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之概括内容主旨,把握诗歌情感
鉴赏诗歌的内容、情感、主旨

8、山水田园诗
把山水景物和田园风光以及人文景观作为写作对 象,加以生动形象的描摹刻画,以此来抒发情怀、表 情达意、寄托理想、娱乐遣兴。 特征(意象)有: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 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 悦)、隐逸情怀等。
山 水 田 园 诗
山馆 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树藏秋色 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天得
即 事 感 怀 诗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 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的心情。
期待、失望、无聊、惆怅相 互交织的情绪 2.赏析后两句话的手法 。
由对客人的等待让读者想象客人 不来的种种原因,或者由作者“闲敲棋 子”的细节描写想象作者内心的期望与 失望交织的情感。
③感受艺术风格:豪放旷达、雄奇壮美、豪壮悲慨。
大漠、烽烟、长城、落日、黄沙等景物
惜 别 送 别 诗
谢亭送别 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 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 问题? 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 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 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以 “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惜 别 送 别 诗
送人归东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见日,尊酒慰离颜。
[注]首联“戍”字,名词,堡楼。颔联“汉阳渡”系长江 渡口(旧址属今武汉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门 山”。 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称这首诗的首联“起 调最高”;其意思是,起笔便显露了不凡 的格调。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你对首联 的理解和评价。 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凋零的 黄叶。这本是充满别愁离绪的场景。但友 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于是 诗人便以“浩然离故关”奏响了昂扬的主 旋律。起笔写深秋送别,却意气洋洋,确 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最高”。
古诗赏析要点

古诗赏析要点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赏析古诗,我们可以深入体验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下面将从内容、修辞手法以及艺术特点等方面,探讨古诗赏析的要点。
一、内容要点古诗的内容包含了丰富的主题和意象,通过描绘对自然、人生、爱情等方面的感悟,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在赏析古诗时,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个要点:1.主题:诗歌的主题通常表现为对人生、自然、爱情等话题的思考。
我们需要分析诗歌的主题是什么,并从中寻找诗人的感悟和表达。
2.意象:古诗中往往使用了丰富的意象来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感受。
我们需要仔细品味诗中的意象,在读诗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意境和美感。
3.情感表达:古诗是诗人情感的抒发,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我们应该注意诗中的情感表达方式,理解诗人的情感背景和感受。
二、修辞手法要点古诗的修辞手法是其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诗人可以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在赏析古诗时,我们应该留意以下要点:1.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事物进行类比,来唤起读者对被描绘对象的感知和理解。
我们需要分析古诗中使用的比喻手法,了解其使用的目的和效果。
2.拟人:拟人是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赋予非人类的事物以人的形象和行为,来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我们可以注意诗中使用的拟人手法,理解其所带来的形象和情感表达。
3.象征:象征是通过代表事物的符号、图像等来传递某种含义和思想的修辞手法。
我们可以关注诗中使用的象征手法,解读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和隐喻。
三、艺术特点要点古诗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具有自身的艺术特点。
在赏析古诗时,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个要点:1.韵律:古诗通常有一定的韵律,通过对字音的安排和句式的呼应,形成独特的韵律美感。
我们可以欣赏古诗的韵律之美,感受其中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2.节奏:古诗的节奏是指诗句的长短和节奏感的变化。
通过调整节奏的快慢和长短,诗人可以表达情感的变化和意境的转换。
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4.理解概括思想内容——以意逆志,读懂悟透

理解概括思想内容复习任务能够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把握诗的诗句含意与内容主旨,并能提炼其哲理启示。
知识图要活动一理解句意,筛选信息(一)理解句子含意诗句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理解诗句到理解全篇才是读懂诗歌之道。
近几年,高考命题加大了对诗句的考查力度,不再像过去那样考查如何赏句,而是重在对诗句内容、观点乃至与全篇的关联的考查,而且由考查诗句的含意到考查诗句的观点,由理解一句到理解两句,考查越来越深入。
对此,考生应高度重视。
(2019·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准确理解字面(表面)意思。
对于一首诗词,我们想要领会其中的深意,首先需要正确理解文字的意思。
通过填充省略、调整语序、词语活用等手法准确理解字面意义。
(2)揣摩深层含意。
结合诗句的上下文乃至全篇,分析该句的意象及其所使用的用典、双关等表达技巧,挖掘句子的深层意蕴,尤其是诗句背后的情感(理趣)。
这里的分析技巧是为“理解”服务的。
如分析双关手法,是要把其另一层意思理解出来。
(3)答题思路:由词到句(先解释关键词语,后说整句意思),由象到情(先说意象再到深层情感),由言到理(由表层意思到内蕴的道理)。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解读诗歌主旨

; 联 系 前 文 对 道坚路守坎信坷念、 乐的观交旷代达,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
的情怀。
五、随堂练习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做题。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作者高适是唐朝与 岑参 齐名的 著名 边塞 (流派)诗人。
例4
宿甘露寺 (宋)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赏析 第三、寄情于景,全诗写水气、 松涛和水浪,融入了诗人豪迈的气概。
(五)了解作者和背景 1.我们平常应当多积累一些文学常
识,对每个朝代的重要诗人应当有所了解。 我们应当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生 平和政治主张等把握诗歌的主旨。
答案 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 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
2. 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2)全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答案 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 无常的感慨。
3. 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 辛弃疾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做题。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诗歌第三句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 现手法,试简析之。 答案 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象
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做题。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3)诗歌描写了作者身处何境?表达 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答案 作者客居他乡。表达了诗人孤 寂思乡的思想感情。
鉴赏古代诗词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内容主旨

鉴赏古代诗词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内容主旨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并且每一类型的各诗歌又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所以对诗歌类型及其宏观鉴赏的总结也很重要,如此可让学生知一而类三,最终达到鉴赏各种诗歌的目的。
我国诗歌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谈禅说理诗等多种类型。
但同时,它们又存在着交叉性,也就是说,鉴赏此类诗歌的方法也可用来鉴赏其它类诗歌。
☆专题讲解☆一、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年,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3、思乡怀人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古诗词曲鉴赏技巧:诗歌的内容、主旨、情感+诗句的理解与赏析

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
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
的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特点①山河沦丧、归家无望,对国家、民族命
运的担忧;②忧国之痛,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
③不畏挫折,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
特点①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②青春易逝的
感伤;③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哀 方法指导 考点一
园生活的喜爱、向往;②赞扬乡民淳朴、好客,
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③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
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特点①离别时的不舍和伤感;②别后的
孤寂和思念;③对友人的劝勉和安慰;④借送别
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抱负
考点一
特点①羁旅愁思,思亲念友;②边关思乡,闺
中怀人
特点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
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
01.
知识点一:遣词炼句
02.
知识点二:诗句赏析
考点二
知识点一:遣词炼句
知识速递
词性
作用
名词
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传达作 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 营造一定的意境。
动词
巧用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可以使诗歌意象 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形容词 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 Nhomakorabea 考点一
知识点二:把握诗歌的主旨、情感
• 一般答题格式
• (1)抒发情感:通过……(内容)+抒发(寄寓)了作 者……的情感。
• (2)概括主旨:通过描绘……的景物,抒发了作 者……的情感,歌颂了……品质,批判了……观点。
古诗词鉴赏 诗歌的内容主旨(一)知识讲解2

高考解决方案诗歌鉴赏·内容主旨(一)诗歌鉴赏•内容主旨(一)高考考什么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是诗歌鉴赏的基础内容,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
“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
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就是要求对诗作表达的思想、认识、态度、情感、境界等做出正误高低等角度的评说。
而这些都要以内容的准确理解为前提,所以理解诗歌内容和体察作者情感的首要任务就是理解诗歌的文本。
一般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察的考察分为:一、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包括具体的词语、句子在文本中的意义,也包括它们在文本中所起的作用和对诗歌整体内容的理解;二、对作者情感的体察,包括对作者的思想情感、情感态度的理解和分析,分析情感态度,就是分析作者对人和事的看法、倾向。
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怀人思乡诗赠友送别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托物言志诗忧国伤时诗建功报国诗人生际遇诗闲适隐逸诗生活杂感诗即景抒情诗满分必备攻略一、怀人思乡诗古代文人可因在外做官,或游学赶考,或征战在外等原因,长久寄居他乡,加之交通、通信极其不便及其他的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情不自禁地抒发自己的羁旅愁绪、乡情乡思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或对亲人的思念,我们统统称之为思乡怀人诗。
(一)思乡(亲)缘由:内在――战乱频仍,久戍不归,宦游失意,仕途坎坷,友遭不幸(孤寂落寞);外在――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孤灯,暮春残秋,日暮鸟归,子规夜啼,杨柳青青,花开花落(感时触景)。
(二)情感类型: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边关思乡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范仲淹《苏幕遮》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三)常见意象的特定内涵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
古诗词鉴赏 诗歌的内容主旨(三) 知识讲解.教师版

高考解决方案诗歌鉴赏·内容主旨(三)诗歌鉴赏•内容主旨(三)高考考什么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是诗歌鉴赏的基础内容,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
“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
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就是要求对诗作表达的思想、认识、态度、情感、境界等做出正误高低等角度的评说。
而这些都要以内容的准确理解为前提,所以理解诗歌内容和体察作者情感的首要任务就是理解诗歌的文本。
一般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察的考察分为:一、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包括具体的词语、句子在文本中的意义,也包括它们在文本中所起的作用和对诗歌整体内容的理解;二、对作者情感的体察,包括对作者的思想情感、情感态度的理解和分析,分析情感态度,就是分析作者对人和事的看法、倾向。
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怀人思乡诗赠友送别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托物言志诗忧国伤时诗建功报国诗人生际遇诗闲适隐逸诗生活杂感诗即景抒情诗满分必备攻略一、建功报国诗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无论顺境逆境,也无论在朝在野,都秉承着忠君报国的基本信念。
在他们看来,一个读书人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就体现在家国天下之中。
忠君报国,是一种人生使命,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精神支撑。
所以,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中,表达建功报国的诗作相当之多。
譬如,屈原的《涉江》,曹操的《龟虽寿》,王昌龄的《从军行》,还有陆游的《书愤》等等。
(一)情感类型:1.建功立业的渴望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保家卫国的决心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4、山河沦丧的痛苦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写人:周辉审核人:时间:年月日
1.月(思乡) 2.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3.梅花(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4.松(傲霜斗雪)
5.流水、落花(愁)6.梧桐(凄苦)
7.杜鹃鸟(凄凉哀伤) 8.秋蝉(愁绪伤感)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10.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11.芳草(离恨) 12.芭蕉(离情别绪)
13.羌笛(凄切)14.乌鸦(衰败荒凉)
15.红豆(相思) 16、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17、寒蝉(悲凉) 18、丁香(愁思)
19、猿鸣(悲伤) 20、鹧鸪(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21、浮云(在外漂泊的游子) 22、莲(爱情)
23、竹(气节、积极向上) 24、桐(凄苦)
田园诗:(对远离尘俗的大自然的喜爱或对悠然自得纯洁质朴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同时对官场仕途的厌恶、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例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送别诗:(主要抒写离愁别绪,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边塞诗:(感叹边塞奇异风景、爱国将士壮志豪情、戍边将士思乡之情、戍边将士厌恶战争的怨情)例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行旅诗:(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艰辛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咏物诗:(借助某种事物的特征、赋予它别的意义,从而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志趣)例如:李商隐《蝉》
怀古诗:(以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古迹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或讽刺时事。
如:A、感慨盛衰无常;B、感慨国运衰微;C、抒发爱国情怀;D、评价历史是非;E、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F、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例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哲理诗:(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
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诗句之中)例如:陆游《游山西村》王湾《次北固山下》
闺怨诗:(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例如:
二、1、(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答:本诗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的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3、(1)、从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人手,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2)、从作家风格(豪放、婉约等)和语言特征(如简约、含蓄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3)、从关键词语着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的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
(4)、从关键句(如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着手,分析概括、推理解答。
(5)、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着手,品味语言、想象意境。
(6)、从诗词的具体内容的全面理解着手,把握各类(送别、咏物、爱国等)诗词的思想内容。
对于主观性试题的解答,还应注意文字表述应简洁、明了,切中要害。
三、1、解析:这首诗是通过写景来抒情的。
“一切景语皆情语”,前三句,作者描绘了计时的漏壶在静夜响起了“丁丁”滴水声、月亮时而遮住时而又露出、暗处的秋虫通宵在鸣叫的三幅画面,这是失眠的女主人公在秋夜的所见所闻,通过这些形象,再结合诗人婉约的诗风,我们可揣测诗人的思想感情为:思妇独守闺中的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表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