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导论》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遥感实习和实验指导

遥感实习和实验指导

《摄影测量与遥感》综合实习指导书一、实习目的通过2周的实习,掌握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学会遥感图像的预处理,能使用建模工具进行MODIS NDVI求取建模,并会用ERDAS软件的专题制图模块进行成果图的编辑。

二、实习任务实习不实行分小组进行,每个人在一台电脑上上机操作,完成实习任务。

具体任务如下:1.进行遥感数据的预处理;2.进行遥感数据专题应用的建模;3.把结果制作成一幅专题地图。

三、实习原理与方法遥感数据的几何处理和辐射处理方法四、实习仪器设备使用仪器及软件:PC机;ERDAS软件、PHOTOSHOP软件和图像捕捉软件。

数据资料:一景原始binary格式的MODIS数据,一幅标准中国省界图。

五、实习预习要求要求预习《摄影测量与遥感》教材中有关章节内容,并要求查阅资料了解相关软件的使用说明。

六、实习注意事项为了使实习顺利有序地进行。

要求参加实习地学生做到以下几点:1.思想上高度重视,维护学术的科学、严谨、真实性,保证质量,认真总结。

2.安全第一。

保证人身安全,爱护仪器设备,按规程操作,保护好仪器,不丢失。

3.严格遵守纪律,实习期间,不得随意缺勤,如有急事,需向有关指导老师请假。

没有外业和上机任务时,应自觉学习与实习相关知识或整理成果资料。

4.设备进行分组,个人独立使用。

要求学生每天签到,工作完成后及时交给老师。

第一部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一、NDVI的概念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归一化植被指数,是反映农作物长势和营养信息的重要参数之一。

NDVI是通过地表覆盖物在可见光波谱段的吸收和在近红外波谱段的反射特性,建立的用于描述植被数量和质量的参数。

植被指数没有量纲。

公式为:NDVI=(NIR-RED)/(NIR+RED)其中,NIR指近红外波段,RED指红光波段,具体波段视具体传感器而定。

该指数值介于-1与1之间.二、NDVI的测量意义1.NDVI能够检测植被生长状态、植被覆盖度和消除部分辐射误差等;2。

遥感导论

遥感导论
• 遥感发展的三个阶段:
– 萌芽阶段 – 航空遥感阶段 – 航天遥感阶段
萌芽阶段
• 1839年,达格雷发表第一张空中相片; • 1858年,法国人用气球携带照相机拍摄
了巴黎的空中照片。 • 1882年,英国人用风筝拍摄地面照片;
History of aerial photography and aerial platforms
16天,而气象卫星的周期更短(1天或半
天)。
4
宏 观 同 步 观 测
5
(一) 宏观同步观测
6
二、遥感技术的特点
➢ 宏观性、综合性
覆盖范围大、信息丰富。 一景TM影像为185×185 平方公里;影像包含各 种地表景观信息,有可 见的,也有潜在的。
二、遥感技术的特点
➢ 多波段性 波段的延长使对地球的观测走向了全天候。
一、遥感在资源调查方面的应用
3. 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应用 ➢ 水资源调查、流域规划、水土流失调查、海
洋调查等。 ➢ 青藏高原水资源调查 ➢ 夏威夷群岛淡水资源
二、遥感在环境监测评价等方面的应用
1. 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 污染物位置、性质、动态变化及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制图 ✓ 长江三峡库区环境本底调查、环境演变分析、动 态监测等
§3、遥感在地理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遥感已成为地理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1. 遥感方法改变了地理研究的工作模式 2. 遥感方法为地理分析提供了基础,也为地理分析从
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创造了条件。 3.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为地理研究提供了广
阔的发展前景。
§4、遥感的应用
遥感应用从内容上 可以概括为资源调查与 应用、环境监测评价、 区域分析规划及全球宏 观研究四大领域。

01-《遥感原理》上机实验一“遥感图像的存储与基本处理”指导书

01-《遥感原理》上机实验一“遥感图像的存储与基本处理”指导书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校级示范课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改革”校级示范课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1、遥感图像的读入
运行 ENVI5.0 经典版(Classic)。菜单 File->Open…,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需打开的 遥感图像。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中国大学MOOC
案的差异:Basic Tools->Convert Data (BSQ, BIL, BIP)。
3.2 感兴趣区与影像裁剪

《遥感导论》教案

《遥感导论》教案

《遥感导论》教案课程名称:遥感导论适用专业、年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科学学年、学期: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任课教师:陈明文编写时间:2014.11第一章绪论一、章节教案1.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掌握遥感的定义,了解遥感系统的组成;2.掌握遥感的分类;3.与常规方法相比,掌握遥感的主要特点;4.了解遥感发展简史及我国遥感事业的成就。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遥感与遥感技术过程第二节遥感技术的特点与分类第三节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展望(4学时)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遥感的定义(广义与狭义)、遥感技术的特点、遥感分类、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展望。

难点:遥感技术过程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主要对遥感平台及遥感的应用领域作了一些拓宽。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方式(手段):讲授法、演示法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要注意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来理解遥感的概念,多用一些图片来建立直观印象。

6.主要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遥感技术基础与应用》,张安定,吴孟泉,王大鹏,曹建荣,贾维花,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

《遥感导论》,梅安新,彭望琭,秦其明,等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遥感概论》,彭望碌主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遥感概论》修订版,吕国楷、洪启旺、郝允充等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赵英时等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7.思考题和习题1.什么是遥感? 试述广义遥感和狭义遥感的区别。

2.遥感技术过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试简要分析各个组成部分的主要技术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的区别是什么?4.作为重要的对地观测技术, 遥感与其他常规手段相比, 其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5.简要分析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每课时单元教案1.教学时数4学时2.教学方式(手段)讲授法、演示法3.师生活动设计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遥感实验五1 几何校正

遥感实验五1 几何校正

遥感导论第五次实习——数字图像几何校正一、实习目的学会几何纠正常用方法二、实习内容1、数据格式转换:将p119r043_7x20010504参考数据转换为IMAGE格式;2、影像融合:根据前面实习中选定的最优方法,将p119r043_7x20010504多光谱影像和全色影像融合。

3、图像几何校正:根据p119r043_7x20010504参考影像,校正p119r043_7x20010304影像。

三、实习步骤1、格式转换切换到Import模块,由于p119r043_7x20010504元数据为Fast-L7A EROS 标准文件格式,因此选定TM Landsat-7 Fast-L7A EROS模式,分别对全色和多光谱波段做格式转换,因不用到热红外波段,不对6系列做操作。

ERDAS格式转化功能在TM L7a标准格式中从头文件来读取波段主文件,因此只需在Input File中选中头文件即可,多光谱1-5、7共6个波段的头文件为L71119042_04220000504_HRF.FST,设置输出路径,点击OK后即可得到多光谱6波段影像。

同理,设置Input File为L71119042_04220000504_PAN.FST来转换全色波段。

这样就得到了504系列对应的l71119042_04220000504_hrf.img多光谱影像和l71119042_04220000504_hpn.img全色影像。

2、影像融合:现在已有304系列和504系列的多光谱和全色波段,下面自行选定最优融合方式分别对304和504系列进行融合,得到两幅融合后分辨率为15m的多光谱影像p119r043_7x20010504.img和p119r043_7x20010304.img。

至此,几何校正的预处理已完成,将p119r043_7x20010504.img作为参考影像(基准),来校正p119r043_7x20010304.img。

《遥感导论》电子教案新

《遥感导论》电子教案新

《遥感导论》电子教案新第一章:遥感基本概念1.1 遥感的定义与分类1.2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1.3 遥感平台的类型及特点1.4 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第二章:遥感传感器与光谱特性2.1 遥感传感器的类型与工作原理2.2 光谱特性与光谱分辨率2.3 辐射传输原理及其在遥感中的应用2.4 传感器参数的优化与选择第三章:遥感图像的解析与处理3.1 遥感图像的噪声及其处理方法3.2 遥感图像的复原与增强3.3 遥感图像的分类与识别3.4 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分析第四章:遥感在地学应用领域的实践4.1 遥感在地表覆盖分类中的应用4.2 遥感在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4.3 遥感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4.4 遥感在植被与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第五章:遥感在资源与环境监测中的综合应用5.1 遥感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5.2 遥感在能源资源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5.3 遥感在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中的应用5.4 遥感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第六章: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6.1 遥感数据预处理流程与方法6.2 遥感数据融合与合成6.3 遥感信息提取与建模6.4 遥感数据分析软件与应用第七章:遥感在地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7.1 地表温度遥感监测7.2 土壤湿度与水分循环遥感监测7.3 植被指数与生物量遥感估算7.4 地形与高程遥感测量第八章:遥感在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中的应用8.1 遥感在矿产资源调查中的应用8.2 遥感在森林资源清查与监测中的应用8.3 遥感在水文水资源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8.4 遥感在海洋资源管理与利用中的应用第九章:遥感在城乡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9.1 遥感在城市扩张与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9.2 遥感在基础设施建设与规划中的应用9.3 遥感在环境保护与污染监测中的应用9.4 遥感在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中的应用第十章: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0.1 遥感技术的新发展与创新10.2 卫星遥感计划的未来展望10.3 遥感数据与信息的共享与服务10.4 遥感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重点解析本文档为《遥感导论》电子教案,共包含十个章节。

《遥感与地球信息科学导论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遥感与地球信息科学导论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遥感与地球信息科学导论实验 Practice of Introduction on Remote Sensing and Earth Information Science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总学时: 16 实验总学时: 2 学 分:1 开课学期:第1学期 课程性质:必修 对应理论课程:遥感与地球信息科学导论 适用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 教 材:无 开课单位:地理与遥感学院 遥感科学与技术系

二、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为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课程,为后续遥感类课程的先修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本专业,培养专业学习兴趣,熟悉本专业课程设置、各门课程学习目的与衔接;了解本专业特色和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熟悉本专业实习基地,了解实习基地实践的内容、方向,主要实习成果。参观专业实验室、了解本专业现有的常用遥感仪器以及主要应用领域。

三、实验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序号 项目名称 所需学时 内 容 提 要 项目要求 实验类型 必开 选开

1 遥感实验室参观与仪器介绍 2 参观专业实验室,了解实验室中购置的各类仪器(包括室外已经安装的各类仪器),及其在专业中的作用。 √ 演示

2 野外观测场地参观与仪器介绍 2 参观野外实验室,了解野外观测仪器,及其在专业中的作用。 √ 演示 四、课程考核 (1)实验实习报告的撰写要求: 实验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室情况、仪器介绍、实习结果与体会等部分。 (2)实验实习报告:1次; (3)考核及成绩计算方式: 根据学生实验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和实验后所完成的实验报告情况,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实验课的成绩由任课教师确定按一定比例记入学生课程总成绩。

五、参考书目 1、梅安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遥感导论,2001年版; 2、瘳克等,科学出版社;地球信息科学导论,2007年版; 3、相关实验室人员的介绍 4、仪器说明书等资料

《遥感导论》电子教案新

《遥感导论》电子教案新

《遥感导论》电子教案新章节一:遥感概述1.1 遥感的定义1.2 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1.3 遥感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章节二:遥感物理基础2.1 电磁波谱与光谱特性2.2 遥感传感器与工作原理2.3 遥感图像的获取与处理章节三:遥感图像的解析与分类3.1 遥感图像的视觉解析3.2 遥感图像的数字解析3.3 遥感图像的分类与统计分析章节四:遥感应用案例解析4.1 土地资源遥感调查与应用4.2 水资源遥感监测与应用4.3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应用章节五:遥感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5.1 遥感与GIS的结合原理5.2 遥感图像在GIS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5.3 遥感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案例《遥感导论》电子教案新章节六:遥感数据源与产品6.1 遥感卫星系统介绍6.2 光学遥感数据类型与特点6.3 雷达遥感数据类型与特点6.4 遥感数据产品获取与处理章节七:遥感图像的预处理7.1 遥感图像辐射校正7.2 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7.3 遥感图像的增强与复原章节八:遥感图像的专题分析8.1 植被指数分析8.2 水体指数分析8.3 土壤湿度与干旱监测章节九:遥感在资源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9.1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9.2 矿产资源遥感探测9.3 森林火灾监测与评估章节十:遥感在环境监测与灾害评估中的应用10.1 大气环境遥感监测10.2 水质遥感监测与评估10.3 地震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遥感导论》电子教案新章节十一: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地图制图11.1 遥感图像解译的原则与方法11.2 遥感图像解译的视觉分析技术11.3 遥感图像解译的数字分析技术11.4 遥感图像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章节十二: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12.1 城市扩张与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12.2 城市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估12.3 城市基础设施遥感调查与应用章节十三: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13.1 农作物监测与产量估算13.2 农业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13.3 农业资源遥感调查与规划章节十四:遥感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14.1 遥感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14.2 遥感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14.3 遥感技术在文化遗产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章节十五:未来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5.1 新型遥感传感器与技术的发展15.2 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的进步15.3 遥感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遥感导论》电子教案,共分为十五个章节,涵盖了遥感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物理基础、图像解析与分类、应用案例解析、在GIS中的应用,以及数据源与产品、图像预处理、专题分析、资源调查与监测、环境监测与灾害评估、图像解译与地图制图、城市规划与管理应用、农业应用、文化遗产保护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等方面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 实验一 ENVI窗口的基本操作………………………………….1 实验二 认识遥感影像……………………………………7 实验三 图像的彩色增强与色彩变换……………………………8 实验四 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13 实验五 遥感影像的计算机解译…………………………………17 1

实验一 ENVI窗口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熟悉ENVI软件的窗口操作方法,掌握影像信息、像元信息浏方法,影像上距离和面积量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熟悉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的窗口基本操作。 2、查看影像信息和像元信息。 3、距离测量与面积测量。 三、实验条件 电脑、ENVI4.5软件,厦门市TM遥感影像。 四、实验步骤 1、启动ENVI软件,界面如图1。

图1 ENVI软件界面 2、打开遥感影像,File → Open Image File,界面如图2。在打开文件对话框中,定位到存放影像数据的文件夹(如:预先下载的厦门市TM影像),打开遥感影像数据。

图2 打开影像文件 3、在自动打开的可用波段列表中,用“Load Band” 装载影像数据,显示三个影像窗口,如图3。 主图像窗口:主图像窗口由一幅以全分辨率显示的图像的一部分组成。该窗口在你第一次载入一幅图像时自动显示。窗口的原始大小由配置文件中(envi.cfg)的参数设置,窗口大小能动态缩放和调整。在主图像窗口中的功能 2

菜单条包括5 个下拉菜单,控制所有的ENVI 交互显示功能。 滚动窗口:滚动窗口是显示整幅影像的显示窗口,当显示的图像比主图像窗口以全分辨率能显示的图像大时出现滚动窗口,滚动窗口控制着显示在主图像窗口的图像部分。滚动窗口位置和大小初始值在envi.cfg 文件中设置并且可以被修改,也可以动态缩放。 缩放窗口:缩放窗口是一个小的图像显示窗口,显示主图像窗口的一部分。缩放窗口提供无限缩放能力,缩放系数出现在窗口标题栏的括号中。缩放窗口大小能动态地调整,其大小和默认的缩放系数同样在envi.cfg 文件进行设置。 3 图3 ENVI的影像窗口 3窗口缩放与影像漫游 在窗口的四角用鼠标拖动即可任意放大或缩小窗口大小,在缩放窗口中用鼠标点击“+”、“-” 放大、缩小影像;在主图像窗口或滚动窗口用鼠标拖动红色矩形框,即可察看整幅影像信息。 4查看影像信息 在可用波段列表中,展开影像信息(Map Info)即可查看影像的分辨率、投影、坐标系及位置信息,如图4。

图4 可用波段列表中的影像信息 5查看像元信息 在在主图像窗口任意位置双击鼠标左键或从主图像窗口工具菜单(Tools)中选“Cursor location/value” 打开像元信息显示窗,移动鼠标到任一位置,像元信息显示窗动态跟踪显示当前像元点的信息,如图6。 4

图6 像元信息 6距离测量 从主图像窗口工具菜单(Tools)中选“Measurement Tool” 打开测量窗口,设置单位(Units)和测量方式(Type),距离测量选“Polyline”,如图7。再选择要量算的窗口,如选主图像窗口,然后在相应窗口内对感兴趣区进行标示,用鼠标左键点击确定其长度范围,到终点结束时点击鼠标右键,如图8。Measurement Tool自动计算出其长度大小,如图9。

图7 设置量测类型和单位 5

图8 在影像上测量距离

图9 距离测量结果显示 7面积量算 从主图像窗口工具菜单(Tools)中选“Measurement Tool” 打开测量窗口,设置单位(Units),面积测量的测量类型(Type)选“Polygon”,选择进行量算的 6

窗口,如选主图像窗口,然后在主图像窗口内用鼠标左键点击标示面积的范围,到终点时点击鼠标右键结束。Measurement Tool自动计算出其面积大小,如图10。

图10 面积测量结果显示 五、作业 以厦门市TM遥感影像为例,按下列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1、厦门市TM影像成像的时间、分辨率,各波段的波长。 2、厦门市TM影像使用的投影类型、投影分带。 3、厦门市TM影像使用的坐标系,图像左上角的地理坐标、公里网坐标。 4、测量并比较厦门岛与金门岛的周长(单位:米)与面积(单位:平方米)的大小。 5、估计厦门岛中心点的坐标。 7

实验二 认识遥感影像 一、实验目的 以TM影像为例,理解遥感数字图像的数学表示,像元、地面(空间)分辨率的概念,不同波长电磁辐射的物理含义,反射率与色调(亮度值)关系, TM多波段影像特征与差异。从遥感影像上认识不同的地物,掌握可见光图像、热红外图像色调的物理含义,反射率与图像色调的关系,了解不同波段TM影像地物特征的差异。 二、实验内容 1、遥感影像光谱特征(色调与灰阶)与地物形态。 2、反射率与色调关系。 3、可见光图像与热红外图像的物理意义差异。 4、认识同物异谱现象。 三、实验条件 电脑、ENVI4.5软件。厦门市TM遥感影像 四、实验步骤 1、打开厦门市TM遥感影像,认识影像上的各种地物,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海海、植被、城镇、乡村、农田、公路、铁路。 2、比较上述不同地物的影像在色调、形态上的差异。 3、打开不同的显示窗口,分别显示TM1-5各波段的灰度影像(Gray Scale),比较不同波段图像地物色调的差异性,理解反射率与色调的关系。 4、打开TM热红外波段影像(TM6),观察其影像特征,比较与TM1-5波段图像特征的差异及物理意义的不同。 5、用彩色合成(RGB Color)显示影像,从影像缩放窗口将影像放大到4倍、8倍、16倍,到出现明显的玛赛克,观察同一地物不同像元色调(彩)的变化,另从影像上不同位置选择同类地物,观察其色调差异性,理解同物异谱现象。 五、作业 结合上述观察内容,从色调、空间分辨率、反射率的概念,反射率与色调关系,TM多波段影像差异, 围绕“为什么遥感影像上可以识别不同地物”为中心,写一份实习报告(不少于800字)。 8

实验三 遥感影像的彩色增强与色彩变换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理解彩色合成、色彩变换的原理,掌握ENVI软件中进行彩色合成、HLS色彩变换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了解图像融合的原理与一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彩色合成(真彩色与假彩色)。 2、色彩变换(RGB →HLS)。 3、图像融合(可选)。 三、实验条件 电脑、ENVI4.5软件。厦门市TM遥感影像。 四、实验步骤 (一)遥感影像的彩色增强 1、启动ENVI软件,从文件菜单打开影像,File→Open Image File ,用“Open ”对话框定位到存放影像的文件夹,打开图像文件。如果影像数据没有集成到同一个影像文件中,则需重复上述步骤,打开每个波段影像。 2、在同可用波段列表(Available Band List)选择 彩色合成 “RGB Color”,在波段文件中分别选择对应于R、G、B三个通道的波段,点击“Load RGB”装载影像数据合成彩色影像,如图1。 9 图1 影像彩色合成 3、分别用真彩色TM3(R)2(G)1(B),及不同波段组合生成假彩色影像,如:TM4(R)3(G)2(B)、TM5(R)4(G)2(B)、TM7(R)4(G)1(B),比较真彩色影像与假彩色合成影像的差异,如图2,图3。 10

图2 厦门市真彩色影像(TM3(R)2(G)1(B))

图3 厦门市假彩色影像(TM7(R)4(G)1(B)) (二)遥感影像的色彩变换 11

使用Color Transforms 工具可以将3-波段红、绿、蓝图像变换到一个特定的彩色空间,通过对比度拉伸,可以生成一个色彩增强的彩色合成图像。此外,颜色亮度值波段或亮度波段可以被另一个波段(通常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代替,生成一幅合成图像(影像融合)。 RGB →HLS 使用RGB to HLS 选项可以将RGB 图像变换到HLS(色度,亮度,饱和度)彩色空间。该变换将产生范围为0~360 度的色度(0 度为红,120 度为绿,240 度为蓝)、亮度和饱和度的范围为0-1(浮点型)。 1、启动ENVI软件,打开一个多波段的影像文件 2、选择“Transforms > Color Transforms > RGB to HLS”。如图4。

图4 ENVI中HLS变换 在RGB to HLS Input 对话框中,选择将要进行变换的三个波段。如图5。 12

图5 RGB to HLS Input 对话框 图6 RGB to HSV Parameters 对话框 在RGB to HSV Parameters 对话框中选择输出到“File”或“Memory”,点击“OK”开始转换。如图6。 3、用RGB 彩色合成方法显示HLS影像,如图7。比较与RGB彩色影像图3的差异。

图7 厦门市H(R)L(G)S(B)合成影像 4、用高分辨影像代替L分量进行HLS→ RGB反变换,完成影像的融合。(可选)。注:反变换之前,先在对低分辨率影像进行重采样,使其分辨率和像元大小与高分辨率影像相同。 5、比较融合后影像与原始相同波段GRB合成影像的差异。(可选)

五、作业 1、以厦门市ETM+影像为例,进行真、假彩色合成。 2、以TM7(R)、4(G)、1(B)组合进行色彩变换,并与TM8全色波段进行影像融合。 3、作业以文件夹名“学号+姓名”保存在电脑中,并作备份以免数据丢失。 4、简述色彩变换的原理及在ENVI中的操作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