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碎片影评
电影 记忆碎片叙事结构分析

记忆碎片叙事结构分析碎片化与空间化的叙事结构何峻峰2012210722《记忆碎片》(Memento)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在2000年时导演的一部非常经典的悬疑片。
他采用彩色和黑白画面交替,顺序和倒叙的还有插叙各种叙事手法使影片获得了非常精致的效果。
相对于很多悬疑电影的情节跌宕,该片剧情平铺起来甚至可谓简单,甚至片头可以说是毫无亮点,但几分钟之后,主人公莱尼的自白的出现开始紧紧的抓住观众的心。
诺兰就是用自己的才华和大胆造就了这样一部举世无双的电影。
从叙述角度和叙述手法等影片的叙述特点方面来考察,可以发现,这部片子充满了空间化的叙述倾向。
电影以主人公莱尼作为叙述视角,莱尼是整部影片的主要焦点,他目前唯一的记忆就是自己家里惨遭强盗闯入,妻子被杀死,自己也因为头部受到严重撞击而失去了短期记忆的能力,他生存下来的唯一记忆就是要替自己的妻子报仇。
而现在,既然他已经失去了短期记忆能力,也就是说,在他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时间的概念,一切发生在眼前的都是陌生的,时间在他的生活当中已经不存在,他只能以惯性或者趁自己在仅有的几分钟记忆内把发生的事件用笔记录在物件上来代替头脑的记忆。
那也就是说,如果要用顺叙的手法将这个故事讲下去,这个故事将毫无新意,而诺兰就是利用了主人公这个特殊的病例,采用了新颖的片段式叙事和倒叙的并在其中加入插叙的叙事方法,也就是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将这个故事讲述得精彩无比。
片段一(正常画面):画面采用回放的方式,地上的血迹开始回流,子弹开始回到手枪内部,手枪回到莱尼手内,然后倒放着莱尼对着泰迪的脸开了一枪,泰迪大叫一声。
片段一(黑白画面):黑白画面莱尼从旅馆中醒来,开始讲诉电影的另一条线。
片段二:(正常画面):莱尼在旅馆门口拿着泰迪的照片向旅馆老板询问此人,这时候泰迪从宾馆外面走进来叫莱尼的名字,莱尼说我叫莱纳,然后跟随泰迪来到停车场准备开车,并拿出照片指出泰迪准备开门的车不是自己的,旁边的车才是莱尼自己的。
精彩并绝对益智的电影推荐

精彩并绝对益智,是提升逻辑能力和拓宽视野的好片。
1.《寂静岭》影评:“看《Silent Hill》之前,我得到的关于这部电影的讯息是:难懂。
恐怖。
世界观新颖。
改编自同名游戏。
”内容简介:为了女儿,Rose(拉达•米契尔饰)与女儿一起来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
女儿常常梦游,Rose寻遍医生都无法把女儿的病治好,就算灰心过但Rose还是不愿放弃医治女儿。
女儿是她的命根,女儿梦游时总是说着一个名字,于是她丢下丈夫(肖恩•宾饰),到了那个叫寂静岭的地方。
Rose以为在那里能找到治疗女儿疾病的答案,但这个地方却出乎了她当初所想象。
祸不单行的是女儿在这时候奇怪的失踪了。
这里不想一般的城镇,空气中弥漫着让人窒息的浓雾。
在这里居住的人不多,却有很多奇怪的生物居住,Rose到处寻找女儿,却不得要领。
而且更常常遇到令她意想不到的事情,从未接触过的事物。
渐渐的,她了解了有关这个地方的历史,也得知了一个秘密……2. 《闪灵》影评:“1998年,第511期香港《电影双周刊》评出了1921年至1997年“50部必看好莱坞恐怖片”,《闪灵》排名第一。
评语写道:“看恐怖片就像吃安眠药一样,看得多就越觉得不可怕。
即使是恐怖片经典之作《驱魔人》,看得多了也会麻木,再也不会害怕。
任何事情都有特殊例子或者例外,《闪灵》就是越看越令人感到可怕。
”内容简介:杰克(杰克•尼科尔森Jack Nicholson 饰)是一个作家。
一个冬天,他得到了一个看管山顶酒店的差事。
这正合杰克的意思,他正好可以有一个幽静的地方写作。
于是杰克带着妻儿搬进了酒店。
冬天大雪封路,山顶酒店只有杰克一家三口。
从他们一搬进来,杰克的妻子温蒂(莎莉•杜瓦尔Shelley Duvall 饰)就发现这里气氛诡异,杰克的儿子丹尼(丹尼•洛伊德Danny Lloyd 饰)经常看到一些他不认识的人,但这里除了他们一家别无他人。
而杰克除了一整天闷头写作外,脾气亦变得越来越古怪。
直到有一天,温蒂发现丈夫这些天来一直写就只有一句话:杰克发疯了!3.《小岛惊魂》影评:“很久没看过这么精彩的恐怖片了,它很考验观众的智慧。
影评作文(精彩7篇)

影评作文(精彩7篇)影评作文篇一《青春电幻物语》是一部充满着失望的电影。
电影一开始,主角雄一静静的在田园中欣赏着莉莉美妙的音乐,像是春天刚长出的幼苗充满着无穷的希望,雄一的心中有着自己的主见、理想,但因家境与好友星野的改变,使他只能透过网络来发表思绪,把精神的依靠与动力放在莉莉身上,但在真实生活上却默默忍受。
雄一的理想与希望却让生活环境给摧毁了,整部电影的转捩点在于他们去琉球的种种经过,这也是让雄一的希望变为失望的关键。
雄一与星野的理想有所相同,但个性却有所差别,雄一因把所有的事藏在心中,不轻易释放出来,这也让他的青春增加了失望的情节,当他发现蓝猫(一个如知己的网友)竟然是欺负他的同学,从此他的青春失去了阳光。
现在的网络科技发达,生活中有些事不方便说出或表达出来,但我们却可以跟网络上有相同理念的人互相分享,使我们生活中有了发表的空间。
影评作文篇二《魔幻魅力》是一部快乐教育、快乐成长的益智电影。
电影主要讲了一个学校有一个“牛一班”,他们上课不遵守纪律,常常惹得老师火冒三丈,校长和老师决定去租一个机器人来管教“牛一班”。
在机器人班长伊豪的带领下“牛一班”变成了“天下一乖班”,但期间“伊豪”被恶作剧整垮了一次,为了救同学又溺水了,经过重重的考验,“伊豪”成为了大家喜欢的班长。
虽然这只是伊豪做的一个梦,但我相信,伊豪一定会因梦而觉醒的。
在伊豪的梦中,班长“伊豪”助人为乐、每门功课都学得很棒,喜欢和他抬杠的同桌也逐渐喜欢他,而现实中生活的伊豪不会管理自己,没有自信,同学也不喜欢和他交流,功课也马马虎虎,他一定想成为梦中那么优秀的人吧。
电影中“伊豪”出色的完成了他的使命,在离开校园时下起了小雨,同学们拿着小红伞一起走向“伊豪”,小红伞在雨中拼成了一个爱心图案,这时的“伊豪”流出了幸福泪水。
机器人也有感情,这使我震撼,这时我的眼泪也流下来了。
加油吧,伊豪,你一定会成为梦中的自己。
影评作文300字篇三看了视频《家庭小药箱》,我有深深的感受。
微影评

微影评(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长达四个小时的电影,把青春的迷茫与绝望渗透入每一个镜头。
这是一个悲伤得近乎残忍的故事,但在少年杀人事件的背后,或者说之前,杨德昌导演用他细腻平淡的叙述,描摹出上个世纪人的青春百态:血脉贲张的仗义,与家人与社会的解不开的矛盾,青涩的爱情,苦涩的背叛。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原来青春,也可以是一部史诗。
(二)《聚焦》:作为电影它的故事不免简单,《波士顿环球时报》的4位记者为寻找美国神职人员猥亵儿童的真相的艰难过程。
但是它又是如此动人心魄。
电影情节十分紧凑,没有多余任何一笔,在恰到好处的配乐下,体会到正义和感动。
这个题材本是相当敏感,可是它却获得一致的认可,这也值得我们对电影的自由含义进行深入的思考。
电影的功能之一可能就在于,帮助人们回忆起容易遗忘的良心,电影也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深入思想的。
(三)《搏击俱乐部》:一个中规中矩的公司职员,一个桀骜不驯的浪荡分子,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其实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割裂。
物质繁华的现实,终究不敌抛弃一切的洒脱来的真实。
电影全程采用故事之外的叙事方式,冷静带有黑色幽默但又意味深长的独白,使这部电影变成了对生活方式的拷问: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真正的生活?影片最后,虽然泰勒消失了,可是我们怎么可以完全抛弃泰勒的自由精神?(四)《房间》:为了给孩子一个没有罪恶的安全的世界,妈妈不得不在几平米的封闭房间内,给儿子创造一片可以自圆其说的天地;为了给孩子认识真实世界的自由,妈妈将残酷的真相当做送孩子逃出牢笼的动力。
电影的与众不同在于,当我们都以为逃出房间就能皆大欢喜之时,现实世界的多变和磨难,将成为禁锢母子感情的第二个房间。
纪实主义的风格,是生活的另一种演绎,碎片化的镜头,将被温情与苦难串起成为真实的人生。
(五)《丹麦女孩》:同样是纪实主义的电影,传记形式的诉说使得故事的发展尽管缺少惊喜却有着体验生命进程的悸动和感叹。
世界上第一位变性人,这个角色的挑战很大,但无论是Einar、Lily还是Greta,都完美地诠释了勇气和追求内心的执着。
记忆碎片的心理分析

记忆碎片的心理分析记忆碎片是指在人们的意识中,保存着某个或几个独立的过去经验事件的片段,它们常常带着情感或感觉的标记,但与整体记忆的信息没有联系。
这些记忆碎片可以是个人的经验,也可以是受到外来刺激引起的记忆。
在心理学中,记忆碎片一般被认为是心理创伤的一个表现。
接下来,我们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记忆碎片。
首先,记忆碎片的产生与人们的记忆过程有关。
记忆是指个体经历某种经验后,经皮层对刺激进行记录、处理、储存的过程。
记忆可以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一般只能保持几秒钟到几分钟,而长时记忆可以一直储存起来。
记忆碎片更多的是属于长时记忆,但它们没有得到完整且系统的编码和归档,因此与整体记忆的信息没有联系。
其次,记忆碎片可能是由于心理创伤所致。
心理创伤是指人们在遭受伤害、失去亲人、经历剧变等情况下,无法承受该事件冲击,导致心理上的严重创伤。
心理创伤通常会引起人们恐惧、痛苦、愤怒等强烈情绪,并使其对某些刺激产生极度敏感。
记忆碎片就是潜藏在心理创伤中的依据,它们是与创伤有关联的经验信息,常常带有情感和感觉的标记。
第三,记忆碎片的产生可能与人们的个人差异有关。
人们的记忆是基于个人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体验,因此,在个人经验和感受方面的差异可能会导致记忆的差异。
有些人可能更容易从感性角度出发去理解和感知事物,而有些人则更偏向于理性思考。
这些个人差异可能会影响个体整理、编码和储存记忆的方式,使得记忆产生碎片化和不完整的情况。
最后,记忆碎片可能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因为记忆碎片通常代表着发生过的创伤事件或其他负面经验,它们往往会引起个体的强烈情绪反应,带来负面情绪体验。
这些情绪体验可能会影响个体的精神状态,降低其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
因此,在心理治疗中,消除记忆碎片常常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治疗目标。
最好看的悬疑喜剧电影推荐包括异能杀手前传

1.异能杀手前传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我用DVD看了这部电影我的评星:五星我的影评:从古至今,异能者混迹在人群当中,他们异于常人的本领引起了杀手一族的注意,杀手!江湖上的杀手门派多如牛毛,为争夺异能者而终日厮杀,最终以四大门派各领一方并井水不犯河水,然而二十年前,江湖上出现了一位独行杀手,利用穿梭时空的异能在一夜之间杀光了四大门派数百位顶尖的异能杀手,至此江湖上再无异能杀手而他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从那以后江湖上便有异能杀手王的传说……2.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我的评星:我的影评:大卫·芬奇灵魂之作。
诺顿的演技-皮特的魅力。
最重要的是整部影片强烈的视觉效果,使你自己身临其境,想到又想不到。
一起观看的人说有强烈的颓废感,看不下去,我不这么认为,这种片子见仁见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
Anyway,推荐:一则极具颠覆性质的社会生活寓言;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世纪末的现代启示录;一幕以死亡为主题的黑色喜剧;一部具有社会警示作用的电影,兼具强烈的世纪末情绪和浓厚的无政府主义色彩。
搏击俱乐部我的评星:4星3.蝴蝶效应1 TheButterflyEffect蝴蝶效应我的评星:4星我的影评:很早就听说过这部片子,真正看的时候是在去年,是的,它触及了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人生的某个时候的不同的选择,会带来怎样的不同呢?我们有的时候在想,如果当初选择了另一条路,现在也许会很好,可真的是这样吗?电影不一定给你答案,但是选择就是人生,人生的一部分。
有首民谣说: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4.电锯惊魂SAW 系列我的评星:4星我的影评:(*^__^*) 嘻嘻……,这个系列的片子,名字起的很唬人,图片配的更是惨兮兮,以至于我差点就错过这么精彩的片子啊!话说我曾经和某人打赌,如果他能在快结束前十分钟猜到终极BOSS,我就答应他一件事。
电影记忆碎片剧情解析

电影记忆碎片剧情解析
有时候我们观看电影,会有许多记忆碎片被留下来,却不能将它们全部串联起来。
但是,通过记忆碎片的剧情解析,我们可以将电影的剧情揭晓,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这部电影,或者更好地回忆起它。
影片记忆碎片是指一部电影中重要的剧情细节,它们组成了电影的基本内容,可以用来调查或设计电影分析。
一部特定的电影来说,影片记忆碎片的解析可以帮助人们穿越内容的复杂性,以及如何将一个电影的主要内容理解到更深层次。
例如,对于电影《绿野仙踪》,要进行影片记忆碎片的解析,我们可以把它的剧情划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即西部探险和村落探索。
在绿野仙踪的西部探险中,主角们发现了一片神秘的荒芜之地,充满了兽人、精灵和魔法,同时也发现了黑暗的动物,比如巨蜥蜴。
在这片土地上,六位旅行者经历了许多不同的冒险,这些冒险故事最终带领他们到达了城堡,这里是魔法勇士拯救自由的最终庇护所。
然后,主角们来到了附近的一个小村庄,这里的居民深受邪恶的魔王的压迫。
主角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挑战魔王,最终他们发现了魔王的真正身份,并成功制服了他。
感谢旅行者的帮助,村民们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村子里的邪恶的力量也消失了。
最后,在西部探险和村落探索的两部分剧情推进之后,六位旅行者返回了家乡,结束了他们漫长而充满冒险的旅程。
他们回到家乡,为他们凯旋而归的喜悦所折服,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以上,就是《绿野仙踪》的影片记忆碎片剧情解析。
我们发现,
电影的剧情并不复杂,只要按照记忆碎片的剧情解析,就可以使电影的剧情更容易理解,也能更好地回忆起它。
此,影片记忆碎片剧情解析对于电影发掘和理解其技术性,以及对剧情情节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信条》电影影评

《信条》电影影评克里斯托弗·诺兰,无疑是我心目中最敬爱的导演,他的作品总是能带给我无尽的震撼和思考。
从《记忆碎片》到最新的《信条》,每一部电影都如同一场视觉与思维的盛宴,让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信条》于去年九月上映,但我一直未敢轻易涉足,原因无他,只因 IMdb 和豆瓣的评分竟未及 8 分。
要知道,除了《失眠症》,诺兰的作品从未低于 8 分。
这让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期待与疑虑。
昨夜观影归来,今日又花了数小时阅读了解析,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
这部电影表面上看是一部科幻商业片,但实际上其科幻性之硬核,犹如地狱难度。
逻辑之严谨,几乎无懈可击,各种细节的呼应,让人在反复观看后愈发着迷。
我个人认为,即便不理解“倒转”这一概念,仅从表演和特效的角度欣赏,这部电影也足以获得 8 分的评价。
然而,如今的人们似乎变得愈发浮躁和不负责任,只要自己不喜欢,就毫不犹豫地给予一星或两星的差评,甚至在网络上肆意诋毁。
看到《信条》仅有 7.7 的评分,我不禁感到一阵恶心。
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为诺兰辩护。
那些批评电影难懂、观感不佳的人,就如同不喜欢鸡肉却还要光顾鸡肉爱好者推崇的店铺,并给予差评的人一样。
你可以不喜欢,但请不要诋毁。
许多人以某某小说家在早先的小说中就提出过类似概念为由进行攻击,这种论调实在幼稚可笑。
篮球领域中,“我上我也行”的言论屡见不鲜,但真正踏上职业道路并取得成功的人寥寥无几。
诺兰将这个概念搬上银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难道会比你少吗?归根结底,这还是源于人性的自私,人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从不懂得换位思考。
我想谈谈那些在影评中抖机灵、说看不懂就打 3 星的人。
你看不懂可以多看看影评,或者等待真正懂行的自媒体电影人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再发表评论也不迟。
在没有真正理解电影的情况下,你有什么资格随意评价呢?关于剧情,我实在不想多做探讨,因为评分的事情已经让我感到十分恶心。
也许正如我在标题中所写,整部电影在人类电影史上就是一次钳形攻势,诺兰正在用正向的评分失败经历为未来的自己传递信息,而我们则身处这个 7.7 分的时空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记忆碎片影评
记忆碎片影评(一)
说到剪辑,我想起的第一部片子就是诺兰的《记忆碎片》。
我一直想用个方法准确的形容一下这个片子的剪辑,像切香肠,切碎成一段一段又一段,再倒叙正序交叉把它串起来。
从前看这部片子觉得好神奇,硬是剪得复杂多样答案不一;后来去年又出现了部《云图》,硬是把6个故事切碎重组,貌似想让观众腾云驾雾。
虽然两部片子的剪辑形式差不多,不过,作为一名诺兰的粉丝,我还是忍不住为他这部初期的作品摇旗呐喊。
其实应该像切碎了一把标尺,按照刻度10-1-9-2-8-3-7-6-4-5的方式排序,倒叙是彩色的,正叙是黑白的。
这种交叉剪辑的方式让观众不敢懈怠,生怕看漏某个环节导致不知所云。
蒙太奇(法文: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后来,电影借用这个概念,使其逐渐成为影视制作的一个专用术语。
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
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按照这样的解释,要我说,《记忆碎片》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和观众的心理顺序正相反,先按镜头拍摄组合成一个故事,再把这个完整的小故事切碎成n段,惨不忍睹,又用非线性的叙事组合讲述出来。
这大抵是悬疑惊悚故事最出彩的技巧。
没有人抵得过结尾的翻盘大逆转,哪怕你已看得昏昏欲睡稀里糊涂…而其实我敢保证,只要你有探索的欲望,它绝对有让你精神抖擞看下去的劲头。
影片开头主人公杀了一个人,然后倒叙一步一步告诉你他怎么杀的、为什么杀;正序一步一步告诉你他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然后你充满同情,和患有失忆症的主人公一样表现出迷茫、困惑、不安,却有坚定、执着的精神状态…最后,影片结尾主人公又杀了一个人。
看过片的朋友,无法忘记的应该是主人公的拍立得相机和满身的纹身。
作为一个只有10分钟短期记忆的人,这两样东西仿佛必不可少;切碎的剪辑,这两样也作为了主要线索,照片拍下了人物、场景,纹身写下了原因、事实…让探索一步一步进行。
最初看完《记忆碎片》那阵,鼓动我买拍立得相机的神经。
于是,我就买了,后来用得很少,因为我好像是买来送人的,很乱精神。
偶尔吃西餐的时候,切碎披萨、牛排,打乱,一块一块细细品尝…
会想:世界仍然存在?我要相信世界不是我想象出来的,我要相信我所做的事仍有意义…尽管它每天重复的频率比较高。
我蛮喜欢中文片名的翻译,《记忆碎片》,和影片的剪辑一样,切碎的蒙太奇。
关于记忆的片子很多,经典的也不少,大多是关于科幻洗脑什么的;而像这部切得这么碎的,又是现实版,还真独一无二。
而《云图》,是以时间为主线,6个故事的切换穿插,还是没有这部来得有味道。
英文片名《memento》,纪念品,引起回忆的东西。
我觉得人的一生就是记忆碎片的索引,所以,人们活在自我的价值中。
记忆碎片影评(二)
被人推荐大名鼎鼎的诺兰的电影,对他除了《黑暗骑士》之外知之甚少,于是乎抱着学习和膜拜的心态看了这部十年前的电影:晕,非常之晕。
本片讲述的是一个男子要为死去的妻子报仇,他有短期记忆缺失症,随着记忆碎片的呈现和拼接,大量真相缓缓浮出水面。
看了大量资料和剧情解构之后,才稍稍的缓过神来。
以我的智商和个性不太愿意去深挖这类高智商悬疑电影的种种细节。
一方面,是觉得能力有限;另一方面,觉得挖得太深也没什么意义,走的越深争议越多,还会不断地衍生出新的问题来,到头来还是只有头破血流。
或许,这类电影在剧情上本来就是有某些漏洞的,或是导演也没给全片下一个整体定义的,观众在剧情和细节上争的越凶就越说明电影的成功。
就像前段时间的《禁闭岛》,我看到大家争了个不可开交,谁都不服谁。
最温和最看得开的一种说法就是:导演留的是个开放结局。
我只想从本片的整体上简单说两句。
本片好,到底好在哪里?是不是看不懂,看着晕就叫好?当然不是。
本片好在它的复杂性,对人性的某种思考,以及结构上的标新立异,最后就是留出了大量空间给观众思考。
以至于看完之后,一阵晕头转向,()淡淡地吐出一句:还是再看第二遍吧。
它的复杂性又体现在哪里?本片的故事很简单,导演采取的是倒叙为主,顺叙辅助,倒为彩色,顺为黑白,到了某些时间点上这两条线是会交错的。
所以,我们惊叹它连接得如此完美且有新意。
有人做了一个假设,本片要是平铺直叙会很一般,个人认为这
种假设很扯淡,也完全没有必要。
电影是导演的艺术,不仅仅是故事的呈现,导演会想办法用自己的东西把剧情,结构,表演,结局全部都带出来,如果处理得好,这无疑是个好导演。
这就像不同的厨师会用同样的材料端出不同的菜品来,而这菜品在食客那里有低劣之分。
看完本片,我对克里斯托弗·诺兰又有了深入的认识。
这绝对是一个好导演,这是一个将来可以统治好莱坞的导演,也是未来导演界头一号的有利竞争者。
在驾驭类似题材的时候无疑都体现了他的功力,在日益商业化,场面化的好莱坞,他又重新诠释了什么叫电影剧情和电影结构,这当然会耗费大量脑细胞,但这种耗费是值得的。
拍这样的电影是会给年轻导演带来希望的。
投资少,场面小,都不是问题,精心打磨的剧本,纯熟的电影技法,独到的结构,都足以让一大帮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在好莱坞有一席之地。
要说到本片的思想内涵和人性的探讨上,到底能不能挖?要挖也是可以挖的,就男主人公身上就能挖出不少东西,但却真没那必要。
这类影片,就像是导演在尽情地展示他的电影才华,你的每一次疑惑都是他的满足。
在这种情况下,要表达什么要体现什么都不再重要了,因为就电影本身而言它已经很成功了。
如果你要挑毛病,前提是你必须完全看懂此片,并深谙各个细节,否则你拿什么来挑毛病?但要完全做到这两点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导演高明的胜利了。
本文没有剧透,仅说电影内容之外的东西。
如果要挑战脑细胞,推荐你看这部《记忆碎片》,如果看过了,不妨重温一下,绝对还有东西可挖。
记忆碎片影评(三)
曾经写过一篇影评《一碎到底》,后来将其删掉。
最近重新看了一遍,对其精妙的结构,与符号学线索做了一下分析。
发现《记忆碎片》最终能够成为guLT经典影片,是有它独到的价值和意义的。
下面就综合我原先的影评,对其重新做一番叙述。
首先,影片的导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就是通过《记忆碎片》跻身好莱坞主流导演行列的诺兰,曾经重拍漫画经典《蝙蝠侠》。
依靠《记忆碎片》这一世界观的影片,让诺兰好评如潮,也让很多人对于这部电影做了很多的分析和理解,我看了不下400篇对它的影评和简述,发现它之所以迷人,除了它本身的创意性之外,还包括其中更多的自我分析。
当我们看完这部影片,会发现原来一切故事都是一场自欺,连自己都不在信任,那是多么大的惊悚与恐怖。
主人公连尼在一开始就被介绍了他的奇怪病症,每几分钟他就会失忆,而他所保留的,仅仅是身上的纹身符号和一张张做有标记的照片。
而我们发现他却在不断的更新他的标记,以保证他在记忆里获得方向,从而给自己一个个活下去的理由,想想看,一个“岸”对于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在我们生活中失去了目标,失去了目的地,那么也就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而连尼就是在欺骗自己从而找到生活的
激情——替妻子报仇,除掉杀人犯。
但是,可笑的就在于,很多年以前他已经杀死了仇人,而现在一切都是他捏造出来的,更确切的说是他自己在欺骗自己。
对于连尼,如果我们做一下分析,可以发现,就其病症,可以称之为选择性失忆,他选择忘掉所有正面的真实的记忆,而选择过去的与妻子的时光。
因而才有了故事的开展与结构。
在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而那个回忆是很多人不愿意面对的,连尼的糟糕在于,他失陷了,他沉迷在过去中,而不愿意面对现实的生活和以后的日子。
我们有时候是否告诫过自己面对现实呢。
实际上我们之所以没有他如此荒诞,是因为我们也在选择性的忘记,我们忘记的是曾经快乐过的疼痛。
我想说的是,很多人不是不想了,而是想已经成为习惯了。
电影的中间部分让人惊叹,如果前面你看的一头雾水,相信中间的部分,会让你为之一跃,我不是夸大其词,而是一切都是那么的惊奇。
导演诺兰与编剧充分利用了倒叙与顺叙的手法,很简单的把戏却欺骗了所有的人。
彩色的是倒叙,黑白的是顺叙,而一切遵循着一种看不见的规律将其拼接出交汇点,让观众看的同时,不断获得答案,并且渴望获得更多。
这也是这部电影的迷人之处,看电影已经无关紧要,思考成了观看的主流,破解答案成了观看的目的,那么这部电影就成功了,他已经让所有观众沉迷而不能自拔。
如果你看了前段想要放弃,那只能说你不具备悬疑片的潜质,而如果你看完它,你将能领略到电影的精华。
这是一部具有多层次深意的电影,值得每一人去观赏,并总结出自己的感受。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惜花掉时间去赏读400篇影评,因为它足够值得我如此去做。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