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建群-上海中医药大学

合集下载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谢建群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6(014)012
【摘要】目的探析在中医内科临床中应用活血化瘀方式治疗的效果,以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2月-2015年9月间本院收治的患者,采用抛掷硬币方式对2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100例,进行活血化瘀方式治疗,对照组100例,给予常规方案治疗,对比2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中涉及的数据资料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0%,对照组为9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活血化瘀方案能够有效治疗较多疾病,临床效果明显,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改善和恢复,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136-137)
【作者】谢建群
【作者单位】江西省遂川县草林中心卫生院内科,遂川34392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J], 刘伟
2.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探讨 [J], 刘国民
3.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 [J], 顾生龙
4.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J], 吕玉苹
5.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J], 朱越;陶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中医药大学 教师发展中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 教师发展中心
打破学科界限和信息壁垒,与境内外十余所高校合作,建立跨学 科、跨地域的教师发展联盟,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7
3.成果的创新点(不超过 800 字)
1.率先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创立医学院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理 论框架和制度体系
基于 30 余年教学改革的经验,充分认识教师在保障教学质量中的 核心作用,率先在国内医科院校建立富有中医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教师教 学发展中心,对教师发展的理念、目标、途径和方法等要素进行整体构 建,形成了教师教学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制度体系和质量监测保障体 系,获得了社会和行业的广泛认可。在《中国大学教学》等权威期刊发 表相关论文 35 篇,编撰《教师成长系列丛书》、《中医 PBL——我们 的思考》等相关文集 17 本,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教育发展 战略研究》和多项部市级教师发展研究项目。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关键在 于教师,中医传承创新的关键也在于教师。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新 时期教师提升发展的有效途径。
2009 年我校率先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顺应全球医学教育发展趋 势,探索形成符合国情、富有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新模式:
构建医学教师发展的理论框架,形成对接国际、国家和学校发展方 向(Three Levels of Development Direction)、营造教学发展文化 (Teacher’ s Development Culture)、渗透中医传统师承特色(Teacherapprentice Mode)、拓展教师教学发展空间(Teacher’ s Development Space)的 4T 理念,解决教师教学发展的理念问题;
4
五年来完成《中医药教育发展战略-教师发展研究》任务;与境内外 10 余所高校建立教师发展联盟;举办全国性教师发展专题培训研讨会 24 次,吸引了 70 余所高校教师共同参与教师发展相关活动,培训校内外师 资达到 15000 余人次。

疏肝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疏肝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疏肝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潘相学;谢建群
【期刊名称】《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6(20)4
【摘要】目的:观察疏肝饮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和对照组(15例),中药组口服疏肝饮煎剂,对照组口服得舒特,疗程均为8周。

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为8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饮能有效缓解患者腹痛、腹部不适、肠胀气及排便异常等临床症状,尤其在缓解肠胀气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疏肝饮同时能显著提高患者相关生活质量,改善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过度担忧,改善精神和睡眠。

结论:疏肝饮能有效缓解IB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总页数】3页(P48-50)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疗法;疏肝饮;生活质量
【作者】潘相学;谢建群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消化科;上海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4;R574.62
【相关文献】
1.疏肝健脾方配合心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邹卫兵;甘辉虎
2.疏肝润肠方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J], 胡珂;张涛;李跃民;纪云西;符小聪;何承志
3.疏肝解郁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8例临床观察 [J], 郑朝军
4.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刘斐
5.疏肝调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J], 刘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学术委员会委员:( 45人,按姓氏笔画)
丁年青 卫洪昌 王忆勤 王庆其 王灵台 王拥军
王峥涛 王 群 石印玉 叶 进 刘 平 朱邦贤 张 宁 严世芸 何立群 陈红风 苏 励 张 彤 沈远东 李医明 陈凯先 张泽安 张志雄 李其忠 陆金根 严隽陶 沈雪勇 吴焕淦 张婷婷 张静喆 杨永清 季 光 杨华元 郑青山 范忠泽 房 敏 周 嘉 胡之璧 施 杞 施建蓉 徐列明 郭 忻 徐德生 谢建群 虞坚尔
主任委员: 陈凯先
副主任委员:谢建群 刘 平 胡之璧
秘书:季 光
学科分组:(按姓氏笔画)
医史文献:朱邦贤 严世芸
中医基础:王庆其 李其忠
中医诊断:王忆勤
中西医结合基础: 卫洪昌 张泽安 张志雄 施建蓉 中医临床基础:叶 进
药学:王峥涛 张 宁 张 彤 李医明 陈凯先 郑青山 胡之璧 郭 忻 徐德生
临床:
内科学:刘 平 何立群 苏 励 沈远东
季 光 范忠泽 谢建群
外科学: 陈红风 陆金根 周 嘉
骨伤科: 王拥军 石印玉 施 杞
妇科学: 张婷婷
儿科学: 虞坚尔
中西医结合临床:王灵台 张静喆 徐列明 针灸推拿:严隽陶 沈雪勇 吴焕淦 杨永清 房 敏 中医工程:杨华元
社科: 王 群
中医外语:丁年青。

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

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

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郑昱;谢建群;李萍;洪原淑;洪佩君;王雪芬【期刊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年(卷),期】2007(25)6【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

方法:收集1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虚实辨证,并与Hp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慢性糜烂性胃炎实证(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血型)(62.50%)多见,明显高于虚证(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37.50%)(P<0.05)。

虚证之Hp感染率明显高于实证(P<0.05)。

结论:慢性糜烂性胃炎中实证所占比例高于虚证,两证均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且虚证Hp感染率更高。

【总页数】2页(P1210-1211)【关键词】慢性糜烂胃炎;中医辨证;幽门螺杆菌【作者】郑昱;谢建群;李萍;洪原淑;洪佩君;王雪芬【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733【相关文献】1.糜烂性胃炎中医分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分析 [J], 王静2.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附108例临床资料 [J], 柳冬兵;李莉;刘加新;王欣燕;叶涵婷3.中医辨证分型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效果 [J], 俞淑芹;严晓健4.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像及病理表现相关性分析[J], 乔艳;房玲;杨惠卿;焦俊英5.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中医分型及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J], 赵东升;赵东杰;周毅萍;邓兰琼;崔世高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祺饮阻断胃癌前病变细胞增殖的临床观察

胃祺饮阻断胃癌前病变细胞增殖的临床观察

胃祺饮阻断胃癌前病变细胞增殖的临床观察马贵同;龚雨萍;胡鸿毅;陆雄;柳文;谢建群【期刊名称】《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1999(13)3【摘要】为观察胃祺饮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癌前病变细胞及其抗自由基损伤作用 ,收集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完全大肠化生或伴中度不典型增生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中药胃祺饮治疗组 3 0例 ,西药叶酸对照组 3 0例 ,分别予胃祺饮及叶酸口服 ,共 3月。

观察治疗前后胃粘膜肠化组织切片中硫酸粘液转化率、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ras癌基因蛋白P2 1表达变化 ,以及胃液中过氧化脂质 (LP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变化。

结果表明 :中药组硫酸粘液转阴率为76 .6 7% ( 2 3 /3 0 ) ,治疗前后PCNA、P2 1蛋白表达和LPO活性明显下降 ,GSH -Px活性上升 ,较西药组有显著差异 ,从而证实胃祺饮不仅能阻断促癌过程中的氧化损伤 ,对胃癌前病变细胞的增殖也有良好的逆转作用。

【总页数】3页(P20-22)【关键词】胃祺饮;胃癌前病变;硫酸粘液转化率;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P21;抗自由基损伤【作者】马贵同;龚雨萍;胡鸿毅;陆雄;柳文;谢建群【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胃肠病研究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6【相关文献】1.胃宁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附三九胃泰冲剂治疗30例对照 [J], 朱君华;林馨2.滋胃饮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亏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J], 贾晓玮;闫良;郭立中3.胃祺饮全方挥发油对AGS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英文) [J], 谭宝;石海莲;季光;鲁岚;曹爱丽;施松善;谢建群4.胃祺饮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J], 谢建群;马贵同;程焕章;陈光钓;李千红;龚雨萍;瞿文龙;王楠;陆雄;贾筠生5.胃祺饮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胃动素的影响 [J], 柳文;郝微微;朱凌宇;龚雨萍;唐志鹏;王臻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打造“心”中医海宝,培育“新”中医青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世博会志愿者激励关爱机制

打造“心”中医海宝,培育“新”中医青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世博会志愿者激励关爱机制

打造“心”中医海宝培育“新”中医青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世博会志愿者激励关爱机制为激励和保护志愿者参与世博、服务世博的热情,上海中医药大学根据志愿者14天世博服务的疲劳周期,在“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以精神激励为主”的原则下,结合上海中医药大学专业特色,制定了周密的激励关爱计划。

一、激励计划在精神激励方面,上海中医药大学针对世博志愿服务特别制作了杏林徽章。

杏林徽章共分两个系列,分别为“草本”系列和“精气神”系列,均为一套七个。

“草本”系列以7味中药为题材进行设计,针对上海中医药大学所有世博会志愿者发放。

如果志愿者服务满两个班次,便可获得一枚“草本”杏林徽章。

“草本徽章”的发放顺序及含义依此为“远志”——中医海宝,志向高远;“百合”——百年盛事,同心合力;“细辛”——辛勤心细,微笑服务;“枳实”——疏肝理气,自我调整;“平地木”——平和坚定,矢志前行;“五味子”——品味世博,感悟成长;“当归”——放飞梦想,满载而归。

“精气神”系列则是针对片区选出来的明星志愿者,其设计为在杏花芬芳烘托下的世博会志愿者之心,背景则是中医典籍中的人身三宝“精、气、神”以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地、人、和”。

同时,学校还通过班车文化的建设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激励,每个班车在出发上车前用“爱的鼓励”,有节奏地一起鼓掌为大家加油,让自己用饱满的热情投入一天的志愿服务;在回校上车前相互拥抱、鼓励,用这种方式来庆贺“共同的胜利”,肯定彼此一天的辛勤付出。

当然,每个班车还可以有自己的自选动作,发挥志愿者们的创意与积极性,建设属于他们的同伴激励文化。

在物质激励方面,学校会安排校领导、院领导、各职能部门领导分批前往慰问我校的世博会志愿者,为辛勤服务的“小白菜”和“蓝莓”们送去慰问物资。

同时,我们还会为每位参与世博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提供一张世博学生门票,感谢他们对世博运行做出的重要贡献。

通过“世博达人”、“中医海宝主打星”、“明星志愿者”等评奖评优机制,我们还将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给予集中奖励。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成立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和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成立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和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成立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和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07.11.19•【字号】•【施行日期】2007.1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继续教育正文上海市卫生局关于成立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和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通知各区县卫生局、浦东新区社发局、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各有关大学、各医疗卫生机构、其他各有关单位:为加强对本市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提高毕业后医学教育质量,促进毕业后医学教育发展,逐步建立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根据卫生部要求,经研究,决定成立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的任务是:在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和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对全市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管理;评估、认定普通专科培训基地;开展全市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研究;拟定全市毕业后医学教育规划和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任务是:在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和市卫生局的领导下,依据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和《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指导、协调和管理本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推荐本市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组织审定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政策研究;拟定本市继续医学教育的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由于两个委员会的工作基本任务相同,为提高工作效率,两个委员会委员由同一批人员担任,即由市卫生局、部分区县卫生局、高等医学院校和医疗卫生机构的代表和专家组成。

委员会委员随职务和工作岗位变动而自然更替。

两个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科研与教育处。

办公室的任务是执行委员会决议,落实委员会确定的各项工作,处理日常事务。

撤销1988年成立的上海市卫生系统成人教育委员会。

附件: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成员名单上海市卫生局二〇〇七年十一月十九日附件上海市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和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成员名单主任委员:徐建光上海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常务副主任委员:蔡威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副主任委员:陈浩上海市人事局副局长高解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卫平复旦大学副校长朱正纲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李国强同济大学副校长黄伟灿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谢建群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顾玉东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中国工程院院士秘书长(兼):唐仲进上海市卫生局科教处处长委员:凌永铭上海市人事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袁忠俭上海市卫生局办公室主任王林初上海市卫生局规划财收处处长颜世洁上海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市医事团体联合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磐石上海市卫生局疾控处处长陈晓红上海市卫生局干部人事处处长唐仲进上海市卫生局科教处处长季伟苹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处处长刘雪峰上海市卫生局法规处副处长邬惊雷复旦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吴仁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于德华同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堂林第二军医大学临床管理处处长金卫东上海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范金成浦东新区社发局副局长金其林杨浦区卫生局局长花根才普陀区卫生局局长刘诗强徐汇区卫生局局长刘国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王玉琦中山医院院长李宏为瑞金医院院长李静长海医院院长顾小萍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办公室主任:唐仲进(兼)办公室成员:胡天佐姚玮莉许铁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导师谢建群
一、简介
谢建群,男,1953年生,硕士学位,主任医师,教
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兼常务
副校长。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务理事,世界
中医药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
翻译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学术研究
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学会副主任委
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中医中药治疗胃肠病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以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为重点),其中对肠易激综合症,胃肠激素的致病因素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有效深入的探索,居同行的领先地位。

以第一负责人完成了市科委、市教委、市卫生局课题各一项。

作为主要参加者承担的科研课题"清肠栓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疏肝饮治疗IBS临床与实验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发表论文30余篇,著作5部。

代表性论文有《疏肝健脾汤防治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胃祺饮治疗萎缩性胃炎临床及研究》、《疏肝健脾汤对应激腹泻小鼠血清5-HT的实验研究》。

任《实用中医脾胃病学》副主编,任《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编委。

已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博士研究生7人。

二、研究方向:
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的研究
三、对进站博士后的要求:
中医内科学专业,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有一定创新思维,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