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新课堂2017年春八年级物理全册10.1第1课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课件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章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1课时杠杆及平衡条件课件新版沪科版

二、杠杆的平衡 1.杠杆的平衡状态: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处于_静__止__状态.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__F_1_l_1=_F_2_l_2 _.
考点 1 力臂的画法 [典例1]<2013·南充中考>如图所示的水平杠杆中,O为支点,请 画出图中力F1和F2的力臂L1和L2.
6.<2013·泉州中考>如图所示,画出力F的力臂L.
[解析]本题考查力臂的画法.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确 定支点O后,从支点O向动力F的作用线画垂线段,垂线段与力F不 能直接相交时,可延长力所在线段. 答案:
7.<2013·兰州中考>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若杠杆
在使用前左高右低,要使它水平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
第十章 机械与人 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一课时 杠杆及平衡条件
体验 认识杠杆 活动1:用起子起酒瓶盖. 活动2:用螺丝刀撬图钉.
<1>活动1中,起子可绕
点转动<选填"A"
"B"或"O">.
<2>活动2中,螺丝刀可绕
点转动,手抓住
点更省力.<均选填"A""B""C"或"O">
提示:<1>O <2>O A
1.什么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是什么? 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探究 1 认识杠杆 结合"体验",思考以下问题: 1.活动中的起子、螺丝刀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剪刀、羊角锤等 工具在工作时都有哪些特征?杠杆是如何定义的?
八年级物理杠杆的平衡条件PPT课件

F1–L1=F2–L2 F1/L1=F2/L2
假设四: F1 · L1=F2 · L2 18
L1
L2
o
F1
杠杆
平衡
F2 螺母
19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请同学们开 始实验
实验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2
3
20
这就是阿基米德发现 的杠杆原理。
提问: 你的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 一致吗?你的结论是什么?
第十章 机械与人
第一节 科学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1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做杠杆 , 2、认识杠杆的五要素, 3、通过科学探究活动 , 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
2
一. 认识杠杆
3
4
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杠 杆的实例呢?
5
现实生活中的杠杆
6
生活中的机械
7
1.有力的作用 2.绕固定点转动
让我想一想?
3.硬棒 8
归纳结论:
在力的作用下,能 绕着固定点转动的 硬棒,就叫做杠杆.
F
L2 O
支 点
L1
动力
F1
动力作用线
9
这些概念很重要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0表示。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杠杆五要素
一“点”——支点O(一定在杠杆上)
动力F1
二“力”——
相对的
阻力F2
动力臂L1
二“臂”——
阻力臂L2
10
杠杆五要素
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课件

2、实验中需要记录哪些数据? 3、50克钩码重量为0.5N
明确实验分工,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 动力 动力臂 序号 F1/N L1/m
1
2
3
阻力 F2/N
阻力臂 L2/m
分析分析实验数 据:当杠杆平衡 时F1、L1、F2、L2 之间存在着怎样 的关系?
提示:每个钩码重0.5N
我国古代的杠杆 (chōng ) 捣谷的舂
羊角锤
O
F1 L1
L2 F2
天平
F1 ·L1 = F2 ·L2
若l1>l2,则F1 < F2 若l1<l2,则F1 > F2 若l1=l2, 则F1 F2
=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人体内的杠杆
F1 F2
寻找腰部的杠杆
用弹簧测力计能测量一头象的重吗?
我国古代的杠杆 (jié gāo ) 汲水的桔槔
俗称“吊杆”
请试着将这些杠杆分 类并思考分类的依据 是什么?
(1)撬杠
O F1
F2
O
F1
F2
(34)托盘天平
F1
(2)羊角锤
O F2
F1
(3)压水井
F2
O F2 F1
O
(5)钓鱼竿
O
F1
L1
L2
撬棒 F1
F2
F2
L1
L2
钓鱼竿
F1
L1
O L2 F2
初中物理八年级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这些工具在工作过程中有
哪些共同之处?
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
举例
★ 杠杆的要素:
支点O
动力F1
明确实验分工,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 动力 动力臂 序号 F1/N L1/m
1
2
3
阻力 F2/N
阻力臂 L2/m
分析分析实验数 据:当杠杆平衡 时F1、L1、F2、L2 之间存在着怎样 的关系?
提示:每个钩码重0.5N
我国古代的杠杆 (chōng ) 捣谷的舂
羊角锤
O
F1 L1
L2 F2
天平
F1 ·L1 = F2 ·L2
若l1>l2,则F1 < F2 若l1<l2,则F1 > F2 若l1=l2, 则F1 F2
=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人体内的杠杆
F1 F2
寻找腰部的杠杆
用弹簧测力计能测量一头象的重吗?
我国古代的杠杆 (jié gāo ) 汲水的桔槔
俗称“吊杆”
请试着将这些杠杆分 类并思考分类的依据 是什么?
(1)撬杠
O F1
F2
O
F1
F2
(34)托盘天平
F1
(2)羊角锤
O F2
F1
(3)压水井
F2
O F2 F1
O
(5)钓鱼竿
O
F1
L1
L2
撬棒 F1
F2
F2
L1
L2
钓鱼竿
F1
L1
O L2 F2
初中物理八年级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这些工具在工作过程中有
哪些共同之处?
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做
举例
★ 杠杆的要素:
支点O
动力F1
10.1科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认识杠杆 杠杆的平衡 课件

合作探究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提出问题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什么 关系?
2.猜想与假设
①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②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③ 动动力力臂=阻阻力力臂。
合作探究
④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 的距离。 ⑤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八年级·物理· 沪科版·下册
第十章 机械与人
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1课时 认识杠杆 杠杆的平衡
素养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根据实物画出杠杆的示意图。 2.通过科学探究,能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
计出验证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重点:杠杆概念的建立;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4.设计实验
如图所示,在杠杆支点的一侧挂钩码,在支点另一侧用手通过弹 簧测力计拉住杠杆,研究在什么条件下杠杆能够平衡。设弹簧 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为动力,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为阻力。
合作探究
5.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安装好杠杆,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平衡;
合作探究
(2)在支点左边某刻度(如20 cm)处挂几个钩码,在支点右边某 刻度(如15 cm)处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住杠杆,使杠杆在 水平位置平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将这一步的实验数据 记录到表格中; (3)改变力和力臂重复操作 a.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保持不变,改变钩码的数量,读出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
学习小助手
改变动力可以通过改变钩码的格数实现,改变动力臂可以 通过改变钩码的位置实现,改变阻力可以通过改变弹簧测力计 的拉力实现,改变阻力臂可以通过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实现。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课件-10.1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2

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 衡条件
一、认识杠杆
观察下列工具,思考并讨论其共同特征。
讨论交流:
1、有力的作用下 2、绕固定点转动
3、硬棒
归纳总结:杠杆的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 棒(直棒或曲棒),叫做杠杆。
生活中的杠杆
提问: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杠杆的实例吗?
动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
实验次数 1
左 F1/N
边 L1/m
右 F2/N
边 L2/m
2
3
5、分析与论证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做一做
1.把杠杆左边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其水平平 衡(图甲),保持阻力F2及左右两边距离不变,用测 力计斜拉杠杆仍使其水平平衡(图乙),你有什么发现 ?你认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甲
乙
四、本节小结 (作业 P27 第2、3、 4题)
今天学到了什么?最后,我们总结下本 节课所学的内容。
► 什么是杠杆 ► 杠杆的五个要素
►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谢谢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 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 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
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 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 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
O
l2 F2
2、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
有时需延长用虚线);
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标垂足,垂线用虚线;
4、用大括号标明力臂,并在旁边标上 字母L1或L2 .
标画出杠杆的五要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
l2
◎
l1
一、认识杠杆
观察下列工具,思考并讨论其共同特征。
讨论交流:
1、有力的作用下 2、绕固定点转动
3、硬棒
归纳总结:杠杆的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 棒(直棒或曲棒),叫做杠杆。
生活中的杠杆
提问: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杠杆的实例吗?
动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
实验次数 1
左 F1/N
边 L1/m
右 F2/N
边 L2/m
2
3
5、分析与论证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做一做
1.把杠杆左边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其水平平 衡(图甲),保持阻力F2及左右两边距离不变,用测 力计斜拉杠杆仍使其水平平衡(图乙),你有什么发现 ?你认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甲
乙
四、本节小结 (作业 P27 第2、3、 4题)
今天学到了什么?最后,我们总结下本 节课所学的内容。
► 什么是杠杆 ► 杠杆的五个要素
►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谢谢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 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 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
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 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 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
O
l2 F2
2、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
有时需延长用虚线);
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标垂足,垂线用虚线;
4、用大括号标明力臂,并在旁边标上 字母L1或L2 .
标画出杠杆的五要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
l2
◎
l1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册课件-10.1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1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 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 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
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 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 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
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 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 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 的头,微笑着说:“跳跳,
O
F2
F1
力臂: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
O
2、杠杆的基本要素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l2
l1
O
F1 F2
画出学案上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
作业
观察生活中的各式杠杆,并找出其力臂
古 人 捣 谷 的 舂
古 人 涉 水 的 桔 槔
谢谢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 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 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
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 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 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
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 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 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 的头,微笑着说:“跳跳,
• 猜想与假设:
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l1
l2
F2 F1
实验 F1/N l1/cm
次数
1 2 3
F1l1 F2/N
l2/cm F2l2
每个发钩现码:的F重1·力l1=0F.52N·l2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F1·l1=F2·l2
你的收获
八年级全册物理公开课-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课件 沪科版

F
A G
a、先找到最长的力臂: 从支点到力的作 用点的连线是最长的力臂 b、作力臂的垂直线,并根据杠杆平衡条 件判断出最小力的方向
二画(画出力的作用线,延长 三引(引垂线,用虚线) 线用虚线)
四标(标垂足---直角符号、标力臂---支点到垂 足的距离 )
16
想一想
画出图中杠杆各力的力臂
F1 F2
O
l2
l1
画出下列各图的力臂
F1
l1 l2
F1
O支点
l2
F2 F1
O支点
l1
l2
l1
F2
F2
O支点
思考讨论
1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吗? 答:不是 2 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 作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 答:改变
动力
F1
动 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 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o支点
阻力
F2
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
力的方向的直线)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F1
L1
o
L2
F2
画力臂的方法:
一找(找准支点)
L1
O
L2
费力省距离
慧
眼
识
金
A
理发剪刀
B
裁布剪刀
C
剪铁皮剪刀
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 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D)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C.增大动力臂,省力 D.减小阻力臂,省力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章 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课件

9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九分。
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F
L2 O
支 点
阻力
F2
动力 F1 L1 动 力 作 用 线
10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九分。
这些概念很重要!!!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4.两个力作用在杠杆两端使杠杆平衡,则(
)D
A.这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
B.这两个力的力臂长必须相等
C.力臂较长的那个力比较大
D.力臂较长的那个力比较小
35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九分。
5.画出图中作用在A点最小的力的方向。
F
36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九分。
6.如图所示,用撬棒撬石头,手握在撬棒的末端B端,其
24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九分。
问题探究:
条件:杠杆已平衡(如图)
1.两端去掉相同质量的钩码,杠杆平衡吗?
2.将两端钩码向支点移动同样的距离,杠杆平衡吗?
25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九分。
如何用弹簧测力计将下面的杠杆调节平衡
26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九分。
三、杠杆的分类:
当在A点悬吊一重为5 N的物体,绳子拉力F=3 N时,杠杆
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图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2,力臂L2 为_0_._5__m_。
C
F
L2 A
O
B
33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九分。
3.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D )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九分。
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F
L2 O
支 点
阻力
F2
动力 F1 L1 动 力 作 用 线
10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九分。
这些概念很重要!!!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4.两个力作用在杠杆两端使杠杆平衡,则(
)D
A.这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
B.这两个力的力臂长必须相等
C.力臂较长的那个力比较大
D.力臂较长的那个力比较小
35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九分。
5.画出图中作用在A点最小的力的方向。
F
36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九分。
6.如图所示,用撬棒撬石头,手握在撬棒的末端B端,其
24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九分。
问题探究:
条件:杠杆已平衡(如图)
1.两端去掉相同质量的钩码,杠杆平衡吗?
2.将两端钩码向支点移动同样的距离,杠杆平衡吗?
25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九分。
如何用弹簧测力计将下面的杠杆调节平衡
26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九分。
三、杠杆的分类:
当在A点悬吊一重为5 N的物体,绳子拉力F=3 N时,杠杆
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图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2,力臂L2 为_0_._5__m_。
C
F
L2 A
O
B
33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九分。
3.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