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机械能内能课课练

合集下载

苏科版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解析版)

苏科版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解析版)

苏科版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明利用图甲装置研究某燃料热值。

他取少量燃料置于燃烧皿中,测出总质量为30g ,点燃后对100g 的热水加热4min 立即熄灭燃料,再测得燃料和燃烧皿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数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中a 线所示。

(1)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器材时为了能使温度计液泡与液体充分接触,应依次调节图中A 、B 两铁环,应先调节______(选填“A ”、“B ”)铁环;(2)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在第2~4min 的过程中,水______(选填“吸”或“不吸”)热;(3)此过程中燃料所放热量仅60%能被水吸收,则该燃料的热值为______J/kg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C),整个过程中忽略水的质量变化](4)若实验装置和热损失比例均不变,利用该燃料加热另一杯水绘出了如图丙中b 线,则另一杯水的质量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上一杯水质量。

【答案】B 小于 吸 2×106 等于【解析】【分析】【详解】(1)[1]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研究某燃料热值的实验装置组装时应由下往上,所以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器材时为了能使温度计液泡与液体充分接触,应先调节B 铁环。

(2)[2]1个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 ,由图丙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9°C ,可知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由图丙可知:在2min 时沸腾,所以在第2~4min 的过程中,水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3)[4]水4min 吸收的热量等于2min 水吸收热量的两倍,()()34222 4.210J/kg C 0.1kg 99C 96C 5.0410J Q Q cm t '==⨯∆=⨯⨯︒⨯⨯︒-︒=⨯吸吸燃料燃烧的质量330g 25.8g 4.2g 4.210kg m -'=-==⨯此过程中燃料所放热量仅60%能被水吸收,根据100%Q Q η=⨯吸放以及Q mq =放可知燃料的热值4635.0410J 210J/kg 60% 4.210kg 60%Q q m -⨯===⨯'⨯⨯⨯吸 (4)[5]由图丙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温度变化相同,根据Q cm Δt =可知两杯水的质量大小相等。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得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

(1)由图乙图像可知,冰熔化时的特点是:持续吸热,______;(2)第8min时,试管内的物质为______ (选填“固”、“固液共存”或“液”)态,AB段与CD段倾斜程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3)实验中冰熔化共用了______min,第6min时的内能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8min时的内能;(4)待冰完全熔化后,对烧杯中的水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最终______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答案】温度保持不变固液共存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 6 小于不会【解析】【分析】【详解】(1)[1]由图乙可知,冰熔化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2)[2]由图乙可知第8min时,冰处于熔化过程中,试管内的物质是固液共存状态。

[3]由于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吸收相同热量下,水的升温要不冰小,所以AB段与CD段倾斜程度不同。

(3)[4]由图乙可知,冰第4min时开始熔化,第10min时熔化完,所以熔化时间持续了10min-4min=6min[5]第6min时和第8min时虽然温度相同,但在持续吸收热量,所以第6min时的内能小于第8min时的内能。

(4)[6]采用水浴法加热,烧杯中的水能够沸腾,冰完全熔化后全部变成水,此时对烧杯中的水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和烧杯的水温度一致,试管力的水无法吸收热量,不会沸腾。

2.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的规律,某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质量/g升温10°C所需时间/s升温20°C所需时间/s升温30°C所需时间/s沙子306492124水3092163220(1)在此实验中用_____________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当物体温度变化量和____________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沙子吸收的热量;(3)请你写出比较水和沙子吸热能力的另外一种方法:__________。

九年级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word版

九年级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word版

九年级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word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某兴趣小组将一张硬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个小豁口A和B,然后套上橡皮筋,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如图所示)。

为了探究卡片跳起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该兴趣小组提出了以下猜想:A.与卡片的质量有关B.与橡皮筋的形变量有关C.与橡皮筋的条数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组选用几根相同的橡皮筋和几张相同的卡片进行实验。

(1)小明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把它放在桌面上用手向下压,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________,因此它具有________能。

(2)为了探究卡片跳起高度与质量是否有关,应选择质量不同的卡片,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操作中将卡片反过来,每次把它在桌面上用手压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若观察到不同质量的卡片跳起的高度不同,则说明跳起高度与质量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探究卡片跳起高度与橡皮筋形变量是否有关,请你为该小组提供使橡皮筋的形变量不同的两种方法: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答案】卡片跳起做功弹性势使每次橡皮筋的形变量相同有关分别压两个卡片时将一个卡片压平,另一个不压平使小豁口A、B的间距不相同【解析】【分析】【详解】(1)[1]橡皮筋伸长说明橡皮筋发生了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想要恢复原状,就会对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所以橡皮筋对硬卡片施加力,使它弹起。

[2]橡皮筋对卡片施加力,卡片弹起即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了,所以橡皮筋对卡片做功。

[3]做功会引起能量的转化,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卡片的动能,因此橡皮筋具有弹性势能。

(2)[4]探究跳起的高度与质量是否有关,应选择质量不同的卡片,控制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操作中将卡片反过来,根据控制变量法,每次把它在桌面上用手压平的目的是控制橡皮筋的形变量相同。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word版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word版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word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如图所示,甲、乙和丙三图中装置完全相同。

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中:①如图丁是甲、丙装置中a、b两种液体吸热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以看出,____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②小明再用50g水和100g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t∆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g和100g水的-Q t∆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 k t=∆,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值之比与对应水的______之比相等(选填“密度”或“质量”);(2)在“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实验中:①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选填“温度”或“加热时间”)来反应的;②若想利用上述装置估测燃料的热值,那么还需要补充的仪器是______,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偏______;③该实验在取燃料和水时都要注意适量,否则不利于得出实验结论。

当燃料质量一定时,所取水量不能过少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b 质量甲乙温度天平小水会沸腾,温度不变,不便于比较【解析】【分析】【详解】(1)[1]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a、b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b的加热时间长,则b的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

[2]根据Q cmΔt=可知,Q k t=∆中的k cm=,则有11k cm=,22k cm=,故111222k cm mk cm m==即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质量之比相等。

(2)[3][4]比较不同燃料的燃烧值,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质量相同的同一种液体,故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通过温度的变化来反映的;温度计示数变化越大,表明吸收的热量越多,即该物质放出的热量多,热值大。

[5]利用上述装置估测燃料的热值,要控制燃料的质量相等,需要用天平来测量。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解析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解析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如图所示,甲、乙、丙图中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初温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___两图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三个烧杯中a、b液体的质量必须___(填“相等”或“不相等”);(2)在研究不同燃料热值实验时,记录数据如下表:燃料加热前液体温度/℃燃料燃尽时液体温度/℃燃料的热值/(J/kg)12040 2.4×10622030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完全燃烧20g燃料1放出的热量为_____J,燃料2的热值是____J/kg;(3)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实验时,记录数据如下表:加热时间/min0123456液体a25262728293031液体b25272932343638可知道:对液体a和液体b都加热6min,液体a吸收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比热容较大的是__________。

【答案】甲乙甲丙相等 4.8×104 1.2×106等于液体a【解析】【分析】【详解】(1)[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用不同的燃料给相同的液体加热,所以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

[2]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用相同的燃料给不同的液体加热,所以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实验。

[3]在实验中用上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所以要探究不同燃料的热值,除了燃料种类不同,其它物理量要控制相同,即液体的种类及其质量、初温要相同;同理要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时,除了液体种类不同,其它物理量要相同,即热源、燃料的质量要相同。

(2)[4]由表格数据知,完全燃烧20g 燃料1放出的热量Q 放=m 1q 1=0.02kg×2.4×106J/kg=4.8×104J[5]完全燃烧10g 燃料1放出的热量441 4.8101J 2J 122.410Q Q ===⨯⨯⨯放放而甲图中,液体a 吸收的热量等于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设液体的质量为m ,据Q 吸=cm (t -t 0)得,液体a 的比热容()3041010J 22.4 1.210J()(0)40Q Q c m t t m t t m m⨯====--⋅⨯-吸放℃℃乙图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2 =Q 吸2=cm (t '-t 0')=341.210J(3020) 1.210J m m⋅-=⨯⨯⋅℃℃则燃料2的热值462 1.210J 1.210J/kg 0.01kgQ q m ⨯===⨯放2燃料(3)[6][7]在甲和丙中,用相同的热源给液体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则a 、b 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word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word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word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提出问题)水和空气哪种物质的导热性能好?(猜想与假设)小明进行了如下猜想:猜想一:水的导热性能好;猜想二:空气的导热性能好(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上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实验结论)(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评估与交流)(2)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除了要控制它们的初温相同外,还要控制它们的_____相同(3)热牛奶放在水中温度下降是通过_____方式来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内能(4)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__的(实验拓展)(5)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下列两种冷却方法中,效果较好的是_____A.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分钟,然后加适量冷牛奶B.先将适量的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6)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若小明用“冷却速度”来表示物体冷却快慢,则“冷却速度”可定义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_____叫做冷却速度【答案】在水中冷却比在空气中冷却效果要好质量热传递减少慢A单位时间内降低的温度【解析】【详解】(1)分析可知,在相同时间内水中冷却速度更快,所以在水中比空气中冷却效果更好;(2)在研究空气和水的导热性时,应该保证其它条件相同,除了水的初温外还要保证水的质量相等;(3)由于水与牛奶瓶有温度差,所以要发生热传递,即牛奶温度下降是由于热量传递减少其内能;(4)这是由于随着牛奶温度下降,周围水的温度在升高,使牛奶冷却的速度变慢,因此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温度的影响.所以当实验时间较长时,相同时间内牛奶降温的速度逐渐变慢,就是指冷却速率变慢.(5)根据(4)中的结论,物体冷却随时间推移是先快后慢,本质原因是温差逐渐缩小,奶茶热的时候温度下降得快,开始快后来越来越慢,开始先让它保持较高的温度,可以在五分钟内放出更多的热量,然后加入冷牛奶,利用热传递使其再次降温。

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word版

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word版

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word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李华同学发现建筑工人在铺设水泥路时,有时要在水泥里面掺入少量纤维材料.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在水泥中掺入纤维材料是否会影响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关于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1:与是否掺入纤维有关;猜想2:与纤维掺入量有关;猜想3:与纤维材料的种类有关。

经过思考后,他们利用图中装置,将铁锤通过电磁铁从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对水泥样品进行连续撞击,直至水泥样品断裂,收集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铁锤撞击水泥样品时的动能是由________转化来的。

实验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水泥样品的牢固程度。

(2)比较实验序号1、2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与是否掺入纤维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比较序号2、3、4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水泥中掺入适量纤维时,掺入纤维材料越多,水泥路面越________(选填“牢固”或“不牢固”)。

(4)比较序号2、5、6的三组数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比较得出:在水泥中掺入等量不同纤维材料,掺入C纤维材料水泥路面最牢固,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5)为缩短上述样品的实验时间,需减少碰撞次数,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答案】重力势能水泥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撞击次数有关牢固能在水泥中掺入C 纤维材料,水泥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撞击次数最多,说明该水泥路面最牢固增加铁锤下落时的高度或增加铁锤质量【解析】【分析】【详解】(1)[1]铁锤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铁锤撞击水泥样品时的动能由重力势能[2]实验通过水泥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撞击次数反映水泥样品的牢固程度。

断裂时承受的撞击次数越多水泥样品越牢固。

(2)[3]比较实验序号1、2的两组数据,水泥样品厚度、水泥样品面积、铁锤高度相同,但第一次实验不参入纤维,第二次实验参入纤维,第二次承受的撞击次数多,可知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与是否掺入纤维有关。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练习题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练习题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小B.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C.吸收相同热量,甲升高的温度最多D.降低相同温度,甲放出的热量最多2 .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kg、初温为30℃水,吸收 2.1×104J的热量后,(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末温是()A.50℃B.5℃C.35℃D.80℃3 . 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B.同一物体温度不变,物体内能就不变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相同,物体内能相同4 . 甲站在0.5m/s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乙站在0.7m/s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甲、乙两人质量相等,能够大致反映此过程两人动能变化的图像是()A.B.C.D.5 . 如图所示甲、乙表示四冲程内燃机两个冲程,从气门的启闭和活塞的运动可以判定A.甲是压缩冲程,乙是吸气冲程B.甲是做功冲程,乙是吸气冲程C.甲是压缩冲程,乙是排气冲程D.甲是做功冲程,乙是排气冲程6 . 如图所示是踢毽子时的情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毽子在向上运动过程中,若所受的力都消失,会落向地面B.毽子向下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C.毽子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增加D.毽子落在水平地面上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7 . 如图的实验或事例都揭示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使小孩臀部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实现的B.乙图中,人搓手发热说明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增大C.丙图中,钻木取火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丁图中,水蒸气将塞子冲出的过程中,水蒸气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自己内能增大8 . 如图所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椭圆轨道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能减少,势能减少B.动能减少,势能增加C.动能增加,势能增加D.动能增加,势能减少9 . 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回对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南县堆沟港中学第十二章 机械能 内能课时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出卷人:张万刚 班级 姓名课前预习1. 一个物体如果具有了对别的物体 的本领,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 。

2. 一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那么这个物体对别的物体做功本领就 。

3.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 。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 和物体运动的 都有关系,物体的 越大, 越快,这个物体的动能就越 。

4. 物体由于被 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物体的 越大,被举起得越 ,那么这个物体的重力势能越 。

5. 物体由于发生 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请你作做出猜想:物体具有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6.说明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 1 )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具有 __________ ;( 2 )被拉弯的弓具有 __________ ;( 3 )被举高的重锤具有 __________ ;课堂巩固1. 如下图1,让小车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1)小车运动到水平表面时, 中的小车速度大;(2) 图中的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长;(3) 图中的小车对木块做的功多,它具有的动能 。

图1 图2 2. 如图2,它是用来研究动能大小与物体 的关系的。

实验表明:丁图中的小车到达水平表面时,能使木块运动的距离 些(选填“大”或“小”)。

3. 综合第1、2两题的结论,可以发现:运动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___和__都有关系,物体的_____越大,_____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4、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1、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被举高度有关2、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设计实验方案:你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你的探究步骤是 ;你比较重力势能大小的标准是 。

结论:1.质量相同时,物体被举得越__ 重力势能越大2.被举高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__ 重力势能越大5. 如图所示,将一张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刀,然后将橡皮筋套在开口边,就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使这张卡片跳起来的做法是 。

甲乙 丙 丁卡片能跳起来的原因是。

6下列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A.钟表里旋紧的发条,带动齿轮转动B.重锤从高处下落C.压缩的弹簧将物体弹射出去D.向上抛出的石块的上升过程7.下列物体中,既有动能又有势能的是()A.在平地上滚动的足球B.被运动员举着的杠铃C.在空中飞行的小鸟D.被压扁了的皮球8.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具有的能越多,它做的功越多B.物体有了能就一定正在做功C.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D.物体做功的多少与它具有的能无关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比乙物体所处的位置高,则甲的势能比乙的势能大B.甲物体比乙物体的速度大,则甲的动能比乙的动能大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说明它具有能D.一个物体具有能,说明它正在做功10.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从同一高度沿光滑的斜面滑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顶端势能一样多,底端铜块的动能大于铁块的动能B.与铁块相比铜块在顶端势能少,到底端动能也少C.与铜块相比铁块在顶端势能少,到底端动能也少D.两金属块在顶端势能不一样,到底端动能一样1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则()A.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B.势能减少,动能增加C.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D.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12. 小明和小华一起到花果山上登高,在山顶他们看到一块突兀的大石头。

小明说,这尬巨大的石头,处在这么高的山上,它一定具有很大的重力势能。

小华听了,不以为然。

好认为,这块石头根本没有被举高,因此应该说这块石头不具有重力势能。

学过了机械能的有关知识,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观点呢?请阐述如下。

13.一只在空中飞行的小鸟,具有的动能是15J,具有的机械能是90J,那么这只小鸟具有的重力势能是多少J?灌南县堆沟港中学第十二章 机械能 内能课时2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出卷人:张万刚 班级 姓名课前预习定义:动能1、机械能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定义:重力势能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定义:势能 弹性势能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2.将一只皮球向上抛出,它在上升过程中是____ 能转化成________能,在下降过程中,是________ 能转化成____ 能。

3、 投向空中的篮球具有____能和_____能,落下时,它的___能减小。

从落地到被弹离地面时它具有_____能。

4. 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拴住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 点(如图12.1).现将小球拉至一点A ,然后释放,小球将沿 来回摆动.若不计任何阻力,试分析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课堂巩固1. 如图12.2所示,使单摆偏离原来静止位置到A 1。

当摆球从A 1向下摆动时,它的速度越来越快,动能逐渐_____,势能逐渐_____;当摆球到最低点O 1时,它的动能最___、势能最___。

在此过程中,摆球的势能逐渐转变成___能。

此后,摆球又向B 1的位置运动,随着摆球的上升,它的速度越来越___,动能逐渐转变成__能;当摆球到最高处B 1点时,它的动能为___,势能最____。

小球摆动起来后,它在O 1处的机械能比在O 2处的机械能___(选填“大”、“小”)。

2. 如图12.3所示,在用滚摆做探究“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活动时,把滚摆悬挂在框架上,用手捻动滚摆使悬线缠在轴上,滚摆升到最高点后,放开手,可以看到滚摆图12.3 图12.21 图12.4ABC图12.1着下降,越转越,到最低点时滚摆转而,直到差不多回到的位置。

滚摆在位置时重力势能最大,在时动能最大。

可见,和可以相互转化。

3. 如图12.4,小明从滑梯上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B.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C.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D.重力势能减少,动能不变4.乒乓球由高处静止下落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的转化情况是()A.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B.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5.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B.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机械能不变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D.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加6.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有的机械能一定不变B.具有的动能一定不变C.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不变D.无法判断7.下列现象中,物体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A.秋千由最高处向最低处荡去B.张开的弓把箭水平射出去C.骑自行车匀速上坡D.腾空上升的礼花弹8. 体积相同的实心钢球和铝球,钢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铝球则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由此可知()A.两球的势能相等B.两球的动能相等C.两球的机械能一定不等D.两球的机械能可能相等9.下面哪种情况动能、重力势能都是增加的()A.跳伞员张开伞后,匀速下降B.汽车沿斜坡匀速向下行驶C.电梯从楼下加速上升D.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10. 汽车沿斜坡匀速上坡的过程中,它具有的:A.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C.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D.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11. 人造地球卫星从近地点飞向远地点运动时()A.动能减小,势能增大B.动能增大,势能减小C.动能和势能都增大D.动能和势能之间不发生转化12. 在空中匀速水平飞行的飞机,在投放救灾物资的过程中( )A. 飞机的重力势能不变,动能不变B. 飞机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C. 飞机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D. 飞机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13. 观看杂技里的绷床表演时,发现演员从高处落下接触绷床时都下蹲,而上跳时又要用力蹬绷床,说明其中包含的物理道理.14.一盆花放在你的身边,你会看到它的美。

可是当把这盆花放在楼顶的边沿处,你从下边走过时,这时你注意到的不是它的美,而是心中充满了恐惧.这是为什么呢?灌南县堆沟港中学第十二章机械能内能课时3《内能热传递》出卷人:张万刚班级姓名课前预习一、知识回顾1. . 生活中为了增加菜的味道,炒菜时要往菜中加盐和味精,腌菜时也要加入盐和味精,盐和味精在_________时候溶化得快,这是因为炒菜时的温度比腌菜时的温度_______,分子_______的缘故.2. 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_______。

两滴水银相互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

3.把磨得很光的两块不同金属紧压在一起,经很长时间后,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对方,这是由于固体分子在_______的缘故。

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_。

4. 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在地面和墙角内有相当厚的一层会变成黑色,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解释,这是一种5. 物体由于具有-动能物体由于具有-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具有-弹性势能动能、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二、本节预习1.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_______做______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____的总和。

因为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和____,因此可以肯定,一切物体都具有。

2.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一种能量的存在形式。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情况有关。

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___________情况有关。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一个物体不一定具有机械能,例如,静止在水平地面的汽车既没有,也没有势能,因此他不具有,但它具有。

3. 洗衣服时,洗衣粉在冷水中需很长时间才能溶完,而在热水中很快就能溶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当温度降低,内能随着________。

冰冷的冰块具有内能,当温度升高,内能随着_______。

将该冰块从一楼移动到四楼,它的内能将。

5. 热传递1.发生条件: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

2.传递方向:能量从处转移到处。

3.终止标志:。

4.实质:能转移(能量的形式不发生改变)课堂巩固1. 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_______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

2. 向分别盛有相同质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隔了一会儿,我们会看到盛有的杯子里的水变红快。

这个现象说明了。

3.把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一会儿之后,用手摸勺柄,会感到它的温度明显升高,这表明它的内能了。

把食品放入电冰箱一段时间,它的会降低,它的内能。

4.在热传递的过程中,高温的物体将放出,它的内能;低温物体则吸收,它的内能就。

5.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低温物体吸收多少热量,它的内能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