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七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47

合集下载

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理论要点:
对ABm型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A价层电 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对电子)之间存 在排斥力,将使分子中的原子处于尽可能远 的相对位置上,以使各原子之间斥力最小, 分子体系能量最低。
精选ppt
5
(2)模型:
电子对数
目与立体 2
结构
3
4
5
精选ppt
6
6
一个分子或离子中的价层电子对在空间的分布(即含 孤对电子的VSEPR模型)
120°
109028’
空间构型 实例
直线
BeCl2
平面三角形 BF3
四面体形
CH4
精选ppt
3
2.苯分子的空间结构
杂化轨道理论解释苯分子的结构:
C为SP2杂化 C-C (sp2-sp2 ) ; C-H (sp2-s ) 所有原子(12个)处于同一平面 分子中6个碳原子未杂化的2P轨道 上的未成对电子重叠结果形成了 一个闭合的、环状的大π键 形成的π电子云像两个连续的面包圈,一个位于平面上面, 一个位于平面下面,经能量精选计pp算t ,这是一个很稳定的体系。4

分子的立体 结构模型
直线形
分子 的空 间构 型
直线形
H2O
22
4
四面体
V形
NH3
314四面体 Nhomakorabea三角锥形
CH2O CH4
30 40
3
平面三角形
4
精选ppt
正四面体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
13
第2节 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第2课时
精选ppt
1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分子苯的空间构型; 2.了解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

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杂化轨道间夹角 ,其中有 个杂化轨道上已有成对电
子,另外 个轨道的未成对电子可以与氢原子的1s电子
配对成键,且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起排斥作用,所以氨
气呈
形。
sp2杂化
激发
Sp2杂化
重叠
形成3个(sp2-p) σ键 BF3分子形成过程
BF3分子形成过程
F
F
B
F
➢sp2杂化轨道示意图 ➢BF3分子的结构示意图
氮气
氧气
32页 二氧化碳
结构式
路易斯结构式
一、共价键 2、共价键的类型及形成
(1)σ键与Π键
氯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 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1)σ键的形成: 氢原子形成氢分子的电子云描述
H
H
H
H
σ键
s-sσ键
H Cl
H-Cl
Cl
H-Cl的s-pσ键的形成
Cl
Cl
Cl
Cl-Cl的p-pσ键的形成
б键的种类: 根据形成б键的轨道不同可分为 S—Sб键、S—Pб键、P—Pб键等。
(2) Π键的形成: p-pπ键的形成
(1)σ键的形成:
1S 互相靠拢 1S
电子云重叠
H—H共价键
б键的特征:
σ键的特征: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 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 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可以旋转)
0.120nm
CC
H
180° 0.106nm
两个碳原子的sp1杂化轨道沿各自对称轴形成sp1— sp1 键,
另两个sp1杂化轨道分别与两个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两
个sp1—s 键,两个py轨道和两个pz轨道分别从侧面相互重 叠,形成两个相互垂直的p—p键,形成乙炔分子。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3学业分层测评含答案7一些典型的空间构型

2018-2019学年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3学业分层测评含答案7一些典型的空间构型

学业分层测评(七) 一些典型的空间构型(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有关原子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的分子,中心原子都是以sp3杂化B.苯分子中的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也形成σ键C.乙烯分子的碳原子以sp2杂化,其中,C—H之间是以sp2杂化轨道形成的σ键,C—C之间除了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外,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也形成π键D.只要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相同,分子的键角就一定相同【解析】A项,比如白磷分子虽然为正四面体,但却不发生杂化;B项,苯分子中的碳原子发生sp2杂化,碳原子之间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每个碳原子上的未杂化的2p轨道重叠形成π键;D项,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相同,比如都是以sp3杂化的分子,由于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不同,对杂化轨道的排斥能力不同,导致分子的键角不同。

【答案】 C2.s轨道和p轨道杂化的类型不可能有( )A.sp1杂化B.sp2杂化C.sp3杂化D.sp4杂化【解析】n p轨道有三个:n p x、n p y、n p z,当 s轨道和p轨道杂化时只有三种类型:①sp1杂化:即一个s 轨道和一个p轨道的杂化;②sp2杂化:即一个s轨道和两个p轨道的杂化;③sp3杂化:即一个s轨道和三个p 轨道的杂化。

【答案】 D3.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形的是( )①CH4②NH3③CF4④SiH4⑤C2H4⑥CO2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解析】C原子与Si原子的价电子层都是n s2n p2结构,参与成键时都是形成了4个sp3杂化轨道,故它们形成的①CH4,③CF4和④SiH4的空间构型都是正四面体形。

而NH3为三角锥形,C2H4为平面形,CO2为直线形。

【答案】 B4.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相同的是( )A.CO2与SO2B.CH4与NH3C.BeCl2与BCl3D.C2H4与C2H2【解析】A选项中CO2中心原子为sp1杂化,SO2中心原子为sp2杂化,A不正确;B选项中,CH4、NH3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B正确;C选项BeCl2中心原子为sp1杂化,BCl3中心原子为sp2杂化,C不正确;D选项C2H2中心原子为sp1杂化,C2H4中心原子为sp2杂化,D不正确。

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 七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

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 七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七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时间:分钟满分: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届河北景县中学摸底)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明矾水解形成的()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苏打和氢氧化铝胶囊,可以作内服药治疗胃酸过多.和的熔点均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可用作发酵粉、泡沫灭火剂材料、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解析:明矾中铝离子水解形成的()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明矾可用于水的净化,项正确;小苏打可以作内服药治疗胃酸过多,项错误;和的熔点均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项正确;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用作发酵粉、泡沫灭火剂材料、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项正确。

答案:.镁、铝都是较活泼的金属,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高温下,镁、铝在空气中都有抗腐蚀性.镁、铝都能跟稀盐酸、稀硫酸、强碱反应.镁在点燃条件下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铝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铝热剂是镁条、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解析:常温下镁和铝在空气里都能与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能阻止内层金属继续被氧化,所以镁和铝都有抗腐蚀性,但在高温下,镁和铝能与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项错误;镁能与酸反应,但不能跟碱反应,项错误;铝热剂是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在进行铝热反应时,为了引燃,在铝热剂上放供氧剂(氯酸钾),中间插上镁条,镁条是引燃用的,项错误。

答案:.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铝片碱洗时常有气泡:+-++↑.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溶于稀氨水:+-+.实验室用铝盐制():++·()↓+解析:氨水为弱碱,不能溶解,二者不反应,故项错误。

答案:.(届保定市高阳中学月考)我省庐江县有丰富的钒矿资源——明矾,其主要成分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明矾既可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也可以杀菌消毒.可以通过电解明矾溶液来制取.用酒精灯加热铝箔至熔化,铝并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可以用在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的方法来确定该溶液中是否含有解析:明矾没有氧化性不可以杀菌消毒,项错误;电解明矾溶液生成氢气和氧气,不能生成铝,项错误;用酒精灯加热铝箔至熔化,铝并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项正确;可以用在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或硫酸钡,项错误。

2018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知识点规范训练47(有解析)

2018届高考化学第一轮课时知识点规范训练47(有解析)

课时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 1.(2017·东北师大附中四模)下列表示氯及其化合物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符号:20Cl B.HClO的结构式:H—Cl—O C.HClO4的电离方程式:HClO4H++ClO-4

D.Cl-的结构示意图: 解析 元素符号左上方的数字应是质量数而不是中子数,A项错误;HClO的结构式为H—O—Cl,B项错误;HClO4是强酸,能完全电离,不能用“”连接,C项错误;Cl-的最外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D项正确。 答案 D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B.氯气易液化,液氯可以保存在钢瓶中 C.氯水、氯气、液氯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时生成FeCl2 解析 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物为FeCl3,D错误。 答案 D 3.实验室里保存下列试剂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新制氯水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存放于低温避光的地方 B.液溴易挥发,盛放在用水液封的棕色试剂瓶中 C.碘易升华,盛放在有水的棕色广口试剂瓶中 D.浓盐酸易挥发,盛装在无色密封的细口玻璃试剂瓶中 解析 碘单质应盛放在广口瓶中,但瓶中不能加水。 答案 C 4.下列变化过程中不能直接实现的是( ) ①HCl ②Cl2 ③Ca(ClO)2 ④HClO ⑤CO2 A.①→② B.④→⑤ C.③→④ D.②→③ 解析 A项,浓HCl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能产生Cl2,可直接实现HCl→Cl2的转化;B项,因HClO的酸性弱于碳酸,所以不能直接实现HClO→CO2的转化;C项,Ca(ClO)2能与H2O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可直接实现Ca(ClO)2→HClO的转化;D项,Cl2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CaCl2、Ca(ClO)2和H2O,可直接实现Cl2→Ca(ClO)2的转化。 答案 B 5.向盛有Cl2的三个集气瓶甲、乙、丙中各注入下列液体中的一种,经过振荡,现象如下图所示,则甲、乙、丙中注入的液体分别是( )

2021年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七)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鲁科版选修3

2021年高中化学课时跟踪检测(七)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鲁科版选修3

课时跟踪检测〔七〕 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1.以下能正确表示CH 4分子中碳原子成键轨道的示意图为( )解析:选D CH 4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 3杂化,杂化前为 ,其中2s 和2p 轨道杂化形成能量一样的四个sp 1杂化轨道,即杂化后为。

2.中心原子采取sp 1杂化的分子是( ) A .NH 3 B .BeCl 2 C .PCl 3D .H 2O解析:选B NH 3分子中N 原子采用sp 3杂化;PCl 3类比NH 3,P 原子采用sp 3杂化;H 2O 分子中O 原子采用sp 3杂化。

3.sp 3杂化形成的AB 4型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 A .平面四方形 B .正四面体 C .四角锥形D .平面三角形解析:选B sp 3杂化形成的AB 4型分子中,四个杂化轨道均参与形成σ键,故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4.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以下分子构型与H 2O 相似,都为V 形的是( ) ①OF 2 ②BeCl 2 ③SO 2 ④CO 2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D .②④解析:选C ①价电子对数1/2×(6+2)=4,孤电子对数4-2=2,为V 形;②价电子对数12×(2+2×1)=2,孤电子对数2-2=0,为直线形;③价电子对数1/2×(6+0)=3,孤电子对数3-2=1,为V 形;④价电子对数1/2×(4+0)=2,孤电子对数2-2=0,为直线形。

①、③符合题意。

5.在SO 2分子中,分子的空间构造为V 形,S 原子采用sp 2杂化,那么SO 2的键角( )A.等于120° B.大于120°C.小于120° D.等于180°解析:选C 由于SO2分子的电子对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从理论上讲其键角为120°,但是由于SO2分子中的S原子有一对孤电子对,对其他的两个化学键存在排斥作用,因此分子中的键角要小于120°。

选修3 第2章第2节 第1课时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课件(49张) (1)

选修3 第2章第2节 第1课时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课件(49张) (1)
栏目 导引
第2章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等电子原理
1.价电子对互斥理论
(1)内容: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
对由于相互□1 ________作用,尽可能趋向于彼此远离。
(2)成键电子对数可由分子式确定,等于与中心原子成键的原子数;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之和
对数 的空间
空间构 实例
子对数 对数 排列方式
目 构型

4
0
正四面 CH4 体 CCl4
4 四面体 3
1
三角锥 NH3 NF3
2
2
V 形 H2O
栏目 导引
第2章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杂化类型的判断方法 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形成的 σ 键数+孤电子对数。sp1 杂化轨 道数为 2,sp2 杂化轨道数为 3,sp3 杂化轨道数为 4。
电子对 成键电
的空间 子对数
构型
孤电子 对数
第2章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电子对的 排列方式
分子的 空间构

实例
2 直线形 2
0
平面
3
0
3 三角形
2
1
直线形
平面三 角形
BeCl2 CO2 BF3 BCl3
V 形 SnBr2 PbCl2
栏目 导引
第2章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电子 电子对
分子的
成键电 孤电子 电子对的
2.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说的是价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 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电子对。 (1)当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时,两者的构型一致; (2)当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

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第 1 页 共 4 页 分子的立体结构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theory) 微教案 一、设计思路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theory)”,是选修 3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中第二节的教学内容。 该章内容包括:共价键、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子的性质,“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贯穿整章。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theory)”用于解释、预测、判断分子的立体构型,鉴于立体构型较为抽象,笔者尝试融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形象,开展探究式教学。情境导入,激发兴趣:美丽的化学结构,为什么分子的立体构型会如此形形色色、异彩纷呈?再从实践到理论:用气球模型的空间互斥类比电子对的电性互斥认知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theory)。最后从理论到应用:构建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theory)判断分子立体构型的思维模型。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知、提升能力,从而达到理解及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theory)的目的。 教学活动流程图如下:

二、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形形色色的分子 模型初探

气球模型类比电子对的电性互斥

模型认知

VSEPR theory内涵 模型应用

VSEPR theory应用 第 2 页 共 4 页

播放“美丽的化学结构”视频,为什么分子的立体构型会如此形形色色、异彩纷呈? 【归纳提升】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共价键)结合成分子。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的结果。

活动一:模型初探 用气球模型的空间互斥类比电子对的电性互斥 电子对数 2 3 4 5 6

气球模型 VSEPR模型 形状名称

活动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理论提出】 1940 西奇威克(N.V.Sidgwick)、坡维尔(H.M.Powell)提出预测分子的立体构型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1960S吉列斯比(R.J.Gillespie)、尼霍尔姆(R.S.Nyholm)发展了该理论。 【理论内涵】 1.分子的立体构型取决于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排布。 2.分子的立体构型采用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作用最小的构型。 3.价层电子对之间保持最大距离,分子采用对称结构 价层电子对数 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 价层电子对的排布方式 第 3 页 共 4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课时跟踪检测(七) 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1.下列能正确表示CH4分子中碳原子成键轨道的示意图为( )

解析:选D CH4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3杂化,杂化前为 ,

其中2s和2p轨道杂化形成能量相同的四个sp1杂化轨道,即杂化后为 。 2.中心原子采取sp1杂化的分子是( ) A.NH3 B.BeCl2 C.PCl3 D.H2O 解析:选B NH3分子中N原子采用sp3杂化;PCl3类比NH3,P原子采用sp3杂化;H2O分子中O原子采用sp3杂化。 3.sp3杂化形成的AB4型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 A.平面四方形 B.正四面体 C.四角锥形 D.平面三角形 解析:选B sp3杂化形成的AB4型分子中,四个杂化轨道均参与形成σ键,故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4.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下列分子构型与H2O相似,都为V形的是( ) ①OF2 ②BeCl2 ③SO2 ④CO2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 ①价电子对数1/2×(6+2)=4,孤电子对数4-2=2,为V形;②价电子对数12

×(2+2×1)=2,孤电子对数2-2=0,为直线形;③价电子对数1/2×(6+0)=3,孤电子对数3-2=1,为V形;④价电子对数1/2×(4+0)=2,孤电子对数2-2=0,为直线形。①、③符合题意。 5.在SO2分子中,分子的空间结构为V形,S原子采用sp2杂化,那么SO2的键角( ) 2 3 A.等于120° B.大于120° C.小于120° D.等于180° 解析:选C 由于SO2分子的电子对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从理论上讲其键角为120°,但是由于SO2分子中的S原子有一对孤电子对,对其他的两个化学键存在排斥作用,因此分子中的键角要小于120°。 6.关于CO2和NH3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直线形结构 B.中心原子都采取sp1杂化 C.NH3为三角锥形结构,CO2为直线形结构 D.N原子和C原子上都没有孤对电子 解析:选C NH3和CO2分子的中心原子分别采取sp3杂化和sp1杂化的方式成键,但NH3分子的N原子上有孤对电子,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NH3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CO2分子构型为直线形。 7.有关乙炔C2H2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碳原子采用sp1杂化方式 B.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 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D.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π键 解析:选B C2H2分子的结构式为H—C≡C—H,可知每个碳原子形成2个π键,故两个碳原子均采用sp1杂化。 8.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 )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解析:选A 乙烯分子为平面分子,分子中每一个碳原子采取sp2杂化,3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2个氢原子和另一个C原子形成3个σ键,每个C原子未杂化的2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π键。 9.填空。 (1)在形成氨气分子时,氮原子中的原子轨道发生sp3杂化形成4个________,形成的4个杂化轨道中,只有________个含有未成对电子,所以只能与________个氢原子形成共价键,又因为4个sp3杂化轨道有一对________,所以氨气分子中的键角与甲烷不同。 (2)H+可与H2O形成H3O+,H3O+中O原子采用______杂化。H3O+中H—O—H键角比H2O中H—O—H键角大,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形成NH3分子时,氮原子的2p轨道和2s轨道发生sp3杂化,形成4个杂化

轨道, ,含有一对孤对电子,3个未成键的单电子,可以与3个氢原子形成3个σ键。 (2)H3O+中O原子的价电子数为6+2=8,价电子对为4对,所以杂化方式为sp3杂化;H3O+中只有一对孤对电子,H2O中有两对孤对电子,对所成共价键的排斥力H2O大于H3O+,使得H3O+中H—O—H键角比H2O中H—O—H键角大。 答案:(1)sp3杂化轨道 3 3 孤对电子 (2)sp3 H3O+离子中有一对孤对电子,H2O分子中有两对孤对电子,对形成的H—O的排斥力H2O大于H3O+,造成H3O+中H—O—H键角比H2O中H—O—H键角大 10.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可形成X2Z和YZ2两种化合物。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K层的电子数目只有一个,Y位于X的下一周期,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多2个,而Z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个。 (1)它们的元素符号分别为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 (2)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

物质 价电子对数 轨道杂化形式 分子的形状 成键电子对数 孤电子

对数 X2Z YZ2

解析:X原子的K层(第一层)的电子数只有一个,可知X为氢原子;Y位于X的下一周期,即为第二周期元素,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多2个,则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Y为C元素;Z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个,且原子序数:Z>Y,则Z为S元素。从而推知X2Z为H2S,YZ2为CS2。 答案:(1)H C S (2) 物质 价电子对数 轨道杂化形式 分子的

形状 成键电子对数 孤电子对数

X2Z 2 2 sp3 V形 YZ2 2 0 sp1 直线形 2 3 1.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 A.CS2与C6H6 B.CH4与NH3 C.BeCl2与BF3 D.C2H2与C2H4 解析:选B A项,CS2分子中,C原子采用sp1杂化,C6H6分子中,C原子采用sp2杂化;B项,CH4和NH3分子中C、N原子均采用sp3杂化;C项,BeCl2分子中Be原子为sp1杂化,BF3分子中B原子为sp2杂化;D项,C2H2分子中C原子为sp1杂化,C2H4分子中C原子为sp2杂化。 2.在BrCH===CHBr分子中,C和Br成键采用的轨道是( ) A.sp1­p B.sp2­s C.sp2­p D.sp3­p 解析:选C BrCH===CHBr分子中C原子采用sp2杂化,每个C原子形成3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Br原子的p轨道、H原子的s轨道、另一个C原子的sp2轨道形成3个σ键。 3.根据等电子原理,下列各组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不相似的是( ) A.SO2和O3 B.NH+4和CH4 C.H3O+和NH3 D.CO2和H2O 解析:选D D项中,CO2分子和H2O分子原子总数相等,价电子总数前者为16,后者为10,二者不属于等电子体,则空间构型不相似。 4.下列分子中,在形成共价键时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的分子有( ) ①H2O ②NH3 ③CH4 ④PCl3 ⑤CO2 ⑥N2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解析:选B 形成共价键时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的分子有H2O、NH3、CH4、PCl3;CO2、N2分子中的C、N原子采用sp1杂化。 5.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及杂化轨道理论判断NF3分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A.直线形,sp1杂化 B.三角形,sp2杂化 C.三角锥形,sp2杂化 D.三角锥形,sp3杂化 解析:选D 在NF3分子中N原子价电子对数为1/2×(5+3×1)=4,孤对电子数4-3=1,与其相连的原子数为3,根据理论可推知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6.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形成sp2杂化轨道的是( ) ①H2O ②NO-3 ③SO3 ④CH4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 3 解析:选B H2O分子中,价电子对数1/2×(6+2×1)=4,氧原子采用sp3杂化;②NO-3离子中价电子对数1/2×(5+3×0+1)=3,氮原子采用sp2杂化;③SO3分子中价电子对数1/2×(6+3×0)=3,硫原子采用sp2杂化;④CH4分子中价电子对数1/2×(4+4×1)=4,碳原子采用sp3杂化。②、③符合题意。 7.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BF3为三角锥形分子

B.NH+4的电子式为 ,离子呈平面正方形结构 C.CH4分子中的4个C—H键都是氢原子的1s轨道与碳原子的2p轨道形成的s­p σ键 D.CH4分子中的碳原子以4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4个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4个C—H σ键 解析:选D BF3为平面三角形,NH+4为正四面体形,CH4分子中碳原子的2s轨道与2p轨道形成4个sp3杂化轨道,然后与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4个s­sp3σ键。 8.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而形成的 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混杂形成的一组能量相等的新轨道 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 解析:选C 凡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杂化轨道都是四面体形,但是根据孤电子对占据杂化轨道数目多少,造成了其分子几何构型可以呈现V形(H2O)、三角锥形(NH3);CH4的sp3杂化轨道是由中心碳原子的能量相近的2s轨道和3个2p轨道杂化形成,与氢原子结合时,4个杂化轨道分别和4个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4个C—H σ键;BF3中B原子采用sp2杂化。 9.A、B、C、D、E、F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同周期,A、E同主族。A、C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甲和乙,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和1∶1。B元素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D是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C、D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分子式)。 (2)甲、乙两分子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_(填分子式),它的电子式为________。 (3)C、D、E、F的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B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