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店镇中学教育发展史
自豪的二中人

我是自豪的二中人五月的天空清明澄澈,风日晴和;五月的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站在这里,我很骄傲,因为我是一名教师;望着你们,我分外自豪,因为我是一名光荣的牛店二中的教师!我不是诗人,我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的学校;我也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校的价值;我更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歌咏我校取得的成绩。
然而,我是二中的教师,我想用我脑海中采撷如花的词汇,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炽热的心声——我是自豪的二中人。
当你迈入二中的校门,走进整洁的校园,望着校园的秩序井然,坐在安静的教室,那份自豪感就会从心底油然而生。
是她给我们成长的空间,为我们插上梦想的翅膀。
我们应该自豪地说:我骄傲,我是一名二中人。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市教体局卢长水局长提出了做学生身边最需要的事,乡党委政府陈钊利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投资教育。
作为牛店镇的教师,我们共同见证了牛店教育飞速发展的精彩与辉煌。
在这里,我们有一支以镇中心校王振文主任为首的勇于开拓、甘于奉献、团结务实的领导干部队伍。
他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宗旨,大胆改革,探索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赞赏。
我自豪,我是二中人因为我校有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校为家、爱生如子的教师。
他们辛辛苦苦甘为“人梯”让孩子们站到自己肩膀上,去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
他们任劳任怨甘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自己的付出换来一批批学生的成长,成才。
每当我的目光注视校园的时候,就会感受到一种令人心颤的,滚烫的东西,那是所有二中人对梦想的执著,正是这种“求实,团结,勤奋,创新”的精神在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鞭策着我们!作为一名二中教师,我忘不了清晨时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忘不了课堂上他们一双双求知而专注的眼神;忘不了课间中他们的欢声笑语;忘不了运动场上他们飒爽的英姿;更忘不了校园里他们那句真诚的问候:老师,您好!我们会用手中的粉笔,认真书写我们的人生,将每道习题当做人生的坐标,用每个汉字,构建对教育的忠诚,用黑板做背景,将无悔的青春制作成一部不落幕的电影——为了心中的信念之灯,为了台下的每一位“观众”作为一名光荣的二中人,学校是我们的蓝天,课本是我们的田野,在蓝天下翱翔,在田野里驰骋。
牛店镇11-12学年下期中九年级质量分析

46
48 47 53 52 50 51 52
20
24 20 19 22 19 21 18
26
24 27 34 30 31 30 34 105 159 264
8
15 11 10 8 7 5 7
188
258 446
83
99 182
41
37 78
九年级数学(全镇前120名)薄弱学生
项传栩 丁鑫月 韩佳 冉晓晨 刘晓圆 冉慧丽 申秋燕 朱润芝 王占亮 张秀娟
吴智星 张凯
蔡晓岚 柴东沛 李培林 申亚丽 宋志文
291班 294班
291班 294班 293班 294班 193班
92 92
94 89 95 91 91
王淇正 王恩选
武彦欣 张正豪 余辉龙 白鸽
291班 294班
193班 293班 191班 293班
95 94
90 90 91 93
( 120 )
张忠强
193班
292班 191班 293班 295班 291班 194班 293班 293班 293班 292班 191班 294班
111
110 107 112 102 102 104 108 105 102 106 106 109
慎法淞
张志强 王亚丽 王金丽 武永恒 马兢程 柴塬琛 陈慧莹 司亚辉 刘晓宇 雷向霆 冉明玉 王钰莹
294班
194班 294班 193班 292班 191班 192班
79
76 72 64 76 78 70
九年级英语成绩突出学生(前120名)
谢梦霞 郭慧芳 向豪东 许宏鑫 张培豪 李帆 张颖 王东晓 李田田 武玉君 项传栩 申玉珂 周玉彬 李凯路 张雅婷 丁允惠
一所乡村学校的变迁史

一所乡村学校的变迁史一出了细巷街道东口,渐离镇甸一路向东。
细巷原面依旧平展展铺陈着,极细微下斜的落差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迎面有风掠过,却是明显感觉清冷了许多。
自然亦是开阔了许多。
村庄不很规则地,东一簇西一堆亘卧着,静默着。
如同凝神抽旱烟的老农,总有想不完的心事。
原野旷远无边,伴着一两声遥远而低沉的犬吠,间或慢悠悠升腾起的炊烟,竟也平添了几许虚幻的田园诗意。
烟青色淡淡的时光一直在流逝,兼以夜色无边般弥漫的失落,竟惹行人大有“陇头流水,其声呜咽;念吾一身,飘然旷野”的羁旅游离感伤。
所幸脚下依然是宽阔平坦的静红公路,可以直通静宁细巷红寺的,遂再一次念想和确认了,至今细巷人提起故土一脸自豪,说这辈子就爱细巷川,一点都不羡慕静宁县城(大有八百里秦川人只喜爱西安,不羡慕北京上海一样的,死不挪窝的故土情结)。
一所名称和规模多次变迁的乡村小学,就坐落在厚川村部旁边。
几度风雨,几度雪霜,它亦是细巷镇东面的行政村,唯一一所保留下来的乡村完全小学。
东出细巷镇去静宁平凉兰州,第一眼就望见了一排排的赭黄色教室,巍然屹立着。
庄严沉静,气度非凡。
在远离乡镇的农村,兀自拔地而起这样一排排建筑物,无论如何都是格外惹人瞩目的。
自然就使人不自觉地,猜度起其出处和名分。
1991年厚川小学原土木结构的校舍破烂不堪。
在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先生兴学项目资助下,建起了这座教室。
为了纪念感恩这一义举和血浓于水的两岸同胞情深,学校亦改成了此项目覆盖下的,国内统一名称——明德小学。
并且因感动于此义举和崇高精神,修建过程中,静宁县教育局和细巷学区,对施工的监理看护十二分用心。
派专人吃住于此,安起蹲起,昼夜不停监督施工全过程。
据说还因一些细节问题和施工方骂过仗。
此后只要提起这座教室,总务陶俊科主任总是赞不绝口,不无自豪地,对后来走马上任的年轻李小平校长,陆续新调入的老师介绍道:“这座楼比铁箍下的还牢固,你就不知道,验收通不过,拆了重盖过几回哩!”其建成后,一直是细巷原东面旷野一道美丽的风景,亦成了标志性建筑。
中心小学校史(全1)

牛家镇中心学校校志概述牛家镇中心学校的前身是满洲国松江省、双城县爱良村办的国民优级小学,对学生进行的是奴化教育。
公元一九四五年的八月十五日光复以后,国民优级小学改称牛家中心小学,归属于松江省拉林县。
文革时期改称政新小学,粉碎“四人帮”以后又称牛家中心小学,公元二零零五年一月教育体制改革后,教育办和中心小学合并,统称为牛家中心学校。
光复以来,中心学校已历经六十几度春秋,二十一任校长。
这段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建校以来到文革期间(1947.3——1966.6),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6——1976.10),粉碎“四人帮”以后整顿改革发展时期(1976.10——2004.12)。
机构改革后(2005年1月——现在)。
各时期简况如下:公元一九四五以来,中心学校就是一所有六个班级的完全小学。
在文革前一段时期内,由于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校教育稳步发展,到公元一九六五年止,主校已达十七个教学班,设南分校两个教学班。
这时期学校由于执行了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使用统编教材,有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也不断地提高。
文化大革命时期,同其它学校一样,中心小学也:“停课闹革命”,使许多教师遭受迫害,规章制度和学校财产均遭迫坏;学生不安心上课,“只升级,不学课”,造成了有文凭而没水平的现象。
这期间,学校增设了初中班,全校达二十四个教学班,教职工四十名,学生达九百余名。
政新村于公元一九七一年拨给学校七十五学农基地,支持学校开门办学。
学校又相继开办了砖厂修理部、电焊条厂,养了车马,开了豆腐房,但又都半途而废,相继破产。
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校教育有了恢复和发展。
由于有了新的教学计划和统编教材、教育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到一九八六年,全校增至二十六个教学班,教职工四十一名,学生九百三十二名。
同年,学校又修建了一千零五十平方米的砖瓦结构校舍,使学校建设有了相当规模。
这期间,学校教育秩序很快恢复,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各项设施也相继添置齐全。
交流材料

安全是学校发展的基石
安全宣传标语 主题班会 应急演练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
1、积极参加各种培训 2、教研促进专业成长 3、电化教学资源共享 4、检测总结寻找差距
学校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宗旨:让每一名学生都找到自信,并产生兴趣
具体方法:开展各种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
陶庙镇中心小学
学校简介
始建于 1991 年,经过 3 次改扩建,现有学生 586 人, 教职工 23 人, 10 个教学班,服务人口 6000 人,服务 半径2公里。
办学理念
学校搭建一个舞台,让师生创造生命的精彩
管理重点
1、安全是学校发展的基石 2、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 3、学校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学习成绩表彰大会
激情澎湃的运动会
才艺展演
毕业歌
校本课程
在校能愉快的生活
离校有美好的回忆
谢谢大家,欢迎交流。
QQ:2281778792
学校主页:/u/453000593
牛店中心校13-14学年下初中作业展评简报

教育工作简报2013—2014学年下学期第4期牛店镇中心学校2014年5月6日牛店中心校13-14学年下学期初中段作业展评活动总结为全面落实新的教学理念,推动全镇学生整体作业质量的提高,提高教师批改作业水平,给教师搭建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中心校于2014年5月6日上午在全镇开展了以“科学设计,规范书写,多元评价”为主题的学生作业展评活动。
一、本次作业展评体现出有以下优点:学生作业业面整洁,书写规范,格式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
教师布置的作业适量,教师批改正确率高,批改符号正确,作业整体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业批改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作业的批改不再是一个评判,已成为一种对话,一个学生与老师知识与情感交流的信箱,通过展评来看多数教师这方面体现的较好。
二、本次作业展评体现出以下不足:1、作文作业个别教师批改不够详细,如错字只批无改,个别篇目无评语只有等级评价和批改日期,语句不通顺有批无改。
2、数学学科个别教师有批无改,个别同学英语书写不规范。
3、日期和评语部分,我们看到有的教师就出现了有日期没有评语,甚至有的作业批改“无日期,无评语,无纠错”,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学科大多数教师批改只有等级和日期,几乎没有激励性评语。
4、个别班级作业量不足,作业形式单一,多是基础性、巩固性的题目,课堂作业设计缺乏拓展性和创造性。
没有体现分层布置。
5、部分年级的作业次数有悬殊。
6、教师批改的等第不全、不规范,书写不认真,有个别老师的字迹太潦草。
三、几点建议:1、重视学生规范性作业的指导,严格的要求。
平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做题格式及几何画图的规范训练。
2、作业的内容要精练。
首先要关注作业量,太多而且机械性重复的内容不要成为作业的内容。
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和系统性,在作业的布置上要考虑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注意体现巩固性原则,切忌信手拈来,滥竽充数的作业布置方式,也不能布置好高骛远、偏难偏怪的的作业,充分发挥作业应有的效能。
牛店镇中心校2013-2014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牛店镇中心校2013-2014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二零一三年七月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教育全局,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强化学校管理等重要举措,全力推进牛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整体目标任务1、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一是抓制度落实,规范教学行为,制定教师教学规范,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常规管理。
二是加强质量检测,抓好学科质量检测,抓实九年级月考,确保2014年中考有新突破。
三是加强教学指导,以课堂为载体,以教学为中心,大力推进道德课堂教学。
四是初中教育教学,落实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实现优生更优,中等生提高、差生转化,逐步提升优秀生的比率和平均成绩。
实现普高升学人(一中人,二中人),实现职高升学人(一中人,二中人)。
2、中小学落实生源控制目标,建立控辍保学工作机制使中小学入学率达100%,中小学巩固率达100%,中小学流失率2%以内(向外流动人员)。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中开展“团结、务实、关爱、高效”的师德师风讨论,以此形成主导学校正气的教风、学风,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二是加强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学校要有针对性的对20%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在资金上给与支持,在展示上给与平台;三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年轻的班主任队伍。
4、通过观摩课、示范课和课堂达标评估活动,继续在中学开展同课异讲、小学开展课堂交流展示活动,加大教学教研力度,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评选出中、小学同学科教师带头人,开展典型引路和学科引领,有针对性的到各中小学进行送课和教法研讨。
5、加强学校管理,完善素质教育评价方案,以班级管理为基本单元,开展班主任管理经验交流和学校管理成果观摩、校长管理经验交流,争创新密市名校和教学示范校各一所。
6、坚持体育运动会和艺术教育展示活动,创建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氛围,使体艺教育在全市力争上游,在球类、书法等项目上有新突破。
牛店镇中心校2011-201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牛店镇中心校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二0一二年七月六日)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已经落下帷幕,我镇中心校按照新密市教体局的统一安排,于2012年7月2日--7月3日认真组织了全镇七、八年级的期末质量监测。
我们本着严格考试、严格阅卷的原则,要求学生进行两级交叉的考试、两所初中教师对调监考、流水阅卷、严格成绩统计,各项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
现把本次质量监测情况具体分析如下:一、试卷分析:新密市教体局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各学科质量监测试卷是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试卷,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地检查了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监测质量情况:表一: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成绩表表二: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成绩表前100名比较:与本学期中相比两所学校都基本保持了原有水平。
前120名比较:与本学期中相比两所学校都基本保持了原有水平。
表四:两所初中八年级期中、期末全镇前120名学生分布对照前100名比较:与本学期中相比一初中略有进步。
本学期中考试全镇前100名一中有23人,本次考试有27人;本学期中考试全镇前100名二中有77人,本次考试有76人。
前120名比较:与本学期中相比一初中略有进步。
本学期中考试全镇前120名一中有26人,本次考试有32人;本学期中考试全镇前120名二中有95人,本次考试有89人。
三、教育质量分析1、各年级各科纵向对比分析情况全镇:七年级语文与本学期期中相比及格率上升2.78个百分点,优秀率上升8.3个百分点,平均分上升3.17分;数学及格率上升18.3个百分点,优秀率上升18.5个百分点,平均分上升16.5分;七年级英语与本学期期中相比及格率上升4.35个百分点,优秀率下降2.1个百分点,平均分上升2.17分;七年级思品与本学期期中相比及格率下降12个百分点,优秀率下降3个百分点,平均分下降3.5分;七年级历史与本学期期中相比及格率下降0.8个百分点,优秀率下降17个百分点,平均分下降1.7分;七年级地理与本学期期中相比及格率上升8.03个百分点,优秀率上升9.36个百分点,平均分上升2.21分;七年级生物与本学期期中相比及格率上升2.93个百分点,优秀率上升4.25个百分点,平均分上升1.0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店镇初中教育发展史第一部分概述1989――1991年牛店镇共有4所初中,分别是牛店乡初级中学、牛店中学、李湾中学、北召中学。
当时的牛店乡初级中学为重点中学,面向全乡招收优秀生,其余3所初中面向附近行政村招生。
1992年以后按照上级要求,取消重点中学,实行画片招生,4所初中成为平行学校,分别更名为一初中、二初中、三初中、四初中。
其中一初中面向古角、打虎亭、下庄河、张湾、谭村湾、张坡、三岔口7个行政村招生;二初中面向牛店、土门、武村、高村、宝泉5个行政村招生;三初中面向李湾、月台、寨勃、闫沟4个行政村招生;四初中面向北召、小寨、花家店、助泉寺、南龙5个行政村招生。
2005年按照上级要求撤去了四初中,2008年按照上级要求三初中与二初中合并。
目前全镇共有2所初中。
(一)一初中牛店镇第一初级中学,位于牛店镇古角村。
前身是牛店乡初级中学,1999年年更改为现在的校名。
1989年牛店乡(现为牛店镇)乘改革开放的春风,以政府投资为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投资兴建当时一流的农村初级中学,当时作为重点中学,人们简称为乡中。
当年实现招生,首招九年级二个班,共105人。
首任校长为乔辛酉,他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选调全乡精干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务实拼搏,1990年中招考试中考入密县(现在为新密市)重点高中51人,一举成名。
从牛店镇第一初级中学成立到今日,在上级领导、牛店镇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历经七任校长和广大教职工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把七千多名学子培育成才,输送到国内外各条战线上为国效力,也使牛店镇第一初级中学成为了一所文化底蕴丰厚、师资力量强大、学风优良、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学校。
现在的牛店镇第一初级中学,校园占地面积25340㎡,建筑面积13562.46㎡,绿化用地10675㎡,运动场地10800㎡。
学习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
校园内花木扶疏,错落有致;花坛雕塑,相映成趣;校规校训、名人像框、科学长廊、学生字画点缀其间。
学校建成标准化图书室一个,藏书40800册,教师阅览室一个,学生阅览室两个;二类标准理化生实验室六个,面积为1050㎡的省级二类食堂一个。
设施配套齐全。
牛店镇第一初级中学现有学生500余人,教职工46名。
是新密市“教学质量先进单位”、“郑州市绿色学校”、“新密市文明单位”、郑州市“标准化学校”。
学校不仅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更有一只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教师队伍,学历达标率为100%,市县级以上骨干教师16人。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一中人勇立潮头,敢当弄潮儿,不断把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推向新的高度。
有诗为证:代代鲲鹏志,声声杜鹃红。
千里雄关路,今日又东风。
(二)二初中牛店镇第二初级中学,位于镇政府所在地——牛店村,南依郑登公路,北临双洎河畔,学校地理位置优越。
校园环境优雅。
教学区、生活区设计合理。
学校占地22700平方米,通讯面积14040平方米,宿舍面积5060平方米。
现有17个教学班,873名学生,教职工67人,学历全部达标。
学历提高率56.7%,中学高级1人,中学一级(小学高级)职称29人,中学二级37人。
(三)三初中学校名称的变化1、从1982年——1993年5月,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各地先后成立有重点学校。
当时李湾在设施、规模、师资、位置等方面,都处于优势,于是牛店学区就确定李湾学校为牛店乡的重点初中,校名为“牛店乡李湾中学”。
2、从1993年6月——2000年7月,根据上级精神,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平等受教育的原则。
于是李湾中学划片招生范围是:月台、砦脖、闫沟、李湾、武村。
校名为“牛店乡第三初级中学”。
3、从2000年8月至2008年4月,牛店乡撤乡建镇,学校的名称相应变更为“牛店镇第三初级中学”。
2008年5月与二初中合并。
学校地址的变迁从1988年至2008年学校一直设在李湾村。
(2000年8月前在李湾村魏西组,2000年9月后在李湾村久东组)(四)四初中新密市牛店镇第四初级中学位于牛店镇西北山区,绥河沿岸的千年古刹华严寺旁,从建校至今有60多年的历史。
1976年名为北召中学,1992年后划片招生,取消乡重点初中,北召中学改为牛店镇第四初级中学。
2005年8月撤去。
第二部分办学条件的改善(一)一初中1989年牛店乡党委政府为适应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高瞻远瞩,选址古角村,征地14540㎡,动工兴建了教学楼、师生宿舍楼、水塔、师生食堂、厕所,围墙、大门,硬化道路,建设花池,并打井一口,总建筑面积达4300多㎡,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基础。
时任党委书记为杜长进。
1995年牛店乡党委政府为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兴建建筑面积为560㎡的实验楼,并配备实验器材,满足实验学校需要。
时任党委书记为杜长进。
1998年牛店乡党委政府在教学楼西投资建设了面积为384㎡的教室、会议室,在教学楼被北院东侧兴建教师宿舍楼840㎡,解决了学校教师住宿、教室、办公室不足的问题。
时任党委书记为刘超峰,乡长为张玉娇。
2001年牛店镇党委政府投资兴建了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620㎡,彻底解决了办公室、功能室不足的问题。
又征地10800㎡作为操场,彻底解决了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
把学校大门改为东大门。
时任党委书记为李水铭,镇长为郭金明。
2005年牛店镇党委政府为学校争取资金修建了600㎡的餐厅。
时任党委书记为刘建峰,镇长为刘永平,中心校校长王振文。
国家实施两免一补工程,使九年义务教育实现了免费教育,一补更使家庭贫困的学生得到保障。
自实施两免一补工程后,除外来务工子女和本地外出务工子女随父母流出外,在校生巩固率达100%。
国家实施两免一补工程实实在在惠及百姓,功在千秋。
2009年牛店镇党委政府大规模维修校舍,粉刷教室、寝室、实验室、水塔、厕所,更换门窗,处理寝教室、办公室屋顶漏雨问题,使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同时修建了300m的环形混凝土跑道和两个混凝土篮球场,使师生告别了坑洼不平的泥土运动场地。
时任党委书记为崔浩哲,镇长为樊瑞辉。
中心校校长王振文。
新密市社保局为学校教室、办公室安装空调32个,办公配备计算机20台,大大推动了学校办公的现代水平。
时任市委书记为王铁良,社保局局长为王建斌。
新密市教体局为学校配备了实验柜、仪器柜,以及按二类标准配备的各种器材、药品,并进行了安装。
完全满足了理化生实验需要。
同时配备了篮球架、单双干、品乓球台等体育器材,完全满足体育教学需要。
时任教体局局长为李霞。
河南省实施桌凳更新工程,学生桌凳更换一新。
2010年牛店镇党委政府为学校维修了教师住宿楼、实验楼、食堂屋顶,面积达1500㎡,粉刷了实验楼、教师住宿楼,改善了师生生活环境。
时任党委书记为王旭康,镇长为裴晨翔。
2011年郑州市实施电子白板安装工程,所有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从此摆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接触到更加形象、更加丰富的教学媒体。
2012年牛店镇党委政府为学校维修了综合办公楼屋顶,面积达500㎡,修通了学校的污水道,解决了多年来的污水淤积问题。
为学校争取校安工程,建造了面积达1050㎡师生餐厅。
时任党委书记为王旭康,镇长为裴晨翔。
中心校校长王振文。
丙、教职工队伍建设牛店镇第一初级中学建校伊始,在职人员为11人,其中专职教师9人,有8人拥有中师学历,其余为民办教师。
2012年在职员工为46人,其中专职教师41人。
从专职教师的学历看,全部是专科以上学历(包括专科),学历100﹪达标,且已取得本科学历的教师有22人,占在职教师的53.7﹪。
从专业技术职称看,2012年止,在职教职员工41人中,中学高级教师有1人,中学一级教师有20人,具有中、高级教师职称的人合计21人,占在职教师的51.2﹪。
从教师的年龄结构看,在职教职员工41人中,25—40岁年龄段的有19人,占在职人数的46.3﹪,40—58岁年龄段的有13人,占在职人数的31﹪。
从教师的性别结构看,在职教职员工41人中,女性为23人,占全部教师的5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伴随着全国教育形势的改革与发展,牛店镇第一初级中学的师资队伍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得以优化和提升。
特别是在2004后,中青年教师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而且学校拥有中、高级教师职称的人数占一半多,这部分教师有颇为丰富的教学经验。
同时现有教师中男女比例搭配基本匀称,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方便。
因此今日的牛店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为今后教育走上稳健、快速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二初中牛店二初中前身为牛店联中,校址为原牛店街北,由于煤矿蚕食,校舍裂缝,定为危房。
于2000年6月至2003年8月暂时迁至原牛店高中院内。
2003年镇政府投资200万元。
在现址建成占地20000平方米,可容纳24个教学班的南教学楼,北楼为综合楼,建筑面积5116平方米。
于当年8月迁入新址。
时任村支书魏金献,村主任吴麦会,校长张志军于2007年市政府、镇政府联合投资400万元,新建餐厅,学生宿舍,教师住室,共4560平方米。
时任村支书魏金献,村长丁书勤,校长乔振卿。
2008年5月,由于学校合并,原牛店三初中并与此。
2008年8月新学期开学,王庄矿中,牛店三初中,牛店二初中合并,更名为“牛店镇第二初级中学”。
时任村支书魏金献,村主任丁书勤,校长张书军。
2009年3月镇政府投資28万余元,新建操场一个,可供学生活动,召开运动会等。
时任村支书魏金献,村主任丁书勤,校长王明仁。
2011年10月市政府又投资700万余元,新建实验楼一幢6376平方米,于2012年3月交付使用,时任村支书魏金献,村主任丁书勤,校长陈朝阳。
(三)三初中校舍从1988年学校校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群众集资在原来的基础上,新盖起了教学楼和教师宿舍。
在当时的县西初中属一流水平,由县立功德碑为证。
1994年8月至1997年7月李学义任校长,王振文任教导主任,乡筹资,建立8个教室的教学楼一栋。
95年又盖了两层八个教室500平方米的教学楼,是当时牛店乡一流的教学楼,教学楼落成后,县、乡政府立碑纪念。
1997年至1999年8月王春年任校长,购置30套床。
99年因原校址被周围煤蚕食,造成地下陷,墙体裂缝,经镇政府及村委研究决定,把校址定在李湾久东组。
1999年9月新校址动工,2000年9月新校址竣工。
全体师生于9月下旬迁入新校。
新校建有两层12个班的教学楼,两层双面住宿楼,学校厕所、伙房、供水供电、排污设施一应齐全,随着生源不断增加。
2002年11月学校又兴建了办公楼一栋。
2003年6月竣工交付使用,学校建筑面积5198平方米。
2005年春季教育局又投资扩建了餐厅,并购置了新餐桌椅。
校容校貌建设建校以来,历任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建设,学校的设施基本实现“六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