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英学校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诊断(选修4盐类水解之前)
选修四盐类的水解经典习题含解析(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一、单项选择题1.水中加入下列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A .NaHSO 4溶液B .KF 溶液C .KAl(SO 4)2溶液D .NaI 溶液 1题变式1-1.(双选)25 ℃时,某浓度的氯化铵溶液的pH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溶液中的c (OH -)=1×10-10 mol·L -1B .溶液中的c (NH +4)>c (Cl -)>c (H +)>c (OH -)C .溶液中的c (H +)+c (NH +4)=c (Cl -)+c (OH -)D .溶液中的c (NH 3·H 2O)=c (NH +4)2.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 -、Cl -、NH +4、H +四种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溶液中c(NH +4)=c(Cl -),则该溶液一定显中性B .若溶液中c(NH +4)>c(Cl -)>c(OH -)>c(H +),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 4Cl 和NH 3·H 2OC .若溶液中c(Cl -)>c(NH +4)>c(H +)>c(OH -),则溶液中可能含有NH 4Cl 或可能含有NH 4Cl 和HClD .若溶液中c(Cl -)>c(H +)>c(NH +4)>c(OH -),则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H 4Cl 和少量的HCl 2题变式2-1.常温下将c 1 mol·L -1 V 1 mL 的氨水滴加到c 2 mol·L -1 V 2 mL 的盐酸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若混合溶液的pH =7,则c 1V 1>c 2V 2B .若V 1=V 2,c 1=c 2,则混合液中c (NH +4)=c (Cl -)C .若混合溶液的pH =7,则混合液中c (NH +4)>c (Cl -)D .若V 1=V 2,且混合溶液的pH <7,则一定有c 1<c 23.25 ℃时,a mol·L -1一元酸HA 与b mol·L -1 NaOH 等体积混合后,pH 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a =bB .a >bC .c(A -)=c(Na +)D .c(A -)<c(Na +) 3题变式3-1.常温下,将a L 0.1 mol·L -1的NaOH 溶液与b L 0.1 mol·L -1的CH 3COOH 溶液混合,下列有关混合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b 时,可能存在c (CH 3COO -)>c (Na +)>c (H +)>c (OH -)B .a >b 时,c (CH 3COO -)>c (Na +)>c (OH -)>c (H +)C .a =b 时,c (CH 3COOH)+c (H +)=c (OH -)D .无论a 、b 有何关系,均有c (H +)+c (Na +)=c (CH 3COO -)+c (OH -)3-2.浓度均为0.1 mol·L -1的三种溶液:①CH 3COOH 溶液;②氢氧化钠溶液;③醋酸钠溶液。
盐类的水解(选修4)(含答案)

盐类的水解(选修4)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有关盐类水解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盐类的水解过程破坏了纯水的电离平衡B.盐类的水解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C.盐类的水解的结果使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D.Na2CO3溶液中,c(Na+)是c(CO32-)的2倍答案:D解题思路:A.盐类的水解是盐电离产生的弱碱阳离子或弱酸酸根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破坏了纯水的电离平衡,A正确;B.盐类的水解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它们在水溶液中建立起水解平衡,B正确;C.盐类的水解可能导致溶液中c(H+)≠c(OH-),使溶液呈碱性或酸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NH4Cl溶液显酸性,盐的水解也可能使溶液显中性,如CH3COONH4溶液,C正确;D.在Na2CO3溶液中,一部分CO32-会水解生成HCO3-,导致c(CO32-)减小,所以c(Na+)是c(CO32-)的2倍多,D错误。
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原理2.浓度均相同的①Ba(OH)2②Na2SO3③FeCl3④KCl⑤H2SO4五种溶液,按pH值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 )A.①②④③⑤B.⑤③④②①C.⑤④③②①D.③⑤④②①答案:B解题思路:这五种溶液中,酸性溶液:③FeCl3溶液中,Fe3+水解使溶液显酸性,⑤H2SO4为强酸,其水溶液显酸性;中性溶液:④KCl溶液中,不发生水解,溶液显中性;碱性溶液:①Ba(OH)2为强碱,其水溶液显碱性,②Na2SO3溶液中,SO32-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又因为这五种溶液的浓度相同,而强酸强碱在溶液中能完全电离,一般的水解反应进行得不够彻底,所以pH值由小到大为:⑤③④②①。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盐类的水解规律3.由一价离子组成的四种盐(AC、BD、AD、BC)溶液的浓度均为1mol•L-1,在室温下前两种溶液的pH=7,第三种溶液pH7,则( )A.碱性:AOH BOH,酸性:HC HDB.碱性:AOH BOH,酸性:HC HDC.碱性:AOH BOH,酸性:HC HDD.碱性:AOH BOH,酸性:HC HD答案:A解题思路:根据盐类水解的规律“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可逐一进行分析:由AC、BD溶液的pH=7,可知AOH与HC,BOH与HD的电离程度相同;由AD溶液的pH7,可知AOH的电离程度大于HD,所以HC的电离程度也大于HD,即HC 的酸性比HD的酸性强,AOH的电离程度大于BOH,即AOH的碱性比BOH的碱性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专题训练

高二化学《盐类的水解》专题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A.NH4ClB.NH4HCO3C.NH4HSO4D.(NH4)2SO42.将0.1mol下列物质置于1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最多的是A.KCl B.Mg(OH)2 C.Na2CO3D.MgSO43.在25℃时,pH等于11的NaOH溶液和NaCN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相等B.前者比后者大11倍C.后者是前者的1011倍D.后者是前者的108倍4.将标准状况下的2.24L CO2通入150mL 1mol/L 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CO3-) 略大于c(CO32-) B.c(HCO3-) 等于c(CO32-)C.c(Na+)等于c(HCO3-) 与c(CO32-)之和D.c(HCO3-) 略小于c(CO32-)5.某二元弱酸(H2A)溶液按下式发生一级和二级电离:H2A H++HA-HA—H++A2-,己知相同浓度时的电离程度a(H2A)>a(HA-),则c(H2A)浓度最大的是A.0.01mol/L的H2A溶液B.0.01mol/L的NaHA溶液C.0.02mol/L的HCl溶液与0.04mol/L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D.0.02mol/L的NaOH溶液与0.02mol/L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6.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
若将甲蒸发掉一半水,在乙中通入少量CO2,丙不变;然后分别滴加指示剂酚酞试液,再用同浓度的H2SO4溶液滴定至完全反应后,所需溶液的体积A.甲=丙>乙B.丙>乙>甲C.乙>丙>甲D.甲=乙=丙7.相同温度下,100mL 0.01mol/L的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B.c (H+) C.c (OH-) D.c (CH3COOH)8.下列各组物质中比值为2∶1的是A.pH均为12的烧碱溶液与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B.(NH4)2SO4溶液中c(NH4+)与c(SO42-)之比C.相同温度下,0.2mol/L的CH3COOH溶液与0.1mol/L和CH3COOH溶液中c(H+)之比D.0.2mol/L的HCl与0.1mol/LHNO3溶液中n(H+)之比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9.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10 mL0.1 mol·L-1氨水与10 mL0.1 mol·L-1盐酸混合,c(Cl-)>c(NH4+)>c(OH-)>c(H+)B.10 mL0.1 mol·L-1NH4Cl溶液与5 mL0.2 mol·L-1NaOH溶液混合,c(Na+)=c(Cl-)>c(OH-)>c(H+)C.10 mL0.1 mol·L-1CH3COOH溶液与5 mL0.2 mol·L-1NaOH溶液混合,c(Na+)=c(CH3COO-)>c(OH-)>c(H+)D.10 mL0.5 mol·L-1CH3COONa溶液与6 mL1 mol·L-1盐酸混合,c(Cl-)>c(Na+)>c(OH-)>c(H+)10.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pH=7的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Cl-)>c(NH4+)>c(H+)=c(OH-)B.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D.常温下,同浓度的Na2S与NaHS溶液相比,Na2S溶液的pH大11.将0.1mol/L的醋酸钠溶液20mL与0.1mol/L盐酸10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 (CH3COO-)>c (Cl-)>c (H+)>c (CH3COOH)B.c (CH3COO-)>c (Cl-)>c (CH3COOH)>c(H+)C.c (CH3COO -)=c (Cl+)>c (H+)>c (CH3COOH)D.c (Na+)+c (H+)=c (CH3COO-)+c (Cl-)+c (OH-)12.已知HF的酸性比HCN强。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试题(宏志班、虚拟班)(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8题每题2分,9-19题每题3分,共49分)1、S(单斜)和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S(单斜,s)+O2(g)===SO2(g) ΔH1=-297.16 kJ·mol-1②S(正交,s)+O2(g)===SO2(g) ΔH2=-296.83 kJ·mol-1③S(单斜,s)===S(正交,s)Δ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3=+0.33 kJ·mol-1B.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S(单斜,s)===S(正交,s)ΔH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D.S(单斜,s)===S(正交,s) ΔH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2、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H=-221kJ·mol—1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1B.①的燃烧热为221kJ·mol—1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1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 Cl2↑+2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 Cu+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Fe - Fe4、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a为负极,b为正极B.a为阳极,b为阴极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5、X、Y、Z、W四块金属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月考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高二化学月考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以下每题所给选项只有1个选项吻合题意,每小分)1. 21 世纪人类正由“化石能源时代”渐渐向“多能源时代”过渡,能源的是()题2分,共20以下不属于新A .太阳能B.核能C.氢能D.电力2.以下物质:①盐酸②食盐水③消融的氯化钠④液态氯化氢⑤铜⑥氨水⑦ SO3⑧醋酸,其中能够导电而且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只有③B .①②③⑥⑧C.④ ⑤D.全部都是3. 已知某化学反应 A 2 (g)+ 2B 2 (g)===2AB2(g) (AB 2的分子结构为 B — A — B) 的能量变化以下列图,以下有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该反应的进行必然需要加热B.该反应的H=- (E1- E2)kJ/mol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D.断裂 1 mol A — A 键和 2 mol B — B键放出 E1k J 能量4.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反应 NH 3(g) +HCl(g)===NH 4Cl(s) 在室温下可自觉进行,则该反应的H<0B. CaCO3 (s)===CaO(s)+CO2(g) 室温下不能够自觉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C.必然温度下,反应 MgCl 2(l)===Mg(l) +Cl 2(g) 的 H>0, S>0D.常温下,反应C(s)+ CO2(g)===2CO(g) 不能够自觉进行,则该反应的H> 05.对于制氢气原理CH 4(g)+ H2O(g)CO(g) + 3H 2(g)-1,必然能够提高平衡系统中H =+ 206.4 kJ mol·H2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 .降低压强B.增大水蒸气浓度C.加入催化剂D.高升温度6.以下措施或事实不能够用勒夏特列原理讲解的是()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B. H2、I2、HI 平衡混杂气加压后颜色变深C.在合成氨的反应中,降温或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D. Fe(SCN) 3溶液中加入 6mol/L 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7 .依照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i) I2(g)+ H2(g)2HI (g);△ H= - 9.48 kJ·mol-1(ii) I2(S) +H 2(g)2HI (g) ; △ H=+26.48 kJ mol ·-1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 254g I 2(g)中通入 2gH 2(g) ,反应放热 9.48 kJB .反应 (i) 的产物比反应 (ii) 的产物牢固C . 1 mol 固态碘与 1 mol 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 17.00 kJD .反应 (ii) 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 (i) 的反应物总能量低8.合成氨反应: N 2(g) + 3H 2(g) 2NH 3(g)- 1H =- 92.4 kJ mol · ,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 t 1 时增大了压强B .t 2 时充入了稀有气体C . t 3 时高升了温度D .t 4 时降低了温度9.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 H 2O? H + +OH ﹣△H > 0,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10.室温时, A . 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平衡逆向搬动, c ( H + )降低, c ( OH ﹣)增大以下混杂溶B .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 (H +)增大, K w 变大液的 pH 必然CH 3COONa ,平衡逆向搬动, c ( H + )降低小于 7的是 C .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D . 将水加热, K w 增大, c (H +)不变()A . pH=3 的盐酸和 pH=11 的氨水等体积混杂B . pH=3 的盐酸和 pH=11 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杂C . pH=3 的醋酸和 pH=11 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杂D . pH=3 的硫酸和 pH=11 的氨水等体积混杂二、选择题(以下每题所给选项只有1个选项吻合题意,每题4分,共 40分)11.已知: C(s)+ H 2O(g)===CO(g) +H 2(g)- 12C(s)+ O 2(g)===2CO(g)H =- 220H = a kJ ·mol- 1H — H 、 O=O 和 O-H 键的键能分别为- 1-1和 462 kJ ·mol- 1kJ ·mol 436 kJ ·mol、 496 kJ ·mol,则 a 为()A .- 118B . + 130C .- 332D .+ 35012.室温下,将 1 mol 的 CuSO 4·5H 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 1,将 1 mol 的 CuSO 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高升,热效应为H 2; CuSO 4·5H 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5H 2O(s)===== CuSO 4(s)+ 5H 2O(l) ,热效应为 H 3,则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 . H 2> H 3B . H 1+ H 3= H 2C . H 1< H 3D . H 1+ H 2> H 313.已知次氯酸是比碳酸还弱的酸,反应 Cl 2+ H 2OHCl + HClO 达到平衡后,要使 HClO 浓度增大,可加入 ()A . NaHSO 3 固体B .水C .CaCO 3 固体D .NaOH 固体14.将 BaO 2 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反应 2BaO 2(s) 2BaO(s)+ O 2(g)达到平衡。
陕西省榆林市玉林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榆林市玉林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图中,表示2A(g)+B(g) 2C(g)(正反应放热)。
这个可逆反应的正确图象是()参考答案:A略2.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CO32-、Cl-。
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42-,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A.H2SO4溶液B.HCl溶液 C.NaOH溶液 D.NaNO3溶液参考答案:B略3. .由苯不能用一步反应制得的有机物的是A. Br B. NO2 C. D. OH参考答案:D略4. 充分燃烧某液态芳香烃Χ,并收集产生的全部水,恢复到室温时,得到水的质量与原芳香烃X的质量相等。
则X的分子式是A.C6H6B.C7H8C.C8H12D.C9H14参考答案:C略5. 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 + Y(g) Z(g) + M(g) + 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C.加催化剂 D.增大体积参考答案:C6. 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
下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
下列关于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参考答案:C由于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所以首先排除A选项。
根据题意NH3的摩尔质量小于HCl或HNO3的摩尔质量,所以NH3应在甲处产生,HCl或HNO3气体应在乙处产生。
7. 五氟化碘(IF5)是重要的卤氟化物,其化学分析法的原理是:利用IF5与水反应生成碘酸和氟化氢(IF5+3H2O=HIO3+5HF),生成的碘酸在弱酸性溶液中与KI反应生成游离碘(IO-3+5I-+6H+=3I2+3H2O)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碘(2Na2S2O3+I2=Na2S4O6+2NaI),若已知滴定耗用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3mol,则分析的试样中IF5的物质的量为A.0.3molB.0.2molC.0.1molD.0.05mol参考答案:D8. 某烷烃:的系统命名法正确的是A.2,4-二乙基戊烷B.3-甲基-5-乙基-己烷C.4-甲基-2-乙基己烷D.3,5-二甲基庚烷参考答案:D略9. 在一密闭容器中通入A、B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2C (g)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x),下表中量(y)一定符合下图中曲线的是参考答案:C 略10. 合成氨工业上采用循环操作主要是因为()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能提高氨的平衡浓度C.降低氨气的沸点D.提高氮气和氢气的利用率参考答案:D11. 现有19.7g由Fe、FeO、Al、Al2O 3组成的混合物,将它完全溶解在540mL2.00 mol/L的H2SO4溶液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8.96L.已知混合物中Fe、FeO、Al、Al2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8.2% 18.3% 27.4% 25.9%欲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完全转化为沉淀,至少应加入2.70mol/L NaOH 的溶液的体积是A.600B.300C.800D.900参考答案:略12. 乙醇分子中各种化学键如下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和浓H2SO4共热到170℃时键②和⑤断裂C.和浓H2SO4共热到140℃时仅有键②断裂 D.在Ag催化下与O2反应时键①和③断裂参考答案:C略13. 1828年填补无机物与有机物间鸿沟的科学家维勒,用一种无机盐直接转变为有机物尿素,维勒使用的无机盐是()A.(NH4)2CO3B.NH4NO3C.CH3COONH4D.NH4CNO参考答案:D14.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醇类的是()A、C3H7OHB、C6H5OHC、C6H5CH2OHD、甘油参考答案:B略15. 反应aA(g)+bB(g) cC(g) 有如下性质:v正=K1〔c(A)〕a?〔c(B)〕b,v逆=K2?〔c(C)〕c,K1、K2在温度一定时为常数,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当压强增大一倍则v正应为原来的( )A.a倍 B.b倍 C.2a倍 D.2a+b倍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设计实验从混有少量泥沙和食盐的苯甲酸固体中提取苯甲酸晶体,请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可不填满,也可以增加项目)(1);(2);(3);(4);参考答案:(1)将粗苯甲酸固体1g加到100mL的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2)在石棉网上边搅拌边加热,使粗苯甲酸溶解,再加入少量的蒸馏水;(3)使用短颈玻璃漏斗趁热将溶液过滤到另一100mL烧杯中,将滤液静置冷却结晶;(4)滤出晶体,洗涤1~2次,将晶体晾干。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第二次练习试题.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段考冲刺卷高二理科化学命题人: 2010.1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某特定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B.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C.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2. 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发生以下反应:4A(g)+6B(g) 4C(g) +5D(g)。
若经5s后,剩下的A是2.5mol,则B的反应速率是()A.0.45 mol / (L·s)B.0.225mol / (L·min)C.13.5 mol / (L·min)D.0.9 mol / (L·s)3. COCl2(g)CO(g) + Cl2(g) △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 ①②④B ①④⑥C ②③⑤D ③⑤⑥4. 已知反应mX(g)+nY(g) 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 / n倍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若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X、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 / m5. 取浓度相等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和,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A.0.01mol/LB. 0.017mol/LC. 0.05mol/LD. 0.50mol/L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B.水的电离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 1.0×10-3mol/L盐酸的PH=3.0,1.0×10-8mol/L盐酸PH=8.0D.若1mL PH=1盐酸与100mL MaOH溶液混合后,溶液PH=7,则NaOH溶液的PH=117. 右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象,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8.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D.a > b9.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向溴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后颜色变浅B.合成氨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C.反应CO(g)+NO2(g)CO2(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D.对于2HI(g)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10. 某温度下,H2 (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94K .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 (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右表所示。
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月测

高二化学选修4第二章(1、2节)月考试题班级: 姓名: 时间:60分钟第一卷 选择题(将答案写在表格中)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即可发生B.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 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2、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到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
这一现象说明了( )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 .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容易反应D .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焓” 3、250℃,101Kpa 时,2N 2O 5(g)=4NO 2(g)+O 2(g) △H=+56.76kJ/mol ,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其自发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A .是吸热反应B .是放热反应C .是熵减反应D .熵增效应大于能量效应4、对于温度与反应方向的关系,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H < 0,S > 0,所有温度下反应自发进行B. H > 0,S > 0,所有温度下反应自发进行C. H < 0,S < 0,低温下反应自发进行D. H > 0,S < 0,所有温度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5、已知反应CO(g)+O 2(g)=CO 2(g)的△H 为负值,△S 为负值。
设△H 和△S 不随温度而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低温下是自发变化B. 高温下是自发变化C. 低温下是非自发变化,高温下是自发变化D. 任何温度下都是非自发变化6、下列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B .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发生移动C .改变温度,平衡常数一定改变D 催化剂改变达到平衡的时间,必引起平衡常数的改变7、将固体NH 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 4I(s)⇋NH 3(g)+HI(g);②2HI(g)⇋H 2(g)+I 2(g)达到平衡时,c(H 2)=0.25mol ·L -1,c(HI)=2mol ·L -1,则此温度下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为( ) A .5 B .9 C .16 D .208、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NO(g)+O 2(g)⇋2NO 2(g)达到平衡后,充入18O ,则18O 将存在于( ) A. O 2 B. O 2 、NO 2 C 、NO 、NO 2 D. O 2 、NO 、NO 29、 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222H CO O H CO K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英学校化学第二次月考诊断(选修4盐类水解之前)一、单选题(1~5题每题1分,6~25题每题2分,共45分。
)1.对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断开化学键的过程会放出能量C. 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氧化还原反应均为吸热反应2.对于可逆反应2A(g)+3B(g)4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1.0 mol·L-1·min-1B. v(B)=1.8 mol·L-1·min-1C. v(D)=0.2 mol·L-1·s-1D. v(C)=0.6 mol·L-1·min-13.已知C(s)+H2O(g)=CO(g)+H2(g) ΔH=+135kJ·mol-1;2C(s)+O2(g)=2CO(g) ΔH=-226 kJ·mol-1。
断开1 mol H—H键、O=O键分别需要吸收436 kJ、498 kJ的热量,则断开1 molO—H键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A. 462 kJB. 469 kJC. 362 kJD. 466.5 kJ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一定条件下反应I2+H22HI中,H2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B. 在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中,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应速率C. 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CO2,用碳酸钙粉末比块状碳酸钙反应要快D. 反应N2(g)+3H2(g)2NH3(g)△H<0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5.在相同温度下,100 mL 0.01 mol·L-1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L-1醋酸溶液相比,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 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B. CH3COOH的电离程度C. H+的物质的量浓度D. CH3COOH的物质的量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ΔH都相同B. 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C.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NaOH 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为57.3 kJD. 由N 2O4(g) 2NO2(g) △H=-56.9 kJ·mol-1,可知将1mol N2O4(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56.9kJ7.CO、H2、C2H5OH三种物质燃烧的热化学力程式如下:①CO(g)+1/2O2(g)=CO2(g) ΔH1=a kJ/mol②H2(g)+1/2O2(g)=H2O(g) ΔH2=bkJ/mol③C2H5OH(1)+3O2(g)=2CO2(g)+3H2O(g) ΔH3=ckJ/mol下列说法确的是A. ΔH1>0B. 2H2O(1)=2H2(g)+O2(g) ΔH=-2bkJ/molC. CO2与H2合成C2H5OH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D. 2CO(g)+4H2(g)=H2O(g)+C2H5OH(1) ΔH=(2a+4b-c)kJ/mol8.2SO2(g)十O2(g)2SO3(g) △H = -198kJ·mol-1,在V2O5存在时,该反应机理为:Ⅰ:V2O5+ SO2→2VO2 +SO3(快) Ⅱ: 4VO2+O2→2V2O5(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Ⅰ步反应B. 该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98kJ/molC. 2molSO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能放出198KJ的热量D.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继续加入少量SO3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SO3的体积百分数增大9.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单质(X2)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镁和卤素单质(X2)的反应能自发进行是因为ΔH均小于零B. 热稳定性: MgI2 > MgBr2 > MgCl2 > MgF2C. 工业上可由电解MgCl2溶液冶炼金属Mg,该过程需吸收热量D. 由图可知此温度下MgBr2(s)与Cl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MgBr2(s)+Cl2(g)MgCl2(s)+Br2(g) ΔH=+117 kJ·mol-110.中国学者在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 ΔH]中突破了低温下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不能兼得的难题,该过程是基于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实现的。
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Ⅰ、过程Ⅲ均为放热过程B. 过程Ⅲ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H2、CO2C. 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ΔHD. 图示过程中的H2O均参与了反应过程11.已知:N2(g)+3H2(g)2NH3(g)ΔH=-92.4kJ/mol起始反应物为N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为1:3,且总物质的量不变,在不同压强和濫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越大,则正反应速率越大B. 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均为1C. 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均为92.4kJD. 600℃,30MPa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最多12.下列关于pH=3的CH3COOH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溶液中H2O电离出的c(OH−)=1.0×10−3mol·L−1B. 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后,溶液pH升高C. 加0.1 mol·L−1 CH3COONa溶液使pH>7,则c(CH3COO−)=c(Na+)D. 与等体积pH=11的Na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13.将5 mol A和4 mol B充入0.4L密闭容器中发生2A(g)+B(g)mD(g)+E(g),经过5min后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D为2 mol。
又知5min内用E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5 mol·L-1·min-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m值为1B. B的转化率为25%C. 平衡时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为8molD. 5min内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 mol·L-1·min-114.在如图所示的量热计中,将100mL0.50mol/L CH3COOH溶液与100mL0.55mol/LNaOH溶液混合,温度从25.0℃升高到27.7℃。
已知该量热计的热容常数(量热计各部件每升高1℃所需的热量)是150.5J·℃-1,生成溶液的比热容为4.184J·g-1·℃-1,两溶液的密度均近似为lg/m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量热计的保温瓶绝热效果不好,则所测△H偏大B. 该实验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665.7JC. 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为-45.2kJ/molD. 所加NaOH溶液过量,目的是保证CH3COOH溶液完全被中和15.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B. 等浓度等体积的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c(CO)<c(HCO)C. 在NaHB溶液中一定有:c(Na+)=c(HB-)+2c(B2-)D. Na2CO3溶液中:2c(Na+)=c(CO)+c(HCO)+c(H2CO3)16.关于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NH):③>①;水电离出的c(H+):①>②B. 将pH值相同②和③溶液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PH变化大的是③C. 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H+)=c(OH-)+c(NH3·H2O)D. 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H)>c(Cl-)> c(NH3·H2O) >c(OH-)>c(H+)17.25℃时,有下列四种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稀释到原来的100倍后,pH与②相同B. 等体积①③混合、等体积②④混合所得的溶液都成酸性C. ①②中分别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的值变小D. 将20mL的①溶液与10mL的③溶液混合后,若溶液呈碱性,则c(NH4+)>c(Cl-)> c(NH3∙H2O)> c(OH-)>c(H+) 18.已知常温时HClO的K a=3.0×10-8,HF的K b=3.5×10-4。
现将pH 和体积都相同的次氯酸和氢氟酸溶液分別加蒸馏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曲线Ⅰ为次氯酸稀释时pH变化曲线B. 取a 点的两种酸溶液,中和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氢氟酸的体积较小C. 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c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D. 从b点到d点,溶液中保持不变(HR代表HClO或HF)19.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 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B. 若pH<7,则溶液中可能存在c(CH3COO-)> c(H+) > c(Na+) > c(OH-)C. 当pH=7时,若c2=c1,则V1<V2D. 若V1=V2,c1=c2,则c(CH3COO-)+c(CH3COOH)=c(Na+)20.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 等温度等浓度的下列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CN >Na2CO3 >NaHCO3>HCOONaB. 室温下,处理含CN-废水时,如用NaOH溶液调节pH至9,此时c(CN-)<c(HCN)C. 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溶液和HCN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前者小于后者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大于后者21.25℃时,H2SO3及其钠盐的溶液中,H2SO3、HSO3-、SO32-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溶液的pH=5时,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HSO3-B. 当溶液恰好呈中性时:c(Na+)>c(SO32-)+c(HSO3-)C. 向pH=8的上述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323c HSOc SO--的值增大D. 向pH=3的上述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α(HSO3-)减小22.常见的无机酸25℃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氟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F—+H2O+CO2=HF+HCO3—B.Na2CO3溶液中:2c(Na+)=c(CO32—)+c(HCO3—)+c(H2CO3)C.中和等体积、等pH的氢氰酸(HCN)和氢氟酸(HF)消耗NaOH的量前者大于后者D.等浓度的NaCN和NaF溶液中pH值前者小于后者23.常温下,用0.1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0mol/L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