合:①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指导患者取屈膝左侧卧位,使肛门得到充分暴露,注意为患者遮盖隐私;②将电极片贴于患者大腿外侧,妥善固定,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动态观察;③手术结束后使用活检钳将息肉取出体外,使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浸泡并送检。

1.2.3 术后护理:①为患者穿好衣物或做好遮盖并摆好舒适体位,将护栏拉起避免患者发生坠床,待患者意识清醒并恢复定向力后将其护送回病房;②患者术后6小时禁食并遵医嘱给予止血、补液等操作,之后若患者无异常可进流食,此时可进半流食,并逐渐过渡至普食,若患者创面较大,则应适当延长流食时间;③患者术后卧床休息6小时后可进行适当的室内活动,并于2周内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④患者出院前给予患者出院指导,告知患者进行合理饮食,避免长途、行骑自行车,指导患者对大便性质、颜色进行正确观察,告知患者如感觉不舒服及时就诊。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应采用例(n)、率(%)进行表示并通过卡方(x2)进行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人数为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中,并发症发生人数为7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00%,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采用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给予患者进行治疗,因为其具有操作方面、定位准确等优势,所以治疗的有效率较高,并且已经成为目前对肠息肉进行治疗的首要方法。

给予患者采用综合护
理的方式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对患者围手术期的不良情况进行良好的避免和改善,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本次研究显示,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人数为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中,并发症发生人数为7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00%,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综上所述,对行内鏡下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使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进行临床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艳,周洁琛,邹志英.老年患者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出血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0):57-58.
[2] 蒋红国.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后诱发脑栓塞护理1例[J].实用医药杂志,2017,(10):941-942.
本文编辑:李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