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草原即景1(上课使用)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草原即景 课文讲解 l 西师大版

3 草原即景1塔木钦草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多么像海啊![ ①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只有在海上,天和地才能像接到一起的两匹布那么完完整整,没有缝隙;只有海才那么寂静,广袤(mào)得望不到边际,永远像一幅没有框子的画。
[句导读:具体写为什么说塔木钦草原像海,同时描写了草原广阔无边、空旷安静的特点。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草原比作海,来描写它与天相接、广袤无际的特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草原的辽阔。
2风呼啸起来,像千军万马奔腾而至。
[②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于是,穗头已经发黄的草上掀起一阵波浪,草梗(gěng)闪出银白色的光亮。
偶尔,天边也会出现一根细小的像桅(wéi)杆[gān]似的东西,走近了才发现那原来是骑在马上的牧民手中的杆子,它是用来套马的。
看到马背上牧民的雄姿,我心里油然生起敬慕之感。
[③作者对生活在塔木钦草原的牧民有怎样的感受?]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呼啸的风”比作“奔腾而至的千军万马”,可见风声之大。
③对这些牧民,作者从内心感到敬慕。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描写了风过草原的景色,也展现了当地牧民的雄姿。
3塔木钦草原过去被称做“旱海”--几亿年以前,它也许就是地道的海。
过去,这里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牧人、旅客都视之为畏途。
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除了公路旁边偶尔出现的一座土丘,再也找不到任何其他可以做路标的东西了。
那些土丘也许是为搭篝(gōu)火而堆起的石头。
从远处望去,黑黝(yǒu)黝的石堆时常会引起人们的错觉,以为公路旁边伺(sì)伏着什么野兽,而那些牛群、马群从远处望去,斑斑点点,又仿佛是一堆堆巨石。
[④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④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石堆”比作“野兽”,把“牛群、马群”比作“巨石”,让人体会到塔木钦草原景色之独特。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介绍塔木钦草原被称为“旱海”的原因,描写塔木钦草原的空旷之美。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下第3课《草原即景》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下第3课《草原即景》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草原即景》教案PPT课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第三课:草原即景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并会规范、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批边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与辽阔。
3.激发学生对祖国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边批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教学过程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引入课题1.播放歌曲《天堂》。
腾格尔的天堂是哪里?这里呈现了怎样的景色?让学生尽情描述。
提到草原,许多人就会想到“一望无际”,想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就会想到蒙古包,想到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
作者来到草原,也被眼前草原的美丽、辽阔深深吸引了,他提笔留住了眼前迷人的景色。
今天我们将在作者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一碧千里的美丽草原。
引入课题《草原即景》。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释题。
3.关于草原,你了解多少,能将你搜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吗?学生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说说自己了解的草原。
4.同学们,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访问内蒙古塔木钦大草原。
那里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大草原是那样令人神往,让我们走进大草原,亲眼目睹她那迷人的风采!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并勾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1)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读。
(2)相机对加点字的读音作指导。
2.学生自由结成伙伴,通过阅读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
(1)学生浏览课文。
(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
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分别根据学生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引出对草原美丽和辽阔的介绍。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 草原即景

3 草原即景
第三部分( 第3段):介绍“旱海”。
第四部分( 第4-7段):描写草原异常的天气、变幻无 穷的云彩、雨后绮丽的彩虹和曲折绵延的公路。
3 草原即景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草原?
3 草原即景
草原人:雄姿、敬慕。
3 草原即景
旱海:没有水、没有人烟。
3 草原即景
天气:变幻无常。
3 草原即景
3 草原即景
3 草原即景
读第六自然段,说一说:雨后的云
彩变成了什么样儿?
3 草原即景
不一会儿,风把云彩吹散了, 雨自然也就停了下来。云彩又驯 顺地变成了白色,有的散成一座 座岛屿,上面影影绰绰,似乎还 辨得出一些苍松古柏,也有的被 风吹成细长条,好像半透明的银 鱼,在蓝天里逍遥自在的漂浮。
比喻
3 草原即景
把风比作千军万马,突显风声之 大,有气势。写草原像海,所见之 物皆为海中之物,“波浪桅杆出现 便非常自然了。
3 草原即景
思 考 第二自然段抓住了那些景物来描写?有什么作用?
抓住草原上的风、草浪、牧民、牧民手中 的杆子来进行描写。采用比喻的手法,突 出了草原的壮观、辽阔。
3 草原即景
3 草原即景
结合前文,说一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示例
草原给我留下的印象 是土地广袤无垠,天气变 化无常。
3 草原即景 西师大版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3 草原即景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3 草原即景
第一课时
萧乾(1910-1999) 中国
作家、翻译家。原名秉乾。 著有小说集《栗子》,译 作有《好兵帅克》《尤利 西斯》(合译)等。有 《萧乾文集》行世。
3 草原即景
草原即景作文(5篇)

草原即景作文(5篇)草原即景作文1我们在春天的时候来到了敕勒草原,它是在阴山脚下延长的草原,那里一望无际,绿油油的,秀丽极了。
我们刚来到这里,就闻到了草群的香味,那些草细细的,在风的起伏中,它们像在草原上面跳舞,摸上去既柔软又细滑,比吃了蜜还快乐呢!这时,头上飞过几只大鸟,它们张开双翅,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最是叫人感动。
它发出了一声巨叫,那声音震耳欲聋,真威严啊!天幕像一顶帐蓬覆盖着宽阔的原野。
一抬头看,天上的白云千姿百态,有的像小绵羊;有的像一座小山峰;有的像一个巨人;有的像……再来看看牛和羊,它们像霸占了草原似的布满了草原,有的在吃草,有的在睡觉休息,有的在玩耍……我迫不及待地跑向小羊牛们,摸摸羊的身子,抓抓牛的背,与他们玩得不亦乐乎,流连忘返。
回顾来时路,我心里不禁吟起了“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我还不禁生出留念的气息。
草原即景作文2暑假的一天,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秀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一下车,我就观察蓝蓝的天空上白云飘,那云朵千姿百态,有的像棉花糖,有的像一只只小绵羊,还有的像奔跑的小白兔。
在蓝天和白云下面,有一层薄薄的云雾。
云雾的下面是一座座凹凸起伏的山。
有一座山的山形像一只大鳄鱼在小河里边喝水,它后面还有一座山像古埃及的金字塔,尖尖的塔尖指着天空,多么壮丽呀连绵起伏的群山脚下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草原一样望不到边,特殊平坦,像铺了一张绿色的地毯。
我蹲下身子,摸了摸地上的小草,好松软!好鲜嫩!似乎一挤就能挤出汁来。
我闻了闻,一股芳香。
我又站起来,只见草原上一群黑白相间的奶牛正在低头吃草,有的还时不时抬起尾巴,扫一扫身边小牛宝宝的后背。
看着这成群的奶牛,我想起了每天早上喝的香喷喷的牛奶。
我急忙摆了一个美丽的`姿态,妈妈给我拍了很多和奶牛合影的照片。
突然,我听到了从远处蒙古包传来的蒙古长调,尽管我听不懂歌词,但那歌声却是那么动人!草原在向远方延展,小山坡似乎披上了绿色的外衣,山上的一棵棵大树像哨兵一样守护着这里。
【优质】语文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草原即景》第1课时公开课教案

1、《草原即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按要求掌握本课的生字“袤、梗、桅、黝、竭、驯、屿、逍”并规范美观的书写。
2.正确读写本课主要生词,理解词义。
过程与方法: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词语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美丽,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语。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草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边读边批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难点:1.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感受草原的美丽和辽阔。
2.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掌握一些典型的修辞手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草原音乐、视频,ppt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1.播放歌曲《天堂》。
腾格尔的天堂是哪里?这里呈现了怎样的景色?让学生尽情描述。
提到草原,许多人就会想到“一望无际”,想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就会想到蒙古包,想到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
作者来到草原,也被眼前草原的美丽、辽阔深深吸引了,他提笔留住了眼前迷人的景色。
今天我们将在作者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一碧千里的美丽草原。
引入课题《草原即景》。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释题。
3.关于草原,你了解多少,能将你搜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吗?学生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说说自己了解的草原。
4.同学们,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访问内蒙古塔木钦大草原。
那里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大草原是那样令人神往,让我们走进大草原,亲眼目睹她那迷人的风采![设计意图]课前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并且结合歌曲《天堂》导入新课,使学生对大草原有个初步认识,并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识作者:萧乾,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他出版过《小树叶》、《人生采访》、《一本褪色的相册》,等散文特写专辑,他的特写富有新闻性、社会性和文学性,以简洁著称,他还翻译过《好兵帅克》等外国文学作品。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

《草原即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草原的基本特点和生态环境;(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赞美大自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草原图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2)运用多媒体展示草原风貌,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共同完成草原风景画的创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草原的基本特点和生态环境;(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赞美大自然。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赞美大自然;(2)如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草原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草原的认识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草原即景》,了解草原的基本特点和生态环境;3. 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描绘草原美景?”;(2)学生分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3)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实践活动(1)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草原风景画的创作;(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建议和鼓励。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各小组展示草原风景画,分享创作心得;(2)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运用所学,回家后观察家乡的自然景物,以作文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2. 收集有关草原的资料,了解草原的保护意义。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草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草原即景》说课稿

《草原即景》说课稿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草原即景》。
我们将使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三单元的第10课。
教材中描绘了草原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本文通过讲述作者在草原上的所见所闻,让学生领略到草原的辽阔、壮美,以及草原人民的风土人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草原景色及人民生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家园的情感,懂得感恩、懂得尊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难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理解草原人民的风土人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课本、练习册、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草原美景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草原的辽阔、壮美。
同时,播放草原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查找生字词的含义。
教师巡视课堂,给予个别指导。
3. 合作探究(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所描绘的草原景色及人民生活。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代表性景观或人物,进行分享。
4. 讲解分析(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分享的内容,进行讲解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重点讲解草原景色及人民生活的特点,让学生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教师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草原即景景色:辽阔、壮美人民:热情、友好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草原的美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草原》老舍-优秀-上课用演示教学-2022年学习资料

1è(勒令)-li勒紧-meng蒙人-蒙mng蒙骗-měng内蒙-1f2-返回
理清课文脉络-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1.草原美景-2.热情迎客-3.亲切相见-4.盛情款 -5.联欢话别(尽-情深情-返回刀
品草原美-课文中作者又是怎样把那草原-的美写出来呢?请读一读,找-一找,划一划。
仿写二:-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碧绿的大海上扬起了点点白帆-仿写三:-在哪里都 (碧绿的湖面上飘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色非常苍翠郁郁葱葱像水一样要流出来一般-“翠色欲流”是指(也称“翠色欲滴”)欲:想要,几乎,好像-这句话突 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一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马儿陶醉了《草原》老舍-优秀ppt-上课用演示教学
牛儿陶醉了《草原》老舍-优秀ppt-上课用演示教学
品-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 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 -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返回
阅读提示:-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展现草原-的美妙风光?草原景色美,草原的人美-2.课文第 自然段主要抓住草原上的哪些景物来描写?-它们有什么特点?看到这些景物,作者的心情样?-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 深刻印象?-室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草原真的是美极了、大 极了。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本文 是萧乾爷爷几十年前看到的塔木 钦大草原的景象,今天的塔木钦 草原又是什么景象呢?请根据你 查阅的资料,展开丰富的想象, 用精彩的文字描述一下草原的新 景象。
塔木钦草原给作者留 下了怎样的感慨?
它多么像海啊!
把“草原”比作 “海”,突出了草原 大的特点。
只有海才这么寂静,广袤得望不 到边际永远像一幅没有框子的画。
把“草原”比作 “没有框子的画”, 突出了草原大和美 的特点。
风呼啸起来,像千军万马奔 腾而至。于是,穗头已经发黄 的草上掀起一阵波浪,草梗闪 出银白色的光亮。
形象地写出了虹的雄奇 与美丽,表达出了作者对虹 的壮观景象的惊喜和赞叹之 情。Βιβλιοθήκη 肋骨肋骨岛屿
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形象地勾画出 了塔木钦草原上空 云的各种形态。
黄带子
黄带子
蓝天下面,公路就像一条 叠成无数折的黄色带子。
把公路比作“黄色 带子”,以公路的小衬 托出了草原的大。
作者写草原的美丽、辽 阔,充分运用比喻句这 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地描写出草原美丽的景 色和草原的辽阔。
狮子
乌云
在辽阔无边的蓝天上,云 彩有时候团团飞卷着,像一 簇狂舞着的雄狮,可是顷刻 之间又会化为黑乌乌的煤层。 把“云彩”比作“雄 狮”,顷刻间变成煤层,可 见云彩的变幻无穷,从而形 象地写出了塔木钦草原的无 常气候。
彩虹
一道完整的虹,衬着天空和草 原,从地面拱了起来,好像一 道彩色的巨门。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在文中找到描写草原、草 原的彩虹、草原的云彩的段落,用 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思考:作 者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景物, 勾画出相关句子,并把你的体会批 注在旁边。 2、批注完后,小组交流。
关于草原,你了 解多少,能将你 搜集的资料与大 家交流一下吗?
阅读质疑
塔木钦草原过去为什 么被称作“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