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三国鼎立课件
合集下载
《三国鼎立》ppt课件

科技成就举隅
数学
天文学
医学
机械制造
三国时期的数学家刘徽提出了 “割圆术”,为圆周率的计算 奠定了基础。同时,他还著有 《九章算术注》,对数学发展 做出了重要贡献。
天文学家张衡制造了浑天仪和 地动仪等精密仪器,用于观测 天象和测量地震。这些仪器代 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 水平。
华佗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 ,他擅长外科手术并发明了麻 沸散等麻醉药物。同时,他还 创立了五禽戏等健身方法,对 后世医学和养生学产生了重要 影响。
城市的兴起
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三国时期,许多城市兴起并得到了发展, 如建业(今南京)、洛阳、成都等,成为 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城市中的市民生活丰富多彩,有各种娱乐活 动,如戏曲、杂技等,也有各种宗教信仰和 风俗习惯。
民间信仰与风俗习惯传承
道教的兴起
道教在三国时期逐渐兴起,并得到了广泛传播。道教追求长生不老和 超脱尘世,对民间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伐意义
诸葛亮北伐是蜀汉对外扩张的重要尝试,体现了其“鞠躬尽瘁、死而 后已”的精神。同时,北伐也加速了蜀汉的衰落和灭亡。
04
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现象探讨
士人流动与文化传播
士人流动的原因
政治动荡、战争频繁、自然灾害等导致士人背井 离乡,寻求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士人流动的路线
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迁徙,同 时也有向西北、西南等地区流动的。
佛教的传播
佛教在三国时期也开始在民间传播,许多民众信仰佛教,修建寺庙和 供奉佛像。
风俗习惯的传承
三国时期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包括婚丧嫁娶、节庆活动等。这些风 俗习惯在民间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
民间信仰与社会稳定
七年级历史上册18课《三国鼎立》课件

分 析 讨 论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
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于
少。你认为影响这两次战役
胜负的原因有哪些?
为
曹
操
统
一
北
方
奠
定
基 础
三 四 万
十 万
官渡 之战
曹军5000人 夜袭乌巢,
烧毁袁军粮草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杜甫
曹军 孙刘联军
赤壁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分 合分
春 秋 秦 公元前221年 战 国 西汉公元前202年
东汉公元25年
东 汉 末 年 军 阀 割 据图匈 Nhomakorabea奴
袁绍
刘璋
曹操
刘表
袁术
官渡 之战与赤 壁之 战
战役 名称 官渡 之战
赤壁 之战
时间
200 年
交战 兵力 结果 双方
曹操 袁绍
3、4万
曹操胜
10万
208 年
曹操
孙刘 联军
20万
曹操
5万
败
红墙上的搏斗
(打一历史事件)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谢
沾 益
谢
!
县
大
坡
一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中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徐
一时多少豪杰。
鸿 燕
感敬 谢请 同专 学家 们们 的给 积予 极指 配导 合,
魏
蜀 221年,刘备 称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 定都成都。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第十八课三国鼎立PPT课件

蜀吴
三国恢复和发展经济
魏:兴修水利 蜀:丝织业兴旺,
蜀锦行销三国。
吴:造船业发达,
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230年,孙权派卫温 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 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 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 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
课堂小结 袁绍
三国鼎立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曹操
曹操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许攸: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
许攸见袁绍骄傲轻敌,注定失败,就去投奔曹操。 曹操听说许攸来了,高兴得连鞋都来不及穿,就光着脚跑 出来迎接。
曹操:您远道而来,我的大事一定可以成功了。 请先生教我破绍良策。
许攸:我有一个计策,不出三日,就可以使袁绍 百万之众,不战自破。
曹操:愿闻良策。
许攸:袁绍军粮全部屯积在乌巢。您可选精兵假 扮成袁绍的部下要护送粮食,乘机烧其粮 草辎重,这样一来袁绍的军队不出三日, 将不战自乱。
曹操统一北方
袁绍
曹操
曹操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客观方面: 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实现统一,统一成为
历史发展的趋势。
主观方面: 曹操顺应民心,采取了适应统一发展趋势的正
确的政策措施。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视人才 经济上,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士兵耕田
赤壁之战
曹操
20多万大 军
刘备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孙权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南京)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 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
第18课 三国鼎立7550639页PPT

三国鼎立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创建者 都城(今名)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南京)
东汉的统治
公元9年,外戚王莽篡权。建立新政, 西汉灭亡。
绿林、赤眉起义推翻王莽政权。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 史称东汉,出现“光武中兴”。
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政治黑暗。爆发黄巾起义,东汉名存实亡。
外戚宦官专权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识图:
A的建立者是
曹丕
B的都城在
成都
C的国号是
吴
A BC
找一找: 哪里错了?
刘备 221年
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曹丕 220年
魏
成都
洛阳
孙权 建业 222年
蜀吴
三国恢复和发展经济
魏:兴修水利 蜀:丝织业兴旺,
蜀锦行销三国。
吴:造船业发达,
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230年,孙权派卫温 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 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 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 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
赤壁 之战
208年
曹操
孙权 刘备
20多万 孙刘联军 5万 以少胜多
导致三国 鼎立局面
的形成
骄兵必败
1且.以又下是战以役少发胜生多在的东是汉(末C)年,
①官渡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巨鹿之战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④
2.“是功杜盖甫三对分(国D),的名评成价八。阵图”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
三国鼎立课件(共40张ppt)

虽然三国鼎立时期分裂严重,但这一时期 也为后世的统一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06
三国鼎立时期的重要人物 与事件
曹操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他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和 军事手段,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
区,建立了魏国。
曹操非常注重农业发展,推行了 许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政策,使 得魏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的
立的格局。
影响
赤壁之战的影响在于确定了三 国鼎立的格局,同时也提高了 刘备和孙权的声望和实力。
三分天下
三分天下的形成
赤壁之战后,曹操、刘备和孙 权各自占据一方,形成了三分
天下的格局。
各自发展
三个国家在稳定政权和发展经 济的同时,也加强了军事防御 和扩张领土的行动。
相互竞争
三个国家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 争,通过外交手段、联盟、战 争等方式争夺地盘和势力范围 。
提升。
曹操在文化上也颇有建树,他提 倡文学、书法和诗歌,吸引了许
多文人墨客聚集在他的旗下。
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被誉为“卧龙先生”。
诸葛亮在政治上推行“法治”,强调国家的法制建设,使得蜀国的政治环境相对清 明。
诸葛亮在军事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通过巧妙的战术和谋略,多次击败了曹魏的进 攻。
发展。
文化影响
文化繁荣
三国鼎立时期,文化繁荣发展,各个国家都重视文化教育,培养 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思想交流
三国之间的思想交流也更加频繁,各种思想流派竞相出现,推动了 思想的多元化和创新。
文学艺术
三国时期的文学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三国演义》等文学 作品的产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
05
三国鼎立的结束与历史地 位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8课三国鼎立课件 新人教版

C、巨鹿之战 D、牧B野、之赤战 壁之战
2、官渡之战发生在
B、208年
C、210年
D、220年
A、200 年
找一找: 哪里错了?
“我们讲到曹操,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 国演义》,更而想起 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 奸臣,但这不是观察 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 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
雄。曹”操于220年正月病逝,终 年六十六——岁。鲁迅
发言人:诸葛亮 ❖ 诸葛亮:……
填表并比较:
战役 时间 双方 兵力 结果
பைடு நூலகம்
作用
官渡
袁绍 10余万 曹操 为统一北方
之战 200年 曹操 3-4万 以少胜多 奠定了基础
赤壁 之战
208年
曹操
孙权 刘备
20多万 孙刘联军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5万 以少胜多 奠定基础
骄兵必败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宋·苏东坡)
赤壁战后新闻发布会
• 记者甲:首先恭喜您部与孙权军队联合击 败曹军,我们都知道曹军曾以少胜多战胜 袁绍,而此次,却拥重兵而失败,你能谈 谈双方的原因吗?
• 诸葛亮:……
❖ 记者乙:赤壁战后,三方势均力敌,你能 分析一下局势的发展情况吗?
渡 之 战
官渡 之战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曹操
三四 万人
以少胜多
官渡战后新闻发布会
发言人:曹操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 记者甲:恭喜您能够以较少的兵力战胜 袁绍,您能分析一下胜利的原因吗?
2、官渡之战发生在
B、208年
C、210年
D、220年
A、200 年
找一找: 哪里错了?
“我们讲到曹操,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 国演义》,更而想起 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 奸臣,但这不是观察 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 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
雄。曹”操于220年正月病逝,终 年六十六——岁。鲁迅
发言人:诸葛亮 ❖ 诸葛亮:……
填表并比较:
战役 时间 双方 兵力 结果
பைடு நூலகம்
作用
官渡
袁绍 10余万 曹操 为统一北方
之战 200年 曹操 3-4万 以少胜多 奠定了基础
赤壁 之战
208年
曹操
孙权 刘备
20多万 孙刘联军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5万 以少胜多 奠定基础
骄兵必败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宋·苏东坡)
赤壁战后新闻发布会
• 记者甲:首先恭喜您部与孙权军队联合击 败曹军,我们都知道曹军曾以少胜多战胜 袁绍,而此次,却拥重兵而失败,你能谈 谈双方的原因吗?
• 诸葛亮:……
❖ 记者乙:赤壁战后,三方势均力敌,你能 分析一下局势的发展情况吗?
渡 之 战
官渡 之战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曹操
三四 万人
以少胜多
官渡战后新闻发布会
发言人:曹操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 记者甲:恭喜您能够以较少的兵力战胜 袁绍,您能分析一下胜利的原因吗?
七年级历史_第18课_三国鼎立_课件_人教版课件PPT

袁绍
骄傲轻敌,听 不进正确意见
图中的人物 都是谁?
这幅图反映 了一个什么成语 故事?
三顾茅庐
曹
刘 刘 刘刘 刘
曹军赤壁 之战来自孙孙、刘联军赤壁 之 战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失败
作用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分 析 讨 论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
为什么事隔8年,曹操却以20万
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丝织业兴旺
造船业发达
卫温率万人船队到 达夷州
评价曹操
曹操招贤纳士,统一北方,对北方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积极作用。为 实现统一,进行赤壁之战。他的行 为顺应历史潮流。曹操是我国古代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相信自己!
一、 选择题(第一关)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C )
公元200年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三国鼎立PPT课件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争特点 结果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h
15
赤壁之战中军事 上居于优势的曹 操为何会失败?
是天意吗?
h
16
提示:
提示 • 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
• 曹操骄傲自满。
• •孙刘曹联军军战来术正自确。北方,不习惯水战。
• 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h
1
第18 课
三国鼎立
h
2
一、官渡之战 1、背景: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农民起义 军阀混战
h
3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
政治上:(1)“挟天子以令诸侯” (2)重用人才
经济上: 重视农业,垦荒屯田
h
4
2、
官 渡 之 战
混战时期的暂时稳定阶段,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要求
安定的愿望。(2)三国鼎立是局部的统一,是最
终实现全国统一的一个重要步骤,代表了统一的趋
势,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
h
26
感谢下 载
h
27
19
三国鼎立的形成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魏 220年 洛阳 曹丕 蜀 221年 成都 刘备 吴 222年 建业 孙权
h
20
三国的治理与屯田
魏国修建许多 水利工程,北 方的生产明显 恢复和发展起 来, “家家丰足, 仓库盈溢” 。
h
21
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 曹操骄傲自满。
• 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 百 年 以 后 一 切 又 从 头
说 不 清 对 与 错 纷 纷 扰 扰
尔 虞 我 诈 是 三 国
有 谁 来 煮 酒
儿 女 情 长
烽 火 连 天 不 没 休 法 执 着
东 汉 末 年 分 三 国
阳 谋 明 说 暗 夺 淡 薄
月 光 太 温 柔 曹 操 用 不 阴 罗 谋 嗦
一 心 要 那 荆 州
你能做对吗
1、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
)
C、赤壁之战
2、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一战(
A、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识 图 题:
A的建立者是
曹丕
B的都城在 A B C
成都
C的国号是
吴
曹操 (统一北方) 军东 阀汉 混末 战年
赤壁之战 (208年)
魏 吴 蜀
怎样评价诸葛亮?
诸葛亮在后世人们心中已达到神 化的程度,成了忠诚和智慧的化身, 甚至有诸葛近妖的说法.你该怎样 看待诸葛亮?
A: 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B: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C: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 习。 D:他帮刘备统一了西南地区,并采取措施使西南 地区得到开发。 E:他是人,不是神。
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
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 2、曹操骄傲自满。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奠定基础。
3、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4、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原 因)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
赤 壁 之 战
孙权——巩固江南 刘备——巩固与发展
独 自 走 下 长 坂 坡
怎 么 能 不 懂 寂 寞
若 是 英 雄
不 是 英 雄 不 读 三 国
三国鼎立
晋庙铺中学 王岗岗
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 本史实,思考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 2、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学习获取有效历史信 息的方法。 3、了解历史人物的相关史实,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 生都有其客观条件,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在于他是否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学习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难点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比较辩别
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 历史上的实际情况一样吗
注意:历史上的人物是历史的真实,而文艺作
品中的人物含有虚构的成分。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在于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 进步。
轻松闯三关
找一找: 哪里错了?
二、快速抢答(第二关)
1、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2、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3、曹操生活在三国时期,这句话有没有 错误?为什么? 4、221年蜀国的建立者是诸葛亮,对吗? 5、三国时期的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官渡之战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 战役,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天下形势示意图
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刘备:荆州。
孙权:江东
三 顾 茅 庐
赤 壁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之
战
公元208年
曹操(20万)和孙刘联军 (不足5万)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曹操
20多万大 军
看图说史:地图反映东汉末年局势如何?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官 渡 之 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200年 曹操和袁绍 以少胜多
战争特点
结果
曹操胜利
曹操
字孟德,我国古代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 诗人。
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
材料:
(1)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 担心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 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 侯”,占有政治优势。 挟天子以令诸侯 (2)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 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 重用人才 成就大业。 (3)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 重视农业生产 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三方都不具 备统一全国 的条件
1、三国鼎立的形成
建立时间 都城 洛阳 成都 建业 建立者 曹丕 刘备 孙权
魏
蜀 吴
220年 221年 229年
2、说说三国恢复、发展生产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曹魏重视农耕
屯田
翻车
魏国修建许多 水利工程,北 方的生产明显 恢复和发展起 来, “家家丰 足,仓库盈 溢” 。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孙权进军路线
赤 赤 壁 之 壁 战 之 前 的 战 形 势
刘 备
刘备
孙刘联军进军路
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刘备
曹
刘备 孙刘联军 5万军队
操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孙 权
孙权
提示: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 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 曹操骄傲自满。 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 • • •
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今民困国虚,决敌 之资,唯仰锦耳。 ——诸葛亮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孙吴开发江南
吴国船只
吴-青瓷羊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 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 可分割的一部分。 地区的联系。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9年,孙 权称帝,国 号吴,定都 建业。
史 实 辨 析
诸葛亮领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 敌。诸葛亮身后的大旗上写着:“蜀 丞相”,曹操身后的大旗上大书一个 “魏”字。请你说说这幅画是否符 合历史事实?如果不符合,错在哪 里?
评说
怎样评价曹操?
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 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 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 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 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 一个英雄。” 依你之见 呢?
*想一想* 为什么称曹操是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A: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 B:“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 贼” C: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 诗人。 D: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 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 不可低估。
袁 绍
曹
刘 刘璋 表
操
孙 策
200 袁绍战败, 年,袁 绍率 向北方撤退 10万大 军南下
曹 操 像
曹操率5 千骑兵偷 袭乌巢
官渡之战形势图Βιβλιοθήκη 曹操取胜, 曹操率军约 率军向北追 2万驻扎于 击 官渡
你能根据战争过程中两人的表现找 出曹操胜利和袁绍失败的原因吗?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重用人才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3)曹操战术得当 (4)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孙权
刘备
努力发展
联合攻曹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说 不 清 对 与 错 纷 纷 扰 扰
尔 虞 我 诈 是 三 国
有 谁 来 煮 酒
儿 女 情 长
烽 火 连 天 不 没 休 法 执 着
东 汉 末 年 分 三 国
阳 谋 明 说 暗 夺 淡 薄
月 光 太 温 柔 曹 操 用 不 阴 罗 谋 嗦
一 心 要 那 荆 州
你能做对吗
1、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
)
C、赤壁之战
2、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一战(
A、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识 图 题:
A的建立者是
曹丕
B的都城在 A B C
成都
C的国号是
吴
曹操 (统一北方) 军东 阀汉 混末 战年
赤壁之战 (208年)
魏 吴 蜀
怎样评价诸葛亮?
诸葛亮在后世人们心中已达到神 化的程度,成了忠诚和智慧的化身, 甚至有诸葛近妖的说法.你该怎样 看待诸葛亮?
A: 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B: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C: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 习。 D:他帮刘备统一了西南地区,并采取措施使西南 地区得到开发。 E:他是人,不是神。
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
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 2、曹操骄傲自满。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奠定基础。
3、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4、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原 因)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
赤 壁 之 战
孙权——巩固江南 刘备——巩固与发展
独 自 走 下 长 坂 坡
怎 么 能 不 懂 寂 寞
若 是 英 雄
不 是 英 雄 不 读 三 国
三国鼎立
晋庙铺中学 王岗岗
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 本史实,思考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 2、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学习获取有效历史信 息的方法。 3、了解历史人物的相关史实,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 生都有其客观条件,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在于他是否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学习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难点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比较辩别
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 历史上的实际情况一样吗
注意:历史上的人物是历史的真实,而文艺作
品中的人物含有虚构的成分。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在于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 进步。
轻松闯三关
找一找: 哪里错了?
二、快速抢答(第二关)
1、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2、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3、曹操生活在三国时期,这句话有没有 错误?为什么? 4、221年蜀国的建立者是诸葛亮,对吗? 5、三国时期的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官渡之战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 战役,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天下形势示意图
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刘备:荆州。
孙权:江东
三 顾 茅 庐
赤 壁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之
战
公元208年
曹操(20万)和孙刘联军 (不足5万)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曹操
20多万大 军
看图说史:地图反映东汉末年局势如何?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官 渡 之 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200年 曹操和袁绍 以少胜多
战争特点
结果
曹操胜利
曹操
字孟德,我国古代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 诗人。
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
材料:
(1)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 担心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 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 侯”,占有政治优势。 挟天子以令诸侯 (2)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 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 重用人才 成就大业。 (3)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 重视农业生产 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三方都不具 备统一全国 的条件
1、三国鼎立的形成
建立时间 都城 洛阳 成都 建业 建立者 曹丕 刘备 孙权
魏
蜀 吴
220年 221年 229年
2、说说三国恢复、发展生产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三国的治理与开发
曹魏重视农耕
屯田
翻车
魏国修建许多 水利工程,北 方的生产明显 恢复和发展起 来, “家家丰 足,仓库盈 溢” 。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孙权进军路线
赤 赤 壁 之 壁 战 之 前 的 战 形 势
刘 备
刘备
孙刘联军进军路
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刘备
曹
刘备 孙刘联军 5万军队
操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孙 权
孙权
提示: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 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 曹操骄傲自满。 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 • • •
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今民困国虚,决敌 之资,唯仰锦耳。 ——诸葛亮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孙吴开发江南
吴国船只
吴-青瓷羊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 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 可分割的一部分。 地区的联系。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9年,孙 权称帝,国 号吴,定都 建业。
史 实 辨 析
诸葛亮领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 敌。诸葛亮身后的大旗上写着:“蜀 丞相”,曹操身后的大旗上大书一个 “魏”字。请你说说这幅画是否符 合历史事实?如果不符合,错在哪 里?
评说
怎样评价曹操?
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 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 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 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 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 一个英雄。” 依你之见 呢?
*想一想* 为什么称曹操是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A: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 B:“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 贼” C: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 诗人。 D: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 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 不可低估。
袁 绍
曹
刘 刘璋 表
操
孙 策
200 袁绍战败, 年,袁 绍率 向北方撤退 10万大 军南下
曹 操 像
曹操率5 千骑兵偷 袭乌巢
官渡之战形势图Βιβλιοθήκη 曹操取胜, 曹操率军约 率军向北追 2万驻扎于 击 官渡
你能根据战争过程中两人的表现找 出曹操胜利和袁绍失败的原因吗?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重用人才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3)曹操战术得当 (4)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孙权
刘备
努力发展
联合攻曹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