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女性肿瘤治疗进展
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

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2019年全国死因监测报告显示,恶性肿瘤位居死亡原因首位,占全部居民死因的24.09%。
近十几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均呈持续上升态势,且不同恶性肿瘤的趋势变化差异较大,各地区癌谱结构差异明显,面临的防控形势严峻。
2020年以来,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恶性肿瘤诊治相关工作均受制约,在肿瘤登记方面,对获取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生存随访工作均造成持续性的影响,数据资料的收集、质量控制和统计分析工作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研究根据全国各肿瘤登记处上报国家癌症中心的2016年肿瘤登记数据,估计2016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情况,并首次提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癌谱的流行情况。
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截至2019年8月31日,国家癌症中心共收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82个登记处提交的2016年肿瘤登记资料,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251个,县和县级市431个。
本研究中所提及的恶性肿瘤包括全部恶性肿瘤及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
2.数据审核及质控:数据质量控制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2016)》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国际癌症登记协会对肿瘤登记数据质量的相关评价标准,从可靠性、完整性、有效性和时效性4个方面进行审核与评价。
采用的评价指标包括病理诊断比例(percentage of morphologic verification, MV%)、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percentage of death certification only, DCO%)、死亡发病比(mortality to incidence ratio, M/I)以及登记处的历史发病率变化趋势、相邻两年间发病率波动情况等。
3.统计学方法:汇总符合质量控制标准的登记处数据,分城乡、性别和年龄组计算各癌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结合全国人口数据,估计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
人类子宫肌瘤药物治疗进展

床观察啊. 中国妇幼保健, 2 0 1 0 , 2 5 ( 1 6 ) : 2 3 O 5 — 2 3 O 6 . 【 1 8 】 方萍, 练凤莉. 炎琥 宁注射液 治疗小儿麻疹 1 2 6 例报告【 J 】 . 临床 和 实验医学杂志, 2 0 1 0 , 9 ( 2 4 ) : 1 8 8 6 — 1 8 8 7 .
保 健部,广西 玉林
5 3 7 0 0 0 )
【 摘 要 】子 宫肌 瘤 是 女性 生 殖 器 官 最常 见 的 良性 肿 瘤 , 现 代 妇 女 对 无 创 的保 宫 药物 治 疗 需 求不 断增 强 , 该 文 收 集 【 关 键 词 】人 类 ; 子 宫肌 瘤 ; 药物; 治 疗
【 中图分类号】R 7 3 7 . 3 3
【 1 7 】 崔瑞绒, 刘 秀霞. 阿 奇 霉 素 联 合 炎 琥 宁 治 疗 小 儿 支 原 体 肺 炎 临
[ 1 3 】 于雪莲. 炎琥 宁治疗4 , J L 支气管 炎5 8 例临床分 析 . 中外医疗,
2 0 1 1 , 3 0 ( 3 ) : 1 1 5 .
【 l 4 ] 吴学典, 陈小碧. 炎琥宁注射 液联合地 塞米松治疗 毛细支气管 炎疗效观察【 J 】 . 1 f 缶 床合理用药杂志, 2 0 0 9 , 2 ( 9 ) : 4 3 . 【 1 5 】 李 引会 . 炎琥宁. 头孢 曲松 钠联合治疗 d , J L 急性肺 炎4 6 例 临床
2 . 3 宫 瘤 消治 疗
宫 瘤 消 治疗 子 宫 肌 瘤 的 疗 效 , 根据 张秋彦[ 7 1 报 道, 应 用 宫瘤 消 治疗3 9 例 子 宫肌 瘤 患者 , 疗效 较好 。
-
7 o ・
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半 月刊) ' 2 0 0 9 , 1 3 ( 3 ) : 2 3 — 2 4 .
对我院10年恶性肿瘤病案的统计分析

平 和技术设备处 于领 先地 位 , 随着 社会 保健 意识 强化 , 民群 公 体 中对于重点疑难病 症的求医 比例都在 明显增高 , 脑部肿瘤 患 者慕名求医 的成分很 大 , 造成 我 院收治 总量 的激增 , 其是脑 尤
部 肿瘤患者 。 随着科学 的迅猛发 展和人 民生活水平 的 日益提 高 , 们的 人
2 结 果
2 1 恶性肿瘤 的类型构成 .
1 9 —2 o 9 1 O o年的 1 问收治恶性肿瘤 9 8 0年 07例 , 主要 类型
构成及各年 度分 布情况见表 1 。
表 1 9 8 恶性 肿瘤主要类型在各年度 的分布/ 0 7例 例
从表 1中可以看 出 , 肿瘤 类型 的分 布上 , 在 以脑部 恶性肿
中 占三分之 二, 且患者住 院数逐年增加 , 示应根椐 上述资料加强对 神经 外科科 室的建设。 提
中图 分 类 号 : 9 .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65 5 (0 7 0 -100 R154 B 10 - 3 2 0 ) 20 8 -2 2
恶性肿瘤是 目前我 国病死率较 高的疾病 之一 , 也是近 十几
识 还存在一定 的误 区 , 预防 和 自我 保 护方 面 尚存 在 明显 不 在
医院建立 了医疗协作 网。这 样 , 既可 以对疑难病 症进行远 程联
网会诊 , 减少误诊机率 ; 又可 以使有 限的信息资源共 享 , 改善各
医疗单位相互 间借 鉴与学习 的条件 , 对于在 医疗 实践 中分 析典 型病例 , 集中各方 面的力量攻 克重点难点问题 , 是非 常有 益的。
力劳动患者为 3.% 。 68 3 讨 论
瘤所 占比例最大 , 0 6 , 占7 .% 其次为肺癌 、 胃癌 、 乳腺 癌 、 食管 癌
中国乳腺癌手术治疗10年的发展与变迁

中国乳腺癌手术治疗10年的发展与变迁作者:张保宁, 张斌, 唐中华, 谢小明, 杨红健, 何建军, 李卉, 李佳圆, 李静, 范金虎, 黄蓉, 宋清坤, 张慧明, 乔友林, ZHANG Bao-ning, ZHANG Bin, TANG Zhong-hua, XIE Xiao-ming, YANG hong-jian, HE Jian-jun, LI Hui, LI Jia-yuan, LI Jing, FAN Jin-hu, HUANG Rong, SONG Qing-kun, ZHANGHui-ming, Qiao You-lin作者单位:张保宁,张慧明,ZHANG Bao-ning,ZHANG Hui-ming(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腹部外科), 张斌,ZHANG Bin(辽宁省肿瘤医院外科), 唐中华,TANG Zhong-hua(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外科), 谢小明,XIE Xiao-ming(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科), 杨红健,YANG hong-jian(浙江省肿瘤医院外科), 何建军,HE Jian-jun(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 李卉,LI Hui(四川省肿瘤医院外科), 李佳圆,黄蓉,LI Jia-yuan,HUANG Rong(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室), 李静,范金虎,宋清坤,乔友林,LI Jing,FAN Jin-hu,SONG Qing-kun,Qiao You-lin(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室)刊名:中华肿瘤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年,卷(期):2012,34(8)本文链接:/Periodical_zhzl201208005.aspx。
三大妇科恶性肿瘤的最新治疗进展癌症

三大妇科恶性肿瘤的最新治疗进展癌症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仍是威胁妇女健康最常见的三大妇科恶性肿瘤。
近年来,临床诊疗不断发展,通过全面系统地综合治疗,不仅提高了疗效,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本期,我们梳理了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等不同治疗手段的最新进展。
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在化疗领域所取得的进展较少,主要集中在卵巢上皮癌化疗剂量、间隔、给药途径的探讨,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化疗的进展甚微。
对于宫颈癌,顺铂仍是最有效的药物之一,除了用于放疗增敏,铂类和紫杉醇的联合方案仍是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以及复发或转移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挽救化疗的一线选择。
对于卵巢上皮癌而言,一线化疗仍是含铂为基础的化疗如铂类联合紫杉类或多柔比星脂质体。
靶向治疗领域,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数年前在卵巢癌、复发宫颈癌取得了美国FDA的批准,与化疗联合应用并维持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无进展生存期,但由于成本-效益比较差等原因未能在我国广泛应用。
近年妇科恶性肿瘤靶向药物领域的发展主要聚焦于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这类药物的研究结果给临床诊疗特别是卵巢癌患者带来了巨大影响,引导晚期卵巢癌的治疗模式由传统的“手术+化疗+随诊观察”的模式逐渐转变为“手术+化疗+维持治疗”,进而改善了患者预后。
PARP抑制剂显示了哪些疗效呢?它的功能在于识别并修复DNA单链损伤。
如果单链损伤未被修复,则发展为双链损伤。
损伤修复后,细胞可以存活。
目前,PARP抑制剂对临床影响最大的是其作为卵巢癌维持治疗的研究结果。
维持治疗是指在前期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的基础上为了维持和巩固已有的效果、推迟复发所进行的治疗。
目前多项研究提示,根据患者BRCA1/2基因突变状态、HRD的状态,用PARP抑制剂作为维持治疗有利于推迟复发,改善预后。
例如,去年在ESMO会议上做大会主旨报告的研究——PRIMA研究再次验证了PARP抑制剂的这一作用。
2010年全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

2010年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
据估计,2010 年全国癌症新发病例3 093 039例(男性1 807 921 例,女性1 285 118 例)全国发病率为235.23/10 万(男性268.65/10 万,女性200.21/10 万),中标率184.58/10 万。
全国2010 年癌症死亡率为148.81/10 万(男性186.37/10万,女性109.42/10 万),中标率113.92/10 万。
2010 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居第1 位的是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60 万,其次为女性乳腺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在男性中,肺癌高居第1 位,每年病例约42 万,其次为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乳腺癌居女性发病率第1 位,每年新发病例约21 万,其次为
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肝癌
2010 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第1 位的是肺癌,每年死亡约49 万,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
男性死亡第 1 位为肺癌,每
年死亡约34 万,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女性死亡第1 位
恶性肿瘤为肺癌,每年死亡约15 万,其次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女性乳腺癌。
——《摘自2010年肿瘤癌症登记报告》。
10年育龄妇女恶性肿瘤死亡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蕊蟹 遂
塑
型
塑
1 0年育龄妇女恶性肿瘤死亡 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廖水珍 吴聪 海 。
韶关 m妇幼保健院 J 东韶关 5 2 2 一 106 粤北人 民医院 J 东韶关 5 2 2 。 。 乙 10 6
摘
果
要 目的
对育龄 妇女 恶性肿瘤 的死亡 情况进行 分析 ,探 讨影 响 因素 ,提 出干预措 施 ,降低育龄 妇女死
率。方法 对 1 8年 ~2 7 1 9 9 0 年 0 0年期间韶 关市城 区常住人 口育龄 妇女死亡 资料进行 回顾性 调查分析。结 育龄妇女死亡 8 1例,恶性肿瘤 3 , 占 3 . % 5 9例 3 8 。乳腺癌居 恶性 肿瘤死 因的首位 肺癌 次之 。恶性肿 9 4
,
Y b P o e’ Hos t ue eJ e pl S pi al S a u n h og a 51 0 6 ua gd n C n 2 2 G n o g hi a
,
A s a t O j c v T e e t c s s f h l b a i g o e c u e b m l g a t u o w s b t c b e ti e h d a h a e o c i d e r n w m n a s d y a i h re s ati t c i a] di f re c ( 2= 4 s fe ne 8
.
6 u 一 6 尸< 0 0 1 . o c u i n T e e p r a h o o e i g h m r a i y f c i d e r 5 . 0 ) C n l s o s h k y a p o c t l w r n t e o t l t o h l b a i
2023年中国肿瘤报告

2023年中国肿瘤报告引言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每年世界范围内有数百万人被肿瘤所导致的疾病和死亡所困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对于中国来说,肿瘤也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本文将对2023年中国肿瘤报告进行分析和解读。
通过对该报告的概述、肿瘤类型、发病率和死亡率等关键指标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中国肿瘤的形势,并为今后的肿瘤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报告概述2023年中国肿瘤报告是经过全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肿瘤研究中心联合编制的一份全面报告。
该报告基于全国范围内的大数据和调查结果,涵盖了中国各个地区和人口群体的肿瘤情况。
通过对全国肿瘤的患病率、死亡率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报告旨在提供给政府、医疗机构和公众有关肿瘤防治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以下是该报告的主要内容。
主要肿瘤类型根据2023年中国肿瘤报告的统计数据,中国主要的肿瘤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肺癌:肺癌是中国最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其患者数量呈增长的趋势。
研究发现,吸烟、空气污染、室内污染等因素是导致肺癌高发的主要原因。
2.胃癌:胃癌在中国也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类型,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
不良的饮食习惯、疾病感染等因素与胃癌的发病密切相关。
3.肝癌:由于乙型和丙型肝炎的高发,中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的国家之一。
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国仍然居高不下,给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4.结直肠癌: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中国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早期筛查和干预对于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5.乳腺癌: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患病率在近年来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早期检测、早期诊断和治疗是乳腺癌防治的关键。
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2023年中国肿瘤报告还详细统计了各类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数据:1.肺癌发病率: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位居前列,其在男性中的发病率远高于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2014年女姓中医药疗法治疗肿瘤进展1.【分类号】:R373.9;R730.231.2;*R737.33;R737.330.531【标题】:对高危型HPV治疗的研究进展【作者】:肖静;黄健【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妇科,广州510120【摘要】:宫颈癌是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恶性肿瘤。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发病原因主要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如何清除HR-HPV是阻断病程、预防宫颈癌发生的关键问题。
但是,目前尚缺乏针对HR-HPV感染可广泛运用的公认有效的治疗手段。
如果能采用中药制剂解决这一难题.将是宫颈癌防治工作的一大突破。
[第一段]【出处】:现代预防医学2007;34(8) 1464-1465【关键词】:高危型HPV;宫颈癌;中药【主题词】:宫颈肿瘤/*中药疗法;*乳头状瘤病毒科;肿瘤病毒感染/*中药疗法;综述【特征词】:女(雌)性;人类2.【分类号】:*R271.9;R737.330.5;R738.705.31【标题】: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实验研究进展【作者】:傅萍(1);马娴(2)【作者单位】:(1)杭州市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06; (2)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 【摘要】:对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机理从对子宫形态及活动的变化,对雌孕激素及其受体的变化,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对免疫功能的调节及对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因子的影响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作简要展望。
【出处】: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5) 893-895【关键词】:雌孕激素;实验研究;细胞凋亡;血液流变学;中医药;子宫肌瘤【主题词】:平滑肌瘤/*中药疗法;平滑肌瘤/病理学;子宫肿瘤/*中医疗法;子宫肿瘤/病理学【特征词】:女(雌)性;人类3.【分类号】:R282.710.7;*R285.5;R711.510.531;R737.330.531【标题】:三棱妇产科药理研究进展【作者】:冯海红;唐德才【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摘要】:三棱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病、卵巢囊肿、不孕、痛经等病,与之相对应的药理活性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该文对其在妇产科临床应用相应的药理研究进行了综述。
【出处】: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 1253-1254【关键词】:妇产科;三棱;药理【主题词】:三棱/*治疗应用;痛经/*中药疗法;子宫肿瘤/*中药疗法;综述【特征词】:女(雌)性;人类4.【分类号】:*R737.33;R737.330.5;R738.705【标题】: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进展【作者】:刘帅(1);许昕(2)【作者单位】:(1)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北京100010;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摘要】: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为女性生殖系统乃至全身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传统中医药从整体观念出发,采用内治、外治、内外结合等多种治疗方法,调节机体内分泌状态,改善临床症状,控制肌瘤继续生长,缩小甚至消除肌瘤。
【出处】:吉林中医药2007;27(7) 62-65【关键词】:内治法;外治法;子宫肌瘤/中医药治疗【主题词】:平滑肌瘤/*中医疗法;子宫肿瘤/*中医疗法;综述【特征词】:女(雌)性;人类5.【分类号】:*R711.74;R737.330.531;R738.705.31【标题】:子宫肌瘤的中医治疗概况【作者】:林倩雯(1);莫蕙(2);郑其昌(3)【作者单位】:(1)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学硕士研究生,澳门; (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3)澳门科技大学,澳门【摘要】: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
常见于30-50岁的妇女。
病因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西医常采用手术治疗,但由于手术本身的创伤性、子宫全切术的终极性、肌瘤剔出术的可复发性等使病人的心理、生理均蒙受了压力,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因而子宫肌瘤保守疗法一直受到医学界的关注,众医者努力寻找既能缓解症状,甚至使肌瘤消散,又能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中医运用调脏腑,活气血,化痰瘀等法以达到消瘕块的目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中医药治疗本病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第一段]【出处】: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5) 62-63【关键词】:中医药疗法;子宫肌瘤;综述【主题词】:平滑肌瘤/*中药疗法;子宫肿瘤/*中药疗法;综述【特征词】:女(雌)性;人类6.【分类号】:R163;*R273;R737.905【标题】:中医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概况【作者】:夏箐【作者单位】:福建中医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福建福州350003【摘要】:从中医药结合手术治疗、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疗法等几个方面的疗效评价,论述中医药在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独特优势,并介绍了常用的有效中药。
【出处】:中医药导报2006;12(12) 78-80【关键词】:放化疗;免疫;内分泌;乳腺癌;生存质量;中医药【主题词】:乳腺肿瘤/*中医药疗法;*生活质量;综述【特征词】:女(雌)性;人类7.【分类号】:*R289.5; R737.305.31【标题】桂枝茯苓丸治疗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研究述评【作者】:董德刚【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摘要】:对桂枝茯苓丸组方方理、形成源流,以及近年来在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以期进一步阐明桂枝茯苓丸治疗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作用机理,扩大其治疗范围。
【出处】: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 25(3) : 448-450【关键词】:桂枝茯苓丸; 活血化瘀;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主题词】:桂枝茯苓丸/*治疗应用; 生殖器肿瘤, 女(雌)性/*中药疗法; 综述【特征词】:人类8.【分类号】:*R711.75;R711.750.531;R737.310.531【标题】: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进展【作者】:李蕾蕾;冯英培;梁文珍(导师)【作者单位】: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合肥230038【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e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以持续不排卵和高雄激素血证为最根本的特征,常见临床表现有月经不调、不孕、多毛、肥胖,发病率约为10%,占不排卵性不孕的50%-70%。
PCOS中医无此病名,根据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当属中医“月经后期”、“经量过少”、“闭经”、“不孕”等范畴。
中医药治疗PCOS具有一定疗效,现将其近年来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第一段]【出处】: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26(1) 60-62【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药【主题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药疗法;综述【特征词】:女(雌)性;人类9.【分类号】:R242;*R271.9;R737.330.531【标题】: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作者】:关素洁【作者单位】:安阳市中医药学校,河南安阳455000【摘要】:文章从病毒感染,细胞周期调节,端粒、端粒酶,雌、孕激素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宫颈癌的发病机制。
认为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本病的根本原则,根据临床症状辨证论治,运用中药内服及外治对宫颈癌有一定治疗优势。
【出处】:中医药导报2007;13(2) 95-96,107【关键词】:宫颈癌;中医药疗法;综述【主题词】:*扶正祛邪;宫颈肿瘤/*中药疗法;宫颈肿瘤/中医病机;投药, 口服;综述【特征词】:女(雌)性;人类10.【分类号】:*R711.75;R711.750.531;R737.310.531【标题】: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作者】:倪红彦;龚瑾(指导)【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下简称PCOS)是常见的一种生殖功能障性疾病,目前西医治疗PCOS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
中医药治疗PCOS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已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现总结了2000年以后中医药治疗PCOS的经典方法。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 123-124【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药治疗;综述【主题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药疗法;综述【特征词】:女(雌)性;人类11.【分类号】:R28;*R285.5;R737.905.31;R915【标题】:中药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研究进展【作者】:周瑞芳;刘鹏熙【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510120【摘要】:乳腺癌多药耐药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探索、发掘高效、低毒、多作用靶点的中药以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以下综述了中药提取物、中药单体及中药复方在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方面的研究进展。
目前研究主要以体外实验为主,其在体内的作用效果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方可应用于临床。
【出处】: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2) 1797-1800【关键词】:多药耐药;乳腺癌;中药【主题词】:抗药性, 肿瘤/*药物作用;乳腺肿瘤/*中药疗法;中草药/*药理学;综述【特征词】:女(雌)性;人类12.【分类号】:R737.330.531;R738.705【标题】:子宫肌瘤的中医研究进展【作者】:李冬华【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200032【出处】:山西中医2000.12.15;16(6) 54-56【关键词】:病因学;中西医治疗;子宫肌瘤;综述【主题词】:平滑肌瘤/*中医疗法;子宫肿瘤/*中药疗法;综述【特征词】:女(雌)性;人类13.【分类号】:*R737.33;R241;R289;R738.705【标题】: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作者】:杨家林;曾倩;谢萍【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四川成都610072【摘要】: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本文对近十余年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从辨病辨证论治、分期论治、古方论治、专方研究、中成药、针灸等方面,论述了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瘸的现状,并介绍了相关实验研究。
结论: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在改善症状、减少子宫出血、纠正贫血、恢复体力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远期疗效稳定,但疗程长,缩瘤缓慢,治愈率较低。
有待深入研究。
【出处】:四川中医2006;24(12) 36-39【关键词】: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综述【主题词】:*辨证论治;经方;平滑肌瘤/*中医药疗法;针灸疗法;子宫肿瘤/*中医药疗法;综述【特征词】:女(雌)性;人类14.【分类号】:*R737.33;R737.330.531;R738.705.31【标题】:子宫肌瘤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作者】:张艳;金国梁(指导老师)【作者单位】:浙江中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摘要】: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有少量的纤维结缔组织,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其恶变率为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