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ebers的花园口段黄河河道游荡性分析

合集下载

黄河流域花园口段水质水量及水资源保护方法探析

黄河流域花园口段水质水量及水资源保护方法探析

黄河流域花园口段水质水量及水资源保护方法探析作者:陈晨,刘兴达,李午阳来源:《科技传播》2010年第14期摘要通过对黄河流域花园口段的水文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洪水与水质水量及沙量的关系;通过对花园口段水质情况的分析,进而探析了整个黄河流域的水质情况,并由此探讨了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的方法。

关键词水质水量;水资源保护;黄河流域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3-0128-02黄河流域贯穿9个省,花园口段位于其东段,由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和鲁中丘陵地区组成,海拔低于100m。

全段处于构造急剧下降期,为淤积型河段。

具有水量大,水沙条件复杂等特点。

花园口是黄河成为地上悬河的起点,所以黄河的危险正是从花园口开始的。

花园口的流量和水位就是黄河下游的防汛标准,花园口水文站的数据一直是黄河防洪、水资源调度和治理开发的重要依据。

1 水文概况黄河区水资源质量总体较差,汛期水质好于非汛期。

在人类大量引水、降水偏枯等人为和自然因素作用下,黄河下游花园口段的水流明显减少,不仅表现出断流、洪水频繁、河道萎缩、主槽淤积、“小水大灾”等水沙过程的变异,而且呈现出水环境容量萎缩、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现象。

黄河水流流量的大小影响着河流携带污染物的能力,影响着河流的水环境容量及其自净能力。

1.1 洪水情况由于中游地区常有暴雨,故常在黄河下游形成洪水,大多发生在七、八月的伏汛期,具有洪峰流量大、历时短、峰行尖瘦等基本特点。

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是中游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区的一个,且主要形成下大洪水和上下较大型洪水。

1981~1985年黄河流域洪水较多,尤其是秋汛洪水较多,但含沙量低。

2005年7月上旬,黄河发生一次高含沙洪水,小浪底最大流量2 380m3/s,传播到花园口洪峰流量3 640/m3s,扣除区间加水60m3/s后,比小浪底增大1 200m3/s,即增大50%。

这次“异常”洪水,是花园口水文站2005年入汛以来的最大洪水,主要来源于黄河中游,经三门峡、小浪底水库调节后,在下游河道运行过程中产生。

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床面形态变化特征

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床面形态变化特征

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床面形态变化特征作者:张原锋王平来源:《人民黄河》2018年第08期摘要:床面形态是水流阻力及泥沙输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床面形态控制数及床面形态判别方法,结合黄河下游花园口河段多波束水下三维地形及河床纵剖面资料,研究发现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床面形态主要表现为沙垄、过渡及动平整。

当流量逐渐增大时,床面形态逐渐由沙垄向过渡、动平整方向发展。

天然条件下,当流量小于1500m3/s时,床面主要表现为沙垄,床面形态的波长与波高之比平均为550;当流量大于2000m3/s时,床面形态主要为动平整。

在持续冲刷条件下,当流量小于1500m3/s时,床面形态表现为双尺度沙垄,即波高为0.2~1.2m的小尺度沙垄叠加在波高为2~3m的大尺度沙垄的迎水面与背水面上。

关键词:动平整;双尺度沙垄;床面形态;游荡型河段;黄河下游中图分类号:TV147;TV882.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0-1379.2018.08.002黄河下游高村以上河段是典型的游荡型河段,水流宽浅散乱,摆动频繁,河槽易淤善冲,沙洲发育。

小浪底水库修建前,黄河下游花园口河段1965-1999年床沙及悬移质平均中值粒径分别为0.094、0.021mm。

小浪底水库拦沙运用后,河床持续冲刷、粗化,目前花园口河段的床沙中值粒径约为0.2mm。

黄河下游为典型的冲积性河流,不同学者对其床面形态特征有很多争议。

VanrijnL-C.认为对于床沙粒径小于0.1mm的冲积性河流,一般不会出现沙垄,床面表现为动平整,或者表现为具有光滑床面或沙纹的大尺度沙波:VandenbergJ.H.等则提出当泥沙粒径参数D*(可由泥沙中值粒径、黏性系数及泥沙密度求得)小于2时,床面不存在沙垄:BassJ.H.等利用床沙粒径分别为0.095、0.076mm的泥沙进行了系列水槽试验,在床面演变过程中没有发现沙垄:王士强认为在同样的床沙条件下,水深几十厘米(水槽试验水深)的水中不会产生沙垄,但是在水深较大条件下会出现沙垄。

游荡型河段双岸整治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影响分析

游荡型河段双岸整治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影响分析

程, 利用黄河下游水动力学 泥沙数 学模型 , 用小 浪底水库 1 采 5a设计 水沙 系列 , 对黄河 下游 各河 段 的冲淤 、 型断 面的 典
平滩流 量变化进 行了计算 , 了对艾山 以下窄河段带来 的影 响 , 分析 并与现状工程方案 进行 了比较 , 结论认 为 : 花 园 口 ① 一

20 0 6年
量仍在 50 0m / _ 山东河段孙 :
35 0 m / 0 s以上 。
1 3 2 黄 河下游 各控 制站 平滩 流量 ..
表 7为双岸整治 工程方 案和现 状工 程方 案条件 下平 滩流
够完善 , 河势 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 且主流 游荡多变 , 黄河 下游 的
1 1 现状 工程 条件 下各 河 段 冲淤量 与 平滩 流 量 . 1 1 1 黄 河 下游各 河段 冲 淤量 . .
通过模 型计算 , 铁谢一 利津 河 段 1 5 a的总 冲刷 量为 6 0 .1 亿 I下游各河段 冲淤量 见表 2 前 5a , , 是小 浪底下 泄清水 期 , 排 沙较少 , 游 各 河段 均 呈 冲刷 状 态 , 谢一 利津 冲刷 总 量 为 下 铁 1.9 t后 1 小 浪底水 库汛 期进行排 沙运用 , 1 1亿 ; 0a 因此下游 各 河段均 出现不同程度的淤积 , 铁谢一利津 淤积 了 5 1 .8亿 t 。
维普资讯
第2 8卷第 l O期 20 06年 l O月




Vo . 8. . 0 1 2 No 1
Y L EL OW RI VER
0c .. 0 6 t 20
【 洪 ・ 防 治河 】
游 荡型河段双岸整治对 黄河 下游 河道 的影响分析 ’

花园口水文站测验河段河势变化

花园口水文站测验河段河势变化
铁 路 郑 州黄 河 铁 路 大 桥 、上 游 1 4 . 8 k m 处 新 建 郑
花 园 口水 文 站 位 于 河 南 省郑 州市 花 园 口镇 花 园 口村 ,设 立 于 1 9 3 8年 7月 。集 水 面积 7 3 0 0 3 6 k r n 2 , 距 河 口距 离 7 6 8 k m。承 担 着搜 集黄 河 水文 基 本 资 料 和 向 防 汛部 门 提 供 实 时水 情 信 息 的 重 任 , 是 黄河 干流 国 家重 要 报 汛 站 ,是 下 游黄 河 防 洪 决 策 的标 准 站 , 具 有重 要 的防汛 地位 。也是 黄 河上 第
大 型 测船 5艘 , 冲 锋 舟 2艘 , 最长为 3 1 . o 3 m, 配 备 了超 声 波 水 位 计 、 A DC P 、 GP S 、振 动 式 测 沙仪 、 测
型试验 ,以小浪底 、三 门峡两库联合水沙调度为
主, 结 合 三 门峡 以上 河道 中小洪 水 进行 。在保 证 试

焦城 际黄 河 大 桥 、 上游 1 0 ~ 8 k m 处 左 岸 北 襄 头 控 导 工 程 、上 游 8 ~ 7 k m 处 右 岸南 襄 头 控 导 工 程 、 上 游6 - - ' 3 . k i n处 左 岸 马 庄坝 控 导 工程 、 下游 1 . 8 k m处 郑 州 黄河 公路 大 桥 、 下游 5 hn处 原 阳 黄 河浮 桥 、 下 游 1 1 k m 处郑 新 黄 河 大桥 等 。
[ 摘 要] 简要介绍 了花 园 口水文站基本 情况 、 黄河调水调 沙 以及 该站近 几年河势情 况 。 初 步分
析 了该 站 河 势 变 化 的 原 因 , 阐述 了对 该 站 测 报 工作 的 影 响 并 提 出 了相 应 的对 策 , 提 高 了该 站 的 测 报精度 。

高含沙水流游荡型河道滩槽冲淤演变特点及机理分析

高含沙水流游荡型河道滩槽冲淤演变特点及机理分析

高含沙水流游荡型河道滩槽冲淤演变特点及机理分析摘要: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河床逐年淤积抬升的众多影响因素中,高含沙洪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概化模型试验结果和野外实测资料,分析了高含沙水流游荡型河道滩槽冲淤演变特点,特别提出窄深河槽一方面由高含沙水流自身塑造,另一方面游荡型河道中由高含沙水流塑造的窄深河槽又表现出相对的不稳定性。

关键词:游荡型河道高含沙水流河道演变1 黄河高含沙水流对游荡型河道演变的重要作用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河床的逐年淤积抬高和平面上主流的游荡多变是造成下游防洪威胁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其根源和问题的关键则是泥沙问题,在泥沙问题中,高含沙水流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资料统计分析[1],黄河三门峡站1950~1977年出现的11次高含沙量洪水,历时仅104天,来水量、来沙量分别只占同期总量的2.2%和15.5%,但造成的河道淤积量却达37.3亿吨,占同期淤积总量的57%,可见淤积在下游河床上的泥沙,大部分来自高含沙水流。

另外,这11次洪水不仅含沙量高,而且粒径粗,泥沙主要是来自中游黄土高原的粗泥沙来源区,粒径d>0.05mm的一般占全沙的40%以上;不仅淤积量大,而且淤积强度也大,平均每天淤积1880×104~6100×104t。

由于流量不大,这些粗沙主要淤积在河槽中,难以被水流挟带冲走,给治理造成很大困难。

过去的实践及研究成果均表明[2,3,4],漫滩高含沙水流常造成游荡型河道的槽冲滩淤和整个河段的严重淤积,其剧烈程度远大于一般挟沙水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漫滩高含沙水流所形成的主槽,往往并不稳定,有时伴随冲刷滩地发生滚河现象,一次滚河幅度可达数公里左右。

另外,根据资料分析,由于黄河中上游干流水库的兴建和蓄清排浑方式的运用,以及不合理的用水用沙,黄河来水来沙的发展趋势可能使高含沙水流出现的机会越来越多。

关于游荡型河道的演变规律和高含沙水流引起的冲淤演变特点,过去的研究成果很多,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有些问题仍应进一步探索,特别是滩槽冲淤的机理和窄深河槽的稳定性。

黄河下游游荡段断面形态调整对洪水演进影响

黄河下游游荡段断面形态调整对洪水演进影响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年第12期试验与研究黄河下游游荡段断面形态调整对洪水演进影响朱延凯1,马习贺2(1.济南黄河河务局平阴黄河河务局,山东济南250400;2.菏泽黄河河务局郓城黄河河务局,山东菏泽274000)摘要:黄河下游洪水演进过程会受到河床断面形态以及来水来沙共同制约,以黄河下游游荡段为例进行研究,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和实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断面对洪水演进的影响。

数值模拟结果说明:在相同的进口水沙过程下,2003年洪水传播时间相比1992年,由64h 缩短到21h ,削减21%洪峰流量,减少了34%河段淤积量。

实测分析结果表明:洪峰量级接近时,洪水传播速度比较快的是窄深河段,传播时间也比较短,洪水涨率与河相系数之间呈现负相关。

窄深断面形态不但能够对游荡段洪峰传播时间进行缩短,对于河道淤积减缓也比较有利。

关键词:游荡段;洪水演进;数值模拟;断面形态;河相系数;传播时间中图分类号:TV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853(2023)12-0110-03Influence of Section Shape Adjustment on Flood Evolution in Wandering Section of theLower Yellow RiverZHU Yankai 1,MA Xihe 2(1.Pingyin Yellow River Affairs Bureau of Jinan Yellow River Affairs Bureau,Jinan 250400,China ;2.Yuncheng Yellow River AffairsBureau of Heze Yellow River Affairs Bureau,Heze 274000,China )Abstract:The process of flood evolut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is restricted by the morphology of river bed section and the inflow of water and sand.Taking the wandering section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 as an example,the impact of different sections on the flood routing will be studi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athematical model calculation and measured data.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same process of imported water and sediment,the flood propagation time in 2003was shortened from 64hours to 21hours compared with 1992.The peak discharge is reduced by 21%,and the sediment accumulation is reduced by 34%.The measured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magnitude of flood peak is close,the flood propagation speed is relatively fast in the narrow and deep reaches.The propagation time is also relatively short.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lood inflation rate and the river phase coefficient.The narrow and deep section shape can not only shorten the propagation time of flood peak in wandering section,but also reduce the sedimentation of river channel.Key words:wandering section;flood routing;numerical simulation;section shape;river regime coefficient;propagation time1黄河下游游荡段断面形态调整对洪水演进影响分析黄河下游某游荡型河段总长301.11km 。

黄河孟津——花园口河段水环境容量研究

黄河孟津——花园口河段水环境容量研究

为第 河段 B D 0 5的水 环境 容 量 ,gd £ k/  ̄ M
为第 i 河段 末端 B 标 准值 , gL , 一分别 为 o a r/ ; 1
第 i i 河段 设 计 流 量 , / ; l 第 一1 段 , 一1 s 厶一 为 河
黄河 干流孟 津一 花园 口河段 属典 型 的宽浅 游荡 型河道 。根 据区 间 汇人 支 流及 引 提 水节 点 情 况 , 将 该河段 划 分为孟 津一 洛黄 口、 格黄 口一 汜黄 口、 黄 汜 口一 邙 山及 邙 山一 花 园 口 4 小 段进行 水环境 容 量 个 计算 。河段 的划 分 以及各段 汇 流 、 引水情况 见 图 1 。
同设 计流量 、 计含 沙量 与 污染物 背景 浓度 条 件 下的 B D 和 C D g 容 量。指 出加 ̄ ,质 , eg 增大下泄流量是提 高该河段水环境容量 , 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 水环境容量 ; 黄河; 孟津一花 园1河段 ; : 7 有机 污染 中图分类号 :5 X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I —9320 )1(2—3 1 ) 63 (02 0 一 ) 0 (4 I6
的能力 ; 既 为负 值时 , 明河段 上 游 来 水 已超 过 而 说
河段名称
表 3 各河段水体用途 组合
水体用途 农漕 、 渔业 、 牲畜用 水 工业 、 灌 、 农 渔业 、 畜 用 水 牲
维普资讯
黄河 孟 津 一 花 园 口河 段水 环 境 容 量 研 究
胡国华 赵沛伦 王任翔 , ,
(. 1湖南师范太学 国土学院 , 湖南 长沙 4 08 ; 10 1 400 ) 5 07 2 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 . 河南 郑州
摘要 : 针对黄 河孟津一花 园1河段有机污染突出的特. 确定了河段水体功 能及水质 目 , 算了河段在不 : 7 最, 标 计

基于工程地质分析的黄河郑州花园口堤岸刚性加固方式应用研究

基于工程地质分析的黄河郑州花园口堤岸刚性加固方式应用研究

基于工程地质分析的黄河郑州花园口堤岸刚性加固方式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2-12-15T05:44:16.618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16期作者:牛万宏胡正[导读] 众所周知,黄河是一条多泥沙的河流,多年的河道淤积使黄河成为著名的地上悬河。

牛万宏胡正河南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3摘要:众所周知,黄河是一条多泥沙的河流,多年的河道淤积使黄河成为著名的地上悬河。

黄河花园口段紧邻国家中心城市郑州一旦黄河堤防发生险情后果十分严重,据统计花园口区段险情主要是河流通过冲(淘)刷堤脚,造成大堤堤身破坏,进而形成决口险情,采用刚性加固的方式达到护坡固脚的目的,提高花园口区段的堤身稳定性。

本文通过对花园口区段堤岸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分析,从地质角度提出适宜的堤岸刚性加固方案,并对相关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总结,为黄河这种多泥沙河流的堤岸加固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黄河花园口;堤岸;刚性加固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1 加固的目的和意义黄河历史上河患不断,素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

从雍正元年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 年)的 215 年中决于今之郑郊地段者为 10 次。

1938 年,花园口扒口,使豫、皖、苏三省四十四县、五万四千多平方公里土地沦为泽国,人、物遭受的损失难以统计。

建国后,到2020 年的 72年间,郑州河段主要有以下几次大洪水发生,分别是 1958 年、1977 年、1982 年、1985年、1988 年、1996 年,均造成较大险情。

2000 年~2020 年,郑州段共发生一般险情四千逾次,抢险抛石 60 多万方,抢险费用超一亿元,花园口至东大坝工程出险 137 次。

郑州河段是国家明确的确保堤段,人民治黄以来,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固堤防、改建坝岸、整治河道,并建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汛指挥调度系统,依靠现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防洪治理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由于黄河特殊的河情,郑州黄河依然面临众多的防洪问题,防洪形势依然严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62 0 /0 0 2 0 /0 0 2 0 /0 4年 黄 河 位 移 量 变 化 曲 线 0 42 0 、 0 92 0 、 0 92 0 由图 4可 知 . 花 园 口段 ,0 年 、0 9年 河 道 宽 度 较 2 0 在 20 4 20 0 0年而 言 .0 9年较 20 20 0 4年而肓均以变窄为主。由图 5可以看出 , 黄河水量 近 年 来 逐 渐 变 小 研 究 表 明 , 河 自 18 黄 9 6年 以来 水 沙变 化 的 突 出 特点 是水量减小 、 大流量降低 。 结合 2 0 、0 4 20 0 0 2 0 、09年 河流弯道变多 , 可 得 出 水 流 动 量 减 弱 是 造 成 河 势 向 弯 曲 方 向 发 展 的 主要 原 因 。 由图 6显 示 的 数 据 表 明 黄 河 花 园 口段 河 道 移 位 比较 明 显 , 不 l 且 司 地点移位量不 同. 由此 我 们 可 以得 出 花 园 口段 河 道 游 荡 很 明 显 。 外 , 另
2研 究 方 法 与 步 骤 .
图 3 三年的黄河弯 曲指数变化图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黄河河道遥感变化研究 的主要工作是 : ①利 用 由图 2、 3可以看 出 .黄河 花园 口段河 道游荡 性指数 均在 20左 . 影像 ( 其波段为 2 4 进行假 彩色合成 ; 图像几何 校正 : 3) ② ③图像裁剪 : 右 . 曲指数多变且均小于 15 说明花园 口段河道是典型 的游荡 性河 弯 _, ④矢量化 : ⑤结果分析评价。 流 由图 1 可以看出黄河下游多心滩 . 含沙量大 , 河床堆积抬 高 . 泥沙 21 彩 色 合 成 .假 因此 . 通过河道的游荡性指数和弯曲指数 的计算 , 分析花园 假彩色图像是根据加色法彩色合成方案 . 选择多光谱影像 中的某 易冲易淤 。 1 1 得出花园 口段游 荡性河道与黄河流域 的特 3 个波段 。 分别赋予红、 、 绿 蓝三原 色组合 而成 的… 本 文将 cb r 影像 [段游荡性河道变化原因 , 。 ees 且其基本原因是河床 的堆积抬高和两岸 的不受 2 34波段分别被赋予红、 、 、、 绿 蓝色后再合成 一幅彩 色图像 。波段选 择 征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 要遵循 以下 3个原则 :) 选 的 3个 波段 的信息总量要 大 : ) 1所 2 所选 的 约 束 3个波段 的相关性要 弱 :) 3 目标地物类型要在所选 的波段组合 内与 其 它地物具有很好的可分性[ 2 1 22几 何 校 正 . 通常几何校 正有两种方法 : 从影像 到地图 的校 正 : ① ②从影像 到 影像的配准[ 3 I 。本文选用第二种方法 。以 20 0 4年 5月份的图像 为参 考 图像 . 他 图 像 参 考 它 来 配 准 。 其
该 研 究 以 黄 河 花 园 口段 为 例 , 围 大 致 为 : 河 下 游 花 园 口 镇 向 范 黄 东西各 1 O公里内。研究区主要是泥沙淤积地貌 .主要地形 有河 流主
槽、 河沟 ( 汉河 )滩 地 、 、 背河洼 地 、 河堤 等。研究 区两堤 之间 的堤距 较 宽, 河床 宽浅 , 沙洲密布 . 汉河 较多 , 冲淤 剧烈 . 流摆 动幅度很 大 . 主 属 典型的游荡性河段 . 洪水多发性地段 。 为分析黄河河道的变化 。 选用了 20 0 0年 4月 、04年 5月和 2 0 20 09年 5月 的 C E S遥感影像 。 BR
曲指数 的计算 . 分析花 园口段游 荡性 河道的 变化原 因, 出花 园口段游 荡性 河道与黄河流域的特征具有很强的相 关性 , 得 且其基本原 因是河床 的 堆积 抬 高和 两 岸的 不 受约 束 , 由此 提 出解 决河 道 游 荡性 问题 的 建 议 。 并

【 关键词 】 游荡性指数 ; 弯曲指数 ; 荡性 问题 游 1 究 区概 况及 数 据 来 源 . 研
◇高教论述◇
科 技 嚣向导
21 年第 2 期 01 9
基于 cb r 的花 园 口段黄河河道游荡性 分析 e es
张辽辽 井 研
(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 摘
河南
郑州
400 ) 5 0 1
要】 本文 以 cdr遥感影像 为主要数据 源对花 园口段黄 河河道 的游荡性进行 了分析研 究。具体 来说 , oe s 通过 对河道的游 荡性指数和 弯
图 5黄 河 花 园 口段 河 道宽 度 比较 图
图 1 00 20 2 0 、 0 4与 2 0 0 9年 黄 河 河 道 ( 园 口段 ) 化 图 花 变 3. 果 分 析评 价 结 31 .黄河河道 ( 园口段 ) 花 变化情况 由图 1 可看 出游荡性河段的平面演变是主流摆动 不定 . 河势演 变 剧烈 。沙洲移动迅速. 河道外 形经常改变 , 主流的位置迁徙无常 , 河道 总得趋 向比较顺直 在河道平面上沙洲边滩剧烈移动. 其中边滩 的移 动也有 以沙堆运动 的方式 出现 32变 化 分 析 .
20 0 9年 较 2 0 00年 河 道 位 移 量 变 化 没 有 2 0 0 4年 较 2 0 0 0年 河 道 位 移
化 图
量 变 化 明显 . 2 0 而 09年 较 2 0 0 4年 河 道 移 位 量 比 2 0 ( 转 第 3 0 9- F 6页 )
23图像 裁 剪 . 图 像 的 分 幅裁 剪 分 为 两 种 类 型 : 则 分 幅 裁 剪 . 规 则 分 幅 裁 剪 规 不
[ 4 1

花 园 口段 河道 宽 图 i 度
我 们 选 择 利 用 A I 则 矩 形 来 裁 切 O规 2 . 量化 4矢
裁 剪后 在 A c j 中 . r s 新建 S a el 进行矢量 化 矢量化后 . 们 G hp fe i 我 把不同年份的岸线叠 合在一起 . 河道变化进行 研究 . 对 并把 处理结果 编制成专题 图 . 即可进行岸线变迁 的评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