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论文:保守主义回潮中的当代美国外交

合集下载

布什主义与美国外交思想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布什主义与美国外交思想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布什主义与美国外交思想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戴超武2013-3-7 10:09:14 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京)2006年5期内容提要:从美国外交思想史演进的角度看,以推广美国价值观和实施“先发制人”军事战略为特点的“布什主义”,是美国外交思想传统的继续和发展,不仅体现了布什和新保守主义基本的政策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反映了在以反恐战争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战略形势下美国外交思想的若干新特点。

“布什主义”不仅引起了世界各国政界的不同反应,而且在美国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论战,显示了“布什主义”所具有的重要政治影响以及社会和学术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说,“布什主义”似乎称得上是一场“外交革命”。

关键词:布什主义美国外交思想继承发展作者简介:戴超武,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布什保守主义思想的形成和新保守主义的外交战略乔治•W.布什成长的环境、《圣经》以及新保守主义的一些重要人物,对布什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布什在得克萨斯的米德兰德长大,米德兰德是一个基本上自我封闭的社会,是讲英语的北美地区的“最为保守的社区”,“三K 党”在这里有着强大的支持力量。

布什执政后的许多政策根源都可以在得克萨斯西部的文化中找到。

毫无疑问,得克萨斯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布什及其思想的形成。

①在布什政治哲学的形成过程中,《圣经》的作用不容忽视。

从1981年开始,由于布什严重酗酒,个人生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1984年,布什在其好友埃文斯(Don Evans,后来成为布什内阁的商务部长)的介绍下,参加了一个只有十人组成的读书班,这个读书班只读《新约》。

在其后两年的时间内,布什逐字逐句地多次阅读圣经。

圣徒保罗的转变过程深深地打动了他,他也开始把基督当作自己的朋友。

这种树立起来的精神原则大大加强了布什积极面对生活的信心,特别是增强了他戒酒的决心。

1986年40岁生日的那天,布什宣布自己戒除这个恶习。

②另外,对布什的政治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人是鲁弗(Karl Rove)。

保守主义回潮中的当代美国外交

保守主义回潮中的当代美国外交

保守主义回潮中的当代美国外交[摘要]美国外交中意识形态,几乎贯穿了整个美国外交史。

从立国初期的中立外交,到帝国主义时期的大陆扩张和海外扩张,从上世纪初兴起自由主义思潮,到主宰今日美国外交的保守主义,主导美国外交的意识形态经历了几乎与美国历史等长的演变史和更迭史。

本文旨在通过具体分析乔治w布什执政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阐明出现在同一时期的保守主义回潮对当代美国外交决策和实践的影响及对中国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启示。

[关键词]意识形态保守主义美国外交对于冷战的结束,中国国内的国际关系学者都熟知这样一个观点:冷战是以意识形态斗争为特征的。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据此做出判断:随着苏共政权的垮台,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国际关系领域里意识形态的斗争将会大大减弱,人类世界将最终走向人类意识形态演进的终结。

这一著名论断后来被称为“历史的终结”,并在国际关系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对于福山这一大胆推测,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周琪并不认同,她提出:冷战的结束只结束了以冷战为形式的意识形态的斗争,认为美国在冷战后的外交政策并没有显示出淡化其意识形态的倾向,相反,意识形态支配下的保守主义回潮正在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对此,我认为,结合后冷战时期克林顿政府和乔治w布什政府推动的“全球民主化的第三次浪潮”,我们不难看出,意识形态的斗争确实没有因为冷战的结束而走向终结。

而在同一时期,保守主义在美国政治中的快速回潮更说明了美国的意识形态外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关于本文所探讨的处于回潮时期的保守主义,我们需要先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保守主义的发展史做以下简要回顾:两党制下的美国,相对于民主党以自由主义作为其主流意识形态,共和党则一直以保守主义作为其主流意识形态。

实际上,我们在本文所探讨的当代美国保守主义,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对罗斯福“新政”的反对。

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的保守主义思想运动,到六七十年代的保守主义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保守主义在美国经历了长达三十年的蓄势和发展时期。

冷战后新保守主义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体现

冷战后新保守主义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体现

冷战后新保守主义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体现吕博凯摘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原本维持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瓦解。

从此直至二十一世纪初,美国的对外政策也随着世界格局的转变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这外交政策的大变革之中,新保守主义思潮不但没有如一些人预料的那样迅速衰退下去,反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克林顿到小布什的外交政策,新保守主义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小布什时期更是到达了一个全新的高峰。

关键词:美国外交新保守主义单边主义一、新保守主义源起美国新保守主义的概念,是相对于自由主义和之前传统的保守主义而言的概念。

传统保守主义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英国,“保守主义的出现归因于法国大革命”[1],英国的思想家、政治家们,被法国大革命的风起云涌所震惊,继而产生的畏惧,警戒,因而产生了保守主义这一概念。

相对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自身并没有具体的理论体系,不如说其是一种政治态度,其主要思想是尊重传统与现实,不轻言变化。

不过,保守主义传到了美国之后,其含义就受到美国自身的政治文化的影响,变得和原来并不相同。

因为与英国的政治传统不同,美国的政治传统是自由主义,鼓吹贸易自由,崇尚个人主义,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因而在美国,保守主义所维护的,更多是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只不过古典自由主义在美国其他诸如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建构主义等等的衬托下相对显得“保守”了起来。

新保守主义,是对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自由主义全盛时期的一个回拨。

美国的自由主义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约翰逊时期到达顶峰,“伟大社会”“向贫困开战”是其在内政上最为突出的表现。

但是自由主义这一实践事实上遭到了失败的挫折:对内,贫困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还使得国家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在七十年代出现了“滞涨”的情况,对外越南戰争的失利,美苏争霸中日益趋于劣势,令思想界很大的一批人对自由主义是否真的符合美国的需要产生了巨大的怀疑。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保守主义诞生了。

宗教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的美国外交

宗教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的美国外交

摘要宗教保守主义是冷战后美国政坛崛起的一支新生力量。

由于宗教保守主义与共和党之间有着更多的政治共性,以布什为代表的共和党政府在外交上一定程度上烙有宗教保守主义的痕迹。

本文通过探讨宗教保守主义在美国政坛的崛起以及其与共和党的政治联盟,进而从四个方面剖析了宗教保守主义对冷战后美国外交的影响。

作为一种保守化的政治与社会思潮,宗教保守主义对美国外交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超党派性与持久性。

关键词:宗教保守主义;共和党;美国外交;宗教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的美国外交一.宗教保守主义在美国政坛的崛起在美国历史上,宗教大觉醒运动先后出现了三次。

随着美国社会的日趋世俗化,人们很难想到当今的美国社会还会再经历一次宗教复兴运动。

但事实正是如此,美国社会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正在经历着又一次宗教大觉醒运动。

美国学者安德鲁·科赫特(Andrew Kohut)等人就认为:“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际,就像18世纪和19世纪一样,美国正在经历着另一次‘宗教大觉醒’。

”[1]虽然这次新一轮的宗教大觉醒运动还没有得到美国社会的广泛认同,但不可否认,宗教作为一种保守势力开始逐渐在美国政坛崛起,这将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20世纪90年代,新保守主义成为美国外交思想界最引人瞩目的流派之一。

持新保守主义主张的人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影响力很大。

他们在共和党内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并直接影响和左右了美国的外交和防务政策。

2001年,随着共和党小布什政府执政,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纷纷入阁,掌握外交,国防大权,他们的思想和主张推动了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9.11”事件之后,新保守主义迎合了公众的情绪和要求,呈现进一步活跃和上升的势头。

新保守主义之所以称其为新,是因为它无论是在渊源,还是在政策主张上都有不同于传统意义的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大革命时代,以英国思想家埃德蒙.伯克为代表的一批人反对激进的社会变革,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秩序的稳定。

20世纪50年代,一批信奉古典自由主义和传统主义的知识分子,如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人,主张维护自由市场竞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从孤立主义到新孤立主义_论美国保守派的主流外交思潮在冷战后的发展与前景

从孤立主义到新孤立主义_论美国保守派的主流外交思潮在冷战后的发展与前景
[ 关键词 ] 美国 美国外交 孤立主义 新孤立主义
孤立主义是 20 世纪 40 年代以前影响美国外交 决策的政治保守派的主流思潮 ,它萌发于殖民地时 期 ,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变换脸谱以适应各个时期外 交政策的需要 。作为保守派的主流外交思想 ,孤立 主义与中立主义 、不干涉主义 、航海自由 、不卷入等 概念联系在一起 ,虽然它没有表现出具体的外交政 策 ,但却在美国处理外部关系时留下了较深的痕迹 。 虽然孤立主义在美国外交史上几经起伏 ,但直至今 日仍余音缭绕 。冷战后美国国会内新孤立主义的声 音不绝于耳 ,有时还甚嚣尘上 ,成为影响美国外交潮 流的主要牵制力量 。
冷战后 ,保守派政治家从自身的外交理念和政 治利益出发 ,将旧孤立主义过渡到了新孤立主义 。 作为冷战后兴起的影响美国外交实践的重要思潮 , 新孤立主义的产生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 。 新孤立主义的产生不仅有外交思想发展的惯性推 动 ,也有国家的现实利益取向发生转变的因素 。
首先 ,国家实力决定了外交实践的实际范围 ,这 是冷战后产生新孤立主义的根本原因 。在冷战中的 大部分时期中 ,美国正是依恃其强大的经济实力 ,制 定并执行其世界头号超级大国的全球战略 ,实践着
一 、孤立主义思潮和新孤立主义兴起的原因
美国外交政策史上的孤立主义随着美国独立而 兴起 ,华盛顿在就职演说中就曾强调了实行孤立主 义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孤立主义外交思想源于早期 清教移民排他的地方主义与天赋使命观中滋生的孤 立情绪 ,其目的是利用浩淼大洋的天然屏障 ,把美国 从政治上与欧洲“隔绝”开来 ,以便把美国所面对的 外部威胁减少到最低限度 ,这也是当时美国国力在 外交政策上的理性反映 。此时的孤立主义符合美国 的国家利益 ,有利于为本国发展赢得先机 。但进入 20 世纪后 ,在美国国力迅速增强的情况下 ,仍占据

单边主义与冷战后的美国外交

单边主义与冷战后的美国外交

单边主义与冷战后的美国外交摘要:单边主义是指一国或一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采取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的政策,强调强权和霸权,忽视国际法律和公约。

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推崇单边主义,这种政策已经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单边主义与冷战后的美国外交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单边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单边主义,冷战,美国外交,影响。

一、引言自20世纪末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是国际事务的核心。

美国的外交政策一直以来都体现了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强权和霸权。

自乔治·W·布什总统时期开始,美国开始推崇单边主义,这种政策已经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单边主义与冷战后的美国外交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单边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二、单边主义的定义与发展单边主义是指一国或者一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采取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的政策,强调强权和霸权,忽视国际法律和公约。

单边主义的出现是由于冷战结束后,涌现出一些没有实力和地位的国家和地区,但这些国家仍然希望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单边主义作为一个新的思想产生,通过国家单方面采取行动来获得声誉和地位。

三、冷战后的美国外交冷战结束以后,美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美国开始逐渐放弃对苏联的冷战政策,转而采取更加开明的立场。

美国对世界各地的援助活动也大幅度增加。

美国的目标是通过这些援助来推动全球经济和政治的稳定。

然而,在新的国际形势下,美国同样开始强调单边主义政策。

自乔治·W·布什总统时期开始,美国着手实施了一系列单边主义政策。

四、单边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单边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政策思想,其实质是强权政治。

对美国来说,单边主义对其外交政策具有深刻的影响。

美国采取单边主义政策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认为自己是“世界警察”,有责任和义务维护世界和平和秩序。

新保守主义在美国的复兴

新保守主义在美国的复兴

作者: 李志东[1] 梅仁毅[2]
作者机构: [1]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外国军事系副教授、博士,河南洛阳471003 [2]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9
出版物刊名: 国际论坛
页码: 67-72页
主题词: 新保守主义 美国外交 冷战后
摘要:曾在里根时代对美国外交政策发挥了重要影响的新保守主义,冷战后调整和完善了外交战略思想并以更为强劲的势头对美国的外交和防务政策发挥了显著而深刻的影响。

新保守主义的强势复兴得益于对各主流外交思想的理论融合,迎合了美国政治潮流右转的趋势,是对冷战结束以来自由主义外交路线的修正和对当今美国超强国际地位的彰显。

尽管新保守主义政策的实施招致了国际社会的反弹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其思想活动并未停止,其影响也不会轻易消除。

当代美国新保守主义外交理念及其影响

当代美国新保守主义外交理念及其影响

值观。新保守主义虽然也关心国内的政治问题 , 但是真正使
其名声 大噪的却是 其对 外政 策主张 。特别是 里根政 府 时期 更 是盛极一 时。小 布什上 台后 , 新保 守主义 卷 土重来 , 至 甚
被认 为全面“ 劫持” 了小 布什 政府 的外交政 策 , 而其鲜 明 、 偏
治的任务只是提供秩序。但这样的尝试却极大地消解了西
图著作的解读认为 : 美好生活的内容并非 因人而异 , 世界上
只有一种美好生活 : 即符合 自然权利 的生活 。这种对 自然权
特劳斯 的崇 拜者 。克里斯 托尔在他的 自 中坦 承 , 他开 传 促使
展新保 守主义运 动的学术 动 因是 施特 劳斯 的政治哲 学 和莱 昂内尔 ・ 里林 ( i e Tiig 的文学批评 … 。因此 , 全 特 Lo l rl ) n ln 要 面了解新保 守主义的外交理念 , 就必 须先 了解施特劳斯 的政 治哲学 。 “ 特劳斯 是近代以来 最伟大 的政 治哲学 家之一 , 施 他几
新保 守主义是 2 纪 6 0世 0代末 崛起 的一 股新 的政治 思 潮。是 由一批原属 自由派 、 民主党 的知识 分子所发起 的。他
乎是单枪 匹马地颠覆 了几 百年来 占主导地 位 的 自由主义话
语。 在他看 来 , 方古 典 政治 哲 学 的核 心 是相 信存 在一 ” 西 种确定的美好生活 , 并将寻求美好 生活视为人生 和政治 的最 高 目标。然而 , 由于人们对 美好 生 活的 内容有 不 同 的理 解 ,
收稿 日期 :0 5一l 0 20 1— 4
利的追求是西方伟 大的传 统 , 近 代 以来 逐步 被抛 弃 了 , 但 罪
魁祸首就是 自由主义 。鉴 于此 , 施特 劳斯 在《自然 权利 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守主义回潮中的当代美国外交
[摘要]美国外交中意识形态,几乎贯穿了整个美国外交史。

从立国初期的中立外交,到帝国主义时期的大陆扩张和海外扩张,从上世纪初兴起自由主义思潮,到主宰今日美国外交的保守主义,主导美国外交的意识形态经历了几乎与美国历史等长的演变史和更迭史。

本文旨在通过具体分析乔治w布什执政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阐明出现在同一时期的保守主义回潮对当代美国外交决策和实践的影响及对中国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启示。

[关键词]意识形态保守主义美国外交
对于冷战的结束,中国国内的国际关系学者都熟知这样一个观点:冷战是以意识形态斗争为特征的。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据此做出判断:随着苏共政权的垮台,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国际关系领域里意识形态的斗争将会大大减弱,人类世界将最终走向人类意识形态演进的终结。

这一著名论断后来被称为“历史的终结”,并在国际关系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对于福山这一大胆推测,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周琪并不认同,她提出:冷战的结束只结束了以冷战为形式的意识形态的斗争,认为美国在冷战后的外交政策并没有显示出淡化其意识形态的倾向,相反,意识形态支配下的保守主义回潮正在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对此,我认为,结合后冷战时期克林顿政府和乔治w布什政府推动的“全球民主化的第三次浪潮”,我们不难看出,意识形态的斗争确实没有因为冷战的结束而走向终结。

而在同一时期,保守主义在美国政治中的快速回潮更说明了美国的意识形态外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关于本文所探讨的处于回潮时期的保守主义,我们需要先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保守主义的发展史做以下简要回顾:两党制下的美国,相对于民主党以自由主义作为其主流意识形态,共和党则一直以保守主义作为其主流意识形态。

实际上,我们在本文所探讨的当代美国保守主义,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对罗斯福“新政”的反对。

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的保守主义思想运动,到六七十年代的保守主义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保守主义在美国经历了长达三十年的蓄势和发展时期。

到了20世纪80年代里根党政时期,保守主义势力突飞猛进,达到了历史中的巅峰状态,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可以与自由主义想抗衡的政治思潮。

1992年,在冷战结束的时代背景下,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林顿击败老布什,入主白宫,暂时终结了保守主义在美国政治中的绝对支配地位。

可随着1994年中期选举共和党人彻底击败民主党人及2000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乔治w布什赢得总统大选,保守主义又以一次强有力的反扑再度成为决定美国政治的核心意识形态。

回潮中的保守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广泛而深远的。

不论是在民主党人克林顿的执政时期还是在保守主义铁杆粉丝乔治w布什的执政时期,共和党人不论在野还是当权,都无比热忱地运用保守主义理念影响着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在民主党人克林顿执政期间,参众两院中的保守派精英人士通过积极引导保守派民众发挥其政治影响力,对在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支配下制定的克林顿外交政策实行了频繁而持久的批评。

具体来看,这些批评包括批评克林顿外交-防务政策缺乏一致性,批评克林顿在外交活动中没有分清主次要利益,批评克林顿政府在科索沃战争后确立的“新干涉主义”以及批评克林顿推行的多边主义外交等。

虽然美国保守派民众对美国外交政策的看法与保守派精英人士的看法存在着明
显差异,但是,在保守主义回潮的过程中,本质上的观念趋同和一种难以名状的历史使命感还是令美国政府和普通民众中的保守主义者达成了暂时性的和解,共同站在了反对自由主义外交政策的统一战线上。

面对这次强大的保守主义回潮,克林顿政府几乎毫无对策。

在民主党人长达八年的执政期结束后,保守主义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彻底洗清了自由主义在民主党人执掌白宫的八年时间里所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全部影响。

乔治w布什上台以来的外交政策集中体现为保守派的外交政策,强硬的、单边主义的、美国利益至上的顷刻间成为这一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代名词。

虽然,在这一时期,美国保守派民众与美国保守派精英人士间再度出现理念上的差距,但是,在这一差距得以对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产生影响力前,就被“911”事件彻底消除。

在“911”事件以前,保守派民众大多有内倾化或孤立主义倾向,选民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国内问题上,如美国国内新近出现的经济疲软。

“911”事件过后,国家安全问题暂时取代国内发展问题,美国行政部门的权利得到了空前提高,布什政府主导下的美国外交再次以强硬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

接下来,笔者将通过对保守主义回潮时期,美国军事、经济等具体领域的实际表现进行深入分析,试图阐述布什政府上述外交强硬政策对美国及世界的影响。

在军事领域,布什政府强硬的外交政策在其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支持下表现的尤为明显。

从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到2003年绕过联合国安理会直接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在几乎没有准备好遮羞布的情况下以新帝国主义的形象出现在世界人民面前。

也许我们还记得克林顿政府在应对是否出兵科索沃问题上的犹豫不决,但到了乔治w布什执政时期,在保守主义右翼势力的推动下,新保守主义成了民主推销员。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偶尔被掩饰却从未被消除的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内容,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丽云副教授将其归纳为四个“不会改变”,即:确保美国优势地位,维护美国霸权的目标不会改变;在世纪范围内“扩展民主”的目标不会改变;追求地缘政治优势和防范大国崛起的战略目标不会改变;“美国利益至上”的单边主义政策不会改变。

应该说,在自由主义支配美国外交政策的时期,上述四个“不会改变”从来不及布什政府保守主义主导下美国外交政策表现的露骨。

面对美国在21世纪伊始就连续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两次战争,有学者将保守主义整合下的美国外交理念归纳为“美国新帝国论”。

在具体如种族优越论、武力至上论和我行我素论的影响下,美国的保守主义者再次焕发出美国清教徒的宗教热忱,毫不掩饰的以“911”事件为契机,走上了一条借助军事行动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扩张之路。

在美国对外发动两场反恐战争的同时,美国国内出现了持续性的大规模经济衰退,从2000年乔治w布什上台执政到2008年奥巴马入主白宫,美国遭遇了一场破坏性极大地经济震荡。

其实,在布什政府发动阿富汗战争前,美国股市就已进入熊市。

由于奉行保守主义的布什政府在国内坚持不干涉市场的基本原则,美国的国民资本在市场导向作用下开始从时刻面临崩盘危机的股市中悄悄地流入了房地产业。

在2007年房地产业因次贷危机的影响大幅降温之前,美国的经济衰退确实因为房地产业的过热得到了一些缓解。

但是,缓解美国经济衰退的因素并非只有美国国内房地产业的过热发展。

按照世界银行及世界货币组织公布的国际金融年度报告,在这一时期流入美国市场的国外资本呈现出与美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极端不符的上扬趋势。

对此,我们不能不提及一个让美国政府总能在逆市中获利的神秘人群,这就是在在布什执政期间因受到政府直接支持而实力大增的
“经济打手”。

应该说,在布什执政时期的美国经济外交活动中,保守主义右翼势力获取海外经济利益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采用通过建立美元霸权,影响世界市场的方式和在伊拉克战争中采用的军事摧毁-经济重建相结合的方式。

但是,实际上,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一直有一个被称作是“经济打手”的商业团体通过骗取巨额海外投资来刺激处在困境中的美国经济。

布什政府执政期间,在保守主义右翼势力的支持下,美国商界的“经济打手”获得了远远超过克林顿时期的巨大收益。

所以,一直以来,对于布什政府发动的两次海外战争,有美国官员指出美国实际上是在使用全世界的财富进行一场完全服务于美国利益的战争。

除了吸引外国政府对美国市场的投资,美国政府通过在世界范围内大量的发行国债,并转手以投资或贷款的形式在“政治”上套以牢沙特阿拉伯为典型资源生产国,美国外凸化的保守主义外交政策确实为美国霸权地位的稳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今天,当我们重新回过头去审视布什时期美国的外交政策时,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美国的全球扩张还是美国新帝国论的出笼,都与美国政坛上当政的新保守主义者密不可分。

2008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入主白宫,是否意味着自由主义将对现实主义的回潮采取反击。

将这一问题拿到两年后的今天,我们也还不好妄下定论。

总而言之,尽管在美国历史中,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一直呈现出分庭抗礼的局面,但是,在国际关系日趋敏感的今天,国际社会中稍有风吹草动,美国政治就必然会出现大规模的现实主义回潮现象。

每每这时,美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呈现出强硬、单边、利益至上的倾向,伴随着对崛起中国家的敌视甚至是对抗,对国际社会整体的和平稳定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分析美国政治中周期性出现的现实主义回潮现象及这一现象对美国外交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实际影响,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

中国是一个处在快速崛起中的大国,与大时代、大目标并存的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内忧外患,内忧暂且不提,我们所面临的最大的外患,就是我们在探讨中国能否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中顺利地实现自身的和平发展时在很多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美国的外交政策及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

因此,我认为,时刻关注美国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最新进展,对于我国确立灵活多变、高瞻远瞩的外交应对机制及外交预测机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形势与政策论文数理学院物理系
李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