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率监测在学校游泳队训练比赛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用心率测试的方法指导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

用心率测试的方法指导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

专心率测试的方法指导体育教课和运动训练心脏,是人体中重要的构成部分。

经过心脏跳动的节律,能够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还能够反应出运动训练中的运动强度,运动负荷和运动后的恢复状况。

科学系统地掌握心脏跳动的节律,将会给体育教课,运动训练,防治疾病,健体强身带来重要的价值。

我们经过多年的频频实验,在中长跑方面,简单总结了几种心率测试的方法和手段。

&nbsp一&nbsp、&nbsp检测心脏功能的基本状况30秒钟未进入实验和训练前,第一要掌握训练者心脏机能的基本状况。

用闭气实验的测定方法:即停止鼻口呼吸,测试闭气时间,察看有无异样现象,低于30秒钟者为差,高出30秒钟者为正常,1分钟以上者为优异。

经过频频测试,认识被测试者的心脏机能状况,进而来判断能否合适参加竞技运动项目。

而后,察看心脏跳动的节律与能力,即跳动节律平均有力者为正常,跳动节律不规律(心率不齐),跳动节律过快,轻微,迟缓而赤色素指标又低于正常值的,属病态或心肌功能较差,身体衰弱以及供血不足等。

经过多方面的反复察看,进一步认识心脏机能能否合适竞技运动。

最后,做1分钟或数分钟的蹬台阶或原地高抬腿跑的恢复试验。

实验前,先测出运动前的心率指数(要使测试者的思想情绪放松,处于稳固的状态)。

而后,按必定的平均节奏做重复练习,停止后以10秒钟测出马上心率数字,随后,察看多久能恢复到运动前的心理状态和心率指数。

恢复时间越短,证明心脏机能越好,若长时间不可以恢复或恢复不到本来的指数,就应采纳放松性语言或转变视野的情绪调整方法等来进行意念恢复,若还无变化,就应惹起注意或到医院做系统的心脏机能检查,经过以上所做的初步测试,来判断运动者体内机能变化状况以及血液循环的周期性和体能恢复状况。

&nbsp二、&nbsp基础心率的测试清晨起床前测试心脏(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经过一段时间的频频测试,心率最低的数字则是自己的基础心率(因病除外)。

心率监测在运动中的应用

心率监测在运动中的应用

心率监测在运动中的应用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测量身体健康状况的方式,心率监测在运动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许多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的重要工具。

通过监测心率,我们可以了解自己在运动时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运动强度,提高训练效果,预防运动损伤。

本文将探讨心率监测在运动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率监测设备。

1 心率监测的重要性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在运动中,心率的变化能够反映我们的身体状况,有助于评估运动的强度和效果。

1.1 运动强度的监控通过监测心率,我们可以了解自己在运动时的身体状况和运动强度。

心率越高,说明运动强度越大。

根据自己的心率来调整运动强度,有助于避免过度训练或运动不足。

如果心率过高,可能导致疲劳、肌肉酸痛等问题;而心率过低,则可能达不到运动的效果。

1.2 训练效果的评估监测心率还能够帮助我们评估训练的效果。

通过观察自己的心率变化,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心脏健康状况、增强心肺功能、减少脂肪等效果。

在长期的训练中,我们可以根据心率的变化来评估自己的运动能力和进步情况。

1.3 预防运动损伤心率监测还有助于预防运动损伤。

通过监测心率,我们可以避免过度训练,防止肌肉疲劳和受伤。

当心率超出合理范围时,及时调整运动强度或暂停运动,可以有效地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2 心率监测设备的种类现在市面上有许多心率监测设备可供选择,常见的有心率表、心率带和智能手环等。

这些设备有着不同的特点,运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设备。

2.1 心率表心率表通常是一种佩戴在手腕上的设备,通过传感器测量心率。

大部分心率表还配备了计步器、距离计算器等功能,能够记录运动数据,并通过蓝牙或Wi-Fi与智能手机或电脑连接,方便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

常见的心率表品牌有苹果、三星、Garmin等。

2.2 心率带心率带是一种胸部佩戴的设备,通过传感器测量心率。

相比心率表,心率带更接近心脏,测量的数据更加准确。

但是,心率带需要与其他设备(如智能手机或心率表)配对使用,才能实现功能。

游泳运动员的心率测量

游泳运动员的心率测量
适时检测心率是调节锻练次数和强度的工具。当 开始锻练时,心率会迅速与锻练强度成正比地增 加。通过心率检测可以显示即时心率资料。
心脏会把血液由肺部运送到肌肉,然后再运回肺 部。锻练 强度越大,肌肉需要越多燃料,而心脏 亦需要更用力把带 氧血泵到肌肉。随着体能改进, 心脏每一下的心跳 便可泵更多血液,于是心脏不 需如从前般跳得那么快,便可把所需的氧气运到 肌肉,在所有的运动水平 上都会减少休息和运动 时的心率。
信号提取的方法
采用HK-2000系列集 成化脉搏传感器,分 为HK-2000A,HK2000B和HK-2000C 三种型号。
HK-2000系列集成化脉搏传感器采用高度 集成化工艺将力敏元件(PVDF 压电膜)、 灵敏度温度补偿元件、感温元件、信号调 理电路集成在传感器内。
它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性能强、过载能 力大、一致性好、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 命长等特点。
信号采集的电路
产生电路
发射电路
接收电路
数据处理
本系统采用8051芯片 能设置系统的计数时间,和最高、最低的
心率。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的生理特点, 设置不同的初始状态。 可以根据设置的计数时间显示心率。
单片机 处理的流程图 信号输入
系统初始化 设置最高和最低的报警心率Fra bibliotek和计数时间
计数
输出
方案三:心音的电子检测方法是通过心音传感 器(一种磁电式空气传导传感器)检测心音信 号,并通过放大器放大及低通滤波后输出。在 水中的环境下,噪音比较大,容易检测失真。
故我们选用方案一。
所监护参数特点
心率是单位时间内心脏搏动的次数,一般指每分钟心跳的 次数。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75次/分左右 (60~100次/分);初生儿心率较快,可达110~150次/ 分;2岁左右85~125次/分;3岁左右80~120次/分;4 岁左右75~115次/分;5岁左右70~100次/分;6岁以 上65~105次/分,一般在次/分左右;8岁后接近成人, 可减少到70~80次/分。在成年人中,女性的心率一般比 男性稍快;同一个人,在安静和睡眠时心率减慢,运动或 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在某些药物或神经—体液因素的影 响下,心率会加快或减慢;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率 较慢。

利用心率预防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过疲劳的应用研究

利用心率预防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过疲劳的应用研究

利用心率预防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过疲劳的应用研究运动训练系96本科4班苏佳指导教师:唐桂萍副教授1.前言在国际,国内诸多大赛中,我省残疾人游泳运动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为国家乃至残疾人正德了许多荣誉,也为世界残疾人体育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然而,我国残疾人运动基础薄弱,科学研究方面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由于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特点与正常运动员不同,容易产生疲劳。

鉴于此,本文利用心率这一简单易行的指标对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的训练进行了监测,旨在预防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过度疲劳的发生,为合理的安排训练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表1研究对象自然情况表我省男、女优秀残疾人游泳运动员宫宝仁,裴莽等6人,其中男运动员5名,女运动员1名。

(见表1)曾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残疾人奥运会,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和国内各大赛事,屡创佳绩。

其中宫宝仁先后两次打破世界纪录和奥运会记录裴莽曾获得第七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冠军并打破屹立多年的一百米蝶泳世界纪录2.2研究方法测定晨脉(1分)、运动中及运动后心率为主。

对6名残疾人游泳运动员一个周期的辰脉、运动中及运动后的心率进行监测,测试时间和体力求统一。

阅读有关参考文献及统计有关数据。

3.结果与分析3.1晨脉变化分析每天辰晨脉是对前一天训练负荷的一种反馈形式,是评价负荷的重要指标之一(见表2)表2 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辰脉变化情况晨搏次数的多少直接反映运动员的恢复情况和运动前、赛前的竞技状态。

经过一段时间反复测量后,晨搏最低数则是运动员自身最佳状态。

如测试前由于疲劳过度、兴奋过度或休息不佳造成机能水平下降,晨搏次数就会升高。

由表2可以看到宫宝仁、裴莽等6名残疾人游泳运动员一个训练周期的晨脉变化情况。

发现运动水平不同的运动员晨脉波动也不同,基础心率次数也不同。

训练年限长,运动水平高的运动员晨搏次数偏低,心脏伴有窦性心动徐缓现象,而训练年限较短运动水平一般的运动员晨脉则相对偏高。

心率在运动训练监控中的运用

心率在运动训练监控中的运用

心率在运动训练监控中的运用心率作为人体运动状态的重要生理指标,在运动训练监控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监测心率,教练和运动员可以有效地了解运动强度、训练效果以及避免过度训练。

本文将介绍心率监测在运动训练监控中的应用。

心率监测主要通过测量心脏电信号的变化来间接推断心率的数值。

常用的心率传感器有胸带式和腕带式两种类型。

胸带式传感器通过测量心电信号的频率来计算心率,而腕带式传感器则通过测量血管中的血流速度来推断心率。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传感器,都需要与计算机或智能手机配合使用,以便实时采集和处理数据。

监控运动强度:在运动训练中,教练和运动员可以通过监测心率了解运动的强度,以便调整训练计划和避免过度训练。

一般来说,高心率表示高运动强度,而低心率则表示低运动强度。

评估训练效果:通过持续监测心率,教练和运动员可以评估训练计划的合理性以及训练效果的改善。

例如,如果运动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相同强度下心率的下降表明训练效果的提升。

避免过度训练:过度训练可能导致心脏疲劳和身体损伤,因此通过监测心率可以避免过度训练。

当运动员出现过度训练时,心率先于身体疲劳出现异常,因此通过监测心率可以及时进行调整和休息。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根据个人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心率传感器,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避免过度使用设备:为了延长设备的电池寿命和避免信号干扰,应尽量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心率传感器。

维护监测设备:定期清洗和检查心率传感器,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要保持设备干燥,避免汗水或其他液体对设备造成损害。

心率监测在运动训练监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可以帮助教练和运动员了解运动强度、评估训练效果以及避免过度训练。

通过合理运用心率监测技术,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表现和降低受伤风险。

因此,心率监测值得我们在运动训练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优秀运动员在体育竞赛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具备卓越的运动天赋,还需经过长期科学的训练。

游泳计时计分系统使用说明

游泳计时计分系统使用说明

游泳计时计分系统使用说明一.概述中意游泳电子计时计分系统适用于游泳,蹼泳,潜泳竞赛计时,它能自动精确的记录下每个参赛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准确的判定名次并及时提供成绩清单,和显示各比赛要素。

该设备也可用于日常训练作为监视记录设备。

它符合国际游泳联合会有关规则,是游泳竞赛必不可少的现代化设备。

这套设备适用于长50米或25米,泳道宽2.5米游泳池。

能完成5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项目得单项或接力比赛的计时工作。

双击并行工作,为比赛计时提供一个热备份成绩,能自动记录成绩和判别名次。

计时分辨率达到千分之一秒,双击误差不超过千分之一秒。

比赛过程中每一次运动员碰板后,打印机能同步打印出成绩及运动员本趟次得名次。

如果需要也可以在比赛结束后重打印分段及终点成绩。

在主机得监视器上模拟显示游泳池和计时设备,通过监视器可以观察到整套计时设备得工作状态。

在比赛过程中可以同步显示各泳道运动员的成绩。

有校正和处理犯规得功能。

比赛过程中,能实时将比赛计时钟及各泳道运动员成绩传送至显示屏,有效成绩显示到百分之一秒。

具备抢跳检测功能,即可以检测运动员的出发反应时间。

两套发令系统可在两个不同点发令,两种形式得发令(枪声或手动电笛)通过扩音系统将发令枪声传送至每一出发台。

主机由不间断电源(UPS)供电,若市电停电,系统仍可工作一个小时左右。

游泳系统由一下几个部分组成:1. 双控制终端。

2. 计时器。

3. 发令箱及其组件。

4. 触板。

5. 出发台。

6. 信号分配电缆。

7. 盲表。

8. 喇叭。

9. 成绩公告屏(选用)。

2.工作原理全套设备是一个以单片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实时信息处理系统控制终端是两台具有液晶显示屏笔记本型计算机。

计时器中有两个高精度的石英晶体数字钟。

不断的对外部传感器信号进行检测和计时。

当全系统处于待命状态时,一旦有发令信号传入,两台主机即同时启动计时,与此同时发令信号通过扩音系统将发铃声响传至每一个出发台,使参赛者同时听到发令信号,在每条泳道得两端池壁上,各装有一块1厘米厚得国际通用触板,这是一个压力传感器,当运动员到达并用一定力量出动它时,就产生一个脉动信号,计算机立即记录,经过运算处理,得到该运动员得成绩和名次,这些数据很快由打印机打印出来,同时在主机显示屏和成绩公告显示牌上显示出运动员得成绩。

八年级体育实验报告-心率测量实验报告

八年级体育实验报告-心率测量实验报告

八年级体育实验报告-心率测量实验报告引言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量运动前后的心率变化,了解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心率是人体循环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运动强度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工作状况。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 心率测量器:使用手腕式心率计。

- 运动器材:如跳绳、跑步机等。

2. 实验步骤:- 测量安静状态心率:实验开始前,先记录下学生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

- 进行运动:安排同学们进行一定强度的运动,如跳绳或慢跑,持续一段时间。

- 运动后的心率测量:运动结束后,立即使用心率测量器检测同学们的心率。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 运动前后的平均心率变化:- 运动前平均心率:XX 次/每分钟。

- 运动后平均心率:XX 次/每分钟。

2. 心率变化的趋势:- 在运动前,同学们的心率较为平稳。

- 进行一段时间的运动后,心率明显升高。

- 运动结束后,心率逐渐恢复至安静状态下的水平。

结论1. 运动对心率有显著影响: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运动会导致心率的增加。

2. 运动的强度和心率变化相关:实验中,同学们进行的运动越剧烈,心率的增加幅度越大。

3. 心血管系统的适应能力:运动后,心率的升高是心血管系统为适应运动强度而产生的生理反应,属于正常现象。

4. 运动对健康的益处:适度的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并对身体健康有积极作用。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运动对心率的影响,同时也认识到心率是一个重要的生理指标。

在以后的体育活动中,我们应该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关注心率的变化情况。

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运动效果,还能保障身体健康。

这份实验报告仅为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初探院游泳队训练比赛中生理监测的应用

初探院游泳队训练比赛中生理监测的应用

5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O .27SC I ENCE &TECH NO LOG Y I NFOR M A TI O N 学术论坛2005年8月15日举办了浙江省首届大学生游泳比赛,这拉开了开展大学生游泳项目的序幕。

首先在高职学院成立了游泳俱乐部,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广大学生游泳锻炼的热情。

在学生大面积参与的群众基础上,一批游泳尖子进入院游泳队,游泳成为我院特色体育项目。

如何让这些以前并非专业队员的学生在课余科学合理地进行训练、快速提高运动水平,除了训练计划和方法外,运动监测显得相当重要。

在经过反复分析、筛选后引入运动心率进行监测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2007年的浙江省学生体育大联赛游泳比赛中,获单项第二名和第四名的成绩。

1院游泳队训练比赛引入运动心率监测的原因①高职院校的游泳队成员既不是专业队退役队员,也不是体育(游泳)特招生。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游泳训练和比赛应明确定义为课余活动。

由于以前缺乏系统训练,他们的运动机能水平都较低;而运动机能水平高低直接决定其训练和比赛成绩的好坏,由此对运动机能的测试就非常必要。

②院游泳队的训练计划根据训练目标而制定,而训练目标必须建立在队员的现实状态上,既要避免因训练负荷太小机体未得到应有刺激而没有达到训练目的,又要防止因负荷过大造成机体难以恢复疲劳而影响学习和训练计划的进一步实施。

因此对队员现实状态进行诊断、对具体的训练负荷效应进行检测和反馈、以及防止运动损伤和过度疲劳都十分需要。

③对运动机能和负荷的测试目前有多种方法,作为高职院校的游泳队从必要性、可能性和选择原则进行分析和筛选,确定“运动心率”是最适合院游泳队训练比赛的运动监测方法。

除完全符合选择原则外,“运动心率”最显著的特点是心率的变化与运动负荷变化之间有极其明确的因果关系:在递增负荷运动直至次最大负荷运动的相当大范围之内,运动强度与心率呈现线性的平行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该测试和评价已在训练和比赛中实际试用并有较大认同, ) 而不仅仅是实验室结论 ; 3 测试手段简便 , ) 无创伤 , 且灵敏度应较高 ; 还要适合游泳训练和比赛在水中操作的特点;
4 能利用校医院现有设备作监测和进一步研究 , ) 尽可能少花钱或不花钱 。
从必要性、 可能性和选择原则进行分析和筛选, 我们确定运动心率监测是最适合校游泳队训练比赛 的运动监测方法。除完全符合选择原则外 , 我们认为运动心率最显著的特点是心率 的变化与运动负荷
其二 , 学校游泳队的训练计划根据训练 目 标而制定 , 而训练 目标必须建立在 队员的现实状态上 , 既 要避免因训练负荷太小机体未得到应有刺激而没有达到训练 目的, 又要防止因负荷过大造成机体难以 恢复疲劳而影响学习和训练计划的进一步实施 。因此 , 对队员现实状态进行诊断、 对具体 的训练负荷效
1 学 校 游 泳 队训 练 比赛 引入 运 动 心 率 监测 的原 因
其一, 普通学校的游泳队成员既不是专业 队退役 队员, 也不是体育( 游泳) 特招生。他们 的主要任
务是学习 , 游泳训练和 比赛应明确定义为课余活动。由于以前缺乏系统训练, 他们的运动机能水平都较 低; 而运动机能水平高低直接决定其训练和比赛成绩 的好坏 , 由此对运动机能的测试就非常必要。
进行训练、 快速提高运动水平 , 除了训练计划和方法外 , 运动监测显得相当重要。在经过反复分析、 筛选 后, 我们引入运动心率监测作为研究手段,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 20 、07 06 20 年连续两届上海市学 生体育大联赛游泳 比赛中, 我校都进入总决赛 , 并荣获团体三等奖及单项第一名等多个奖项。
于队员在 大多数训 练 中强 度处于次最大 强度 以内 , 通过 心率实 时监控 , 可 以不 断地掌握 队员机体对 教练
运动负荷发生反应 的生物反馈信息 , 评价队员在每一项训练项 目中的负荷和恢复情况, 以便对运动强度 随时进行 调整 , 获得理想 的训练效果 。 来
22 年龄 、 . 性别 和持续训 练时间 的差异 年龄 影响最 大心率 。人 的最大心 率约为 20次/ i, 2 mn 但会 随年龄 增加 而递减 , 降低 速 率约 为每年 l
变化之间有极其 明确 的因果关系 : 在递增负荷运动直至次最大负荷运动 的相当大范围之 内, 运动强度与
[ 收稿 日期 ]20 0 7—1 2 2— 3 [ 作者 简介]马秀梅 (9 5一 )女 , 17 , 上海市 人 , 上海城市管 理学 院讲 师。研究方 向: 运动心 理 、 游泳技术 。E—m /: a l
 ̄/ i。所以, mn 计算最大心率的推算公式为 : 0 2 减去年龄 。但游泳训练可以明显地延缓最大心率的 2 J 降低速率 , 使最大心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我校游泳队训练 3 年的男队员最大心率平均可达 20次/ 1 rn 训练 3 a, i 年的女 队员略有降低, 但平均也能达到 2 5 mn 个别女队员( 0 次/ i, 连续两年市学生游泳 比赛 单项第一名) 则达到男队员 20次/ i 水平。值得注意的是, 1 mn 在完成同样负荷的次最大强度如 4X 0 0 1 m 快速游过 程 中 , 队员 的心率反 而会 高于男 队员 , 女 而且 心率 的恢 复速 度也 比男 队员慢 。我们认 为 , 这 可能是女子的心脏体积较小导致每搏输 出量较小 , 要获得同样心输出量 , 就必须加快心率以补偿每搏输
mx 1 1 y h o t m. n m0 2 @ a o . o c o
8 9
维普资讯
心率呈现线性的平行变化。此外 , 一面踩水 、 一面用食指和拇指按颈动脉测心率对于在深水区无法站立 的游 泳队员也 是唯一 可行 的监测 方法 。
2 运动心率监测在学校游泳 队训练 比赛 中的应用
进行 检测 和反馈 在 防止 运动 损伤 和过度疲 劳方 面 十分必要 。
其三, 对运动机能和负荷的测试 目 前有多种方法 , 作为普通学校 的游泳队 , 我们选择的原则有如下
几条:
1 测试能对运动负荷和生理应激水平进行客观的量化 , ) 二者因果关系明确 , 无关干扰 因素较少, 尽
可能排除个体差异和时变性特点;
运 动 心 率监 测 在 学校 游 泳 队 训 练 比赛 中 的 应 用研究
马 秀 梅
( 上海城市管理学院 基础部 , 上海 20 3 动心率监测在 学校 游泳 队训 练和 比赛 中多方 面的创新应 用, 运 并通过 实验得 出
游泳训 练能明显提 高迷走神经张 力的研 究结论 。
2 1 常规训 练 .
在完成每一项训练计划时, 虽然是教练在给队员确定外部负荷, 如速度、 强度、 游距、 间歇时间与方 式等, 但当这些外部负荷作用于队员后 , 引起队员机体所发生的真实的身体反应程度却因人、 因时而异。 文献和训练研究都 已证实 : 心率与运动强度、 摄氧量和能量代谢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尤其在递 增 负荷运 动直至次 最大负 荷运 动 中 , 负荷强 度逐渐 加大 , 代谢需求 越来越 高 , 随着 能量 摄氧量 越来越高 , 心率也会越 来越高 , 在一般情 况下 , 这一 区 间的 心率 变化 范 围从 10次/ i 升 至 10次/ i_ 。由 1 mn上 8 mn】 J
[ 关键词] 学校游泳队 ; 运动心率 ; 用研 究 应 [ 中图分类号] G 6 . [ 8 1 1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0 4 5 (0 8 0 0 8 0 0 8— 6 7 20 ) 3— 0 9— 4
0 前言
我校从三年前进行体育教学改革 , 首先在高职学院和中专部成立了游泳俱乐部, 这一教学模式的改 革在很大程度上激发 了广大学生游泳锻炼的热情。在学生大面积参与 的群众基础上 , 一批游泳尖子进 入学校游泳队, 游泳成为我校特色体育项 目。如何让这些以前并非专业 队员的学生在课余科学合理地
维普资讯
第2 3卷第 3期
V0 . 3 No 3 12 .
荆 门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J un l fJn me eh ia olg or a ig nT c nclC l e o e
20 0 8年 3月
Ma . 0 8 r2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