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范英语教学方案
《典范英语》(1a-L21)教学参考

《典范英语》(1a-L21)教学参考The Journey教学参考的目的在于为实验课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和框架,帮助实验教师更好地把握课题理念。
课题组鼓励实验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做出调整,将实验课上出特色。
一、教学目标1.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读懂故事情节;惟妙惟肖地模仿录音;绘声绘色地独立朗读故事;认读“bored, hungry, thirsty, cross, lost”等单词;运用“I’m …”描述人物的状态或情绪;了解引号的作用;初步掌握字母组合“th”的拼读规律。
2.非语言能力目标:让学生体会到故事中人物在旅途中的心情变化;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人物在不同情景下的表情培养其观察力;通过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敢表达的自信和勇气。
二、课时安排要求每周不少于两课时,每课时至少完成一个故事。
三、教师要求1. 教师课前须熟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对于较难的单词,教师可板书,并配合动作和表情帮助学生理解。
3. 全英文授课。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CD机、课件(课题组提供)、单词卡(bored, hungry, thirsty, cross, lost)、图片(故事原图1-4,人物图)。
五、课堂教学基本步骤1. 导入(Lead-in):谈论郊游,引入故事情景通过播放英文儿歌视频及提问,谈论郊游,引入故事背景,为看图讲故事做好铺垫。
(1)播放视频Wheels on the Bus(见课件),让学生跟唱,边唱边做动作。
唱完后,教师提问,与学生互动:Do you like journeys?Where have you been?How did you go there? (BQ: Did you go there by bus/plane/car/train…?)(2)展示故事第一幅图,引入故事情景,自然过渡到讲故事环节:Look at this picture. Kipper’s family went on a journey. Where did they go? Did they take a bus or a car? Let’s learn the story The Journey.2. 看图讲故事(Storytelling):理解故事情节,观察一家人在旅途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教师利用课件逐幅播放故事图片,并用丰富的表情、生动的英文和适当的肢体语言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每个家庭成员的表情,感受一家人在旅途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典范英语》(1a-L21)教学参考

一、教学目标《典范英语》1aL21的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本课词汇、句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具体目标如下:1. 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单词:cat, dog, fish, bird, tiger, elephant, panda。
2. 能够理解并运用句型:“I have a”表达自己拥有的动物。
3. 培养学生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的能力,提高英语阅读兴趣。
4.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单词:cat, dog, fish, bird, tiger, elephant, panda。
2. 句型:I have a三、教学步骤1. 导入(1)教师与学生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动物单词。
(2)教师出示本课动物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动物名称,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新课呈现(1)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本课单词和句型,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2)教师引导学生用句型“I have a”介绍自己拥有的动物。
3. 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运用所学句型进行交流。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
4. 巩固拓展(1)教师出示动物卡片,让学生用“I have a”句型进行抢答。
(2)学生自主编写小对话,运用本课所学单词和句型。
六、教学方法与策略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知、理解和运用英语,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2.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激励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七、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单词cat, dog, fish, bird, tiger, elephant, panda的正确发音和书写;熟练运用句型“I have a”。
《典范英语》(4a-L2)教学参考

《典范英语》(4a-L2)The Wedding一、教学目标1.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听懂故事录音;能够惟妙惟肖地模仿录音;能够绘声绘色地独立朗读故事;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学会一些亲属关系称谓的英文表达;能根据提示复述主要故事情节。
2.非语言能力目标:了解一些西方的婚礼习俗;体会故事人物对婚礼的不同认识,尤其是Wilf的心理变化。
二、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CD机、课件(课题组提供)。
三、课堂教学基本步骤1.导入(Lead-in):讨论故事主题,了解和婚礼相关的背景知识通过展示婚礼图片和讨论相关问题,让学生了解和婚礼相关的背景知识。
(1)教师展示婚礼图片,并与学生互动:Last Sunday, I attended my friend’s wedding. Look at this picture.(展示一张婚礼图片)This is the bride.(指向新娘)This is the groom.(指向新郎)This is the bridesmaid.(指向伴娘)This is the pageboy.(指向伴童)What can you see at the wedding?(请学生看图回答)Have you ever attended a wedding?Do you like weddings? Why or why not?Do you want to be a bridesmaid or a pageboy?(2)学生回答之后,自然进入故事情境:Wilf and Wilma’s aunt Jo was getting married.Wilma was happy to be the bridesmaid. How about Wilf? Did he want to be the pageboy?Let’slearn the storyThe Wedding.2.Pre-reading: Explain some difficult words and phrases.3.听录音模仿(Listening and Imitating):听懂录音并模仿出标准的语音语调听录音模仿时,录音是什么音什么调,就让学生模仿成什么音什么调,注意模仿出不同的人说话时的不同语气,尤其要注意Wilf的语气变化。
《典范英语》中文教案

《典范英语》中文教案教案名称:《典范英语》阅读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词汇量和语法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本教案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典范英语》一书中的阅读部分,包括对不同题型的理解和答题技巧,以及对文章中生词、语法和篇章结构的分析和运用。
教学准备:1.《典范英语》教材。
2.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 (5分钟)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预测和猜测。
Step 2: 阅读训练 (30分钟)1.教师先给学生讲解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技巧,如主旨题、细节题、推理题等,并通过范例进行示范。
2.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答书中的一篇阅读文章,每个小组选择一篇即可。
3.学生开始阅读并解答问题,教师可以适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Step 3: 易错点强化 (2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总结常见的易错点,并给出相关解释和例子,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
Step 4: 课堂实践 (25分钟)1.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阅读一篇文章,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2.学生完成阅读和答题后,教师可以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分享和讨论,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纠正。
Step 5: 课堂延伸 (15分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延伸,例如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介绍一些阅读技巧等。
Step 6: 作业布置 (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继续阅读《典范英语》中的其他文章,并完成相应的阅读理解题。
Step 7: 课堂总结 (5分钟)教师对本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并展望下堂课的内容。
教学评价:1.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参与度和答题的准确性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练习答题的情况,来判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的提高情况。
《典范英语》(4a-L5)教学设计

《典范英语》(4a-L5)教学设计第一篇:《典范英语》(4a-L5)教学设计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典范英语》(4a-L5)教学参考Everyone Got Wet教学参考的目的在于为实验课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和框架,帮助实验教师更好地把握课题理念。
课题组鼓励实验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做出调整,将实验课上出特色。
一、教学目标1.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听懂故事;能够惟妙惟肖地模仿录音;能够绘声绘色地独立朗读故事;能够理解故事情节;能根据提示复述主要故事情节;巩固字母组合“ck”的拼读规律;能简单地改写故事结局。
2.非语言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集雨桶”的用途,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感受Kipper一家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乐趣。
二、课时安排要求每周不少于两课时,每周至少完成一个故事。
三、教师要求1.教师课前须熟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对于较难的单词,教师可板书,并配合动作和表情帮助学生理解。
3.全英文授课。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CD机、课件(课题组提供)。
五、课堂教学基本步骤1.导入(Lead-in):讨论故事标题,猜测故事内容通过展示图片回顾已学故事情节,引出故事主题,为看图讲故事做好铺垫。
(1)教师利用PPT展示几幅已学故事图片,与学生互动:Look at this picture.(展示1a-L8最后一幅图)Do you remember the story? Who got wet in the story? How did they get wet? Look at this picture.(展示1a-L20第二幅图)Do you remember the story? Who got wet in the story? How did they get wet?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2)展示本课故事标题,自然过渡到讲故事环节: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similar story.Everyone got wet in the story.How did they get wet? Did they fall into the river? Did they have a water fight? Let’s have a look.2.看图讲故事(Storytelling):理解故事情节,感受Kipper一家人日常生活中的小乐趣教师利用课件逐幅播放故事图片,并用丰富的表情、生动的英文和适当的肢体语言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让学生感受Kipper一家人日常生活中的小乐趣。
典范英语1教案

典范英语1教案教案标题:典范英语1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典范英语1教材中的基本英语知识和技能。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学生将能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初级英语学习者,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人。
教案目标:1. 学习并掌握典范英语1教材中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2. 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交流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能。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资源:1. 典范英语1教材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频播放器等)3. 图表和图片4. 活动和游戏材料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新课题,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 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 词汇学习(15分钟)- 通过图片和示范,呈现新词汇。
- 引导学生进行词汇拼读和记忆。
- 进行词汇游戏和练习,巩固词汇记忆。
3. 句型学习(15分钟)- 通过对话和情景模拟,呈现新句型。
- 引导学生进行句型操练和模仿。
- 进行句型练习和角色扮演,巩固句型运用。
4. 听力训练(20分钟)- 播放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听取相关对话或文章。
- 提问学生关于听力内容的问题,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 进行听力练习和游戏,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
5. 口语练习(2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 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口语表达。
6. 阅读和写作(20分钟)- 分发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如写日记、文章或对话。
- 检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作业,给予评价和指导。
7. 总结与评价(10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
-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供建议和改进意见。
- 预告下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完成的课堂练习和作业。
《典范英语》(1a-L16)教学参考

《典范英语》(1a-L16)教学参考The Headache教学参考的目的在于为实验课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和框架,帮助实验教师更好地把握课题理念。
课题组鼓励实验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做出调整,将实验课上出特色。
一、教学目标1. 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读懂故事情节;惟妙惟肖地模仿录音;绘声绘色地独立朗读故事;能够看图说出乐器名称;能够体会“had”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初步掌握字母组合“um”的拼读规律。
2. 非语言能力目标:让学生感受爸爸和孩子们一起演奏乐器时的快乐氛围;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在自己娱乐时不要影响他人;通过表演和改编故事结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信心。
二、课时安排要求每周不少于两课时,每课时至少完成一个故事。
三、教师要求1. 教师课前须熟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 对于较难的单词,教师可板书,并配合动作和表情帮助学生理解。
3. 全英文授课。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CD机、课件(课题组提供)、乐器图片(小号、鼓、竖笛、吉他)、人物图(Dad, Mum, Biff, Chip, Kipper)、词卡(详见环节5)、字母卡(详见环节7)。
五、课堂教学基本步骤1. 导入(Lead-in):认识故事中的乐器通过听声音、看图片等方式,让学生认识故事中的各种乐器,为看图讲故事做好铺垫。
(1)教师将四种乐器(小号、鼓、竖笛、吉他)图片贴在黑板上,用This is …句型逐一介绍。
Look at the pictures. What are they? They are musical instruments.(指着drum图片)This is a drum. We play the drum like this. (教师动作演示)(指着trumpet图片)This is a trumpet. We play the trumpet like this.(教师动作演示)(指着recorder图片)This is a recorder. We play the recorder like this.(教师动作演示)(指着guitar图片)This is a guitar. We play the guitar like this.(教师动作演示)(2)教师分别播放由四种乐器演奏的音乐,让学生猜一猜。
典范英语教案4b

典范英语教案4b《典范英语教案4b》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课时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能够正确运用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对话和表达。
2. 学生能够在语境中感知、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3.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热身活动(Warm-up)通过歌曲、chant、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新课导入(Introduction)展示本课时的主题图片或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新课主题。
3. 词汇学习(New Word Learning)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形式展示本课时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引导学生观察、猜测、拼读,并尝试运用。
a. 学习新单词:如“classroom”、“blackboard”、“bookcase”等。
b. 学习短语:如“in the classroom”、“on the blackboard”等。
c.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拼读等方式自主学习,并尝试运用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对话和表达。
4. 句型学习与对话练习(Structure Learning & Practice)a. 学习重点句型:如“Where is/are...?”、“It’s/They’re...”、“On the shelf”、“Under the chair”等。
b. 创设语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句型进行对话练习,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c. 小组活动,互相练习对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 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a. 展示相关短文或对话,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
b. 针对短文或对话,设计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c.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短文或对话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文化拓展(Culture Extension)a. 介绍与本课时主题相关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如教室、书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范英语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典范英语》是一套好的英语阅读教材,里面的故事引人入胜,有些源自英美文学经典。
这些作品生动有趣又极富内涵,语言鲜活生动,地道有味,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去读,在阅读中体会英语的乐趣,在乐趣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语感,同时也为写作提供了大量的语言输出。
这学期我们继续典范英语7的阅读教学工作。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双向和多面的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语言阅读和交际能力。
通过《典范英语》的阅读,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以读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用英语来认识世界,学习文化,真正掌握英语语言。
1增加学生的词汇量;2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3学生学会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去阅读;4引导学生喜欢上英语,从而增加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5 增加学生在写作时的语言输入,从而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具体措施
一、继续由家长每天监督学生完成15分钟左右的家中大声朗读,并填写好《典范英语》朗读记录纸,关注学生朗读的时间及朗读效果;定期与家长沟通。
二、学生预习查出生词,每三周有两节课堂教学,纠正学生的发音,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同时鼓励学生读出故事里的情感,增强语感,寻找阅读的乐趣。
课堂上开展“读典范,讲故事”比赛。
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
三、鼓励学生摘抄好词好句,记录英语阅读随笔,对于部分作品,更甚是让学生进行仿写,改写,续写等。
这些教学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从写的方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四、在本学期将开展多种活动,班级的“朗读之星”评比以及面向全校的课本剧表演秀比赛等来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再次,让学生动手自己制作典范英语小报,把他们的想法用小报表达出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