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6年中考成语词语试题及答案(二)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成语词语(二)【2016·四川省遂宁卷】1.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所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______ 在门框里。
(2)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______ 、引人注目的可能。
(3)雨后的小西湖如出浴美人,舟行寂寥的湖面,游人______ 于氤氲的云气中,如梦如幻,喜不自胜。
(4)实施“小班化”教学,是我市为______ “人本”理念和科学发展观,追求优质教育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
A.镶嵌出类拔萃沉湎实现B.镶嵌鹤立鸡群沉醉践行C.站立出类拔萃沉湎践行D.站立鹤立鸡群沉醉实现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针对初中生能否使用手机的问题,某班向家长进行了专项调查,80%赞同使用手机的结果让班主任李老师莫衷一是。
B.虽然这道题比较难,但是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C.海啸发生时,滚滚巨浪摧毁了沿途的桥梁、道路、庄稼与房屋,真有一番石破天惊的景象。
D.观音湖畔,湿地公园,花红柳绿,碧波荡漾。
人们或漫步、或对弈、或舞蹈,怡然自得,其乐融融。
【答案】1.B2.D【2016·四川省南充卷】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这件事弄得满城风雨,尽人皆知,已经难以再掩盖下去了。
B.这两位美术家的绘画都非常好,画法各有千秋。
C.足球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
D.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
【答案】C【2016·四川省宜宾卷】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网上对这个餐厅的评价相当高,我们品尝之后觉得名不虚传。
B.爷爷不会操作手机,于是我对他耳提面命,手把手教他发短信。
C.在我生病的时候,妈妈对我的照顾简直无所不至。
2016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6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意有误的一组是()A.浩瀚虬(qiú)枝磕绊(pàn)驰骋B.显赫濡(rú)染拮据(jū)轮廓C.殉职骁(xiāo)勇自艾(yì)秀颀D.斟酌冗(rǒng)杂无垠(yín)禁锢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间难觅。
粉丝,是为成名;知音,是为寂寞。
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敢畅言所见。
A.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慧眼独具胆识过人B.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慧眼独具胆识过人C.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胆识过人慧眼独具D.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胆识过人慧眼独具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武大、华科大效仿牛津、剑桥两校划般比赛的做法,在东湖举行“同城双星”龙舟赛。
B.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C.我们要像节食减肥一样,减少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借以缓解对数码产品的心理依赖。
D.“组队读书”能改变阅读浅层化、碎片化的现状,让人们学会深度阅读和系统阅读。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画兰的笔意,奇崛崤拔如“乱石铺街”。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参考答案】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A 2.B 3.B 4.C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在的短文,完成5-7题。
错误管理理论错误管理理论认为,在现实场景下的决定,无论是感知、判断、推理还是行为,不犯错误最好、这毫无疑义,但现实场景往往带有不确定性,因而人的理解跟世界的真实状态之间经常不一致、面对复杂情况,错误难以避免。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中考试题分课精编:八年级下册 岳阳楼记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中考试题分课精编《岳阳楼记》◎名句积累(共56小题)【2016年福建省龙岩市】1.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表达自己的豁达胸襟。
【2016年甘肃省天水市】2.《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早晚景色变化无穷的句子是:,。
【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2016年贵州省铜仁市,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2015年山西省,2014年江苏省淮安市,2013年福建省莆田市,2013年湖南省益阳市,2012年广西桂林市,2012年江苏省淮安市,2012年山东省潍坊市】3.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2016年湖北省鄂州市】4.古代仁人志士都有超越个人忧乐的博大襟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担当,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就体现了这种襟怀和担当。
【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5.成长路上,时而阳光,时而风雨。
无论是欢笑还是苦痛,我们都要用“,”(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旷达胸襟泰然处之。
【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6.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成功与失败面前,我们应该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2016年湖南省邵阳市】7.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2016年吉林省】8.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表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的句子是:,。
【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9.范仲淹《岳阳楼记》以“,”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也表达了自己的远大志向。
【2016年青海省西宁市】10.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阐释古仁人无论身处何地始终不忘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2016年山东省枣庄市】11.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范仲淹《岳阳楼记》)【2016年四川省绵阳市】12.,,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016年武汉中考作文题目及解析:人生如登山

三一文库()
〔2016年武汉中考作文题目及解析:人
生如登山〕
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
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武汉中考作文题
目及解析,欢迎大家参考!
▲【作文题目】
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
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
于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
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
有的路,平坦而通畅,
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
第1页共4页
是精彩或者伤害。
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择
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决定人生状态
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的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
字。
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2016年武汉市中考语文作文试题
名师张利琼认为,今年武汉市中考作文题和近几年中考
作文的命题形式相比较,有三大相同点:一是继续采用材料
作文的命题形式,二是都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和
高考中出现的材料作文不同的是,武汉市中考作文立意的角
度单一,指向性更明确),三是命题者都尽最大可能避免了
作文的宿构。
24。
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专题:标点符号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专题:标点符号(最全)【甘肃省天水市】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我市确定精准贫困户的条件为:家庭成员人均年收入低于3760元的农户,都可以申请成为精准贫困户。
B.做,是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C.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基础教育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D.风景名胜遍布全国各地,我市有以石窟见长的麦积山,有以山水见长的武山水帘洞……难以枚举。
【答案】4.C(问号改成逗号)【广西河池市】5.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好吧。
”他说,“我相信你能行!”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答案】5.B【解析】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用,“等”就表示省略、未完的意思。
【广西贺州市】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冢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B.星期六去呢?还是星期天去呢?我实在是拿不定主意。
C.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D.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答案】D【解析】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句逗号在引号外;B句第一个问号应该是逗号,这是一个选择问;C句感叹号在引号内。
答案为D。
【贵州省黔东南州】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16年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吸引了阿里巴巴、惠普、华为、戴尔……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前来参展。
B.究竟手机是什么时候掉的?掉哪了?他一点都不记得了。
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2016年中考语文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课外)试题(含解析)解析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课外)☞解读考点[2015年题组]一、(2015届福建漳州中考)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16分)【甲】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乙】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再三,终不肯受。
平原君乃置酒。
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选自《史记》)【注释】封:封赏。
②贵:认为可贵。
即:如果。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1)或.谓惠子曰()(2)非梧桐不止.()(3)是.商贾之人也()(4)递辞平原君而去.()6.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非练实不食.食.之不能尽其材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去国.怀乡C.为人排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仰而.视之曰解纷乱而.无所取也7.翻译下面句子。
(4分)(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2)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仲连寿。
8.回答下面问题。
(5分)(1)【甲】文庄子和【乙】文鲁仲连有什么相同的志趣?(2分)(2)庄子和鲁仲连各用什么方法表明自己的意趣?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
(3分)【答案】5.(1)有人(2)栖息(3)这(4)离开(4分)6.B (3分)7.(1)惠子在魏国(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
(2分)(2)酒喝得畅快(的时候),(平原君)站起身上前,用千金给鲁仲连祝寿(祝福)。
(2分)8.(1)两人都无意于功名利禄(淡泊名利)。
(2分)(2)庄子运用巧妙的比喻(讲故事的方法),如把自己比作“鹓鹐”(把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绿比作“腐鼠”),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自己的志趣;而鲁仲连则把帮助别人后接受封赏的行为和商人做生意进行对比,强调自己的志趣。
武汉2016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武汉2016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 猝然蹂躏(lìn)狡黯(xiá)入不敷出B 匮乏磕绊(bàn)轩榭(xiâ)汗流浃背C 窒吸水渍(zã)亢(kàng)奋光怪陆离D 秀颀慰藉(jiâ)鄙薄(bó)拈轻怕重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学习需要刻苦,但更是一种快乐,是用努力的快乐。
学习总会有功利性的收益,但是,仅仅从功利出发去学习,却是违背人天性的劳役。
在都市生活的浮躁中,倘还能保持一些古典的,一些虽然经受污染却还能以的心对待学习,像当年陶渊明那样,“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打破当下的局限而游心于千载,去领略“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的,这是何等令人心旷神怡的事情!A. 酝酿心境沉稳意趣B. 酿造心境沉静意趣C. 酝酿境界沉稳趣味D. 酿造境界沉静趣味3.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布拉特在任期内,最大的功绩就是最大限度地推行足球商业化,并将高科技技术与足球运动完美结合。
B.在第十二届“童趣”少儿读书节启动仪式上,学生代表向全省中小学生发出了“弘扬经典,共享书香”的活动倡议。
C.世卫组织获得的病例报告显示,韩国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患者已增至10人。
D.促进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需要重点解决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随意抛弃和焚烧。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A.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我知道你找我一定有事。
B.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C.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中华民族,他们成了“盗火的普罗米修斯。
”D.生长在人迹罕至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2016武汉初三元调语文答案.pdf

2015—2016 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1.D(绊 bàn) 2.B 3.C(“能”与“好坏”搭配不当) 4.D(“不少问题”后的逗号使用不规范)
二、(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5.D(“事物外在的联系”表述不当,碎片化信息缺乏的就是“事物之间的联系”。) 6.C(文中的信息是“这些获得的信息,因为它们缺少跟其他信息的‘联系’,因此难以被我 们‘提取’” ,而不是因为“新信息过多”难以“提取”。) 7.A(文中的信息是“碎片化信息,其实跟来源没有太大关系”。)
作文评分量表
类别
档次
题意表达
材料支撑
语言表达
得分区间
上档 一
下档
正确
恰当
优秀 合格
50 49-46
上档 二
下档
正确
缺陷
优秀 合格
45-42 41-38
上档
错误(与材料
三 下档
相关)
恰当
优秀 合格
37-34 33-30
四
上档
错误(与材料
缺陷
下档
相关)
优秀 合格
29-26 25-22
上档 五
下档
正确
错误
1
中考、(18 分)
13.(1)掐得很小心(状态)(2 分,答“掐得不坦然”可以得 1 分。)。(2)掐得很少(数量) (2 分)。(共 4 分,每点 2 分。) 14.老人明白了“施予者的注视会让承享者失去坦然的心情”这个道理。(4 分)(答“老人明 白了只需让紫苏长好,不要注视着邻人采摘紫苏”得 2 分。) 15.(1)乡下老人栽种紫苏供大家采摘品尝的善行,引来了人们对他的关心与尊重;(2)老 人在空地上栽种紫苏又引来了老妇人提供杏树苗给紫苏遮阳,并在紫苏的空隙处种下杏树; (3)两位老人种植紫苏和杏树的善行又“蔓延”成邻里的友善和乐。(共 6 分,每条 2 分。 能较全面地概述出本文所表现的善行的传递,即可得满分。) 16.感恩能让善行蔓延开来,感恩能在恩德中释放恩德。(“感恩”的特殊效果应落实在“蔓 延”或“释放”等行为上,语意相近即可,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