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救护四大技术

合集下载

院外急救四项救护技术

院外急救四项救护技术

止血的常用方法:
(1) 局部加压包扎法 (2)指压止血法; 优点:止血迅速、不需要任何工具。 缺点:止血不能持久,多处、多人难以处理。而且比较专业。 (3) 绞棒止血法;简单易行。 (4) 止血带止血法; 主要用于肢体严重创伤引起大、中血管的出血。前臂和小腿一般 不适用止血带,因有两根长骨,使血流阻断不全。 注意事项:⑴ 要结扎在伤口的近心端; ⑵ 不能直接结扎在皮肤上; ⑶ 方法要准确; ⑷ 禁止在上臂中1/3处结扎,以免损伤桡神经; ⑸ 每扎1小时要松一次,每次松1~2分钟。 (6)注:颅脑损伤的的病人,有鼻腔、外耳道有出血的病人, 不能堵塞,防止逆流至颅腔内,引起颅内感染。
止血的常用方法:
(1) 局部加压包扎法 (2)指压止血法; 优点:止血迅速、不需要任何工具。 缺点:止血不能持久,多处、多人难以处理。 (3) 屈肢加垫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止血。骨折及脱位禁用。 (4) 绞棒止血法;简单易行。 (5) 止血带止血法; 主要用于肢体严重创伤引起大、中血管的出血。前臂和小腿一般 不适用止血带,因有两根长骨,使血流阻断不全。 注意事项:⑴ 要结扎在伤口的近心端; ⑵ 不能直接结扎在皮肤上; ⑶ 方法要准确; ⑷ 禁止在上臂中1/3处结扎,以免损伤桡神经; ⑸ 每扎1小时要松一次,每次松1~2分钟。 (6)注:颅脑损伤的的病人,有鼻腔、外耳道有出血的病 人,不能堵塞,防止逆流至颅腔内,引起颅内感染。
上臂骨折的固定
检查有无 麻木、青紫、苍白等血运情况
颈椎损伤的固定 (最好用颈托)
大腿骨折躯干固定法
四、搬运:
(1) 常用的搬运方法; (2) 脊柱损伤搬运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颈椎损伤时,应一人负责牵引头部,保持 头与身体成直线,其他人员在伤员一侧,分别 抱肩背部、臀腰部、下肢,在统一口令下,协 同将病人搬到担架上。 搬运时要让脊柱呈伸直和水平位,不可屈 曲、过伸、扭曲,以免损伤脊髓,导致病人截 瘫。 在运输途中,对于颈椎损伤的,要用手扶 住病人头部,或用沙袋等物品,置于颈部两侧, 防止其头部转动而损伤颈髓,导致高位截瘫。

急救护理技术课程标准

急救护理技术课程标准

《急救护理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急救护理技术适用专业:护理开课学期:第四学期1.课程设置概述1.1课程性质《急救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临床护理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常见急、危、重症的识别、观察和救护能力,以达到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

该课程具有专科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在整个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的后续课程,与《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专业课一起构成培养临床护理能力的核心课程,并为后期的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院内、外常见急诊的救护知识、救护技能,体验急诊救护工作中的良好工作态度。

1.2课程设计思路和学时安排(主要包括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该门课程设置的依据、工作任务的结构模式、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活动设计的目的、课时安排说明)急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护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以理论学习为重点、以单项技能训练为轴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临床对护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特别是不能适应护生在实习期间对急救和危重症监护技能应用的需求。

因此, 我们对中职护生急救护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进行急救护理学教学。

教材选用人民军医出版社的《急救护理技术》,30学时,其中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14学时。

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模块。

模块一为院外救护,涵盖了5个工作任务,即紧急救护、现场评估、心肺脑复苏、现场救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安全转运与途中监护;模块二为院内急诊室救护,涵盖了3个工作任务,即接收急诊病人、预检分诊、急诊处理;模块三为重症监护,涵盖了3个工作任务,即ICU患者的接诊、ICU监护、ICU生命支持;模块四为综合急救护理技能,即中毒患者的救护;中暑及冻僵患者的救护;淹溺及触电患者的救护。

外科四大穿刺-胸穿腹穿腰穿骨穿[总结]

外科四大穿刺-胸穿腹穿腰穿骨穿[总结]

胸腔穿刺【适应证】为明确胸腔积液的性质,需做胸腔穿刺抽液检查以助诊断;对有大量积液或积气而产生肺压迫症状者,以及脓胸患者须抽液进行治疗时;必须向胸腔内注射药物等。

【禁忌证】(1)穿刺部位有炎症、肿瘤、外伤。

(2)有严重出血倾向、自发性气胸、大喀血、严重肺结核,肺气肿等。

【胸腔穿刺的注意事项】(1)凝血缺陷、出血性疾病和服用抗凝药物治疗者,应做相应处理后再行此术。

(2)胸穿部位的麻醉要充分,以防胸膜休克的发生。

(3)穿刺应紧贴肋骨上缘进针,以免刺伤肋间血管和神经。

并应使针、乳胶管或三通开关、针筒等保持密闭,以免空气进入胸内造成气胸。

(4)穿刺要细心,手法应熟练,消毒应严格,以免引起新的感染、气胸、血胸或误伤血管、心脏、肝脏和脾脏。

(5)在穿刺过程中应避免咳嗽。

并应随时观察患者的变化。

如有脸色苍白、出汗、头晕、心慌、脉搏变弱,应立即停止穿刺。

并让患者平卧,必要时给氧气吸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或苯甲酸钠咖啡因等。

另根据病情做相应处理。

(6)抽液必须缓慢,如因治疗须大量抽液,则应在穿刺针后接三通开关,治疗放液不宜过多。

必要时可分次抽吸,第一次抽液量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抽液量一般在1000ml左右。

(7)如抽出血性液体,应立即停止抽液。

(8)须向胸腔内注射药物时,抽液后接上备好的盛有药液的注射器,抽胸液少许与药液混合,再行注入,以确保注入胸腔内【如何选择胸腔穿刺定位点】(1)胸腔穿刺抽液:先进行胸部叩诊,选择实音明显的部位进行穿刺,可结合X 线及B超定位。

穿刺点可用甲紫在皮肤上作标记,常选择:肩胛下角线7~9肋间;腋后线7~8肋间;腋中线6~7肋间;腋前线5~6肋问。

(2)包裹性胸膜积液:可结合X线及超声波定位进行穿刺。

(3)气胸抽气减压: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

因为肋间神经及动静脉沿肋骨下缘走行,故应经肋骨上缘穿刺以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胸腔穿刺的全过程】1.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

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点总结以及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点总结以及教案

急救护理学1、市区急救的反应时间是15分钟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组成: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救护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

作用:既适合于平时的急诊医疗工作,也适合于大型灾害或意外事故的急救。

3、院前急救:也称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统称,即在患者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4、急诊护理工作的具体目标及措施:(选择)P18(1)、稳定急诊护理专业队伍(2)、提高分诊准确率(3)、提高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4)、完善急救备用物资管理机制(5)、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6)、提高急诊患者的住院率(7)、规范护理文书(8)、保证互换沟通通畅5、ICU的人员编制:床位:医生人数=1:0.8以上床位:护士人数=1:2.5-3以上ICU 收治对象:(1)、创伤、休克、感染等引起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心肺复苏后需要对其功能进行较长时间支持者(3)、严重的多发伤、复合伤(4)、物理、化学因素导致疾病症,如中毒、溺水、触电、虫蛇咬伤和中暑患者(5)、有严重并发症的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各种术后重症患者或年龄较大,术后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高危患者(7)、严重水、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失衡者(8)、严重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甲状腺、肾上腺和垂体等分泌危象患者(9)、各种原因大出血、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等各系统器官功能不全需要支持者(10)、脏器移植术后及其他需要加强护理者6、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性增加感染患者相对集中,病中复杂各种进入性治疗、护理操作较多多种耐药菌在ICU7、检伤分类的原则:(1)、优先救治病情危重但有存活希望的伤病员(2)、分类时不要在单个伤病员身上停留时间过长(3)、分类时只做简单可稳定伤情但不可过多消耗人力的急救处理(4)、对没有存活希望的伤病员放弃治疗(5)、有明显感染征象的伤病员要及时隔离(6)、在转运过程中对伤病员动态评估和再次分类以上仅用于灾难或突发事件医疗资源不足的,无法满足每个伤病员的就只需求时,为最大提高伤病员存活率的情况。

急救护理技术课程标准

急救护理技术课程标准

《急救护理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急救护理技术适用专业:护理开课学期:第四学期1.课程设置概述1.1课程性质《急救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临床护理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常见急、危、重症的识别、观察和救护能力,以达到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

该课程具有专科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在整个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的后续课程,与《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专业课一起构成培养临床护理能力的核心课程,并为后期的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院内、外常见急诊的救护知识、救护技能,体验急诊救护工作中的良好工作态度。

1.2课程设计思路和学时安排(主要包括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该门课程设置的依据、工作任务的结构模式、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活动设计的目的、课时安排说明)急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护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以理论学习为重点、以单项技能训练为轴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临床对护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特别是不能适应护生在实习期间对急救和危重症监护技能应用的需求。

因此, 我们对中职护生急救护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进行急救护理学教学。

教材选用人民军医出版社的《急救护理技术》,30学时,其中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14学时。

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模块。

模块一为院外救护,涵盖了5个工作任务,即紧急救护、现场评估、心肺脑复苏、现场救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安全转运与途中监护;模块二为院内急诊室救护,涵盖了3个工作任务,即接收急诊病人、预检分诊、急诊处理;模块三为重症监护,涵盖了3个工作任务,即ICU患者的接诊、ICU监护、ICU生命支持;模块四为综合急救护理技能,即中毒患者的救护;中暑及冻僵患者的救护;淹溺及触电患者的救护。

急诊医学课件:急救四大基本技术

急诊医学课件:急救四大基本技术

肱动脉指压止血
指动脉压迫
尺、桡动脉指压止血
颞浅动脉指压止血
面动脉指压止血
股动脉压迫止血
胫前胫后动脉压迫止血
屈肢加压止血
上臂止血带止血
止血
5、止血带止血法:
(1)方法:抬高2min,使血液回流。局 部垫。 气袖带止血带最好, 橡皮管(带)。
止血
5、止血带止血法:
(2)注意事项: ①位置 ②衬垫平整,防止局部压伤; ③松紧 ④时间,交代 ⑤放松 ⑥力争缩短时间,尽量不能超过5小时。
【操作方法】 1. 环形包扎法 2. 蛇行包扎法 3. 螺旋型包扎法 4. 螺旋反折包扎法 5. “8” 字包扎法 6. 回返包扎法 7. 其它:三角巾、胸腹带等
螺旋式包扎
“8”字包扎法
手部“8”字包扎
头部回返式包扎
头部回返式包扎
头部三角巾包扎
头部三角巾包扎
头部三角巾包扎
标题栏
2020/11/5
4
2020/11/5
5
2020/11/5
6
止血hemostasis
800ml ,内出血,外出血
出血性质的判定 动脉出血 鲜红色,涌出,呈喷射状,速度快,量大, 尤其是四肢大的动脉出血,如不及时止住,很快导致 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静脉出血 暗红色,缓缓流出,较快,量渐增多。 微血管出血 渗血,常可自行凝固。创面大时可造成 大出血。
、胸椎腰椎骨折固定
锁骨骨折固定
锁骨骨折固定
前臂骨折
充气夹板
颈 围 固 定
颈托固定
颈托固定
【注意事项】
1. 先后次序 2. 外露骨折端不能回纳 3. 固定需跨关节 4. 固定时注意避免局部组织受压 5. 固定的松紧度 6. 固定后指(趾)端应外露 7. 固定后保持功能位,定期X线复查

四大穿刺技术

四大穿刺技术



穿 刺 部



选叩诊为实音及 听诊呼吸音明显 减低处,一般常 选腋后线与肩胛 下角线之间第7~ 9肋间,也可在腋 中线、腋后线第 6~8肋间、腋前 线第5~6肋间穿 刺。 现术前多作超声 检查确定穿刺点 及进针深度,并 注意参照X线检查 结果及查体情况。 包裹性积液及少 量积液者,则必 须于X线检查及超 声检查标记定位 后穿刺或超声引 导下穿刺。
人冲洗胸腔用)等。
病 人 准 备
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消除 顾虑;对于精神紧张者,可于 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安定) 10mg或苯巴比妥(鲁米那钠) 100mg等肌注以镇静。剧烈咳 嗽者可给予止咳剂(如可待因、 氨酚待因等,同时具有镇痛作 用)。

1. 患者多取坐位。面向椅背,两手 交叉抱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 使肋间隙增宽; 2.不能坐起者,可采取半卧位,举起 患侧上臂。
腹 腔 穿 刺
腹腔穿刺:用穿刺针经腹壁刺入 腹膜腔的穿刺技术。 诊断性腹腔穿刺,1880年Mikulicz 首次应用于临床。本方法简便经 济,痛苦甚小,罕有并发症,诊 断价值较大。 一般腹腔积液(血)200ml,腹腔穿 刺即可得到阳性诊断结果。是临 床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

适 应 症
内科: 1.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找出病原, 协助诊断。 2.大量腹水导致呼吸困难,适量的 抽出腹水,以减轻病人腹腔内的压 力,缓解腹胀、胸闷、气急,呼吸 困难等症状,减少静脉回流阻力, 改善血液循环。 3.经腹腔穿刺向腹腔内注入诊断或 治疗性药物,如抗生素、抗肿瘤药、 利尿药等。 4.注入定量的空气(人工气腹)以增加 腹压,使膈肌上升,间接压迫两肺, 减小肺活动度,促进肺空洞的愈合, 在肺结核空洞大出血时,人工气腹 可作为一项止血措施。 重症胰腺炎时行腹穿后予腹腔灌洗 引流以减少有害物质的吸收,为重 症胰腺炎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
1. CPR(心肺复苏术):当遇到意外伤害时可能导致生命威胁,如心脏性猝死等,所以在野外急救过程中执行心肺复苏术非常重要。

2. 止血:掌握压迫止血法和包扎止血法。

除了在伤口处施压外,戴上手套、处理成膏状的大丁玲药膏或中药丸敷贴在伤口上都能起到止血的作用。

3. 骨折固定:正确的骨折固定措施可以预防或减少骨折现场取消移植产生的损伤。

简便易行的方法是用木板或棍子作为固定垫在肢体两侧进行简单的固定操作。

4. 伤口处理:及时清洗、消毒伤口并涂上药膏进行处理,以利于伤口的愈合和避免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