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地区献血者艾滋病与梅毒血清学检测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探讨梅毒的四种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探讨梅毒的四种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探讨梅毒的四种检测方法对比分析发表时间:2016-07-13T13:29:41.3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8期作者:王红马永娟周迪[导读] 四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为了提高梅毒检出率,对于TP-ELISA阳性标本,要做TRUST和TPPA复检。

佳木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摘要:目的:探讨梅毒的四种检测方法及其临床价值,建立适合自己实验室的梅毒检测流程和报告系统。

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6月我中心自愿咨询门诊梅毒患者的血标本100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ACONSYP)、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血清梅毒。

结果:先进行TP-ELISA初筛检测的100例梅毒患者血清中,四种方法均为阳性者94例,其中TPPA阳性98例,TRUST阳性94例,ACONSYP阳性96例。

而在 120例非梅毒对照组中,经TP-ELISA检测阴性例数为114例,特异性为95%。

结论:四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为了提高梅毒检出率,对于TP-ELISA阳性标本,要做TRUST和TPPA复检。

关键词:梅毒;检测;对比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人体一旦被感染上梅毒螺旋体后,其血清中就会产生特异性抗螺旋体抗体和非特异性抗类脂质抗体(又称反应素)。

而且早期梅毒在治愈后复发率较高,治疗难度大。

临床按照病程将梅毒感染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梅毒和潜伏梅毒,感染时期越长,梅毒螺旋体独行增加,治疗难度越大,耐药性增加,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1]。

所以,对梅毒感染或怀疑有梅毒感染的患者要尽早明确诊断,使用青霉素类、四环霉素类、红霉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控制症状。

临床上常用诊断梅毒的实验室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ACONSYP)、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蛋白印迹实验(WB)等,不同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差异,如何选择或联合以上检测方法,不同的实验室不尽相同[2]。

人群艾滋病梅毒及丙型肝炎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人群艾滋病梅毒及丙型肝炎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人群艾滋病梅毒及丙型肝炎感染检测结果分析第一篇:人群艾滋病梅毒及丙型肝炎感染检测结果分析人群艾滋病梅毒及丙型肝炎感染检测结果分析了解泰州市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滚雪球法招募MSM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进行HIV、梅毒、HCV抗体检测。

结果共调查MSM220人,HIV、梅毒、丙型肝炎感染率分别为11.36%、14.54%、1.36%。

感染状况与被调查对象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活动场所密切相关。

结论MSM人群中HIV、梅毒感染率较高,存在局部流行的可能性,应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其流行及向一般人群的传播。

男男性接触者(Man who have sex with man,MSM)由于多性伴、无保护性肛交等因素,已成为艾滋病/性传播疾病(STDs)高危人群[1]。

根据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在2007年新感染HIV的5万人中,男男性传播约占12.2%[2]。

为了解我市MSM人群艾滋病、梅毒、丙型肝炎感染现状,为开展艾滋病/性传播疾病防治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9年7月—2010年12月对该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在泰州市居住,年满18周岁,调查前1年内与男性发生口交或肛交性行为的男性。

1.2 调查方法采用滚雪球法招募调查对象,在自愿和保密前提下,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HIV/性传播疾病知识等。

调查结束后,采集静脉血5ml以进行实验室检测。

1.3 实验室检测HIV抗体筛查采用美国雅培公司HIV(1/2)快速检测试剂及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测定, 阳性者使用新加坡Genelabs Diagnostic公司HIV免疫印迹试验(WB)试剂确认。

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调查分析

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调查分析

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调查分析标签:无偿献血;不合格;分析1998年献血法施行后,临床用血均来自无偿献血,通过严把血液质量关,确保了医疗用血的安全,满足了临床的需求,保障了献血员的身体健康,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笔者就本站2003~2006年对每个无偿献血员进行ALT、HBsAg、抗-HCV、梅毒项目检测不合格情况统计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2003~2006年本站无偿献血员共计83 935人次。

健康检查符合GB18467-200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

年龄18~55周岁,男女献血员体重、血压、心肺听诊均正常。

1.2 试剂ALT和梅毒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HBsAg、抗-HCV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以上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仪器瑞士产ATplus2全自动血清加样系统;瑞士产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奥地利产HT3孵育型酶标仪。

1.4 方法每个项目都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ALT用赖氏法,先作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吸光度标准曲线查出结果,标本ALT>25 U为不合格;HBsAg、抗-HCV均用ELISA法,把标本加样量、孵育温度、孵育时间、酶液量、显色剂量等程序输入加样系统和FAME分析系统,仪器自动分析。

标本OD>Cutoff为阳性,可疑结果重复实验。

2 结果2.1 献血员筛选情况2003~2006年ALT不合格率分别为4.29%、5.99%、5.38%、6.81%,均无显著性差异;HBsAg阳性率分别为2.12%、2.20%、1.79%、1.23%,2003年与2006年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2.32,P<0.01,和其他年份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抗-HCV阳性率分别为0.46%、0.43%、0.45%、0.44%,均无显著性差异;梅毒阳性率分别为0.02%、0.07%、0.12%、0.17%,2003年与2005年相比,χ2=8.24,P<0.01,与2006年相比,χ2=23.78,P<0.01,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献血者梅毒和HIV抗体的检测结果分析

献血者梅毒和HIV抗体的检测结果分析

献血者梅毒和HIV抗体的检测结果分析
林国奎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11(017)020
【摘要】目的杜绝梅毒和AIDS经输血途径传播的发生,控制梅毒和AIDS的传播与蔓延,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2009~2010年收集的66506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的梅毒抗体、HIV抗体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梅毒抗体初筛阳性496例,阳性率0.7458%;梅毒抗体复检确认494例,阳性率0.7428%.HIV抗体初筛阳性46例,阳性率0.0692%;HIV抗体复检确认30例,阳性率0.0451%.首次与非首次献血者、不同年龄组的梅毒检测结果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梅毒检测结果无性别差异(P>0.05).结论应向首次献血者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与相关知识,倡导低危献血,并鼓励非首次献血,有利于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总页数】2页(P157-158)
【作者】林国奎
【作者单位】537100,广西贵港市中心血站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无偿献血者献血前梅毒螺旋体抗体快速检测结果分析及策略优化 [J], 蔡县成;叶青;刘芳菲;洪智林
2.综合二甲医院HI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J], 卢树荣;何彪;黄之文
3.综合医院HI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J], 柴银柱;张俊强;宋玉平;符俊英;
史维;李景春;张军
4.宣威市12446例献血者抗HIV、抗HCV、HBsAg及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J], 罗大映
5.无偿献血者HBsAg、抗-HCV、梅毒、抗-HIV检测结果分析 [J], 陈筱云;付玉松;秦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2年-2015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HIV抗体确证阳性样本的分析

2012年-2015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HIV抗体确证阳性样本的分析

2012年-2015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HIV抗体确证阳性样本的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12年-2015年HIV抗体确证阳性样本的流行趋势,为制定本市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开展初筛,复检及确证试验,对检测的阳性样本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12年-2015年佳木斯市HIV感染人数339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感染者男女感染比值7.51:1,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占88.20%,职业以农民和无业者为主,占64.37%,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学历占76.24%,性传播占80.25%,以男男同性传播为主,以异性传播为辅,其中医疗机构发现的感染者占42.50%,艾滋病自愿咨询门诊发现的感染者占57.50%。

结论:佳木斯市HIV感染者人群分布较广,近4年来有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的趋势,应加强健康教育及宣传力度,建立健全艾滋病监测网络,加大HIV抗体筛查力度,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

【关键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HIV抗体阳性;艾滋病防治艾滋病是感染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HIV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出现全身系统反应,导致并发多种感染、肿瘤。

急性期HIV感染主要表现为关节痛、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T淋巴细胞减少等症状,无症状期发生在急性期后,可以维持6-8年时间[1]。

艾滋病期是HIV感染的最终阶段,患者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发热、体重减轻、性格改变、全身性淋巴结肿大、消化道出血、贫血、口腔白斑,容易出现机会性感染。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播、性传播、吸毒、体液传播等。

人群对艾滋病病毒存在普遍易感性,我国每年上万人死于艾滋病,且艾滋病例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处于艾滋病死亡的高峰时期,形式严重,临床和世界卫生组织都十分重视艾滋病的宣传和防治工作[2]。

对艾滋病易感人群进行HIV抗体检测可以明确诊断艾滋病,有利于尽早采取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

输血前患者血清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输血前患者血清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输血前患者血清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作者:庹晓霞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对本院输血前患者进行乙肝病毒(HBV)、艾滋病毒(HIV)、丙肝病毒(HCV)、梅毒(TP)等传染病的检测,了解输血前患者传染病的发生情况,避免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126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四项标志物检测,记录统计结果并作出分析。

结果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96%(41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阳性率为0.048%(2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率为0.22%(9例)、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阳性率为1.55%(64例)。

结论输血前进行标志物检测可为相关血源性感染的疾病提供依据,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能更好的控制医院感染,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输血;传染病;检测结果输血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HBsAg、抗-HlV、抗-HCV、抗-TP等检测可以充分了解到患者输血前的身体状况,这种检测有利于患者更早的发现疾病,而且可以使医务人员提高警惕,防止发生院内感染,减少了医疗纠纷。

本院对4126例患者的传染性标志物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3月——2013年7月在本院住院拟输血患者4126例,男7例,女4119例,年龄1-60岁,输血前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后取血清检测。

1.2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艾滋病抗体(抗-Hl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TP抗体采用甲苯胺红颗粒凝集试验(TRUST),对其进行初选,进而在初选后,对阳性者采用TP特异抗体试验(TPPA)进行确认。

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结果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结果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 2015年 6月—2016年 6月治疗的 300例梅
毒患者,平均 分 为 三 组,分 别 为 ELISA组、WB组 以 及 TPPA组,每组 100例患者。ELISA组中中青年 45例,平 均年龄为(251±63)岁,老年组 55例,平均年龄(601 ±63)岁,男 51例,女 49例,其中梅毒一期的患者为 15 例,梅毒二期的患者为 45例,梅毒三期的患者为 30例, 治愈后复查为 10例。WB组中中青年 46例,平均年龄为 (241±63)岁,老年组 54例,平均年龄(631±63)岁, 男 54例,女 46例,其中梅毒一期的患者为 20例,梅毒二 期的患者为 15例,梅毒三期的患者为 45例,治愈后复查 为 20例。TPPA组中中青年 55例,平 均 年 龄 为 (241± 63)岁,老年组 45例,平均年龄(632±63)岁,男 54 例,女 46例,其中梅毒一期的患者为 20例,梅毒二期的 患者为 25例,梅毒三期的患者为 35例,治愈后复查为 20
<005),TPPA组的假阳性率要比 WB组的假阳性率要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老年组和中青年组两组的梅毒抗体检测情况
采用 ELISA方法检验的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比较,老年
黑龙江医学 第 42卷 2018年 第 9期 HEILONGJIANGMEDICALJOURNAL Vol.42 No.9 Sep.2018
观察 ELISA组、WB组以及 TPPA组这三组的假阳性 率,中老年组以及青年组两组的梅毒抗体检测的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 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 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分析

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分析

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分析无偿献血是指志愿者在医疗机构完成献血活动并且不收取任何费用的行为。

对于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分析,是确保血液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分析是通过一系列实验室检验来评估献血者的血液质量和防止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下面将对常见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分析进行介绍。

无偿献血者的血液需要进行全面的血液常规检查。

这些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压积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献血者的血液质量和健康状况,确保献血者的血液符合献血要求。

无偿献血者的血液需要进行传染性疾病的筛查。

这些传染性疾病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和梅毒等。

通过检测这些传染性疾病的标志物,可以及时排除患者,避免传染性疾病通过血液传播。

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还需要进行血型鉴定。

血型鉴定是为了确保献血者的血液与受血者的血液相匹配。

经过血型鉴定的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可以更安全地用于临床输血。

针对某些特定的疾病或者基因突变,根据具体情况,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可能还需要进行特殊检测。

对于β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血液病的献血者,需要进行特殊的遗传检测来评估血液质量。

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分析是保证血液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对献血者的血液进行全面的血液常规检查、传染性疾病的筛查、血型鉴定和特殊检测等,可以确保献血者的血液质量符合献血要求,保障受血者的用血安全。

无偿献血者也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以保证其自身的健康状况。

希望通过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分析的介绍,更多的人了解献血的重要性,并且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的行动中来,共同为社会公众的健康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份
1 99 5~1 9 9 8
1 9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9 ~2 0 0 7
2 0 o 8~2 01 4
总数
份数
3 8 6 2 8
1 3 7 3 5 7
有 偿供血 阳性 HI V ( 1 / 万)

— —
无偿 供血
阳性
T P
21
— —
( 1 / 万)
6. 5
— —
人份数
6 3 1 7
HI V

( 1 / 万)

T P
6. 3 7 4 7 51 7 1 2 6 8
( 1 / 万)
5 4 3. 5 4 3. 8
3 2 3 2 9
3 2 3 2 9
1 . 5
— -
1 3 7 3 3 9
关键 词 : 佳木 斯地区 ; 献血 ; 艾滋病 ; 梅毒 ; 血 清 学 检 测 中图分类号 : R 4 4 6 . 6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8— 0 1 0 4 ( 2 0 1 5 } 4 — 0 0 1 3 0一 O 1
艾滋病 是 由艾 滋病病 毒 ( H u ma n I m m u n o d e i f . 街头 无偿 献血 2 8 9 3 4 6人 。 c i e n c y V i r u s , H I V) 引起 的危 害性极 大 的一种 传染 1 . 2 仪器与试剂 病, HI V 以 T淋 巴细胞 作为 主要靶 细 胞进 行攻 击 , 使 Mi c r o l a b A T p l u s + 2 &F A ME( 瑞 士 HA MI L T O N 人体丧失免疫功能 , 病死率较高 , 艾滋病 目前已是全 公司) ; 1 9 9 5年抗 一H I V初筛试剂 由北京 万泰药业 世 界疾 病监 测 的重 要 指 标 之 一 ; 梅 毒 是 由苍 白螺 旋 有 限公 司提 供 ; 1 9 9 6年抗 一H I V初筛 试 剂 由北 京 万 体( t r e p o n e ma p a l l i d u m, T P ) 即梅 毒 螺 旋 体 感染 引起 泰 药业 和 厦 门新 创 两 家 公 司 共 同 提 供 ; 梅 毒 检 测 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 , 在《 中华人 民共 和国传染 1 9 9 5 年采用 T R U S T法 , 2 0 0 1 年1 0月采用 E L I S A法 病防治法》 中, 已经被列 为 乙类 防治管理 的病种 。 检测 T P , 试剂由北京万泰药业和厦 门新创科技两家 该病可以侵犯皮肤 、 黏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 , 临床 公司提供。所有的试剂均贴有 中国药品检定合格标 表现复杂多样, 病 程 有 时 呈 现 无 症 状 的 潜 伏 状 志 , 有批 准文 号 和 防伪 标 志 , 均 在 有 效 期 内使 用 , 操 态…。H I V和梅毒病原体是常见的经输血传播的病 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 原体 之一 , 因此 , 是 采供 血 机构 常规 血液 筛查 项 目。 1 . 3 方法 血液传播是艾滋病和梅毒引起播散的一种主要 用两种不同厂家试剂同时检测 , 抗~ H I V阳性 形式 , 为 防止 血 液 传 播 艾 滋 病 和 梅 毒 , 加 强 血 液 监 者 , 送市 疾控 中心 H I V初 筛 实 验 室 复检 , 复 检 阳性 控, 提高血液质量 , 对 献血员进行艾 滋病病毒抗 体 后再送黑龙江省 H I V确认实验室做确认试验 ; 梅毒 ( 抗一 H I V ) 和梅毒抗体 ( T P ) 的检测是行之 有效 的 阳性者送市疾控 中心确认 。 重要措施之一 , 对献血者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和梅 2 结果 毒抗体检测 , 了解献血人员 的状况 , 杜绝输血传播途 2 . 1 抗一 H I V初检及确认 径, 至关 重要 。为此 现对 本地 区 1 9 9 5—2 0 1 4年献 血 4 6 5 3 3 1 名 献血 者 用 E L I S A 检测 抗 一H I V, 初 筛 者的艾滋病病毒抗体和梅毒抗 体检测情况 分析如 2 1 例为阳性 ; 经黑龙江省和佳木斯 H I V确认实验室 下。 WB法确认 9例 阳性 , 2例 可疑 , 另外 1 0例 为假 阳 1 资 料与 方法 性, 总 阳性率 为 0 . 5 / 万。 1 . 1 检 测 对象 2 . 2 梅 毒血 清学 检测 检测 1 9 9 5—0 1— 0 1—2 0 0 6—1 2— 3 1献 血 者 1 9 9 5—2 0 0 1年 采 用 T R U S T法 , 2 0 0 1年 后 用 1 5 9 4 0 6人份 ( 1 9 9 8年 1 0月 以后取 消有 偿献 血 , 全部 E L I S A法 检测 , 1 9 9 5—2 0 1 4梅 毒 抗 体 阳性 1 2 6 8例 , 为无偿献血) ; 1 9 9 8—1 0— 0 1— 2 0 1 4—1 2— 3 1 来自 阳性率为 4 . 3 8 % 0 , 见表 1 。 表1 3 2 1 6 7 5人份 标本 抗 一H I V 、 T P检 测分 析

1 3 0・
黑龙江 医药科学
2 0 1 5年 8月第 3 8卷第 4期
佳 木 斯 地 区献 血 者艾 滋 病 与 梅毒 血 清学 检 测 情况 分 析①
苏 明辉 , 黄 文丽
( 1 . 佳木斯 市中心血站 , 黑龙江 佳木斯 1 5 4 0 0 7 ; 2 . 佳木斯 大学附属 第一 医院普外科 , 黑龙江 佳 木斯 1 5 4 0 0 3 )
1 4 5 6 9 0

1 1
0. 4
0. 7


1 7 5 9 8 5
3 2 3 2 9

1 . 5
2 1
6 . 5
2 8 9 3 4 6
l 6
O. 5
3 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