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六中2009届迎期中考试预测试题及答案(理科)
2009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理科综合试卷

新导航月考卷2009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模拟卷)考生须知:2009、4●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姓名、学号。
●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u-64Zn-65 Ag-108科学试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免疫是人体的一项基本功能。
下列现象属于免疫的是A.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扁桃体发炎B.进食后胃肠蠕动C.长距离奔跑大口喘气D.天热时皮肤出汗2.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 淀粉是贮藏能量的化合物,可以为组织细胞直接供能B. 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绿色植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 运动员在100M赛跑时,腿部肌肉的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此时所进行的有氧呼吸D.糖类在生物体内完全氧化和体外充分燃烧都生成CO2和H2O,释放的能量也相等3.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2008年5月8日9时17分,象征着光明、和平、友谊、进步、和谐的奥运圣火首次在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峰顶燃起,见证了奥林匹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壮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珠峰峰顶海拔高,温度高,空气稀薄,大气压强低B.此次登顶的队员带目镜、穿红色登山服主要是为了美观C.奥运火炬的燃料为丙烷(化学C3H8),属于有机物,完全燃烧的产物为H2O和CO2D.奥运火炬使用的丙烷燃料为特殊配方的固体燃料,它的着火点较气体燃料的高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用手将物体抛出去,物体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人仍对它做功B.沿斜面滚下的物体,因为有竖直向下运动,所以重力对物体做功C.人提着重物静止站在汽车站候车,人对重物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D.小球在光滑的桌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桌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做了功6.“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D.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九年级科学试题卷—1(共8页)A.甲醛是室内装璜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主要来源于装修材料及新的组合家俱B.为防治灾区传染病的蔓延,人们需要对饮用水消毒,清扫卫生死角,大面积喷洒消毒药水等,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通过网络传播的“熊猫烧香”病毒是原核生物D.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属于物理性爆炸8.血液流经下列哪些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①肝脏②小肠③大肠④肾脏⑤胰腺⑥肺⑦皮肤⑧膀胱A.③④⑥B.④⑥⑦C.①③⑧D.⑥⑦⑧9.2007年2月2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将200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了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学家李振声。
2009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全国2

2009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Ⅱ)一、选择题: 1.10i2-i=A.-2+4iB.-2-4iC.2+4iD.2-4i解:原式10i(2+i)24(2-i)(2+i)i ==-+.故选A.2.设集合{}1|3,|04x A x x B x x -⎧⎫=>=<⎨⎬-⎩⎭,则A B = A.∅B.()3,4 C.()2,1-D.()4.+∞解:{}{}1|0|(1)(4)0|144x B x x x x x x x -⎧⎫=<=--<=<<⎨⎬-⎩⎭.(3,4)A B ∴=.故选B. 3.已知ABC ∆中,12cot5A =-,则cos A = A.1213 B.513 C.513-D.1213-解:已知ABC ∆中,12cot 5A =-,(,)2A ππ∴∈.12cos 13A ===-故选D. 4.曲线21xy x =-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A.20x y --=B.20x y +-=C.450x y +-=D.450x y --=解:111222121||[]|1(21)(21)x x x x x y x x ===--'==-=---, 故切线方程为1(1)y x -=--,即20x y +-=故选B.5.已知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12AA AB=,E 为1AA 中点,则异面直线BE 与1C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A.10B.15C.10D.35解:令1AB =则12AA =,连1A B 1C D ∥1A B ∴异面直线BE 与1CD 所成的角即1A B与BE 所成的角。
在1A BE ∆中由余弦定理易得1cos 10A BE ∠=。
故选C6.已知向量()2,1,10,||a a b a b =⋅=+=||b =A.C.5D.25解:222250||||2||520||a b a a b b b =+=++=++||5b ∴=。
[理综]2009年高考全国卷II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理综]2009年高考全国卷II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75d2dd6f1aff00bed51e68.png)
宝鸡中学2012届高三月考(一)理综试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l5页。
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可供参考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O—16 Na—23 S—32 Cl—35.5 Cu—64 N—14 Ag—108 C—12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膜上有协助Na+跨膜运输的载体B.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下降C.细胞膜上可以发生抗体与SARS病毒的特异性结合D.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2.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普遍存在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ATP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那么,细胞色素C的合成场所,以及它发挥生理作用的场所分别是()A.高尔基体和叶绿体B.核糖体和细胞核C.核糖体和线粒体D.细胞核和高尔基体3.下列各项关于蓝藻、人的肌肉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可以利用有氧呼吸生成ATP为生命活动供能B.都由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水、无机盐等物质组成C.都有两种类型的核酸,有核糖体,能够合成蛋白质D.都能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并且在分裂前会发生遗传物质的复制加倍4分析从阶段I到阶段Ⅱ在植物细胞中发生的变化,不正确的是()A.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量大于分解量B.细胞内不合成纤维素C.细胞吸收水分D.细胞内含一定浓度的生长素5.有关反应式“ADP+Pi+能量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从右到左的反应过程可以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上进行B.从左到右的反应在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的发生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 .从左到右的反应过程中ATP 吸收并储存能量D .从右到左的反应不能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发生6.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 .氧气供应量与有氧呼吸强度变化的关系B .氧气供应量与物质运输速率的关系C .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D .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07. “纳米材料”是指开发研究出的颗粒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若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 A .该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 .能全部透过半透膜C .一束光线通过该分散系时,有丁达尔现象D .通过直流电,会发生电泳8.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里,加入一定量的M 、N ,发生反应aM(g)+bN(g)cP(g),△H =QkJ·mol-1,反应达平衡时,P 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与容器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其中, B .温度不变,扩大容器体积,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 .容器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M 的体积百分含量减小D . a+b <c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 .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 C .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D .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可能不存在共价键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PH =0的溶液:K+、Ca2+、HCO3-、NO3-B .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K+、Fe2+、SO42-、NO3-C .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K+、Na+、CH3COO-、SO42-D .存在较多的Na +、SO42-、OH -的溶液中:Mg2+、Ba2+、Br - 11.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 的密闭容器中,1molX 和1molY 进行反应:2X (g )+Y (g )Z (g ),经60s 达到平衡,生成0.3molZ 。
安徽省肥城六中2020届高三数学期中考试试题(理)

肥城六中 2020 届期中考试一试题数 学(理科)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题5 分,共 6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会合 M{ x | 1 x2},N{ x | xa};若 a1,则:A.MNB.MUN N C.M I ND.M I N2.若函数y f ( x)的定义域为 [0 , 1] ,则以下函数中可能是偶函数的是:A . y2 f (x)B . y 2 f (x)C . y2 f ( x) D .yf (x 2 )3.已知函数f ( x)k cos x 的图象经过点 P(3 ,1), 则函数图象上过点 P 的切线斜率等于:A . 1B .3C . 3D . –14.已知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 Sn=qn -1( q>0 且 q 为常数),某同学研究此数列后,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 {an} 的通项公式为 a n (q 1)q n 1 ;( 2) {an} 是等比数列;( 3)当 q ≠1时,S nS n2S n 2 1此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有:A .0个B . 1 个 C. 2 个 D . 3 个5.设会合Px |sin x 1,xR , Qx | cosx1, x R , S { x |sin x cos x0,x R} ,则A .PI Q SB .PUQ SC . PUQUS RD .(PI Q) S6.在等比数列 an 中,记S na 1 a 2a n 。
已知 a 5 2S 43, a 6 2S 53,则此数列的公比q为:A .2B .3C.4D .57.已知会合Mx | x 1 , Nx | x 2 2x 30 ,若全集U R,则(C U M)U(C U N)()A .{x | x< 1 或 x> 3}B .{x | x≤ 1 或 x3 }C .{x | x< 1 或 x > 3} D .{x | x≤ 1 或 x> 3}8.ABC为锐角三角形,若角终边上一点 P 的坐标为(sin Acos B,cos A sin C ),则sin cos tanycostansin的值是:()A .1B .1C .3D .3r r r r rrr r r9.若向量 a 、 b 知足| a || b | 1, a 与 b 的夹角为 150o,则a (a b)等于:31312A .0B .2C .2D .f ( x) sin( x), g ( x) cos(x )A .函10.已知22 ,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数y f (x) g ( x)的周期为 2 ;B .函数yf ( x)g( x)的最大值为 1;C .将f (x)的图象向左平移2 个单位后获得g( x)的图象;D .将f (x)的图象向右平移 2 个单位后获得g( x)的图象。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四川卷及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测试试题第Ⅰ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Al 27 S 32 K39 Mn 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用15N标记的苯丙氨酸饲喂小鼠后,在其体内检测不到15N标记的酪氨酸B. 当体内脂肪的分解速度加快时,意味着糖类的供应不足C. 肝细胞中内质网的功能出现障碍,脂蛋白的合成受阻D. 肝糖元和肌糖元去路的差异,与所在细胞功能密切相关2.下列关于几种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繁殖的描述,正确的是A.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制造了含氮养料和含碳有机物B.接种到培养基上的青霉菌,进入对数期能大量积累有毒素C.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都能检测到32PCO浓度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改变土壤水分状况和矿质元素含量。
为探究3.大气中2有关生态因子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有人用同一环境中生长的两种植物,在温度、光照和水的是分等适宜条件下做了模拟试验,测得数据如表。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蒸腾比率:植物消耗1摩尔水,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2CO浓度升高和施磷肥都能促进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施磷肥的效果更明显A.2CO浓度下,施磷肥对石楠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都大于欧洲蕨B.两种2C.由试验结果可推测,干旱对欧洲蕨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石楠CO浓度都高于355 μmol·mol-1D.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24.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粟B. 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可以引起上肢的运动C. 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D. 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只能是单向的5.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
2009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安徽卷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两部分,第一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
考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 答第一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二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给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S 12 Cr 52 Fe 561.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C.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答案:D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膜上,H2O在光下分解的过程也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CO2的固定和淀粉的合成发生在暗反应中,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
所以D正确。
2.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C.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答案:B解析: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可见人体各组织细胞的衰老不是同步进行的;环境中的致癌因子损伤细胞中的DNA,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是细胞不正常分化的结果;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内的色素随细胞的衰老而逐渐积累的结果;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会随着发育逐渐凋亡。
09届高三化学入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09届高三化学入学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化学试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元素只有C、H、O、NB、用浓Na2SO4、CuSO4溶液或浓HNO3溶液使蛋清液发生盐析,进而分离提纯蛋白质C、蛋白酶是蛋白质,它不仅可以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还可以催化淀粉的水解反应D、甘氨酸(H2N-CH2-COOH)既有酸性,又有碱性,是最简单的氨基酸7、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水玻璃、水银②化合物:CaCl2、NaOH、HCl、HD③电解质:明矾、石膏、冰醋酸、石炭酸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⑤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⑥同分异构体:乙二酸二乙酯、乙二酸乙二酯、二乙酸乙二酯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④⑥8、等质量的三份锌a、b和c,分别加入稀H2SO4中,a中同时加入适量CuSO4溶液,c 中加入适量CH3COONa。
下列各图中表示其产生氢气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可能正确的是9.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10.右上图是恒温下某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与图不相符合的是A .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 .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C .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D .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Ⅰ和平衡态Ⅱ时浓度不相等11.在盛有稀H 2SO 4的烧杯中放入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正极附近的SO 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B .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 .正极有O 2逸出D .铜片上有H 2逸出12.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g 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 浓度为0.5mol/L 的HCl 溶液中和,则生成物的成分是A .Na 2OB .Na 2O 2C .Na 2O 和Na 2O 2D .Na 2O 2和NaO 2 13.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不符合(“→”表示一步反应)的是26. 水煤气(主要成分:CO 、H 2)是重要燃料和化工原料,可用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炭层制得:C (s) + H 2O(g)CO (g) + H 2 (g);△H = +131.3kJ•mol -1(1)某温度下,四个容器中均进行着上述反应,各容器中炭足量,其它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正逆反应速率关系如下表所示。
河南省六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理综)

河南省六市2009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2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 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 64 Br: 80 I: 127 Ag: 108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永久装片时,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换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B.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只有水浴加热后方能显示紫色C.在溶解有DNA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二苯铵试剂,溶液变蓝色D.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更换细胞环境溶液应在载物台上操作2.下列有关细胞和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的突触小体释放出的化学递质直接进入内环境B.制备单克隆抗体时不需要筛选出产生特定抗体的淋巴细胞C.C4植物的维管束细胞较大,与部分叶肉细胞排列成“花环型”D.在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只有极少数细胞可以超过50代且遗传物质往往会发生改变3.下列关于淋巴因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淋巴因子可诱导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B.淋巴因子可增强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力C.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D.淋巴因子主要是通过加强各种抗体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4.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发酵生产谷氨酸的过程中,控制发酵条件等非常重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采用连续培养的方法延长稳定期进而延长培养周期,提高谷氨酸的产量B.根据谷氨酸棒关杆菌所需的营养精确配制出合成培养基,接种后灭菌C.控制培养基中C/N=3:1,有得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大量繁殖D.控制发酵条件,改变细胞膜的透性,从而解除谷氨酸脱氢酶的抵制作用5.假设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只有一种植物,消费者只有一种以该植物为食的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城六中2009届期中考试试题 数 学(理科)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2}Mxx,{|}Nxxa;若1a,则:
A. MN B. MNN C. MN D. MN 2.若函数()yfx的定义域为[0,1],则下列函数中可能是偶函数的是: A.2()yfx B.2()yfx C.2()yfx D. 2()yfx 3.已知函数()cosfxkx 的图象经过点P( 3, 1) , 则函数图象上过点P的切线斜率等于: A. 1 B.3 C.3 D. –1 4.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qn-1(q>0且q为常数),某同学研究此数列后,得出如下三个结论: (1){an}的通项公式为1(1)nnaqq;(2){an}是等比数列; (3)当q≠1时,221nnnSSS 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5.设集合|sin1,PxxxR,|cos1,QxxxR,{|sincos0,Sxxx }xR,则
A.PQS B. PQS C. PQSR D.()PQS 6.在等比数列na中,记12nnSaaa。已知5423,aS6523aS,则此数列的公比q为: A. 2 B. 3 C. 4 D.5 7.已知集合2|1,|230MxxNxxx,若全集UR,则
()()UUCMCN( )
A.{|xx<1或x>3} B.{|xx≤1或3x} C.{|xx<1或x>3} D.{|xx≤1或x>3} 8.ABC为锐角三角形,若角终边上一点P的坐标为(sincos,cossinABAC),则cossintan
sincostany的值是:( )
A.1 B.1 C. 3 D. 3 9.若向量a、b满足||||1ab,a与b的夹角为150,则()aab等于: A.0 B.2 C.312 D. 312 10.已知)2cos()(),2sin()(xxgxxf,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函数)()(xgxfy的周期为2;
B.函数)()(xgxfy的最大值为1; C.将)(xf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xg的图象; D.将)(xf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xg的图象。
11.已知函数21()()log3xfxx,正实数,,abc成公差为负数的等差数列,且满足()()()0fafbfc,若实数d是函数()yfx的一个零点,那么下列四个判断: ①da; ②db; ③dc; ④dc. 其中有可能成立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12.已知点P为ABC所在平面上的一点,且13APABtAC,其中t为实数。若点P落在ABC的内部,则t的取值范围是: A.0<t<14 B.0<t<13 C.0<t<12 D.0<t<23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函数y = f (x)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命题: ①函数y = f (x)的定义域是6,5;
②函数y = f (x)的值域是,0; ③函数y = f (x)在定义域内是增函数; ④函数y = f (x)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14.由曲线xyxy22,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是: 。
15.已知12cos()413,4是第一象限角,则sin(2)2sin()4的值是: 。 16.用二分法研究方程ln260xx的一个近似解0xx的问题。 (1)若借助计算器,算得 第一次:(2)f<0,(3)f>00x 第二次: 第三次:(2.5)f<0,(2.75)f>00(2.5,2.75)x
第四次:(2.5)f<0,(2.625)f>00(2.5,2.625)x 第五次:(2.5)f<0,(2.5625)f>00(2.5,2.5625)x 第六次:(2.53125)f<0,(2.5625)f>00(2.53125,2.5625)x ………………………………………………………………………………… (2)若精确度为0.1,至少需算 次,近似解0x=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sin(),2),(1,cos())axbx(>0,0<<4)。
函数()()()fxabab,()yfx的图象的相邻两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2,且过点7(1,)2M。 (1)求()fx的表达式; (2)求(0)(1)(2)(3)(2008)fffff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2()|23|fxxx. (1)求k的取值范围,使方程()fxk总有两个不同的解; (2)若方程()fxk有四个不同的根,且这四个根成等差数列,求实数k的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b的夹角为,且||3,||1ab,x为实数。
(1)若2ab与4ab垂直,求tan; (2)若6,求||xab的最小值及对应的x值,并指出向量a与xab的位置关系; (3)若= 3 ,对于正实数m,关于x的方程||xab||ma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求m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na的前n项和nS满足:1(1)1nnSkS,11a,23a(*nN,k为常数)。
(1)求k的值,并求na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21)nnbnS,求数列nb的前n项和nT; (3)比较2121nnSS与22nS的大小。 21、(本小题满分12分) 数列na首项11a,前n项和nS与na之间满足22 (2)21nnnSanS
(1)求证:数列1nS是等差数列 (2)求数列na的通项公式 (3)设存在正数k,使1211121nSSSkn对于一切nN都成立,求k的最大值。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21f(x)=lnx,g(x)=ax+bx(a0).2
(Ⅰ)若a= 2 , h(x)=f(x)g(x)-时函数- 在其定义域是增函数,求b的取值范围; (II)在(Ⅰ)的结论下,设函数2xx(x)=e+be,x∈[0,ln2],求函数(x)的最小值; (Ⅲ)设函数)(xf的图象C1与函数)(xg的图象C2交于点P、Q,过线段PQ的中点R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C1、C2于点M、N,问是否存在点R,使C1在M处的切线与C2在N处的切线平行?若存在,求出R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肥城六中2009届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数 学(理科)
一、选择题:1.解析:选C;利用数轴上数的范围分析可得。 2解析:由定义域可知答案为D。
3. 解析:()cos1233fkk,()sinfxkx,()2sin333kf,选C。
4解析:选C;当1q时,(2)错; 5解析:由sin1x22xk,cos12xxk,显然PQ。 6. 解析:选C;由题设,2,21121213qaaqaaaa即 .012,021qqa .211或q 7. 解析:|13,|13NxxMNxx,()()UUCMCN()UCMN,选A。 8. 解析:∵ABC为锐角三角形,∴0<,,ABC<90,即0<90B<A<90, ∴sinA>sin(90)cosBB,同理,sinC>cosA,即点P位于第四象限,选B。 9. 解析:23()1cos15012aabaab,选C。 10. 解析:()sin()cos,()cos()sin22fxxxgxxx,1()()sin22fxgxx, 选D。 11. 解析:由()()()0fafbfc,可知有两种情况,又若实数d是函数()yfx的一个零点,可知()0fd,
且1d。当(),(),()fafbfc中两正一负时,则是()0,()0fbfc,这时有cbda,①②④正确;当(),(),()fafbfc中两负一正时有cdba,③正确,由上知应选D。 12.D 数形结合即可得解 二、填空题:13.②④ 14. 31
15.解析:由于4是第一象限角,∴5s()413in,于是sin(2)2sin()4=sin2()42sin()4cos()4
10
13。
16. 解析:(1)(2,3),(2.5)f<0,(3)f>00(2.5,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