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1王维诗四首

合集下载

小学生王维的古诗大全

小学生王维的古诗大全

小学生王维的古诗大全王维,生于唐朝初期,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画家。

他以其深邃的思想、清新的形象、富有哲理的诗作而闻名于世。

尤其是他的古诗作品更是被称为经典中的经典,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为您介绍小学生王维的古诗大全。

1.《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王维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对山水景色的描绘。

通过描述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观,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情怀和对人生不断追求的精神。

2.《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远行的朋友的情景。

通过渭城清晨的雨水和垂柳的新绿,呈现出别离的忧伤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重和沉痛的离别之痛。

3.《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以描绘山居秋夕为题材,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美丽。

诗人通过描写明亮的月光、流动的清泉以及乡村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4.《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这首诗是王维的一首离别之作,诗中抒发了离别时的伤感和不舍之情。

通过诗人与友人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自由的思考与反思。

5.《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诗以红豆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思恋之情。

通过描绘红豆生长的季节和形态,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相思之苦。

以上所列的诗歌只是王维众多优秀作品中的一部分,每一首诗作都充满了诗人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王维的古诗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卓越的成就,更对后来的文人雅士和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的诗作也将永远被人们传颂。

王维诗四首

王维诗四首

延伸拓展: 分析下面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 *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 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 *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 如何载得起?
参考答案: 都是写愁的高手.化虚为实,将抽象的 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都饶有新意,各具 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观又将愁变 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进一步将 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则将愁装到了车上. 都很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且意境均完整.
尾联与开头遥相呼应,形成鲜明对比。射猎时 “风劲角弓鸣”,风劲云涌,气氛激烈;猎后“千 里暮云平”,风定云平,满载而归,心情悠然自得。
艺术特色
对比(对照)。狩猎时风劲鹰疾,气氛紧张;猎后 风定云平,猎手们意犹未尽。 侧面烘托。“鹰眼”因“草枯”而特别锐利,“马 蹄”因“雪尽”而特别轻快,于工稳精妙的对仗 中,又蕴含冬末时节隐隐的春意,为诗歌平添生 机。 用典。尾联中射雕之典,出自《北齐·斛律光传》, 载北齐斛律光射猎时,于云中见一大鸟,射中其 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称 为“射雕手”。后用来形容那些膂力过人、箭法 高超之人。
观猎
风劲角弓鸣, 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将军猎渭城。 起到了什么作用?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场面三:回望猎场
正面描写
尾联: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射雕处:用典表现出将军武艺精湛,隐含对 将军的赞美之意。 暮云平:写出猎后风定云平,将军悠然自得。 气氛:从容、安闲、舒缓
王维诗歌代表作
《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少年行· 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 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 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的诗有哪些_1

王维的诗有哪些_1

王维的诗有哪些导读:古诗词大全王维的诗有哪些
【篇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篇二:《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篇三:《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篇四:《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篇五:《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篇六:《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王维诗四首介绍

王维诗四首介绍

王维诗四首介绍王维诗四首介绍一、作者介绍王维(701—761),字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九年(721)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受连累谪为济州司仓参军。

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遗。

天宝十一载(752)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

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其间作有《凝碧池诗》,抒写对唐王室的忠心,两京恢复论罪时仅受降官处分。

后历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卒于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

早年曾出使边塞,写有部分边塞诗歌。

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其诗能融音乐、绘画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

有《王右丞集》。

二、四诗简介(一)积雨川庄作1.写作背景简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西南十余公里处的川山谷中,是王维在宋之问川山庄的基础上兴建的园林,主要景点有孟城坳、华子岗、文杏馆、鹿柴、辛夷坞、湖等,今已湮没。

《旧唐书•王维传》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这是一首七律,作于川山庄。

2.基本解读这首诗描写了久雨中的川别业优美风光(境),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意)。

(主旨)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炊黍饷东”写田家劳作生活。

积雨,久雨不停。

诗人登高四望,只见天地一片潮湿,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女人们蒸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的田间地头。

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

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炼字) 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与首联一样,是诗人静观所得,写自然景色。

在一片广漠空旷的水田之上,白鹭翩翩飞舞;在层峦叠翠的夏日丛林之中,黄鹂正用甜美的歌喉唱歌。

两种景象相映衬,将积雨之时的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王维诗四首

王维诗四首

边的水田、高大的乔木更衬托出白鹭、黄鹂的矫
捷灵动,大小搭配。潇洒翻飞的白鹭、青翠婉转 鸣叫的黄鹂、广袤无垠水气空蒙的银白水田、高
大茂密油润的绿树,相互映衬,互相配合,构成
了一幅有声有色、色彩绚丽的山水画。此可谓
“诗中有画”。
探究三:有人认为从艺术上看,把‘漠漠、 阴阴’两词去掉更好,你认为哪种较好,好 在哪里?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注释
④野老与人争席罢 野老:指作者自己。 争席罢:指自己要隐退山林,与世无争。 《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 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 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 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 ⑤海鸥何事更相疑 海鸥相疑,是因为人有机心。作者何用相疑,以此 表明自己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角弓上的箭迎着强风射了出去, 将军在渭城狩猎。
野草枯零,猎鹰更能快速发现猎物,
冰雪销尽,骏马奔驰更加轻快。
转眼间已经到了新丰市,
驻马时,已经回到细柳营。
凯旋时回头望向射落大雕的地方,
千里无垠,暮云笼罩,原野上静悄悄的。
• 风劲角弓鸣:先声夺人
•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以景作结,与 首句形成对照。 • 当初是风起云涌,与出猎紧张气氛相应; 此时是风定云平,与猎归后踌躇容与的心 境相称。写景俱是表情,于景的变化中见 情的消长,情景妙合。
•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细柳营”用汉代名将周亚夫典故。周亚 夫治军严明,屯军之地即使皇帝也不得驰 骋,用此典故,暗示诗中的将军也是一位 治军严明的名将。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 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 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营造出生动真切的意境。

小学1-6年级必背王维古诗词

小学1-6年级必背王维古诗词

小学1-6年级必背王维古诗词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诗作以清新、高远、意境深远著称,被誉为“诗佛”。

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1-6年级学生背诵的王维的古诗词:1.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4.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 《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7.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 《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9. 《酬张少府》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0. 《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这些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富含哲理和自然美,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和背诵,以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王维的田园诗

王维的田园诗

王维的田园诗王维的田园诗1、《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3、《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4、《李处士山居》君子盈天阶,小人甘自免。

方随练金客,林上家绝。

背岭花未开,入云树深浅。

清昼犹自眠,山鸟时一啭。

5、《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6、《送张五归山》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7、《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8、《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9、《老将行》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10、《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王维少年行四首原文及翻译

王维少年行四首原文及翻译

王维少年行四首原文及翻译王维少年行四首原文及翻译《乐府诗集》卷六十六录此四首于《结客少年场行》之后。

根据陈铁民《王维年谱》及组诗所反映的少年游戏精神面貌来看,这四首诗是王维早期的作品,当作于安史之乱发生之前。

下面是文学网小编Lynn整理的唐代诗人相关内容资料。

(更多唐代诗人内容请关注文学网) 【原文】《少年行四首》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群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译文】新丰美酒一斗价值十千钱,出没五陵的游侠多是少年。

相逢时意气投合为君痛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

才从军便作汉朝的羽林郎,一开始就随将军鏖战渔阳。

谁知道不能去边关的'痛苦,纵然战死还留下侠骨芬芳。

一个人就能拉开两张雕弓,敌骑千重全都不放在眼中。

偏坐金鞍上从容调好羽箭,不停地射去敌酋无法逃生。

朝廷君臣庆功大宴方告终,高高坐在云台上谈论战功。

天子亲临殿栏赐予列侯印,将军佩着印绶走出明光宫。

【注释】⑴新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盛产美酒。

斗十千:指美酒名贵,价值万贯。

⑵咸阳:本指战国时秦国的都城咸阳,当时著名的勇士盖勒、荆轲、秦舞阳都到过咸阳,这里用来代指唐朝都城长安。

⑶羽林郎:汉代禁卫军官名,无定员,掌宿卫侍从,常以六郡世家大族子弟充任。

后来一直沿用到隋唐时期。

⑷骠骑:指霍去病,曾任骠骑将军。

渔阳:古幽州,今河北蓟县一带,汉时与匈奴经常接战的地方。

⑸苦:一作“死”。

⑹擘:张,分开。

一作“臂”。

雕弧:饰有雕画的良弓。

⑺重:一作“群”。

⑻白羽:指箭,尾部饰有白色羽翎。

⑼五单于:原指汉宣帝时匈奴内乱争立的五个首领。

汉宣帝时,匈奴内乱,自相残杀,诸王自立分而为五。

这里比喻骚扰边境的少数民族诸王。

⑽欢宴:指庆功大宴。

⑾云台:东汉洛阳宫中的座台,明帝时,曾将邓禹等二十八个开国功臣的像画在台上,史称“云台二十八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唐的山水田园诗
盛唐山水田园诗则体现着国内升平盛世的 安宁祥和 。 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偏重 守拙抱朴的生活态度) 守拙抱朴的生活态度) 王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王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故人具鸡粟,邀我至田家。 故人具鸡粟,邀我至田家。 (士大夫清高闲逸的情调 ) 李白: 李白:在奇异的山水中张扬个性 杜甫: 杜甫:在宏伟壮阔的山水描写中寄寓着深 沉的家国身世之感, 沉的家国身世之感,诗很符合王 维山水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维山水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无论是自然景物“ 无论是自然景物“水”、“云”, 还是人物形象,都生动形象, 还是人物形象,都生动形象,和 谐自然,宛如一副清新淡雅 清新淡雅的山 谐自然,宛如一副清新淡雅的山 水画。 水画。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云回望合, 霭入看无。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中国诗歌发展史
1、春秋中叶以前:代表作《诗经》, 春秋中叶以前:代表作《诗经》 分为风雅颂, 分为风雅颂,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光辉起 点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 点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 战国时代: 楚辞” 2、战国时代:“楚辞”,楚国的一种 新诗体,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新诗体,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代表作《离骚》 西汉刘向辑录为《 代表作《离骚》。西汉刘向辑录为《楚 辞》,代表诗人屈原,宋玉。 代表诗人屈原,宋玉。 魏晋南北朝: 3、魏晋南北朝:中国诗歌进入的自觉 时代。从古体诗向近体诗发展。 时代。从古体诗向近体诗发展。代表诗 三曹” 七子” 陶渊明。 人“三曹”、“七子”,陶渊明。
山居秋暝
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 积雨空林烟火迟, 漠漠水田 水田飞 漠漠水田飞白鹭, 山中习静观朝槿 观朝槿, 山中习静观朝槿, 野老与人争席罢, 野老与人争席罢, 蒸藜炊黍饷东菑。 蒸藜炊黍饷东菑。 阴阴夏木 夏木啭 阴阴夏木啭黄鹂。 松下清斋折露葵 折露葵。 松下清斋折露葵。 海鸥何事更相疑? 海鸥何事更相疑?
王维的思想,可以四十岁左右为界限, 王维的思想,可以四十岁左右为界限, 四十岁左右为界限 分为前后两期。 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具有一定的向往开 明政治的热情, 明政治的热情,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 合理现象,曾经表现了一些不满, 合理现象,曾经表现了一些不满,对开 明政治则表示支持, 明政治则表示支持,表现出一种积极向 上的生活态度。此时期的诗作壮大明朗, 上的生活态度。此时期的诗作壮大明朗, 雄浑开阔,多为游侠诗和边塞诗。 雄浑开阔,多为游侠诗和边塞诗。如 使至塞上》 观猎》 《使至塞上》、《观猎》、《送元二使 安西》等。 安西》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下列四种说法,不合理的一项是( 下列四种说法,不合理的一项是(B

A、首联写出了作者中年以后的思想状况, 首联写出了作者中年以后的思想状况, 即厌恶世俗生活,信奉佛教。 即厌恶世俗生活,信奉佛教。 颔联的“ B、颔联的“独”、“空”写出了诗人的 孤单落寞的生活, 孤单落寞的生活,因为没有人来分享他的 喜悦。 喜悦。 尾联的“偶然”贯穿上下, C、尾联的“偶然”贯穿上下,是诗人此 次出游的一大特点,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 次出游的一大特点,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 D、全诗是诗人晚年定居辋川别墅的生活 的真实写照, 的真实写照,对了解王维的思想有很大价 值。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否定 批评,也有人肯定赞赏。你是怎么看的? 批评,也有人肯定赞赏。你是怎么看的? 请谈谈你的看法。 请谈谈你的看法。
不统一,不相称 不统一,不相称…… 写出了终南山的辽阔荒远, 写出了终南山的辽阔荒远,人烟稀 少…… 写出了诗人避喧好静, 写出了诗人避喧好静,留恋山水的心 理……
试分析颔联的“漠漠” 试分析颔联的“漠漠”、“阴阴” 阴阴” 这二叠词的艺术表现力。 这二叠词的艺术表现力。
“漠漠”照应了“积雨”,“阴阴” 漠漠”照应了“积雨” 漠漠 阴阴” 照应了“空林” 照应了“空林”……
颈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方式? 颈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方式? 此联写出了诗人恬静平淡, 此联写出了诗人恬静平淡,简单素朴 的生活。 的生活。 如何理解尾联的两个典故的作用? 如何理解尾联的两个典故的作用? 两个典故是诗人对自己与世无争志向 的表白:既然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 的表白:既然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 随缘自适,还有谁会无端的猜忌我呢? 随缘自适,还有谁会无端的猜忌我呢? 我应该可以脱离世间烦恼, 我应该可以脱离世间烦恼,悠游于林 泉之中了。两个典故一正一反, 泉之中了。两个典故一正一反,抒写 了诗人淡泊自然的心境。 了诗人淡泊自然的心境。
后期, 后期,王维皈依佛教的思想日益 浓厚, 浓厚,对社会政治抱着漠不关心 的态度;因此, 的态度;因此,此时期的诗作多 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 是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 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静逸明秀的诗境。代表作《 的静逸明秀的诗境。代表作《山 居秋暝》 辋川集》等等。 居秋暝》、《辋川集》等等。
首联是写谁的活动, 首联是写谁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怎么样 的生活情态?为什么用“ 的生活情态?为什么用“空”、“迟” 字? “空”,一方面写出了山中树木的繁茂, 一方面写出了山中树木的繁茂, 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 空山不见人, 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再加上阴雨绵绵, 但闻人语响。” 再加上阴雨绵绵,雾 气朦胧,万事万物都若隐若现。 气朦胧,万事万物都若隐若现。“空” 字点出了此处有如世外桃源,环境清幽。 字点出了此处有如世外桃源,环境清幽。 另一方面是作者心境的 “空“,写出 了作者轻松惬意的心境 轻松惬意的心境, 了作者轻松惬意的心境,恬然自得的生 活状态。 活状态。
“诗佛”王维
王维(701 761) 字摩诘,太原祁(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 (701 761), 祁县)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祁县)人。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精通书 画和音乐。二十一岁举进士,作大乐丞, 画和音乐。二十一岁举进士,作大乐丞, 因事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后来回长安, 因事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后来回长安, 得张九龄的提拔,任右拾遗, 得张九龄的提拔,任右拾遗,累迁监察御 吏部郎中、给事中等官职。 史,吏部郎中、给事中等官职。他大约在 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 最初隐居终南别业, 活。最初隐居终南别业,后来在蓝田辋川 得到宋之问的别墅,生活更为优闲, 得到宋之问的别墅,生活更为优闲,且吃 斋奉佛。安史之乱,他追随玄宗不及, 斋奉佛。安史之乱,他追随玄宗不及,为 安禄山所获,强迫他作给事中伪官。 安禄山所获,强迫他作给事中伪官。肃宗 回京后,升至尚书右丞,卒于官。 回京后,升至尚书右丞,卒于官。
以下四种说法,不尽正确的一项是( 以下四种说法,不尽正确的一项是( D ) 此联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终南山的巍峨 高峻和连绵不断,是远景。 高峻和连绵不断,是远景。 颔联写了在白云弥漫、 颔联写了在白云弥漫、青雾缭绕的山中行走 时的奇妙现象,用了互文的修辞,是近景。 时的奇妙现象,用了互文的修辞,是近景。 颈联写诗人立足于“中峰” 颈联写诗人立足于“中峰”,看到了终南山 的全景, 的全景,以阳光的或浓或淡写出了山的千形 万态。 万态。 全诗用描写的表达的方式, 全诗用描写的表达的方式,写出了终南山的 雄伟壮丽,与王维一般的山水诗有很大不同。 雄伟壮丽,与王维一般的山水诗有很大不同。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被后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 行到水穷处 人广为称赞。请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人广为称赞。请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从内容上看,这两句诗写诗人随意而行, 从内容上看,这两句诗写诗人随意而行, 走到哪里算哪里,但不知不觉, 走到哪里算哪里,但不知不觉,竟来到流 水的尽头, 水的尽头,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欣赏云的 变化多端。 无心淡泊、自然闲适的 变化多端。那无心淡泊、自然闲适的 是诗人心情闲到极点的形象写照, “云”,是诗人心情闲到极点的形象写照, 是诗人思想与环境和谐统一, 是诗人思想与环境和谐统一,精神与事物 相融会贯通的表现。(行至水穷, 。(行至水穷 相融会贯通的表现。(行至水穷,若已到 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 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 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 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 《诗境浅说》) 诗境浅说》
隋唐:中国诗歌进入鼎盛时期。 隋唐:中国诗歌进入鼎盛时期。 宋明清:诗歌继续发展…… 宋明清:诗歌继续发展
唐诗繁荣昌盛的表现: 唐诗繁荣昌盛的表现: 诗人多,作品多,成就高, 诗人多,作品多,成就高,影响 远。
唐诗发展轨迹
1、初唐(唐最初90年左右)宋之问、 初唐(唐最初90年左右)宋之问、 90年左右 杜审言,陈子昂、 四杰” 杜审言,陈子昂、“四杰” 盛唐(开元,天宝)边塞诗, 2、盛唐(开元,天宝)边塞诗,山水 田园诗,李白, 田园诗,李白,杜甫 中唐(大历-长庆)韩愈,白居易, 3、中唐(大历-长庆)韩愈,白居易, 柳宗元 晚唐(长庆以后-灭亡)杜牧, 4、晚唐(长庆以后-灭亡)杜牧,李 商隐
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美
他的山水诗平淡自然,俊逸空灵, 他的山水诗平淡自然,俊逸空灵,与 平淡自然 琴棋书画融为一炉。诗中常有形与声 琴棋书画融为一炉。诗中常有形与声 的刻画,情与意的温馨, 的刻画,情与意的温馨,飘洒与沉静 结伴,显达与幽深同行。 结伴,显达与幽深同行。常用委婉冲 淡、古雅悠远的高妙手法,达到令人 古雅悠远的高妙手法, 拍案叫绝、留连忘返的艺术胜境, 拍案叫绝、留连忘返的艺术胜境,形 成他山水田园诗的空灵 明净、 空灵、 成他山水田园诗的空灵、明净、飘逸 的意境。 的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