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晏子治东阿自我小测粤教版必修-课件

合集下载

粤教版必修4 第18课 晏子治东阿 课件(50张)

粤教版必修4 第18课 晏子治东阿 课件(50张)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文言文(2)
1.字音 东阿 (ē) . 属 托(zhǔ) . 陂 池(bēi) . 便 事左右(piá n) . 召而数 之(shǔ) . 货赂 (lù ) . 仓库少内 (nà ) . 无复与 焉(yù ) .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文言文(2)
2.通假字
“曾”通“增”,增加 (1)并曾 赋敛 _______________ . “内”通“纳”,纳税 (2)仓库少内 . _______________ “辟”通“避”,退避 (3)再拜便辟 . _______________
(3)数 ,shǔ,责备 ①景公召而数 之曰 动词 _______________ . 名词 ,shù ,数目 _______________ ②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
,cù ,细密 罟不入洿池 形容词 _______________ ③数 .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文言文(2)
栏目 导引
第四单元
文言文(2)
3.一词多义 动词,参与、干预 焉 _______________ ①寡人无复与 . (1)与 连词,和 ②唯江上之清风,与 山间之明月 _______________ .
动词 ,逢迎讨好,玩弄手法 事左右 _______________ ①便 . (2)便 ,于是、就 辟 副词 _______________ ②再拜便 .
动词,治理 ①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 东阿 _______________ .
副词,于是 下席而谢之曰 _______________ (6)乃②景公乃 . 代词,你,你的 ③家祭无忘告乃 翁 _____副词,竟然 _______________

《晏子治东阿》课件3-公开课-粤教版-必修四-

《晏子治东阿》课件3-公开课-粤教版-必修四-

创新精神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和实践能力
自我提高
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和能力
下次再会
01 回顾学习过程
总结学习体会和感受
02 分享经验方法
推荐学习技巧和习惯
03 树立正确态度
培养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学习延伸
相关书籍和资 源
推荐阅读材料和网 站链接
发挥创造力
培养思维能力和创 新意识
拓展知识面
开拓认知边界,享 受学习乐趣
学习方法技巧
分享有效学习方法 和技巧
● 04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学校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和探索,培养创业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与创新项 目和科技活动,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真正实现全 面发展。
01 参与社会实践
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02 培养社会责任感
提升公民意识
03 促进社会和谐
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
未来展望
中国梦
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01 生活状况
描绘东阿人民的日常生活
02 社会地位
分析东阿人民在晏子治理下的变化
03 性格特点
探讨故事中东阿人民的形象塑造
晏子的智慧
智慧展现
探讨晏子展现出的 智慧
问题解决
智慧如何解决现实 生活问题
学习借鉴
引导思考如何运用 晏子的智慧
策略运用
分析晏子运用的策 略和方法
教学评价
学生表现
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中的表现 和反馈 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
《晏子治东阿》课件3-优质 公开课-粤教版-必修四-精
品PPT
制作人:Ppt制作者 时间:2024年X月
第1章 课程简介 第2章 晏子治东阿 第3章 知识回顾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第5章 学以致用 第6章 学习笔记 第7章 作业展示 第8章 精彩回顾

浙江高中语文 第18课《晏子治东阿》名师课件 粤教版必修4

浙江高中语文 第18课《晏子治东阿》名师课件 粤教版必修4
• 晏子默认错误并请求二治东阿, 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清白吗?
• 晏子“乱治”东阿三年,你认为 值不值得?
讨论:
1、从本文中你领悟到了哪些道理? 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观点。
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我们今天从齐 景公和晏子的身上可以得到不少的启发, 请你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读后感的提纲
齐景公痛失晏子
• 晏子死了。齐景公在游玩时听说了 这一消息,就催促赶快驾车回去。景公 自认为马跑得太慢,就下车自己跑,但 还是没有车子跑得快,就又上了车,先 后四次下车急跑。最后是边走边哭,进 了晏子家,然后伏在晏子的尸体上放声 大哭,说:"先生不分白天黑夜地规劝我, 细小的过失也不放过,我还是纵欲放荡 而不知收敛。灾祸没落在我的头上,却 落在先生的身上,齐国危险了,百姓将 向谁去诉说啊!"
• A.景公召而数之曰(数:屡次。) • B.而君反以罪臣 (罪:责怪。) • C.仓库少内 (内:同“纳”,纳入。) • D.景公乃下席而谢之(谢:谢罪,道歉。)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 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 ① 臣请死之 ②景公许之 ③ 今子治而乱 ④景公迎而贺之曰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 A.臣请改道易行 更换行事方法 / 今:改变行动路线
• B.仓库少内 国库 / 今:泛指仓库
• C.陂池之鱼 古今 :水泽池塘
• D.属托不行
不做 / 今:不可以、不中用
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划线字的用法,判 断正确的一项是
今臣之治东阿 今子治而乱
景公许之
景公迎而贺之曰
A. 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而”字不同
特殊句式
•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状语后置 •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判断句 •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主谓倒装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218晏子治东阿课件粤教版必修42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218晏子治东阿课件粤教版必修42
复习课件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218晏子治东阿课件粤教版必修42
2021/4/17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218晏子治东阿课件粤教版必修42
1
第四单元 文言文(2)
18 晏子治东阿
学国学
1.以书为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 变。
——《史记》 【译文】 靠书本来驾车的人不了解马的性情,靠古法 治理当世的人不通晓事物的变化。 【评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计, 景公迎而 贺之曰:“甚善矣,子 (进行表彰)时,景公迎上来并且祝贺晏子说:“太好了,您治
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 属托 理东阿很好啊!”晏子回答说:“臣从前治理东阿,不听从私人
不行, 货赂不至, 陂池之鱼, 以利 贫民, 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水泽池塘的鱼,全用来使贫苦百姓受利,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 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评说】 没有打到老虎之前不要去估量老虎皮的价 值,在事情没有十足把握之前不要轻易许诺,尽量养成 做好再说的习惯。
夯基础
一、作者名片 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 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 文学家。治《春秋榖梁传》。据《汉书·艺文 志》载,刘向有辞赋33篇,今多亡佚,仅存《九叹》为 完篇。另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今存。
三、艺术特色 1.深刻的对比手法。 文章中既有齐景公对晏子前后两次态度的对比(前 “召而数之”,后“迎而贺之”),又有晏子前后两次治 理策略(起初“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 民”,后来“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 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和治理结果(前“民 无饥者”,后“饥者过半”)的对比,很容易使国君作出 正确的判断。

高中语文 第18课 晏子治东阿课件4 粤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18课 晏子治东阿课件4 粤教版必修4
25
齐景公喜欢射鸟,使用烛邹掌管那些鸟,但 鸟跑掉了。景公大怒,诏告官吏杀掉他。晏子 说:“烛邹的罪有三条,我请求列出他的罪过再杀 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召来烛邹并在景 公面前列出这些罪过,晏子说:“烛邹,你为国君 掌管鸟而丢失了,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国君 因为丢鸟的事情而杀人,是第二条罪;使诸侯 们知道这件事了,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 视士人,是第三条罪。”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 晏子请示杀了烛邹。景公说:“不要杀了,我 明白你的指教了。”
4
刘向
约前77—前6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本名更生,字子政,沛 (今江苏沛县)人。 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为我国最 早的目录学著作。所作《九叹》等辞赋三十 三篇,绝大部分已亡佚。明人辑有《刘中垒 集》。所著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 《说苑》、《列女传》等,今存。又有《五 经通义》,亦佚。

(1)蟹六跪而二螯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示并列关系。
表示递进关系。
(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表示承接关系。 表示转折关系。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示假设关系。 表示修饰关系。
用作代词,译为 “你”。 (8)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 语气助词,相当于 而已 18 “罢了”
3
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和外交家。名婴,谥曰平,字仲,故又称 晏仲或晏平。由于其影响甚大,被人尊称 为晏子。 晏子忠君而不保守,机智灵活而不固执 呆板,遵礼尚贤而又节俭爱民。他是一个 丑陋的矮个子,却当上相国。不仅当上相 国,而且能够以各种巧妙的方式,影响灵 公、庄公、景公三代君主和臣民,并使齐 国的影响,在春秋各国中不可小视。在中 国历史上充满智慧的人物中, 晏婴是很独特 的一个。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 第18课 晏子治东阿精品PPT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 第18课 晏子治东阿精品PPT教学课件

3.[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1)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君反以罪.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于是明年上.计
(4)仓.库.少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泛指仓库 (5)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增强,加强 答案:(1)古义:不去做 (2)古义:第二年 (3)古义:侍从 (4)古义:国库 (5)古义:加以狠狠的
(3)易 ①臣请改道易.行____________ ②易.子而食____________ ③移风易.俗____________ ④饥者易.为食____________
(4)谢 ①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____________ ②阿母谢.媒人____________ ③挥手谢.公卿____________ ④尝有所荐,其人来谢.____________ ⑤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____________ ⑥形谢.则神灭____________
答案:(1)①治理、管理,动词②(医治,动词)③(研究,动 词)④(治理得好,太平,形容词) (2)①(数目、数量,名词)②(规律、必然性,名词)③(天命、 命运,名词)④(计算,动词)⑤(数落、批评,动词)⑥(屡次, 副词) (3)①(改变,动词)②(交换,动词)③(改变,动词)④(容易, 形容词;饥饿的人吃东西容易觉得香甜) (4)①(道歉,动词)②(推辞、谢绝,动词)③(辞别,动词)④ (感谢,动词)⑤(告诫、劝告,动词)⑥(衰亡、凋落,动词)

晏子治东阿ppt11 粤教版共32页文档

晏子治东阿ppt11 粤教版共32页文档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晏子治东阿pp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粤教版精品课件 晏子治东阿1

粤教版精品课件 晏子治东阿1

货赂: 钱财
使动用法, 使……受利
曾,通 “增”,增 加
内,通 “纳”,交 纳
译一译
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
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 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 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在朝中掌 权的人家
译一译
通“避”,退 避 再拜:拜 了两拜
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 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景公乃 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 通
译一译
数:shǔ 责备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
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
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
加大诛于子。”
我将要对你进 行大大地责罚
如今却被你治 理得混乱不堪
译一译
方针 做法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
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之。
为动用法, 为……死 假 设 连 词, 如 果
译一译
明年:第二年
地方官年终将境内的 户口、赋税、盗贼、 狱讼等事项编造计簿, 逐级上报。
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您治理东阿很好啊!
译一译
以 前 通“嘱”
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
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
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
以罪臣;
罪:怪罪
④仓库少内,便事左右 (古义:近臣 今义:表方位的名词)
文言句式
①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主谓倒装句)
②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状语后置句)
③东阿者,子之东阿也。 (判断句)
梳理文脉
做法 结果 罪臣 迎臣
晏 前 子 治 东 阿 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晏子治东阿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臣请改道易行.... B.仓库..少内C.陂池....之鱼 D.属托不行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景公召而数.之曰数:责备。

B.寡人将加大诛.于子诛:责罚。

C.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便:逢迎讨好,玩弄手法。

D.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与:给予。

3下列各组句子中“之”字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景公召而数之.曰景公迎而贺之.曰景公许之.B.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前臣之.治东阿也今臣后之.治东阿也C.东阿者,子之.东阿也陂池之.鱼,以利贫民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D.当此之.时,民无饥者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4下列一组语句组成一段话,最恰当的语序是…( )①乐则是调和礼制内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

②因此,美善结合,以善统美,这是中国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

③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是与它的社会形态相一致的。

④礼不仅包含宗教仪式,而且包括各种规章制度。

⑤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国度,就决定了它的文化精神重视天人合一与人人相合。

⑥礼乐便是这个系统的体现。

A.⑤②③⑥①④ B.⑤③②④①⑥C.③②⑤①④⑥ D.③⑤⑥④①②二、阅读鉴赏(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8题。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之。

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后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再拜便辟。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子退而自察..也自察:自我反省B.货赂..不至货赂:钱财C.愿乞骸骨...乞骸骨:请求告老还乡D.再拜便辟..便辟:气愤的样子6分别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请死之.景公许之.②今子治而.乱景公迎而.贺之A.两个“之”字意思相同,两个“而”字用法不同。

B.两个“之”字意思相同,两个“而”字用法相同。

C.两个“之”字意思不同,两个“而”字用法相同。

D.两个“之”字意思不同,两个“而”字用法不同。

7以下六句话,全都与晏子治理东阿正确做法有关的一组是( )①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②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③属托不行,货赂不至④并曾赋敛,仓库少内⑤当此之时,民无饥者⑥陂池之鱼,以利贫民A.①③⑥B.②③④C.③⑥ D.②⑤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三年恪尽职守、廉洁自律、一心为民,虽然把东阿治理得好好的,但却遭受到景公的责怪,而且还要大大地责罚他。

B.晏子第二次治理东阿,他“改道易行”,采取广征多敛、少向国家交纳赋税的策略,结果尽管没治理好东阿,百姓饥饿难挨,但景公却迎接祝贺,并且赞扬他有成绩。

C.晏子治理好东阿时遭责罚,治理不好时却反而受到赞赏,究其深层原因,不难推断出是景公偏听偏信、不做实际调查研究所致。

D.面对偏听偏信,不做实际调查研究就轻下结论,从而赏罚不明的景公,晏子已经不屑再为他做事,即使景公封为“东阿王”“无复与焉”,也不能动摇他“乞骸骨”“避贤者之路”的归隐决心,晏子再没有为景公效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胔注,默然不问。

晏子谏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使令不劳力,籍敛不费民。

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吾乡乎?’今君游于寒途,据四十里之氓,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而君不问,失君道矣。

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骄泰奢侈,上无以亲下。

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衰也。

今君行之,婴惧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

”公曰:“然!为上而忘下,厚籍敛而忘民,吾罪大矣!”于是敛死胔,发粟于民,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

公三月不出游。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

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

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矍然曰:“从寡人始。

”遂不支解。

公曰:“以属.狱。

”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数之狱。

”公曰:“可。

”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

今以属狱。

”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

晏子闻之,谏。

公曰:“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

”晏子曰:“君过矣,夫厚籍敛不以反民,弃货财而笑左右,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

且夫孤老冻馁,而死狗有祭;鳏寡不恤,而死狗有棺。

行辟若此,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

怨聚于百姓,而权轻于诸侯,而乃以为细物,君其图之。

”公曰:“善。

”趣庖治狗,以会朝属。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胔(zì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吾乡乎?” 说:高兴B .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 服:服从C .公曰:“以属.狱。

” 属:交付D .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 特:只是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齐景公“荒唐行径”和“苛虐百姓”的一组是( ) A.⎩⎪⎨⎪⎧ 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胔,默然不问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B.⎩⎪⎨⎪⎧ 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C.⎩⎪⎨⎪⎧ 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夫厚籍敛不以反民 D.⎩⎪⎨⎪⎧ 趣庖治狗,以会朝属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齐景公漠视百姓疾苦、只顾自己取乐之时,晏子指出“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是国家衰败的原因。

B.齐景公所爱之马暴死,欲杀养马之人。

晏子假意斥责养马人,阻止了这种行为。

C.齐景公能听从晏子的劝谏,也还算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君主。

D.文章通过三个典型事例,表现了晏子的贤能有德、刚正不屈、机智幽默。

12用斜线(/)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用斜线(/)断句: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2)翻译:①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

②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

三、表达交流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

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

一位诗人在某学校给学生作有关诗歌创作的学术报告,准备朗诵一首诗时,发现诗作放在了学生的课桌上,于是走下讲台去拿。

他在上阶梯教室的台阶时不小心摔倒了,学生们顿时愣住了,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诗人站起来稳住身体,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不仅为诗人解除了尴尬,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14广州某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做报告。

下面是社长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来作报告,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生,他也都拜读了,下面杨先生会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1)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2)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3)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4)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解析:C项,古今都是“水泽池塘”的意思。

A项,文中指“更换行事的方法”,今天多理解为“改变行动的趋向或路线”。

B项,文中特指国家的仓库,即“国库”,今指储藏大批粮食或其他物资的建筑物。

D项,文中指“不接纳”,今天多理解为“不可以、不中用、不好”等。

答案:C2解析:D项,与:参与,干预。

答案:D3解析:A项中的“之”均作代词,代晏子。

B项中的“之”均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中的“之”均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D项中“当此之时”的“之”作衬音助词,无实义;“臣请死之”的“之”作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谢之”的“之”作代词,代晏子。

答案:D4解析:③总提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与社会形态的关系,⑤进一步指出中国的社会形态特征对审美文化的影响,⑥④①分别提出并分述“礼”与“乐”是“中国社会形态特征影响审美文化”的体现,②最后总结出中国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

答案:D5解析:D项,“便辟”的意思是“就退避(一旁)”。

答案:D6解析:两个“之”字均为代词,第一个“之”代这件事,第二个“之”代晏子;两个“而”字均为连词,第一个表转折关系,第二个表承接关系。

答案:D7解析:①不是晏子的做法,而是请求;②是景公称赞晏子的话;④是错误的做法;⑤是晏子的业绩。

答案:C8解析:景公并没有封晏子为“东阿王”,晏子是否继续再为景公做事,文章也没有明确交代。

答案:D9解析:B项,“服政”指“服役纳税”。

答案:B10解析:C项中,景公狗死后采取的做法是荒唐的,按他的话说是“以与左右为笑耳”,而“厚敛籍不以反民”正反映了“苛虐百姓”。

答案:C11解析:晏子假意斥责养马人是在景公决定不杀养马人之后。

答案:B12参考答案:(1)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2)①他们竭尽财产还不够供奉您,竭尽全力还不能完全干完劳役。

百姓又饿又冷,腐尸一具接一具。

②忽略百姓的忧愁,而在意左右的玩笑,那么国家也没有希望了。

参考译文:齐景公到寒途一带游玩,看到腐烂的尸体,默不作声,不去过问。

晏子劝谏说:“以前我们国君出游时,看到饥饿的人就给他饭吃,看到有病的人就给他钱财,他使自己的命令不让百姓过于疲劳,收取赋税不过于使百姓耗费资财。

先君将要出游时,百姓都高兴地说:‘国君将要出游我们乡里吗?(这会让我们深感荣幸啊)’现在您在寒途游玩,惊扰了方圆四十里的百姓,他们竭尽财产还不够供奉您,竭尽全力还不能完全干完劳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