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背景资料
鲜花调

《鲜花调》是一首流行于中国汉族地区的民间小调,因它的第一句和第二句词曲完全一样,所以又称为《双叠翠》。
这个小调在国内见诸文字记载已近二百年,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由贮香主人编纂的《小慧集》十二卷中就有一首用工尺谱记录的《鲜花调》,它和在江苏六合、仪征、江都一带流传的《鲜花调》有许多相似之处。
我国幅员辽阔,民歌小调《鲜花调》在流传过程中受各地人文习俗和方言语调等多方面的影响,衍化出许多样式的版本,除江苏外,较有影响的还有河北版、辽宁版、广东版、四川版、湖南版……即使在江苏,除何仿1942年在六合搜得的那种外,也还有扬州版、苏州版……《鲜花调》已经渗透到民间歌舞及戏曲中,如云南的“花灯”、江浙的“马灯”、江苏的扬剧、扬州清曲、四川清音、湖南花鼓戏等。
《鲜花调》版本虽五花八门,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即其开头第一句全是“好一朵茉莉花”。
在中国诗歌艺术的传统中,常以第一句作为这首作品的题名。
因此,《鲜花调》又被称为《好一朵茉莉花》。
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区流传的《鲜花调》原本是三段词: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好一朵金银花,好一朵金银花,金银花开好比勾儿芽;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奴骂。
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开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儿把手扎。
民歌中最常用的手法是咏物寓人、借景抒情。
这歌词中的“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不仅仅是说花,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众所周知,茉莉花花朵小,金银花花似勾、玫瑰花有刺会伤人;这就勾画出年纪小、魅力大、个性强三种典型女性的形象。
显而易见,这首《鲜花调》是一首表现男欢女爱的情歌。
何仿先生根据《鲜花调》加工整理出来的江苏民歌版《茉莉花》也是三段词: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
茉莉花的历史故事

茉莉花的历史故事茉莉花是一种具有浓郁香气的花卉,起源于亚洲地区。
它在许多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用于装饰、香料和药用等方面。
以下是茉莉花的历史故事:1. 起源:茉莉花起源于中国,约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
最早的茉莉花品种是中国茉莉(Jasminum sambac),后来逐渐传播到其他亚洲国家。
2. 中国传说:根据中国传说,茉莉花是由上古女神嫦娥的眼泪所化。
嫦娥是中国神话中的仙女,她被赐予了不朽的美丽和永生。
当她被迫离开人间,她的眼泪滴落在地上,化为了茉莉花。
3. 印度文化:茉莉花在印度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它被视为爱情和美丽的象征,常被用于婚礼和其他庆祝活动中。
在印度的一些地区,人们会将茉莉花串成花环佩戴在头上,以示庆祝和祝福。
4. 波斯文化:茉莉花在波斯文化中也备受推崇。
在波斯诗歌中,茉莉花被描述为美丽和纯洁的象征。
茉莉花的香气也被广泛用于波斯的香水制作中。
5. 欧洲引入:茉莉花最早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的。
在16世纪,葡萄牙人将茉莉花带入欧洲,并在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种植。
茉莉花的香气很快受到了欧洲贵族的喜爱,成为了高级香水的重要成分。
6. 茉莉花茶:茉莉花还被用来制作茉莉花茶,这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花茶。
制作茉莉花茶时,通常将茉莉花与绿茶或白茶混合,使茶叶吸收茉莉花的香气,制成具有芳香和温和口感的茶饮。
总的来说,茉莉花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花卉。
它在亚洲各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广泛用于装饰、香料和药用等方面。
茉莉花的香气独特迷人,使其成为了许多人喜爱的花卉之一。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课题名称】: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设计思路】:设计理念:“弘扬民族音乐”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十大理念之一,要求:“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指导思想:通过闻、看、唱、听、演、赏、评“花”,循序渐进地了解、感受、表现歌曲,由此培养了学生细致的洞察力与大胆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通过比较东北、河北、江苏与传统的《茉莉花》,感受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
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其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
教材分析:《茉莉花》是一首深受全国人们喜爱的民间小调,她清丽、柔婉,是进行民歌学习的好教材。
原名《鲜花调》,各地的《茉莉花》歌词基本相同,风格也基本相同,曲调优美流畅,体现汉族人文风情柔美细腻的特色,具有鲜明个性和极强生命力。
其中河北《茉莉花》表现了赏花人对纯洁美丽的茉莉花的赞美之情和渴望采摘茉莉花的迫切之情,东北《茉莉花》表现的是少女爱花,开朗率真的性格。
而江苏《茉莉花》表现的是少女爱花、惜花、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灵。
学习对象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民歌及民歌的体裁,在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中就有所了解,通过本课歌曲《茉莉花》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上进行一些开拓。
在初中阶段,他们的音乐模唱能力、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已达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有能力在背唱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创新。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唱并聆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体验歌曲的情感,了解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感受民歌的民族风格与地方色彩。
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茉莉花》。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茉莉花相关物品辅助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歌《茉莉花》,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悟;在课堂上创设探究的情境,让学生根据相关材料自己探讨、感受《茉莉花》的形式美,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并创设合作的民主氛围。
好一朵美丽的 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作者:***来源:《江西教育A》2022年第03期2021年11月,已过立冬的宁都,天气却宛如仲秋般暖和。
这个时节,宁都县第三幼儿园(以下简称“第三幼兒园”)里的茉莉花仍在孕蕾、绽放,空气里飘着缕缕清香。
记者如约在第三幼儿园见到了园长刘莉玲。
“非常荣幸,我能够在建党100周年前夕获得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但我确实很平凡。
”个子小巧的刘莉玲,素颜清秀,说话轻声细语,表达言简意赅,犹如那绽放的茉莉花般质朴、玲珑、谦逊。
扎根红土地1993年,刘莉玲从赣州师范幼师专业毕业,此后先后在宁都县城几所小学任教。
2016年,刘莉玲回到了所学专业的岗位,担任县机关幼儿园园长。
2018年7月,位于县城城郊的第三幼儿园教学楼竣工在即,计划9月1日正式开学,但师资等各方面还存在缺口,这让县教科体局领导和工作人员心急如焚。
此时,一心怀着为家乡幼教事业尽力热情的刘莉玲,放弃外地的高薪聘请,自告奋勇接受挑战,带上10名教师,成立筹办工作队,来到了第三幼儿园建设工地。
刘莉玲的这一举动,让当时的很多同行不解。
第三幼儿园位于城乡接合部,周边都是民房、旱厕、猪圈和荒山,附近的孩子大部分是进城务工租户或属地贫困户子女,家长工作难做,办园困难重重。
面对同行的不解,刘莉玲说:“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深知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从小更需要好的教育,才能改变命运。
我有经验,我有信心克服各种困难。
”但现实困难远超她的预料。
因征地拆迁的历史遗留问题,周边居民时常阻工闹事是她始料未及的,也是她从未遇到过的事。
“我是牵头人,是工作队中唯一的党员,必须迎难而上。
”刘莉玲每次遇到难题都咬紧牙关,冲锋在前。
“相信问题一定会解决,而且工期不能误、建园标准不能降。
”她给自己打气,也给队友鼓劲。
她带领队友和工程施工人员一起做周边居民的思想工作,主动与各方沟通,协商各种解决办法。
县教科体局领导对刘莉玲说:“第三幼儿园是你的孩子,你得时刻看着、守着、护着。
[茉莉花歌谱_茉莉花简谱]简谱歌谱大全
![[茉莉花歌谱_茉莉花简谱]简谱歌谱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57c104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8.png)
[茉莉花歌谱_茉莉花简谱]简谱歌谱大全茉莉花在线播放茉莉花茉莉花歌词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茉莉花呀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茉莉花呀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歌曲起源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系江苏民歌。
起源于南京六合一带的民间歌曲,由著名军旅作曲家何仿将采自于南京六合一带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
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来到南京六合金牛山脚下演出。
一个雨天的下午,年仅14岁的小团员何仿(何仿,安徽天长人,著名军旅作曲家,原前线歌舞团团长)听当地人说附近有位艺人不仅吹拉弹唱是一把好手,更有一肚子的歌。
何仿在一间茅屋里找到了那位艺人。
艺人很热情,问何仿有没有听过《鲜花调》。
何仿摇了摇头。
艺人说,这歌在道光年间苏皖一带就有人唱,蛮好听的。
说着艺人拉着琴唱了起来:“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也香不过它,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好一朵金银花,好一朵金银花,金银花开好比勾儿牙,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奴骂;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开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儿把手扎。
”年轻的何仿一下子就被这首悠扬动听的《鲜花调》迷住了,他花了大半天的时间,不仅用简谱记下了这首歌,而且按照艺人的方法准确唱了出来。
《鲜花调》虽然动听,但毕竟来自于民间,创作上不免有些粗糙。
何仿考虑再三,对《鲜花调》动了“大手术”,将歌中三种花改为一种花,更改后的歌词为:“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1957年,已是前线歌舞团作曲兼指挥的何仿率合唱队到北京参加全军文艺会演,修改后的苏皖民歌《茉莉花》一炮打响,不久被正式灌制成唱片,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
【音乐百科】《鲜花调》:最早走向世界的民歌

【音乐百科】《鲜花调》:最早走向世界的民歌扬州有名调,清曲曲牌多。
本版特设“音韵扬州·清曲漫笔”栏目,邀请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对扬州清曲的若干著名曲牌作深度系列解读。
《鲜花调》又名《茉莉花》《双叠翠》。
一般认为,《鲜花调》就是《好一朵茉莉花》的前身。
1804年,英国人巴罗在伦敦出版的《中国游记》中最先记录了它的五线谱。
将近二十年之后的道光元年(1821),中国人贮香主人的《小慧集》刊载了它的工尺谱(另一说是道光十七年即1837年)。
1926年4月25日,意大利作曲家浦契尼的歌剧《杜兰朵》在米兰斯卡拉大剧院首演,剧中用了四段中国音乐,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幕的童声合唱《茉莉花》。
它的歌词是:“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
奴有心把你摘下,送给别人家。
”这与今天流行的《茉莉花》如出一辙。
可以说,《鲜花调》是最早走向世界的中国民歌之一。
早在清代中叶,《鲜花调》已在扬州流行,乾隆年间的戏曲集中已有《鲜花调》的记录。
清代中后期,随着《鲜花调》演唱范围的扩大,它也逐渐衍化成各种不同的唱法,如《武鲜花》《活捉鲜花》《戏叔武鲜花》《好一朵鲜花》等。
一般认为,《鲜花调》就是《好一朵茉莉花》的前身。
它的曲调比较质朴简单,而民间歌曲总是由质朴而逐渐发展为华彩的。
现在《茉莉花》已经成为扬州的市歌。
2002年4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长篇报道《茉莉花香飘四海》,开头就指出《茉莉花》是“苏北扬州的民歌”。
扬州市第五届政协全委会开幕,会议收到的第一份提案是《建议将〈茉莉花〉定为扬州市歌》。
后来,扬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程序,把《茉莉花》确定为扬州市歌。
据说在中国,把民歌定为市歌,这是第一次。
《鲜花调》,与《茉莉花》是“同一首歌”从文献记载来看,扬州毫无疑问是最早传唱《茉莉花》的城市。
清人钱德苍于乾隆二十八年至三十九年(1763-1774)编纂的《缀白裘》一书,汇集了当时扬州舞台流行的大量地方戏剧目。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龙源期刊网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作者:唐榛侃来源:《小溪流(故事作文)》2004年第04期一簇簇淡黄的花蕊,几片洁白的花瓣,一朵绿色的花萼结合在一起,便成了一朵娇小可人的茉莉花。
茉莉花原产于印度等南亚地区,为巴基斯坦国花,现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
它的花朵形状简洁,花瓣洁白,花蕊嫩黄,可与牡丹,杜鹃等名花相比,它在人们面前就不是那么显著了。
但是它那令人心旷神怡的花香却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
你若轻轻吸上一口茉莉花淡雅的花香,一定会深深爱上它那清而不淡,浓而不烈,泌人心脾的芳香。
因此人们把茉莉花加工成了香水,香油,清新剂等用品,让它为人类做贡献。
其中茉莉花茶尤为突出,它味道清甜,香味芬芳,有益身心。
茉莉花虽然没有槐树高大的躯干,也没有仙人球结实的身体,但是它却有着顽强的毅力。
我家曾经养过一盆茉莉。
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出去旅游,那盆放在阳台上的茉莉开了几朵洁白的小花。
可是家中没有人,又是酷热难当的夏天,茉莉花被强烈的阳光照射,又没有浇水,怎么受得了呢?待我们回来,小花早已凋谢,与枯黄的泥土和为了一体。
而茉莉花的枝干依然挺立在花盆中,只是原来绿油油的叶儿有些枯黄卷了起来。
我赶快拿来水倒进了泥土,第二天,茉莉花又恢复了原貌。
我虽然没有看见那茉莉花盛开时的美丽,但却被茉莉花顽强的毅力深深打动了。
这时的我,不禁哼起了一首老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天涯,又香有甜人人夸!我有心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茉莉花!茉莉花!……”呵!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编后语:本期“作文碰碰车”由株洲白鹤小学主持的,大家也看到了,这是4篇各具特色的优秀习作,既有童年的趣事,又有科学的发现;还有好读的童话和细腻的描写,充分发挥小作者们独特的创意和想象,值得大家来学习哦!。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关键词解读横县茉莉花产业

横县茉莉花茶地理 标志产品保护 。
关 键词 : 机 种植 品牌 价 值 有
横县种植 茉莉花有着 得天独厚 的 自 长、 花蕾大 、 产量高 、 质量好 、 味浓 而 闻 香 近年来 ,横县大力推进 花茶产 品有
8万吨 , 花茶加 工企业 ]0家 , 5 茉莉 花产 然条件 ,所产的茉莉 花以花期早 、花期
收 获 “ 国 茉 莉 之 乡 ” 闪 亮 称 号 , 打 中 的 更
明商标 ; 同年 7月 , 国家质检总局通 过对
造 了地域特色品牌和实现 了农 民增 收。 横县是全 国最大的茉莉 花生产和 花 茶 加工基地 。目前 , 横县茉莉花常年种植 面积 l O万亩 , 花农 3 3万人 , 鲜花年产 量
底 蕴的 同时 ,我们 以多视角 解读独具特 易市场 , 录着 茶叶贸易在横 县的兴盛 。 记
关键 词 : 国最 大 全
地 理 标 志
浙江 等地 ,茶叶 品种 繁多 ,年交 易额达 l 元 。在 西南茶城 基础 上 , 0亿 一个 具有
区域 国 际 化 标 准 的 中 国茉 莉 花 交 易 中心
一
探 索 ・ 讨 探
好一 朵 美 丽 的茉 莉花
— —
关键 词 解读 横 县 茉 莉花 产 业
本 刊通讯 员 黄汝德
县 的特 色农业 产业 化道 路愈 发宽 阔 , 更
Hale Waihona Puke 。本刊记 者 钟 振浓郁的八月 , 横县茉莉花绽放美 丽。
好花 、 茶 、 好 好音 乐 、 好风光 。 8月 l 让数 十万 花农 直接受益。 6 在横县 , 茉莉鲜 亿 日 ~1 7日,第七 届 全 国茉莉 花 茶 交 易 花年 销售收入达 7 元 ,花农人 均增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背景资料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背景资料2008/09/2219:22世界经典民歌之一的《茉莉花》,是扬州民歌,还是苏州民歌?抑或六合民歌,曾引发了一场“属地”之争。
《茉莉花》早在50年代就在全世界传唱,一直传唱到现在。
在流传过程中,仅中国关于《茉莉花》的唱法就有几十种,比较突出的版本是1981年前线歌舞团苏州籍歌唱家程桂兰用“吴侬软语”演唱的,所以,有人还以为《茉莉花》是苏南民歌。
其实《茉莉花》是地地道道的扬州民歌。
清曲研究专家韦明铧指出:“它的前身是‘鲜花调’,几百年来一直传唱在苏北里下河地区。
清人钱德苍编纂的地方戏曲集《缀白裘》,已收录了它的歌词。
”
《茉莉花》一直被广泛关注并运用于重要的场合:
1997年6月30日午夜,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上,在中英两国领导人出场前,两国军乐队各奏三首乐曲,中国军乐队演奏的第一首乐曲是江苏民歌《茉莉花》。
第二天上午,在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庆典上,在谭盾指挥的“天、地、人”组曲中,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又演奏了这首乐曲的“辽宁版”,香港的少年合唱队演唱了这首歌;1997年秋,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举世瞩目,克林顿总统在白宫草坪举行欢迎音乐会,美国交响乐团演奏了这首歌;1998年克林顿总统回访中国,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文艺晚会上,这首歌在男女声二重唱演绎下,使克林顿听得如痴如醉;1999年春节,中央民乐团首赴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新年音乐会,民乐团合奏了这首曲子,良宵一曲酣畅淋漓,维也纳金色大厅掌声雷动;1999年5月1日,昆明世博会隆重开馆,奏响的还是这首茉莉花。
1999年7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世纪世界”音乐会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行,参加演出的俄罗斯红军歌舞团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用纯正的中文演唱了这首歌,激起满堂喝采,掌声经久不息。
1999年12月19日午夜,澳门回归交接仪式现场,当中国政府代表团入场时,一曲江苏民歌《茉莉花》由军乐团奏响。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几乎是我们国家在重要事件和相关国际重要场合下的必奏之歌。
《茉莉花》在国外也有多种版本传唱,美国著名的萨克斯演奏家凯利金改编演奏的《茉莉花》长达8分钟,清香四溢;两年前,美国发射一颗向外太空飞行寻找星外生命的宇宙飞船,搭载了许多国家的优美乐曲作为地球礼物送给外空生命,中国入选的乐曲就是这首《茉莉花》。
周总理与《茉莉花》
1965年,周总理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到印尼参加庆祝万隆会议十周年活动,各国都带了文
艺演出团体,参加庆祝演出,文化部在征求周总理意见时,周总理说:“我带前线歌舞团去。
”到印尼参加演出,前线歌舞团的节目中就有女声小组唱《茉莉花》,每当
演唱这首歌时,周总理总是听得非常专注,脸上是喜悦之情,会议结束后,前线歌舞团到柬埔寨去演出,周总理则回国,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为周总理举行送行晚会,在晚会上,前线歌舞团演唱了许多江苏民歌,如《拔根芦柴花》、《九连环》,最后唱了《茉莉花》,周总理听后感慨地说,我13岁离家乡,你们美妙的歌声使我又一次想起54年没有回过的苏北老家了。
女演员孙子凤忙问:“总理,你为什么不回家去看看呢?”“工作太忙了!”又诙谐地说:不要唱了,不要唱了,再唱要想家了。
附:《茉莉花》歌词: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话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