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嵩县黑石尖超贫磁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浅析

合集下载

河南省嵩县坷台矿区石英脉型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河南省嵩县坷台矿区石英脉型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河南省嵩县坷台矿区石英脉型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近年来,在河南省嵩县地区发现了多处石英脉型钼矿床,通过野外地质工作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石英脉型钼矿已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注意。

本文就有关勘查单位在该区开展勘查工作进行总结,认为这一类型矿床在空间上呈层状,缓倾斜产出,在剖面上具多层性,矿石类型主要有石英脉型及蚀变岩型钼矿两种,矿床类型属于中温热液充填型矿床。

矿床成因主要受马超营断裂带脆性断层控制,燕山期岩浆含矿热液沿脆性断裂聚集成矿。

认为该类型矿床找矿关键是识别呈缓倾斜产出的硅化蚀变带。

标签:嵩县石英脉型地质特征马超营断裂1区域地质背景该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华熊地台坳陷外方山断隆区,马超营断裂带的北部边缘(图1)。

区域地层为中元古界熊耳群鸡蛋坪组(Pt2j)中酸性火山岩系,岩性主要为紫红色、灰色流纹岩、英安岩、流纹质凝灰岩粗安岩等,局部夹火山角砾岩。

马超营断裂NWW向展布,是区域性大断裂,次级断层发育,并在走向上和主断层呈分支复合关系,对区内成矿具有重要意义。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燕山期的岩浆活动对区内成矿关系密切,岩性主要为花岗斑岩和细粒花岗岩,产出形式以岩基为主,部分为岩脉。

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矿区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熊耳群鸡蛋坪组(Pt2j3)上段,岩性主要为灰紫色流纹斑岩及少量粗面岩。

“受区域热液变质作用,矿区岩石普遍绢云母化和(黄铁)绢英岩化,交代原岩中斜长石(斑晶和基质),强烈时绢云母(石英)集合体呈斜长石假象”。

区内地层对钼矿并不具有专属性。

2.2构造区内构造断裂发育,区内发育一组NW向缓倾斜产出的脆性断裂(倾角15°~26°),沿构造面被石英脉充填,为区内主要控矿构造。

另一组NWW向产出的陡倾角断裂蚀变破碎带。

蚀变破碎带内构造角砾岩和低级别的糜棱岩化均有产出,一般构造角砾岩产出在构造带的中间部位,而低级别的糜棱岩主要产出在构造破碎带与围岩接触部位。

2.3岩浆岩矿区内侵入岩不发育,在钻探施工中(孔深225.72m)见垂厚1.67m的浅色细粒斑状花岗岩,呈岩脉产出。

风化壳型超贫磁铁矿地质特征及经济意义

风化壳型超贫磁铁矿地质特征及经济意义

风化壳型超贫磁铁矿地质特征及经济意义摘要:超贫磁铁矿在南阳的分布比较广泛,南召、西峡、桐柏、淅川、内乡均有分布。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由于受铁矿价格的刺激,对于风化壳型超贫磁铁矿的开采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对超贫磁铁矿的地质特征及经济意义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风化壳超贫磁铁矿地质特征1.超贫磁铁矿的定义我国目前正处于全国经济发展时期,对钢铁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因而铁矿石的需求缺口也更为突出。

虽然从国外进口了大量铁矿石,但仍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以致近年来国内市场上铁精粉价格直线上扬。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对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特别是最近这两三年,由于受铁矿价格的刺激,对于一些低品位铁矿石的开采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现行《铁矿地质勘探规范》中,规定了铁矿的质量指标,边界品位为TFe≥20%(指单个样品),工业品位为TFe≥25%(指单个工程)。

依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风化壳型超贫磁铁矿工业指标的批复》,我们把6%<mFe<20%,易采易选、符合市场需求,而且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磁铁矿,称为超贫磁铁矿,或超低品位磁铁矿,以便与一般所谓的贫铁矿相区别。

1.超贫磁铁矿地质特征2.1 超贫磁铁矿分布特征超贫磁铁矿在南阳的分布比较广泛,南召、西峡、桐柏、淅川、内乡均有分布。

区域上总体与大的构造活动有关。

具体表现为区内该类型的矿体均分布在沿大断裂广泛分布的中-中酸性岩体中。

2.2 超贫磁铁矿地质特征2.2.1 分布于辉石闪长岩中的矿体该种类型的矿体在南召分布广泛,矿体主要分布在加里东晚期的辉石闪长岩中,岩石为深灰绿色、灰黑色,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斜长石(40%-75%)、辉石(18%-60%)、磁铁矿(2%-19%)组成,少量的磷灰石、榍石、白钛石等零星分布。

有些可有少量角闪石。

普遍发育有高岭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

主要蚀变有:高岭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金属矿化为磁铁矿化、褐(赤)铁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

河南省嵩县沙里沟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河南省嵩县沙里沟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严格受地层控制,矿体主要分布于柏枝岩组中 下部磁铁石英岩中,是找矿的最直接标志。受构造 控制,由于受变形变质构造的影响,使磁铁石英层
发生褶皱变形,局部加厚变富,或拉薄变贫。 6.3 找矿标志
该类型矿床主要分布于柏枝岩组中下部,受 层控明显。
构造对铁矿的控制作用也特别明显,许多大 中型铁矿的分布与强烈的褶皱作用关系密切,如 山羊坪大型铁矿床是早期平卧褶皱经后期不对称 圆滑褶皱叠加而成,使铁矿层在转折端厚度显著 增加几倍,所以褶皱构造的发育程度,特别是多 期褶皱构造叠加的转折部位是寻找大、中型铁矿 的重要标志。
摘 要: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的分析,阐述了本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外方山断隆
区;矿体产于燕山期花岗岩地层中;区内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找矿前景良好。
关键词:萤石矿床;地质特征;找矿远景;嵩县沙里沟;河南
中图分类号:P619.21
文献标识码:A
嵩县沙里沟萤石矿区位于嵩县大章乡沙里沟 一带,隶属大章乡管辖。矿区位于嵩县城南226° 方向约18 km处,有村级公路与洛阳栾川快速公路 相连,交通较为便利。目前已发现矿脉一条,萤 石矿石品位高者可达92%(CaF2 )。
4 找矿远景
嵩县沙里沟萤石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华 熊台隆外方山断隆区,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在地 层上,燕山期花岗岩不仅是萤石矿床的赋存部 位, 又为成矿元素的富集提供了动力条件。在构 造上,区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强烈的构造活 动,为成矿元素的活化、转移、富集提供了有利 的聚集空间及动力条件。区内岩浆活动十分强 烈,主要表现为燕山期岩浆活动,该喷发活动为区 内成矿作用带来了大量的成矿元素,区域上在有 利部位富集形成了各类矿床。区内围岩蚀变强 烈,以线型带状蚀变为主,在断裂构造带内及两 侧围岩中最为发育。主要表现为硅化、绢云母 化、绿泥石化、钾长石化等,金属矿化主要有方 铅矿化、黄铁矿等。矿区周边有桑树沟、李家 河、大峪沟、杨石沟等萤石矿床,构成了整个区 域性成矿带。总之,该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 矿潜力较大,远景乐观。

河南省嵩县油篓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河南省嵩县油篓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河南省嵩县油篓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河南省嵩县是一个著名的金矿矿区,而油篓沟金矿床则是该区域比较值得关注的一处产矿地段。

本文将针对油篓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该区域的矿产开发提供一些帮助。

一、地质特征1.岩性油篓沟金矿床位于濮阳地块和中坝地块的交界处,矿体内主要岩石类型为变质岩,主要包括片麻岩、角闪岩、石英脉岩等。

2.构造该矿床位于南华造山运动东西构造带上,属于典型的变形-熔化-深成-浅成过程的岩浆作用类型,因此在构造特征上表现为明显的岩浆活动。

3.矿体油篓沟金矿床主要以石英脉型金矿为主,矿体具有强烈的拉张应力作用。

矿脉宽度普遍在2-5厘米之间,洞穴状脉和肢状脉均有产出。

二、控矿因素1.地质因素岩石类型、构造特征、矿体特点等地质因素是油篓沟金矿床的重要控制因素。

变质岩的出现使得该地区具有了充分的成矿基础,而复杂的构造演化则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2.矿床成因油篓沟金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其成因类型包括高温热液、岩浆热液和后期再生等成矿作用类型。

这些成因作用不仅加速了矿物物质的吸附集聚和堆积沉积,同时也为矿体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温度和物质环境。

3.构造特征矿床的构造特征对于成矿作用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油篓沟金矿床在地质演化中受到了多次构造活动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控制因素是断层活动。

油篓沟金矿床多数矿体都分布在硬斗岩层旁的断层夹层中。

4.热液作用由于受到岩石的热液作用,矿体内的金矿石自然而然地被富集和聚集起来,形成了丰富的金矿体。

因此,热液作用也是油篓沟金矿床的控制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河南省嵩县油篓沟金矿床是一处具有独特地质特征和丰厚的矿产资源的矿床。

岩性、构造、矿体、矿床成因、构造特征和热液作用等因素对其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形成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开发时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针对河南省嵩县油篓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数据分析,可为该矿区的矿产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河南嵩县土地庙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

河南嵩县土地庙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

河南嵩县土地庙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李万忠【摘要】河南嵩县土地庙沟铅锌矿受地层和区域性深大断裂的次级顺层断裂双重控制(受北西向栾川-维摩寺深大断裂影响),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产出,分布于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之间的层间破碎带内和碳酸盐岩中,含矿层位稳定.区内煤窑沟岩组地层中发现了K1、K2、K3、K4、K5共五条主要铅锌银多金属矿化层,铅锌品位0.62%~11.15%,银品位48.4×10-6~677.1×10-6.通过对矿区地质、矿体的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矿化和蚀变等特征分析,阐述了土地庙沟铅锌矿地质特征和该区的找矿方向.【期刊名称】《地质调查与研究》【年(卷),期】2011(034)002【总页数】7页(P126-132)【关键词】找矿方向;铅锌矿;嵩县;土地庙沟【作者】李万忠【作者单位】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郑州,450001;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队,郑州,450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2;P618.43嵩县土地庙沟铅锌矿区位于河南省嵩县境内,已完成了不同比例尺的物化探工作,圈出一大批各类与成矿有关的异常,为银铅锌多金属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提供了重要信息①②河南区调队.河南省1/5万区调片区总结.2000.。

近年来我院对圈出的以银铅锌为主的综合异常开展了1:2000地化综合剖面测量、1:1万地质简测、激电中梯、激电测深等工作,对矿化体进行了钻探工程验证②姚新年,王建明,李胜利,等.河南朱阳关-湍源地区铅锌银矿评价报告.河南省地质调查院,2006.。

2005年底控制资源量(333)+(3341)银1572.76吨,铅锌82.79吨,金5.54吨,已达大型矿产地规模。

本人通过综合分析该区的资料,研究了矿体形成的规律和赋存状态以及找矿方向,对下一步扩大找矿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矿区地处华北陆块南部,华北地层区豫西地层分区(熊耳山小区),兰草-回龙多金属Ⅳ级成矿带中段,栾川-维摩寺断裂成矿带上。

河南嵩县土地庙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

河南嵩县土地庙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

河南 区调 队. 河南省 l 万 区调 片区总结 .0 0 / 5 20 . ②姚新年 , 王建 明 , 李胜利 , 河南朱 阳关 一湍源地 区铅锌银矿评价报告闸 南省地质调查院 ,0 6 等. 20. 。燕长海 , 国印 , 翼 , . 西南 地区铅锌银成矿规律研究报告. 刘 彭 等豫 河南省地质调查 院,0 6 20 .
第3卷 第2 5 期
2 1年 0 月 01 6
地 质 调 查 与 研 究
GE0L 0GI AL URVE C S Y AND RES ARCH E
V0_ 5 l3 No 2 .
J n 2 1 u .0 l
河南嵩县土地庙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
李 万 忠
(. 1 河南省地质调查 院, 郑州 ,5 0 1 2 400 ; . 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 队, 郑州 40 0 1 500 )
岩 石 ) 阻 率 一 般 为 n×1 Q ・ , 化 率 一 般 为 电 0 m极
2 %以下 。
段, 栾川 一 维摩寺断裂成矿带上 。矿体受构造影响 ,
多呈 北西 向带状 展 布 。出露 地层 为新元 古界 栾川 群 煤 窑沟组 和宽 坪群 四岔 口组 、 东坪组 , 广 东部 及南 部
矿 区处在 沿区域 性北 西西 向栾 川 一维摩 寺大断
裂带重力梯度带上 , 以栾川 一 维摩寺一线为界 , 以北
为华 北 重力 异 常 区 ( 值 带 ) 以南 为秦 岭重 力 异常 正 , 区( 负值 带 ) [4 蛐 2] 0
()区域 电性特 征 1
1区域 地质 背景
11 . 地质 概 况
区内断裂 构造 比较发育 , 以栾 川 一维摩寺 断 裂为
主要断裂 , 主构造线沿 20 ~ 1 。方 向展布 。受 9 。 30

河南嵩县范疙瘩金矿床地质特征

河南嵩县范疙瘩金矿床地质特征
范疙金矿区位于小章沟 - 白土塬古火山构造带 北部 ,五丈山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 ,出露地层为长城 系熊耳群焦园组下段 ( chj1 )和中段 ( chj2 ) 。岩性为 安山岩 、安山玢岩 、局部夹英安岩透镜体及流纹斑 岩 ,与五丈山岩体侵入接触 。第四系零星分布于山 间及河流沟谷中 (图 1) 。 1. 2 构造
区内岩浆岩主要有 3种 。 (1)熊耳群焦园组火山岩 ,岩性为矿区大面积 出露的安山岩 、安山玢岩 、杏仁安山岩 、英安岩 、粗面
耿怡智 (1963—) ,男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队 ,工程 师 , 454002 河南省焦作市解放东路 153号 。
耿怡智等 :河南嵩县范疙瘩金矿床地质特征 2008年第 8期
(收稿日期 2008206210)
制 ,由于受构造影响 ,空间上与矿脉展布特征一至 , 矿体长 780 m ,出露标高最高 729 m ,最低标高 391 m。沿倾向控制斜深 383 m。矿体沿倾向和走向呈 舒缓波状 ,总体走向 299°,倾角 40°~60°。矿体厚 度变化 不稳 定 , 最 小 0. 21 m , 最大 5. 83 m , 平 均 1. 34 m ,变化系数为 98%。矿体品位 ( 1. 08~64. 85
取及泡沫状态的识别 [ J ]. 化工学报 , 2003, 54 (6) : 8302835. [ 10 ] 刘文礼 ,路迈西.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煤泥浮选泡沫图像纹
理特征的提取及识别上的应用 [ J ]. 选煤技术 , 2004 ( 4 ) : 782 81. [ 11 ] 张奕奎 , 陈 凌 , 王 飞. 基于图象识别的浮选控制系统 [ J ]. 工矿自动化 , 2002 (1) : 14216. [ 12 ] Antti J N iem i, Raimo Ylinen, Heikki Hy tyniem i. On characteriza2 tion of pulp and froth in cells of flotationp lant [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 ineral Process, 1997, 51: 51265.

河南嵩县银洞沟钼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河南嵩县银洞沟钼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M矿产资源ineral resour匸已三河南嵩县银洞沟铝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郑福星S王倩2,郑观超2(1.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河南郑州450000;2.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测绘地理信息院,河南郑州450006)摘要:嵩县银洞沟钿矿区属马超营断裂多金属成矿带上发现的石英脉型钿矿床,通过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矿果,认为熊耳群鸡蛋坪组地层对钳矿形成具有控制作用;顺层侵入的石英脉是区内重要的含矿体;区域内岩浆活动频繁,岩石种类繁多,岩浆活动为本区成矿提供了充足的热源和运移动力。

通过对的矿体形态、矿石质量、成矿控制因素等的研究,分析了矿床成因,还指出了找矿标志,对以后的探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银洞沟;石英脉型;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2-0079-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Yindonggou molybdenum deposit,Songxian County,Henan ProvinceZHENG Fu-xing1,WANG Qian2,ZHENG Guan-chao2(l.The fif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Henan nonferrous metals Bureau,Zhengzhou450000,China;2.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Henan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Zhengzhou450006,China) Abstract:The Yindonggou molybdenum deposit in Songxian County is a quartz vein type molybdenum deposit found in the Machaoying fault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Through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work,we 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ore prospecting.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molybdenite is controlled by the formation of egg Ping formation of Xionger group;the quartz vein intruded along the layer is an important ore body in the area;the magmatic activity is frequent in the area,and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rocks,and the magmatic activity provides sufficient heat source and migration power for ore forming in the area.Based on the study of ore body shape,ore quality and ore—forming control factor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and points out the prospecting criteria,which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future exploration work.Keywords:Yindonggou;quartz vein type;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ore genesis1区域地质背景矿区位于东秦岭钳矿带,大地构造上隶属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地体,马超营断裂北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嵩县黑石尖超贫磁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浅析
作者:秦战营胡伟秦岭荣李莎
来源:《地球》2013年第01期
[摘要] 黑石尖铁矿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北秦岭褶皱带,横涧-回龙地背斜褶皱束,受控于方城-栾川-确山-固始深大断裂,由于深大断裂的长期活动,对矿产形成和分布具有控制作用。

区内共发现6个矿化蚀变带,超贫磁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体等形态存在于斜长角闪片岩中。

[关键字]黑石尖超贫磁铁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
[中图分类号]P54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80-1
0 概述
黑石尖铁矿区地处河南省嵩县境内,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2′57″~111°55′38″,北纬33°43′30″~33°44′00″,2008年至今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在此开展详查工作,发现了6个超贫磁铁矿体,mFe的平均品位为12.13%。

提交超贫磁铁矿(332)+(333)铁矿石量111.94万吨。

通过工作基本查清了该区矿体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区域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北秦岭褶皱带,横涧-回龙地背斜褶皱束,受控于栾川-确山-固始深大断裂和瓦穴子-鸭河口-明港深断裂之间,由于深大断裂的长期活动,对区内岩浆活动、矿产形成和分布具有控制作用。

本区矿产主要有铅锌、铜、铁矿及萤石等。

区域内分布的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的宽坪群(Pt2KP)和太古界的太华群(Arth)。

区内岩浆活动比较频繁,主要为中条期和加里东期。

中条期侵入岩Mγ21,本期侵入岩均为混合花岗岩,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东北部的北秦岭褶皱带北部伏牛山一带,岩体主要为斑状混合花岗岩。

加里东期花岗岩(γ3)主要分布与研究区的北部,岩体主要为钾长花岗岩和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

2 矿床地质特征
黑石尖矿区分布的地层岩性主要为中元古界的宽坪群(Pt2KP)的绿泥石片岩、黑云斜长(二云)片岩、石英岩。

其东北为太古界的太华群(Arth)的角闪二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岩、白云石大理岩、混合岩化花岗岩。

矿区矿区中西部和东北部出露有中条期侵入的混合花岗岩。

矿区地层与超贫磁铁矿体走向和区域性构造带走向一致,矿区内矿体分布于斜长角闪片岩中。

矿区构造以栾川-方城大断裂为主,呈NWW向展布。

本区地层均以此方向断裂为接触,矿区内含矿带走向也以该方向断裂为界。

断裂走向上呈舒缓波状,具明显滑动擦痕。

各断裂均发育有挤压破碎带,其构造形态较复杂。

受其影响,矿区内次一级的线性构造较发育。

这些构造为矿液的运移和存贮提供了通道和场所。

在矿区范围内,岩浆岩仅在矿区中西部和东北部出露,中西部出露的呈岩株状,岩性主要有斑状黑云角闪二长花岗岩和混合花岗岩。

东北部出露的伏牛山混合花岗岩体呈北西西向的大岩基产出,构成伏牛山复背斜的主体。

岩体主要为斑状混合花岗岩,次为黑云母花岗岩。

黑石尖矿床共圈出6个矿体,其编号分别为Ⅰ、Ⅱ、Ⅲ、Ⅳ、Ⅴ、Ⅵ,其中Ⅱ、Ⅲ、Ⅳ号矿体为隐伏矿体,矿体赋存于太华群(Arth)的斜长角闪片岩中,顶底板均为白云石大理岩,矿体产状和围岩一致。

矿石的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次为赤铁矿,局部偶见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角闪石、斜长石,次为石英、黑云母。

按相对含量金属矿物约占15-25%;脉石矿物约占85-75%。

矿体地表出露长度为92-2076m,厚度0.37-4.26m,控制最深延伸248.69m,赋存标高797m-1224m,矿床矿石品位mFe 5.85%-19.42%,矿床无伴生共生有益矿产。

2.1 金属矿物
(1)磁铁矿(Fe3O4):为矿石主要矿石矿物,大小不等,大颗粒呈近等轴粒状,小颗粒呈他形粒状,边缘多不规则,粒径1.26-1.6mm,常具不规则裂纹,局部磁铁矿聚集不均匀分布,磁铁矿整体沿定向方向分布。

(2)赤铁矿(Fe2O3):呈板片状、他形粒状,粒径0.12 ~0.02毫米,或包裹于磁铁矿之中,或零星分布于矿石中,少量沿边缘交代磁铁矿或与磁铁矿连生,含量为1%-2%。

2.2 脉石矿物
(1)角闪石:呈柱状、粒状,颗粒大小为0.1×0.15mm2-0.48×0.9mm2,多色性明显,闪石式解理发育,少部分角闪石变为绿色绿泥石,部分角闪石中有石英小包体,角闪石整体呈断续定向性分布,与斜长石、石英相间,含量45%。

(2)斜长石:呈粒状,颗粒大小为0.12×0.15mm2-0.3×0.4mm2,斜长石分布不均匀,局部较为聚集分布,含量约10%-15%。

矿石造渣成分的含量,决定着矿石的性质,其中(CaO+MgO):(SiO2+Al2O3)
3 控矿因素分析
黑石尖矿区超贫磁铁矿体具有明显的构造控矿特征。

该区矿体均呈近北西向展布,在走向、倾向上受构造控制而呈舒缓波状变化。

根据以上矿体特点,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可以得出以下规律:
(1)已知超贫磁铁矿体均赋存于构造带中;矿体形态、产状严格受破碎带控制,矿体呈一走向上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体等形态分布,其中Ⅱ、Ⅲ、Ⅳ号隐伏矿体是受区域构造上的复式褶皱影响,使矿体(层)重复出现;轴部矿体加厚。

(2)主要矿体的厚度、长度及延深大小受构造带发育宽度及其产状变化的影响。

(3)构造带沿走向的弯曲部位和沿倾向倾角由大变小部位对成矿有利。

通过上述分析,认为区内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其展布形态随区域构造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认识也为该区域找矿带来了新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