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病育种进化总结(高考生物近五年试题)
高考生物2024遗传与进化历年题目全集

高考生物2024遗传与进化历年题目全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细胞分裂的特点?A. 遗传物质的复制B. 有丝分裂C. 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 有丝分裂前期不同期数目不同2. 以下哪个是遗传的基本单位?A. 染色体B. 基因C. 细胞D. 有丝分裂3.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什么?A. 孟德尔遗传法则B. 子代整体基因组变化C. 随机性D. 变异性4. DNA分子的结构中含有哪几种碱基?A. A、T、C、GB. A、T、C、PC. A、T、G、PD. A、Z、C、G5. 经常参与细胞分裂的是细胞的哪种器官?A. 核膜B. 核C. 线粒体D. 核仁6. 现代细胞分裂学最早确定的是细胞分裂的某个过程是怎样进行的?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C. 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 有丝分裂前期不同期数目不同7. 遗传信息的用途不包括什么?A. 遗传学研究B. 判定亲子关系C. 确定物种进化的程度D. 增强人类智力8. 哪个法则是在染色体动态过程中排斥、受精并育苗后都能得到保持的?A. 孟德尔第一法则B. 孟德尔第二法则C. 孟德尔第三法则D. 孟德尔第四法则9. 染色体是由DNA和什么组成的?A. 细胞质B. 蛋白质C. 核酸D. 水分10. 细胞分裂的功能是什么?A. 维持生物体的稳定性B. 增加DNA链长度C. 更新遗传信息D. 生成新的基因二、填空题1. 母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都是(1)细胞,(2)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3)细胞相同,染色体的形态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4)和(5)等变化。
2. 首次发现核与质官(细胞内的独立细胞器官)之间的染色体运动的是(6) 。
3. 遗传物质是指生物的染色体上存在的(7) ,它是规定生物遗传基础的一个分子。
4. 适当选用下表中的字母填空:% | A | T | G | C------------- |A | | | |T | | | |G | | | |C | | | |A上连接的是(8) ,T上连接的是(9) ,G上连接的是(10) ,C上连接的是(11) 。
2020年高考生物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专题 (附答案)

2020年高考生物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专题(附答案)一、变异与育种(共8题;共19分)1.图中,a、b、c、d 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a 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② a、c 分别表示基因重组、基因突变③ b、d 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④ b、c、d 都能使子代表现出相对性状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2.果蝇的性别决定是XY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会影响果蝇的性别特征甚至使果蝇死亡,如:性染色体组成XO的个体为雄性,XXX、OY的个体胚胎致死。
果蝇红眼和白眼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
某同学发现一只异常果蝇,该果蝇左半侧表现为白眼雄性,右半侧表现为红眼雌性。
若产生该果蝇的受精卵染色体组成正常,且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核中只有一个细胞核发生变异,则该受精卵的基因型及变异细胞核产生的原因可能是()A.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丢失B.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丢失C.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结构变异D.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结构变异3.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 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C. 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会逐代提高D. 这些单倍体植株的有些细胞中最多有40条染色体4.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 杂交育种一定要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养新品种B. 紫外线照射能增加DNA 分子上的碱基发生变化的几率导致染色体畸变C. 单倍体育种可直接通过表现型来判断它们的基因型,提高效率D. 在单倍体与多倍体的育种中,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5.现用矮秆不抗病(ddrr)品系和高秆抗病(DDRR)品系培育矮秆抗病(ddRR)品系,对其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 F2中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F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基因重组B. 通常利用亲本的花粉逬行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縮短育种年限C. F1中虽未表现出矮秆抗病的性状组合,但已经集中了相关基因D. 选种一般从F3开始,因为F3中才有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品系6.科研人员测定某噬菌体单链DNA的序列,得到其编码蛋白质的一些信息,如下图所示。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历年真题全解2024年版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历年真题全解2024年版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也是高考生物科目中的重要内容。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遗传与进化的知识,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历年真题进行全面解析。
一、选择题1. 遗传物质DNA的主要功能是()A. 储存遗传信息B. 控制细胞代谢C. 维持细胞结构D. 调节细胞分裂解析:选择A。
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储存了生物的遗传信息。
2. 研究表明,同一个家族中的成员所患的某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与该病的发病概率有关。
根据这一特点,该病有可能是由位于()的基因突变引起的。
A. 染色体座B. 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C. 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D.细胞器DNA解析:选择C。
隐性遗传病通常由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引起。
3. 某个物种的数量由于环境变化而减少,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这是()的一个例子。
A. 适应性辐射B. 同域分化C. 遗传漂变D. 迁移解析:选择C。
数量减少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属于遗传漂变的范畴。
二、解答题1. 请试述自然选择的原理。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之一,其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个体之间存在遗传变异,这种变异会影响个体的适应性。
- 环境资源有限,个体之间会进行竞争。
- 适应环境的个体会更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 适应性强的个体会将其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而适应性较差的个体不容易繁殖后代。
- 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性较高的特征会在种群中逐渐积累,而适应性较差的特征则逐渐减少。
2. 解释DNA复制的过程。
DNA复制是生物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进行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DNA双链解旋:DNA双链分离,并用水解酶打开双链结构,形成复制起始点。
- DNA链合成:D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合成新链,利用单链模板合成新的互补链。
- DNA连续复制:在模板链上进行连续复制,DNA聚合酶能持续合成新链。
- DNA不连续复制:在另一个模板链上进行不连续复制,形成片段,即Okazaki片段。
高考生物真题(近五年):生物进化

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14四川)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2.(13江苏)下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 相似度)。
DNA 碱基进化速率按1% / 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A. 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B. 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 人类与黑猩猩的DNA 差异经历了约99 万年的累积D. 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3(13江苏)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4(11江苏)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5(11广东)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该基因编码金属β-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A.定向突变B.抗生素滥用C. 基因重组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它细菌获得耐药基因考点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14北京)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历年真题全解2024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历年真题全解2024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也是高考生物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掌握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熟练解答历年真题,对于提高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2024年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部分的历年真题。
1. 考题一[题目]A. 现有一个基因座A,该基因座有一个等位基因A1和A2。
B. 家系图中有三代人,其中正常视力纯合子(A1 A1 和A2 A2)的人是健康人,患者为基因座A的杂合子(A1 A2)或纯合子(A2 A2)。
C. 假设该疾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时,则可以推断这个家族的下一代患病率为50%。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
根据题干所给信息,正常视力纯合子的人是健康人,患者为基因座A的杂合子(A1 A2)或纯合子(A2 A2)。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患病孩子一般有患病父母,且患病父母的子女有50%的概率患病。
因此,可以推断该家族的下一代患病率为50%。
2. 考题二[题目]A. 某种昆虫翅膀具有两种颜色:绿色和褐色。
B. 随机抽取100只昆虫,其中70只为绿色,30只为褐色。
将这100只昆虫随机配对繁殖。
C. 下一代昆虫的翅膀颜色比例为3:1。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昆虫翅膀颜色的遗传比例。
根据题干所给信息,随机抽取100只昆虫,其中70只为绿色,30只为褐色。
这代表了基因座上有两种等位基因,绿色基因A和褐色基因a。
随机配对繁殖的过程中,根据孟德尔遗传原理,Aa和Aa的杂合子产生的下一代绿色:褐色的比例为3:1。
因此,下一代昆虫的翅膀颜色比例为3:1。
3. 考题三[题目]A. 在研究某种昆虫翅膀颜色遗传时,发现了以下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AA:红色翅膀Aa:蓝色翅膀aa:白色翅膀B. 随机抽取100只昆虫,其中红色翅膀的昆虫50只,蓝色翅膀的昆虫30只,白色翅膀的昆虫20只。
将这100只昆虫随机配对繁殖。
C. 下一代昆虫的翅膀颜色比例为3:1:1。
江苏近五年高考生物遗传变异题汇总

遗传变异真题考点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成功原因?)1(2012.11)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2(2009.7)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现象?解释?)3(2010.20)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
g-基因决定雌株。
G对g、g-是显性。
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 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Gg和G 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4(2013.南京一模23)右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 图中所有患者均为杂合子B. 3号和4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为1/4C. 5号和6号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几率为1/4D. 如果7号和8号婚配,后代患病概率为2/3考点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应用(二对相对性状实验过程?现象?解释?验证?)5(2009.10)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6(2013.南京一模10)某鲤鱼种群体色遗传有如下特征,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杂交,Fi 皆表现为黑鲤,F:交配结果如下表所示。
2024高考生物重点遗传与进化历年考题总结

2024高考生物重点遗传与进化历年考题总结高考生物考试中,遗传与进化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涉及到基因的传递、突变、基因频率的变化等知识。
通过总结历年高考考题,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考点的重点内容和解题思路,为备考提供指导。
本文将针对2024高考生物考试的遗传与进化考点,进行历年考题的总结。
1. 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1)某校高考题:对于个体内部来说,遗传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提取题意:个体内部遗传的基本概念。
思路分析:个体内部的遗传主要涉及到基因的传递和表达。
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通过遗传物质DNA在细胞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传递。
基因通过编码和操纵蛋白质的合成,决定着个体的形态和功能。
2. 遗传的规律与模式(1)某校高考题:湿鸟翅色有黑和白两种。
黑翅鸟配对后代全黑,白翅鸟配对后代全白,黑白翅鸟配对后代黑翅鸟和白翅鸟的比例为1:1,试说明白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提取题意:湿鸟翅色的遗传。
思路分析:通过观察黑翅鸟、白翅鸟、黑白翅鸟的配对后代,可以得出结论:黑翅鸟和黑翅鸟配对后代全黑,白翅鸟和白翅鸟配对后代全白,黑白翅鸟配对后代黑翅鸟和白翅鸟的比例为1:1。
根据这些观察结果可以判断,白翅是显性性状,黑翅是隐性性状。
3. 进化与自然选择(1)某校高考题:人口过剩、资源有限、要使适应环境的种群的繁衍受到限制。
某种部分有较好亲子关系的动物通过繁殖的方法将较多的后代留存在后代中,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这种现象为()。
A.适应B.自然选择C.变异D.进化提取题意:动物根据亲子关系进行繁殖,以适应环境变化的现象。
思路分析:根据题目中所描述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动物通过选择繁殖的方式,将较多的后代留存下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这种现象正是自然选择的表现,因此答案为B.自然选择。
4. 遗传与进化的应用(1)某校高考题:南方某种花卉,花型、花色多样,传统的育种方法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北方某种花卉中特定基因的颜色转移到南方花卉中,得到了新的优良品种。
2024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单元历年真题全解析

2024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单元历年真题全解析在这份全面的解析中,我们将回顾2024年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单元的历年真题,并对这些题目进行详细分析和解答。
通过对这些题目的深入解析,我们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遗传与进化的知识点,并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1. 遗传与进化概述题题目:描述遗传和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关系,并分析它们在生物世界中的重要性。
解析:遗传和进化是生物学的两个重要概念,遗传是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过程,而进化则是物种在漫长的时间里适应环境而发生的变化。
遗传和进化密切相关,遗传是进化的基础,而进化则是遗传变异的结果。
在生物世界中,遗传和进化对物种的适应性、变异性和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遗传变异使得物种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则是物种不断适应并改变的过程,从而保证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2. 遗传与进化实例分析题题目:以人类眼睛颜色的遗传为例,解释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影响眼睛颜色遗传的因素。
解析:人类眼睛颜色的遗传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基因是MC1R基因。
基因型是指一个个体所拥有的基因种类和基因组合方式,而表型则是指由基因型所决定的个体的外部特征。
人类眼睛颜色的基因型由黑色素生成的基因和蓝色素生成的基因决定。
黑色素生成的基因会使眼睛呈现出深色,蓝色素生成的基因则会使眼睛呈现出浅色。
因此,基因型决定了眼睛颜色的表型。
影响眼睛颜色遗传的因素包括遗传基因以及外界环境等。
遗传基因是最重要的因素,不同基因的组合会导致不同的眼睛颜色。
外界环境也可能对眼睛颜色产生一定影响,例如日晒会使黑色素的沉着增加,导致眼睛颜色变深。
而且,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和融合也可能对眼睛颜色的遗传产生影响。
3. 遗传与进化的实践题题目:选择一个具体的物种,解释该物种在遗传和进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对物种适应环境的影响。
解析:我们以鸟类为例。
在遗传和进化过程中,鸟类经历了多种变化。
首先是体型和结构上的变化,例如鸟类的体型逐渐演化出适合飞行的特征,翅膀逐渐演化为更加适合高空飞行的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遗传病、育种、变异、进化”5年高考总结
(2016·新课标Ⅰ卷.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答案】D
(2015·新课标I卷.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答案】B
(2015·新课标II卷.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答案】A
(2014·新课标Ⅰ卷.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
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
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
【答案】B
(2016新课标Ⅲ卷.3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
者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
以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
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
子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答案】(1)少(2)染色体(3)一二三二
( 2015·课标I卷.32)(9分)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
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
为。
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A基因频率为。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答案】(1)1:1 1:2:1 0.5 (2)A基因纯合致死1:1
(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32)(9分)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zx感病xk矮秆(抗倒状)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答案】(1)抗病矮杆(2)高秆和矮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3)将纯合的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
(2012年新课标.31)(10分)一对毛色正常的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
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
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
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性基因突变为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
为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人类遗传病、育种、变异、进化”近5年高考题
考过的考点:
1、人类遗传病中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X染色体显性、X染色体隐性的遗传特点和遗传类型的判断
2、分析X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
3、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中碱基数目的比较
4、基因突变中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
5、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猫叫综合症原因考查
6、杂交育种的原理
7、计算基因频率及其比例
未考过的考点:
1、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特点和判断
2、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和例子
3、人类遗传病检测预防的措施内容
4、人类基因组计划目的和意义
5、基因重组的类型、时间、特点和意义
6、基因突变发生时期、原因和特点
7、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方法
8、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9、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0、多种育种方式选择最佳育种方案
1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2、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总结】
命题趋势:基因突变的类型、特点及结果,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操作方法和优缺点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染色体变异类型的判断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也不容忽视。
考试大纲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生物的进化的要求是Ⅱ级水平,即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景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要求较高。
多以非选择题形式为主。
备考指南:结合细胞分裂,DNA复制等知识,运用对比的方法,结合实例,辨析基因重组的类型,理解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应用,以概念为载体,以流程图为轴心,列表比较变异的类型,以及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方法和优缺点。
全国卷注重语言的叙述,语言表达准确是得高分的关键,另外答题要思路清晰,抓住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