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中医诊断学授课教师:何建成授课时间: 2008-2009 年度 2 学期内容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1、掌握“主诉”的含义。
2、熟悉问诊的方法和和问诊的内容。
3、了解问诊的意义。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重点:主诉。
难点:(1)确定主诉,(2)主诉与主症的关系,(3)如何围绕主诉询问。
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第三章 问 诊定义: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历史沿革:《内经》已记载了许多问诊的内容;《景岳全书》有十问篇,将问诊归纳为十问歌;《寓意草》拟定了病案的书写格式,对问诊的有关内容 作了规定,与现在中医病案的书写内容相近。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1、教具、手段、方法:课堂讲授,问诊示范,列举病例,ppt2、时间分配:共2学时。
(1)问诊的含义、意义及方法(20分钟)(2)问一般情况(5分钟)、主诉(15分钟)、现病史(20分钟)、既往史(5分钟)、个人生活史(10分钟)、家族史(5分钟);(3)使用教材和参考书:①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法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2;②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③《中医诊断学学习指导》上海:上一、问诊的意义1、问诊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问诊可以弥补其它三诊的不足。
3、问诊可以为其他诊法提供大体查病的范围,可以使诊察更具目标性。
4、问诊可以了解患者隐曲,并可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
二、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环境安静,聚精会神2、态度和蔼,激发信心3、语言通俗,忌用术语4、系统全面,准确可靠5、重点明确,简明扼要6、必要提示,避免暗示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及个人生活史。
一、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况、职业、发病节气、出生地、常住地、单位等。
2019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主症:呕吐(上)——胃气上逆
心下痞(中)
肠鸣(下利)(下)——脾失健运
病机:病邪乘虚内陷,寒热互结于中,中焦痞阻,升降
失司
治法:开结除痞,和胃降逆
方药:半夏泻心汤
4.寒饮
(1)寒饮呕吐(12)
主症:诸呕吐,谷不得下者
病机:寒饮内停,胃失和降
治法:散寒化饮,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小半夏汤
3.胃反病机与脉证(4、5)
主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
病机:脾胃虚寒,气血不足,不能腐熟水谷,胃气上
逆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营虚、血不足、胸中冷(4)
(二)治则与禁忌(1、6)
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一)证治
1.寒证
(1)肝胃虚寒(8、9)
主症:呕而胸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
(2)饮阻气逆(18)
主症:胃反,吐而渴欲饮水,或兼有头眩,心下悸
病机:饮阻气逆
治法:利水化饮
方药:茯苓泽泻汤
(3)寒饮搏结胸中(21)
主症: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
愦然无奈
病机:寒饮搏结胸中
治法:辛散寒饮,舒展阳气。
方药:生姜半夏汤(半夏降逆止呕,生姜汁辛散通阳)
(4)呕后调治(13)
主症:食已即吐
病机:实热壅阻于肠,腑气不通
治法:泄热去实
方药:大黄甘草汤
(3)热结饮阻(19)
主症:吐后贪饮
病机:吐而阴伤,热郁于内,饮热互结
治法:发散祛邪,清热止渴
方药:文蛤散
(4)热利兼呕(11)
主症:干呕而利(腹痛,利下热臭或垢积)
病机:热迫于肠则利,邪扰于胃则呕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上海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网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学年:2011-2012学期:1课程名称:诊断学基础(胸部检查——胸壁及胸廓检查)题目:检体诊断时数:1本次课程要求与需要解决的问题:1.了解胸壁的检查方法、内容和临床意义。
2.掌握异常胸廓的特点和脊柱畸形引起的胸廓变化。
授课组织形式:课堂讲授,临床见习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诊断学基础(胸部检查——胸壁及胸廓检查)授课教师:金涛授课时间:2020111111-20-20-201212年度1学期1周内容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1.了解胸壁的检查方法、内容和临床意义。
2.掌握异常胸廓的特点和脊柱畸形引起的胸廓变化。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胸壁的检查方法、内容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
正常胸廓和异常胸廓(桶状胸、扁平胸、鸡胸、漏斗胸)胸廓一测性或局限性变形、胸廓局部突起及脊柱畸形引起的胸廓变形。
胸壁静脉、皮下气肿及胸壁压痛。
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教学程序:胸廓的检查方法、内容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胸壁的检查、乳房主要内容:胸廓的检查方法、乳房的触诊复习思考题:桶状胸的临床意义PPT ,使用教材:诊断学基础撰写人金涛教研室内科学撰写日期202011.0911.09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学年:2011-2012学期:1课程名称:诊断学基础(胸部检查——肺部检查)题目:检体诊断时数:2本次课程要求与需要解决的问题:1.了解呼吸类型、频率、节律、深度及两侧呼吸运动正常情况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2.掌握语音震颤的检查方法及其增强、减弱或消失的临床意义。
3.了解胸膜摩擦感的检查法和临床意义。
4.掌握肺部叩诊的方法和内容。
5.掌握正常肺部的叩诊音和肺部的病理性叩诊音及其临床意义。
6.掌握正常呼吸音和病理性呼吸音的发生机理、听诊特点和临床意义。
7.掌握干罗音、湿罗音、捻发音和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理、听诊特点和临床意义8.掌握语音传导的听诊方法及其增强和减弱的临床意义。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中医专业英语(二)授课教师:兰凤利授课时间: 2007-2008 年度第二学期周:1-10内容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第四章中医现代科技文献翻译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了解中医学文章标题的特点及其英译要求,了解中医现代科技文献翻译中的常见问题,掌握中医学文章标题、摘要、学术论文及专著的翻译方法,掌握简洁译文的方法。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1.中医学文章标题的特点及其英译要求1.1 格式1.1.1 词组式1)痛经证治Pattern Identificati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Dysmenorrhea2)小儿高热治验Experiences in Treating Infantile High Fever3)梅核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Treatment of Globus Hystericus (Plum-Pit Qi)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Treatment of Globus Hystericus (Plum-Pit Qi) with Integrative Medicine4)冠脉侧支循环的中医研究进展Progress of Chinese Medical Studies on Collateral Circulation of Coronary Artery1.1.2 动宾式1)论针灸配穴法On Combined Use of Acupuncture Points1. 兰凤利主译. 汉英对照针灸治疗抑郁症[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新世纪中医英语教程》(上下册)方廷钰丁年青总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2)探讨王履的学术思想及其成就On Wang Lv’s Academic Ideas and Achievements3)试论临床病理诊断与四诊合参Clinical Pathological Diagnosis and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Four Examinations1.1.3 主谓式1)穴位注射治疗更年期综合征Treatment of Climacteric Syndrome with Acupuncture Point Injection Therapy1.1.4 疑问式1)怎样练功治好失眠?How to Practise Qigong for Curing Insomnia?2)当归四逆汤中有生姜吗?Does Danggui Sini Decoction Contain Fresh Ginger?3)黄芩汤主治什么症候?What Are the Indications of Scutellaria Decoction?1. 2 副标题1.2.1 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1)判其归属,各有互茂—风、燥、湿属性探讨On the Nature of Wind, Dryness and Dampness2)济阴阳兮,形神共养—中医防老延年的独特理论与经验Uniqu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CM for Prolonging Life3)动静合宜,以平为期—妇科病证诊余杂谈Balancing: Treatment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1.2.2 对文章内容加以说明1)滋阴法在治疗肿瘤病中的运用—钱伯文老师经验介绍Treatment of Tumor with Yin-Nourishing Method: An Introduction to Professor Qian Bo-Wen’s Experience2)药对举隅—学习各家中药配伍经验Examples of Medicinals Used in Pairs: Experiences in Compatibility Developed by Different Schools1.3 中医文章标题与医学文章的比较1.3.1 study, approach等词的使用1) study 等词前有修饰语Biochemical Study on PhlebotomusRadiotherapeutic Approach to Carcinoma of Bladder2) study 等词为复数Studies on Embedding Materials3) study 等词放在副标题中Replacement of Bladder: A Study of 100 Cases1.3.2 病例数的处理1)针刺治疗面瘫115例Treatment of Facial Paralysis with Acupuncture: A Review of 115 Cases2)72例慢性肾炎治疗分析Treatment of Chronic Nephritis: An Analysis of 72 Cases1..3 “关系”的处理1)Aspirin-induced Gastritis and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2)癌症与饮食的关系Cancer and Diet2. 中医现代科技文献翻译要求与方法2.1 简练简洁中医文章译文的几种方法2.1.1 用英语的一个名词对译汉语的一个词组天行瘟疫 pestilence如银内障 cataract拘挛不伸 spasm引经报使(药)guiding (herb/medicinal)肌肉瘦消 emaciation里急后重 tenesmus心悸怔忡 palpitations麻木不仁 numbness乳汁不通 agalactia2.1.2 使用形容词1)藏象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严世芸 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 2003 年 2 月第 1 版 《中医各家学说习题集》
学的丰富内容,为今后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打下扎实基础。
要求:
1、 掌握历代医家的争鸣与中医学发展的关系和各家学
说的形成因素及特点。
2、 熟悉各医学流派的形成、特点和代表医家。
3、 了解学习各家学说的目的和意义。
2.脏腑六气病机说。
3.玄府气液说。
4.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六经传受皆为热
证的观点。
5.亢害承制论。
6.杂病和热病的治疗经验、降心火益肾水的指导思想。
7.刘完素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小结:
本次课我们主要讲解了刘完素生平和著作,脏腑六
气病机说,玄府气液说,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
甚、六经传受皆为热证的观点, 以及其杂病和热病的治疗
重点、难点:
1.各家学说的形成因素及特点 2.各医学流派的形成、特点和代表医家
内容安排: 主要内容:
1、 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 中医各家学说的产生和兴盛,著名医家的学术成就对
中医学的影响和贡献。 3、 主要医学流派的形成和研究方向。 4、 《中医各家学说》研究的范围、学习目的、要求和方
小结:
本次课我们主要讲解了李杲生平和著作,对脾胃生理 和病理的论述,阐发内伤热中证,以及制方遣药的特点 使我们对李杲有了更深的了解,以更好的指导临床。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李杲对脾胃生理功能的论述。 2.李杲认为内伤热中证的主要病机是什么? 3.李杲治疗内伤热中证的用药法度是什么? 4.李杲《脾胃论》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王好古是李杲的学生,他的学术成就对中医学的发展 具有重要影响,历代医学受到其影响颇深。课后主要预 习的王好古主要学术成就和治疗经验。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学年: 05~06学年学期:第一学期课程名称:生物化学题目:生物化学时数: 78学时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第3页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第7页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第11页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第14页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第15页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第16页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第17页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第18页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第19页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第20页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第21页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第22页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第23页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授课教师:张学礼第25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学年:2008-2009 学期:2 课程名称:中医诊断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中医诊断学授课教师:雍丽授课时间:年度学期周第四章切诊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第一节脉诊一、本节的目的和要求1.学生通过学习本章节,应掌握寸口脉诊的方法,正常脉象的特征,常见脉象(如:浮、沉、迟、数、实、洪、细、弦、紧、滑、涩、濡、缓、弱、微、促、结、代等脉)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相兼脉的结合与主病规律。
能够基本上辨识临床常见脉象(浮、沉、迟、数、洪、细、弦、滑、弱、促、结、代等)。
2.熟悉脉诊的原理及诊脉意义,脉象的生理变异,长、短、芤、革、牢、散、动、疾脉的特征和临床意义,诊妇人脉、诊小儿脉的特殊性。
3.了解遍诊法、三部诊法的诊脉部位,真脏脉的特征和临床意义,脉诊的研究进展。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理解平脉胃、神、根的含义。
相类脉的比较。
三、教学内容:1.脉诊的原理,脉诊的意义。
2.诊脉部位和方法:寸口诊法、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诊法、仲景三部诊法。
诊脉的时间、体位、指法。
3.脉象构成要素。
4.正常脉象:胃、神、根的含义、特征和意义,正常脉象的特点,脉象的生理变异。
5.常见二十八脉的脉象及意义。
6.相似脉的鉴别比较,相兼脉与主病规律,真脏脉的含义、特征和临床意义。
7.诊妇人脉与小儿脉。
8.脉诊研究进展(自学)思考题:1、气血阴阳在脉象形成中的作用?2、五脏与脉象形成的关系?3、为何“独取寸口”?脉诊教学时间为8学时。
第2页内容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4、寸口脉法与脏腑的分属关系?5、诊脉指法有哪些?6、何谓脉象的位、数、形、势?7、试述构成脉象的八要素。
8、诊脉时应注意那些事项?9、平脉的特点有哪些?10、何谓斜飞脉和反关脉?11、试述脉象的生理变异。
12、比较浮、芤、革、散、濡脉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13、比较沉、伏、牢、弱脉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14、比较濡与弱、革与牢、促结代三组脉的异同。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曹颖甫,《金匮发微》,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年11月
撰写人
教研室
金匮
撰写日期
二、肠痈
(一)脓成证治(3)
主症: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
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
病机:肌肤失养,痈脓结于肠,气血郁于里,阳气不
足,正不胜邪。
治法:排脓消痈,振奋阳气
方药: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仁排脓开壅利肠胃(重用)
附子振奋阳气,辛热散结(轻用)
败酱破瘀排脓
(顿服,小便当下。恐有错简)
(二)脓未成证治(4)
主症: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
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沉紧者,脓未成,
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
病机:热毒内结,营血郁滞
治法:清热解毒,消痈排脓,逐瘀攻下
方药:大黄牡丹汤:
大黄、芒硝荡涤实热,宣通壅滞,丹皮、桃仁
凉血逐瘀,瓜子排脓散痈。
三·金疮(自学)
复习思考题:
试述如何辨别疮痈有脓无脓?
试述肠痈脓成和脓未成的证治。
预习范围:
预习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有关内容。
本篇授课安排1学时
使用教材:
新世纪金匮要略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
参考书:
清·尤怡,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年7月
清·吴谦,《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10月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学年:学期:课程名称:金匮要略选读
题目:疮痛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时数:1
本次课程要求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1.了解痈肿、肠痈、金疮、浸淫病等的概念与合篇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湿在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风湿兼气虚――防已黄芪汤方
风湿兼阳虚
风湿兼表阳虚――桂枝附子汤
风湿兼表里阳虚――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
3、暍病
暍病的概念
暍病的治疗禁忌
伤暑热盛――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加人参汤证汗出的机理
伤暑湿盛一--物瓜蒂汤
思考题
1、何谓痉病、湿病、暍病?
2、刚痉与柔痉的区别是什么?
1、痉病
痉病的概念
刚痉的概念
柔痉的概念
刚痉、柔痉的鉴别
发热无汗(反)恶寒(太阳病)——刚痉
发热汗出(不)恶寒(太阳病)——柔痉
误治成痉
痉病的典型脉象
痉病的治疗禁忌
刚痉――葛根汤
柔痉――栝蒌桂枝汤
痉病阳明热盛――大承气汤
2、湿病
湿病的概念
湿痹的概念
湿郁发黄
寒湿在上的治法(纳药鼻中)
3、湿病的治疗大法是什么?试述其理。
4、试述麻黄加术汤证与防己黄芪汤证的证治
5、试述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及甘草附子汤三汤证的证治。
预习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本篇论述了百合、狐惑、阴阳毒三种疾病的证治。
2学时
使用教材和参考书同上。
撰写人
教研室
撰写日期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学年:学期:课程名称:金匮要略选读
题目: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时数:2
本次课程要求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1.了解痉湿暍三病的概念与合篇的意义。
2.熟悉痉病、暍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论治。
3.掌握湿病的特点,治疗原则及其辨证论治。
授课组织形式:
课堂讲授
提问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金匮要略选读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年度学期周
内容
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
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1.了解痉湿暍三病的概念与合篇的意义。
2.熟悉痉病、暍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论治。
3.掌握湿病的特点,治疗原则及其辨证论治。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
湿病的特点,治疗原则及其辨证论治。
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