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二课件

合集下载

韦庄《菩萨蛮》(其二)PPT课件

韦庄《菩萨蛮》(其二)PPT课件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比喻生动贴切,极言其皮肤
之白皙、细腻,因为卖酒女
子用手打酒,手臂的动作格
外引人注目,所以作者对皓
腕加以特写。
19
还未 乡老 须莫 断还 肠乡 。,
20
还未 乡老 须莫 断还 肠乡 。,
须:必定。 断肠:形容非常伤心。
9/29/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21
寄居他乡的人 总是为思乡之情所 苦,这首《菩萨蛮》 却写道:“未老莫 还乡,还乡须断 肠”。
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
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
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
折而真切。
9/29/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5
写作背景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 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第二首。 黄巢起义之后,藩镇混战,韦庄 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本词就 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作。
酒家女操作用手,所 以特写其皓腕,洁白的 手腕如霜雪凝成,其美 貌自不难想见。
18
江 南 好
9/29/2020
(1)好在景美
春水碧于天
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水 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 绿,令人心旷神怡。
(2)好在生活美
画船听雨眠
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沥 的雨声,渐渐入眠,十分惬 意闲适。
(3)好在人美
9/29/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1
9/29/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2
《菩萨蛮》(其二) 韦庄
9/29/202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3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人。此前曾漫 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 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 他做过宰相,卒于蜀。他的诗都很著名, 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 “花间派”重要词人。长安的长篇叙事 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 妇吟秀才”,著有《浣花集》。

韦庄《菩萨蛮》(其二)ppt课件03

韦庄《菩萨蛮》(其二)ppt课件03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 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 作,表现了它们依恋主人不忍离去的 深情;“啼”字写出了黄莺鸣叫的特 点,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之情。
钓船归· 绿净春深好染衣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 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参考翻译 绿色纯粹,盛春时节的绿色是染衣的天然好材料。浓 烈春意触近柴扉。(湖面)水波荡漾,白鸥飞舞,眼前 的景象让白鸥和“我”都忘却机心(与世无争)。看着南 来北往的行人。只有“我”独自老去,(朋友离别)故人 渐渐离去。夕阳西下,湖面晚霞遥送(我的)渔船回家, 水中鳜鱼新鲜肥美。
①“丝丝”指风轻,“点点”指雨柔。(2 分)②“丝丝”“点点”两个叠词,把春 天特有的风轻雨柔的美好韵味尽情透出, 同时暗含了柳摇若风、花落如雨的比喻, 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妙画面。(2分) ③为下面的抒情做好铺垫。(或叠词还起 到了音韵和谐的效果。)
“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 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 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 叶的形,“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 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①“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 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 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 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心情” 只要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不要求全面。) ②“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 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 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 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③二者各有其 妙。(理由见上) (观点明确1分;结合诗歌分析2分;比较1分。只答出 哪一个更好而没有具体分析的,不给分。)

最新《菩萨蛮》(其二)课件PPT完整版

最新《菩萨蛮》(其二)课件PPT完整版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反映出作者怎 样的情感?
情感:语气轻松诙谐,感情醇厚真挚。 反映出对江南的极度迷恋和热爱。
知人论诗
背景材料:
韦庄 (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属陕西长安 县)人,昭宗乾宁元年进士,韦应物之四世孙。广 明元年(880)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他身陷 兵火,弟妹失散。中和二年(882)春,逃至洛阳, 后流落江南。
答案:D
C.此恨谁雪 看涛生云灭
D.此恨谁雪 细看涛生云灭
(2)词中的“睨柱吞嬴”,指的是(1分) A.唐睢在秦廷胁迫秦王就范的故事 B.贾谊奋笔著文批评秦皇嬴政的故事 C.蔺相如在秦廷怒斥秦王的故事 D.荆轲行刺嬴政掷匕于柱的故事
答案:C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
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甲)!堂堂剑气,
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
醉眼,(乙)。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
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1) (甲)(乙)两处的文句依次是(1分)
A.此恨谁雪 细看涛生云灭 B.此恨凭谁雪 看涛生云灭
一、形式认读
《菩萨蛮 》(其二)
晚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 还乡,还乡须断肠。
二、披文入境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在充分了解有 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作品提供 的语言材料的仔细揣摹,发挥想象,进 入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正确把握作者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⒈游人只合江南老 ⒉春水碧于天 ⒊垆边人似月 ⒋皓腕凝霜雪 ⒌还乡须断肠
⒈应该 ⒉比 ⒊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 卖酒的地方 ⒋洁白 ⒌一定,应当

《菩萨蛮(其二)》(上课正式版).PPT课件

《菩萨蛮(其二)》(上课正式版).PPT课件
❖相同点:韦庄的《菩萨蛮》显然顺承 了白居易的《忆江南》。两人的词都 用了简洁清新的语言勾勒了江南风光 秀丽的图画,并融进了深深热爱、依 恋江南的感情。
18
❖ 不同点:韦庄的词在表现依恋江南之情 的同时,还表达了漂泊难归的愁苦之情 。白居易的词是用清丽淡雅的语言匀勒 江南山水,而韦词则把人物形象的刻画 纳入其中,“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更有一种美好生活的描绘。可以说 ,白词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幅“江南山水 图”,而韦词则是一幅“江南风情图” 。
②表面上写得很旷达,说“我”没有老所以不还 乡,而心中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郁结的愁苦之情。 因为回到那弥漫着战乱烽火的故乡,只会有断肠 的悲哀。诗歌在描写江南好的背景下,叙述作者 常年漂泊异乡、有家难归的痛苦感情。
13
《白雨斋词话》说:“韦端己词,似 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
14
艺术手法分析
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长篇 叙事诗《秦妇吟》为其代表作,人称“秦妇吟秀 才”。
其词尤具特色,内容有男女之情、离愁别恨, 然能注入作者平生漂泊离乱、思乡怀旧之感,风 格清新明朗,与温庭筠其并称“温韦”,是“花 间词人”中的代表之一。
3
知识链接:花间派
后蜀赵崇祚(zuò)收录了温庭筠
(yún)、欧阳炯(jiǒng)、韦庄等十
情都委婉地蕴藏在这表面看来非常直率
的话中了。
11
讨论主旨
❖按常情,做客异乡的游子总以不得 还故乡而愁绪满怀,但这首词确偏 偏反过来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 断肠。”,这是为什么?这和诗人 所要表达的主旨有什么关系?(联 系写作背景)
12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①久居他乡的游子都会思念家乡,作者却说不到 老就不要回乡,否则会因为过早离开江南而遗憾、 惆怅,从侧面表达了对江南的极度赞美和留恋之 情。

《菩萨蛮》(其二)教学课件

《菩萨蛮》(其二)教学课件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 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第二首。 黄巢攻占长安,他身陷兵火, 弟妹失散。公元882年春,逃至洛 阳,后流落江南。 黄巢起义之后,藩镇混战,韦 庄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本词就 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作。
请从词中挑选一个合适的句子概括 韦庄《菩萨蛮》(其二)所写的内容。
“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庄,字端已,今陕西西安人,韦 应物之四世孙, 他的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唐末动荡 的社会面貌,长篇叙事诗《秦妇吟》 为其代表作,人称“秦妇吟秀才”, 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辞》并称 为“乐府三绝”。 其词尤具特色,内容不外男女欢 爱、离愁别恨,然能注入作者平生 漂泊乱离、思乡怀旧之感,风格清 新明朗,与温庭筠其并称“温韦”, 也是“花间词人”中的代表之一。
后蜀赵崇祚收录了温庭筠、欧阳 炯、韦庄等晚唐五代时期十八位词人 的作品共五百首编成文学史上第一部 文人词总集,取名《花间集》,后人 将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称为花间词。 词的题材,十之八九为花间月下,男 女之情,其他尚有些咏史征戍、行旅 写景之作。风格以辞意婉约,香软秾 艳为主,史称花间词派。北宋词家, 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 彦、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 香软浮艳,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 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
“人人尽说江南好”好在哪里?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景物美
生活美
人物美
春 水 碧 于 天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垆 边 人 皓 似 腕 月 凝 霜 雪
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 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 乡须断肠。”
表面上,江南风物美好令人留恋,游子不愿
过早还乡,若未老而还乡,将因思念江南之切 而悲伤断肠。

菩萨蛮(其二)ppt实用课件

菩萨蛮(其二)ppt实用课件
联系作者当时所处背景,家乡正值一片战乱,作者为避乱 流落江南,如果当时即还乡,只能目击离乱,令人断肠,故暂 不还乡。由此我们得知,作者不还乡只是无奈之举。“未老” 二字我们也不可忽视,古人云“落叶归根”,中国人这种浓的 化不开的故土情节是根深蒂固的,未老尚可忍受思乡之痛,可 当年华日渐老去,乡土是最终的归宿。“还乡须断肠”一句, 巧妙地刻划出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词人思乡怀人的心态,可谓语 尽而意不尽。
作者简介:
韦庄(836?-910),字端已,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韦应 物之四世孙。广明元年(880)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 他身陷兵火,弟妹失散。中和二年(882)春,逃至洛阳,后 流落江南。乾宁六年再试不第,曾官右补阙,后入蜀为西蜀 节度使王建掌书记。唐亡,王建称帝,庄为宰相,终于蜀, 谥文靖。曾于杜甫浣花溪旧居重建草堂住所,后人称其为 “韦浣花”。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
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 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这种分法虽然未免 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 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 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 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 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 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总结: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 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 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在谋 篇布局上,上片开首两句与结拍两句抒情,中间 四句写景、写人。纯用白描写法,清新明丽,真 切可感;起结四句虽直抒胸臆,却又婉转含蓄, 饶有韵致。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菩萨蛮其二》课件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菩萨蛮其二》课件
二胡·江南
想要忘记流浪,却铭记了江南 想要忘记丝竹,却记住了二胡的那一抹忧伤
年年台门拂柳,杏花春雨 在二胡流浪的步伐中 时刻有着江南的足迹
而在等待的江南深刻的眸子里 总少不了二胡的影子
《菩萨蛮》(其二) 韦庄
作者及词派
韦庄,字端己,晚唐京兆杜 陵人。著有《浣花集》。
《花间集》与“花间词派”
与温庭筠并称“温韦”, 同为“花间”重要词人。
小组讨论:词作中哪些地 方流露出词人的思乡之感?
《秦妇吟》韦庄
• 内库烧为锦绣灰, • 天街踏尽公卿骨
《江外思乡》韦庄
• 年年春日异乡悲, • 杜曲黄莺可得知。 • 更被夕阳江岸上, • 断肠烟柳一丝丝。
《绝句》杜甫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登楼赋》王粲
• 虽信美而非吾土, • 曾何足以少留!
(2)好在生活美

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沥
画船听雨眠 的雨声,渐渐入眠,十分惬

意闲适。
(3)好在人美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皓垆 腕边 凝人 霜似 雪月 。,
(1)好在景美
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水
春水碧于天 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
江 绿,令人心旷神怡。
(2)好在生活美

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沥
画船听雨眠 的雨声,渐渐入眠,十分惬

意闲适。
(3)好在人美
垆边人似月 比喻生动贴切,极言其皮肤 皓腕凝霜雪 之白皙、细腻。
还未 乡 老 须:必定。 须 莫 断肠:形 断 还 容非常伤
心。
肠乡 。,
背景材料:广明元年(880) 韦庄在长安应举。黄巢攻 占长安,他身陷兵火,弟 妹失散。中和二年(882年) 春,逃至洛阳,后流落江 南。

韦庄《菩萨蛮》(其二)ppt课件

韦庄《菩萨蛮》(其二)ppt课件

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
翡翠撒花洋绉裙。《红
楼梦》第三回
3/4/2021
精选课件
23
从古至今,众多骚人墨客对于“江 南意象”割舍不断,其原因何在?
精选课件
24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云
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
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 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精选课件
14
皓垆 腕边 凝 人 皓腕: 霜 似 洁白的手
腕。
雪月 。,
垆边人:这里 指当垆卖酒的 女子。
3/4/2021
精选课件
15
还 未 按常情,作客异乡的游子 乡 老 总以不得还故乡而愁绪满
须 莫 怀,但这首词却偏偏反过 来说:“未老莫还乡,还
断 还 乡须断肠”,这是为什么?
须:必定。
肠 乡 断肠:形 。 , 容非常伤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 断故园心眼。 ——苏轼
心。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精选课件
16
还未 乡老 须莫 断还 肠乡 。,
背景材料: 广明元年(880)韦庄在
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 他身陷兵火,弟妹失散。 中和二年(882年)春,逃至 洛阳,后流落江南。
一般游子的忧愁是不能
回故乡,但作者却是因为战乱
家,如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
李清照等人,上承花间词,去其香软浮艳,
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
折而真切。
精选课件
8
写作背景
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
前后相呼应的组词。本词为
第二首。黄巢起义之后,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菩萨蛮》(其二) 韦庄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韦庄,字端己,今陕西西安人,晚唐
诗人,韦应物之四世孙。长篇叙事诗《秦 妇吟》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为其 代表作,人称“秦妇吟秀才”。 其词风格 清新明朗,感情真挚。与温庭筠并称“温 韦”。
他在长安应举之时,黄巢攻占长安, 他身陷兵火,弟妹失散,逃至洛阳。后流 落江南,并客居江南十年。此为其避乱江 南之时所作。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 ? 江南景色美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 何日更重游! ? 杭州风物美 ?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 早晚得相逢!。
苏州女性美
意境上的异同
是回乡一定会肝肠寸断。 (步骤一)
?
联系上文所赞江南之好的句子,可知,还乡就是
过早离开了美好之江南,会因此而遗憾肠断 , 这就从侧
面表现出对江南的极度迷恋和热爱 ;再联系诗人写诗
的背景可知,作者是北方人,在中原一片战乱中来到
江南,此时若还乡,看到的一定是满目疮痍的景象,
所以说“还乡须断肠”,这 表现了诗人有家不能归的
? 同:两人的词都用简洁清新的语言勾 勒了江南秀丽的风光图,并融进了深 深热爱、依恋江南的感情。
? 异:韦词在依恋江南的同时,还表达 了漂泊难归的愁苦之情。
? 白词是用清丽淡雅的语言勾勒江南山水, ? 而韦词把人物形象的刻画也纳入其中,更
有了一种冶艳(艳丽、妖艳)意味。 ? 可以说,白词呈现的是江南山水图,而韦
苦涩和无奈。(步骤二)
借景
春水碧于天 (风景美) 画船听雨眠 (生活美)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人物美)
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
抒情
喜爱 依恋
侧写
迷恋热爱 思乡怀人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上阕两句先从美景写起,既抓住了 江南水乡的特点,又凸显了江南水 乡生活的悠闲自在。为读者展现了 一个在碧蓝的水上、精雕细刻的画 船中,听雨入眠的悠闲意境。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下阕转而写人,酒家女貌美 似月,肤白如雪。“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词人写到这里, 把江南的美景美人刻画得淋漓尽 致。以回应“游人只合江南老” 并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作结。
全词描写了江南的景色 美、生活美和人物美,表达 了诗人对江南的热爱,同时 也反衬游子不能返乡的苦衷。
未 还老 乡莫 须还 断乡 肠, 。
(3)好在人美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比喻生动贴切,极言其皮 肤之白皙、细腻,因为卖 酒女子用手打酒,手臂的 动作格外引人注目,所以 作者对皓腕加以特写。
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苦 ,这首<菩萨蛮>却 写道尺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 , 试分析这两句诗表现 了怎样的情感 ?
?
这句诗的意思是:不到老的时候就不要回乡,若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⒈游人只合江南老
⒉春水碧于天
⒊垆边人似月 ⒋皓腕凝霜雪 ⒌还乡须断肠
参考答案: ⒈应该,终老 ⒉比 ⒊旧时酒店
用土砌成酒瓮卖
酒的地方 ⒋洁白
⒌一定,应当
写什么
①请从词作第一、二句中挑选一个合适的短语 概括韦庄《菩萨蛮》(其二)所写的内容。
江南好
②江南具体好在哪里?(请用词作中原有的句子
回答)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③请用三个词语概括以上四句诗句所写到的美。
景美 情美 人美
(1)好在景美
春水碧于天
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水 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
绿,令人心旷神怡。
江 (2)好在生活美 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
南 画船听雨眠 沥的雨声,渐渐入眠,十 好 分惬意闲适。
词是江南仕女图。
பைடு நூலகம்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 水 碧 于 天 ,
春水碧于天,
春 水 碧 于 天
画 船 听 雨 眠
画 船 听 雨 眠 。
画 船 听 雨 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皓垆 腕边 凝人 霜似 雪月
垆 边 皓人 腕似 凝月 霜, 雪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